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简介:本课题以我中心校主持各校个别教师摸索探究在小学阶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方面所作的工作为主线,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的选题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旨在为教育教学工作和相关专题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借鉴。
三.课题目标
1、教师目标: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目标:研究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式,以“乐学、会学、会用”为指导思想,力求探索以兴趣教学贯穿课堂的教学流程:激发兴趣----输入信息-----实践应用-----体验成功。不断改进完善学法,在生动、活泼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力争各科课堂学习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3、课堂教学目标:研究如何摸索探究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参与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乐意参与。实施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的四个基本教学原则。
四.课题内容
(一)课题的立题背景
1、背景的提出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学习在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挖掘他们自我发现的潜能,提高他们自我构建的能力。
由于应试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与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抑制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情况,仍然大有所在。课堂上缺少恰当的师生对话、师生互动和师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围;学生学习强度大,教师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与技术滞后等情况也还没有得到改变。很多学生习惯了接受知识,不去思考问题,思维没有得到提高,对学习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提高了。
2、满足素质教育之求
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育应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英语教育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寓教于乐,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激发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学就达其真正的目的。
3、符合新《各科课程标准》之规定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施过程,重点是对学法的探讨,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变革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从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学生的“学”转变,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忠实地执行教材向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加速我乡各学科教改之步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增强学习的内动力。针对我乡教学现状,结合各校学习实际情况,我们就课题进行研究,相信通过近三年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工作实践,本课题的研究能对我乡教学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加速我乡各学科教改之步伐。
(二)课题的界定
1、“自主学习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内容中,使学生在使用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将知识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教师需分析和设计具体内容,完成学习知识所需要的其它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等的收集,旨在将每一个学习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
2、“自主学习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知识作为交流的媒介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以便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能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基本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运用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学生的学法:
(1)、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学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结合,学会找知识源,从多种渠道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
(3)、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
2、研究教师的教法:
(1)、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促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生命主动、积极、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帮助广大教师建立新的课程目标观,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3)、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促进广大教师构建新的知识学习观,即知识的获得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3、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促动我乡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操作要求、模式、评价方式,丰富对自主学习方式的理论认识。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张扬个性和大胆创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4、完善改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评估:(1)、评价从重个体向重集体过渡;(2)、评价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过渡,坚持用发展眼光看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旨在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调整
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他主、被动、机械接受”的基本特征。一提起学习,学生的行为便是读书、听讲、练习、考试,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和一刀切现象,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和思维,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和阻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倡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以取代或削弱知识为代价,而是教学生怎样去获取知识技能,为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题研究重在适应现实情况对教育教学的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是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即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注重知识的流量、变量和增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因此,不能继续一味地传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不思革新进取。
3、本课题研究吻合《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被动性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学习以及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已是势在必行。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基本原理
人本主义教育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人格化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评价;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的意义是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基于此基本观念,学习应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而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
3、创新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自主学习”是对创新教育的继承,它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到实处。通过此种学习方式的构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展知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形成独立、自信、坚毅、勇敢的个性;培养抓住机遇,捕捉灵感的观念和大胆实践的勇气等。
4、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六)课题研究的现实状况及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A、现实状况
1、教育部《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论认为,学生上学期间的“学习”是为了“学会学习”而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教是为了不教”。
2、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即兴趣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保持兴奋的情绪,从而养成持久不衰的热情。
3、我学校按现有分层次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入手,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突出学生学得主动,即“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获得乐趣,体验成功。B、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全乡1-6年级的部分学生(随机抽取)实验对比班:1-6年级部分班级(随机抽取)C、研究方法
利用课堂教学,心育教育及综合实践课,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教学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研究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现状并针对他们自主性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
3、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现代信息传播理论和自主学习等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
(七)课题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与具体措施:准备和启动阶段
1、准备阶段:2011.3
2、申报阶段:2011.3——2011.4
3、批复后开题 2011.5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学校统筹安排,层层管理,落实到人人认真对待负责课题研究;
1、深入课堂,对比实验,及时反馈,取长补短;
2、围绕课题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 :
1、整理收集文本材料(注重点滴积累,装订成册)
2、成果的收集、汇编
3、总结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4、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教学策略上,我们积极、大胆地实施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种教学方式,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尝试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提出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即:(1)、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精心编写预习、学习、复习案(2)、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契机,悉心安排学生课堂教学活动(3)、以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为主导,决心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4)、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为手段,专心致志于过程性学习(5)、以创设多层次课外学习环境为抓手,全心全意发挥环境教育作用 五.课题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并在全乡教学中加以推广运用,以求不断改进完善。
(一)初步明确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操作要求:
1、主体性要求
“自主”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内隐、外显的各种权利,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交流、实践,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求知、自主发现、自主发展。具体表现在:(1)、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认知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通过内化、理解、记忆加以反思,激发起学生潜在意识上的独立学习能力。(2)、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愿学”。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创设丰富的情境、采用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改变常规授课手段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心向(3)、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习策略的内化和迁移、运用。(4)、建立在意志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注重师生评价,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为突破自己而不断努力的激情。
2、差异性要求
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教育民主化的需要。我们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承认人与人之间在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我们就必须承认教育的差异性,努力使“学生适应教育”转变为“教育适应学生差异”。(1)、目标分层。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教师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及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发展特长,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目标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来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进步。(2)、内容分层。学习内容的分层主要是指学生具有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权利。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当然是那些“属于自己的内容”,那些与学生生活相连、兴趣相投、期待相合的内容。(3)、作业分层。作业是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作业布置总是统一要求,造成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而真正民主的教学、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如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自主选择、方法的自主选择等。
3、互动性要求
互动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特性。它是多向多层的,既有学生与书本的互动,也有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学生与书本的互动意味着学生与书本的亲密对话,实现入乎其中的情知整合;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传递与反馈的顺畅,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得以提升的必要流程;生生互动更多地体现为合作性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这里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合作。
4、创造性要求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做到:(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是创新火花能否得以闪现的重要环境,只有在一个允许犯错、勇于争辩、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异想天开”,畅所欲言,才能激起火样的创造热情。(2)、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求异”。“求异”就是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敢于循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寻问题、解决问题。(3)、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大胆的想象与设想比知识更为重要,它可以使人的思维更具有广度,更具有超乎一般的创造性。(4)、培养学生敏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这是学生学会认知、发展、创造,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与习惯的起步与提升。
5、实践性要求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保证充分的实践时间。课堂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操作、练习等时间,保证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手。(2)注重实践方法的积累和内化。(3)、注重与生活的相关联系,引导学生开发生活资源,拓展学习途径,学以致用。
(二)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我们根据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规律,初步构建了如下操作模式:
1、以预习案为引导、以话题为线索,把握自主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或有疑难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主题。
2、以学习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体验自主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策略。围绕主题自主探究,并利用相关书籍、图片、实物、实验或网络,配合学习、思考。既可以独立自主学习,也可以合作探究学习。
3、以复习案为成果、以自我展示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获取学习愉悦。围绕学习主题展开讨论,教师适时诱导,启发思维,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4、强化学习实践,类化自主学习体验。开放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外延伸实践活动,以发挥课内外学习的整体效益。
(三)初步构建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有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自我需要,注意力集中,师生关系融洽。
2、学生的参与面:学生参与学习的面广,教师真正面对全体学生,多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
3、学生的参与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参与时间,听、说、读、写、讨论、总结等所用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
4、学生的参与方式: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如:小组学习、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动手操作等。
5、学生的参与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学生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题、发表意见,有较强的动脑、动口、运用的能力。
6、学生的参与效果: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得到较好地建构。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方案;
2、阶段和终结性研究报告;
3、优秀课堂教学设计;
4、反映学生各种能力发展成果:小故事、小报、演讲比赛、各种节目汇报;
5、反映教师科研能力的论文,教案、说课、听课、评课记录,课外活动安排记录等;
6、典型教学活动影像资料。七.课题研究的师生成果:
通过近三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我们从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中受益匪浅。通过对比实践,运用多种激发兴趣、互动合作、自主学习等教育教学方式,改善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题组举行了县级的公开课。教师合计上公开课、研讨课10节。通过进行课题研究,主研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师论文、案例在全国、省级发表或获奖多篇,市级发表或获奖8多篇。学生习作多次发表或获奖。八.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及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在考试功能日益彰显,学生负担逐渐加重的现状下,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活动仍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2、如何有效广泛地拓展校园、社会、家庭资源,使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还需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
3、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显然还不够,要在逐步改善学习方式的情况下,加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着研究的全面铺开。一些教师在观念、实验能力、手段上还滞后于课题研究步伐。
5、自主学习教学难度较大,不易操作,实验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少实验教师对如何处理好“合”与“分”的关系还掌握得不够好,同时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选取的活动资源太少,不能满足教材的实际需要。
6、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有关因素的变化数据和资料的收集积累还不够科学,课题实施的教师还应积极总结与反思,要进一步做好过程性资料的及时收集工作。
我们已按既定目标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我们将按照已形成的初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巩固,并不断学习新方法、更新理念,尝试新教法。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的机会,既让他们学到知识,又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学习教学特色的新篇章。
第二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
李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 学习方法 有效策略
摘 要 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四个策略.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指导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活动是他们个性品质发生、发展的基础.在深入备课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拟订富于启发性的阅读提纲或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会掌握阅读方法和思维步骤,在此基础上点拨究疑.使学生的看书由不会抓重点到会抓重点,由没有问题到会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力求实现由按步思维到创造思维的飞跃. 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这一课的预习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1、某公园要建造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花圃,施工人员至少需要哪些数据,才能保证所建花圃符合要求?
这个问题的设计理念是:(1)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最终是用来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都是真实的问题,而在学科课程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多是根据学科逻辑体系而不是围绕问题组织起来的.这不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适应、发展和创新.(2)学生用已有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新的知识点的展开作铺垫.
2、若使所建的两直角三角形花圃的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则是否符合条件?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抓住看书的重点,并激发他们探求以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热情.
3、用你所获得的知识解决书本中的练习.
以上三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对第二个问题的探讨尤为热烈,有学生通过勾股定理将条件转化为"边角边公理"来说明;有的通过尺规作图的唯一确定性来说明;有的通过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等腰三角形,用图形的轴対称性来说明.
学生的课前预习组织得好,能充分调动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二:变换课堂角色,激发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指导、点拨、激励,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从而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使认知过程的价值追求通过主体的主动参与去顺利实现.要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品质,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多给学生“跳摘果实”的尝试,多照顾学生的特长.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展示对知识不同程度的理解.随着问题的提出和探讨,解决预习中产生的疑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把握时机,适当引申,在学生眼前打开一扇数学的窗户,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热情.在学习实数这章内容时,师生共同回顾了数的发展,我不失时机地点拨:在人类的各项活动中,实数够用了吗?还有非实数的数吗?有没有虚数的呢?(第二天,生物老师找到我,给我一本有关数学发展史的课外读物,是我班的学生在生物课上研读有关虚数的内容.)在学习七年级数学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下图是学生亲手制作的立体图形的实例,有的还给图形加上了装饰图案.)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鼓励学生争做小老师,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当有精彩的方法时,其他学生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在掌声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策略三:革新课外作业观念,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课外数学作业是学生暂时脱离老师的直接指导,进行相对独立状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自我监控系统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利用课外数学作业积极培养学生发展自我监控能力,是一条可操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调控,作业的形式和评价体系对能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传统的作业由老师统一布置,并花大量的时间批改.然后学生订正,再批改.这过程较易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效果不明显,同时花费了老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实践,我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革新.
1、作业的进度应人而异,自主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当部分同学的自学意识增强了,自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作业的进度不统一,可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选择作业的进度.我在批改后常与学生交流探讨,特别是进度较快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肯定和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学习数学的热情.每周布置八道自选题,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课外题,特别鼓励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原创”.
2、学生参与作业评价.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有一定深度的作业,我先批改程度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并与他们探讨他们作业中的问题,然后由他们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再请他们帮助程度较低的同学.对于基础的作业,我先批改学习较困难的同学的作业,再完成相同的程序.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每一评价主体都发挥了特有的作用,实现了作业批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拓宽了作业评价的交流、学习、竞争的功能.对每周的自选题,我认真解读,打等第评价,对其中精彩的问题精心选摘. 策略四:营造数学学习氛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班级文化环境是以班级外在表现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内在群体规范、舆论与心理环境的组合.它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它起着导向、凝聚和约束的三大功能,对置身其中的人发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隐性教育的作用.重视班级数学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构建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接受教育的机制和氛围,是“自主学习,多元发展”的一个基础.班级的墙、校园网、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知识源,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
1、建立数学园地
在班级的墙上创建一个数学园地,展示学生每周精彩的自选题和原创题.课间休息时,常有一群学生拥在园地前探讨研究.当有同学遇到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时,张贴在数学园地,其他同学则争相解答.由此,在班级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氛围.
2、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数学杂志的活动
校园图书馆有不少的优秀数学杂志,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杂志进行自主学习.有的杂志上征集学生的学习心得或学习论文,有的征集问题解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这类活动.当学生的名字出现在杂志上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3、培养网络数学学习能力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网上资源极为丰富,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将使他们终生授益.所以,在介绍数学知识时,可以给出有关的网站信息,指导中学生限时上网,利用网络去搜寻有用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外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鼓励学生开展网上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也是给学生指明了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学校教育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还是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是教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还是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应该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才是“教学”的真正涵义.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在摸索中前进,学校先后派教师到山东杜郎口、河南永威中学、邢台威县人才学校、山西新绛中学观摩学习,把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同我校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到“学案课堂”的逐步渗透与融合中,全校教师努力遵循“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价值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效能低下;老师很卖力,学生不买账;方法陈旧,创新不够。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听不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由于跟不上课,多数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或说闲话,搞小动作。作业完不成,整天无所事事,毫无追求地在浪费着大好时光。
鉴于此,我校顺应新课改的浪潮,提倡课堂改革。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学生以后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它是学生自我发展规律的需要;再次,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须着重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营养。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把自主学习引进课堂。我们打破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围坐一起,合作探究,并在教学时适当降低难度,因材施教,让课堂逐渐形成了或主动、或探究、或合作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具体做法
1.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民主和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块“金子”都能在课堂上闪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和成长的快乐。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
教学方法得当。让课堂充满活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对策,让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挖掘教材,紧扣住学段目标。围绕阅读课、写作课、练习课、活动课等不同课型,探讨课堂生成的规律与对策,从而为构建和谐生动的课堂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方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养成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养成学会学习的习惯。
2.确定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坚决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要求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在这过程中,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这样一来,就不是“你讲我听”、“你启我发”了,而是“互讲互听”,“互启互发”、“互相欣赏”了,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那种“老师讲得嘴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了。
指导方法,掌握规律。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学生学习起来更积极主动,更快速高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开学初制订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详细做到课内、课外,在校、在家的具体目标,并请同学家长和老师监督执行情况;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介绍;第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后复习,先回顾当天学习内容,问自己今天我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再下点工夫;第四,课后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学习体会,把我平时在报刊杂志上收集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亲身体验介绍给学生,启发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五,让学生写考试总结,要求学生分析考试成功与失败之处,重点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掌握程度如何,解题思路是否正确,答题时间是否安排合理等,通过反思,不断调整,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第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并在合作中逐渐培养克服困难的习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同伴互助,智慧共享。主要包括集体备课、上课、说课、参与式评课以及经验交流等。要善于向同行业的专家甚至是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其基本途径就是多观摩优秀教师的模范课。采用“滚动式集训”的活动方式,通过展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充分调动各位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借助公开课形式,使老师在实践中体验研究的价值;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通过专家报告形式,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课改中虽然也遇到一些问题,诸如“教学进度”与“考试范围”的矛盾,“难度降低”与“高考要求”之间的矛盾,有些老师也因此产生动摇;但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坚持“生本教育”的课改原则,潜心研究,力求把握课改实质,找到最佳切入点,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会借课程改革的东风,结合我校的校情,坚定不易地推行“自主学习”,做到教学与育人并重,知识与能力同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营造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的“和谐课堂”氛围,让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放手,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放下拐杖,学会独立学习。在我们开始的摸索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时间得到了保障,晚自习、周六、周日都还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了,但实际看来,有一大批学生,也包括一些好学生都有些茫然,拿着课本,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这需要老师引领,特别在刚开始的阶段。
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教师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现在我们的课堂里,教师已由原来的主导者和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精讲精练。
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这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使自己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师不再满堂灌的课堂,必定有很多师生互动,如果教师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师生可以相互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放手了,但不能放任学生,一定要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到知识。
现在规范了课时,规范了作息,规范了课堂,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了,但教学质量也得保证,因此,教师只有自我加压,努力提升自己,认真学习,精心备课,制定“导学案”,精讲精练,提高课堂质量。
所谓的“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预备提案。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能引领学生把握知识的重难点,理清学习的思路,找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制定“导学案”,发挥好它的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历练。如化学课堂上,没有了教师讲实验的影子,都是学生用实验桌上的药品,自己试验,自己得出结论;讨论课上,学生各抒己见,全身心投入到“争鸣”中;自修课上,教师或在答疑室,或在办公室,学生随时可以就自己的疑问找老师答疑。
欲速则不达,只要老师不断追求,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给学生成长的舞台,学生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第五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将“兴趣”转变成“爱好”
教过英语的老师一定感受过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内容的增加,有些学生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如何使学生保持最初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爱上学英语,这就需要老师下一番功夫了。通过最近参加“国培”,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以下总结:
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满堂灌”,一是对学生提问,二是让学生“发问”。通过“问题”意识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比如pair work 和group work,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难点,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构建英语知识体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从中得到思维的启迪。
最后,让学生乐于学习。
具体操作时,教师可先了解学生的一些兴趣和爱好,比如一些名人或体育明星,一些名胜古迹等等,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描述,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他们喜欢的东西,又学习了英语,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Teaching is not easy.我们对学生用心,学生就会对学习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