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部分) - 副本
2015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瑞达胡老师解析
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A精神分析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D,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A华生和斯金纳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佛洛依德和荣格
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
3、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桑代克用猫做实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
A灵感——顿悟说
B灵感——试误说
C完形——顿悟说
D完形——试误说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常识类知识点。
5、教育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A影响因素问题
B成长环境问题
C学习问题
D教师问题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教育心理学早期研究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方面,比如桑代克的“联接-试误说”。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A发展心理学
B思维心理学
C学习问题
D教师问题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8、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30岁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小学阶段。
9、个体的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最近发展区
B最近联合区
C最近运动区
D最近感觉区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用“跳一跳摘桃子”可以形象的理解。
10、随生理成熟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情绪智力
D三元智力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它与教育、文化有关,并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11、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D,12、在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中,学习者表现出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不同偏好程度,属于()
A感觉通道的差别
B想象通道的差别
C思维通道的差别
D意志通道的差别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13、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
A寻求他人帮助
B获得社会帮助
C获得机构帮助
D助人自助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D
41、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资源
D德育大纲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
42、学校要求各班推选3名校班“三好”学生候选人,张老师只把班上的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上报。张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A教书育人
B严于律己
C德育资源
D德育大纲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
43、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44、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她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主动和同学们道歉,从此她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连贯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45、桂阳小学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德育活动,一次是“文明从我做起”评比活动,另一次是“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是()A德育管理
B德育途径
C德育模式
D德育价值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来描述教师职业的道德的()A创造性
B无私性
C社会性
D教育性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
4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集体现象
C个体现象
D文化现象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48、德育方法的运用应该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A年龄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B年龄特点和学习效果
C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
D个性差异和学生愿望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4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坚持的司法原则是()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 50、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更是教育人的终极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是()
A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
C安全教育
D生活教育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51、宋宝独自照顾妈妈的事迹感动了社会,被评为市“十佳少年”。最近,学校开展了向宋宝学习的活动。该活动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
52、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A教师职业标准
B教师专业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教育原则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53、这学期乐乐没有参加刘老师亲戚办的校外补习班,刘老师便经常找乐乐的茬,上周还把他调到教师最后一排坐,乐乐感觉刘老师不如从前那样喜欢自己,这个材料表明刘老师没有做到的是()
A公平待生
B言行一致
C严慈相济
D以身主教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54、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老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A重要目标
B重要机制
C重要策略
D重要依据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D
5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
A创新型社会
B和谐型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发展型社会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文件内容。56、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指明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A全面发展
B适当发展
C整体发展
D品德发展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文件中指出是均衡发展,选项中无此项。
57、黄老师到上海参加了技能培训活动,回来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想分享他的培训资料,遭到黄老师的拒绝,这种做法表明黄老师()
A不能严谨治学
B不能以身作则
C不能团结协作
D不能爱岗敬业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C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个人依法办学,负责筹措该学校办学经费的主体是()A举办者个人
B当地政府
C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D当地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5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拓宽知识视野
B更新知识结构
C勇于探索创新 D乐于廉洁从教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D 60、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A德育过程
B美育过程
C智育过程
D心育过程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二、多选题
6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该注意()
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
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
C在问卷中可以加入一些探测题目
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BCD 6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是()
A逻辑—数学智能
B音乐智能
C成功智能
D人际智能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BD 63、行为改变法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见方法之一,它包括()A项目核检表法
B代币法
C契约法
D自我控制法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D 64、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教学目标是什么
B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C选择什么测验手段
D学生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BC 6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表现在()A教师的认知特性
B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C教师的人格因素
D教师过程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 66、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生外在的学习动机常用的描述有()A设置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B激发认知好奇心
C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D进行积极的评价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D 67、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高智商者,智商一定不会低
B高智商者,创造能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不低
D低智商者,智商一定低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B 68、培养学生抗诱惑力,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有()
A满足学生的需求
B说理
C榜样的强化
D善于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心境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CD 69、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什么()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
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BCD 70、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思维的道德情感
B直觉
C想象
D伦理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CD 71、关于教师资格认定的说法,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首次任教师,应当有试用期
B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C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证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
D经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D 7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除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包括()A政治教育
B宗教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纪教育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 74、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评分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C 75、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体活动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方法。运用的方法是()
A坚持严格要求 B调动学生主动性
C坚持实事求是
D注意检查和坚持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BCD
三、判断题
76、相关研究直接推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答案解析:错误 77、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答案解析:错误
78、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答案解析:错误
79、虽然男性智力表现比女性智力表现较晚,但是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答案解析:正确
80、教师职业角色是指教师自身和社会对教师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系列期望。答案解析:正确
四、不定项选择题
96、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母,怎能自作主张?”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 孔子答:“当然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浮,所以要加以抑制,是他谨慎。”
A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B根据学生的智力因材施教
C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
D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 97、一位外语教师字教COCK(公鸡)一词时,班上有一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的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哗然。教师平静的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勤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的说话方式。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的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次这个材料表现出该教师善于()A因势利导 B与时俱进 C自我反思 D随机应变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D 98、一个偶然的机会,家境贫寒的小明读到香港艺人刘德华的成功故事,尽管刘德华先天条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但是他作为一个演员,特别热爱演艺事业,做事认真坚持不懈,演技越来越成熟,也成为观众最喜欢的演员之一。小明深受启发,从此,小明以刘德华为榜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并不断告诫自己“只有坚持。只要勤奋,做刘德华那样的人,自己终于有一天会像刘德华一样在自己本职工作中取得成功”。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小明的行为是哪些强化的结果? 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效果强化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BC 99、在杜钦斯的一个实验中,要求使用大小不同的容量器量出一定容量的谁,用数字进行计算,第一道第七题全部可以采用B-A-2C的方法进行计算,但第六题和第七题还可以采用A-C或者A+C的方法进行计算。实验分两组进行,实验组从第一题做到第七题,控制组制作第六第七题。在解第六第七题时,实验组中大多数人仍采用B-A-2C进行计算,而控制组则全部采用了简便的方式进行计算。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A问题呈现的方式
B情绪与动机状态
C思维定势
D原型启发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 100、有的教师把纪律不良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对他们的分心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做法会降低学生的自尊,自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更有意识的破坏纪律,这是不可取的。此材料题型教师在安排座位时要注意()A防止学生产生消极的或否定的纪律体验 B 不能让学生形成表面遵守纪律的态度
C将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 D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D 101、上图为漫画“一顶帽子”,请根据气质类型的理论,判断第一行右侧的先生的表现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 102、本学期,班主任赵老师决定让班上同学轮流做值班班长,当赵老师告诉王建轮到他时,他不假思索的说我不想当,这让赵老师很吃惊。在赵老师的耐心询问下,才知道王建是害怕影响学习。王建最近已经多次拒绝参加班级活动了,在班上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伺候,班级开展活动赵老师也有意不再找王建,但厂商在班里表扬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这样既鼓励了参加活动的同学,也促使王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招还真灵,看到别人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学习也不受影响,王建被触动了,开始积极主动参加班级活动。依据德育过程的相关理论,此材料表明()A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
B德育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说服、灌输和要求
C德育过程是统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D 103、新学期开始,班主任汤老师发现班上不少男生头发很长,汤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自觉的把头发剪短。中午班主任汤老师特意去理发店把自己的头发精心的理了一次,下午班会课,汤老师问大家他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学生说出老师理发了,汤老师又问,我很想知道你们的老师理发之后怎么样?于是汤老师听到了一篇赞扬声,最后汤老师说感谢同学们的真心夸奖。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第二天,汤老师欣喜的发现那几个长头的同学头发变短了。
根据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此材料表明汤老师()A运用了榜样示范法,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 B运用了说服教育法,对学生进行反复劝导 C贯彻集体教育原则,注意到集体教育作用
D运用了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ACD
第二篇:2015年广西教师招考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
2015年广西教师招考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
一、单选(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用时40分钟)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A.华生和斯金纳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弗洛伊德和荣格 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
3.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
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A.灵感——顿悟说 B.灵感——试误说 C.完形——顿悟说 D.完形——试误说
5.教育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A.影响因素问题 B.成长环境问题 C.学习问题 D.教师问题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A.发展心理学 B.思维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记忆心理学 7.题目缺失
8.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A.3——6岁 B.6——12岁 C.12——18岁 D.18——30岁
9.个体的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最近发展区 B.最近联合区 C.最近运动区 D.最近感觉区
10.随生理成熟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还组建下降的智力是()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情绪智力 D.三元智力
11.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12.再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中,学习者表现出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不同偏好程度,属于()A.感觉通道的差别 B.想象通道的差别 C.思维通道的差别 D.意志通道的差别
13.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A.寻求他人帮助 B.获得社会帮助 C.获得机构帮助 D.助人自助 14-40题缺失
41.既是德育客体,又是德育主体的要素是()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资源 D.德育大纲
42.学校要求各班推选3名校班“三好”学生候选人,张老师只把班上的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上报。张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A.教书育人 B.严于律己 C.德育资源 D.德育大纲
43.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4.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他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主动和同学们道歉,从此她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连贯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疏导原则 45.桂阳小学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校性的德育活动,一次是“文明从我做起”评比活动,另一次是“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是()A.德育管理 B.德育途径 C.德育模式 D.德育价值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用来描述教师职业的道德的()A.创造性 B.无私性 C.社会性 D.教育性
4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A.社会现象 B.集体现象 C.个体现象 D.文化现象
48.德育方法的运用应该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A.年龄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B.年龄特点和学习效果 C.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 D.个性差异和学生愿望
4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坚持的司法原则是()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50.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更是教育人的终极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是()A.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 C.安全教育 D.生活教育
51.宋宝独自照顾妈妈的事迹感动了社会,被评为市“十佳少年”。最近,学校开展了向宋宝学习的活动。该活动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52.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A.教师职业标准 B.教师专业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教育原则
53.这学期乐乐没有参加刘老师亲戚办的校外补习班,刘老师便经常找乐乐的茬,上周还把他调剂到教师最后一排坐,乐乐感觉刘老师不如从前那样喜欢自己,这个材料表明刘老师没有做到的是()A.公平待生 B.言行一致 C.严慈相济 D.以身主教
54.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A.重要目标 B.重要机制 C.重要策略 D.重要依据 5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A.创新型社会 B.和谐型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发展型社会
56.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指明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A.全面发展 B.适当发展 C.整体发展 D.品德发展
57.黄老师到上海参加了技能培训活动,回来后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想分享他的培训资料,遭到黄老师的拒绝,这种做法表明黄老师()A.不能严谨治学 B.不能以身作则 C.不能团结协作 D.不能爱岗敬业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个人依法办学,负责筹措该学校办学经费的主体是()A.举办者个人 B.当地政府 C.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D.当地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5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终身学习”的具体要求不包括()A.拓宽知识视野 B.更新知识结构 C.勇于探索创新 D.乐于廉洁从教
60.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A.德育过程 B.美育过程 C.智育过程 D.心育过程
二、多选题(共15道,每题1分)6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该注意()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 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 C.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 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
6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是()A.逻辑—数学智能 B.音乐智能 C.成功智能 D.人际智能
63.行为改变法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见方法之一,它包括A.项目核检表法 B.代币法 C.契约法 D.自我控制法
64.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教学目标是什么
B.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C.选择什么测验手段
D.学生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6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表现在()
()A.教师的认知特性 B.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C.教师的人格因素
D.教师过程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66.在教育情境中,激发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常用的描述有()A.设置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B.激发认知好奇心 C.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D.进行积极的评价
67.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高智商者,智商一定不低
B.高智商者,创造能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不低 D.低智商者,智商一定低
68.培养学生抗诱惑力,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有()A.满足学生的需求 B.说理 C.榜样的强化 D.善于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心境
69.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什么()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 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70.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思维的道德情感 B.直觉 C.想象 D.伦理
71.关于教师资格认定的说法,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首次任教师,应当有试用期 B.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C.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
D.经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
7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除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包括()A.政治教育 B.宗教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纪教育 73题空缺
74.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评分
75.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体活动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方法。运用的方法是()A.坚持严格要求 B.调动学生主动性 C.坚持实事求是 D.注意检查和坚持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76.相关研究直接推出因果关系的结论。()77.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78.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79.虽然男性智力表现比女性智力表现较晚,但是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80.教师职业角色是指教师自身和社会对教师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系列期望。()81-95题空缺
四、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96.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地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母,怎能自作主张?”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地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当然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浮,所以要加以抑制,使他谨慎。”
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 A.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B.根据学生的智力因材施教 C.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 D.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97.一位外语教师在教cock(公鸡)一词时,班上有一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哗然。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勤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的说话方式。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地知识,受到了教育。
此材料表现出该教师善于()A.因势利导 B.与时俱进 C.自我反思 D.随机应变
98.一个偶然的机会,家境困难的小明读到香港艺人刘德华的成功故事。尽管刘德华先天条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但他作为一个演员,特别热爱演艺事业,做事认真坚持不懈,演技越来越娴熟,也成为观众最喜欢的演员之一。小明深受启发。从此,小明以刘德华为榜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并不断告诫自己“只有坚持,只要勤奋,做刘德华那样的人,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像刘德华一样在自己本职工作中取得成功”。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小明的行为是哪些强化的结果?()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效果强化
99.在杜钦斯的一个实验中,要求使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容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第一到第七题全部可以采用B-A-2C的方法进行计算,但第六、第七题还可以采用A-C或A+C的方法进行计算。实验分两组,实验组从第一题做到第七题,控制组只做第六第七题。在解第六第七题时,实验组中大多数人仍采用B-A-2C进行计算,而控制组则全部采用了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A.问题呈现的方式 B.情绪与动机状态 C.思维定势 D.原型启发
100.有的教师把纪律不良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对他们的分心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做法会降低学生的自尊,自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更有意识的破坏纪律,这是不可取的。
此材料提醒教师在安排座位时要注意()A.防止学生产生消极的或否定的纪律体验 B.不能让学生形成表面遵守纪律的态度 C.将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 D.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101.下图为漫画“一顶帽子”,请根据气质类型的理论,判断第一行右侧先生的表现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2.本学期,班主任赵老师决定让班上同学轮流做值班班长,当赵老师告诉王建轮到他时,他不假思索的说:“我不想当”这让赵老师很吃惊。在赵老师的耐心询问下,才知道王建是害怕影响学习。王建最近已经多次拒绝参加班级活动了,在班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此后,班级开展活动赵老师也有意不再找王建,但常常在班里郑重表扬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这样既鼓励了参加活动的同学,也促使王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招还真灵,看到被人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学习也不受影响,王建被触动了,开始主动参加班级活动。
依据德育过程的相关理论,此材料表明()A.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 B.德育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说服,灌输和要求 C.德育过程是统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103.新学期开始,班主任汤老师发现班上不少男生头发很长,汤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自觉把头发剪短。中午,汤老师特意去理发店把自己的长头发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班会课,汤老师问:“同学们发现班上有哪些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说出老师理发了,汤老师又问:“我很想知道你们的老师理发之后怎么样?”于是汤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汤老师说:“感谢同学们真心诚意的夸奖。”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第二天,汤老师欣喜的发现那几个长头发同学的头发变短了。
依据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此材料表明汤老师()A.运用了榜样示范法,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B.运用了说服教育法,对学生进行反复劝导 C.贯彻集体教育原则,注意到集体教育作用
D.运用了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2015年广西教师招考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
第三篇: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A.社会性 B.目的性 C.文化性 D.政治性
2.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三科四学 B.四书五经 C.六艺 D.七艺
3.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当朋友》
C.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D.柏拉图的《理想国》
4.我国学校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 C.商超 D.夏朝
5.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能力,也有扼杀创新能力的力量,此观点反映教育具有()。
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B.正功能与负功能
C.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 D.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6.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
A.学校的精神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的正规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7.人的发展是指()。
A.身心发展 B.身体发展 C.心理发展 D.社会发展
8.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具有()。
A.平等性 B.阶级性 C.生产性 D.民主性
9.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人的总的要求是()。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10.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教导作用 B.选拔作用 C.评价作用 D.管理作用
11.桂林山水的美属于()。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生活美
12.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D.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3.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设立是受()。
A.社会政治制度影响 B.人口的影响
C.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文化的影响
14.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是()。
A.教育的全民化 B.教育的职业化 C.成人教育 D.终身教育
15.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
A.双轨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多轨学制
16.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的蓝本是()。
A.日本学制 B.美国学制 C.德国学制 D.苏联学制
17.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学段包括()。
A.幼儿园和小学 B.中小学 C.小学和初中 D.初中和高中
18.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说明他缺乏()。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背景性知识
19.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时期是()。
A.准备期 B.稳定期 C.适应期 D.创造期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复杂性
21.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好老师”更多地体现了对老师()。
A.专业技能要求 B.专业思想要求 C.专业素养要求 D.专业知识要求
22.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C.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质量 D.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23.当班集体成为教育主体、学生个性特长在班级中得到充分发展,此时班集体处于()。
A.组建阶段 B.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成熟阶段
24.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班级的()。
A.制度管理 B.教学管理 C.活动管理 D.学习管理
25.课外活动根据各学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个体意愿开展,说明它具有()。
A.实践性 B.灵活性 C.自主性 D.娱乐性
26.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当地河水污染进行调查,这属于()。
A.体育活动 B.经济活动 C.文艺活动 D.社会活动
27.我国中小学课外活动与现行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
A.平行关系 B.前后关系 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8.学校通过大公报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
A.群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人活动 D.班级活动
29.教师组织课外活动()。
A.比课堂教学要求低 B.更强调教师的权威
C.要有明确目的 D.没有明确目的
30.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确定研究问题的设计和行动,属于()。
A.文献综述 B.数据搜集 C.问题确定 D.研究设计
31.研究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和解释的方法是()。
A.访谈法 B.问卷法 C.个案分析 D.叙事法
32.有目的、有计划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案例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3.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评价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标 D.教学内容
34.布鲁姆认为认知领域六种目标要求层次最高的是()。
A.理解 B.掌握 C.应用 D.评价
35.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师与学生 D.校长
36.对教学结果的预测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这表明教学目标具有()。
A.准确性 B.个体性 C.整体性 D.生成性
37.教学目标设计的首要依据是()。
A.学生的实际 B.教师的实际 C.社会的实际 D.教学内容的实际
38.赫尔巴特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反映了()。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B.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C.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9.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A.发展说 B.特殊认识说 C.学习说 D.实践说
40.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个人经验 D.社会经验
41.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表象的教学过程基本阶段是()。
A.感知阶段 B.理解阶段 C.巩固阶段 D.运用阶段
42.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大纲
43.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 B.学生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资料
44.课程的总体规划是()。
A.课程设置 B.课程计划 C.课程设计 D.课程要求
4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高中以()。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活动课程为主 D.经验课程为主
46.下列属于交互型教学媒体的是()。
A.广播 B.图片 C.录像 D.多媒体计算机
47.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的()。
A.内容 B.目的 C.手段 D.结果
48.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媒体优势的是()。
A.有利于互动
B.有利于计算机软件与媒体配件的兼容
C.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
D.有利于学生自定教学步骤
49.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有()。
A.讲读讲述讲解报告 B.讲读讲述讲解讲演
C.讲读讲述讲演谈话 D.讲读讲述讲解讨论
50.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
A.课堂讲解 B.课堂作业 C.课堂讨论 D.课堂辅导
5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和批改 D.考试
52.探究学习强调()。
A.以书本为中心 B.以经验为中心 C.以教师为中心 D.以学生为中心
53.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是()。
A.研究性学习B.合作学习C.小组学习D.实践学习
54.课堂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A.小组教学 B.小队教学 C.单式教学 D.现场教学
55.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方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小班教学 C.复式教学 D.班级授课制
56.制定教学评价标准的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学能力 D.教学知识
5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需使用()。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结果性评价
58.“矮个子里挑高个”的评价是()。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59.“你是个文静的孩子,学习认真,能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行为属于()。
A.前置评价 B.即时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化评价
60.将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属于()。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个体间差异评价
C.最佳表现评价 D.典型表现评价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61.“生活的磨难教育了我们”中的“教育”指的是()。
A.正规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广义的教育 D.狭义的教育
6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B.华生 C.孟子 D.格赛尔
6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包括()。
A.人的创造性 B.人的积极性 C.人的自觉性 D.人的社会性
64.我国现行的学制改革包括()。
A.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继续调整中等教育 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65.下列各项对教师及教师职业正确认识的是()。
A.教师是专业人员
B.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C.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
D.教师职业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职业
66.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
A.职前教育 B.入职教育
C.在职教育 D.自我教育
67.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确立共同目标 B.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C.形成正确班级舆论 D.明确班级工作计划
68.课外活动的全面开展,有利于()。
A.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B.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C.培养学生创造力 D.培养学生社会化
69.下列属于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有()。
A.知识与品德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价值观
70.下列属于教学过程本质说的是()。
A.交往说 B.传递说 C.认识实践说 D.统一说
71.直观教具的类型包括()。
A.语言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文字直观
72.课程标准性指包括()。
A.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行为描述
B.对全体学生的最高要求
C.服务于评价
D.作为国家管理课程的基础
73.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研究性学习D.接受学习
74.新课改倡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
A.指导者 B.合作者 C.帮助者 D.支持者
75.下列属于量化评论方法的是()。
A.观察 B.访谈 C.测验 D.考试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7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影响。()
77.教育既有社会依存性,也有自身相对立性。()
78.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统摄作用。()
79.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应由人的本性来决定。()
80.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81.教师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一致。()
82.人发展的顺序要求教育根据人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
83.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
84.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是学校、学外教育机构和家长。()
85.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要注意其影响力及时代。()
86.我国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87.帮助学生认识和珍惜生命是教学过程的功能之一。()
88.凯洛夫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理论。()
89.我国新课改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综合课程程的出现。()
90.进入教学过程的社会生活应该是原生态的。()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学与教学法真题答案及解析
1.选A。
解析:对教育的四种起源学说的考查,心理起源学说是孟禄提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忽略了个体的社会属性。
2.选B。
解析:识记性知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3.选B。
解析: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4.选D。
解析:在教育学中认为,我国学校最早出现于夏朝。
5.选B。
解析:对教育功能的考查,其中教育的正负功能,即对个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根据题干描述,体现的是教育的正负功能。
6.选A。
解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7.选A。
解析:人的发展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应选择最具有概括性的选项。
8.选B。解析:奴隶社会具有阶级性,因此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9.选B。
解析:识记性知识,对教育目的概念的考察。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10.选C。
解析:识记性知识,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
11.选A。
解析:桂林山水属于自然环境,应是自然美。
12.选B。
解析:选C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区分四个选项就可以选出正确的。
13.选C。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主要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题干相符。
14.选D。
解析:最主流的教育思潮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终身教育。
15.选B。
解析:美国的单轨制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16.选B。
解析:1922 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7.选B。
解析: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考查。
18.选A。
解析: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
19.选B。解析: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较多,但是综合分析在稳定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0.选B。
解析: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考查,分析时间即可得出长期性。
21.选C。
解析:选择概括性最高的概念,选项中专业素养更具有概括性。
22.选A。
解析: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23.选D。
解析: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24.选A。
解析: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基础和前提。
25.选C。解析: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自主选择活动的参与上,课外活动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活动过程。
26.选D。解析: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当地河水污染进行调查根据字面意思即可选出社会活动。
27.选C。
解析:课外活动与课程体系相比,其应包括于课程体系之中,所以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8.选A。
解析:对群体性活动概念的考察,大公报形式组织的活动是群体性活动。根据字面意思即可选出。
29.选C。
解析:理解性知识,根据题意,其他选项均是负面行为。
30.选D。
解析:研究设计过程要确定研究问题计划和行动。
31.选D。
解析:考察叙事研究的概念。
32.选A。
解析:考察观察法的概念。
33.选C。
解析:四个选项唯有教学目的具有这个功能。
34.选D。
解析:做评价是最高认知水平。
35.选B。
解析: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36.选D。
解析:生成性意味着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37.选A。
解析:学生是教学目标设定最先考虑的对象。
38.选C。
解析:教育性教学思想的实质。
39.选D。解析: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分析出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实践说。
40.选A。
解析:间接经验即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
41.选A。
解析:感知阶段形成的是清晰的表象,比如说道苹果脑海中浮现出苹果的表象。
42.选B。解析: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排的指导性文件。
43.选C。
解析: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科书。
44.选A。
解析:识记性知识,课程的总体规划是课程设置。
45.选B。
解析:“分科课程为主”是原文件中内的内容。
46.选D。
解析:交互式媒体的特征是有学习者和教育者的沟通,四个选项中只有选D项符合。
47.选C。
解析: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媒体,都是教学的手段。
48.选B。
解析:有利于计算机软件与媒体配件的兼容属于软硬件方面,不是教学媒体的优势。
49.选B。
解析:讲授法的四种基本形式。
50.选C。
解析:识记性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
51.选B。
解析:识记性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52.选D。
解析:识记性知识,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发现知识。
53.选A。
解析: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考察。
54.选C。
解析: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单式教学。
55.选C。
解析:复式教学概念的考察。
56.选B。
解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的依据是课程目标。
57.选B。
解析:考察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58.选A 解析:对相对评价概念的查考。
59.选D。
解析:质化评价和量化评价的区别在于量化是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
60.选A。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与题干相符。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61.选BD。
解析:考察的知识点是教育的概念。
62.选AB。
解析:洛克的“白板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都是属于外铄论。
63.选ABC。
解析: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包括人的社会性。
64.选ACD。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与义务教育是不同的概念。
65.选ABC。
解析:识记性知识,对教育学中教师概念和定位的考查。
66.选ABCD。
解析:识记性知识,对教育学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知识点的考查。
67.选ABCD。
解析:在教育学中认为班级体形成的标志主要包括“一个前提,六个方面”。一个前提,是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班集体的建设计划。六个方面是:班集体的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班集体的学业水平;班集体的风气;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等方面。
68.选ABCD。
解析:识记性知识,对课外活动意义和特点的考查。
69.选BCD。
解析:识记性知识,对我国学者三维教学目标观点的考查。
70.选ABCD。
解析: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的多边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是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的认知过程;加速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科学地艺术地再现过程;并且是统一的管理过程。
71.选BC。
解析:语言与文字直观不是直观教具,故排除。
72.选ACD。解析:《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73.选ABC。
解析:识记性知识,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包括研究性学习等。
74.选 BCD。
解析:识记性知识,新课改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帮助、支持者。
75.选CD。
解析:正确选项为CD,AD属于质化评论方式。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76.错误。
解析: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
77.正确。解析:概念的描述
78错误。
解析:德育排第一位。
79.错误。
解析:这是个人本位论的思想。
80.正确。
解析:识记性知识,概念的描述。
81.错误。
解析:知识水平与专业发展水平不一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范围比知识水平更广。
82.错误。
解析:人发展的不平衡性。
83.正确。
解析:概念的考查。
84.错误。
解析:课外活动的组织者依旧是学校和教师。
85.正确。
解析:概念的描述。
86.正确。
解析:对新课改知识点理解的考察
87.错误。
解析:知识点:“教学过程”模块的教学过程的功能。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可具体分为如下5个基本功能:(1)知识传授的功能;(2)智力发展的功能;(3)情感培养的功能;(4)个性发展的功能;(5)社会适应的功能。
88.错误。
解析:“教学过程”模块的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即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在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有所不同。孔子将教学程分为“学、思考、习、行”等阶段,而赫尔巴特则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或联合、系统、方法”等阶段,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设课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学生行推理、进行实验验证。
89.正确,解析:“教学内容”模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有时也被称作“经验课程”;是一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与互补性、有着自己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形态,它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
90.正确。
解析: “教学内容”模块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关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也就是要改变教学内容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生活要有一定距离。1.有用与无用。“有用”与“无用”,不能仅仅看它是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直接应用,还应当看到它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的作用。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只以实际生活和社会中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标准,应当有更长远的眼光,不但要强调实用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更要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强调它在培养学生素质上的作用。2.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以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来说,课程既要面向生活,又要与生活保持适度的距离。面向生活,不是与生活合一,而是既要联系日常的世俗文化生活,又要与日常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当前的课程研究与改革,就是要寻找到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这个适当的距离,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或倾斜的“度”。3.课程既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更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四篇:2016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2016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试者是否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开展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以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1.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并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学生心理与教育。(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2)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①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运用。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感觉通道的差异,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③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④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3.教师心理。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掌握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运用。
理解教师职业角色的含义及构成,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2)教师的专业品质。
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的内涵,能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解决问题。
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含义及作用,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理解教师的情感投入及其作用。(3)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4.学习心理。(1)学习概述。
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类型。(2)学习的主要理论流派。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②认知学习理论。
了解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了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掌握罗杰斯的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①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运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②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4)知识学习与迁移。
①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②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5)问题解决的学习。
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及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6)创造性思维。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理解智力、环境等其他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结合实际运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5.品德心理。
(1)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掌握品德的概念。(2)运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6.课堂管理心理。
(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
(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掌握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1.德育概述。
(1)掌握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3)掌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4)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概念、意义。2.德育过程与原则。
(1)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与基本矛盾。(2)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理解学生思想品德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4)理解德育原则含义,掌握中小学德育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5)能够运用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的基本理论分析学校德育现象与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
3.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2)了解德育的主要途径。
(3)掌握德育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运用,理解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4)掌握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4.教育法律法规。
(1)了解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3)了解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4)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能判断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5)了解教师权利、教师义务的涵义,掌握教师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了解学生权利的涵义,掌握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对学生权利保护的意义。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理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能够正确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一)题型与分值。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合 计100分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考查目的: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及代表人物。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学派,其中,人本主义学派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本题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D 【例2】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最近发展区 B.最近联合区 C.最近运动区 D.最近感觉区
考查目的: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解析: 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批判关于人的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学观点出发,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中,在探讨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BC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 【例3】儿童在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
偷药”后,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考查目的: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运用。
解析: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可以区分出6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对伦理困境的回应更为适当。他在研究中使用伦理困境的故事,关注人们在面临类似的伦理困境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行动是正当的。然后他将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出6个不同的阶段。这6个阶段属于3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1)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和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2)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和阶段4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3)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 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和阶段6 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
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答案:D 【例4】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A.知识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 C.能力的活动 D.审美的活动 考查目的:掌握学校德育的含义。
解析:德育包括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属于掌握层次,容易题。
答案:B 【例5】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她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主动和同学们道歉,从此她与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连贯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一致性原则 D.疏导原则 考查目的:理解掌握主要德育原则含义和运用要求,能够实际运用。
解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运用的德育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等。其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养成良好品德。题目中班主任对小倩的教育遵循的是疏导原则。属于理解、掌握和运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D 【例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该坚持的司法保护原则是()。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考查目的: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显然选项C正确。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应注意()。A.问卷题目不宜过多 B.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 C.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 D.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 考查目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解析:问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编制的,对于被调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种心理学的结论。问卷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在编制教育心理学调查问卷时应做到:(1)问卷题目不宜过多;(2)问卷的编制应尽量生动有趣;(3)在问卷中可加入一些探测题目;(4)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
答案:ABCD 评分标准:
【例2】以下选项,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维度的是()。A.逻辑—数学智能 B.音乐智能 C.成功智能 D.人际智能
考查目的:在实际中理解与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解析: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本题C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D 评分标准:
【例3】创造性与智商存在一定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高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不低 B.高智商者,创造力可能高也可能低 C.低智商者,创造力一定低 D.低创造力者,智商一定低
考查目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与特点的掌握。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与智力有相关,但是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两者的关系可以具体表述如下:(1)低智商者难以有高的创造力;(2)高智商者不一定有高的创造力;(3)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低创造力,智商水平可高可低。这表明:第一,创造性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其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包含了智力测验未涉及的智慧品质,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第二,超过一般水平的智力是实现创造性潜力所必需的,但是超过了这个临界水平,智力同创造性的相关就几乎等于零。本题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ABC。评分标准:
【例4】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求教师做到()。A.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 B.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C.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D.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
考查目的:良好课堂心理气氛营造策略的掌握。
解析: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做到:(1)教师要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3)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4)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本题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属于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ABCD 评分标准:
【例5】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德育形式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评价
考查目的:掌握德育过程构成要素。
解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在德育中都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互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德育过程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的关系构成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B C 评分标准:
【例6】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D项不是这一原则的要求。
答案:A B C 评分标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是错误的用F来代替,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
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考查目的:理解心理发展内涵。
解析:个体的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形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因此本题是正确的。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2】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考查目的: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
解析: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因此本题是错误的。属于掌握层次,较难题。
答案:F 【例3】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考查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1)鼓励质疑;(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因此本题是正确的。属于运用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 【例4】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考查目的: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矫正。解析:学生品行不良主要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学生品行不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有:攻击、逃学、迷恋游戏机、赌博等,针对具体行为可以采取不同的转化与矫正的方法。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方面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来寻找原因。学生品行不良的转化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T 【例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考查目的:了解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
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德育的途径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决定的。由于德育的任务、内容和原则是多方面的,因此德育途径就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而教学工作总是具有教育性的。因此,该题是错误的。属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F 【例6】学校如果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以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考查目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内容。
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因此,该题是正确的。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和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 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兄,怎能自作主张?” 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 “当然应该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 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率,所以 要加以抑制,使他谨慎。” 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 A.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 B.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 C.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 D.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考查目的:学生性格差异的运用。
解析: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案例中所讲述的子路和冉求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子路做事情比较鲁莽、草率,往往不考虑后果,所以孔子要约束他;而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孔子要鼓励他去做。本题的BCD选项不符合题意。属于运用层次,容易题。
答案:A 评分标准:
第五篇:2018年曲靖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8年曲靖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1)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1-15岁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4、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A.比较难的任务 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务
5、一个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朋友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6、“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7、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叫操作性知识,也叫()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他认识到“认知策略”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A.派生类属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9、学生在几何课上学会用圆规画圆,这种学习属于()
A.操作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10、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 D.画出系统结构图
11、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2、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A.前习俗
B.习俗 C.后习俗 D.公正
14、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
15、在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A.知识 B.应用 C.评价 D.综合
16、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17、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自我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8、在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安排教学,需要什么测验?()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9、人们将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的所要测量信息的程度,称之为()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常模
19、人们将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的所要测量信息的程度,称之为()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常模
二、填空题
1、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________、________、提问、________与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特点,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3、自我肯定的训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训练,即:请求、拒绝和________。
4、心理学家马杰认为,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________、________以及行为标准。
5、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辈、朋友和 ______的角色。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儿童认知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3、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及教育意义。
4、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5、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四、论述题
1、论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
2、【育萃专家解析】D。
3、【育萃专家解析】B。
4、【育萃专家解析】D。
6、【育萃专家解析】D。因为形式训练说是关于官能(即能力)方面的迁移,它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迁移。
7、【育萃专家解析】D。
8、【育萃专家解析】D。相关类属学习。只是一种相互关联的类属关系。
10、【育萃专家解析】A。谐音联想法是一种记忆术,属精细加工策略。B和C是复述策略,D是组织策略。
11、【育萃专家解析】B。对问题的准确表征。理解问题就是借助于个在的具体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征。
12、【育萃专家解析】C。
13、【育萃专家解析】C。后习俗。超越了一般的社会观念而上升到普遍伦理水平。
14、【育萃专家解析】C。
15、【育萃专家解析】C。超越原定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判断。
16、【育萃专家解析】B。
17、【育萃专家解析】A。
18、【育萃专家解析】C。配置性评价,即准备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以便安排教学。
19、【育萃专家解析】B。
20、【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做笔记、生成性学习。
2、【育萃专家解析】发现问题、理解与表征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3、【育萃专家解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4、【育萃专家解析】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5、【育萃专家解析】管理者。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这是一道简答题,只要对相应要点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2、【育萃专家解析】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3、【育萃专家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结构要符合四个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教育意义: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学生所要构建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关系的图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4、【育萃专家解析】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
5、【育萃专家解析】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必须是明确、具体且及时的。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一贯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