第一篇:建构游戏计划 长城
第一阶段:主题——长城、人民英雄纪念碑(第2周—第5周)阶段目标:
1、学会用搭高、延长的方法正确使用结构材料,懂得爱护并欣赏同伴的作品。
2、结合国庆节进行主题拼插,体验建构带来的快乐。
3、尝试解决建构中出现的小问题,培养幼儿耐心、细致、有始有终的良好品质。
4、进一步学会在创设好的情景中合理摆放作品,体验成就感。第一次游戏指导:(第2周,2014-9-8下午)游戏内容:长城
(一)材料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中大型积木,教师活动前画出长城的流线图,远观长城的PPT图片。游戏指导:
1、组织幼儿观察长城的远观图,了解其蜿蜒漫长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长城的主体建构——城墙,让幼儿理解它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错落有致堆砌起来的。
3、教师讲解本此游戏所投放的材料——中大型积木。
4、重点讲解演示逐层搭高的方法,请幼儿参与讨论:怎样拼搭,长城才会又长又高?
5、鼓励幼儿大胆的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教师巡回指导。
6、组织幼儿参观作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利用白板电脑评价幼儿的建构情况。
7、整理场地。观察与推进:
围绕国庆节这一主题,在今天的建构中,我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图片的演示,让幼儿对长城这一相对陌生的建筑标志有了充分的观察、了解。由于是初次建构这一内容,因此我降低要求,只让幼儿用搭高的方法建构出长城的主墙体。大部分幼儿都很专注、很耐心地建构,培垚、艺捷两位幼儿不专心,还破坏同伴的作品,我用照相机拍下瞬间,在评价环节,利用白板电脑进行教育,效果不错。在下次建构时,将加深要求,对幼儿提出挑战。第二次游戏指导:(第3周,2014-9-15下午)游戏内容:长城
(二)材料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大型积木,各种方体鞋盒,教师活动前画出长城的流线图,炮筒插塑、饼干桶,近观长城的PPT图片。游戏指导:
1、组织幼儿观察长城的近观图,并讨论:它们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教师讲解长城的主体建构——城墙、烽火台、炮台等,分解其特点。
3、教师讲解此游戏所投放的材料——中大型积木,辅助材料——炮筒插塑。
4、请幼儿参与讨论:炮台和烽火台可以用什么辅助材料来充当,应摆放在哪里?
5、鼓励幼儿大胆的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在合适的地方摆放烽火台(饼干桶)和炮台(炮筒插塑拼插成的大炮)。
6、拍摄幼儿的作品,利用白板电脑引导幼儿欣赏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创意和心情,教师从中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7、组织幼儿整理场地。观察与推进:
在上次建构的基础上,大部分幼儿已懂得如何进行牢固地搭高?在建构中,由于辅助材料的投放,孩子的兴趣更高了,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像个了不起的建筑师,协作、积极的气氛空前高涨。有个别幼儿不懂得主动与同伴合作,后经教师的协调,指导这部分幼儿在作品合适的地方放上烽火台,他们觉得有所事了,也显得很开心。总体而言,幼儿的本次表现跟小班初次玩建构时比起来,已跨越出巨大的进步。利用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将延续有关方面的建构内容。第三次游戏指导:(第4周,2014-9-22下午)游戏内容: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准备:
长方体茶叶盒,各种方体鞋盒,远观、近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PPT图片,亲子活动中请家长丰富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游戏指导:
1、利用PPT图片,组织幼儿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远观图和近观图,了解其高耸、坚固的特征。
2、教师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体建构——碑体,让幼儿理解它是由一块一块的砖头错落有致堆砌起来的。
3、教师讲解本此游戏所投放的材料——长方体茶叶盒,各种方体鞋盒、饼干盒。
4、重点讲解演示逐层搭高的方法,请幼儿参与讨论:怎样拼搭,人民英雄纪念碑才会又高又坚固?
5、鼓励幼儿大胆的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护同伴的作品。
6、组织幼儿参观作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利用白板电脑评价幼儿的建构情况。
7、整理场地。观察与推进:
在幼儿眼里,“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为了让幼儿有更好的建构经验,我们开展了亲子认知活动。今天的材料由于家长的帮忙收集,丰富多样。根据材料的不同和幼儿的喜好,我组织幼儿分组建构,让他们自选材料组进行操作。建构的气氛比较活跃,出现个别爱捣蛋的幼儿蠢蠢欲动,准备破坏同伴的作品,教师及时进行个别谈话,这几个幼儿才静下心来建构。幼儿个别作品由于搭得不整齐,很快就掉下来了,这个现象我在评价环节中重点提出,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他们尝试寻找原因,有部分幼儿能热烈地参与讨论,效果不错。下次建构将围绕国庆主题进行综合性的活动。第四次游戏指导:(第5周,2014-9-29下午)游戏内容:综合建构——我爱祖国的名胜古迹 材料准备:
长方体茶叶盒,各种方体鞋盒,长方体、正方体大型积木,炮筒插塑、饼干桶等。游戏指导:
1、介绍场地和材料,提出今天的建构主题——我爱祖国的名胜古迹。
2、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说说“准备用什么材料建构长城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3、回忆前几次建构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从中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1)要把材料对准了再搭高;(2)注意爱护同伴和自己的作品;(3)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建构。
4、幼儿自选材料分组建构,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5、评价作品:组织幼儿欣赏,交流感受。
6、保持作品,让幼儿在离园时间带家长进行参观、分享。阶段小结:
围绕主题的开展,我们进行了一个月的主题建构。在建构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喜悦和成长。特别是在今天的建构中,当他们看到长城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自己的双手,矗立起来时,开心的不得了,浩铭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说“我要在长城上插上国旗!”,顿时引来同伴的附议,我随机调整策略,允许他们拿出纸和油画棒,又为孩子提供操作区中的筷子,让他们自制国旗。当孩子们看到国旗高高插在长城时,整个活动室都欢呼雀跃起来,此时我舍不得打断他们,任凭这一情感延续、升腾!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教案《长城》及教学反思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长城》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建构游戏教案《长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城,尝试用不同材料及已有建构技能建构“长城”。
2、在与同伴的合作建构中,激发爱国情怀和合作互助之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观赏、了解过万里长城。
2、木质积木、管状积木、雪花片、纸砖积木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看了万里长城的图片后,有什么感受呢?你觉得万里长城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小结:万里长城长度很长、是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的……
二、建构万里长城。
1、那今天呢,我们也来动手建构一座小型的万里长城,大家可以先找几个朋友一起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想想你们要去造什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建造?商量好之后,开始行动。
2、观察幼儿分组建构情况
(1)建构材料、建构方法是否合适。(.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2)在遇到问题时,能否与同伴协商解决,共同合作完成“万里长城”。
三、建构后评价。
1、很多小朋友的万里长城都已经初步建造完成了,哪一组先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造了什么?
2、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自己组建构的万里长城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下次需要做哪些调整?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了解到我们班孩子对建构游戏依然缺乏丰富的动手感知经验,而且合作意识非常薄弱,当孩子较长时间没有把长城拼出来老师是否及时介入共玩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共同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的成功喜悦感。
大班建构游戏教案《长城》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72字。
第三篇:中班下学期建构游戏计划及反思
中班结构游戏阶段计划
第二学期
学期目标:
1. 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2. 学会按简单的命题和围绕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3. 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学习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4.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耐心、细心的好品质。5. 培养幼儿互借互让、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行为习惯。6. 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班级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建构的内容逐渐丰富,使用的材料增多,幼儿能围绕主题大胆动手尝试构造,并为构造成功而高兴,他们能和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建构某一组较复杂的建筑群。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建构材料。第一阶段
9月份预设主题:美丽的幼儿园 活动目的:
1、能积极参与建构游戏,对建构材料感兴趣。
2、掌握多种材料的基本操作方法,创造各式各样的房子、滑滑梯等。
3、初步学会合理的布局,大胆设计搭建。
4、继续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准备:
1、宝石积塑、花片、房子积塑等各种积塑。
2、可乐瓶、塑料管、皱纹纸、白乳胶、剪刀、橡皮泥、各种形状的盒子、泡沫等。第一次指导:
1、组织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幼儿园的的那些地方?
2、幼儿分组选择建构材料,设计各种不同类型、大小、高矮的房屋。
3、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去搭建房屋,反映出房屋的基本结构。
4、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及游戏的需要给予指导。
4、师生共同欣赏建构的成果,请幼儿说说自己设计的作品或你喜欢的作品。第二次指导:
1、师生讨论:上次活动幼儿园的整体布局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滑滑梯,让幼儿尽量选用不同材料进行搭建和拼插、拼摆。
3、幼儿分组进行建构,教师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运用对称、连接等方法搭建物体,让能力强的幼儿选用多种材料搭建滑梯。
4、组织幼儿欣赏“美丽的幼儿园”。第三次指导:
1、引导幼儿讨论上次活动在建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幼儿分组进行构造,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以游乐场为主题进行构造,丰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涉及攀岩墙,跳跳床、滑梯等等。
3、建成后,组织幼儿欣赏、评价。10月预定主题:《马路上的汽车》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建构出汽车的基本特征.,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技巧。
2、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其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掌握汽车、特殊汽车的外形、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幼儿收集的各种汽车 第一次活动指导:
一、出示各种各样车辆和幼儿共同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1、引导幼儿说说可用什么材料建构,该如何建构?
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基本造型。
二、提出游戏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拼搭自己喜欢的汽车造型.2、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具.五、幼儿建构,师参与指导.让幼儿自选游戏材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造型,鼓励幼儿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六、结束活动
1、让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成果。
2、肯定认真细致、耐心的拼插的幼儿,表扬有创造力的小朋友。第二次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汽车,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巩固使用的技能。
2、教师出示搭建好的汽车,引导幼儿说说汽车的造型、颜色的搭配,3、提出游戏要求:
(1)材料的使用可以与同伴相互商量。(2)搭建可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3)将建构完成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欣赏。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各种造型,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构造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组织幼儿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活动指导:
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说明在前两次搭建中的一些不足。师:小朋友,我们上次搭建了马路上的汽车,你们看XX小朋友搭的是什么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各种形状的汽车,说说它们的基本特征。(2)介绍建构材料,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
二、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对汽车基本特征的把握。(2)教师鼓励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
小结。
四、结束活动:
说说本次活动中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引导幼儿回家收集材料。第三阶段
11月预定主题:台江步行街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能够根据游戏主题“台江步行街”进行搭建。
2、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活动准备:
1.准备中型积木、花片、胶粒、易拉罐、树枝、酸奶瓶、纸盒。2.活动前带幼儿参观台江步行街,观察各种车辆。第一次活动指导:(搭建房子)
1.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大街上的景象,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楼房的造型。
2.观看“台江步行街”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步行街”的特征。引出主题,讲述本次重点搭建房子。
3.教师示范对称、平衡的方法搭建楼房。提示幼儿平底层的建筑材料,将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大的上面的中间,重叠加高时要将连接处上下、左右都对齐,这样搭建才能使物体牢固。4.幼儿自由结伴搭建,选择不同材料搭建楼房。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幼儿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观看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幼儿搭建的成果。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
相关的资料。
第二次活动指导:(搭建汽车)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房子,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巩固使用的技能。
2、教师出示汽车范图以及幼儿带来的汽车模型,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主要特征,提出本次搭建的主题“汽车”,并提出活动要求:(1)看平面图构造进行搭建。(2)积块间要插紧。
(3)材料的使用可以与同伴相互商量。(4)搭建可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5)将建构完成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欣赏。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看建构图来操作各种技能,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构造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组的构造成品,组织幼儿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活动指导:(搭建树木、喷泉、亭子)
1、引导幼儿说说在我们的主题搭建中还有什么没有搭建?步行街上还有什么才会更漂亮,从而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汽车,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并引导幼儿 发挥想象搭建各种物品放在步行街中。
3、教师交代建构要求:(1)选择一个物体来搭建。(2)同伴间相互协调使用材料
(3)不随意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把作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展示
4、幼儿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平衡后再叠高,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变
化局部。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进行简单的搭建来完成任务。
5、组织幼儿观察不同造型的作品,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6、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整体主题布局,引导幼儿回家去画一画规划图。
第四次活动指导:(整体搭建步行街)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大主题,说明在前几次的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划图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选择搭建自己喜欢的,拿手的建构物。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重点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整体布局规划。(2)指导其余幼儿对造型的把握。
(3)引导幼儿自行选择自己喜欢搭建的东西来建构。
5、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引导幼儿了解布局的重要性。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6、提出下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回家收集资料。第四阶段
12月份主题预设:十字路口
一、活动目的:
1、在搭建单条大街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十字路口”与单街的区别。
2、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围绕主题进行搭建“十字路口”。
3、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运用搭高、对称、平衡、接插、镶嵌等技能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
4、培养幼儿互借互让、轮流协商、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中型积木、花片、胶粒、易拉罐、树枝、酸奶瓶、纸盒。“十字路口”的平面图。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十字路口,观察各种车辆,街道,楼房等。活动指导:
第一次指导:搭建高楼大厦
1、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参观融侨锦江的十字路口,启发幼儿说出十字路口的旁边都有些什么?
2、观看“十字路口”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十字路口”的特征。引出主题,讲述本次重点搭建各种高楼大厦。
3、教师示范对称、平衡的方法搭建楼房。
4、幼儿自由结伴搭建,选择不同材料搭建楼房。
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在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搭建的时候。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观看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幼儿搭建的成果。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二次指导: 搭建小车、公共汽车、1、教师结合上阶段幼儿搭建汽车的情况,提出本次搭建的主题“小车、公共汽车”的活动要求:
(1)汽车要搭得牢固,积块间要插紧。
(2)汽车的摆放要合理,不能太拥挤。
2、幼儿搭建,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去搭建各种汽车,反映出车辆的基本结构。
3、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指导: 整体搭配“十字路口”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大主题,说明在前几次的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划图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选择搭建自己喜欢的建构物。
4、教师提出注意点,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围绕十字路口进行布局,指导幼儿对造型的把握。(1)启发幼儿使用辅助材料,发挥想象力设计和创造其他建筑物。(2)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3)将设计、拼插好的作品放到指定的位置与同伴一起欣赏。
5、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引导幼儿了解布局的重要性。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第四篇:中班下学期建构游戏计划及反思
中班结构游戏阶段计划
第二学期
学期目标:
1. 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2. 学会按简单的命题和围绕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构造.3. 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学习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4.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耐心、细心的好品质。5. 培养幼儿互借互让、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行为习惯。6. 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班级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幼儿建构的内容逐渐丰富,使用的材料增多,幼儿能围绕主题大胆动手尝试构造,并为构造成功而高兴,他们能和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建构某一组较复杂的建筑群。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建构材料。第一阶段
3月份预设主题:美丽的幼儿园 活动目的:
1、能积极参与建构游戏,对建构材料感兴趣。
2、掌握多种材料的基本操作方法,创造各式各样的房子、滑滑梯等。
3、初步学会合理的布局,大胆设计搭建。
4、继续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准备:
1、宝石积塑、花片、房子积塑等各种积塑。
2、可乐瓶、塑料管、皱纹纸、白乳胶、剪刀、橡皮泥、各种形状的盒子、泡沫等。第一次指导:
1、组织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幼儿园的的那些地方?
2、幼儿分组选择建构材料,设计各种不同类型、大小、高矮的房屋。
3、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去搭建房屋,反映出房屋的基本结构。
4、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及游戏的需要给予指导。
4、师生共同欣赏建构的成果,请幼儿说说自己设计的作品或你喜欢的作品。
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建构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分工合作,男朋友喜欢搭房子、汽车、滑滑梯等,女朋友搭转转椅、花、等等。游戏结束后能共同将玩具收拾好。不足的地方是幼儿搭的东西较单一,这将作为下次课的重点。
第二次指导:
1、师生讨论:上次活动幼儿园的整体布局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滑滑梯,让幼儿尽量选用不同材料进行搭建和拼插、拼摆。
3、幼儿分组进行建构,教师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运用对称、连接等方法搭建物体,让能力强的幼儿选用多种材料搭建滑梯。
4、组织幼儿欣赏“美丽的幼儿园”。
观察与推荐:活动中教师指出上次课的不足,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幼儿搭出不同的滑滑梯、房子汽车等。最后让孩子一起欣赏建构的作品,体验喜悦感。
第三次指导:
1、引导幼儿讨论上次活动在建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幼儿分组进行构造,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以游乐场为主题进行构造,丰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涉及攀岩墙,跳跳床、滑梯等等。
3、建成后,组织幼儿欣赏、评价。
观察与推进:在本次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们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发挥想象,能将房子的设计得很有造型。能力弱的幼儿只能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第二阶段
4月预定主题:《马路上的汽车》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建构出汽车的基本特征.,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技巧。
2、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其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掌握汽车、特殊汽车的外形、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幼儿收集的各种汽车 第一次活动指导:
一、出示各种各样车辆和幼儿共同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1、引导幼儿说说可用什么材料建构,该如何建构?
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基本造型。
二、提出游戏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拼搭自己喜欢的汽车造型.2、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具.五、幼儿建构,师参与指导.让幼儿自选游戏材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造型,鼓励幼儿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六、结束活动
1、让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成果。
2、肯定认真细致、耐心的拼插的幼儿,表扬有创造力的小朋友。观察与推进:小朋友对活动很感兴趣,但幼儿搭建的汽车表现力还不够,不够大胆表现自己不同造型的汽车。第二次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汽车,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巩固使用的技能。
2、教师出示搭建好的汽车,引导幼儿说说汽车的造型、颜色的搭配,3、提出游戏要求:
(1)材料的使用可以与同伴相互商量。(2)搭建可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3)将建构完成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欣赏。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各种造型,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构造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组织幼儿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观察与推进:幼儿搭建汽车总类、颜色的搭配比较单一。点评时幼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马路上没有消防车、120车?于是,下次活动我将丰富幼儿特殊车辆的基本特征并进行建构。
第三次活动指导:
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说明在前两次搭建中的一些不足。师:小朋友,我们上次搭建了马路上的汽车,你们看XX小朋友搭的是什么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各种形状的汽车,说说它们的基本特征。(2)介绍建构材料,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
二、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对汽车基本特征的把握。(2)教师鼓励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四、结束活动:
说说本次活动中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引导幼儿回家收集材料。第三阶段
5月预定主题:台江步行街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能够根据游戏主题“台江步行街”进行搭建。
2、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活动准备:
1.准备中型积木、花片、胶粒、易拉罐、树枝、酸奶瓶、纸盒。2.活动前带幼儿参观台江步行街,观察各种车辆。第一次活动指导:(搭建房子)
1.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大街上的景象,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楼房的造型。
2.观看“台江步行街”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步行街”的特征。引出主题,讲述本次重点搭建房子。
3.教师示范对称、平衡的方法搭建楼房。提示幼儿平底层的建筑材料,将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大的上面的中间,重叠加高时要将连接处上下、左右都对齐,这样搭建才能使物体牢固。4.幼儿自由结伴搭建,选择不同材料搭建楼房。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幼儿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观看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幼儿搭建的成果。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观察推进:在这次建构活动中,幼儿对搭建活动很感兴趣,能掌握延长、搭高的技能,能够说出房子的基本特征,以及搭建的基本原理。在搭建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幼儿先是排斥的不想搭建就找借口说不会,通过细心的引导及鼓励,幼儿能够慢慢的进入角色并喜欢搭建,最后搭建的物体从造型以及结构上都比较不错。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搭建与大家不一样的房子造型。
第二次活动指导:(搭建汽车)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房子,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巩固使用的技能。
2、教师出示汽车范图以及幼儿带来的汽车模型,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主要特征,提出本次搭建的主题“汽车”,并提出活动要求:(1)看平面图构造进行搭建。(2)积块间要插紧。
(3)材料的使用可以与同伴相互商量。(4)搭建可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5)将建构完成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欣赏。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看建构图来操作各种技能,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构造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组的构造成品,组织幼儿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观察推进:幼儿能够自行选择搭建的材料,同时幼儿有丰富的搭建汽车的经验。所以在活动中,重点是启发幼儿搭出新意,搭出规模。活动中幼儿能够非常认真的,并相互协助的来完成大型汽车的建构。
第三次活动指导:(搭建树木、喷泉、亭子)
1、引导幼儿说说在我们的主题搭建中还有什么没有搭建?步行街上还有什么才会更漂亮,从而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汽车,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并引导幼儿 发挥想象搭建各种物品放在步行街中。
3、教师交代建构要求:(1)选择一个物体来搭建。(2)同伴间相互协调使用材料
(3)不随意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把作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展示
4、幼儿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平衡后再叠高,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变化局部。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进行简单的搭建来完成任务。
5、组织幼儿观察不同造型的作品,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6、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整体主题布局,引导幼儿回家去画一画规划图。
观察推进:自行选择搭建的群体来进行对主题的搭建,能够围绕主题选择自己喜欢搭建的东西为步行街增添色彩。在活动中幼儿能够非常认真的,并相互协助的来完成。在这样一个大主题的建构中,我把大主题中的小物品分成部分小主题,抓出主要重点物来分课程来建构,并特别指导,幼儿的搭建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四次活动指导:(整体搭建步行街)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大主题,说明在前几次的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划图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选择搭建自己喜欢的,拿手的建构物。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重点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整体布局规划。(2)指导其余幼儿对造型的把握。
(3)引导幼儿自行选择自己喜欢搭建的东西来建构。
5、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引导幼儿了解布局的重要性。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6、提出下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回家收集资料。
阶段小结:在总体的围合中,幼儿都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小主题来围绕主题搭建。对于中班来说,整体的一个布局摆设幼儿还不能很好的进行把握。因此,在上次建构后,引导幼儿回家后做一个规划图,在课前让他们来讲述自己的创想。在搭建后,先让其余幼儿将建构好的东西放在一个角落,我请了一个能力强的幼儿协助我一起将建好的东西整体布局摆设好。在摆设完毕后,幼儿们围坐在周围一起观赏,我看到了他们的快乐和喜欢。并引导幼儿讲述布局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的创想。
第四阶段
6月份主题预设:十字路口
一、活动目的:
1、在搭建单条大街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十字路口”与单街的区别。
2、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围绕主题进行搭建“十字路口”。
3、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运用搭高、对称、平衡、接插、镶嵌等技能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
4、培养幼儿互借互让、轮流协商、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1、准备中型积木、花片、胶粒、易拉罐、树枝、酸奶瓶、纸盒。“十字路口”的平面图。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十字路口,观察各种车辆,街道,楼房等。活动指导:
第一次指导:搭建高楼大厦
1、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参观融侨锦江的十字路口,启发幼儿说出十字路口的旁边都有些什么?
2、观看“十字路口”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十字路口”的特征。引出主题,讲述本次重点搭建各种高楼大厦。
3、教师示范对称、平衡的方法搭建楼房。
4、幼儿自由结伴搭建,选择不同材料搭建楼房。
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在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搭建的时候。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观看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幼儿搭建的成果。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十字路口”的概况比较了解。这次活动主要建构楼群。大部分幼儿会运用对称、平衡的方法来搭楼房,搭出的楼房也比以前搭得牢固。有几个幼儿还将他们搭得楼房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的楼群。第二次指导: 搭建小车、公共汽车、1、教师结合上阶段幼儿搭建汽车的情况,提出本次搭建的主题“小车、公共汽车”的活动要求:
(1)汽车要搭得牢固,积块间要插紧。(2)汽车的摆放要合理,不能太拥挤。
2、幼儿搭建,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去搭建各种汽车,反映出车辆的基本结构。
3、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搭车还是最有兴趣的。在建构中,他们能选用多种材料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汽车。较以前大有进步,汽车的结构复杂了,造型也多样了。但在摆放上还是挤在一起,道路显得不畅通。第三次指导: 整体搭配“十字路口”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大主题,说明在前几次的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划图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选择搭建自己喜欢的建构物。
4、教师提出注意点,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围绕十字路口进行布局,指导幼儿对造型的把握。(1)启发幼儿使用辅助材料,发挥想象力设计和创造其他建筑物。(2)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3)将设计、拼插好的作品放到指定的位置与同伴一起欣赏。
5、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引导幼儿了解布局的重要性。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观察与推进: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能在搭建单条大街的基础上,了解“十字路口”与单街的区别,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围绕主题进行搭建“十字路口”。能够掌握各种物体的基本特征,运用搭高、对称、平衡、接插、镶嵌等技能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大部分能学习协商分工合作,互借互让,轮流协商,爱惜游戏材料,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第五篇:中班建构游戏
美丽的幼儿园
活动目的:
1、能积极参与建构游戏,对建构材料感兴趣。
2、掌握多种材料的基本操作方法,创造各式各样的房子、滑滑梯等。
3、初步学会合理的布局,大胆设计搭建。
4、继续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准备:
1、宝石积塑、花片、房子积塑等各种积塑。
2、可乐瓶、塑料管、皱纹纸、白乳胶、剪刀、橡皮泥、各种形状的盒子、泡沫等。
第一次指导:
指导要点:
1、组织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幼儿园的的那些地方?
2、幼儿分组选择建构材料,设计各种不同类型、大小、高矮的房屋。
3、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去搭建房屋,反映出房屋的基本结构。
4、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及游戏的需要给予指导。
5、师生共同欣赏建构的成果,请幼儿说说自己设计的作品或你喜欢的作品。
第二次指导:
指导要点:
1、师生讨论:上次活动幼儿园的整体布局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滑滑梯,让幼儿尽量选用不同材料进行搭建和拼插、拼摆。
3、幼儿分组进行建构,教师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运用对称、连接等方法搭建物体,让能力强的幼儿选用多种材料搭建滑梯。
4、组织幼儿欣赏“美丽的幼儿园”。
第三次指导: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讨论上次活动在建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幼儿分组进行构造,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以游乐场为主题进行构造,丰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涉及攀岩墙,跳跳床、滑梯等等。
3、建成后,组织幼儿欣赏、评价。
《马路上的汽车》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建构出汽车的基本特征.,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技巧。
2、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其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掌握汽车、特殊汽车的外形、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幼儿收集的各种汽车
第一次活动指导:
指导要点:
一、出示各种各样车辆和幼儿共同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1、引导幼儿说说可用什么材料建构,该如何建构?
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基本造型。
二、提出游戏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拼搭自己喜欢的汽车造型.2、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具.三、幼儿建构,师参与指导.让幼儿自选游戏材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汽车的基本造型,鼓励幼儿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结束活动
1、让幼儿互相参观同伴的作品,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成果。
2、肯定认真细致、耐心的拼插的幼儿,表扬有创造力的小朋友。
第二次活动指导: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汽车,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巩固使用的技能。
2、教师出示搭建好的汽车,引导幼儿说说汽车的造型、颜色的搭配,3、提出游戏要求:
(1)材料的使用可以与同伴相互商量。(2)搭建可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3)将建构完成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欣赏。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各种造型,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构造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组织幼儿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活动指导:
指导要点: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说明在前两次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师:小朋友,我们上次搭建了马路上的汽车,你们看XX小朋友搭的是什么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各种形状的汽车,说说它们的基本特征。(2)介绍建构材料,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搭建。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游戏,教师指导。(1)指导幼儿对汽车基本特征的把握。(2)教师鼓励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
4、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5、结束活动:
说说本次活动中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引导幼儿回家收集材料。
台江步行街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能够根据游戏主题“台江步行街”进行搭建。
2、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活动准备:
1、准备中型积木、花片、胶粒、易拉罐、树枝、酸奶瓶、纸盒。
2、活动前带幼儿参观台江步行街,观察各种车辆。
第一次活动指导:(搭建房子)
1、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大街上的景象,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楼房的造型。
2、观看“台江步行街”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步行街”的特征。引出主题,讲述本次重点搭建房子。
3、教师示范对称、平衡的方法搭建楼房。提示幼儿平底层的建筑材料,将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大的上面的中间,重叠加高时要将连接处上下、左右都对齐,这样搭建才能使物体牢固。
4、幼儿自由结伴搭建,选择不同材料搭建楼房。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幼儿搭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观看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幼儿搭建的成果。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二次活动指导:(搭建汽车)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房子,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巩固使用的技能。
2、教师出示汽车范图以及幼儿带来的汽车模型,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主要特征,提出本次搭建的主题“汽车”,并提出活动要求:(1)看平面图构造进行搭建。(2)积块间要插紧。
(3)材料的使用可以与同伴相互商量。(4)搭建可以小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5)将建构完成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欣赏。
3、幼儿搭建,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看建构图来操作各种技能,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构造活动。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组的构造成品,组织幼儿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活动指导:(搭建树木、喷泉、亭子)
1、引导幼儿说说在我们的主题搭建中还有什么没有搭建?步行街上还有什么才会更漂亮,从而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搭建的汽车,讲述建构的注意点。并引导幼儿 发挥想象搭建各种物品放在步行街中。
3、教师交代建构要求:(1)选择一个物体来搭建。(2)同伴间相互协调使用材料
(3)不随意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把作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展示
4、幼儿游戏,教师提醒幼儿平衡后再叠高,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变化局部。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进行简单的搭建来完成任务。
5、组织幼儿观察不同造型的作品,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6、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整体主题布局,引导幼儿回家去画一画规划图。
第四次活动指导:(整体搭建步行街)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大主题,说明在前几次的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划图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选择搭建自己喜欢的,拿手的建构物。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重点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整体布局规划。(2)指导其余幼儿对造型的把握。
(3)引导幼儿自行选择自己喜欢搭建的东西来建构。
5、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引导幼儿了解布局的重要性。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6、提出下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回家收集资料。
十字路口 活动目的:
1、在搭建单条大街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十字路口”与单街的区别。
2、学会看简单的结构平面图,围绕主题进行搭建“十字路口”。
3、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中继续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运用搭高、对称、平衡、接插、镶嵌等技能较熟练的搭建楼房、汽车、树木等。
4、培养幼儿互借互让、轮流协商、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1、准备中型积木、花片、胶粒、易拉罐、树枝、酸奶瓶、纸盒。“十字路口”的平面图。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十字路口,观察各种车辆,街道,楼房等。
第一次指导:搭建高楼大厦
1、师生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参观融侨锦江的十字路口,启发幼儿说出十字路口的旁边都有些什么?
2、观看“十字路口”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十字路口”的特征。引出主题,讲述本次重点搭建各种高楼大厦。
3、教师示范对称、平衡的方法搭建楼房。
4、幼儿自由结伴搭建,选择不同材料搭建楼房。
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在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搭建的时候。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模拟构造和自由构造。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观看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幼儿搭建的成果。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二次指导: 搭建小车、公共汽车
1、教师结合上阶段幼儿搭建汽车的情况,提出本次搭建的主题“小车、公共汽车”的活动要求:(1)汽车要搭得牢固,积块间要插紧。(2)汽车的摆放要合理,不能太拥挤。
2、幼儿搭建,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去搭建各种汽车,反映出车辆的基本结构。
3、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讲评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教师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点以及新的主题,引导幼儿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三次指导: 整体搭配“十字路口”
1、教师提出本次活动的大主题,说明在前几次的搭建中的一些不足。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划图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选择搭建自己喜欢的建构物。
4、教师提出注意点,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围绕十字路口进行布局,指导幼儿对造型的把握。
(1)启发幼儿使用辅助材料,发挥想象力设计和创造其他建筑物。(2)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3)将设计、拼插好的作品放到指定的位置与同伴一起欣赏。
5、组织幼儿观察整体主题的建构,引导幼儿了解布局的重要性。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