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职称申报资格条件
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 研究馆员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跟踪国内外文物博物专业最新技术状况的发展趋势;具有全面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是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能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拓展业务,在重大业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创见;能够主持完成高难度科研课题或工作项目,业绩成果显著;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和指导中级以上专业人员工作的能力;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评审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文物博物考古、科研、鉴定、文物博物技术、文物保护与维修、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 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以上,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跟踪国内外文物博物专业最新技术状况的发展趋势;
(三)具有全面的科研能力,在重大业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创见。;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考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l、作为本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考古领队资格;
2、主持完成2个以上大型或5个以上中型考古发掘项目(含完成发掘资料的整理,编写并发表发掘报告、简报或专著等);
3、解决过5个以上考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
(二)从事文物博物科研工作的人员:
必须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写出和发表学术报告,或出版专著等;
(三)从事文物征集鉴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制定文物征集、研究规划和实施方案;
2、具有2项文物出境责任鉴定员资格;
3、对某一类文物有很高的鉴定水平,在国家一、二级文物鉴定中起到主要作用;
(四)从事文物保管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制定文物科学保管规划和实施方案;
2、在研究解决文物防霉、防虫、防腐等文物保管技术方面,有1项以上的科研成果获重大突破。
(五)从事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
下列条件:
1、主持制定并付诸实施2处以上大型或4处以上中型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并通过验收;
2、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1项以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或省级行政区域)的文物保护规划,并通过审定、付诸实施;
(六)从事文物修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制定修复规划,审定修复技术方案,并指导国家一、二级文物的修复工作;
2、在文物修复技术上有所创新,解决过多项文物修复的技术难题,并有1项以上获重大突破。
(七)从事陈列展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必须主持完成2个以上本地区社会、历史综合性大型陈列展览;或5个以上本地区社会、历史综合性中型陈列展览的设计(含布展和建档);
(八)从事文物博物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完成2个以上大型或5个以上中型陈列展览的讲解词编写及宣讲工作;
2、熟练运用外语同外国同行专家进行交流;
3、组织、举办过5次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或科普活动。
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2项以上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取得2项以上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认可的历史学、考古学、民族(俗)学、艺术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等重大研究成果的项目主持人;
(四)研究解决2项以上对本专业工作的进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文物保护、维修、鉴定、保管、修复等方面的重大疑难问题,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认可;
(五)在陈列展览中,创造性地运用新的科研成果和重要文物资料等,使陈列展览的质量有很大提高,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六)提出并实施对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有重大改进的方案2项,或在拓展博物馆业务上作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的效益,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认可。
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副研究馆员资格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调查报告,或公开出版著作、调查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撰写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以上;
(二)合作(排名第一)撰写并发表大型考古发掘报告、田野工作报告3篇以上和独立撰写并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三)独立撰写并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5篇以上;
(四)合作(排名第一)撰写并发表重要考古发掘报告或田野工作报告5篇以上。
第十条
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申报研究馆员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三条
从国内外引进有特殊成就的人才可根据本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直接申报。
第十四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 副研究馆员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内外文物博物专业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能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拓展业务;能够主持完成较高难度的科研课题或工作项目,业绩显著;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和指导中级专业人员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评审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文物博物考古、科研、鉴定、文物博物技术、文物保护与维修、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馆员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馆员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
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三)大学本科毕业(学位),取得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四)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或大学专科毕业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馆员资格后,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馆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内外文物博物专业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和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能够主持完成较高难度的科研课题或工作项目,业绩显著;
(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内外文物博物专业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拓展业务。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馆员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考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考古领队资格;
2、主持完成1个以上大型或3个以上中型考古发掘项目(含完成发掘资料的整理,编写并发表发掘报告、简报或专著等);
3、解决过3个以上考古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二)从事文物博物科研工作的人员:
必须完成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撰写并发表学术报告或出版专著;
(三)从事文物征集鉴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制定文物征集、研究规划和实施方案;
2、具有文物出境责任鉴定员资格;
3、对某一类文物有较高的鉴定水平,在国家一、二级文物鉴定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四)从事文物保管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参与制定文物科学保管规划和实施方案;
2、在研究解决文物防霉、防虫、防腐等文物保管技术方面,有1项以上的科研成果获较大突破;
(五)从事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独立制定并付诸实施1处以上大型或2处以上中型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并通过验收;
2、主持或主要参与制定1项以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或市级行政区域)的文物保护规划,并通过审定付诸实施。
(六)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参与制定修复规划和审定修复技术方案;
2、独立承担国家一、二级文物的修复工作,在技术上有所改进,解决过多项文物修复的技术难题,并有1项以上获较大突破。
(七)从事陈列展览专业工作的人员:
必须主持完成1个以上本地区社会、历史综合性大型陈列展览,或3个以上本地区社会、历史综合性中型陈列展览的设计(含布展和建档);
(八)从事文物博物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主持完成1个以上大型或3个以上中型陈列展览的讲解词编写及宣讲工作;
2、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
3、编写宣传资料或专业教材3万字以上;
(九)从事文物博物绘图、摄影制作专业工作的人员: 须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考古绘图、文物摄影照片、文物拓片200个版面以上,作品准确清晰,技术水平较高;
(十)从事其他文物博物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可参照以上九类人员的条件实行。
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取得2项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认可的历史、考古、文物、博物馆学较重要研究成果的项目主持人;
(四)在陈列展览中,运用新科技成果、重要文物资料或先进艺术手段和声光电设备等,使陈列展览的质量有很大提高,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五)提出并实施对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有较大改进的方案2项,或在拓展博物馆业务上做出贡献,取得较显著的效益,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认可;
(六)研究解决2项对本专业进展起推动作用的文物保护、维修、鉴定、保管、修复等专业工作的疑难问题,经省内同行专家鉴定认可。
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馆员资格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本专业较高
水平的论文、调查报告,或公开出版著作、调查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撰写并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1部;
(二)合作(排名第一)撰写并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和独立撰写并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独立撰写并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独立撰写并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和专业调查报告各2篇以上;
(四)合作(排名第一)撰写并发表重要考古发掘报告3篇以上。
第十条
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申报副研究馆员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三条 从国内外引进的有特殊成就的人才、可根据本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直接申报。
第十四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馆员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参与科研活动和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专业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指导初级专业人员工作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文物博物专业的考古、科研、鉴定、文物博物技术、文物保护与维修、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
处分者,延迟1年;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馆员资格:
大学本科毕业(学位)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馆员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考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参与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或5个以上小型考古发掘项目(含参与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编写发掘报告或简报);
(二)从事文物博物科研专业工作的人员:
参与完成本单位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写出学术报告或论文;
(三)从事文物征集鉴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独立鉴定、征集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某一类文物;
(四)从事文物保管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熟练掌握某一类文物防霉、防虫、防腐等保管技术;
2、独立完成100件以上文物的建档保管工作;
(五)从事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独立制定并付诸实施1处以上中型或2处以上小型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并通过验收。
2、参与制定1项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文物保护规划,并通过审定付诸实施。
(六)从事文物修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独立承担一般文物的修复工作;
(七)从事文物博物陈列展览专业工作的人员: 完成一般陈列展览设计2个以上(含布展、建档等);
(八)从事无文物博物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对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有一定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篇以上;
2、独立推广(宣讲)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陈列展览;
3、参与编写讲解词或其他宣传资料;
(九)从事绘图摄影制作专业工作的人员:
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考古绘图、文物摄影照片、文物拓片100个版面以上,作品准确、清晰;
(十)其他文物博物专业岗位的人员: 参照以上九类人员的条件实行。
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县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提出2项以上陈列展览、文物考古、宣传推广或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和付诸实施,取得一定效益,经专家鉴定认可。
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调查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合作撰写并出版学术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考古发掘
报告2篇以上;
(三)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篇和有参考价值的考古发掘简报或专业调查报告2篇以上;
(四)独立撰写并在市(厅)级以上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1篇和在内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考古发掘简报、专业调查报告2篇以上(本款仅适用于县以下文物博物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 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
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显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凡破格申报者,必须符合第二章第三、五条规定的要求外,取得助理馆员资格以来的年度考核必须合格(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1次为优秀。
任现职期间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重大突破,虽不具备第四条规定,但取得文物博物专业助理馆员资格3年以上,同时必须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破格申报文博馆员资格:
第十三条
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应奖项)2项以上的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取得1项在市(厅)级以上有一定影响的考古、文物博物专业某一学科较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认可)。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申报馆员资格,应提交第三、四(或十二、十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五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附
录
一、申报人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1、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简称“评审表”下同),一式4份。资格证相片贴在“评审表”后。
2、“江苏省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
3、对照条件第二条,将申报的专业准确地填在“评审表”相应栏目上(在申报资格名称前冠以专业名称)
4、对照条件第三条;考核结果填入“评审表”内相应的空栏处。
5、对照第四条,必须提交学历(或学位)证书、资格证书、任职的聘书复印件。复印件须经单位审核、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6、对照第五条,必须提交有效的外语考试成绩通知单(原件)。
7、对照第六条,必须提交有效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成绩(原件)。
8、对照第七条,提交记载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完成继续教育的情况,并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原件)。
9、对照第八条,填入“评审表”相应栏目并提交由单位负责考核考查的有关证明材料。
10、对照第九条,提交反映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报
告1份、业绩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与成果相对应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考查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复印件须经单位审核盖章。
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三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鉴定意见)。
11、对照第十条,提交规定数量内的论文或著作。论文、著作或实例材料要提交原件。
12、对照第十一条,提交规定要求的论文、著作及成果。具体提交材料参照上述第十、十一条要求。
13、凡已实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管理的专业,申报时须同时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
以上提交的材料必须按高(中)评委会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整理装订。
二、本资格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1、大型专业活动:指大型考古发掘、大型陈列展览设计与布展、大型文物维修工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大型学术会议等。
2、中型专业活动:指中型考古发掘、中型陈列展览设计布展、中型文物维修工程、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型学术会议等。
3、大型考古发掘:指重要大墓或31座以上墓葬的重要古墓群或300平方米以上重要古遗址的发掘。
4、中型考古发掘:指11~30座墓葬的古墓群,或150平方米~300平方米古遗址的发掘。
5、小型考古发掘:指10座以下墓葬的古墓群,或50平方米~150平方米古遗址的发掘。
6、大型陈列展览:指200件以上展品并达200米以上展线的重要陈列展览。
7、中型陈列展览:指100~200件展品并达100米~200米展线的陈列展览。
8、小型陈列展览:指100件以下展品和100米以内展线的陈列展览。
9、大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300平方米~5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0、中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3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1、小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100平方米~2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3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2、一级文物鉴定的确认:指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或其鉴定机构组织专家确认,确认内容包括文物的名称、类别、功用、真伪、年代、级别,以及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3、二、三级文物鉴定的确认:指经省文物管理部门或其鉴定机构组织专家确认,确认内容与一级文物相同。
14、独立推广(宣讲)陈列展览:指独立编写陈列展览讲解词,分别对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观众宣讲,效果良好,并能独立进行有关宣传和组织观众工作。
15、主持:指考古发掘项目的领队和专业技术负责人;科研项目的课题组长;陈列展览的总体设计、内容设计或形式设计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审定陈列展览讲解词与推广计划的专业技术负责人;文物维修项目设计或制定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专业技术负责人。(以该项目的正式证书、文件为准)
16、科研成果奖:指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优秀著作奖等。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指等级额定获奖人员(以奖励证书为准)。“项目主持人”:指课题第一申报者(以课题申报表为准)。
17、学术著作:指具有专门、系统学问的著作(含专著、论文、古籍注释、学术性著作编译、全国通用教材等),工具书须视学术含量,由有关专家审定。
18、学术专著:指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概念准确、反映研究对象规律,并形成一定体系,属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学术著作。凡文章汇编、资料手册、一般编译著作、普通教材、普通工具书以及创作的作品集,都不能视为学术专著。
19、论文:指通过逻辑论述,阐明作者的学术观点,回答学科发展及实际工作问题的文章。它必须包括论题(研究对象)、论点(观点)、论据(根据)、结论、参考文献等。凡对专业或业务工作现象进行一般描述、介绍(报道)的文章(不含评介、综述),不能视为论文。
20、市级:指地级以上市。
21、公开发表、出版:指论文、著作在有“CN”刊号、“ISSN”或“ISBN”编号的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发行。
22、效益: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须提交可供参考的材料)。
23、文中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如“称职以上”含“称职”,“2年以上”含“2年”。
三、本条件若干问题的说明:
1、本条件中凡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等概念均含标识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如,本科以上含本科,5年以上含5年,l项以上含1项,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县以下含县等。
2、本条件规定的继续教育要求,按《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执行。
3、本条件所规定的论文或专业文章的作者均指第一作者。
4、本条件规定的著作、论著、专业性文章、宣读论文等,不论出于何专业学术期刊、何出版社、何学术会议,其学术水平价值均由评委会专家公正、公平、全面地评定。
5、本条件所提“市”指副省级及地级市,不合县级市。
6、本专业工作年限:一般由毕业参加本专业工作后起计算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但后续学历获得者,可从申报者人事档案记载开始的员级资格起计,但必须将全脱产学习时间减除。其员级资格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认可。
7、任职资历计算方法:从聘任之年起计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
8、本条件所指技术操作考核一般由所在单位组织进行。
9、凡提交的获奖成果均需同时附上相应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
10、本条件所指水平,一般由高评委及专业学科组评定。
11、本条件所指“推广新技术、新项目,经市(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可”的程序参照科技成果鉴定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申报人提出申请,填写“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水平考核鉴定表”(下称“鉴定表”);
(2)所在单位审核推荐;
(3)由市(县)行政主管部门组织5名以上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并将专家评议具体意见结果填入“鉴定表”;(4)市(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议意见,作出综合评价结论并填入“鉴定表”。
第二篇: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馆员资格条件(试行)
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馆员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参与科研活动和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专业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指导初级专业人员工作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及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文物博物专业的考古、科研、鉴定、文物博物技术、文物保护与维修、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一)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馆员资格。
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列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馆员资格。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考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参与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或5个以上小型考古发掘项目(含参与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编写发掘报告或简报)。
(二)从事文物博物科研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参与完成本单位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写出学术报告或论文。(三)从事文物征集鉴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独立鉴定、征集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某一类文物。(四)从事文物保管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熟练掌握某一类文物防霉、防虫、防腐等保管技术。2.独立完成100件以上文物的建档保管工作。
(五)从事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独立制定并付诸实施1处以上中型或2处以上小型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并通过验收。
2.参与制定1项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文物保护规划,并通过审定后付诸实施。(六)从事文物修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独立承担一般文物的修复工作。
(七)从事文物博物陈列展览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完成一般陈列展览设计2个以上(含布展、建档等)。(八)从事文物博物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对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有一定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篇以上。2.独立推广(宣讲)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陈列展览。3.参与编写讲解词或其他宣传资料。
(九)从事文物博物绘图、摄影制作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考古绘图、文物摄影照片、文物拓片100个版面以上,作品准确、清晰。
(十)其他文物博物专业岗位的人员可参照以上九类人员的条件实行。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县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提出2项以上陈列展览、文物考古、宣传推广或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和付诸实施,取得一定效益,经专家鉴定认可。
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调查报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合作撰写并出版学术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报告2篇以上。
(三)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篇和有参考价值的考古发掘简报或专业调查报告2篇以上。
(四)独立撰写并在市(厅)级以上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1篇和在内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考古发掘简报、专业调查报告2篇以上(本款仅适用于县以下文物博物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第十条 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 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显著,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十三条 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应奖项)2项以上的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取得1项在市(厅)级以上有一定影响的考古、文物博物专业某一学科较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认可)。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申报馆员资格应提交第三、四(或十二、十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五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高、中级资格条件附录
一、申报人必须提交的材料 1.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3份,并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备用相片1张(免冠大1寸)。
2.“江苏省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以下是对照“资格条件”要求应填写、提交的材料)3.对照第二条,将申报的专业准确地填在“申报表”封面相应的栏目处。
4.对照第三条,将本人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以来的考核结果填入“申报表”内相应的空栏处。
5.对照第四条,必须提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证书,以及资格证书、任职聘书的复印件。
6.对照第五条,提交记载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完成继续教育的情况、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原件。
7.对照第七条,将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填入“申报表”相应栏目,并经单位核实确认。
8.对照第八条,提交反映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报告1份,业绩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与成果相对应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考查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复印件。
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3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鉴定意见)。
9.对照第九条,提交规定数量内的论文或著作原件。
10.对照第十条,必须提交符合省职称主管部门要求的职称外语考试有效成绩证明原件,或免试证明材料。
11.对照第十一条,必须提交符合省职称主管部门要求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有效成绩证明原件(或免试证明材料),或提交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原件。
12.凡已实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管理的专业,申报时须同时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
以上提交的材料若是复印件须经单位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核实日期。所有材料必须按评委会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整理、装订。
二、本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1.大型专业活动:指大型考古发掘、大型陈列展览设计与布展、大型文物维修工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大型学术会议等。
2.中型专业活动:指中型考古发掘、中型陈列展览设计与布展、中型文物维修工程、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型学术会议等。
3.大型考古发掘:指重要大墓或31座以上墓葬的重要古墓群或300平方米以上重要古遗址的发掘。
4.中型考古发掘:指11至30座墓葬的古墓群,或150至300平方米古遗址的发掘。5.小型考古发掘:指10座以下墓葬的古墓群,或50至150平方米古遗址的发掘。6.大型陈列展览:指200件以上展品并达200米以上展线的重要陈列展览。7.中型陈列展览:指100至200件展品并达100至200米展线的陈列展览。8.小型陈列展览:指100件以下展品和100米以内展线的陈列展览。9.大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300至5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0.中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200至3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500至10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1.小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100至2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300至5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2.一级文物鉴定的确认:指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或其鉴定机构组织专家确认,确认内容包括文物的名称、类别、功用、真伪、年代、级别,以及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3.二级、三级文物鉴定的确认:指经省文物管理部门或其鉴定机构组织专家确认,确认内容与一级文物相同。
14.独立推广(宣讲)陈列展览:指独立编写陈列展览讲解词,分别对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观众宣讲,效果良好,并能独立进行有关宣传和组织观众的工作。
15.主持:指考古发掘项目的领队和专业技术负责人;科研项目的课题组长;陈列展览的总体设计、内容设计或形式设计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审定陈列展览讲解词与推广计划的专业技术负责人;文物维修项目设计或制定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专业技术负责人(以该项目的正式证书、文件为准)。
16.科研成果奖:特指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优秀著作奖等。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指该奖项等级额定获奖人员(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项目主持人”:指课题第一申报者(以课题申报表为准)。
17.学术著作:指具有专门、系统学问的著作(含专著、论文、古籍注释、学术性著作编译、全国通用教材等),工具书须视学术含量,由有关专家审定。
18.学术专著:指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概念准确、反映研究对象规律,并形成一定体系,属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学术著作。凡文章汇编、资料手册、一般编译著作、普通教材、普通工具书以及创作的作品集,都不能视为学术专著。
19.论文:指通过逻辑论述,阐明作者的学术观点,回答学科发展及实际工作问题的文章。它必须包括论题(研究对象)、论点(观点)、论据(根据)、结论、参考文献等。凡对专业或业务工作现象进行一般描述、介绍(报道)的文章(不含评介、综述),不能视为论文。
20.公开发表、出版:指论文、著作在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标准刊号)或ISBN统一书号的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发行。
21.效益: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须提交可供参考的材料)。
三、本条件若干问题的说明
1.本条件中凡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等概念均含标识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如,本科以上含本科,5年以上含5年,1项以上含1项,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县以下含县等。
2.本条件规定的继续教育要求,按《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执行。3.本条件所规定的论文或专业文章的作者均指第一作者。
4.本条件规定的著作、论著、专业性文章、宣读论文等,不论出于何专业学术期刊、何出版社、何学术会议,其学术水平价值均由评委会专家公正、公平、全面地评定。
5.本条件所提“市”指副省级及地级市,不含县级市。6.本专业工作年限:一般从毕业参加本专业工作后起计算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但后续学历获得者,可从申报者人事档案记载开始的员级资格起计,但必须将全脱产学习时间减除。其员级资格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认可。
7.任职资历计算方法:从现专业技术资格批准之日起计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8.本条件所指技术操作考核一般由所在单位组织进行。9.凡提交的获奖成果均须同时附上相应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10.本条件所指水平,一般由高评委及专业学科组评定。
11.本条件所指“推广新技术、新项目,经市(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可”的程序参照科技成果鉴定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申报人提出申请,填写“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水平考核鉴定表”(下称“鉴定表”)。
(2)所在单位审核推荐。
(3)由市(县)行政主管部门组织5名以上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并将专家评议具体意见结果填入“鉴定表”。
(4)市(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议意见,作出综合评价结论并填入“鉴定表”。
第三篇: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文化部制定,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198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文物、博物(以下简称文博)专业人员的培养、考核和合理使用,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做好文博工作奋斗终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做出更大贡献,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文博专业职务定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文博管理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系高级职务,馆员系中级职务,助理馆员和文博管理员系初级职务。
从事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文博专业工作、符合任职条件者,可以申请和聘任文博专业职务。在文物系统工作的复制、修复、装婊、标本制作、科学实验等技术工作人员的图书、档案、资料等业务人员,可按本条例并结合本专业特点确定文博专业职务,也可按其他有关技术人员职务条例,确定专业技术职务。
文博专业职务是根据业务工作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工作岗位。要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在限额内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
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三条 受聘担任各级文博专业职务的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不能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者或严重违犯纪津者,可以降职或解聘。第四条 文博管理员
在中、高级专业人员指导下,承担并完成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一般性业务工作或辅助性业务工作。第五条 助理馆员
指导文博管理员完成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业务工作;在中、高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起草业务工作计划,撰写业务工作总结或说明数字、介绍性文章,独立解决业务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第六条 馆员
组织、指导初级专业人员完成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业务工作,提出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计划和规划,在高级专业人员指导下,独立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研究解决业务工作中较复杂的课题,撰写业务工作总结和科研论文。第七条 副研究馆员
负责制定主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计划和规划,并进行必要的科学论证,指导或组织实施业务工作计划和活动,提出并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审定业务工作中的重要科研项目,撰写具有较
年3月30日转发)高科学水平的业务工作总结和论著,承担对初、中级专业人员的培养任务,指导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活动。第八条 研究馆员
除履行副研究馆员的岗位职责外,负责制定本部门、本专业的业务工作计划和规划,并从理论上论证其可行胜,提出并解决本部门,本专业的带有普遍性的重大业务课题和解决方案,审定本部IJ、本专业的重大科研成果,撰写具有独创性和指导性的学术报告或论著,承担指导相当于博土研究生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活动。
第九条 各招聘单位应参照上述要求,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各档次专业职务的具体岗位职责。
第三章 任职条件
第十条 文博专业职务任职的基本条件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能力;具备国家规定的各档次专业职务的最低学历;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第十一条 文博管理员
大专或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见习一年期满,初步掌握文物博物馆某项业务的基础知识及其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第十二条 助理馆员
硕士学位获得者或研究生班结业及第二学土学位获得者,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大学毕业担任文博管理员二年以上,中专毕业担任文博管理员、从事本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者,可申请助理馆员职务。
(1)具有中国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古代文物或革命文物的基础知识。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初步掌握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和文物征集、保管、整理研究或群众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事考古工作的,要具有中国考古学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田野考古的方法。
(2)在有经验的研究人员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能够写出一般的科学论文或调查报告;从事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应能草拟陈列设计方案;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应能写出一般的清理发掘简报。
(3)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水平,能阅读一般历史古籍,会使用本专业的工具书,并粗通一门外语。
第十三条 馆员
获得学土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四年以上,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担任助理馆员二年左右,研究生班结业及第二学土学位获得者担任助理馆员二至三年,获得博士学位,有一定工作成绩、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者,可申请馆员职务:
(1)具有本专业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治学态度严谨,具有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发表过一些较好的论文或调查报告。(2)有独立完成本专业工作的能力。从事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应能独立从事陈列设计工作,熟练地完成所承担的设计任务。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应能严格按照科学操作规程,独立进行古墓葬的发掘和古遗址的发掘工作。
(3)能够借助字典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较高的古代汉语水平。从事少数民族文博业务研究的人员,还应懂得本专业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第十四条 副研究馆员
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含)以上学历、担任馆员职务五年以上,获得博土学位、担任馆员职务二至三年,成绩显著,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了解和掌握本专业范围内一个或几方面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副研究馆员职务:
(1)在某一学术领域有专门研究,发表过水平较高的论文与专著,或对某种古代文物有很高的鉴定水平。
(2)对博物馆陈列中某些重大问题有较深的研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成绩显著。从事考古工作的,要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能主持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3)能够培养、指导青年研究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或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工作。(4)熟练的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第十五条 研究馆员
担任副研究馆员职务五年以上,成绩(包括论著)卓著,证明具有比副研究馆员更高的学术理论水平与专业工作能力,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者,可申请研究馆员职务:(l)对本专业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学术上造诣较深。
(2)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或专著,或对某一种古文物有很高的鉴定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声望。
(3)能指导大型博物馆陈列的总体设计或科学研究工作,在培养科学研究人才方面成绩显著,对文物博物馆事业有较大的贡献。(4)熟练的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第四章 评审及聘任权限
第十六条 各级文博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可由本人申请和有关单位推荐,经相应的文博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符合相应专业职务受聘资格后,行政领导才可在本单位专业职务结构比例限额内进行聘任。
评审委员会是负责评议、审定专业技术人员是否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组织。评审委员会应以民主程序进行工作。
各部门和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建立高级、中级、初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应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或担任较高专业技术职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中青年应占一定比例。评审委员会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在需要时临时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人选由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酝酿推荐,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提名,经单位领导批准,中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人选,还须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由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授权确实具备评审条件的下属单位直接组建,报文化部或省、口治区、直辖市批准。本单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成立评审委员会的,可以由上一级组织的评审委员会或聘请外单位专家与本单位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承担评审任务。
相当于副研究馆员的专业职务,由相当于司局级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聘任或任命。相当于研究馆员的专业职务由文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聘任或任命。高级专业职务要报文化部备案。
评议和聘任文博专业职务,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于营私舞弊,打击压制专业干部,或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专业职务的,应当区别情节,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文博专业职务实行聘任或任命制。实行聘任制的,单位行政领导应向被聘任的人员颁发聘书,双方签订聘约;实行任命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行政领导,向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双方不必签订合同。
文博专业职务的聘任或任命都不是终身的,应规定一定期限。任期一般为3-5年,任期届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连聘、连任。
第十八条 在文物系统各单位工作的工程技术、编辑、翻译、会计、医务等专业人员的职务名称及聘任条件等。按国家有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适用于文物系统各义博单位,其他系统的博物馆也可参照执行。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文化部进行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从批准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广东文物博物专业助理馆员
广东省文物博物专业助理馆员
资格条件及相关规定
评审标准:文物博物专业助理馆员须基本掌握文物博物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解决一般性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工作成绩;能对专业技术工作实践作一般性的理论总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文物博物单位专职从事考古、文物科研、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博物复制、文物鉴定与保管、文物保护与维修、文物绘图摄影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文物博物事业,忠于职守、学风严谨、刻苦钻研业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职称(合格)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1、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申报。
3、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文物博物工作1年以上。
⑵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文物博物工作3年以上,或取得管理员资格后从事文物博物工作2年以上。
⑶中专毕业,从事文物博物工作5年以上,或取得管理员资格后从事文物博物工作4年以上。
⑷高中毕业,从事文物博物工作10年以上,其中取得管理员资格4年以上(仅适用于县以下单位的专业人员)。
2、资历计算截止时间为8月31日。
第四条 外语条件
根据粤人发„2007‟120号文规定,外语免试。第五条 计算机条件
1、考3个模块(计算机模块要求详见附件2)。
2、免试条件: ⑴符合粤人发„2004‟223号文规定的突出贡献人员、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博士以上学位人员:
⑵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
⑶计算机室<中心>直接从事计算机工作3年以上(注:其中的“计算机室<中心>”指的是列入单位编制序列的计算机专门机构);
⑷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或水平考试,获计算机程序员以上证书;
⑸在农村乡(不含镇)属单位工作的人员; ⑹1960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专业技术人员;
⑺大、中专毕业生按政策规定申请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考核认定,可免试《计算机应用能力》。
第六条 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1、每年必须完成本岗位规定的专业工作任务。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从事考古工作的人员,作为助手参加田野考古发掘项目1个以上。能基本按照田野考古规程进行调查、发掘作业,并能对考古资料进行初步整理,编写过发掘简报。
⑵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作为助手参与本单位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在高、中级研究人员指导下,撰写并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与业务相关的文章1篇以上。
⑶从事陈列展览工作的人员,作为助手参加陈列展览设计1个以上,在高、中级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一般性的陈列展览设计方案,并按要求完成布展工作。
⑷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有较高的现代汉语水平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能编写文字通顺的讲解稿及回答一般性的专业知识问题,参与推广(宣讲)中型陈列展览1个以上,完成讲解工作50场次以上。
⑸从事文物征集鉴定保管工作的人员,作为助手参与鉴定、征集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某一类文物5件以上;或熟悉文物藏品的一般保养方法,参与完成50件以上文物藏品的分类、建档和保
管工作,做到描述准确、保管妥善、取用方便。
⑹从事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人员,作为助手参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的制定和1项以上修缮工程的施工监管,没有出现质量事故;或参与制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文物保护规划1项以上,能写出一般性的文物保护维修工作总结。
⑺从事文物修复复制工作的人员,作为助手参与修复或复制一般文物5件以上。
⑻从事文物绘图摄影制作工作的人员,完成考古绘图5个版面以上,或文物摄影照片30个版面以上,或文物拓片15个版面以上,作品准确、清晰。
第七条 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文物考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征集鉴定保管、文物保管维修、文物修复复制或文物绘图、摄影等专业技术工作中,提出业务建设可行性建议或工作计划1项以上并付诸实施,取得一定的工作成绩,得到同行或观众的肯定及所在单位认可。
2、充分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专业水平及工作成绩较突出,获得同行的好评和单位认可。
第八条 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期间,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结合专业工作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注:
每年参加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3天或18学时)。
第九条 附则
1、凡符合上述条件,提交第二、三、四、五、六、七、八条规定的材料者,可申报文物博物专业助理馆员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2、本资格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见附录。
第五篇: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职改字〔1986〕第4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文物、博物(以下简称文博)专业人员的培养、考核和合理使用,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做好文博工作奋斗终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做出更大贡献,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文博专业职务定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文博管理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系高级职务,馆员系中级职务,助理馆员和文博管理员系初级职务。
从事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文博专业工作,符合任职条件者,可以申请和聘任文博专业职务。在文物系统工作的复制、修复、装裱、标本制作、科学实验等技术工作人员和图书、档案、资料等业务人员,可按本条例并结合本专业特点确定文博专业职务,也可按其他有关技术人员职务条例,确定专业技术职务。
文博专业职务是根据业务工作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工作岗位。要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在限额内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制。
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三条 受聘担任各级文博专业职务的人员,必须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不能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者或严重违犯纪律者,可以降职或解聘。
第四条 文博管理员 在中、高级专业人员指导下,承担并完成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一般性业务工作或辅助性业务工作。
第五条 助理馆员
指导文博管理员完成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业务工作;在中、高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起草业务工作计划,撰写业务工作总结或说明数字、介绍性文章,独立解决业务工作中的一般性问题。
第六条 馆员
组织、指导初级专业人员完成陈列、考古、科研、保管、群工、鉴定等业务工作,提出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计划和规划,在高级专业人员指导下,独立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研究解决业务工作中较复杂的课题,撰写业务工作总结和科研论文。
第七条 副研究馆员
负责制定主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计划和规划,并进行必要的科学论证,指导或组织实施业务工作计划和活动,提出并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审定业务工作中的重要科研项目,撰写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业务工作总结和论著,承担对初、中级专业人员的培养任务,指导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活动。
第八条 研究馆员
除履行副研究馆员的岗位职责外,负责制定本部门、本专业的业务工作计划和规划,并从理论上论证其可行胜,提出并解决本部门、本专业的带有普遍性的重大业务课题和解决方案,审定本部门、本专业的重大科研成果,撰写具有独创性和指导性的学术报告或论著,承担指导相当于博士研究生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活动。
第九条 各招聘单位应参照上述要求,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各档次专业职务的具体岗位职责。
第三章
任职条件
第十条 文博专业职务任职的基本条件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实际能力;具备国家规定的各档次专业职务的最低学历;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十一条 文博管理员
大专或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见习一年期满,初步掌握文物博物馆某项业务的基础知识及其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第十二条 助理馆员
硕士学位获得者或研究生班结业及第二学土学位获得者,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大专毕业担任文博管理员二年以上,中专毕业担任文博管理员、从事本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者,可申请助理馆员职务。
(1)具有中国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古代文物或革命文物的基础知识。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初步掌握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和文物征集、保管、整理研究或群众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事考古工作的,要具有中国考古学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田野考古的方法。
(2)在有经验的研究人员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能够写出一般的科学论文或调查报告;从事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应能草拟陈列设计方案;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应能写出一般的清理发掘简报。
(3)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水平,能阅读一般历史古籍,会使用本专业的工具书,并粗通一门外语。
第十三条 馆员
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担任助理馆员四年以上,硕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担任助理馆员二年左右,研究生班结业及第二学士学位获得者担任助理馆员二至三年,获得博士学位,有一定工作成绩、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者,可申请馆员职务:
(1)具有本专业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治学态度严谨,具有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发表过一些较好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2)有独立完成本专业工作的能力。从事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应能独立从事陈列设计工作,熟练地完成所承担的设计任务。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应能严格按照科学操作规程,独立进行古墓葬的发掘和古遗址的试掘工作。
(3)能够借助字典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较高的古代汉语水平。从事少数民族文博业务研究的人员,还应懂得本专业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
第十四条
副研究馆员
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含)以上学历、担任馆员职务五年以上,获得博士学位、担任馆员职务二至三年,成绩显著,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了解和掌握本专业范围内一个或几方面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副研究馆员职务:(1)在某一学术领域有专门研究,发表过水平较高的论文与专著,或对某种古代文物有很高的鉴定水平。
(2)对博物馆陈列中某些重大问题有较深的研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成绩显著。从事考古工作的,要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能主持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
(3)能够培养、指导青年研究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或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工作。
(4)熟练的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第十五条 研究馆员
担任副研究馆员职务五年以上,成绩(包括论著)卓著,证明具有比副研究馆员更高的学术理论水平与专业工作能力,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者,可申请研究馆员职务:
(l)对本专业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学术上造诣较深。
(2)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或专著,或对某一种古文物有很高的鉴定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声望。
(3)能指导大型博物馆陈列的总体设计或科学研究工作,在培养科学研究人才方面成绩显著,对文物博物馆事业有较大的贡献。
(4)熟练的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第四章
评审及聘任权限
第十六条 各级文博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可由本人申请和有关单位推荐,经相应的文博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符合相应专业职务受聘资格后,行政领导才可在本单位专业职务结构比例限额内进行聘任。评审委员会是负责评议、审定专业技术人员是否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组织。评审委员会应以民主程序进行工作。
各部门和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建立高级、中级、初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应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或担任较高专业技术职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中、青年应占一定比例。评审委员会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在需要时临时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人选由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酝酿推荐,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提名,经单位领导批准,中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人选,还须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由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授权确实具备评审条件的下属单位直接组建,报文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本单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成立评审委员会的,可以由上一级组织的评审委员会或聘请外单位专家与本单位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承担评审任务。
相当于副研究馆员的专业职务,由相当于司局级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聘任或任命。相当于研究馆员的专业职务由文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聘任或任命。高级专业职务要报文化部备案。
评议和聘任文博专业职务,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对于营私舞弊,打击压制专业干部,或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专业职务的,应当区别情节,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文博专业职务实行聘任或任命制。实行聘任制的,单位行政领导应向被聘任的人员颁发聘书,双方签订聘约;实行任命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行政领导,向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双方不必签订合同。
文博专业职务的聘任或任命都不是终身的,应规定一定期限。任期一般为3至5年,任期届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连聘、连任。
第十八条 在文物系统各单位工作的工程技术、编辑、翻译、会计、医务等专业人员的职务名称及聘任条件等,按国家有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适用于文物系统各文博单位,其他系统的博物馆也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条 本条例由文化部进行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从批准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