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熊绮芬同志简要事迹
熊绮芬同志简要事迹
熊绮芬,女,汉族,1963年10月生,陕西潼关县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县计委、计经局,县政府,市文物旅游局等单位工作。2007年任渭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分管民族宗教工作,2010年至今任渭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渭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职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四句话”方针统领宗教工作全局,扎实工作,勤政务实,维护了全市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做宗教工作领头人,以身教代言传,立标杆做表率,先后举办全市宗教政策法规和专题培训班15期,亲自上台授课,讲法规、宣政策、教方法,累计培训786人次,使全市宗教工作干部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凝心聚力。做宗教工作尽责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创造出“刚柔并济”工作法,被《中国宗教》杂志刊载。扎实推动宗教专项工作,主动上门约谈相关领导,有效遏制乱建滥建等现象。率先完成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工作并做经验介绍。全省民间信仰工作现场会在渭南召开,首创“民间信仰规范化管理办法”在全省推广。做信教群众暖心人,为宗教团体争资180多万,安排10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就业,获得了宗教界人士的广泛赞誉。稳妥处置矛盾纠纷30多起,重大问题亲赴一线、现场指导,没有出现一起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信息工作连续五年全省先进,被确定为国宗局直报点。熊绮芬同志在宗教工作战线上默默耕耘十余年,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2次,2015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渭南市民宗局被评为“陕西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连续两年被表彰为渭南市政风行风测评优秀单位,四次荣获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第二篇:主要事迹(郭绮玲)
主要事迹
郭绮玲,教育学院10小学教育班,担任10小学教育班团组织委员,院团委学生会秘书部副部长。入校以来,我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平时我能够妥善处理好班级工作与学生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我平时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作为班级团组织委员,我认真组织好每月的团日活动,而且能积极调动班级积极性,今年被评为“优秀团员”。大一时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大二上学期已参加党课学习。
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工作上,我认真踏实,从不假公济私,决不利用学生会的职权为班级谋利益。平时努力做好学生会及各班级的工作,做好会议记录工作,起草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年除了举办部门特色活动“公文大赛”还与四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百科知识竞赛”。我不仅能积极完成好部门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工作,而且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作为班干及学生会干部,具有二重身份,在班级和学生会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我总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学生会、班级工作两不误。
在学习上,我善于自学与思考,学习成绩良好。
三、积极生活,乐于助人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积极参与爱心献血活动。在课余时间我还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是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励志之友协会的会员,曾参与过探望孤寡老人、三下乡、花市摊档义卖等活动。
在我心中我一直秉承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该有的理念,就是服务学生群众,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学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郭秀芬同志事迹-辽宁金农网
郭秀芬同志事迹简介
郭秀芬,女,1955年1月24日出生,大专文化,1980年6月入党,1978年10月任村妇代会主任,2000年春任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妇代会主任,2007年三月,任王爷陵村党支部书记。简简单单的履历,记录着一个普通农家女不平凡的成长过程。近年来,王爷陵村因卓著的成绩跨进了市、县先进行列,党支部先后被县、市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共产党员工程”标兵单位。2013年以来,郭秀芬先后被全国妇联授予“城乡妇女建功先进个人标兵”,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6年相继当选为市党代会第十三次党代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17年4月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在这太多的荣誉里,蕴含着郭秀芬几多拼搏的汗水,几多创业的艰辛。凝结着这位女支书对家乡这片黑土地和黑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多少爱恋,多少情深!
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座落在法库西北部的巴尔虎山脚下,全村耕地面积6280亩,总户数430户,总人口1700人。全村现在正式党员70名,入党积极分子7名。以前,王爷陵村也跟别的村一样,单一种植模式,传统的粮食生产,人均收入总是在1000元上下晃荡。1994年以后,虽然搞起了棚菜开发,可零打碎敲的始终形成不了规模,产品卖不上价钱,到手的效益低,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总是在温饱线上徘徊。前后街数,东西街拨拉,有存款的没有几户,谁家老人得了重病,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满村张罗钱,要是摊上自然灾害那情况更糟……有道是“穷则思变”,就在郭秀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000年春,她和她的“一班人”通过多方考察、调研,最后还是把致富的突破口锁定在了棚菜这项产业上。搞产业上项目,刚开始碰到的难题十有八九就是农民群众不认识的问题。王爷陵村搞了几年棚菜,可由于管理跟不上,销路差,搞和没搞的农户的收入差不了多少。因此,再提搞棚菜郭书记他们碰到的阻力挺大,如 何统一村民的思想认识,投身这项产业?她和“一班人”除了和乡亲们查找棚菜生产效益低下的原因外,她和其他四名“两委”班子成员都报名包了棚。秀芬的丈夫和儿子都有一份固定工作,她本人工作又脚打后脑勺的忙,很难挪出时间经营棚菜,其他几名村干部一再劝她别在包棚了,可她委婉谢绝了同事的好意,硬是说服了丈夫,象她所说的完成“政治任务”一样包了三栋棚。郭书记包了棚,村主任、会计和其他村干部都包了棚。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村民们报名建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年秋,120栋温室建成,全部包到户。棚落到户以后,秀芬和她的“一班人”又投入到起早贪黑的各项服务工作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王爷陵村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抓住棚菜生产这项产业不放,改造老棚,建造新棚,年年发展不间断。郭秀芬和她的“一班人”不断调整工作重心,跑资金、调品种、抓销售……服务工作做到了家,棚菜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和提高,2004年秋天,刚做完子宫肌瘤手术仅二十几天的郭秀芬不顾家人阻拦,起早贪晚泡在建棚工地上,一连干了两个多星期,就是凭着这股子实干精神,就是凭着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王爷陵村的棚菜产业有了大的发展,成为了这个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越来越多的乡亲也靠棚菜致富奔小康。截止到2008年末,王爷陵村棚菜面积已达到1256栋,2000亩,其中温室110栋,冷棚200栋,户均近3栋棚。2012年以后,王爷陵村的棚菜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棚内的土壤病菌残留多,病虫害多发,需更换土壤。二是竹木架构的棚型采光差、积温慢,不仅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和产量,而且抵御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降低。为了使棚菜产业摆脱困境,郭书记带领两委“一班人”采取了不少相应措施去应对,但效果还是事倍功半。经过充分调研,村“两委”集体决定对棚区进行改建,其做法一是在棚区原址上依次将原有的温室前移,这样就解决了土壤更换的问题。二是将原来的60延长米的温室长度延伸到120米,竹 木骨架改为钢筋骨架,这样采光差、积温低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事是拍板了,可接下来遇到的棘手问题有两个,一是资金的筹措,二是棚户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郭秀芬书记和村主任兵分两路,分工合作。郭秀芬自己单枪匹马外出争取资金,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在村里搞资金自筹,经过三个多月的奔波,棚区所需资金在2014年春节前总算有了眉目,争取资金238万元,自筹资金111万元。春节刚过,郭书记又带领她的“一班人”挨家挨户开始做棚户的思想工作……2014年4月中旬,棚区改建正式开始,从工程设计到实地丈量,从立壕重建到棚架焊接,秀芬一直泡在施工现场,全程跟踪各个环节,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与棚区改建同时进行的还有辉山乳业来村进行的土地流转工作,涉及流转土地面积近3000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极易引发矛盾的焦点,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就需要村“两委”的大量细致的工作。两项工作同时推进,郭秀芬书记常常是工作到半夜,甚至通宵达旦。一年下来,她的体重整整降了18斤。这一年,是郭秀芬书记最为忙碌的一年,棚区改建所涉农户126户,土地流转所涉农户316户,哪一家哪一户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这一年,也是郭书记最为欣慰的一年,222栋温室上冻前如期蒙上了棚膜,实现了当年改建,当年生产。完成土地流转2823.5亩,180名剩余劳力从土地里走出来,从事经商和劳务经济,人均年收入都在三万元左右。也是从2014年起,王爷陵村通过自己的努力,行之有效的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即三分之一的人从事棚菜生产,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经商和外出务工,三分之一的人从事大田生产和畜牧养殖。对此,不仅郭书记感到欣慰,王爷陵人都感到了欣慰。用乡亲们的话说,有这样的好书记引路,好日子指定有奔头!2015年,郭书记和村干部又在棚菜生产上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旨在做大做强这项产业。一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请省、市、县农业专家安欣哲、邓忠贤和郑金和来村授课,使 每个棚户至少有一个种菜的“明白人”。二是二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在捕捉市场信息的同时,启用了马立朋、马立辉、黄强等13名蔬菜经纪人,使棚菜远销到东北三省和上海等大城市,甚至远销到江苏、贵州和俄罗斯等地。三是加强蔬菜合作社建设,对蔬菜合作社进行了完善,使社员增加到了126人,蔬菜的生产经营实现了“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等。截止到2016年,王爷陵村年产蔬菜1776吨,总收入实现400万元,棚菜单项人均收入达到2352元。加上粮食生产、畜牧养殖和劳务经济的收入,王爷陵村农民纯收入实现了12800元。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让老百姓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心里装着人民群众,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这是郭秀芬同志工作日记上的一段话,也是她和“一班人”工作实践中为之努力的目标。2014年以来,她和“两委”班子成员先后为建棚的村民筹集资金460多万元;串调土地560亩;完成了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受益户数达到430户;新修建水泥路14.5公里,实现了“户户通”;2014年以来,争取帮扶单位资金42.8万元,修筑棚区作业路10公里;完成村部修缮面积300平方米;新建村文化广场一个,面积1500平方米,栽植环村林52000多株;沿路栽植风景树22000多株,2016年,先后为刘凤彦、温希昌、温崇武、刘义学、曹淑琴等五户贫困村民修缮了房屋;为126户棚菜种植户购买水泵222套。铺路、修房、植树,只要是为大伙儿的事,为王爷陵村的事,郭秀芬总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在众乡亲心目中,秀芬是最优秀的,也是最可依赖与信任的。可在丈夫和儿子的眼里,秀芬并非好媳妇、好母亲,因为一干起来工作,郭书记心里就没有了丈夫、孩子、更没有了家!
要改变贪穷落后的面貌,达小康,求和谐,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忽视不得,必须抓紧抓好,这是郭秀芬和她的“一班人”下气力做的两项工作。在 党建上,他们抓班子,带队伍,创新活动载体,创造性地开展“设岗定责”、“党群共同致富示范区”、“党员承诺制”和“两学一做”等党建活动,被市委和县委评为先进。从2008年四月开始,创建为民服务代理点,村干部年均代办件数280多件,服务上门230多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村党支部同居住在本村的“沈阳市老干部标兵”温希武联办家庭广播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而开展的宣传活动做的有声有色,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程度有了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心思进,团结和谐。
第四篇:工程设备部部长熊**同志事迹
于无声处听惊雷——记工程设备部部长熊**
对于企业来说,生产出的产品是桥,而设备则是桥梁。没有运转正常的设备这根梁,再好的桥也搭建不起来,无异于空中楼阁。管理好如此多的设备,是一件难事。而公司工程设备部熊部长就把这件难事给顶起来了,并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2003年的日常设备维护管理和GMp认证等工作中,熊部长踏实的实践着设备维护管理的各项职责。他说:“我和其他职工一样,都是一名普通的职工,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惊人事迹。” 但我们感觉,他工作起来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像上足了发条的钟。7月中旬,酷暑难当,天气持续高温达40多度。二车间急需解决曲安奈德灌装机改装和计量罐的加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赶时间,只有找生产设备的相关厂家去解决。7月16日这天,气温高达42℃,他根本不顾及自己单薄的身体,抗着计量罐,揣上防暑药就上路。临行前他妻子看到天气持续高温,生气地说:“你就不可以等过两天天气好点再去啊!”熊部长只说了一句:“时间等不得,厂里等着这些东西用。”他妻子也无可奈何,只好再三叮嘱他要记得吃药。就这样他一路上含着人丹,吃着霍香正气液来回奔走,在短短的两三天里,他跑了几个地方,最终使问题得到落实和解决,确保了曲安奈德的批量上市。在设备调试整改的那段时间,每天早出夜归,日夜坚守在整改第一线已经成为了一种熊部长习惯。他满脑子考虑的都是整改项目。常常为了做好工作安排或解决好一个问题,连走路、吃饭的时候都在想,甚至在晚上一觉醒来都在思考解决工作上问题的办法。在家经常静思整改方案,妻子有时和他说话他都不知道。他妻子问他:你发什么呆?从整改到认证结束的3个半月里,他未能与妻子在一起吃过一餐饭,80多岁的老父近在咫尺也没空去探望一次。在设备整改工作中,他往往是超负荷工作,除白天正常上班时间要到各岗位去检查,落实安排整改工作和了解整改进度、质量外,晚上一吃完饭,就加班加点着手检查软件编写修改情况。到了设备验证的紧张阶段,晚上也在整改现场抓设备整改调试工作,时刻有人来谈工作,常常是忙得中晚饭吃起来也不安心。由于长时间超体力透支,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加上身体就一直不适,常常胃痛、感冒,只带些药到上班时服用,而无暇顾及看病。终于有一天病倒了,大便便血,躺倒在床上打吊针。当天晚上刘总打来电话问候,并告知他明天就要和陈通去浙江购百级层流罩。当时他很清楚工地是多么的需要他。熊部长马上对刘总说:“你放心地去,明天我就去上班。”当时他妻子就责怪他说:“你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不要命了。”第二天,他就揣着药去上班,妻子只好为他开好吊针,等他晚上回到家里再接着打。12月份是软件编写、硬件整改、设备验证的关键时刻,为了按时、按质、按量的做好认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验证的同志统统是通宵达旦的工作,几个月来,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晚上回家,他所住的宿舍的后门已上锁,从前门进要多走近20分钟。为争取时间休息,他只好爬铁栅门进去,当妻子、女儿知道后,都取笑说:你这样大的年纪,还爬墙爬壁,摔断了老骨头咋办。以致于亲朋好友都不解地问:你这样卖命地为老板做事,年薪肯定不少吧!过年发了好多红包吧!他淡然一笑,说:公司职工都是这么干的。“工作中能吃苦,生活中不怕吃亏,遇事能受气”是他座佑铭,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去年底的设备验证时,灭菌柜厂家来人对三条生产线的灭菌柜进行验证。验证结束时,因王发顺出差去了,该师傅提出要将验证报告带回去,待王发顺将购验证用的生物指示剂款600元寄给他后,再将该报告寄来,为了避免该资料在邮寄中丢失而影响认证工作,他即要求他将报告送来,由自己先垫付600元的生物指示剂款项,才让他离开。设备管理和安全是紧密连在一起的,熊部长既是设备部长又兼任着安全办的主任,更感到责任的重大,丝毫不敢麻痹松懈。但春天雨水季节天气变化大,必须事先掌握天气情况,所以他总是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开始妻子不理解,慢慢也就习惯了。在落实天气状况和安排好线路改造时间后,那天他也4点多钟早早起来。他妻子责怪说:你这个人太死心眼什么事都要自己去,没有你就不行。通过了GMp认证,这只是技改工程走好了第一步。新厂区生产要达产达标,设备整改完善的工作还很艰巨。他依旧在这方热土上奉献着。
第五篇:王国芬同志先进事迹
王国芬同志先进事迹
王国芬同志系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的一名主管护师,中共党员,她自1982年从甘孜州卫校毕业后一直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她始终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爱心、关心和同情心对待患者,以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护理技能服务患者,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护理骨干,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在“抗震救灾,生产自救”过程中更以非凡的毅力,忘我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从医三十余年来,她的“心”永远属于广大的患者,而“身”也交付给了医疗卫生事业。她因技术精湛,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医院的“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王国芬同志十分重视培养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地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在一次次与病人并肩作战,与死神较量的经历中,使她深深懂得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技术水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对患者大公无私的关爱。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文件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处处以《医德规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多年来,她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爱岗敬业,不怕苦不怕累,以高昂的工作热情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她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人们常说:“护士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要有一双勤快的手”。真诚的微笑,细心的关怀固然能得到病人的认可,然而,仅仅有热诚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专业技术,才能完全胜任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始终坚持强化理论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吸取新知识,钻研新业务,总结实践经验,在临床中言传身教。为更好服务患者,共同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工作的30余年中,她深刻体会到了患者的疾苦和做好护理质量工作的重要。手术室工作被动,突发情况多,是一个风险高、难协调的大科室。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王国芬同志协助护士长建立健全监控体系,实施严格管理,确保手术安全。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亲情护理,优质服务”活动,带头做到“十个一点”和“十不准”等行为准则,做到术前访视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术中为病人创造一个无菌、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术后将病人安全送回病房。使手术室成为患者最满意科室之一。
三、抗震救灾,生产自救,以院为家,全心奉献。
年地震中,自家住房垮塌,无暇顾及家人安危及财产损失,积极参加
地震伤员的抢救及转运工作,主动请缨,参加幸福家园110余万平方米板房的“消、杀、灭”工作,保证了板房居民的身体健康,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做出了贡献。自家的房屋在地震中损毁,在玉堂简陋板房居住期间,先后三次因暴雨而遭受水灾,仍然坚守医院的工作岗位,没有一次影响工作,没有向党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儿子于2009年不幸罹患胃癌,在儿子病重期间,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坚守工作岗位,儿子去世后强忍悲痛,在处理完儿子后事,没有休息一天就重返工作岗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2010年,麻醉科李主任因患“脑溢血”,使医院原本就缺人的麻醉科工作更加捉襟见肘,她身先士卒,挺身而出,自己主动顶班。有时手术多,她一连几个星期没有休息,可她没有喊过苦和累,没有要过一分补助。积极协助麻醉师工作,在李主任病休的几个月中,在仅有两人值班的情况下,协助麻醉师顺利完成了800余台手术,确保了医院手术室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得了全院职工的一致好评。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有委屈、有困难,但王国芬同志从未动摇过,她深深地热爱着这个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她用爱心、真诚和知识为每一位病人撑起了一片没有阴霾地的天空。作为医院的老职工,明年即将退休的她,重来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无闻的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在工作中吃苦在前,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