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当好村民小组长
如何当好村民小组长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张正义
村民小组长虽然没有多大权力,也算不上什么“官”。但在村落里,大小也是个“头面”人物,少则管着十几户,多则管着上百户,老百姓遇到难处理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组长。如何当好这个组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出成绩,让老百姓满意,还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
首先,要做好“桥梁”和“纽带”。作为村民小组长,一是要做好上情下达,当好宣传员,及时向本组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向本组村民布置村民委员会下达的各项任务。不管是宣传政策还是布置任务,都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因事而宜,重在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讲清。白天没有时间,可以利用晚上串门聊天的时间;在承包田里干活,休息时凑在一块也可以唠上几句;大家在一块看电视、看电影的机会讲上几句。二是做好下情上达,及时向村民委员会反映本组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其次,要当好村民委员会的“助手”。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许多地方的生产队不复存在,村民委员会面对千家万户,又有点力不从心,村户之间出现了断层。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地方在生产队的基础上设立了村民小组,由村民小组协助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与村民委员会相比较,村民小组与村民的联系更多。村民小组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是家家户户,这是村民小组的优势。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能否入户到人,关键取决于村民小组作用发挥的如何。村民小组作用发挥的好,就可以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户,把各项任务落实到户,把具体困难解决到户,把遵纪守法责任到户,彻底解决村户之间的断层问题,充分发挥“助手”的作用。
第三,要当好全组村民的“当家人”。村民小组犹如一个大家庭,家庭是否团结和睦,关键看“家长”如何。村民小组长作为一家之长,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事务,重点是两个方面的事务:一是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村民之间因为利益关系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二是要管理好本组集体财产,使之保值增值。
第四,要做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民小组长不仅自己要有发家致富的本领,依靠辛勤劳动把自家先富起来,做群众的“领头雁”,而且要把致富的本领传给周围的群众,要想方设法帮助那些贫穷的村民寻找致富的门路,使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二篇:村民小组长
村民小组长资料
通靖1-5组组长王少良:村党总支副书记,协助党总支工作,主管农副业,分管党建、计生、协助新农村建设。
通靖6-8、14、16组组长张文祥:村党总支副书记,协助新农村建设、卫生、民调。
通靖9-
10、24-25组组长张冬梅:村党总支副书记,专职计生,主管团支部,协助卫生。
通靖11-12组组长张余庆: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委全面工作,协助支部工作,抓新农村建设,主管村建、土地。通靖13、21-23组组长陈高卿:村委会委员,主管民兵,协助村建、土管、民调。
通通靖15、17-20组组长丁天明:村委会委员,主管综治、民调 通靖26-29组组长周勋泉:退休村干部。
通靖30-32组组长刘伟:村委会委员。
通靖33组组长沙玉章:村会计,主管财务。
第三篇:村民小组长
人大代表是选民选举产生的。如何做到从选民中来,到选民中去,始终与选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广大群众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履行代表职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有作为的代表,这是各级人大代表应该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各级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必须做到“六个要”。
一、意识要强化。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必须首先强化代表意识。要自觉意识到,代表是一种严肃的职务,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是一种光荣的使命。要时刻想到代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言人。要尽代表之责,呼群众之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从目前县(区)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的作为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代表素质较高,履职认真,代表素质普遍提高,但也有极少数代表不能认真履职,闭会期间发挥作用不好,有的把代表资格仅仅当成一种荣誉,仅仅充当了“开会代表”、“举手代表”、“拍手代表”、“挂名代表”。选民群众对选这样的代表感到失望。
二、关系要摆正。人大代表要能正确认识自我,要时刻牢记自己是选民选举产生的,选民选自己当代表,代表的是选民群众,选民之所以能选自己当代表,是对自己的信任。作为代表要时刻与群众保持水乳交融的关系,不能当上了代表就忘本,决不能把自己凌驾于选民之上,脱离群众。
三、履职要认真。代表是一种职务,履行代表职责是法律法规为代表规定的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代表不履职就是失职。代表在任期内要通过履职行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传达人民群众的心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
行使好监督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职能。否则,那些不履行职责,不参加活动,不提建议、批评和意见,不为人民群众说话办事的代表实则是成了一个“挂名代表”,坏了人大代表的名声,影响了人大职能的发挥。
四、情感要贴近。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代表们都工作在生活在群众中,同群众交心,最关键的是感情要投入,有人认为人大代表要想真正与群众交融,最起码的要做到以心换心,你有真心,群众就有诚意。常言道:“心诚则灵”。因此,作为代表要时刻想着群众,时刻想着替群众说句话,给群众办事,做到说话“掷地有声”,办事实实在在。有了这样的真情实感,就有了同群众交心的思想基础,选民群众才能拿你当自己人。
五、作风要务实。作为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一定要踏踏实实。无论是本本职工作还是履行代表职务,都必须求真务实,积极主动,尽心尽责,要能够体现代表的先进性。有的代表履职缺乏主动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履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有的代表名利至上,做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为群众说话办事避重就轻,趋利避责;有的代表把代表资格当成挡箭牌,遇到司法部门追究就拿出代表证,以求逃脱惩罚,这种作风,害了自己,害了群众,当一届代表,没有作为,没有地位,也没有威信。
六、律已要从严。俗话说“己身正,不令则行,己不正,虽令不从”。这名俗话听起来好象是对领导干部说的,但拿来要求人大代表,确有可取。代表要在群众中提高自己的威信,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就要自觉做到严以律已,“打铁
必须自身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在工作上有所创新,对社会有所贡献,在个人生活作风上要做到一尘不染,清清白白,在思想作风上要做到立身清正,公道正派,做一名让人民群众赞成的好代表。
村民小组长主要职责
1、宣传和贯彻党和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2、负责召集村民小组会议和组织全体村民的活
动,并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汇报工作。
3、组织本组村民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4、协助村委会做好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等有关工作。
5、做好本组村民的农业服务工作。
6、教育村民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7、及时向村民委员会反映本组村民的意见和要
求。
第四篇:如何当好小组长
如何当好小组长
各位参会者,大家好,为什么要当小组长?要如何当好小组长?当小组长要做好哪些具体事项?就这个问题现在我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真诚希望大家给我提出批评意见。
一、为什么要当小组长?
为什么要当小组长?是因为我是一名党员,为了把我们村组各项工作做好、发展好,把村民引导好、组织好,来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我们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村委会,村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敢于站出来,主动站出来担当起这副担子。例如:有些人跟我开玩笑的时候说的那样,张喜欢你在乡招商办上班,你还把村小组长这个位置霸着不让,你到底图个啥?我这样回答:“我是一名党员,我曾经担任过村支部书记,我有这个能力,我有这个水平。我敢于承担这个责任,我争当小组长的目的是为了把那软村民小组的发展建设得更好,是因为村委会、我的村民需要我这样的人。”也有人会问:“其他人来当小组长就不行了吗?”我回答:“行,但没有我当得好。当小组长要吃得亏,受得气,在群众中要有说服力,关键时候要能站出来为老百姓说话。”
二、如何当好小组长?(一)加强学习
要当好小组长,首要问题是加强学习。学习是为了增强个人工作能力,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天赋的基础上、在后天 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如果能以最快速度,从内外资源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并且能在最短时间里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再加以创新,他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从而获得成功。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这样,不管外界环境怎么发展变化,我们都能运筹帷幄,稳中取胜。
(二)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学习源于一切,可以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但要注意掌握一些学习方法。
1、向书本学
有的人认为我当一名小组长,才管着十几户、几十户、几十个人、百把个人,不用学习嘛,再说,学习的时间也没有,书刊也没有。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正确,现在每个党支部、党小组都有一份《党的生活》这本党刊,党刊里面就包涵了许多内容,政策上的、法律法规、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知识问答、科技知识等。还有要多看电视。例如:中央新闻、科技频道、法制频道、古研频道,这些都是非常适合我们当小组长看的节目。不要一有时间就看那些武打片、言情片。
2、向实践学
不仅要善于读有字之书,还要善于读无字之书。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要自觉地从实践中学习,了解实践,尊重实践,总结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积累经
验,增长才干。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领悟,这样我们就会处处有收获,常常有提高。有些人文化学历不高,但是却很有能力和水平,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读无字之书,善于在实践和生活中学习。
3、向他人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各有所长,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广交学识渊博、能力过人、经验丰富的朋友,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朋友、同事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启发,共同分享知识,共同提高。
(三)注意细节
天下大事成于细,天下难事成于易。生活始终是由一件件小事串联而成的,要成就大事,就要有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件小事的品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四)认真负责,敢于承担风险责任
有的人之所以不敢承担责任,是因为有责任就有风险,责任越大风险就越大。事情做得越多,出错的几率就越高,相应的责任就越大。怕出错,怕担责任,就做不了事情,能力也就始终得不到提高。勇于承担责任就要敢于冒风险,不怕失误,出现错误要勇于承担并积极改正。要冲破怕承担责任而不敢做的思想束缚,要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五)增强忍耐力
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就是忍耐困难和压力的能力。为此要
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忍耐力就是遇到困难时你所必备的一种坚持到底的能力,是能够忍受疼痛,疲劳艰苦,并体现在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持久力,是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下长期从事卓有成效工作的能力,是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持续努力拼搏的意志品质。
(六)认真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一个村民小组长如果能够把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当做自己最重要的事自觉积极主动的完成,那么,我认为这个小组长是好样的,称职的。相反,一个小组长对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感到厌恶,采取不拥护、不支持的态度,更严重的是从感情上有抵触对抗,只是害怕领导的经济制裁等惩罚手段才勉强工作,这样的小组长是不够格的。
(七)胸怀坦荡,度大量宽
我们作为一名小组长,为了我们小组的事业发展,要善于容纳别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敢于使用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能人,最大限度的团结人。
(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长不仅应具备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还应该具备简练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宣传和鼓励村民的积极性,善于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村民的思想矛盾。
(九)善于倾听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让我们多听少说,我们只有在把嘴闭上的时候,才会专注的听别人讲话。就像今天这种机会非常好,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我们乡的
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我们要把宝书记,杨副书记所讲的放在心里记在心上,回去以后要多宣传、贯彻落实,组织村民完成乡党委政府、村委会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自以为是,不专心听讲,在开会培训中,不遵守纪律、迟到或者不参加培训,在培训中进进出出、交头接耳、接听电话、东张西望、剪指甲、睡觉等不良表现,这样的人能学好知识吗?
(十)要协调解决好本组出现的矛盾
有问题,有矛盾,一定要正视它,想办法去克服它,用智慧去解决它,千万别畏惧,千万别逃避,也千万别等待,只要我们坚定攻关的决心,精神意志就会空前兴奋,内在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十一)要全力以赴,支持配合协助村委会工作 村委会干部工作相当繁重,艰苦、复杂、待遇低,他们所做的工作最主要是靠奉献,因此,小组长要支持他们的工作(特别要尊重老领导、老干部)。
(十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我们要做好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这就需要我们从群众中吸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吸取智慧,同群众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有力量,就有智慧,就有办法。要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解释和说明工作,由于村民所处的地位不同,具体利益不同,和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因此每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后,一开始,有部分村民不十分理解,这就需要
我们小组长去帮助村民提高认识,启发他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党的政策不但要我们的干部知道,还要让全体村民都能懂得并掌握。只有村民们知道了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去做和怎样去做时,他们才会有真正的积极性,党的政策才能变成现实。抓工作落实贵在实,难在实。我们作为一名组织者,领导者,就必须在实上下功夫,花力气,求突破,我们如果没有全局观念,不善于倾听次农民的心声,不注意集思广益,凭着主观意识办,凭着自己是小组长自己说了算,满足于关起门来想主意,出点子,提口号,这样的决策只能纸上谈兵,违背了上级精神,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客观实际,有事不找党员,不找村民代表协商,不仅决策难以落实到实处,还可能挫伤村民的积极性,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带来工作上的损失。我们看到成绩经验时,要弄清问题的教训。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就是抓落实的开始,一名小组长做工作不要怕丢面子,做工作去征求村民意见不要怕村民说我们能力低,方法少,我们做每项工作都将会遇到出现一些无法避免或者意想不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当然不发生更好,但是发生了也不要怕,关键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群众利益无小事。这说明了一条,凡涉及村民的利益都是大事,村民有问题,有困难找到我们是他们对我们的尊重和信任,我们不去帮助协调,疏通解决,那是责任的问题;我们去解决了,协调不了,那是我们能力水平方法的问题,或者是双方当事人不够谅解的问题。
(十三)要掌握了解本组的基本情况
有的小组长当了多年还不知道本组有多少户,多少人,土地有多少?当你问他时,你们小组由多少户?他回答:“可能有8、9户。”多少人?“大概有30几、40几?”有多少土地?“好像有五六十亩。”本组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他就更不清楚了。不瞒大家说,我对我们那软上下组每年都要搞一个综合统计,有2块展板,一块是每户的家庭人口、出生年月、文化、民族、在家务农或者在外工作打工、土地面积等;有一块是那软上下组的综合统计表,总户数、总人口、土地总面积、大小牲畜、家群、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男女劳力各有多少等等这些都必须搞得一清二楚。2006年州新农办一个科长来我组调研后世这样评价的:好样的!你这个小组长当得不错嘛!我们跑了全州十个县市15个村委会,所有的村民小组长工作做得最认真最细致的就你一个!当时杨德光副乡长、乡扶贫办陶先荣在、村委会的领导都在。不是我在乱说,2006年我们组在全乡中首先搞了一个温饱示范村,到结束验收时,李学才副县长做了高度的评价,县扶贫办组织了各个乡镇分管副乡(镇)长、乡扶贫办主任、部分村委会领导、村民小组长一共50多人到我组开了一个现场会,县扶贫办主任何光云同志对全县将要实施的温饱示范村作了重点安排。我们乡原党委书记罗绍成、乡长付明云到会讲了话,我本人作了个交流发言,通过以上工作更进一步提高了我当小组长的责任感。
(十四)热情、节俭、必要,做好生活接待
同志们,人们拼命的工作和劳动目的就是要使整个家庭
住得更舒适一些,穿得更好一些,吃得更好一些。当然也要提倡勤俭节约,避免铺张浪费的现象。省、州、县、乡加大村组建设的扶持力度,有部分村组意味着有项目了,有项目就有领导去,现在很多村民小组都是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或者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一肩挑,因此对一个人,对一个领导一定要真诚、热情,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的,有的人招呼客人就像俗话中说的那样,小妹妹哭,大姐夫虚情假意,或者你到了他家,一进门遍地都是垃圾,屋里不整齐干净,随便煮一盆苦菜就吃了。我认为这种现象就是不够热情的表现,假如客人去你家,4、5个人宰杀一只鸡也是一种热情、节俭、必要的表现嘛。如果杀只羊那就不必要了。这顿饭菜吃完了那叫消费,吃不完那叫浪费。有的小组长耙耳朵,耳朵耙,听媳妇的,杀只鸡都看媳妇脸色。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因此,不要把钱财看得那么重。
(十五)向做得好的小组长学习、看齐
我在拉姑挂点已有2个年头了,我深知拉姑的8个小组长在全乡121个小组长中是最辛苦的,栽秧时,每个小组长,白天夜晚都在为农户放水,每亩田放8分钟。每年每个小组长都要带头栽几亩烤烟,还要做到听村领导召唤,随叫随到。还有,今年那软上下组党支部书记、下组小组长杨楷明同志就是表率,栽了2亩桑,还栽了5亩烟。
(十六)在困难面前要敢于带头,在利益,在荣耀面前要学会谦让
我当小组长好多年了,从未对我的家人安排过救济粮、低保,今年我们上组有12个人的低保前几天有18袋米,实际上我有权利安排,但我没有安排。今年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我敢于站出来承担种植,有4.2亩是箱面整理好,塘打好交别人种植的,有3.5亩是箱面整理好,膜盖好,肥施好交给别人种植,剩下的1.97亩边边角角无人种植,我个人全部承担了。6月20几号,我们余书记给我说乡上要在建党节中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集体,我准备把优秀共产党员这个名额留给你,我说谢谢余书记,我认为我是优秀的,但和我一样优秀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今年这个就让给别人吧!
同志们,一个村组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团结向上、坚强有力、思路清、关系顺、务实的领导班子。一个党小组、一块阵地、一名党员、一名小组长就是一面旗帜。
农村生产、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主要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群众是基础,干部是关键。一个小组长的职位小,但责任大,我们要有统揽全局的观念,稳住群众的心,制定出较好的办法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村民来参与我们各项事业的建设,能够做到以上,我认为这个小组长起码是合格的,优秀的,出色的。
第五篇:村民小组长学习制度
村民小组学习制度
一、实行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制度。
二、村民小组要自觉接受村党组织和上级党委的领导、上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指导。每月至少集中组织一次村民成员学习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有重要内容,随时组织学习,不断提高村民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三、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每月集中组织村民代表、本组党员、十户长、四老人员、贫困户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议事水平。
四、每两个月采取村民小组会议的形式,组织村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努力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
五、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明白纸”,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和上级有关家村、农业、农民的文化精神。
六、每年结合农村生产、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请有关专家指导、授课,组织五次以上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辅导,不断提高村民科学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