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中区妇联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最终版)
坚持科学发展 助推巾帼创业--市中区妇联开展全民 创业促就业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妇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始终把推进妇女创业就业行动作为促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来抓,以“服务就业、鼓励创业、关注事业”为思路,大力实施“巾帼创业行动”,积极做好创业就业工作。2010年,区妇联被市妇联‵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授予“枣庄市‵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四月,区妇联扶持又一家巾帼创业企业被市妇联授予“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称号,并举行现场授牌仪式。
一、抓引导,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思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业首先要有思路,区妇联着重从三个方面引导全区妇女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一是借力蓄势,争取政策引导。帮助妇女创业就业是一项涉及部门多、工程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区妇联积极与分管领导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借力蓄势谋发展。此举,得到了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协调了多个部门支持协助妇联开展、帮扶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领导亲自为区巾帼创业就业工作定题目、出思路,让全区妇女大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走出家门干事创业的信心。
二是实施“203040”工程,把握方向引导。区妇联根据不同年龄段妇女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妇女选择性创业就业,对有一定文化、无后顾之忧、但经济基础薄弱的青年妇女,组织她们外出务工,在外创业;对有闯劲、有文化、有经济实力的壮年妇女,鼓励她们大胆创业;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中老年妇女,引导她们在特色产业加工和家政服务领域寻岗就业。三是突出模范典型,强化媒体引导。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培养、树立、表彰“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标兵”、“十佳巾帼创业带头人”等各级各类妇女创业典型,《市中通讯》、《枣庄日报》、市中电视台、枣庄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我区“巾帼创业带头人”的事迹,大力宣传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广大妇女群众的创业热情。
二、抓特色活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迈出新步伐 一是依托中天街创建巾帼创业品牌街。为让我区妇女创业成规模、上档次,在全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推动、引导作用,区妇联着力推出巾帼创业品牌街。区妇联先后召开创建巾帼创业品牌街协调会、新闻发布会。去年3月6日上午,市妇联和区委、区政府联合在中天街举行“巾帼创业品牌街”揭牌仪式。市领导陈伟部长、市妇联于青主席、市劳动局、市中小企业局、市服务业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了揭牌仪式。区领导朱国伟、王光明、徐健、田静、崔秀岩、戴维国陪同参加了活动。陈伟部长与朱国伟区长等领导为枣
庄巾帼创业品牌街揭牌,并为20个“巾帼创业文明示范店”、6个示范店代表现场授牌。4月,迎接了市人大孙景瑞主任等领导对巾帼创业品牌街的视察指导。6月,区妇联通过调研座谈的方式收集整理创建“巾帼创业品牌街”有关建议呈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批,并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落实相关情况。目前,整条街150余家商户,有品牌30余家,女老板90余人。二是以“基地”创建为依托打造创业平台。为了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发掘创业潜能,区妇联大力培养扶持了一批“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和“巾帼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基地”的建成,发挥辐射示范、教育指导作用,引领更多女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争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仅今年春季,区妇联扶持的鲁家家政公司和东方爱婴枣庄早教中心均被市妇联授予枣庄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巾帼创业培训基地”。三是帮助创业带头人走出去创大业。积极推荐我区优秀创业女性参加省、市级创业评选活动。去年1月,区妇联组织全区优秀创业女性申报了第二批齐鲁巾帼创业指导师地工作,同时还上报了一批巾帼创业基地。4月,推荐6名巾帼创业带头人参加市中区“城市转型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活动,4名创业带头人进入30名候选人名单。5月,推荐13名新创业的巾帼创业带头人上报市妇联,并为巾帼创业带头人协调部分贷款。9月,经过层层筛选,区妇联推荐2名巾帼创业带头人参加“联通杯”首届山东省妇联创业大赛,我区创业明星陈冬梅进入决赛。
三、抓培训,提高妇女创业就业能力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我们先后开展了女企业家及巾帼创业带头人现存困难、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情况等专题调研,发放问卷5000余份,组织座谈、入户走访200余次,在全区各级妇联系统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了“巾帼创业就业讲习”系列活动。在讲习活动中,各级妇联根据不同层面妇女的实际需求,实施培训教育“三结合”,即把培训与提升妇女素质结合起来,与推荐上岗结合起来,与创业项目推介结合起来,积极帮助妇女增强自身竞争能力。重点为有创业意向的女性开展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培训,提高了她们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借助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了区、乡镇(街道)巾帼创业培训基地。根据妇女创业项目的特点,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将妇女劳动力培训纳入了全区培训计划,逐步形成了“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市场,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机制。
四、抓服务,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 一是深度挖掘就业岗位,开展“巾帼春风送岗位活动”。各级妇联以每年的“巾帼春风送岗位”活动为契机,以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妇女组织为平台,结合当地的劳动力构成和产业发展实际,向广大妇女提供包括政策支持、信息咨询、市场营销、项目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充分发挥“春风行动”的长久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近两年的“巾帼春风送岗位”
活动期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共免费发放“春风卡” 6500份,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接待咨询3600余人次;召开各种规模招聘洽谈会8场次,组织16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约3000余人进行了免费求职登记,达成意向性协议1200余人。二是依靠扶持政策,全力做好小额贷款的推广、落实工作。去年4月,区妇联配合市妇联、市劳动局在中天街举办小额贷款专题讲座,100余家商户参加了专题讲座。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妇女及时提供小额担保信贷支持,鼓励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妇女开办商铺,帮助商铺设立可行性分析和指导,简化审批手续,给予一定的投资优惠,得到广大商户的好评。8月,区妇联组织各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及有贷款意向的女企业家参加了由市妇联、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分行、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市巾帼创业担保小额贷款促进会”及担保小额贷款相关培训。会后,区妇联紧密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小额贷款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信息库,据统计共有40家巾帼创业企业家签订了意向贷款协议,并及时向省、市妇联上报“申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及相关情况。三是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加强服务管理工作。发挥妇联组织健全、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村镇和街道社区,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一批创业妇女的知识层次、经济状况、创业意识、资金需求等方面的资料并建档立卡。选拔了一批文化素质高、创业意识强、有经营头脑、有管理能力的创业妇女跟踪服务,重点培育。组织了一批符合市中发展
实际,切合妇女创业特点,对妇女创业有切实指导意义并能广泛安置妇女就业的项目,组建了市中区妇女创业项目库,实行资源共享,切实指导、帮助广大返乡农民工,尚未就业需要帮助的妇女,就业困难的大龄妇女,有创业意愿的妇女实现创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妇女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妇联系统的培训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家政服务公司等存在资源不足、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针对女性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还应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以改进完善我区巾帼创业工作。
一是落实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优化推动妇女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宣传平等的就业政策和企业用工典型,推动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消除对女性就业的歧视,扶持女性创业。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业专家咨询,帮助妇女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创业信心,为创业妇女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培育一批妇女创业带头人和妇女领办的中小企业,变安置型就业为开发型就业。二是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好困难妇女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零就业家庭、棚改回迁居民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就业难度较大的问题。实现这部分人就业,要靠包括妇联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来组织。妇联组织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将解决零就业家庭、棚改回
迁居民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完善援助机制作为主要措施,引导她们参加技能培训,参与职业能力考核,并为她们申报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指导和服务,提高困难妇女群体的就业稳定率和收入水平。三是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服务妇女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各级妇联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妇女就业创业工作的六种能力,即提高运用政策的能力,帮助妇女切实享受到积极就业政策带来的好处;提高管理运作的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育工作品牌的能力,增强事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提高宣传推动的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工作有的放矢,扎实有效;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市中区妇女联合会 二0一一年五月五日
第二篇:残联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2011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
情况汇报
2011年,残联根据县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按照全县创建创业型城市的部署要求,认真抓好残疾人就业方面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残疾人就业与失业登记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文件的印发、横幅标语的悬挂、橱窗张贴有关宣传资料、下发优费政策小册子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使全社会都了解残疾人就业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必要性的认识。
二、加强残疾人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稳定残疾人就业 为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在部分乡镇组织了残疾人适用技术培训500余人次;组织5人参加市残联举办的盲人按摩师培训班,并实现了就业;同时,加强对基层残疾人干部的培训,于2011年5月组织对全县各乡镇残疾专职干部进行了相关培训,基层工作能力得么加强。
三、多层次、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
认真贯彻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安排残疾人就业并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年初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和失业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区内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和失业残疾人进行登记、咨询和指导,了解掌握各单位的招工用人情况,向用人单位推荐符合招工条件的残疾人就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向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推荐残疾人就业。扶持双水4家盲人按摩院良性发展,鼓励、引导全县10余名盲人按摩师在县内外找到合适的工作。
四、组织好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参赛
为更好地组织我县残疾人参加贵州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竟赛和鼓励残疾人学习劳动技能,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展示残疾人的才华,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残联选拔4名残疾人参加全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一人获个人第三名,二人获团体第四名。
五、加大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力度
会同县地税局,开展了执法大检查工作,抽查了我县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实的情况。完善企业用工管理,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加大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力度,2011年,共征收就业保障金380万余元,并将县内500户缴纳残保金的企业进行了录入。
XXX残疾人联合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第三篇:街道全民创业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各塔埠街道全民创业暨创建省级创业型
城市工作汇报
近年来,各塔埠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区关于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的工作安排,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紧密结合辖区实际,通过政策宣传发动、摸排创业资源、主动协调服务等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服务。在全民创业工作中,街道认真领会有关文件工作精神,创新工作思路,鼓励广大群众创业兴业,并将全民创业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和当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主导产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激活民资,增强群众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努力在全街道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积极推进了街道辖区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现将街道去年全民创业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多方宣传,掀起全民创业高潮 为认真做好全民创业工作,街道成立了全民创业行动领 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街道、社区全民创业行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为鼓励辖区居民群众的创业热情,积极动员辖区居民群众参与到全民创业行动中来,街道结合自
身实际,充分发挥妇联、工会等部门职能优势,组织社区开展了多形式、多方位的全民创业知识、政策和技能宣传培训活动。一是利用社区内阅报栏、墙报和板报集中宣传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市、区开展全民创业行动的内容、政策和要求,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二是通过技能培训、参观走访和邀请辖区创业成功的下岗人员与辖区有创业意愿的群众现场交流等形式,激发群众参与自主创业的热情。通过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为全民创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2010年至今新增就业再就业148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3人,困难人员再就业880人,组织再就业培训850人,新成长劳动力330人,组织创业能力培训 150人,促进了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深入辖区,摸排资源,努力增强创业服务能力 为提升向创业人员及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街道年初开展了对辖区的创业资源进一步步摸底排查工作。首先、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所有上规模的企业的闲臵厂房、场地进行了摸底,把摸排出来的企业有意愿出租的楼房、库房和场地等进行了登记造册,不仅为下一步引进新经营户和向来街道辖区投资的经营户推荐场地做好了前期准备,同时也为辖区企业盘活闲臵资产拓宽了渠道,受到了闲臵房屋企业业主的欢迎。其次,发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职能作用,及时收集、整理和向社区群众发布就业
信息,指导和引导群众再就业。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就业者提供更多岗位。
街道对于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招商服务小组定期与投资商联系,积极协调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及用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企业顺利落户。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共享资源和便利条件,为龙胜畜禽有限公司解决用水用电问题、为睿和机械项目协调工农关系问题等。加强与各级机关部门的交往合作,为投资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提供指导与协调服务,为招商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创业环境。“十大农业项目”中的龙盛畜禽扩建项目,投资8000万元,目前正在试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为社会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十大工业扩建项目”中的睿和机械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该项目已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提供工作岗位200个。
四、以发展特色加工业为契机,稳定就业。
街道官庄社区的四姐手工坊由市二麻厂下岗女工皱晶创建,生产20余种仿珍珠镶包,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过百万。箱包生产简单易学,无需投入资金,非常适合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在工坊的发展过程中,街道积极为工坊提供各方面支持与扶助。针对其流动资金紧缺,协调劳保、金融财政等部门,帮助工坊争取创业小额担保免息贷款,5万元免息贷款已到位;工坊工人紧缺,街道发动各社区联系介绍辖区下岗或待业人员在工坊灵活就业,并在街道年初的“春风送暖”招聘会上,积极为工坊提供摊位,当场招工数十人;工坊原地处官庄市场胡同里的几间平房里,交通不便、知名度低,街道了解情况后,积极为工坊协调了现有场地,扩充了生产规模和门面,提高了工坊的知名度,改善了其发展条件。在迁入新址的一个月时间,共接收500余人就业。存在问题:
1、各塔埠街道办事处地处市南工业区,辖区内破产企业多,失业人员多,困难群众多。
2、本土企业壮大受企业主个人素质影响,企业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3、创业人员在创业之前所遇到的项目和资金问题。有些创业主体有看中的项目,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迟迟不能开展创业,导致机会白白流失;有些主体创业之初资金紧张,周转不畅,而担保贷款方面又没有足够的抵偿,导致创业项目停滞。
4、创业者在成功创业之后所遇到的市场问题。作为没有经验的创业者,高风险的市场带来巨大利益,但在商品市场中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容易得不偿失,低风险的市场回报微乎其微,不能达到创业者的初衷。这也使得一部分创业
者谨小慎微,不能放手创业。
全民创业是一项顺应民心的工程,需要全社区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在下一步工作中,针对以上这此问题,我们将采取强有力措施,在保持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性和持久性,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逐一计划,认真解决。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用成功者的事例激励他们,使那些激情不高的待创者认识到创业的好处,创业的利益,和创业的优惠条件与政策,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创业能改变人生的道理,从思想上完成“要我创业”到“我要创业”的改变。
2、加强工贸,劳保等部门的合作,为那些创业者提供新鲜又有活力的创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创业热情。对招商引资和特色加工业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开发就业岗位。
3、建立创业基金,创业者联合会等,加强创业者们自身的联系,有利于他们交流经验,开拓市场,互相扶持,做大做强。
各塔埠街道
2011年5月5日
第四篇:2011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九庄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
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意见的通知》(筑府办发)[2009]85号和《息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息烽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镇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镇开展此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有关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创建工作的规划编制、方案的制定、政策宣传、协调指导和督查落实。按照责权明确、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为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支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降低创业门槛,注册登记、税费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培训、综合服务等政策措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对九庄镇2011年登记注册的40户创业实体每家每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同时宣传资金扶持、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目前有152户个体工商创业实体正常营业,带动105人实现就业。
(三)九庄镇紧紧抓住2011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大 1
力开展创业政策宣传,鼓励、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
(四)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农村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意愿者和城镇劳动者个体工商户为创业培训重点,开展SYB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截止目前有124人参加培训,其中有57人属返乡创业,40人自主创业当上个体老板,部分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及时改进经营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增加了市场经营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返乡农民工中部分人员不具有特殊技能,年轻人员文化较低,无思路寻找创业方向。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继续开展多形式的创业政策宣传,有针对性的对创业意愿较大人员提供政策扶持帮助。
2、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解决创业者在政策帮扶过程中的困难,增强创业者创业信心,为全镇经济发展环境目标服务。
3、针对年轻劳动力无工作经验,无特殊劳动技能者宣传动员其参加SYB创业培训,使劳动者有一定的创业方向。
九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2011年12月8日
第五篇: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
今年4月,我市被确认为首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以来,在大丰市委、市政府和盐城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体系
1、构建创建组织体系。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盐城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大玉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推进工作。市政府成立以范大玉为组长,市政府办、人社局、经信委等28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大丰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围绕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五大体系66项标准,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和考核目标,细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2、完善创建政策。为全面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发[2013]48号),就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大学生创业等18个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激励作用强的政策,同时市财政设立1个亿的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创业。为进一步抓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大丰日报刊登政策解读,相关部门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同时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围绕资金补贴、申请流程等方面,专门出台了《大丰市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补贴标准,简化申报流程,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3、强势组织推进。为推进全民创业,我市将全民创业工作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盐城市全民创业大会召开后,我市市委书记倪峰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全民创业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全民发动,重点重抓,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全民创业大会,现场为100名企业者免费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市政府还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政策,及时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9月26日,在市新词广场举办’2013促进创业就业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市领导范大玉、袁冬青等到现场视察。会上进行了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吸引4000多名群众到场。
二、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业氛围
一是宣传创业政策。为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造浓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氛围。充分利用报社、电视台、网络、电子广告屏等宣传创业政策、意义,同时向社会发放政策简单、宣传页10000多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典型,带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在《盐阜大众报》对我市两位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在《大丰日报》上连续一个月刊登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组织全市全民创业典型巡回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已在我市大中、新丰等镇组织宣讲活动6场,3000多名群众、村组干部、企业工作人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有创业愿望人员到场学习。
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市政府网站《中国大丰》开设创业型城市专题板块,包括创建动态、政策文件等栏目,进行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创业园区等宣传,该专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采用;通过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平台加强宣传政策,特别宣传身边的创业典型,在全市开展征集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发放创业政策宣传页、开办创业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宣传全民创业。
三、加快载体建设,培植创业典型
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把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初专门发文将全市12个镇工业集中区集体更名为创业园,将我市商业街更名为全民创业街,在项目、土地、资金等方面向创业载体倾斜,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创业。
1、大力培植创业孵化基地。一是放大留学生创业园效应。为了集聚高层次人才,孵化高成长企业,培育高科技企业,在经济开发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包括层高24层的国际商务大厦、标准厂房40000平方米和多个专业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目前已有德国留学回国的李臣创办的盐城丰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日本留学回国的李浩杰创办的大丰市金诺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培植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为推动科技创业能力向创业成果转变,我市建立了“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建立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目前该创业园内已有37家企业入驻。三是培植农民创业园。为发展农业项目,鼓励农民创业,向农民创业提供合适的平台,今年我市加大农业创业园建设,在草庙镇建立的农业创业园“希望田野”已形成一定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有总投资7000万元的农业观光园、植物园等3个农业创业项目进驻园区。目前东方1号、希望田野正在积极申报省和盐城市创业载体;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鼓励部门、企业建设生产型、市场型等类型的创业园,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发展模式。
2、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建立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让我市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得到创业培训的机会,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市职教中心共建创业培训基地,计划三年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投入 300多万元用于购买培训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导师咨询工作室、创业培训教室、创业实训教室、学生创业园,安排32名专业教师负责全民创业培训工作。
3、大力培植创业典型。在各镇开展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活动,共征集项目43个,并选取其中3个申报盐城市优秀小本创业项目。联合市妇联、市团委推荐20个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在我市新词广场进行推介和展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份,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迎。
四、切实优化服务,狠抓政策落实
1、加强创业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市镇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台,专门挂牌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服务窗口,解答创业咨询,受理创业相关业务,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9月,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胡谊教授为全市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成功创业的心理准备》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培训师资参加盐城市创业讲师培训班学习,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在每月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中加入创业意识培训课程;联合各镇组织开办创业培训班,先后在南阳等镇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1000多人。
2、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进一步扶持全民创业,从今年起,我市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小额贴息贷款不受总量控制。今年预计对初次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超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根据我市出台的创业相关政策,抓好初次创业补贴、房租水电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等建设补贴标准和申请流程,确保年底兑现相关奖励和补贴。
3、严格考核督查。在日常创建工作中,定期制作工作简报,组织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建工作目标,年终由市政府办和市考核办对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终绩效考核。
五、下一阶段工作
1、进一步培植宣传创业典型。通过举办“创业之星”评选、举办创业成果展、编印创业典型事迹小册子等活动,加大表彰和宣传创业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创业专栏,加大宣传,用创业精神激励人,用创业经验鼓舞人,引导更多人投身创业。
2、进一步优化创业培训服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确保2013年创业培训2000人,2014年创业培训人数达3000人。整合培训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创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对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实现较高的培训后创业成功率,确保到2014年全市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规模不少于40人。
3、进一步加快创业载体建设。加大留学生创业园、东方一号科技创业园、职教中心等现有创业载体建设力度,根据创业群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建设农民创业园、下岗失业人员小本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街区等创业载体,以此引领和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确保2014年底建成建成省级创业产业园2个,市级创业产业园4个,镇级创业产业园区8个。
4、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积极完善创业者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等促进创业政策和措施,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长效机制,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细化政策扶持措施和办法,提高各项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