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书,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孤山镇中心小学
王伟伟
不知不觉,我已经工作两年了,摸爬滚打,适应了教书育人的角色,慢慢的摸索到一点点门路。回想两年前,一名初生牛犊的学生,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使出浑身解数却无功而终,情感上感到枯竭和乏力时翻开了几本教育专著,不经意间心灵萌动,才觉得时刻充电是弥足珍贵。
教育是科学,科学要求我们具备专业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给新教师的50个忠告》使我走出了初为人师的迷茫;《责任胜于能力》让我知道了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怎样当好班主任》更启迪我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老师……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沉淀,其实,留下的甚多。
其中《如何做好班主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平实的语言,将其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精辟的教育理论,更对我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鼓励,那是送给学生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高春明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她的这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布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拖布。这时,她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她,并尽力赞美了她关心集体,为她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因材施教,是让小草成为勃勃生机的小草,乔木成为茁壮成长的乔木,金子成为金光闪闪的金子。”我们的工作中,有时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讲了几遍的问题,学生再错,就会怒从心起。还有那些粗心造成的错误,更被认为是学习态度不好,苛责学生要求完美。其实,我一直想让“小草”变成“乔木”,想让“乔木”变成“金子”。这不亚于揠苗助长的做法使得我工作劳累而烦心,更重要的是无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有的学生一下子就能把老师教的内容都学会,而有的学生则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还会犯错误,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教师要教给他们真知就不能把孩子们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必须要理解、信任他们,宽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差错,而且鼓励他们不必在意那些差错。其实,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有的琴弦,倘若你能与他对准,他就会奏出最美妙的音乐……
有句话说的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我在《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上看到李镇西老师所坚持的“五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第一次看到这“五个一”时,我非常佩服李老师的这种恒心,“五个一”工程中的任何一个“一”单独完成起来,难度并不算大,一天做到“五个一”工程也非不能,但是,每日如此,月月坚持,年年做到,则终成大家。是的,看似一桩普通的事,日日做,月月做,年年做,则会有大不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如果能够坚持上好每一堂课,坚持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坚持辅导学困生不放弃,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坚持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那也是一种不平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坚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哪怕是再小的事,时日一长,也会有所收获。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用“心”来设计自己的工作,用“心”来演绎自己的教学,用“心”来实施自己的蓝图。我们需要心中有爱,心存激情,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才能赋予教育的意义!
读书乐,乐读书。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让我们的教育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吧。书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加油站。
偶然机会上网看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介绍了读书三境界,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二篇:成长路上
成长路上作文800字 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蓦然回首,看着那一个个五彩绽放的足迹,我脸上流过一丝甜蜜的笑容。朋友,成长路上有你的陪伴,真好!那天,是朋友的生日。写完作业,我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准备出发。这雷公雷婆可真会挑时候,偏在我要出门的时候来捣乱。瞧,电光由天边移到天顶,雷声由远而近,不一会儿,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哎,乌云遮住了太阳,雨点占据了空气,大风更是配合那滴答的雨声,扰乱着我的心情。打开电视的一刹那,心里暗想:罢了,这么大的雨,想来也没人去了吧。一集《名侦探柯南》没看完了,手机铃声就响起来了。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朋友焦急的声音就传来了:在路上了吧?淋到雨没有?我顿时羞愧难当,支支吾吾地找了个理由:我感冒了,还假装咳嗽了几声。她知道后问道:你爸妈呢?有事出去了。那你多喝点水。便挂了电话。爸妈不在家是真。我自由了,没有人管我看电视,却也无奈了。这不,肚子饿了咕咕叫,可冰箱里只剩一个面包。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啃面包。终于看到最关键的情节了,那恐怖阴森的作案现场让我毛骨悚然,我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心仿佛要飞起来一样在胸膛里乱撞。叮铃铃,门铃突然响了起来,午夜凶铃!突然这个词蹦进我的脑海。我吓得浑身颤栗,像筛糠一样哆嗦起来,脸吓得像窗户纸似地煞白。我慢慢移向门边,耳朵贴着门,外面竟然传来了朋友焦急的呼唤声。我一下子热泪盈眶,拉开门,看到那么直直地站在我的面前的她,我愕然了。整张脸被风吹得红通通的,脸上还淌着水,那被沾湿的发丝紧紧地贴在脸边,手里紧攥着一个塑料袋,而雨衣则在一旁滴水,那样子真是狼狈之极。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头荡漾。我连忙把她拉进来,还没来得及去拿干毛巾,她就兴奋地拉住我,打开塑料袋。我惊呆了,里面放着一块生日蛋糕,竟然还有一盒感冒药。那一刻,我心潮腾涌,就像平如镜的湖泊泛起层层的微波,心里溢满了感激。在这个夜晚,我感受到了朋友最真挚的关爱,心里暖暖的。可她又哪里知道,感冒只是我没有冒雨去参加她生日聚会的一个借口,可她却信以为真,冒着倾盆大雨赶了过来。我的心像数万根钢针插着,我的嗓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感到无比的难过和羞愧。终于我忍不住抱着她嘤嘤地哭了起来。一会儿,一幅画面展现在眼前:一对姐妹花,相拥着看着电视,吃着蛋糕,温馨又甜蜜。在我的成长路上,我真的很庆幸拥有这样的朋友。在我有困难时,她伸出援手;在我闷闷不乐时,她逗我开心;在我失望无助时,她鼓励我。她就像鲜花一般,绽放在我通往成长的路上,让我的成长道路上充满欢声笑语。朋友,有你真好!【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了。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
3、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什么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取胜。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你能举多少字的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证分析的空间就小了,就很难把观点说透。许多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强盗逻辑思维,不管三七二十一,叙完某人的成功之处就贴话题(命题),比如,在一次习作中,话题是尊重他人,有些学生就如此论证:李白之所以能够成为诗仙,能写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就在于他能够尊重他人;鲁迅之所以能够成现代文学巨匠就因他能够尊重他人,&&这就是一种强加,前面没有事例证明,后面没有辨证分析,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就一定是他们能够尊重他人的结果吗?这就说明没有思辨能力就无法做到把理说透。
第三篇:成长路上
成长路上,花香满径
因为有你,盛夏不再炎热,严冬不再寒冷。因为有你,落寞小径充满花香
-----题记
每当自己心烦意乱时,总爱一个人漫步在这通幽小径。然后随着那淡淡花香,领悟你在百千年前的那一份悠然,那一份恬淡。
天公将美丽的雪花挥洒在天地间,大地上早已是银装素裹。路上的行人将自己严严实实地裹在衣服里,匆匆向家中走去。然而,你却不!一阵清香从不远处飘来,你循着那香味走去。那严寒,以使万物沉寂下来,可你却发现了那冬日里特有的芬芳。她孤独地站在那颓圮的墙头,不争芳斗艳,不哗众取宠,那是你的知己啊!这时的你,奋笔疾书‘‘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此,它被人们千古传诵,而你,也被人们永远铭记。
走在小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那在寒冬中陪伴着傲梅的你。你的精神,也被我永远铭记-----人,要活出个性的自己。
天空中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雨滴开始飞扑向大地。池塘边的游人都赶紧披着蓑衣四散离去。然而,你却不!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你悠然地向亭中走去,欣赏着莲的美丽,可此时你的身边竟空无一人!雨中,莲悄然绽放,一朵,两朵......雨后,游人们再次来到池边,你没有说什么,只是在默默地嘲笑着只懂得在温室中欣赏牡丹的人们。这时的你,奋笔疾书‘‘余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此,它被人们无限赞美,而你,也被人们永远铭记。
走在小径,脑海中顿时浮现在夏雨中陪伴着洁莲的你。你的精神,也被我永远铭记-----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要做高洁的自己。
天空中,一只飞鸟冲向自己的家,南山的景色映着夕阳格外美丽。田野中的农夫也拾起锄头,望着袅袅的炊烟,向家中走去。然而,你却不!你慢慢地走进菊丛中,弯下腰,细细品味其中的芳香。然后,慢慢地起身,轻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此,它被人们不断赞扬,而你,也被人们永远铭记。
走在小径,脑海中顿时浮现在秋日中陪伴着隐菊的你。你的精神,也被我永远铭记-----闲适,恬淡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走尽了这小径,伴随着清香,我原本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以后,不论严寒酷暑,我仍会想起你,一定,一定。
第四篇:书——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书——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过许许多多的好伙伴,但最要好的还是书。
书,陪伴我成长。曾几何时,书帮过我许多许多。每当我感到孤单时,是书——陪我度过孤单的时刻;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是书——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每当我骄傲自满时,是书——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一次考试的失利使我对学习失去信心,回到家后,我闷闷不乐地把试卷拿给妈妈签名,然后回到屋里,将房门反锁。就在我心灰意冷之时,书桌上的一本书映入我的眼帘。我马上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书告诉我,古今中外,有多少成功的名人,他们遇到重重困难,但都挺了过来,走向了成功。是啊,连那些名人都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何况我这个小学生呢?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在知识的宝库中自由地飞翔,终于在第二次考试中,保住了“第一名的宝座”。
《少年文摘》中《美丽的蜕变》让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美丽的蝴蝶一样,它也是要冲破束缚自己的茧才变得如此美丽;《安徒生童话》中《丑小鸭》让我懂得了:外表美不美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灵美;《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的苦难让我懂得了:世界上任何人都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取得人生的真经„„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的,但我时时刻刻牢记在我心中。我努力让书充实自己,在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书,多么熟悉的字眼;书,多么亲切的称呼;书,多么神奇的读物!“书——人类的好伙伴,也是我们的忠实伴侣!”我不禁感叹道。
潮州市枫溪区山边小学六年级 谢娇
第五篇:成长路上 经典相伴
成长路上
经典相伴
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让我诵读经典。当时我背诵了《三字经》中的许多句子,却都是一知半解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刚踏入小学,妈妈又让我阅读唐诗、宋词,背诵一些著名的诗篇。再大一些,我的兴趣就集中到了阅读历史著作,从《史记》到《汉书》,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各各朝代的历史著作,凡是能找到的,我都愿意去读。从这些经典中,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五千年,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我们以祖先留下的灿烂文化骄傲着,殊不知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先秦纵横家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这些经典故事、经典语句教育我们要勤学
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提出“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是啊,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我们初中生,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勤学好问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敬长、知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在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虚席以待”“ 倒履相迫”“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成语和典故,告诉我们人跟人之间要以礼相待。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也是对自我的尊重。同学们,从我们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知礼讲礼的人,因为这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实践、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为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而献身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他们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 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为伴,典藏历史文化;与经典为伴,传承爱国之情,与经典为伴,将传统美德发扬。来吧!加入诵读经典的行列,让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永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