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时间:2019-05-13 06:1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一篇: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落实主体地位,实施货运改革,是铁路系统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是现阶段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按照总公司党组确定的各项改革部署,围绕盛总“四个转变”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审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改革的方案设计,坚决落实发展的措施步骤,不断推动铁路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成果。

一、依托服务升级掌握市场主动。铁路是服务型行业,要搞好经营创收,提升经济效益,就必须树立“服务是求生存发展”的全新认识,把旅客货主当做我们的衣食父母来尊重,围绕服务做文章,助推铁路占据运输市场主动权。

要找准服务短板。围绕服务做文章,就要把服务作为走市场、闯市场、占市场的手段和能力,来赢得货主认可。从目前情况看,与剧烈波动的市场格局和日新月异的服务需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主要是:意识不牢,坐商坐惯了,放不下身段,迈不出步伐,抹不开脸面,生冷硬卡的现象时有发生;范畴不广,重客运轻货运,重窗口轻其它,重硬件轻软件,重局部轻全程,生产围着营销转、营销围着市场转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外延不够,没有适应“门到站”、“站到门”、“门到门”运输服务变化,形成全程服务、延伸服务、创新服务的格局。

要明确服务方向。作为铁路运输服务市场产品的旅客货物的位移,其质量、性能高低主要体现在速度、便捷和良好的服务上。目前,我们在货运服务的便捷化、精细化、个性化程度上还有差距,达不到见面就办、交钱就运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设施、服务标准作为切入点,在推行全员服务、全程服务、全心服务上下功夫。“前店”工作,要以“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为总领,打造铁路货运的良好“门面”;“后厂”工作,要以“实货制”运输为核心,加强调度指挥、及时装车挂运、提高运输效率,合力促进铁路市场份额的增长。

要拓展服务内涵。实施货运改革,是铁路迈向市场的革命性举措,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市场的倒逼来努力拓展服务内涵。就是要抱着“破”的决心,以壮士断腕、不破不立的勇气,破除长期以来铁路在服务方面“以我为主”的姿态,变“坐商”为“行商”,全身心做好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上门服务;抱着“学”的态度,在管理、运营、营销、队伍等诸多服务要素上,虚心向公路、航空以及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学习;抱着“闯”的勇气,在国家政策允许、市场环境许可、自身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先行先试,敢闯敢为,不但做好铁路传统的客货运输服务,更在广告餐饮、旅游商贸等全新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二、转变经营模式拓展营销份额。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在路局由政企合一向独立的市场经济法人主体过渡过程中,必须由以往单纯的生产管理向围绕市场、围绕经营、围绕发展抓管理转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货运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

经营理念要对接。货运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构建“前店”、“后厂”的科学格局,实现原有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为此,必须切实转变理念,做到:借力政策谋市场,主动从西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优势、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中寻觅商机;扩大营销找市场,与周边企业、物流集散中心等建立广泛、持久、巩固的合作关系,和公路、航空、水运等其它运输方式形成无缝对接的物流运输链条,用便捷、热情、周到的服务来吸引货主;丰富品类占市场,适应全社会物流运输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抓“黑货”更争“白货”,“啃西瓜”更“捡芝麻”,稳大宗更收零散;健全设施争市场,通过健全服务设施、扩大装车能力、简化交付流程、推行网上办理等,增强市场竞争力。

经营过程要规范。履行市场主体权责,经营行为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尊重客户需求,关键要消除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和广大货主对铁路经营过程不透明、办理流程不规范、运输收费不合理等方面的诸多反映,通过规范经营过程,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地配置运力资源,增进货主对铁路的信任,回应社会对铁路的关切,培育铁路在市场的信誉,从而巩固老客户、争取大客户、吸引新客户。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是推进“一条龙服务、一个部门管理、一个窗口受理、一口价收费、一张货票核收、一本账核算、一套系统控制”的要求,坚决去掉一切不应有的中间环节,使铁路货运全过程阳光操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经营资源要统筹。实施“实货制”后,运输组织就要从“开车引流”向“开车应流”转变,从内部生产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通过统筹调动全部运输资源为市场服务、为经营服务、为效益服务,达到无缝对接、过程流畅、能效最高的目的。具体来说,“后厂”各个环节要做到:运输组织流畅,就是做到运输计划合理、运输组织有序、运输指令畅通;运输链条紧密,就是做到快接快送、快装快卸、快编快运、快检快发;运输基础保障,就是做到工电设备可靠、机车运用稳定、车辆状态良好。总之,要从整体质量效益的提升出发,不断提高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高效运转,协同配合。

三、严格预算管理控制运行成本。今后路局作为企业经营主体,务必要依据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把成本管理作为日常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确立“当家要知柴米贵”的意识,严格量入为出,通过降低成本来过好日子。

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要将过去以运输生产为主要导向的成本支出管理,转变为以效益质量为导向的成本预算管理,抓住路局—站段—车间三个层面,层层分解预算目标计划,层层强化经济活动分析,层层细化各类成本费用,实现对日常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影响成本诸多因素的有效管理,从而对运输投入—产出、支出—利润进行科学的核算和比对,对预算实施各个环节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改进。特别要针对货运改革后,运输收入实施统一管理,“门到门”运输所投入的成本支出在运输成本中列支等情况,对如何优化生产组织流程、提高现场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支出进行科学分析,切实强化过程控制。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路局作为经营主体,实行“一口价”收费后,更要以效益质量为导向,以预算控制为基础,以扩大利润为目标,加大对成本管理的考核比重,将成本管理指标作为考核基层单位管理情况的主要依据,以及考察基层单位班子整体功能发挥情况的业绩标准。要完善运输收支管理体系,探索实施基层单位工资总额、职工个人收入和本单位完成的最大效益相挂钩的分配机制,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效益、与职工个人收入紧密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的合力,培养以效益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经营规范有序。

实施严肃的追责手段。铁路人员多、专业多、设备多,做好开源节流意义重大。要优化成本监督管理,提高成本运用效率,减少成本日常浪费,建立完善并实施严肃的追责手段,依靠制度约束来强化成本控制。要切实加强对成本预算的日常监督,发挥财务、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对站段预算执行情况的抽查审计,客观评判基层单位预算管理情况,严格兑现经济责任制联挂考核。要把成本使用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结合起来,严格界定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的责任,真正让各级管理者当家知道柴米油盐、理财做到精打细算,培养一支会管理、懂经营的企业管理队伍。

四、开发人力资源夯实队伍素质。人是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今后铁路要想在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生存、搞活、壮大、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实现效益质量提升构筑坚实的人力支撑。

发挥分配的激励作用。近几年,全路通过建立在岗岗资、实施奖金分配向一线岗位倾斜等政策,打破了以往行政等级工资的樊笼,在职工薪酬体系改革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另外,客运等部门开展堵漏保收及卧订费提成考核等政策,通过收益分成,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主动搞营销、提效益的积极性,类似措施要在货运改革过程中多思考、多探索,通过制度的正向激励,实现“人人都是经济增长点”的目的。当前,要以挖潜提效考核办法和营销业绩激励考核机制为重点,通过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动多得、多创效多得、多服务多得,形成职工和企业“目标一致、风险共担、责任共有、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调动各方开发市场、创收增效的自觉性。

发挥职务的激励作用。通过改革,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创效动力,就要打破常规,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让职工感觉到自身能力和价值被企业认可。关键要突破专业之间、系统之间、单位之间的壁垒,以及学历、职称、资历方面的界限,对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能力超群、业绩突出的职工,既提供向上流动的通道,更创造横向发展的渠道,从而使他们的能量得到尽情释放,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业绩得到合理评价,贡献受到及时褒奖。这方面,兰州局近两年对部分基层车间干部实施岗位管理,使一批没学历、有能力;没资历、有魄力的人员得到重用,积累了有益经验,我们将在今后的改革中扩大实践。

发挥愿景的激励作用。认真研究国内外著名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无不把员工的个人价值愿景与企业的发展愿景统一起来。而铁路走向市场的过程,实质也是确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程,必须尊重职工的发展权、教育权,通过改革拓宽他们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最关键的是按照企业的现实需要、依据职工的职业愿景,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目前路局层面最紧缺的是运输物流、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要立足现有队伍,着眼市场拓展、管理升级,选拔职工到相关院校、物流企业进行深造、参观、访问;现有培训基地也要扩充功能、升级师资,为职工提供有关市场的全方位、多专业、深层次的教育。

五、构建科学机制提供立体保障。政治工作要想在推进货运改革中发挥优势,就必须根据新的体制机制要求,构建与市场接轨的新的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找准工作定位。要管方向,科学判断经济走势和市场变化,提高班子鉴别判断能力,为企业科学决策把关定向;要管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发挥主导作用,在机构改革、人员安置、干部调整中努力做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要管思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职工、贴近市场,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前店后厂”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党员职工节支降耗、增运增收的积极性;要管文化,以安全文化、经营文化、服务文化为重点,完善具有铁路行业特点和西北地域特点的文化体系,不断增强路局闯市场、提效益的软实力;要管监督,着力强化改革过程中的组织纪律、营销纪律、运输纪律、收费纪律、财经纪律,为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明晰目标任务。在新的市场环境中,铁路各级党组织必须以经营为中心,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最好社会效益为目标,为实现铁路改革发展长远目标服务。当前,最紧要的是围绕推进货运组织改革,深化“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教育引导职工形成积极投身货运改革的思想共识、破解货运改革难题的办法措施、促进货运改革的攻关成果,有效促进总公司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此外,兰州局还通过“货运改革当先锋、增运增收五带头”主题活动,引导全员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干安全活、算经济账、当营销员、做明白人,凝聚推进发展的强大力量。

创新方法载体。新的形势,新的局面下,必须找准政治工作与市场要求的结合点。为此,必须创新实践载体,大力开展技术创全能、服务创品牌、设备创优质、安全创标兵的 “四创”活动,发挥党内活动的教育、服务、凝聚功能;必须运用文化载体,通过创建文化示范单位、选树文化示范典型、推广文化示范经验,来提升职工精神状态、美化企业外部形象、打造经营文化底蕴,发挥文化在物流营销、企业塑形、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必须塑造品牌载体,抓住“前店”和“后厂”的不同特点,组织广大党员争当营销状元、服务明星、安全标兵,通过全面筛选、深度挖掘、事迹推广,达到树典型、展风采、创引领的目标。

第二篇:以“三个较真”全面提升改革质量

以“三个较真”全面提升改革质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在工作态度上较真,需要贯彻“四个亲自”,亲力亲为抓改革;发扬“工匠精神”,在改革推进中精益求精。坚持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必须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坚持在工作效果上较真,需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打造一流标准。

2017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贯彻中央、省、市的改革部署,促进改革落地见效,提升改革质量,一方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改革的“四个亲自”“四种能力”“四个有利于”。另一方面,要坚持“三个较真”:做到在工作态度上较真,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努力增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工作效果上较真,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见到实效。1 以“态度较真”落实“四个亲自”弘扬工匠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态度上较真。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精神,丢掉个人得失和包袱,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抓落实、抓部署,真正把改革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落实“态度较真”,需要坚持“四个亲自”。“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抓改革”,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坚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要求主要领导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品质提升机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要改革,当成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亲自研究、部署和谋划,提高改革项目含金量,落实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重大方案亲自把关,要求主要领导抓好改革方案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把好改革方案质量关,坚持“开门办改革”,通过改革“金点子”征集、改革项目现场评议等方式,最大限度汇聚改革智慧。坚持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要求主要

领导充分激发协调各级各部门内部利益关系,突破利益分配藩篱,打通改革推进“中梗阻”;抓好区域横向协同联动,理顺改革关键环节。坚持落实情况亲自督察,要求主要领导抓好改革季度督查和年终督查,开展第三方评估,端正改革绩效考核导向,既要敢于“打鞭子”,又要合理“给位子”,当好“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

落实“态度较真”,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每一项成功的改革,都要求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革除稍进则满、小成即止的保守意识,发扬一丝不苟、锱铢必较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怀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情怀,坚持“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干到精致”的标准,锤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境界,达成“能当示范,达致卓越,堪称完美”的效果。2 以“能力较真”提高“四种能力”强化协同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能力上较真,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围绕自身承担的任务和从事的工作,确定新的更高的工作标准,主动到问题最多、困难最多、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去磨炼,努力增强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改革推进的本领和水平。

坚持“能力较真”,需要领导干部提高“四种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关系错综复杂。当前,诸如社区治理改革、违法建筑处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改革等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仗越多,越需要有人站出来,敢于冲锋陷阵,勇于攻坚克难,挑最重的担子,扛最大的责任,啃下“硬骨头”,拔掉“钉子户”,吓退“拦路虎”。这时候,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固然重要,能力和水平更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善于推进改革,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以“引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系列培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解决领导干部“本领恐慌”问题,推动各项改革快落地、早见效。

坚持“能力较真”,尤其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改革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改革系统思维,注重不同层次或领域改革项目

之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坚持改革的分层推进,做到“深化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加强改革方案的衔接配套,细化实施细则,强化改革落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强化协同推进能力,全盘摸清问题,通盘解决问题,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以上率下,层层压紧、环环相扣;各统筹单位、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建立资源共享和沟通联络机制,在改革中前后照应、左右衔接,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3 以“效果较真”落实“四个有利于”提升改革质量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效果上较真,拿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把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对安全生产、违法建筑等“老大难”改革项目,如果没有一抓到底、“抓不出成效不撒手”的较真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坚持“钉钉子”精神,不允许半点马虎和懈怠,强化督查督办,避免改革推进的形式主义,杜绝“半拉子”工程,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实到位、见到实效。

坚持“效果较真”,重在落实“四个有利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要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四个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擎起指路明灯,推动改革大船破浪前行。衡量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符合“四个有利于”。这是因为:发展与改革相辅相成。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多推诸如创新驱动发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等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体现了改革与发展相匹配,牵住“牛鼻子”的改革方法论。公平正义是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多推医疗分级诊疗、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等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体现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全局意识的改革方法论。人民群众是改革成效的验证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干部群众是改革的执行者和参与者。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改革的精神抓改革,多推容错免责机制改革等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体现了依靠人民主体性和党的领导方向性相统一的改革方法论。

坚持“效果较真”,需要坚持改革质量主攻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公共部门施政的追求,更是改革决策者的责任和担当。全面深化改革,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改革之所以能够蹄疾步稳、落地生根,主要原因之一是始终严把改革质量关,向质量要效果,向质量要效率。提高改革质量,首先要把好方案质量关。制定改革方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下功夫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下功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掘基层的有益探索,精准把脉、精确制导。只有这样,改革方案才会接地气、有底气,才能避免让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提高改革质量,需要细化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牵动各方利益。既要把握宏观方向,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在推进过程中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

坚持“效果较真”,需要打造一流标准。标准决定质量,高标准意味着高效率、高品质、高附加值。当改革质量有了可参考的“标准线”,改革精品才会不断涌现,可复制可推广价值才会越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瞄准国际一流,构建全面覆盖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生态等各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尤其是在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国家试点时,要培育无处不在的标准意识,前瞻制定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标准,打造改革的标准高地。

诚然,“三个较真”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亲自”“四种能力”“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在工作态度上较真,需要贯彻“四个亲自”,亲力亲为抓改革;发扬“工匠精神”,在改革推进中精益求精。坚持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必须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坚持在工作效果上较真,需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打造一流标准。

第三篇: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推进教研工作提升

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推进教研工作提升

根据山东省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按照学院党委“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部署,学院出台了《滨州职业学院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各院、部全面加强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成果不断涌现。

一、全面加强专业建设

1.深入开展专业调研。各二级学院根据学院专业调研实施方案,制订了本单位的专业调研实施方案,由主要负责人带队,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深入行业企业、人才市场、职业学校等,制作了调查问卷,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调研。建筑工程学院以理事企业为对象,与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进行座谈,发放问卷,获得了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医疗学院召开了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检验技术2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把市人民医院和滨医附院的医生请到了学校,对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把医疗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岗位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2.调整专业布局,打造黄蓝特色。对接“蓝黄”两区建设发展,根据滨州确定的纺织家纺等六大支柱产业,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开发新专业。与石油及盐化工、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接,新上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冶金技术、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4个专业,开展了开展社会体育、家政服务、老年护理3个计划新上专业的可行性论证。工商管理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分别对接滨州“四大旅游板块”、蒲柳编、老粗布、剪纸等特色文化产业,改革了旅游管理、装潢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等文化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区域特色;同时,依托动漫设计等现有专业,开发1~2个文化创意类专业。调整了经济管理、工程监理、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4个招生规模小、特色不突出的专业。适应魏桥铝电集团建设铝材深加工基地的需要,筹建魏桥铝电冶金学院,在新上冶金技术专业的基础上,设置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方向。

3.推动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现代纺织技术的“校企互动、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厂校共育、分段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生物技术及应用的“学做循环、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元合一、五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护理的“院校融通、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等,均实现了重大创新。会计学院成立了滨州会计专业理事会,护理学院成立了护理专业校企合作董事会,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城建产业联合理事会,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重大突破。

4.积极申报“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要求,组织应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2个专业申报“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9月25日~10月13日,教务处、科研处、轻纺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组成项目申报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加班加点,利用国庆假期,制定专业建设方案,确定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内容、改革举措、绩效考核指标、专业建设预算等,填写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信息表,并于10月14日前将材料准时报送教育部、财政部。目前,相关材料已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公示。

5.积极培育专业特色。制定了《滨州职业学院关于制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各专业深入对接区域重点行业企业,依据企业岗位能力,融入行业企业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航海类专业与企业合作,分别将建设部建筑施工员职业标准、船员适任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特色实用人才。制定了《滨州职业学院关于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意见》,启动了院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计划遴选2个院级特色专业,组织数控技术专业申报了省级特色专业。

6.加强教学做一体化教研室建设。根据党委要求,部署了教学做一体化教研室建设,制定了教学做一体化教研室建设规范,推动各教研室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团队等工作,推动档案和制度建设。各二级学院分别选择1个教研室,全面开展软硬件建设,目前进展顺利。护理学院结合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以临床护理教研室为试点,建设完善教研室软硬件,已投入使用。机械工程学院将数控技术一体化教研室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实训广场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要求。

二、全面实施精品课程建设

1.加强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各专业在与企业准确定位专业方向、确定具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了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推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如:基础部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等5个公共基础课程群,会计学院构筑了“一线三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生物工程学院推行了“小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建筑工程学院实行了“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护理学院采用了PBL(问题引导教学)教学模式。5月和6月,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先后刊发了《滨州职业学院“1235”工作思路引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以改促变谋发展,深度合作促提升——山东滨州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破坚冰》2篇关于教学改革的经验介绍。

2.推动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开展了全院所有课程的项目化设计,各专业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引进企业技术标准,以项目或案例为载体,建立了项目化的课程内容。根据《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鲁教高字„2011‟9号),启动学院2011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各院、部通过开展课程录像、建设课程网站、集成课程资源等,组织了8个联合申报项目、共40门课程,参加学院的精品课程评选;最终确定了数控技术、护理、会计电算化3个联合申报项目、共申报15门课程(其中包括3门已建设的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于10月27日上报教育厅。启动了2012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面向全院,计划遴选6个课程群、共30门课程进行建设。启动了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组织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开展了以资源素材为核心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开展教学精品课评选活动。根据党委要求,推动全体教师在学院、各院部、各教研室三个层面,围绕集体备课、公开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组织了2011年滨州职业学院教学精品课评选活动。当前,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全体管理人员和教师积极参与,先后开展了公开课、说课、评课活动,切实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社科部根据学院教学精品课评选实施方案,设计了“课前说课”、“课堂授课”、“课后交流”三个环节,组织全体教师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及课前的教学设计认真评价教学效果,客观分析了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及其原因,明确了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护理学院成立了由院长徐红、副院长高希海、教学管理人员、附属医院兼职教师张明梅护士长、教学督导员何宗明教授、学生代表5人组成的评委小组,组织授课教师创新教学组织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设置多种情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授课。基础部利用本次活动,总结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如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王春生老师外训与内训结合,采取“网上作业”的形式,在网上给学生批改作业、记录成绩。

4.持续推进校本教材建设。各二级学院在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积极编写校本教材。轻纺化工学院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应用化工技术3个专业已形成系列校本教材。建筑工程学院根据骨干校建设要求,编写了《滨州职业学院2#教学楼施工图》、《住宅建筑项目教学平台》2本教材,目前已投入使用。李慧东老师的《畜产品加工技术》、郭清华老师的《C语言程序设计》分别获第二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二等奖。

第四篇: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发展水平分析

自2015年11月10日总书记首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有关“供给侧改革”的讨论迅速升温,其理念在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指引着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政策取向。

供给侧改革标志着我国经济政策的重大分水岭

当前,有的人对供给侧改革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实践基础是美国的“里根经济学”和英国的“撒切尔主义”。这种看法并没有切中我国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可见,供给侧改革可表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公式,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充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绝不等同于西方供给学派,不是简单的减税让利或政府退出,而是更加注重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特征,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趋势掌控,通过新的政策思路和手段,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我国经济演进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从“三期叠加”的形势判断,到“经济新常态”的系统性论述,再到“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由表入里,层层递进,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呈现出一条清晰的逻辑脉络。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这意味着,未来较长时期内,政府将倾注更多的精力到“供给侧”,即转变过去片面强调“需求管理”的调控取向,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继续谱写中国发展的全新篇章。“供给侧”成为新的政策着力点,标志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一个重大分水岭。

深刻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

供给侧改革体现了对中长期发展动力的重视。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求关系。“供给侧”或“需求侧”,都不是高深玄奥的新概念,而是看待经济问题的两个角度。例如,“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即我们通常说的“三驾马车”,其本质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及其支出分配。需求不足会造成通缩,需求过度则会造成通胀。政府可以通过适度的刺激或抑制政策,熨平经济的短周期波动,使其回归正常增长轨道。“供给侧”考虑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配置,一般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四大要素,其本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相比需求刺激的“立竿见影”,供给侧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间接性的,效益显现需要一定的周期,具体手段大致包含四类:一是通过制度变革激发微观活力,二是通过减税减费降低企业负担,三是通过结构优化改善配置效率,四是通过要素升级提高技术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需求政策主要影响短期,而供给侧改革影响中长期,更加注重培育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供给侧改革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速换挡回落是新常态的最主要特征。这既有全球经济低迷的外部影响,也有中国经济长期有利条件正在发生逆转的内部制约,集中表现为四大成本的上升,即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红利衰减造成的制度成本上升、人口到达“刘易斯拐点”后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成本上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简单引进与模仿学习的效益降低)造成的创新成本上升。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高增长的巨大奇迹,这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出的源源不断的内部潜能,但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优势都是相对的,随着国内外形势和条件的变化,供给端的动能出现减弱,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就成了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刺激政策只具有短期效应,不能真正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反而容易陷入低层次循环,在同一水平上不断扩大产能规模,进一步加剧结构性扭曲。因此,我们不能再寄希望于通过刺激需求来重回高增长通道。

供给侧改革关键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供给和需求是一体的两面,绝不能割裂看待。结构性改革可以用“短板理论”解释,如果将中国经济看作“木桶”,需求是“水”,供给是“板”,要增加木桶的容水量,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必须补上短板。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有许多需求是长期普遍存在的,但由于供给做得不到位,潜在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例如,对于人们生活需要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对于城市运行需要的停车场、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对于社会日益迫切的生态环保要求,当前的供给都还远远不足。二是截长去冗,为发展腾出资源。在供给不足的同时,中国还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是由过去粗放发展模式造成的,特别是资源密集、投资导向的低端产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变成了闲置和浪费,累积成结构性的扭曲和风险。三是提高供给的质量。供给侧的提质增效十分重要,虽然中国已经是制造大国,但人们走出国门却疯狂购买马桶盖、电饭煲,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供给不够精细、创新不足,“板子”有瑕疵、有漏洞,不能将供给能力转化为有效需求。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核心其实是供给与需求存在错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内在逻辑是要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这是供给侧改革与以减税放权为核心主张的“供给学派”的最大区别。

关于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现代化、保障民生、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体制机制和历史负担等因素影响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与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格外艰巨,成为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攻关领域。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上下协同,多方配合,狠抓重点难点。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国资监管升级为管资本为主,充分激发微观活力。根据十八大以来的改革精神,国资监管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升级为“管资本为主”。管资本的前提是资本化改革,即国有企业以上市平台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我国国有资产总值已经超过100万亿元,通过“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帮助克服长期积累的资产固化、人员固化、管理固化等弊端,而且能够有效盘活存量沉淀资产,获得市场化造血能力,并借助资本市场放大资产价值,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更大的运作空间。在企业资本化改革的基础上,国资监管的重点相应从经营层面转移到产权层面,监管部门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监管的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要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在管资本的体制下,考核激励的导向作用十分关键,由于“补短板”的行为不一定能够马上产生效益,这就需要监管部门科学设计指标体系,增加对中长期效益的综合评价,提高对改革试错的容忍度,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通过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给定清晰量化的考核指标,然后赋予企业投资融资、选人用人、考核激励等方面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让企业和管理团队承担经营责任,从而更加重视投资效益、管理提升、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自觉远离产能过剩行业,最终通过企业微观层面的做活做优,汇聚为宏观层面的结构性改善。

第二,产业布局以战略为导向,实现科学合理的最优供给。国有资本布局应尽量避免一般性竞争领域,主动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在供给侧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方面是加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推动院地合作、军民融合等技术转化,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国企要做好社会服务,聚焦“煤水电气热”、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和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扩大覆盖人群,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供给,打赢公共服务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对于北京国企而言,还应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超大城市可持续运营等重大问题,着力增强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活配套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强度。例如,我曾供职的首创集团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近三年大举进军环保产业,形成了“碧水、蓝天、绿地”和市政环境综合整治的“3+1”全产业链布局,迅速在行业内取得了领先优势。此外,首创集团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京津合作示范区、轨道交通、石景山棚户区改造、东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小微和三农金融等项目,都充分落实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性布局要求。通过在供给侧的改革探索,首创集团各项经营指标连年创下历史新高,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等主要指标三年时间全部“翻了一番”,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首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国有资本的投资领域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外部性,布局过少可能造成垄断低效或供应不足,过多则会造成恶性压价或资产闲置浪费,例如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发放电子垃圾处理牌照,完全可以通过区域协同解决本地的处理需求。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强化协同,按照“合理数量、适度竞争”的原则,做好顶层的规划设计,实现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最优化供给。

第三,构建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供给质量。供给侧的提质增效,根本是提高企业的基本素质,核心是构建市场化的机制,重点表现在“管理、发展、创新”三个层面。在管理层面,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形成从战略、计划、执行到监督、考核、审计的闭环管理系统,既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又强化职能、防控风险,实现管理全覆盖,并可尝试引入行业对标管理等方法,更加全面而客观地评估绩效,严格落实考核与激励约束政策,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塑造企业文化,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和活力。在发展层面,要认真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和条件,一方面坚决去库存、淘汰劣势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经营成本和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对认准的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在行业低谷和不盈利的培育阶段始终保持“熬”的精神,并在熬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提高,持之以恒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优质产能的供应水平。在创新层面,要深入推进制度体系、组织架构、激励措施的深刻变革,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团队,构建鼓励创新、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深入研究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增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实现多层次、精细化、有特色的高效供给,达到需求升级再造的效果。

第四,通过PPP转变理念方式,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许多人仅仅将PPP看作一种新的融资工具,这是很大的误解。传统国企在弥补社会“短板”的过程中,一直饱受效率低下和垄断经营的诟病,例如许多城市的地铁、公交、环卫、热力等地方国企仍保持着事业编制,政府与企业的界限不够清晰,但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总是缺乏激励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供给水平的有效手段。十五年前,我在国内率先引入PPP的概念和理念,并推动实施了北京地铁四号线的PPP实践,最终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引入社会投资者,可以打破公共产业的垄断格局,在多主体的竞争机制推动下,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形成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转变公共产品的供应方式,根本上促进了效率和效益的提升。未来,公共产品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合格的”投资者,国有企业既有优势也有实力扮演“主力军”角色,通过推广PPP模式,吸收融合社会资本专业优势和管理能力,有助于转变政府对公共领域的投融资理念和监管方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市场化商业准则,进一步倒逼国企市场化改革,从而撬动更大的社会资本,不断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水平。

第五,完善社会成本的分摊机制,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国有资本相当一部分布局在产能过剩领域,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问题相对严重,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列出清单,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主要障碍是国有企业存在大量因体制和历史因素造成的遗留问题,例如资产不完整、社会负担重或政策性亏损等,光靠企业的个体力量无法解决。因此,建议做好国有企业调整退出的基础性工作,清晰量化政府与企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土地盘活、债务核销、资产重组、财政扶持基金等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合理的历史成本分担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做好资产处置的同时,妥善处理好人员的分流安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流动平台作用,实现不良资产和劣势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第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国企作用。国有企业属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加强党的领导,不仅是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要求,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重要的组织保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抓好领导班子的“关键少数”,将政治素质作为选人用人第一标准,有助于强化理想信念,打造优秀而有战斗力的企业家队伍;加强党的监督作用,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有助于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增强监督合力,有效防范改革调整中的国资流失问题;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带动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国有企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牢记使命、服务大局,自觉找准发展定位,认真履行示范带动、骨干支撑、公共服务等职责功能,为实现中国梦、国企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朝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第五篇: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文章标题: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市的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全市的财政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为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财力保证。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合理运用现有地方财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仍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使地方财政支出更好地满足地方政府以财行政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迫切需要对市镇两级财政支出范围进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完善支出法制。为此,笔者对部分市直单位和乡镇进行了“有关财政支出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题调查和研究。

一、我市市镇财政支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是预算内外综合财力的增幅慢于预算内外综合支出增幅。

二是财政供养人口多,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过大,其中教育份额尤为突出。至2001年末,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为29726人,比1993年净增6311人。其中教育系统供养人员达到16061人,占财政供养人员的54.2。乡镇教育系统的财政供养人员占比更高,平均超过60,教育事业经费已达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

众所周知,维护国家机构的正常过程,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是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财政支出中必须优先安排和保证的。从调查情况看,市镇两级行政事业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导致了行政支出增长过快,刚性增强(近年来连续增资的实施可说明这一点,1997—2001年,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调整,各种政策性补贴和津贴等刚性增支标准人均提高570多元,而1997年至2001年人均财力只增加150元。同时,每年军转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预计增支300多万元。)进一步增大了地方财政压力,加重了市乡两级财政负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阻碍了我市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在教师队伍中,乡镇的代课教师有增无减,原因是原先的“民转公”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相当部分不能适应事业发展形势要求,纷纷流向校办三产或后勤岗位,但其人员经费仍寄托于财政的拨款中,形成了“位虚费实”态势。显然,在乡镇财力规模尚小,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开支增长过快的局面必须加以控制。

在乡镇行政、事业机构的膨胀同时,由于对集团消费缺乏规范、有效的控制,许多乡镇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观念淡薄,开支浪费严重,如:对小汽车的购置和豪华高级办公设备的添加,会议数量和档次的攀高及各项补贴发放的过滥等现象时有出现。

三是财政支出面过宽,加大了乡镇财力的分散度,使财政有关支出政策的落实难以到位。当前乡镇财政职能还未能完全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维持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即供给制式的大财政支出格局,包揽事务过多。它不仅担负着各级行政部门、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而且大量投资于生产性、经营性、服务性的事业单位等一般竞争领域,不仅给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含风险,并挤占了重点项目的资金。(即通常所说的支出越位),使地方财政集中财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能力受到限制(即支出的缺位)。此外,由于目前乡镇财力中预算外资金的比重日趋增大,挪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和出现,并且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造成乡镇可控制财力的削减,从而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分散了乡镇财政的地方财力,致使“财政每年对农业、教育方面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市级和乡镇用于体育事业经费要达到人均5角的标准”等等规定支出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由于目前市镇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仍然不太清晰,仅对事权范围作了粗线条的、原则性的界定,增加了两级财政部门操作上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的状况。目前,市级财政办理理应由乡镇级办理的项目依然很多;或者事权在上面市里,而要求乡镇政府资金配套或拼盘的项目普遍存在。如在乡镇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超现实、超财力实施的各种名目的达标活动(工程)和少量投资性大、回报期长的“乡镇首长形象工程”及乡镇合作基金会的债务清理等,他们以求面子和积极贯彻上级指示,在限期内纷纷举债资金配套,满足达标工程的各项标准要求,形成“空壳效应”,以致陷入“一时好过,十时难熬”的窘境。如某乡镇的人均负债率已达300多元,而偿债渠道还为之渺茫。这些情况既不利于财政转变职能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也不利于乡镇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五是大多数乡

下载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主体作用 推进货运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