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研交流会汇报材料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实验基地学校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2015年3月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窗口学校,在校学生将近五千人,教职工180人。在校长李怀领同志的领导下,以“走特色品牌之路,办家长满意学校”为目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养和学校的办学品位。近几年,我校培养出14位省级优质课教师,3位国家级骨干教师,26位周口市优质课教师,12位教师入选周口市“名师论坛人才库”,6个省级科研课题已经结题或即将结题。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性学校”“河南省家长学校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和“周口市文明单位”“周口市教研先进单位”“周口市学校管理示范性学校”“周口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周口市首批课改先进单位”“周口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在语文教研方面,我们坚持“真搞教研、搞真教研,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的教研理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的教研特色。
一、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一)“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基本内涵。
何谓“三梯一线”?我们把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分为三个梯度:即学会识字写字,学会积累词语,学会朗读背诵。这三个梯度是以“语言积累”为主线,简称“三梯一线”。这是语文教学必须达成的基本目标。
为什么我们要定这样的目标?一是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不能规范书写汉字;二是很多学生学过的词语不积累、不运用,就像猴子掰的玉米一样丢掉;三是学过的课文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是语言积累过少,课外阅读过少。这些状况导致学生语言贫乏,不会写、不会说、不会读,语文素养低下。
(二)“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实施。
1、语文教师要“真教语文,教真语文”。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紧紧跟随“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大旗,围绕“识字写字、词语积累、朗读背诵”开展教学。生字会读、会写、会用;词语学会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经典课文会背诵;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背诵经典诗文等。
当然,要筑牢“识字写字、词语积累、朗读背诵”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功底。为此,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与美文同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笔走乾坤恢宏气,翰墨飘香溢真情”硬笔书法大赛,每周一版黑板字,每周一篇钢笔字等。我们还为教师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鼓励教师平时多读书,读好书,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知识水平。
我们又在学生中开展了“读万卷书,写规范字”活动。读书方面,班班建立图书角,学习制作读书卡,开展《弟子规》《论语》等中华经典诗文及校本教材的诵读活动,多次开展经典诵读、演讲、讲故事等比赛。写字方面,我们要求学生每天临摹字帖,还组织了班级、级段、学校等不同规模的书法比赛和汉字听写大赛。这些活动的举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读写热情,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导处要“真搞教研,搞真教研”。
一是对“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教学理念进行宣讲和学习,让语文教师明白,语文课必须杜绝形式主义、应试主义、追风赶潮、摆花作秀。平时,教导处认真筛选学习内容,利用每周四的业务会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并要求写好学习笔记。每期评选优秀笔记,并与量化积分及绩效工资挂钩,有力地调动了教师学习业务理论的积极性,为搞好教研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在,我校“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二是开展课例研究,在研究中突出研究“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理念的落实情况,不看是否好看,不看是否煽情,不看是否热闹,只看教学效果。评价公开课,一看课堂上是否体现 “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这一理念;二看课后是否达成“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这一目标。对于没有达成目标的公开课,要进行二次设计、二次开课。由于教导处真抓教研、实抓教研,所以教师课备得实在,上得实在。我们的公开课不再摆花作秀,不再追风赶潮,真正彰显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学作风。
三是改善教学评价内容,建立奖惩机制。
为了激励语文教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必须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以激励教师工作热情。除了常规的教学评价,我们增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识字写字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书写,规范书写。教导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考察。比如,班级随机抽查、分
层次抽查、班级整体查等,还举行汉字听写比赛、书法比赛等,评比结果计入教师量化考核。
2、词语积累方面:我们举行成语接龙、趣味成语、词语麻辣串等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在评价上,我们采取口头听写和书面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
3、朗读和背诵:一是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和朗读能力抽测,二是对重点课文进行全文背诵抽测。每个单元至少有两篇课文要求会背诵。三是对经典诗文和校本教材内容的诵读情况进行考察。
所有抽测结果都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对于一般正常的儿童来说,一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二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项城市首届汉字听写大赛中,我校荣获团体冠军。
2、学生的书写水平明显提升。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正确书写、规范书写,坐姿正确,握笔正确,笔顺正确。在周口市举行的“诗意江南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中,我校获奖选手最多,多位选手作品入选作品集。
3、词语积累量增加。对于词语的掌握,不仅会写,而且熟记于心,正确运用。我们成功的做法是让学生进行“词语麻辣串”练习。很多学生能将一篇课文的词语都串起来,组成一段话。作文中,所学的词语运用率也大大提高。
4、学生的朗读能力明显提升。以前,很多学生不会正确、流利、有
感情朗读课文。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明显提升。在项城市“经典照亮人生”师生诵读比赛中,我校均获得第一名。
5、学生的语言积累显著增加。以前,只要求学生会背课后要求背的课文。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全册过半的课文。而且,我们各个年级都编写了校本教材让学生背诵,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学生能熟记于心。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有重要的意义。
6、阅读量大大增加。以前学生每个学期只读一本语文课本,课外读物少得可怜,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都有大量的图书,学生可以自由借阅。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扩大了知识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周口市举行的“文明伴我行,共筑中国梦”征文比赛中,我校获奖人数最多,名次最高。
总而言之,“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我们认为,好的教研理念,必须同本校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课例研究模式,即“基于目标跟踪的语文课例研究”模式,并将此作为一项课题研究在河南省教研室成功立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模式虽不起眼,但接地气,易操作,效果快,它大大提升了我校校本教研的层次,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主要优势
传统的教研模式,仅仅局限于说课、听课、评课等。其活动的成分居多,研究的成分极少。听课时,仅仅满足于来到听课现场,完成听课记录,既不关注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关注授课采取了哪些手段,更不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至于课例背后的故事,和他无关。评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泛泛而谈,优点多提,好话多说,至于问题,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是完美无缺,更不要说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评判了。这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素养的确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急于找到一条提升校本教研层次的、实现教研新突破的路子。课例研究如及时雨般沙沙而来,我们认为它是传统教研活动的升级换代,是由“活动”到“研究”的蜕变。但是,很多课例研究工程庞大,费时费力,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学校班大人多,教师工作量大,这样的课例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空中楼阁。课题组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其优势在于:
1、本研究直指“目标跟踪”,主题具体而明确,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过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研究,让老师很快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能够“有米下锅”“有物可研”;
3、教学目标是教学之魂,课堂之纲,抓住了目标,就抓住了要害,可以大大提升研究的效果。从以上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是提升校本教研层次、实现校本教研新突破的“便捷通道”。不仅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好。
(二)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例研究,我们建立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文化路小学教研网络,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七大步,戏称“目标跟踪七步诗”。
第一步,以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引领各年级段青年教师参与,确定各年级段参加课例研究的人员。
第二步,组织所有参加课例研究的老师,学习课例研究的相关资料,明确课例研究的方法、步骤。
第三步,各年级段开展讨论,确定本校课例研究活动的开课老师与教学主题。开课教师独立备课,尽量体现课例研究对备课的特殊要求,如复线型教案的撰写等。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放第一次公开课,所有本校课题组成员参加,作为观察员从不同视角观察课堂进程。教学过程全程录像,便于事后对课堂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分析。
第五步,第一次公开课结束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议课。不同于一般的评课,每位成员发言时,要提供自己观察课堂的记录,给开课老师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第六步,开课老师修改教学设计,重新上一遍该课,换一个班级进行。也可以由另一位老师将修改过的教学设计到自己班上实施,课题组成员同样一起观课、议课,重点观察改进的情况和效果。
第七步,开课教师和所有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报告,其中开课教师负责完成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其他课题组成员主要写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观察记录等。
(三)课例研究取得的成果
1、探索出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模式,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使校本教研成为我校教研的新常态。
2、成立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建立课例研究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网络平台,使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优化了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主要问题
由于基层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参与研究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教师来说,课例研究的任务往往会成为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而且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课例研究往往要借助项目或课题的平台,通过校方或与具体负责人沟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难以引发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例研究不但对于初入职场的新教师具有明显的鼓励和触动作用,对那些处于成熟期的教师也有着较强的激发作用,有助于他们改变业已成熟的教学惯习,从而促进这些教师的二次专业成长。
总之,课例研究作为一种中国教师并不陌生也易于接受的教学研究方式,力图使广大教师从家常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开始,让研究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常态。我们在课例研究方面的探索还在持续,努力提高课例研究的品质,从而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
以上是结合我校实际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还不太成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需要学习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对我们的工作
提出中肯的意见。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2015年3月
第二篇:校本教研交流会发言材料
河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实验基地学校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2015年3月
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项城市文化路小学
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昨天到街上转转,发现一家知名皮鞋店门前贴着一张特别醒目的广告:“买一送一”。我不禁心动,花一双鞋的钱,买两双鞋,值!等我进去一问,才知道,是买一双鞋,送一双鞋垫!刚才几位老师讲的特别精彩,他们做的相当出色。和他们一比,我要讲的可就逊色多了。他们就是锃亮锃亮的名牌皮鞋,我就是那双不起眼的小小鞋垫。所以,对于我的发言,大家不要抱太高的期望。不过,没关系,我们做教师的,其实就像鞋垫,为了孩子们能走好人生的道路,我们甘愿做默默无闻的鞋垫。我不奢望我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只希望我能抛出一副鞋垫,引出一双皮鞋。(此处有掌声)谢谢大家!
我来自项城市文化路小学,能够代表我们项城做经验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我要感谢省教研室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
我发言的题目是《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出示PPT)
一、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
(一)远游的语文教学,该回家吃饭啦!
先说个故事。一大学毕业生去公司应聘,招聘者问:会英语吗?他说会,招聘者又问:英语中你最擅长什么?他回答:我最擅长选择题。招聘
者哭笑不得:你找个需要做选择题的公司去吧。
这个故事强烈地讽刺了当今的应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获得理想的分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老师整黑板整黑板地往黑板上抄题,学生整页整页地往本子上抄题。回到家里写到半夜,不会的题难倒家长。上课时,除了背课文、背课后题、背近反多、背词语解释,学生在积极参与外,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多少学生听进去呢?我儿子上高中时说过一句话:我最喜欢上语文课。我说为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他说,上语文课不用听,想干啥就干啥!听和不听一个样。想想也有道理,我们当学生时候,上语文课听过多少呢?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主谓宾定状补等复杂的语法知识,花费了太多太多的精力,结果还是迷迷糊糊。后来不学了,忽然发现,不学语法,照样会说中国话!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无效劳动。每天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老师讲大量的练习题,有什么用?什么缩写句子、改写句子、修改病句(而且是人造病句,学生不会这样写,是人为编造的病句),有什么用?不做这样的题,学生就不会说中国话吗?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东西,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有多少学生听进去了?有多少学生听明白了?阅读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有多少?课程改革多少年,我们忽然发现,不会教语文了。优质课变成了作秀课,公开课变成了作假课,这样的课对老师造成了严重的误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等于放任自流;合作探究成了过场式的“花架子”;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却使本文研读和语文训练被架空;课堂上的大量拓展,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课
程改革造成了“去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畸形现象。
为此,我们大声疾呼:远游的语文教学,该回家吃饭啦!
(二)“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基本内涵。先提个问题:怎样让母鸡多下蛋?有几个途径: 一是教给母鸡下蛋的方法,让母鸡背会。
二是制定母鸡下蛋的制度,每天至少下一个,完不成任务受处罚。三是撒给它们足够可口的食物,让它们自主去吃。
答案很简单,吃得多了,自然就下蛋。有人问,学生不会写作文怎么办?也很简单,只要读书多,自然会写作。教语文本来就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是人为搞复杂了。语文不搞复杂,是语文专家没有本事,语文不搞复杂,教师培训没法开展,语文不搞复杂,有些人无法名利双收。但,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语文,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教育!崔峦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这些倡导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幸好,我校一帮年轻的语文教师,组成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主持人就是我们学校的业务校长。这样一来,我们有了真搞教研、搞真教研、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的信心。我们大胆提出“筑牢三梯一线、回归语文本真”教研设想。
何谓“三梯一线”?我们把语文学习分为三个梯度:即学会识字写字,学会积累词语,学会朗读背诵。这三个梯度是以“语言积累”为主线,简称“三梯一线”。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什么我们要定这样的目
标?一是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不能规范书写汉字,二是很多学生学过的词语不积累、不运用,就像猴子掰的玉米一样丢掉。三是学过的课文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是语言积累过少,课外阅读过少。这些状况导致学生语言贫乏,不会写、不会说、不会读,语文素养低下。
(三)“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实施。
1、语文教师要“真教语文,教真语文”。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紧紧跟随“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大旗,围绕“识字写字、词语积累、朗读背诵”开展教学。生字会读、会写、会用;词语学会积累,学会运用;课文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经典课文会背诵;大力开展课外阅读,背诵经典诗文。语言积累的多了,语文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2、教导处要“真搞教研,搞真教研”。
一是对“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的教学理念进行宣讲和学习,让语文教师明白,要杜绝形式主义,杜绝应试主义,杜绝追风赶潮,杜绝摆花作秀。要把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开展课例研究,在研究中突出研究“三梯一线、回归本真”理念的落实情况,不看是否好看,不看是否煽情,不看是否热闹,只看教学效果。
三是改善教学评价内容,建立奖惩机制。
人都是有惰性的,为了激励语文教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必须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我们的做法是:
1、识字写字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正确书写,规范书写。评价方式
是每个班级抽出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现场书写,教导处进行综合打分。
2、词语积累方面:采取口头听写和书面试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3、朗读和背诵:一是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和朗读能力抽测,二是对重点课文进行全文背诵抽测。每个单元至少有两篇课文要求会背诵。
所有抽测结果都要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四)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加。对于一般正常的儿童来说,一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二类字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2、学生的书写水平明显提升。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正确书写、规范书写,坐姿正确,握笔正确,笔顺正确。
3、词语积累量增加。对于词语的掌握,不仅会写,而且熟记于心,正确运用。我们成功的做法是让学生进行“词语麻辣串”练习。很多学生能将一篇课文的词语都串起来,组成一段话。作文中,所学的词语运用率也大大提高。
4、学生的朗读能力明显提升。以前,很多学生不会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明显提升。
5、学生的语言积累显著增加。以前,只要求学生会背课后要求背的课文。绝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全册一半的课文。而且,我们各个年级都编写了校本教材让学生背诵,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学生能熟记于心。这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有重要的意义。
6、阅读量大大增加。以前学生每个学期只读一本语文课本,课外读
物少得可怜,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都有大量的图书,学生可以自由借阅。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扩大了知识视野。
总而言之,“筑牢三梯一线,回归本真语文”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突出目标跟踪,优化课例研究
当前,“课例研究”在我国备受瞩目。华东师大安桂清教授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很多成果值得借鉴。2007年,余文森把课例研究作为教学型研究的主要方式,认为课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然而,作为一所四五千人的大学校,在百人左右的大班额中实施课例研究,无异于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我们认为,好的教研理念,必须同本校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课例研究模式,即“基于目标跟踪的语文课例研究”模式,并将此作为一项课题研究在河南省教研室成功立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模式虽不起眼,但接地气,易操作,效果快,它大大提升了我校校本教研的层次,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主要优势
传统的教研模式,仅仅局限于说课、听课、评课等。其活动的成分居多,研究的成分极少。听课时,仅仅满足于来到听课现场,完成听课记录,既不关注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关注授课采取了哪些手段,更不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至于课例背后的故事,和他无关。评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泛泛而谈,优点多提,好话多说,至于问题,要么是蜻蜓点水,要么
是完美无缺,更不要说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评判了。这种低层次、低水平的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素养的确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急于找到一条提升校本教研层次的、实现教研新突破的路子。课例研究如及时雨般沙沙而来,我们认为它是传统教研活动的升级换代,是由“活动”到“研究”的蜕变。但是,很多课例研究工程庞大,费时费力,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学校班大人多,教师工作量大,这样的课例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空中楼阁。课题组经过反复研讨,最终确立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其优势在于:
1、本研究直指“目标跟踪”,主题具体而明确,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过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研究,让老师很快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能够“有米下锅”“有物可研”;
3、教学目标是教学之魂,课堂之纲,抓住了目标,就抓住了要害,可以大大提升研究的效果。从以上观点出发,我们认为,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是提升校本教研层次、实现校本教研新突破的“便捷通道”。不仅应该做,而且可以做好。
(二)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例研究,我们建立了周口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文化路小学教研网络,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基于目标跟踪的课例研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七大步,戏称“目标跟踪七步诗”。
第一步,以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引领各年级段青年教师参与,确定各年级段参加课例研究的人员。
第二步,组织所有参加课例研究的老师,学习课例研究的相关资料,明确课例研究的方法、步骤。
第三步,各年级段在组内听课的基础上,确定本段课例研究活动的开课老师与教学主题。开课教师独立备课,尽量体现课例研究对备课的特殊要求,如复线型教案的撰写等。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放第一次公开课,所有本校课题组成员参加,作为观察员从不同视角观察课堂进程。教学过程全程录像,便于事后对课堂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分析。
第五步,第一次公开课结束后,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议课。不同于一般的评课,每位成员发言时,要提供自己观察课堂的记录,给开课老师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第六步,开课老师修改教学设计,重新上一遍该课,换一个班级进行。也可以由另一位老师将修改过的教学设计到自己班上实施,课题组成员同样一起观课、议课,重点观察改进的情况和效果。
第七步,开课教师和所有课题组成员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其中开课教师负责完成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其他名师工作室成员主要写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观察记录等。
(三)课例研究取得的成果
1、探索出了基于目标跟踪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模式,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使校本教研成为我校教研的新常态。
2、成立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建立课例研究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网
络平台,使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优化了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主要问题
由于基层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参与研究的时间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教师来说,课例研究的任务往往会成为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而且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课例研究往往要借助项目或课题的平台,通过校方或与具体负责人沟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难以引发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例研究不但对于初入职场的新教师具有明显的鼓励和触动作用,对那些处于成熟期的教师也有着较强的激发作用,有助于他们改变业已成熟的教学惯习,从而促进这些教师的二次专业成长。
总之,课例研究作为一种中国教师并不陌生也易于接受的教学研究方式,力图使广大教师从家常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开始,让研究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常态。我们在课例研究方面的探索还在持续,努力提高课例研究的品质,从而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
谢谢大家!
第三篇: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排埠镇小学2013年校本教研活动小结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我校在总结上学期质量情况的基础上,主动寻找差距、反思不足、激发全校教师的质量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们排埠镇小学在校本教研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健全学校制度,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
1、继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奖优罚劣,以制度管理人,促进教师积极工作。新学期我校校长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铜鼓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排埠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排埠镇小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排埠镇小学教师激励制度》等各项规章。
2、备课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五年内新教师备详案,十年内教师备简案,十五年以上教龄实行批注式备课;此外,备课、上课、作业批阅、辅导和检测是课堂教学工作流程中的五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我校教导处在每次常规教学检查后,都及时将当月检查通报下了到各村小,做到规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每一位教师,以便让老师们查漏补缺,做好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二、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
1、新学年我校迎来了一批新教师,为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教研组进一步细化了师带徒方案;
3、鼓励教师积极研究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学校鼓励教师阅读与教学相关的杂志报刊和书籍,积极撰写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记不少于规定的读书笔记
5、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更新观念,探讨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校语数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二、三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学习各年段的教材介绍和优秀课改案例。校本培训通过“四个一定”和观看名师授课视频及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研月活动开展以来,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把教学抓紧、抓细、抓实,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我们组继续按教导处的计划如实开展了各项活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第六届“校本教研月”活动期间,我校遵照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制定方案,层层落实。较好完成了校本教研月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本次校本活动月工作汇报如下:
一、专题研究重过程
以“潜心研课标,努力促发展,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课标教材为主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制定了详尽的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七个一”。其中通读课标、研磨教材5次,“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活动15次,领导班子示范课3节----
二、教学展示显风采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选定日常教学中的重、难点课题,以一课多备、一课多研、一课多上、一课多评方式进行磨课,组织教师开展了“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继续按教导处的计划如实开展了各项活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语文组陈芬老师教学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和廖春桃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体现了新课标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以及将教学资源做到了较好的整合,还有数学组教师张云辉主任的,洪坤主任的《稍复杂的方程》及李锦鸿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均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新教师陈凯的《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叶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许红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甘程霖的《口算除法》还有梅洞小学帅新勇老师和黄良英老师都很认真,很成功的完成了任务。教导主任廖春桃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总务主任张云辉的《认识几时几分》两堂班子成员示范课得到了校长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三、教学质量重评估
在本次校本教研月活动期间,学校对全体教师执行教学常规、学科教学规范和履行教学认真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通过领导听课、抽查学生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一次跟踪测评,在期中测试后教师们都认真进行了教学分析,以此促进了广大教师实现精细教学。
四、教研月活动出成果
一是进行了教学反思及活动体会的评选;二是进行了“三字一话”的竞赛活动,三是评选出了校本教研月活动先进个人,柳洁花被评为优秀教研组长,廖春桃、张云辉两位教师被推荐为县级校本教研活动月先进个人。
活动月期间,刘校长校长向全镇教师举行的研磨新教材专题讲座——《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对老师们启发很大,这一活动我们主动向县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打去电话汇报了工作,这个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的讲座让我镇老师很受启发,也为今后的教学多了一个尝试的目标。此外,我们也积极组织了与兄弟学校的联片协作教研活动,校长刘虎宜、教导主任廖春桃及教研组长柳洁花都精心制作了课件,收到了满意了效果,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在本次教研活动月中,我校能将活动中的各项任务一一落到实处,并圆满完成活动月的各项工作,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的老教师和一批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年轻教师。
总之,通过开展以“潜心研课标,努力促发展,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月活动,落实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我校的教育教研工作也还在摸索过程中,与经验丰富的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同时,通过校本教研月营造出的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并将活动月的精神贯穿到我们今后的教研和教学工作当中,我们排埠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注重实效
扎实推进 全面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五大连池市和平中心校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的活动,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研究推广和成果转化,以达到改善课堂生态、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近年来,我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努力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体会与做法,向各位领导及同仁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加强领导,完善校本教研的组织制度建设。
为了切实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结合全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分校校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组建了八个校本教研小区,构建起了信息畅通的校本教研网络。我们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纳基层领导、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做到领会实质,挖掘内涵,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并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时行定位,确定出校本教研主题,出台校本教研管理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共建,双向并举,突出实效。
二、学习借鉴,强化校本教研的素质能力培养。
在准确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和重点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着沿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1、深化学习活动,提升教研素养。我们先后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论、教学论和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校本研究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张向奎的《教育心理学》、马云明的《课程与教学论》,引导教师研究卢威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名著以及肖川、魏书生、窦桂梅、朱永新等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把每
互补与整合,借助集体备课这一载体,由同年段的多名教师上同一课题的课,让教师体验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和不同教学风格所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在比较中由教学程序的“执行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3、集体备课。反思以往的备课状况,我们逗留在三个误区:一是重“形式”轻“实效;二是重“教法”轻“学法”;三是重“预案实现”轻“教学生成”。这样的备课形式显然难以适应当前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校成立了中心教研组,建立了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备课中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备课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畅谈个人见解,博采众长,形成“共案”,然后再根据教师自身和班生特点做增减,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体现了同伴互助、优势互补,提高了备课质量,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课后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书面形式形成“教后案”。
四、课题研究,深化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
1、科学筹划,专家引领。我校利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规范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学校发展所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选择科研课题,制定科研培训计划,边研边训,即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通过网络下观看专家讲座录象,聘请五市二中校长杨林同志来我校做学洋思、促教改专题讲座,结合小教部教研员的以课代训及时捕捉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促进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2、广泛参与,探索吸纳。挖掘学校教育研究资源,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我校的省级子课题《教师心理危机对中小学生影响的研究》已通过省级验收,黑河市“十一五”课题《乡镇学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和《分层异步导学的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通过对课题的听、说、议、评等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与研究的平台,为教师在校本教研和教育创新上增添了强劲动力,找到了新的途径。
3、成果共享,拓展领域。学校借助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积极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通过课题研究的教案、典型课例、实验反思和行动研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以报告、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推广研究经验,发挥课题研究辐射功能,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激发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科研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构建、再造与批判能力,使教师在评价、思考状态下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2、矫正反思过程中的不良倾向。教学反思是随课改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行为,教师在理解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常常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没有触及课堂实情、没有深刻内心体会、泛泛而谈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定期查阅、调研教师的教学反思手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调教师要以自身的真实体会作为反思素材,以课堂有效教学为目标开展反思。为鼓励、表扬典型教师,我校定期在每次常规检查中把好的教学反思汇编成册,以供交流和分享。
3、加大执行与行为跟进力度。针对教学反思中凸显出来的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无论是个体的,还是普遍性的,一经印证认可,便将其列为校本教研的热点问题,引发争辩,达成共识,一旦意见统一就形成我校业务常规要求,敦促落实整改。为强化跟进执行力度,学校还组织各教研组做好跟进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树立典型,推介经验。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由于我校注重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使教师队伍得到迅速成长,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稳步提高,办学特色得到了不断增强。现拥有地级骨干教师8名,区级评优课、研究课4节,先后有80余篇论文、案例赢得了黑河市级以上奖励,有四节录像课荣获市级一、二等奖,中心校还被评为市教科研先进集体,中心小学被评为市一类学校,五名老师被评为黑河市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几年来通过校本教研所形成的各类儿童作品,如:绘画、剪纸、手工等作品达3000余件,在2007年迎国检时,受到国家督学于芳同志的高度评价。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虽然我们在校本教研开发利用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距兄弟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还相距甚远。我们决心:在今后的校本教研开发和探索中,努力学习,积极吸纳外地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我校的校本教研开发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我市的校本教研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校本教研汇报材料
蛇窝完小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以校本教研为杠杆推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稳步、健康发展首先,我代表蛇窝中心完小全体师生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并诚恳希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我校的校本教研主要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认识的有主线的行动研究。这样的研究,让我们更加坚信:真实的课堂,真实的研究,才能促进真实的发展。
现将我们进行校本教研的做法及其感受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为什么搞校本教研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有了新的困惑。
(1)我校虽然是一所中心小学,多年来在教育科研,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学校管理,教学研究等一直处于上级怎么说,学校就怎么做的被动局面,没有自己的主动性,学校缺乏适合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必然会缺乏竞争力,影响学校发展。怎样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掘自身潜力,创立学校自己的特色,使学校不断向前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在新课程试验的过程中,老师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诸多问题,有来自教材的,有来自教法的,也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传统观念的阻碍等等。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感觉无从适从。
(3)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处于任务关注阶
段,只满足于现状,自我发展意识欠缺,按学校的规定和制度行事,绝不多做尝试和创新;也有少数教师处于生存关注阶段,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对教改力不从心;也有一些青年教师,他们将谋求自我发展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整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势在必行。
(4)部分教师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淡薄。不能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实际上就是缺乏反思的习惯,他们也在努力地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中改变着什么,发生着什么,遗憾着什么。另一种态度就是对教学中的问题消极对待,怨声载道,却不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办法解决,因而影响教学质量。
面对着这些问题,学校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还是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正在我们困惑之时,市局小学教研室及时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我校决定立足本校教学实际,以关注师生共同成长为宗旨,以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开展校本教研。
二、健全组织,提高认识,努力营造教研氛围
(1)摸清校情,定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对全校教师作了问卷调查。(出示问卷)在“我的困惑”问卷部分,我们发现100%的教师能进行自我反思,但如何系统的开展个人反思,判断自己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比较茫然。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的问卷调查中,97%的教师渴望与同伴交流,切磋,彼此支持,互相分享。100%的教师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引领和帮助。在“我的要求”问卷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研与教师教研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教研多是自上而下的,教研形式单调,教研内容缺乏针对性等等。根据教师的需求制定
了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方案出台后,将讨论稿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组织教师讨论,看是否能够满足教研的需求,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对其中不妥之处反复修改,最后定稿实施。
(2)成立机构,健全制度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牟永华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作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校本教研的有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与教研制度,为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校本教研的生命力来自实践,但要驾御实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功底。观念更新,要靠学习内化;知识更新,也得靠学习积累。
(3)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保障校本教研顺利实施,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示例与指导》《来自首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高密市的报告》以及《校本教研的模式》等有关内容,提高了全校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教研
根据教师的需求,在总结经验并借鉴专家学者专著的基础上,我校遵循着“问题──设计──行动──反思” 的校本教研模式有序开展。
在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中,我们的教师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教学问题,困惑等,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制约着教师自身的提高与发展。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教学中生成问题的征集活动,引导教师形成问题意识。当确认课题之后,教师就开始搜集资料,寻找理论方面的支撑点。用理论知识来为自己充电。首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等杂本志上学习相关内容,并在中国教学资网、新思考网站上查找学习相关的教学资料在这一环节强调教师和教研组的教师合作、探究,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我校主要要求教师作好:整理和描述问题研究的概况。教师要对过程中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情节”和教学片段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典型教学案例。通过以上措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从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已经感到课堂是自由的,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获取知识,从孩子们的特色作业,手抄报,小作文,古诗配画等反映了孩子们的能力,反映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校学生在市组织的作文、书法、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县局组织的讲故事、演讲、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了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了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学校本着重过程而不重结果,把每一次教研活动当作提高教师素质的契机。教师在实践中,互相探讨,共同研究,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完成了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有了深厚的积淀,教师才会厚积薄发,在各级优质课竞赛中屡获优异成绩。
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了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总之,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以校本教研为杠杆,推动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这使我们很欣慰。但是我校的校本研究工作依然处于摸索状态中,还存在这许多问题,我们会一直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学校,造就研究型教师,服务于教学,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也诚恳的希望各级领导和老师能予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