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张掖市优秀教师王斌峰同志事迹
2013年张掖市优秀教师王斌峰同志事迹
王斌峰,男,汉族,生于1985年8月,现年28岁。肃南县康乐明德学校教师。于2004年毕业于张掖师范学校大专班,2005年1月参加工作,长期以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工作中取得了较好业绩。
一、坚定信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作为县级骨干教师,我自觉学习并严守《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教育法规,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工作上能顾全大局、以高度的责任心并勇于承担各项任务;同事间精诚合作、以诚相待。能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道德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
二、理论引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理论引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能潜心研读专业书籍,听报告,看案例,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主题教育,力求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吸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课堂中引进新思路新方法,解决课上的问题。课上及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教学环节与教学思路,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课堂语言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教学成绩较为突出。
三、以研促教,深入探索教育科研方法。
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相提高,以研促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所撰写的论文《探寻牧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在2011年张掖市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2年参加全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大赛获二等奖;参与的两项科研课题被省、市级主管部门立项。
四、屡获嘉奖,戒骄戒躁不断超越自我。
2008年10月获肃南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三等奖;2009年4月获肃南县新课改优质课评选二等奖;2009年9月获张掖市小学课改优质课评选二等奖;2010年4月获肃南县初中优质课评选获二等奖;2011年8月获张掖市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二等奖;2011年9月被肃南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2年2月被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授予张掖市第十三届青少年书信文化大赛先进个人;2012年3月被县教体局确定为县级骨干教师; 2012年10月获张掖市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2013年5月获肃南县“十佳学校团队工作者”荣誉称号。
五、展望未来,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
我深知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理论与行为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迫切需要解决运用的。因此,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争做教育教学上的排头兵。
第二篇:2013年张掖市优秀教师陈克强同志事迹
2013年张掖市优秀教师陈克强同志事迹
2013-9-4 17: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 评论:
1陈克强,生于1976年,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显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他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实施创新教育,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其事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
在政治上,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政治学习。在工作中,他讲敬业,比奉献,团结同志,对工作尽职尽责。
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工作中,他深深地认识到,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不学习是不行的,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他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在实际工作中,他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真抓实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了解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他的学生成绩名列前矛,由于教学效果好,他受到了学校的一致好评。
四、真情付出,以爱治班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在班级管理方面,实施“耐心教育”,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班主任工作中,他既是严厉的师长,又是慈爱的长者。给学生以空间,让他们有发挥的余地,但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绝不姑息,严肃批评,晓之以理,明确是非。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和生活。他经常走到学生中间,问寒问暖,有同学因病不能来上课,他便主动打电话询问病情。正是这些爱的付出,他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他认为爱心的温暖和师生情感的交流在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由于措施有力,方法得当,他所带班级学生成绩显著,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第三篇:省级优秀教师王晖同志主要事迹
省级优秀教师王晖同志主要事迹
王晖,1966年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参加工作,潜心高中数学教学。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党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同行的广泛赞誉。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自1998年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5年—2006年担任高三数学教研组长,2006年—2007年担任新课程改革高一数学教研组长并担任高一年级组长。
在近20年的工作中,王晖同志始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著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加强“八荣八耻”的学习,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败思想和社会上形形色色不良风气的侵蚀,以科学的观点、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优质的教学来教育和鼓舞
学生,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思想教育,积极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在教学中,他坚信: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他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数学教学模式,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常规教学模式,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解决。并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层次的不同,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班,督促学生早自习,晚上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深夜,他经常到学生宿舍查房,对贫困学生嘘寒问暖。2001年,他父亲患胃癌晚期住进医院,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说:“你就不能陪我最后几天吗?”男儿有泪不清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望着父亲虚弱的身体,他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他还是毅然回到了他日牵夜挂的学生中。“梅花香自苦寒来”,在2001年的 高考中,他所带的班级本科上线率居本教育系统前列。
在工作中,作为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数学教师和主导本年级数学教学新课改的高一数学教研组长,他带领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形成一个勤学上进善于改革的集体,成为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他培养的青年教师张小阳老师在2006年宿州市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青年教师马海涛老师在本校举行的“希望杯”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在班级及年级组管理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特别注重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做好“传、帮、带”的作用,使一批年轻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2007年5月他年级组郎中凯老师所带的高一(7)班,被评为宿州市先进班集体。他还加强
本年级教师的团结合作,协调好各学科关系,在他的带领下,高一年级组团结上进呈现一片朝气蓬勃的气息。他这种甘为人梯、谦虚好学、善于思考的精神,得到校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这样,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的追求着,用自己的汗水谱写着辉煌的篇章。
第四篇:王斌峰上半学期工作总结
教师上半学期工作总结
五年级语文教师王斌峰
忙碌而充实的半学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来,本人和学校其他教师一样,除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还努力做好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现将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两基”工作
为了能使学校“两基”迎检工作做优做强,本人始终把两基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两基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标语张贴、专题片制作等工作,确保学校“两基”工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经过不懈地努力,共完成设计制作两基宣传展板10块,设计宣传横幅及永久性标语20余条,协助政教处完成学校各项文化建设的设计,制作的专题片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二、教育教学工作
在做好“两基”工作的同时,本人同样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牢固树立“两基工作做精做强,教育教学好不松懈”的思想。在教学上,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首先从自己做起,改变观念,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做了以下几点:
1.认真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谈不上自觉学习,抓学生坚持预习的习惯,学生借助课后思考题,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做到勤检
查。培养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修改文章和订正作业的习惯。
3.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语文素质的教育的主阵地,运用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导学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训练为实。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读的过程中,读出适当的语气,重视让学生默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情趣。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三、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全班共有16人参加,合格13人,合格率为81.25%,优秀3人,优秀率为18.75%。本次考试试卷旨在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的情况。题量设计较大,难度较难。
1.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现学现忘的情况较为严重。对知识的 积累与运用能力不足。对考卷的审题不够认真仔细,甚至有看错题目的现象。
2.教师存在的问题。
这惨不忍睹的成绩充分暴露出了前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课前有准备,课后无反思;课堂有讲授,课后无辅导;有作业布置,无细致检查。尤其对于个别课文,备课不够细致,讲授不够清楚,对学生的作业批阅赶急图快,完成任务,甚至有应付检查的心理。除此之外,对学生的作业辅导严重不足,任其自由发挥。
这些问题充分暴露出本人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对工
作的责任心都有所松动。缺乏对生活的激情与活力,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和指引,缺乏对教学的追求与热情,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职业倦怠。半学期来,班级里尚未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好学风,学生各种能力还是比较差,学习成绩有所退步。今后,本人一定转变工作作风,牢记教训;端正工作态度,兢兢业业;积极学习理论,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王斌峰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第五篇:王东峰同志简历
王东峰同志简历
王东峰,男,汉族,1958年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198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共中央党校法学研究生、哲学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81.07-1984.07在西安市旅游供应公司工作
1984.07-1986.10先后在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财贸办、市委财贸部工作1986.10-1989.08任中共陕西省西安市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级秘书1989.08-1991.07任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法规处处长
1991.07-1996.05任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6.05-1998.02任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局长
1998.02-2001.01任陕西省工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0.03-2001.01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1.01-2003.01任中共陕西省渭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2003.01-2004.07任中共陕西省铜川市委书记
2004.07-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13.04-任天津市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