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态度“预防接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另类”心理策略
态度“预防接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另类”心理策略
摘要:信息化、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固守“只讲一面理”的工作模式,而看似“另类”的态度“预防接种”之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工作视角。提高官兵抵御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应把握好几个工作时机:(一)倾向性思想问题的萌发期,(二)心理成长的“关口节点”期,(三)涉及个人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期,(四)执行重大任务期间。施行“预防接种”策略,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把握接种“疫苗”的适宜强度,(二)拓展青年官兵的信息容量,(三)准确把脉官兵的思想动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态度“预防接种”;时机选择;信息化;思想动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5-0123-03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构建、修正和巩固官兵认知观念的过程,也是影响、改变和优化官兵态度体系的过程。教育者施加的任何教育影响,只有经过官兵的主动选择、比较取舍、心理接纳和自觉内化,才能转归为官兵内隐的态度调整和外显的行为变化。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官兵形成、改变和强化对某种事物的态度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向官兵“转达”和“告知”一种观点、一种思想上,还同时需要形成或改变相应的态度,从而使其真实地接受这种观点和思想,并指导自身的行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相互激荡的观念思潮、多元并存的价值取向、鱼龙混杂的快餐文化等,大大拓展了青年官兵获取信息和取舍信息的自由度,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固守“只讲一面理”的工作模式。针对青年官兵的思想和心理特点,采取看似“另类”的预防接种之法,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工作视角。
一、态度“预防接种”理论述要
心理学上的接种效应,是借用医学术语而来的。医学上,当个体面临病毒侵袭时,如果没有抵抗病毒的自然防御抗体,病毒就会对人的肌体产生极大危害,击倒个体。假如在病毒侵袭之前为人体接种少量的、不致危害健康的病毒,就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样,当人们再次遭到大量同类病毒的侵袭时,肌体中业已产生的抗体就会成为抵抗病毒的防御物,使人体具有免疫功能,甚至能够终身免疫。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麦圭尔(William McGuire,1964)对说服的心理防御与预防病原菌所涉及的生理过程之间进行了类推。他认为,人们通过两种方法使自己免受疾病的感染。第一种方法是,人们通过正确的营养和锻炼来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加强和支持我们的免疫系统。第二种方法是,当人们面临一次病菌的强烈攻击时,例如在一次严重的流行性感冒蔓延时,对人们进行疫苗接种。个体注射预防针时,药水里包含了少量导致疾病的细菌,这些细菌刺激人们的身体产生抗体,从而避免未来细菌的强有力攻击。在态度受到攻击时,第一水平的保护,即正确的营养和照顾,事先对一个人的基本信念给予支持的观点,类似于给人们提供一个抵御说服的支持性防御。与第二种生理防御相对应的预防接种的方法,是将人暴露于微弱的、能刺激抵抗力形成的攻击其基本信念的反面观点中。那么,它是否也可以被用来抵御说服呢?麦圭尔推断,在信息传播的效果上,“事前滋养”不如“事前接种”,接种预防策略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抵御说服方法。该策略首先选择轻微地攻击一种信念(态度),通过向人们暗示用以反驳的论据,鼓励人们想出自己的、用以反驳攻击的论据,来促使人们进行反驳攻击。由于已经遇到了微弱攻击的挑战,人们目前应该有足够的“认知抗体”,去抵制“说服细菌”强有力的入侵。威廉?麦圭尔的后续研究发现,那些一开始受到信念轻微攻击的人――这种攻击接着被他们自身反驳了――在后来遇到对该信念的强有力攻击时,能够更好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也就是说,处于态度改变情境中的个体,在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或劝导性的进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做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的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著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各种不同意见。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的预防接种效应,亦称“免疫效应”、“防疫效应”。
二、态度“预防接种”的时机选择
什么时候实施态度“预防接种”,不应想当然、一厢情愿地随意确定,而应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为牵引,契合青年官兵心理脉搏的实际态势,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官兵抵御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具体说来,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工作时机:
(一)倾向性思想问题的萌发期
当官兵思想存在不健康的潜在趋势,尤其是当某类不良现象可能蔓延并成为显性的倾向性问题时,及时采取“预防接种”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官兵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为引导。因为在倾向性思想问题的萌发期(而不是显现期),消极思想倾向尚未形成气候,只要教育者深入调查,敏于观察,善于分析,就能够及时把握时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现象变化很快,有些问题发展很快,如果教育者反应滞后,发现问题过晚,就会错过“接种”的最佳时机,加大教育的难度。
(二)心理成长的“关口节点”期
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两种时机,一是新兵入伍初期。通常情况下,新兵入营的一周到两个月之间(此期间一般不宜实施“接种”),心理不适表现得最为集中,也最为明显,这种现象也被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而之后则会逐步适应全新的环境。这时,由于新兵已经初步实现了角色的社会化,逐渐习惯、适应和接纳了部队的教育和管理特点,且尚未受到来自个别人消极思想的“污染”,这就为“预防接种”提供了绝好的工作时机。适度的预防接种,有利于教育者在他们“空白的心理背景”上,书写最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念,以端正其服役动机,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变。二是老兵退伍期间。在即将告别军营,解甲归田之际,老兵们既有对部队的留恋,又有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往往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个人愿望未能实现的失落心理、前途未卜的郁闷心理、未来不明的焦虑心理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反应,这一阶段也是官兵人生中重要的心理关口。此时进行恰当的“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帮助官兵合理规划未来,在职业定位、道路选择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从而缓解官兵的焦虑水平,提升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三)涉及个人利益的敏感问题时期
在选送技术学兵、选改专业士官、考学、入党、评优评先等涉及官兵前途进步的敏感问题上,官兵往往心理波动大,思想顾虑多。这些时机不仅是官兵寻求思想帮扶、心理服务的重点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时机选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官兵思想觉悟的重要契机。针对官兵的不同利益诉求,有侧重、有选择、有区别地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帮助官兵
正确认识自我,端正人生态度,学会有弹性地对待个人需求,提高他们战胜挫折、战胜自我的心理柔韧度。
(四)执行重大任务期间
部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调整、跨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等多样化重大任务期间,青年官兵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疑虑、自责、疲劳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反应,如若不能及时地予以缓解和消除,必然给官兵带来累积性、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不仅直接影响任务的圆满完成,对官兵的个人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可利用战斗间隙、训练间隙等时机,选取易发的、多发的不良心理行为倾向,作为态度接种的突破口,通过适当的、有意识的预防接种,诱发和巩固官兵应对多样化非军事任务的心理准备状态,在认知调整中强化使命意识,缓解身心负荷。
三、态度“预防接种”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中施行“预防接种”策略,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接种“疫苗”的适宜强度
态度预防接种理论认为,要保持人们已有信念的免疫力,必须有计划地让他们接触处于微弱状态下的细菌环境,从而刺激个体抵抗力的发展。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无菌环境中长大,一旦被暴露于细菌环境中,他的身体就很容易被感染一样。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目标只有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也就是说,态度接种的“疫苗”不是“毒性”越强越好、“剂量”越大越好,而要充分考虑官兵的觉悟程度、道德水准、文化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官兵的现实思想基础和心理发展现状,注入其可以承受的“适量疫苗”,使接种目标精准地契合于官兵的“现实思想带”和“最近发展区”。
具体说来,对于思想基础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官兵来说,因为他们本身就对消极的甚至反面的思想倾向具有良好抵御能力,在可控的前提下,工作中可以适当加大消极思想倾向的攻击强度,以使其在与消极思想的博弈与交锋中,产生更强的认知抗体;对于思想基础一般的官兵,应降低“疫苗”的攻击强度,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攻击强度与官兵判断水平、自主能力、调整能力之间的协调匹配;而对于思想基础较差、文化程度较低的官兵,则不宜采取态度接种的工作方式,否则,不仅不利于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反而会为其消极思想倾向提供论据支撑,使接种“疫苗”成为“毒苗”,直接违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种疫苗”,应更多地着眼于全体官兵,这就要求教育者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官兵思想基础的公共值,坚持一致性原则、多数人原则、层次性原则,并与时俱进地根据大多数官兵的思想动态,及时、灵活而准确地调整“接种疫苗”的“活性”。
可以看出,教育者必须具备优选“疫苗”的能力,因为接种效应并不是接下任何“种”,都会产生良好效应的,甚至可能产生消极的接种效应。因此,一定要考虑和针对官兵的思想基础,精心选择与之匹配的,能够有效“防于未然”、“禁于未发”的反向态度作为“疫苗”,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二)拓展青年官兵的信息容量
一种态度的改变必将导致整个思想体系的调整,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态度,必须首先“打破”原有的思想体系和认知结构,这就需要一种或几种强大的外力,多角度、多层次地施加影响。在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的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信息量大,传播区域广,不确定性强,且不易人为控制。主要表现为,在空间存在上,大众传媒可以在家庭中和社会上随意延伸,无孔不入;在信息内容上,从科学知识到针头线脑,从政治思想到道德文化,无所不容;在时间传播上,无时不在,不分时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欲予限制和阻抑官兵的信息知情,已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既然网络信息的受众终究会接触到“危险的思想”,那么,先让他们了解一些这样的观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加之于我们的科学辨读、有效引导,他们就很可能抵御“危险思想”的劝说、渗透和腐蚀。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决定向党内外人士扩大发行《参考消息》,刊载的内容多为译成中文的西方通讯社和报刊的消息,对此党内不少同志深表不安,担心这种不同的声音会成为危险的思想,干扰我党的舆论主旋律。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同志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如果我们让人们为了防病而打防疫针,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危险的思想”采取同样的办法呢?当前,基层部队中“90后”战士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思想活跃,自主和民主意识显著增强,其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接触(当然不是一味地、片面地迎合)形形色色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并科学引导受教育者理性看待之,这样,不仅为他们提供捍卫其自身价值追求的多维视角,也有利于促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现有的价值取向需要改进的地方。
可见,只有拓宽官兵的认知视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官兵提供更多富含时代气息的鲜活素材和符合教育目标的价值选项,有意识地拓展官兵的选择空间,才能引导官兵在更为广阔、更高层次的视域中,实现价值观念的科学取舍和自觉调整。
(三)准确把脉官兵的思想动态
只有准确把握官兵当前的心理态势和思想格局,才能“对症下药”,保持“态度疫苗”的直指性和精准度,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态度接种。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经常深入官兵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官兵的家庭条件、周围环境、心理特点、主观努力等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把工作做在前面,真正收到预期的接种效应。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细节”作为一种现象,显然同本质密不可分。古语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准确把脉官兵的思想动态,离不开广大教育者的细心观察。实际工作中,有的教育者总觉得当今官兵的思想难以捉摸,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很多时候,与其说官兵的思想“难捉摸”,不如说我们教育者的工作“欠琢磨”。无论官兵的内心如何复杂,“隐于内”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形于外”,只要教育者成为“有心人”,就不难通过一些细节发现问题。通常情况下,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官兵长期生活在一起,只有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与官兵打成一片,在日常工作中多留意、勤观察、善思考,才能全面掌握每个官兵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才能有效捕捉他们的异常表现和反常行为,并进行及时的“预防接种”和事前干预,把问题消除在初始阶段。特别是一些特殊时期(如人营初期、重大考核、重大任务、退伍期间等)、特殊环境(如婚恋受挫、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和特殊对象(如性格孤僻、行为冲动、长期抑郁者等),要特别留意其异常行为表现,并认真查找隐匿在背后的思想根源和心理诱因。
当然,准确把脉官兵的思想动态,也需要教育者练就敏锐的观察能力。官兵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人,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社会舆情的浸染,腐朽文化和不良思潮对官兵的影响和拉力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以惯然的自信加以忽略和掩盖。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在“平静如水”的“小问题”中发现问题苗头,准确捕捉可能对官兵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会“风浪”和消极触点,及时为官兵注入“免疫种苗”,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张维胜,论宣传的基本特点[J].理论探索,2002,(1).[2]傅朝荣,加强宣传信息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2,(8).[3]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07-209.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规律和矛盾。但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立场不坚定;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的学习和接受快,但部分同学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能理解。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对政治淡漠,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从价值观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优先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大学生追求更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且理想现实化、功利化,偏重个人发展。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获取知识只是为自己能够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做铺垫。合理的利己主义,逐渐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道德品质缺失,守法护法意识淡薄。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普遍不高,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公德修养。一些学生不肯吃苦,劳动意识淡漠,不以克己、勤俭、吃苦、谦虚等为美德。缺乏自觉主动的劳动意识;毕业择业时眼高手低,没有好待遇的工作不愿意去选择;不想付出得回报。是非观念差、对法律理解肤浅,缺少自我控制。
1.2 制约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本因素
1.2.1 内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大学阶段,每个大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观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教育,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特征
目的性、育人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
三、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
1、目标导向
2、价值导向
3、行为导向
(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
1、对政治方向的规范
2、对思想观念的规范
3、对道德行为的规范
(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
1、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定向作用
2、对个性化发展具有合理建构作用
3、对个性化发展具有个体享用作用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
(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
(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五、初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其主要特点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六、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七、教学目标的涵义
教学目标,是教者预先设想和拟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这个结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自己身心素质发生的变化。
八、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概念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修养品德和陶冶情意的过程。
九、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涵义:理论联系实际方针是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密切联系实际讲好理论,又指导学生把已学好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针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十、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1、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与学校教育“以学为主”的教学规律相符合2、以课堂教学为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全部教学的中心环节
十一、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
一般的课程,按教学任务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节课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称为综合科或混合课。一节课内以单一的教学任务为主的课,称为单一课。
几种课型:绪论课(导言课)、授新课、讨论研究课、复习课、考查课、讲评课、综合课。
其中前六种是单一课型,后一种是综合课型。
十二、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十三、教学模式概念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经典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十四、启发式教学模式
(一)含义: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此来探求新知识、培
养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关系
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方法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凡是启发是教学方法,在性质上都
要体现启发性质:在思维方向上要体现“内因论”,认识主体是学生;在操作方法上,要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启发式教学没有指定的、固定的操作程序和环节,它的基本
教学思想都渗透在具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之中。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1、确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2、启发式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动力的能动性的作用
3、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形式和途径
(四)启发式运用要求
1、形式与实质有机结合2、通过启发与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3、教学的方法、措施要灵活得当
4、启在要害处,抓在点子上。
十五、案例教学法
(一)含义: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
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1、案例课程设计阶段
(1)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行为教学目标
过程教学中的目标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情意目标
技能目标
2、选择案例阶段
(1)案例是一个故事,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2)案例内容要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相
适应,案例选择教学目的性必须明确(3)案例要有典型性(4)案例是真实的、近几年发生的故事
3、案例教学过程
(1)准备阶段。第一,教师的准备工作。第二,学生的准备工作
(2)案例分析阶段。第一,组织教学。第二,进行案例分析。
(3)做出案例分析结果。
4、布置作业阶段
5、教学的评价与反馈阶段:一是评价学生,二是教学评价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增强了教学情境的凝聚力
2、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互相沟通和合作,提升了群体的智能开发力
4、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
十六、情感教学模式
(一)含义:所谓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
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得到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
(二)情感教学的建构
1、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情感目标
(1)情感目标水平层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接受、反应、态度
(2)确立思想政治学科的情感目标的内容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
3、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
4、选择情感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情感需要
5、创造学生自主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6、通过评价活动,体验情感教学
(三)情感教学的特征
1、以智育情
2、以意育情
3、以情育情
4、以境育情
(四)思想政治学科运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1、情感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2、情感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加强情感教学,是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
十七、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1、讲述讲述就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用形象、生动、通俗的词语描述所讲对象。
2、讲解讲解就是教师对概念、定律、公式、原理等,进行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等。
3、讲读
4、讲演
5、讲评
(二)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问答形式而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也称“问答法”。优点:(1)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能根据教师提问的问题进行积极思维;(2)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传授知识的效果及时得到反馈;(3)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分析、判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谈论法讨论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并进行争论、商讨以弄清问题或提高认识的方法。优点:(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使学生在愉快、兴奋的讨论中吸取知识;(2)由于学生在讨论中经过独立思考,所以对问题的认识就比较深刻;(3)通过讨论,能提高学生自我思想评价的自觉性。
(四)读书指导法
(五)演示法
(六)社会调查法
十八、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首先,要介绍教材的版本,其次,说明本节教材内容在本课节中的地位及作用,再次,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教育意图等。
(二)学情分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和内容的熟悉掌握情况,学生对学习该内容的态度、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心理情况、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等。
(三)教学目标特点:指向性、客观性、整体性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观点、事实等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应得到的表现和提高。
(3)情意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情感和思想意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和提高。
(4)品德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确定教学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经常出现、是目前和今后非常有用的知识,它是教材中关键性的知识,如关键性的概念、观点和原理等。(2)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理论认识问题,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生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即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理论问题。教学难点的确定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依据。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是(1)教材内容中学生最难接受、最难理解的知识或思想理论观点,特别是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2)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思想上较难接受的理论认识问题也可以作为教学难点。(3)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作为教学难点。
(五)教学选择
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问题:(1)选择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任务来
选择教学方法。(2)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特点来确定,也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来确定;另
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确定。(3)设计教学方法,要端正教学思想,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
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教
学目的。
(六)设计板书
(1)板书要完整、概括地反映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板书的内容要有条理、有系统。
(3)板书的设计要合理。板书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一般正板书的字写在黑板左侧,主要按教材结构
顺序写出概念原理、知识等。副板书为辅助板书,可写在黑板右侧,随写随擦。
(4)板书要写得规范、工整。
(七)教学资源
(八)教学设计理念(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人才观、现代教学观)
(九)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等。
(十)教学效果训练
教学效果训练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为了克服遗忘、强化理解、巩固教学效果的教学环节。
(十一)教学资料拓展
教学资料拓展,实在课程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补充拓展的资料中有更大收获。
(十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检查反思教学问题的过程。
十九、说课
(一)含义:所谓说课,就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
(二)内容:
1、说教材介绍教材的版本、地位和作用
2、说学情介绍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思想和心理情况
3、说教学理念(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2)、、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3)、、树立现代教学观○把学生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突出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要教会学生学习
4、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说教学流程
(1)、教学指导要精当适度
(2)、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3)、教学节奏要和谐○教学内容之间的起承转合的过度节奏。
○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
○语言节奏的和谐
○师生情感要和谐
(4)、教学实践的分配政策
6、说教学方法选择好的教学方法的依据是:(1)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来选择方法(3)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师风格选择教学方法
7、说学法指导
8、说教学效果训练
9、说资料拓展
二十、导入的艺术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2、新颖性
3、趣味性
4、简洁性
(二)导入的主要方法
1、温固导入
2、设疑导入
3、激情导入
4、事例导入
5、直接导入
6、直观导入
7、引文
导入
二十一、讲课的艺术
(一)语言简洁,个性突出,增强有效性
(二)设疑激趣,引发思维,具有启发性
(三)科学准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四)感情充沛,情理交融,富有教育性
(五)时间巧配,难度巧定,具有协调性
(六)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二十二、提问的艺术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语言简洁
2、选准时机,把握分寸
3、面向全体,灵活多变
4、启发诱导,气氛和谐
(二)提问的主要方法
1、温故知新式
2、事例引发式
3、递进式
4、比较式
5、聚合式
6、辐射式
7、反话式
二十三、举例的艺术
(一)举例要有科学性
(二)举例要用思想性
(三)举例要有启发性
(四)举例要有典型性
(五)举例要有趣味性
(六)举例要有时代性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观条件和途径
工会参政议政,职工民主管理,这不仅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企业改革逐步深化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怎样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做出努力?本文试就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观条件和途径作一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参政议政的基础。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它的地位应当和它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地位相适应。实行厂长负责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工会参政议政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迫切要求,更是由于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工会组织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从思想上必须明确:工会参政议政同企业领导者经营管理企业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它不是对厂长负责制的一种制约,而是在共同管理企业中必要的结合与合作。把厂长负责制同工会参政议政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企业领导者的权威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统一,高度集中与高度民主的统一,这是办好企业、振兴企业的必由之路,只有从思想上认识透彻了,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工会参政议政才能有主动性。
二、加强自身修养,是参政议政的关健。
市场经济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领域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任务也更加繁重。它的工作几乎涉及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说工会参政议政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要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各级工会工作者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参政议政的重任。
加强自身修养,首先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法令,只有了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掌握了思想理论武器,理性认识才能飞跃,思想认识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改革的精神、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带领广大职工参政议政,也只有如此,参政才有主心骨,议政才有发言权。
其次,要加强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学习。工会参政议政,不是简单的参和议,而是要代表广大职工去参企业发展之大政,议企业经营之大计,为此,就要结合本职,学习一些经营决策、生产管理、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工会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拓宽工会工作的新领域,做到真正议大事、懂本行、管全局,否则一窍不通,甘当外行,是无法行使审议权的,也免不了走过场,同时,也损害了民主管理的形象。
那么,工会参政议政的途径有哪些呢?
对于企业来讲,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和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是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
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关健是进一步落实职代会职权,提高职代会质量,把重点放在推动企业改革,审议企业的重要决策上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职代会要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规定行使自己的职权,讨论企业重大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审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决策,讨论通过重要的规章制度,决定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督促企业行政并动员全体职工为之实现而努力,广大职工只有亲自参加这些实践,才看得出本身的力量和作用,才体会得到主人翁的地位,工会组织只有参与了上述活动,参政议政才落在了实处,抓在了点子上。
要充分发挥职代会各工作小组和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反馈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是参政议政的一个侧面。工会的各级组织,都是由职工群众推选出来的,他们长期生活在群众中间,与群众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比较了解群众情绪、意见和愿望,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党和群众之间具有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党通过工会组织和千千万万的积极分子,可以及时听到来自工人群众的声音,掌握工人群众的脉搏,从而在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能够正确地反映工人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通过工会组织迅速贯彻到工人群众中去,把它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工会组织要利用这些自身优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贯彻落实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反馈到决策层,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决策者只有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制定出的大政方针才尽可能合理,比较切合实际,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围绕生产中心开展劳动竞赛和班组达标升级赛。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企业活力的源头,企业的方针政策要靠班组去贯彻落实,企业的经营目标也要靠班组去完成和实现。所以说班组的质量如何,直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要通过大力开展班组达标升级赛,激发职工的生产热情,调动班组长的管理积极性,变领导督促检查为职工自主管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组的战斗力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参政议政就是议大事,企业的大事就是生产。组织职工参加劳动竞赛是工会促进企业生产的重要方法,要遵循生产上的关健就是竞赛的重点这一原则,开展竞赛活动。当生产出现质量低、消耗高的时候,就开展提质降耗竞赛;当职工纪律松弛,文明生产差的时候,要开展争当文明机台、文明职工竞赛;当生产处于淡季时,就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竞争意识,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决策者的决策目标不谋而合,参政议政的鼓槌,才敲到了点子上。
要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民主管理是增强管理透明度,让职工群众知政的好形式,而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又是在知政的前提下进行的,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要着重抓好每半年一次的职代会,会上决策
者要敢于亮家底,把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公诸于众,“寻医问药”,职工代表要以当家人的态度去参政议政,针对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决策者只有在听取群众意见之后,集中了群众的智慧才能“药到病除”。职工群众只有通过亲自参加这些实践,才能对参政议政、民主管理有个客观的评价。
当然,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观条件和途径不止这些,以上只是一个方面,但是,只要能将此付诸实施并具体落实,那么,职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企业面貌就会日新月异,经济效益就会与日俱增,工会参政议政和民主管理就会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社会变革的大舞台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这也正是本文探讨的希望所在。
作者单位:许昌卷烟厂(网名钱江潮)
第五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这种“道德中心论”自孔子以后经历代大儒因袭、发扬和自汉代以后经历朝统治阶级采纳、运用。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中,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体现为前者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君主的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强调君主应受道德教育,注重道德修养,端正个人的道德品行,实行“德治”和“仁政”。统治者在其阶级统治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从政的基本原则,把道德贯穿于政治生活和统治方式中。
(1)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2)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3)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4)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5)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2、美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1)历代总统提出的一些口号如林肯提出“民治、民享、民有”,威尔逊提出“新自由”口号等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鼓舞人心和振奋精神的作用。
(2)美国经常开展好公民教育活动,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强调重“行”轻“知”。
(3)美国还有政治自我的教育
3、简述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武士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道德体系,自11世纪产生始,成为日本封建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统领着日本的民族精神。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被日本军国主义恶用,成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宫廷教育外,最主要的就是武士教育了。武家特别重视武艺与弓马之外,另一主要内容就是灌输武士道精神,这便是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每一个武士或想当武士的首先要信佛、尊主、崇尚武勇、忠于主君、重恩义轻生死。武士道精神历来就有,是支撑日本败了又起,败了又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起着精神支撑的作用。培养武士对上能忠于幕府和大名,对下有统治平民的自觉性和知识。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培养了日本国民以“忠诚”为核心的国家民族精神。
4、简述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启示:(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2)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3)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4)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制观念。
论述题
1、论述战后西欧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一)英国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为教会、为国家服务的人。包括宗教教育、德育教育、政治教育。(1)宗教教育:①教派多,灌输各派都承认的教义,小学的宗教课时增加,增加到比算术、自然课都多。②每天上课前15分钟,要进行宗教仪式的锻炼,集体做礼拜、唱赞歌、校长训话、学生发言。(2)德育教育:通过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在大学里都设有道德教育研究机构,研究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主要以“中立”的方式呈现教材,指导学生自我反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3)政治教育:大学、中学里都有政治协会,成立“学校议会”,实际上是推进校政民主化,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民主选举,民主处事作风和技巧。
(二)法国:主要称之为公民的道德教育,作为学校一项很重要的任务。(1)首先对公民进行人权教育,教育小学生在儿童时期如何做一个新的公民,首先要尊重人生安全,还要尊重人类庄严、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2)进行民主生活教育,先让中学生体验良好的民主氛围,进而养成民主作风。为此,法国学校强调发展“合作班级”,学生和教师一起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一起决定学校生活规章,并且一起执行。(3)国家的政体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国家政体的合理性。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学8—7年级(法国中小学的“年级”是逆数的,法国的11年级相当于1年级,1年级相当于高中2年级)正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4)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学校对各年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祖国的了解,对国旗、马赛进行曲的了解接受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产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以至文静的动机和理性。
(三)德国:民主主义教育。(1)政治文化改造:战前法西斯主义根深蒂固,战后要对政治文化重新改造,教育人民,成功创造力一种民主政治文化。在人民对民主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政府推行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重新教育德国人民的计划,学校、大众传播媒介、政治组织都被动员起来贡献力量,由此德国政治文化得到了改造。(2)政治养成教育:政治养成教育工作受到了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政治养成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政治养成教育主要讲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大事件。(3)宗教教育:主要是学校分类教育。一类是共同教育。根据基督教的文化价值对具有不同教派信仰和世界观的学生进行统一教育,上课时,按不同教派分班。二类是教派学校分天主教和信教,按各自不同教义进行教育。三类是世界观学校,不进行特定教派的宗教教育。
2、试述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的异同。有何可取这处,如何吸取经验。
(1)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相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人”新人。美国:培养道德上成熟的公民和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公民。相同点:培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不同点:美国还注重培养公民的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中国则是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
(2)主要内容:中国: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政治观上的具体体现;③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美国:①政治教育,包括以美国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以及对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教育;反共教育和对抗性政体的研究与介绍。②公民宗教教育:一是民族精神教育。公民宗教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捎神—— “美国精神”,即爱国的民族精神;乐观进取、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祟尚个人奋斗的民族精神。二类是社会信仰教育,如《圣经》教育。三类是社会规范教育。首先是权力义务教育:投票、纳税和守法是“好公民”的基本义务;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是基本权利。其次是品德教育。最后是法制纪律教育。相同点:①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②民主与法制教育;③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④道德观教育。不同点:在爱国主义方面,中国能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既不妄自夸亦不妄自菲薄。而美国人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在集体主义方面,中国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美国则是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崇尚个人自由。
(3)实施方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①言行结合;②改过迁善;③重视社会教育;④重视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⑤重视身教,以身作则。教育方法:①因材施教;②启发思维;③循循善诱;④长善救失;⑤防微杜渐;⑥锻炼意志。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来划分,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划分,有疏导教育法,对比教育法,典型教育法,个别教育法。按照受教育者自身进行教育的方式来划分,有自我修养法,自我管理法。
美国其一主张传授和灌输,即认为思想、道德以及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其二,鼓励人们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即注重启发式,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注重价值性与学科化的统一;公开化与渗透性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元化的统一。美国教育渗透,把政治、道德内容深入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中,渗入课外、校外活动、教师职责、校政组织等工作中。
相同点:都注重灌输教育。不同点:中国强调正面的教育,美国主要强调潜在的教育。
学习借鉴的地方: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强调灌输,还要重视教育的渗透性。重视学科性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通过学校,还要借助社会、政府、家庭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