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美好家园
贺安杰
《 人民日报 》(2014年11月12日版)
株洲市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着力提高市民素养,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已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目前正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宣传教育,增进认知认同,凝聚创建力量。我们在创建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分类施教,深入学习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普及核心价值观。一是大范围开展主题宣讲。组织全市19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分批接受轮训,全体市委常委一人一课,带头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带头宣讲中国梦;广泛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百姓微宣讲活动,组织小分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村组宣讲500余场,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用身边事启迪身边人;组织各级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邀请知名专家解读《决定》。二是全覆盖布局社会宣传。在城乡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3200多处、道德守礼提示牌5600多块,印发《文明市民手册》《公民道德建设手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等130多万册,核心价值观融入创建中的进社区入家庭和网络化点对点,大大提高市民文明创建知晓率和支持率。三是大声势营造舆论氛围。积极宣传核心价值观,普及创建知识,开设“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劳动美”“为民务实清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创建文明城市”等专题专栏,刊发各类稿件5000余篇,开办市民文明素质教育电视学校《神农讲坛》,每周制作播出一期,努力营造创建工作良好环境。四是大力度弘扬先进典型。发现培育先进典型,宣传推介最美人物,用典型力量培育和彰显核心价值观,先后推出了“最美护士”何遥、“姜汤大姐”韩无盐、“无声警察”陈国营、“回乡种文化”教授夏昭炎、“疯狂义工”唐先华、“美德少年”何建林等一系列重大典型,先进典型由“盆景”成风景,成为群星灿烂的最美群体,传扬了见贤思齐的新风,彰显了向上向善的正气,扮靓了最美株洲。
二、繁荣文化活动,广建道德阵地,丰富创建内涵。我们紧紧贴近株洲发展实际和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注重结合融入,广泛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一是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1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96家农家书屋,神农城、湘江风光带、华强文化产业基地、职教城四大精品文化工程基本建成,神农大剧院、神农艺术中心等文化民生工程即将竣工;基层文化活动风生水起,连续两届的“欢乐潇湘·欢乐株洲”文艺汇演,参演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读书月、周末剧场、国学大讲堂等系列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不断放大;文化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受众达50万人次,知行讲习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联动。二是注重以德润人。在城乡广建道德讲堂,打造德细胞工程,177个道德讲堂定期开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孝敬教育和礼仪教育生动活泼。积极选树道德典型,先后开展了“感动株洲人物”“道德模范”“十大孝星”“最美人物”等评选表彰,推介了一批典型人物,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引导人们向身边典型看齐,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落实核心价值观要求。三是倡导知行合一。在全市范围评点十大文明行为和十大不文明行为,让群众当裁判,在点评中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爱心送考、湘江徒步毅行、文明旅游等主题实践活动,保护山川河流、扶贫帮弱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面广,影响力大。
三、保障社会民生,建设宜居家园,共享文明成果。始终坚持创建惠民,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解决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完成12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市中心医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1个卫生健康服务室建成投入使用;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52所、社区少年宫10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01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312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安居房和改造农村危房工作力度,解决9.1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另一方面,切实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要求,大力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和社区卫生状况,完成从空气污染城市向国家卫生城市的蝶变;规范交通秩序,累计投入54个亿建设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区主干道机动车守法率达99.17%,行人守法率达99.17%;加快两型示范建设,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关停污染企业162家,拆除烟囱452根,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7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空气质量良好率达97.7%;建成全国示范性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投放自行车2万余辆,低碳绿色出行成为市民新时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不断落细、落小、落实,切实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努力把株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作者为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文明委主任)
第二篇:创建文明城镇 共建美好家园
创建文明城镇 共建美好家园
——西坑畲族镇县创建温州市文明镇汇报材料
西坑畲族镇位于文成县西北部,下辖27个行政村,设西坑、敖里、石垟、下垟、岭后等五个社区。全镇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含石垟林场52平方公里、叶胜林场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60亩,山林面积17.1万亩,平均海拔650米,总人口20550人,其中畲族人口4220人,占总人口的20.5%,是浙江省四个少数民族镇之一。西坑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龙麒源、仙人谷、月老山、猴王谷、铜铃山等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景区刘基故里(16公里)、百丈飞瀑(14公里)、飞云湖(13公里)等三大旅游景区的中心枢纽。西坑文化氛围浓厚,拥有建于唐朝808年的千年古刹、东方药师道场安福寺的佛教文化,蕴藏着畲族语言、山歌、舞蹈、婚俗、药膳等民族风情浓郁的畲乡文化,以及谢林大宅院、富相国祠、文昌阁、石马坟、赵超构出生地故居等一批人文文化。西坑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7.5%,水质达到II类标准,环境空气达到国家Ⅰ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宜游宜居胜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推进招商引资,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开展文明镇创建活动,城乡面貌发生变化,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全镇呈现出平安、有序、整洁、优美和谐景象。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力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西坑镇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摆上议事日程并把创建活动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西坑镇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副镇长等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各办公室骨干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全镇上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相关责任单位也相应建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班子。针对各时期的工作重点,镇党委还成立了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等专项活动领导机构,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指导与督促。
召开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项会议,把创建文明城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结合本镇实际,科学地制定了《西坑畲族镇创建温州市文明镇工作总体规划》及《西坑畲族镇创建温州市文明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二、注重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
1、全面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本镇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建文明城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主要针对“三农”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党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和更新。
2、积极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揭批“法轮功”邪教活动,相继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崇尚科学漫画展,组织近千人观看反邪教宣传片。本镇及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负责相关方面的事宜,杜绝了婚丧婚嫁、大操大办现象的发生,同时鼓励村民婚、丧事简办。理事会成立以来,无一例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无一例土葬现象。彻底破除了封建迷信,改善了移风易俗。
3、大力开展文明镇创建宣传活动。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宣传舆论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增强干部群众创建意识。充分利用镇广播电台、宣传车、横幅标语、永久性标语牌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城镇意义及要求,提高了广大群众知晓率,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意识,有力推动了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三、开展环境整治,合力打造和谐生活环境
以改善镇容镇貌为目标,坚持以管为重,突出重点,强力整治卫生秩序,推进长效管理,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1、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今年,我镇主要完成中垟、让川、双田、敖里等4个村的村庄整治任务。目前,该4个村的整治已经全部启动,露天厕所拆除20处,拆除牛栏等违章建筑5处,安装路灯102盏,道路硬化1500平米,1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公厕各4处,已经动工建设,赤膊墙房子装修已完成33间,垃圾收集点建设3处,现已完成,增加垃圾收集桶60个,村庄绿化方面栽种大树125棵。全镇完成山体绿化110亩,城镇绿化6.8亩,圆满完成县下达任务。“十二五”期间我们深入实施 “百、千、万”工程,即完成100亩山体绿化,安福寺景观林1000亩,改造低产林10000亩。
3、大力推进城乡洁化工作。今年我镇27个行政村全部列入城乡洁化考核。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了城乡洁化考核责任书,按照责任制要求,各村已配备1-2名固定保洁员,全镇共配备垃圾运转车16辆,按照每30户设置1个垃圾桶,沿路、沿街摆设。同时在每个行政村的安置《西坑畲族镇城乡洁化公约》并张贴悬挂了宣传标语。
4、努力提高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今年主要完成安福寺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争取新建梧溪村、西坑村(西坑底)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塘垟村、岭垟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修复和下垟村、叶岸村、上垟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确保提高污水处理率。完善生活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管理运行模式,并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
四、重视智力投资,不断发展科教文体事业
1、加强城镇文化设施建设。投资530万元的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启动建设,建成后面积1600平方米。岭后、下垟、石垟三个办事处的综合文化站已建成并开展活动,已成立村级文化活动室27个并开展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塘垟村被评为市级文化示范村,雅庄村被评为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积极创建农家书屋9个。计划将岭后的文成县希望小学改建成浙江省希望工程纪念馆。省级文保单位谢林大宅院Ⅰ期维修工程已经完成,在年内将启动Ⅱ期工程。
2、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三月三畲乡风情旅游节,农村文艺汇演,科普知识竞赛,元宵节花灯会、舞龙活动,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木偶戏,庆六一联欢会,拔河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高群众的生活品位。
3、加强文化市场维护。建立扫黄打非、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监督机构,积极掌握辖区内文化市场动态;积极配合上级文化执法部门做好辖区内文化执法相关工作。认真抓好辖区内公共文化场所安全措施工作,确保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不发生重大安全事。
五、狠抓平安法制维稳综治信访建设
全镇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28个,其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27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今年以来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共调处矛盾纠纷82起,调解成功82起,调解成功率为100%。我镇综治平安建设的主要做法是:建设两支队伍、做到四个到位、完善六项机制。
1、建设两支队伍:一是镇调解员队伍,聘任18位威望高、信誉好的退休老干部、离任村干部、知名人士为镇人民调解员。二是村调解员队伍,组成人员以村支书和村主任为主。
2、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把综治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第一到防线来抓。二是组织建设到位。成立了镇综治委员会、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调解委员会和村综治工作室。三是阵地建设到位。投入20多万元建立了镇综治工作中心,投入5万元建成了镇调解庭,每村补助5000至1万元不等完善了村综治工作室和和解室。四是机制建设到位。完善了六项工作机制。
3、完善六项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分级调处机制,一般矛盾村调处,疑难纠纷镇调处。二是实行矛盾纠纷周二排查机制。三是实行督查机制,对镇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工作情况定期督查。四是实行回访机制,对已调处成功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五是实行奖励机制,通过发放补贴、订制法制报、发放奖杯等形式奖励调解员。六是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西坑、岭后、石垟、下垟等四个网格。
六、深化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尚。
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了“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创评活动,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循序渐进,实施动态管理,整体推进创建工作。组织群众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民行为十不准》等行为规范,全面提高群众的素质,调动广大群众“创建文明城镇,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开展“文明赢得尊重,文明承载和谐”主题活动。教育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积极参与文明城区创建活动。2010年,我镇被评为县级文明城镇,到目前,已经创建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7个。
通过文明创建活动,我镇的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村民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真抓实干,通过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全镇的文明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南接徐州、西邻微山湖,是山东的“南大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1938年春中日台儿庄大战的发生地,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全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28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到10万人。规划到201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近年来,台儿庄区在城市建设上,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水平和档次。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初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建成了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城市。近日,在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上,介绍了我们的经验。一是在“水”字上作文章,坚持以水兴城。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水是生态城市建设之源。台儿庄区地势低洼,城区海拔仅有24米,比微山湖底还低7米。境内水网密布,河流纵横,大小坑塘星罗棋布,京杭运河横穿全境40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水的优势,大作水的文章,创造出了水乡特色。依托穿城而过的古运河故道--月河,开发了沿河风景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上广场。坚持城市扩大到哪里就把水引到哪里,突出大水面、大空间,借助国家投巨资治理京杭运河的机遇,开挖了20公里长的环城河。目前城区水面已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占城区面积的12%,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区河流网络。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在城郊大力发展以无公害水稻、水田藕、水产养殖为主的三水农业,形成了10万亩水稻、1万亩水田藕、2万亩水面养殖基地,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城区水域污染治理力度。先后投资2500万元,对5家水污染企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使其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投资400万元治理了污染严重的小季河;城区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投资7000万元建成了热电厂,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取缔了一大批燃煤锅炉,使城区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加强了城区供水设施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开挖西二环城河,实施涝洼地的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二是在“绿”字上下功夫,坚持以绿美城。绿色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可以说,造绿就是造福。我们围绕“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和“三面荷花处处柳,河流绿带绕城走”的目标,在城区大力实施了植树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区绿化体系,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占有公共绿地8平方米。坚持建设一条路、绿化一条街,实现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一河两带(50米宽绿化带)。我们把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使城市绿化随着城市框架的延伸不断发展。在旧城改造中,拆房建园、腾地造绿;在新城建设中,留足空间、广造绿地。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受益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形成了全民搞绿化、筹资多元化的格局。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府前广场、城区植物园、运河沿岸森林公园等30多处街头绿地,在大运河和月河之间形成了50公顷的水上绿岛。加强了城区周围农田林带、公路防护林和经济园林网络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1.5%。早在1986年就成为全国第一批平原绿化先进县,1994年跨入了“山东省卫生城市”行列。三是在“文”字上求突破,坚持以文立城。文化是城市之魂。我们坚持以开发运河文化、弘扬大战精神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先后对古街、古祠、古居等古建筑进行了普查修缮,挖掘整理和保护了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使台儿庄成为2700公里京杭大运河沿岸明清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增加了城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古运河风景旅游区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旅游开发和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实施。1995年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20家世界华侨华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我们还先后建成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文物陈列馆,以及鲁南革命烈士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容。对城市建筑突出地方特色,赋予民情文化,兴建了亭、廊、桥等造型别致的水体景观。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战遗址、田园风景、运河风光三条游览线,先后规划建设了台湾街和3条具有明清风格的商业街,增强了台儿庄对外的吸引力。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成为苏鲁交界和山东南线的重要旅游基地。同时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利用多种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居民素质,已达到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标准。
第四篇: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南接徐州、西邻微山湖,是山东的“南大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1938年春中日台儿庄大战的发生地,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全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28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到10万人。规划到201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近年来,台儿庄区在城市建设上,坚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水平和档次。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已初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建成了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城市。近日,在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上,介绍了我们的经验。一是在“水”字上作文章,坚持以水兴城。山以水秀,树以水青,景以水名,水是生态城市建设之源。台儿庄区地势低洼,城区海拔仅有24米,比微山湖底还低7米。境内水网密布,河流纵横,大小坑塘星罗棋布,京杭运河横穿全境40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水的优势,大作水的文章,创造出了水乡特色。依托穿城而过的古运河故道--月河,开发了沿河风景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上广场。坚持城市扩大到哪里就把水引到哪里,突出大水面、大空间,借助国家投巨资治理京杭运河的机遇,开挖了20公里长的环城河。目前城区水面已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占城区面积的12%,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区河流网络。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在城郊大力发展以无公害水稻、水田藕、水产养殖为主的三水农业,形成了10万亩水稻、1万亩水田藕、2万亩水面养殖基地,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城区水域污染治理力度。先后投资2500万元,对5家水污染企业进行了综合治理,使其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投资400万元治理了污染严重的小季河;城区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投资7000万元建成了热电厂,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取缔了一大批燃煤锅炉,使城区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加强了城区供水设施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开挖西二环城河,实施涝洼地的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二是在“绿”字上下功夫,坚持以绿美城。绿色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可以说,造绿就是造福。我们围绕“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和“三面荷花处处柳,河流绿带绕城走”的目标,在城区大力实施了植树造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程,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区绿化体系,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占有公共绿地8平方米。坚持建设一条路、绿化一条街,实现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一河两带(50米宽绿化带)。我们把城市绿化与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使城市绿化随着城市框架的延伸不断发展。在旧城改造中,拆房建园、腾地造绿;在新城建设中,留足空间、广造绿地。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受益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形成了全民搞绿化、筹资多元化的格局。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府前广场、城区植物园、运河沿岸森林公园等30多处街头绿地,在大运河和月河之间形成了50公顷的水上绿岛。加强了城区周围农田林带、公路防护林和经济园林网络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1.5%。早在1986年就成为全国第一批平原绿化先进县,1994年跨入了“山东省卫生城市”行列。三是在“文”字上求突破,坚持以文立城。文化是城市之魂。我们坚持以开发运河文化、弘扬大战精神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先后对古街、古祠、古居等古建筑进行了普查修缮,挖掘整理和保护了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使台儿庄成为2700公里京杭大运河沿岸明清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增加了城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古运河风景旅游区开发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旅游开发和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实施。1995年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20家世界华侨华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我们还先后建成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文物陈列馆,以及鲁南革命烈士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容。对城市建筑突出地方特色,赋予民情文化,兴建了亭、廊、桥等造型别致的水体景观。加强景点景区建设,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战遗址、田园风景、运河风光三条
第五篇:利辛创建文明县城共建美好家园
创建文明县城共建美好家园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近年来,我县城镇建设规模飞速发展,建设档次显著提升,城市品味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工程,这是我县着眼长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此项关系到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它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我们不仅是文明的受益者,也是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利辛的文明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为号召广大家长投入到文明创建活动中,县教育局向全县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1、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县城。每位同学不仅要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合格的小公民,还要主动向家长宣传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文明礼仪,努力共同做到:“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广大家长要积极配合孩子,并率先垂范,争做孩子的文明表率,积极投身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杜绝陋习恶习,以文明的言语影响孩子,以文明的行为教育孩子,自觉与文明同行。
2、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利辛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告别陋习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在口中多用“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不随地吐痰,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喧哗;文明在手中,不损坏公物,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不乱搭乱建,不乱堆乱放,垃圾袋装化、定时定点投放,及时清除看到的垃圾;文明在脚下,不踩踏花草,不乱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逆向行驶。
3、立足本职,热心公益。广大家长要积极参加本部门、本单位和所在社区、村委组织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争做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传播文明的好公民,为建设“文明利辛”贡献力量。
4、做创建文明县城宣传员。将这次创建文明县城的活动内容、要求告诉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并提醒他们做到以上三点,号召大家都来为文明创建加油。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小节之中显大德,细微之处见文明。创建文明县城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共同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利辛创建文明县城出一把力、增一份光、添一道彩。
利辛县教育局
201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