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网络教研发展历程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完善,介休市教育局在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等常规教研不断规范和加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研形式,创新教研机制,在促进教研教改的不断深化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师资均衡发展方面开辟出一条网络教研的特色之路。
◇背景、基础篇◇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了中华大地,也影响到了介休的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孩子。在特殊时刻,介休市教育局面临全市6万多名孩子的停课停学问题,积极应对,组织电教、教研队伍,研究对策,开展了“空中课堂”。15门学科、224节的空中课堂使2003年的介休没有因为非典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影响。“非典”过后,电教馆一帮人就想:如何搭建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教研平台?“运用网络”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很快 “介休教育网”就出现在了Internet的高速公路上。2003年,又恰逢介休市进入从校本教研到联片教研的课改实验阶段,他们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规模小人数少,同学科教师一两人,研究氛围和效果非常一般。如何让城乡教师共享资源、互相促进,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003年介休教育网首先推出“一级教案”新板块。“一级教案”指的是从全市教学 能手中指定主备课人,他们备好的课目经市教研员审核后,随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公布在介休教育网上,在周六各校的集体教研活动中,教研内容之一就是以“一级教案”为蓝本,各抒己见,学、评、议、改“一级教案”,较好地解决了课改起始阶段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备课问题。但一级教案只能是教师们学习、备课的平台,如何让更多的教师相互交流、互评互学,电教人开始了新的思考……
◇开拓、发展篇◇
2005年,抓住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的大好时机,与网通公司合作建成了介休教育城域网,全市中小学网络覆盖率达到90%。2009年投资395万元建成介休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组建介休教育专网,形成全市教育一张“网”、一个“库”。专网的建成,使介休电教人更多地想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解决教师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在反复实地调研,模拟运用后,成功搭建了介休教研博客、介休网络课堂和介休视频教研三大网络教研的“王牌”。
介休教研博客采用实名注册(学校名称+教师姓名)和验证注册双验证机制,在博客中可以实现学校、教师独立的各级前台展示界面,还可以实现日志、课件、相册、群组的结合,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可以不分城乡、不分学校,在任何时间、任 2 何地点进行交流,有效解决了时间、空间、经费、安全等客观因素的困惑。并要求学科教师分别加入相应教研员所创建的“学科群组”,学科群组的创建使交流更有针对性!在博客中,一个人的“求助”,往往能够得到很多针对性地帮助,大家相互点评,交流观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受益匪浅。全市同学科组成 “学科大教研组”,城乡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已经没有障碍。电教人在课改发展中,更认识到课堂教学很关键,如果让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能通过网络看到一堂堂翔实、生动、结合本地教材的课堂实录、课堂分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岂不是如虎添翼。于是,电教与教研联手开设了网络课堂,依据本地教材有计划地录制了关于教学方法、教材分析、课改经验等内容的网络课堂。网络课堂刚一链接到介休教育网,它的可反复观看、选取片段观看,同步能看到word文档、PPT课件的特点便成为教师们的帮手,成为网络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随时通过观摩,拓宽教学思维,让更多名师为自己做“贴身”辅导,对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学校教师来说网络课堂就是他们最好的观摩课。
网络课堂使农村教师有了“名师”的帮助,可有时他们还真想和名师见一见,谈一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方便集体教研和面对面交流,投资20多万元开发了视频教研,开创了网络教研更快捷直观的形式。视频教研使学校间、教师间沟通变得简单、直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可以实现50所学校同时在线交流,特别是像一些农村学校有些学科的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建立专门教研组,导致学科教研活动无法开展。为此,以学科或学区为单位开展视频教研,消除了农村教研工作的“盲区”与“死角”,实现了强校与弱校、农村与城区学校教师在同一平台共同研究教学细节,有助于师资的均衡发展。视频教研中还能实现文本、课件同步,使网络教研更具实效性,延长了研讨的时空,把传统教研中一纵即逝的“声音”变成了永恒的文字,留驻了“精华”。
◇目标、措施篇◇
为进一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介休教育局先后制定了《关于规范一级教案的意见》、《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的决定》和《介休市网络教研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网络教研常态化、网络管理制度化。针对不同对象做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学校及校长。学校是网络教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校长是网络教研的责任人。学校要为教师网络教研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电子备课室。学校教研室要有目的的策划网络教研主题,通过视频和对子校之 4 间进行专题教研,校长要带头上网教研,每月至少写博客文章两篇。
(二)教师。教师是网络教研的主体,每月至少发表一篇博客文章,每周和同伴互动留言两次。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网络公开课一次,每月发表博客文章两篇,帮助指导青年教师留言十次。
在介休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过程中,电教馆作为技术支持和管理部门,定期对专兼职教研人员和学校电教主任培训,时时关注平台的运行状况,保证网络的畅通和正常运行。并每月统计、公布各校发表博客文章、录制网络课堂、进行视频教研的具体情况,以公开化制度促进网络教研常态化。专门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组,各校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做到领导重视,组织保证。
收获、成效篇◇
介休市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以来,不仅提高了广大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教研的水平,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提高,促进了学校均衡发展。目前,一级教案累计达到2028节,总计已超4500课时;有4125名教师注册使用教研博客,占到全市专业教师总数的90%,共发表博文达3789篇,评论37337条,留言1514条,特别是教学课件,达到3248个;网络课堂200余节,视频教研120多次,可以说每一个数字都是一笔丰富的本地教学资源。目前,介休的很多老师在参与了网络教研后,深有体会地说:“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教师之家,教育之家,学习的平台,交流平台!”“教学也可以时尚,教学更要紧跟时代!“真是一场及时雨”“累了,去去。高兴了,去去,有想法了,去去,真像一个家”这些朴实的话语真实地反映了每一位教师的心声。网络教研能让我们利用好时间的零布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经济、便捷、高效已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
这种对传统教研的挑战,对教研方式的改革以及所带来的网络文化的新变化已经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2010年4月27日山西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现场会在介休隆重召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材处处长李水平,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等领导和来自全省11个市、100多个县的教育局长、校长、教研员、电教人员深入到介休市义安小学、介休二中、介休一中等学校实地参观了网络教研活动。山西省静乐县辛村乡登临中学一位署名“志存高远”的教师在博客上这样评价介休网络教研现场会:“这次观摩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美的熏陶,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视频教研,功能很全面,尤其是能在同一时间不同区域里同步进行,还有专家的现场指导点评,让人感到新奇”。张卓玉副厅长在全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现场会和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介休的网络教研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 提升、超越篇◇
介休网络教研的发展从“一级教案”开始可以说已经有七年的历程了。七年来,介休电教人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他们面对赞誉,面对称道,感受到的是责任、更是挑战。针对网络课堂,介休电教人提出将准备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同年级、同课题、同进度的课堂录制,比如教师在城区某学校讲课,同步农村某个学校也能看到课堂的全过程,并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引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电教人还协助每位教研员创建主页,让教研员把先进的教育理论解读为每个教师都能听得懂的“博文”,结合日常的听课、评课,与教师展开对话,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以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提高。介休电教馆不断设臵、整合、积累各种资源:东师理想资源平台、清华教育扶贫资源、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链接了山西基础教育网、晋中教育网等网站的各种资源,对于各学校来说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更减轻了各校的工作负担。
现在的介休,网络教研已形成常态,成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的自觉行为。但他们深知:“采得百花方成蜜,淘尽黄沙始成金”。今后他们还将不断学习省内外先进的网络教研形式和方法,真正从内容上让每一位教师都活跃在网络教研的平台,与全国、全省的专家交流学习,与同行合作探讨。随着城乡各中小学“班班通” 工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够投入到自主创新学习中去,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等各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教研新形式、新生事物的网络教研,必将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
第二篇:网络教研汇报材料
网络教研集体备课汇报材料:
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研机制促进教师成长
朝阳镇中心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式,知识的海量增加和问题的层出无穷、推陈出新。迫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方式也要跟随着时代发展发生变化。就这样,网络教研应运而生了,网络为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晋中市教育局的网络教研平台以其良好的开放性、互动性,在促进和改革学校的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许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自我反思和自主发展,以及在提升校本研究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而明显的促进作用,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主流方式。对此,我们有着清醒地认识和自己的思考: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长远发展,就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教研活动的瓶颈,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朝阳镇中心校以“以网络教研为抓手,打造一流教师团队,创建品牌朝阳教育”的研培目标,并依托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积极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以网络教研为突破点,以教学案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行为反思为核心,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实施教研的有效措施与途径,开创了全镇教研教改的新局面。
网络为教研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网络教研这个新生事物,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网络教研活动的蓬勃发展,实实在在地给教师们的观念和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唤醒了教师们
追求教育理想和体验成长幸福的意识。
现对我镇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汇报。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我镇为了拓展教学研究渠道,有计划地开展了网络教学研究活动。为做好我镇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对我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管理,成立了以镇中心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各校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出台了《朝阳镇中心校网络教研实施方案》、《朝阳镇中心校网络教研考核方案》和《朝阳镇中心学校网络教研集体备课制度》,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教师积极地参与到网络教研的活动中,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日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网络教研工作,亲自参与讨论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并对实施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二、扎实有效、不断创新,开展教研活动
1、高家坡小学教师(男53周岁、女48周岁以下),全部参与集体备课;其他小学教师将共案下载打印,而后在文本共案上修改,形成各自的个案。
2、主备教师必须按照教研室下发的集体备课样式统一备课,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上传主备教学设计,同时在该课题下的流程资源内上传与教学设计配套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设计中要用不同颜色的字标出使用课件的环节。备课时课题的字体为宋体、三号,其余的字体全设为宋体、五号。
3、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必须在规定上传时间后的一周内完成个案的撰写,同时根据本课的需要完成该课题流程下的资源、文章和视频的上传任务。每篇个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非本人主备教案若无动态修改记录或完全抄袭上传共案则视作无效教案,并与教学工作考核挂钩。
4、不具备集体备课条件学校的教师修改打印的共案时,也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
5、每位教师上完课后在个案中必须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个案形成后,集备教师要对共案予以公平、公正的评价。
6、各校长把本校集体备课亲自抓在手上,每周一次对教师集备情况做好记录,对下周的集备做好安排,中心校对高家坡小学集备认真、负责的教师个案,在一定时间要进行展示,从而引领全体教师网络教研集体备课步如正规。
7、本学期,中心校严格执行《朝阳镇中心学校网络教研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学期末对每位教师的集备情况予以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对在集备过程中敷衍塞责、不按计划备课的教师予以批评,对屡教不改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取得的效果
1、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网络教研跨越了各县市、各学校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广大的一线教师能够得以实现与同行、与能手、与精英、与专家在线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愿望。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全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改变了教师默默无闻、凭个体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状态。实现了信息传递
快捷、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网络教研有效地促进了我镇的校本教研,使教师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2、网络教研促进了单纯、简单教书型教师向学习、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通过“教研平台”上的课例、反思、教学设计和论文,我们的教师不但是在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反思、去研究,并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加快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步伐。广大教师取长补短,改革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特别是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培养,网络教学技能和网络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网络教研奠定了教师的成长基础
教师建立了自己的论坛,在论坛中,发表一些教学中的反思,与同行共探讨。及时记录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便于保存,也为写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语言和实践素材。同时记录一些学校里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班级的管理困惑,让家长和更多的同行提供有效的帮助。有感一个班的学生,随时随地记录教育中的现象,以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想法。通过这些,为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更加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献给教育事业!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网络教研这一新的教研模式,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投入。通过近两个月的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朝阳镇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操作电脑熟练程度有待加强;硬件设施配套滞后,高家坡小学虽然有电脑室,但是仅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起来很不
方便。七里河小学、孙家庄小学虽有电脑室,但均为包班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其它五所学校均无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室,这样就很大程度制约了网络教研;其次,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由于日常琐碎的事物缠身,主动积极参与意识不够,对网络教研缺乏充分的认识。有效的深层次的教研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今后努力方向:
1、把网络教研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拓展教研视野。
2、加强引领,鼓励一小批,带动一大批。
3、完善校园网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4、把网络教研的行政干预变自觉自愿的行动。
5、最终实现每位教师都成为网络教研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总之,有了网络,教学信息丰富了,教学资源更广阔了。教师们的思维也变得灵活了,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也在变化之中----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们在网络教研上的一些初步尝试。今后我校一定会更加努力,继续开展网络教研。我们有信心在这种和谐、共同研讨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努力提升学科理念,使网络教研成为我校教师教学技能不断丰富、不断成长的摇篮。
第三篇:网络教研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网络教研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早上好!很荣幸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自己的网络教研工作。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有利于促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开展。xx市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方便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对于我来说,xx教科研网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教育学院,为我搭建了成长的平台。下面我就自己在xx教科研网网络教研的学习实践经验,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网开一面
认识xx教科研网已有多年,但真正走进它,还是去年。2009年2月,xxx老师在全市语文教师会上介绍xx教科研网网络教研工作,并亲自示范操作流程。从那时起,我对网络教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x老师的引领下,我走进了xx教科研网语文主页这个新天地。二、一网情深
我们学校xx实验中学有着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校领导十分重视网络教研,与“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等网站合作,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所以,当我走进xx教科研网语文主页时,我感受到的不是陌生与茫然,而是亲切与欣喜。刚开始,我只是将自己平时教学的案例、课件上传到网上。后来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自己的生活感悟、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收集整理的试题、学案,他人的好文章,我都发在语文主页上。与此同时,我也精选和积累别人上传的教学资源,通过阅读别人的教学案例来和自己对比,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充实、完善自己。xx教科研网语文主页已经成了我的动态教学资源库,我的工作方式也因网络教研而悄悄改变。
三、网罗精华
xx市教育教学的这片沃土卧虎藏龙,市教科研网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展示空间,让他们将自己的经验与同行分享,我从中受益匪浅。网络教研弥补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问题,使优质资源得以共享。一路走来,我意外的发现,是网络使我的视野变得宽阔,是网络让我的心胸变得宽广,是网络教会了我日日反思与天天进取,是网络伴我在教育这一方热土上不断成长。“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每一次参加网络教研活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荡水击石的美好经历。通过语文主页,我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分享智慧,也分享着收获与感动。感谢xx教科研网,它提高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为我的专业化成长插上双翼,在教育的春天里自由的翱翔。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走上这座平台,在奉献思想的同时,也可以去收获你想要的思想。相信网络定能让我们飞的更高,走的更远!真诚祝愿xx市教科研网越办越好!
第四篇:网络教研考察学习汇报
原州区师资培训中心和教研室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的统一安排,认真准备,积极申请网络教研试点县(区),于XX年4月被确定为网络教研试点县(区),得到了教育厅领导及时必要的支持。
受原州区师资培训中心委派,牛文明、黄文波二人于XX年4月16日至28日参加了宁夏教研室组织的“宁夏网络教研考察学习团”的全部活动,现将学习概况及学习收获汇报于后。
一、团员与行程
宁夏网络教研考察学习团由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夏正建任团长,自治区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杨宏轩任领队,于XX年4月16日下午在自治区教研室会议室组团开会,宣布考察学习的背景、意义、目的、行程,研究了考察学习中需要关注和请教的问题。
团员有:兴庆区教育局副局长虎峰、银川六中校长白燕、银川三中校长刘胜林、副校长何以蕾、银川月牙湖回民中学校长韩文龙、石嘴山市十五小学培训中心主任谢红燕、青铜峡市四中校长哈少锋、青铜峡市教研室副主任周文柱、吴忠市古城金星小学校长王银萍、吴忠高级中学副校长施有成、中卫市第五小学校长许卫华、原州区教研室主任牛文明,师资培训中心黄文波。
4月17日,乘机从银川经咸阳转机抵海口,晚宿海口。
4月18日,上午至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听教研室主任段青介绍海南省开展网络教研的过程、做法与成果。
下午在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考察网络教研,听余志君校长和骨干教师介绍。
4月20日上午在洋浦实验中学参观学习。
下午在澄迈县教育局听取局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的介绍。
4月21,22日两天逢周末休息。
4月23日上午,在三亚市九小参观学习。
4月23日下午,在三亚五中参观学习。
4月24日上午在苏州市教研院考察学习。
4月24日下午在苏州工业园区实验三中考察学习。
4月25日在南京拜谒中山陵,参观总统府。
4月26日在天津市北辰区教研室考察学习,继而在天津47中考察学习。
4月27日晚从北京乘机抵银川。
4月28日自银川返固。
前后共13天,抛去途中4天和休息2天,共考察学习了7天,考察省级教研院1家、市级教科院2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1家、县级教研室2家、中学4家、小学2家。
二、难以忘怀的美好感受
作为普通教研人员,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长时间、跨区域的考察学习,觉得非常幸运、非常幸福,收获颇多。
首先,我们感受到了自治区教研室领导工作责任心之强,计划安排之周密,对同志无微不至的关心。4月16日下午,考察团刚一成立,夏主任就引导大家思考此次考察需要请教的问题,关注的角度;严肃细致的申明了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等于从纪律、态度、方法等方面为我们做了一次培训,使我们对此次考察学习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这次考察的对象有小学、初级中学、完全高中、县(市)级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研部门,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有条件比较差的学校。这说明教研室在考察对象的选择上是全面的,考虑的很周到。
杨老师在考察学习全程中跑前跑后操心所有问题,既要安排组织活动,又要关心同志们的吃住行;既要对外联络,又要照顾每一位团员,大家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兄长般的温暖。
其次,团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谊。
由于全体团员遵守纪律,相互帮助,使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考察学习任务。
再次,在考察学习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兄弟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对我们的热情,他们给我们无私地传经送宝,真诚地与我们交流,有的领导带病接待我们,有的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待我们,特别是澄迈县教育局挂出“宁夏网络教研考察团·澄迈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交流会”会标,在县常委会议室由局长、副局长、教研室主任、教研员、骨干教师陪同,隆重地接待了我们,播放了介绍澄迈县教育的专题片,吴副局长介绍了澄迈县的网络教研实施过程,澄迈一中副校长和教研室主任就我们提出的诸多问题不厌其烦地一一做了解答。
兄弟省市领导和同仁热情的态度、谦虚的胸怀将作为我们此次考察的首要收获铭记在心,并施之于人。
三、学习的收获
(一)各地网络教研的广泛实践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对网络教研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在网上建立内部管理平台,实行网上无纸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方便快捷。如各地的教育局、海南省教培院、海南洋浦实验中学、三亚市九小、苏州工业园区三中、天津北辰区教研室。
2、网络教研,给教师专业成长插上了翅膀。新思考网和众多教育网站的专家在线、课程资源、远培平台、教育论文、专题研讨、教育故事等栏目,如知识的汪洋大海,如信息的喷泉,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肥沃的学习土壤;而苏州市教科院的网站以“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命名,就更显示了网络对教师学习的重要地位。教师凭借网络教研得以迅速进步、崭露头脚的例子很多,如海口二十六小的冯伟老师,XX年后半年才从教,在网上已经写了40多万字的文章,被评1000多条;如洋浦实验中学的罗玺和关键,都是毕业仅两三年的教师,在参加省、全国说课大赛过程中,通过网络向专家求教,获得指点,加之学校同伴的帮助,均获得全国一等奖。还有的教师因为在网络教研中表现突出而改变了境遇,被调到了较好的地方。
3、利用网络教研进行校本培训。一是结合上网,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如海口二十六小;二是以课例和课题为载体,研训一体,培训教师,如三亚九小;三是教师或以地域或以学科组成读书协会、学科沙龙等,定期交流;四是学校与教研部门配合,让部分教师承担网上栏目的建设与管理;五是参加教育部的新课程远程研修;六是积极参加新思考网的博客。
4、利用网络教研进行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26小的主题探究式学习,学生以校园内的4棵木棉树为主题课程,调查、记录、观察、比较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网上。该校学生的童谣与绘画作品通过网络发表后,受到广泛关注,现作品被《小学生》杂志连载。
5、网络教研与教学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学。如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集体备课、合作上课即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上课时两班合用一套多媒体资源。
6、网上评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文字和图片在网上直播课堂实况,专家同步跟踪评论;另一种是将课堂教学的录像挂在网上,以视频方式供大家观摩评论。
7、班级群级,学生blog,如“阳光少年联盟”、“木棉文学社”、使学生在网上有了一席之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的学校还利用网络,让老师对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进行指导,还有的学校态度更为开放,如:天津47中不仅有电子阅览室,还让寄宿生在网上看电影、玩游戏。
8、苏州教育局与妇联、电信部门三家合办网络家长学校,开创了家长工作新局面,实现了三家共赢。
9、博客和论坛为教育刊物提供了丰富的稿源。
10、利用网络办教研简报,周期短,信息量大。
总之,网络教研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优势,创造了种种全新的工作思路,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名师,使更多的无名之辈脱颖而出,使更多的人得到了提高,体现了教研方式的民主化,教研成果的最大化,真可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兄弟省市值得借鉴的做法
1、各级领导重视,亲自指导网络教研工作的实施,促进网络教研工作的开展。
通过考察调研,我们发现,网络教研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单位学校,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们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热爱这一行。海南也是首批课改实验省(区)之一,海南在网络教研工作上做的比较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与海南教培院蒋敦杰院长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下基层,搞调研,手把手地搞培训。海口市龙华区的二十六小学的余志君校长就是一位很好的榜样。尽管他们每天工作都是特别的忙,但是他们也要抽出部分时间来指导这个工作,与同事们进行交流。
2、各单位都有一整套与网络教研相适应的管理考核制度、措施、方法,保障网络教研工作的持续进行。
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有一个设备良好的环境,如何把教师们引领到这个平台,这个网络教研中去,也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让广大教师能走在一起,把网络教研作为自己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海南教培院成立学科组,由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组组长,负责这个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教研工作开展的怎么样?活动搞的好不好?博客的人气旺不旺?都和教研员的工作考核是挂钩的;苏州市教科院规定每位教研员每月要发一定数量的文章,教师们投稿采用实名制,同教研员负责把关,经审核后再上传;海口市龙华区二十六小学他们依靠群体的智慧,深入开展专题研讨,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每人小组都可以确定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组建“阳光教师联盟”,对优秀的博客年终考核时进行适当的奖励,奖品是杂志、书籍等等;洋浦实验中学成立教师协会,定期组织一些培训沙龙等,每隔一周有一个主题教研,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反思。把听课记录、评课记录、优质示范课发到网上,让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案例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信息反馈。
3、依托“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立教师成长博客(博客群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个人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依托这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将个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心得、教学困惑、教学反思、听评课记录等等进行广泛的交流,将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网上,教师们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就能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得到他们想要的一些最新信息,让网络教研潜移进教师们的日常工作中去。利用网络和全国的专家同行进行沟通,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扩大了教师的发展空间。体现了不为教学所累,而为教学所乐。
4、广大教师以积极热情参与到网络教研中去,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网络教研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八小时之外,写博客大部分的时间是晚上,当夜静人深的时候,也往往是教师们工作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帖子有没有人跟帖,看看自己的课堂录像有没有不足之处,看着别人对自己善意的指导、剖析、鼓励,的确是另一种心情。博客上有的帖子的写作时间是晚上10点钟以后,有的甚至是凌晨2、3点钟了,时间已经很晚了,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热情,没有一个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是很不容易的,在这儿也顺便提醒我们教师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5、各单位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力争使他们早成才,成好才。注重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以新带老的作用。
这是这次考察学习中的一个亮点,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是他们相对于老教师而言教学经验比较少,驾驭课堂的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搭建网络教研这样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交流平台,给青年教师们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网络教研这个坚强的“后盾”,洋浦实验中学的两名青年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毕业二三年,就借助网络教研的平台,与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教师交流教学心得,老教师更是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在省、全国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同时也带动了一些老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转变,让他们也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
四、得到的启示
启示之一:网络教研不单是技术和手段的革新,更是认识世界、认识教育、从事教育的革命,是教师学习方式的革命,不能仅以技术的眼光去对待它。应当有这样的思想:缺失了网络世界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缺失了网络世界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启示之二:网络教研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摆设,不是装点门面,应该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
启示之三:实施网络教研设备不是第一位的,领导的意识、工作的机制、教师的事业心,这些才是第一位的。如:海口二十六小至今才有12台电脑用于教师备课。澄迈县是48万人口,学校数和学生数都和原州区差不多,澄迈县现有电脑1029台,原州区现有电脑2233台,相比之下生机比要比宁夏低的多。
启示之四:要善于抓住机遇。发现了问题就要去思考问题,就要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付诸于行动,所谓心动不如行动。海南省教培院果断抓住XX年进入高中新课改和教育部网络教研试点项目(即新思考网)之机,带领海南教研单位和学校及广大教师投入网络教研,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使一批学校和教师脱颖而出,又如余志君校长在XX年春季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报名的最后一天,密切关注报名情况,当发现有60多个名额还未注册时,立即为本校教师抢注了40个,直接节省了4000多元培训费,远期效益就更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启示之五:靠什么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制度层面上的硬性要求和对教师个人不强求都是合理的。从宏观上来说,中国的国情是很多好事情要靠行政部门强力推进,依赖于单位一把手的重视,所以有“上有压力,下有动力”的说法,所以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特别是对教研人员的考核)是必需的;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教师的个人成长不能全靠外部环境也不能全靠个人,所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辅之于适当的奖励、积极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很多教师衷情于网络教研,正如一句话所说“如鱼在水,冷暖自知”,在网上的被关注的激动,发表文章后的快乐,群组中讨论时的兴奋,网上朋友之间友情的感动等等都是纯粹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只有深入其中者才知其中三昧。启示之六:网络突破了时空,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网络教研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防止不当言论出现,苏州市教科院的做法是用户注册采用实名制,发表文章须经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审核。
第五篇:学校参加网络教研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参加网络教研工作总结汇报
在全市网络教研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后的第X天,全市X所学校申报的X个课程社区初步完成社区栏目设置、功能熟悉和栏目使用之际,第X学的领导率先申请开展的片区联片网络教研活动,给处在艰难徘徊之中的全市网络教研试点带来了一丝光明。
从X年X月X日至X月X日,教研室的领导和学科教研员主动与X的领导和课程社区的组长进行沟通、探讨,X片区的各个学校适时调整和完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课程社区的各项功能的作用,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和观课议课集于一身,从而为大家呈现了一次品尝网络教研魅力的校本研训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取得的成效。
X.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期待——让网络教研试点具有吸引力。活动的着力点来自于一线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近年来网上培训活动日趋丰富,但存在着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参与网上培训时间的冲突,参与网上培训的质量有下滑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X片区就选择了教师们认同的课例研究作为本次活动的主线,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难度,主题定为了“我的特色我的课”,以突出一个小特色拉近了与一线教师的距离,并且为了做好对观课议课的示范作用,教研室在活动安排中的活动内容中又增加了主评人参与,引导教师针对课例如何进行研究,以此培养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习惯和能力。X.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热情——给网络教研试点注入活力。通过下面的三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全市网络教研试点工作离不开参与教师的支持和关注。
我市各个课程社区的申报有别于全区网络名师工作室和兴庆区学科课程社区,它们基本是通过名师效应和学科教研员为主体进行构建的,这样做一个优势就是成员吸纳会是庞大的。而我市是基于学校学科教研组进行建设的,这样进行建设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听到基层教师的所思所想所做,存在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成员的吸纳相对窄小,只能限于本校的学科教师。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充分验证了我市学科课程社区建设的决策是科学正确的,将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总结交给基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他们及时从学科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实现网络教研试点终极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调部门教研室,最担心的一个环节就是学校的组织环节会不会出现流于形式、疲于应付,为此对三个课程社区观课议课、教研活动的时长进行了限制,接近于学校学科教研组常态下活动的时间,考虑到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活动的时间定为一周,这些都是紧紧围绕网络教研的优点进行设计的,一周时间基本实现了全市小学三科近千名教师参加活动的全覆盖,离开了网络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
全市X所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小教部,在这一周的时间内,灵活地安排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将此次活动当做一次高质量的学科教研活动来对待,在保证教师全员参与方面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统一组织,分散进行,活动开始前担心的环节被学校高度重视、主动参与的热情给化解了。往常被边缘化的村小教师也通过网络参与的本次活动,打开了它们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大门。
X.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期盼——给网络教研试点树立了信心。作为负责全市网络教研试点工作的教研部门,如何将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持续进行下去,最大的疑惑就是如何处理好“平台功能使用全覆盖——课程社区建设有特色——活动设计开展有实效——教师主动参与能持久”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次活动是市级层面的第一次,上述的一些数据显示参与本次活动的小学教师,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效果持认同的态度,网络教研的这扇窗户早已被打开,国家级、自治区级公共资源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和活动平台被教师们所熟悉,通过本次网络教研活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基于问题,基于学科,基于学校,才是我们今后开展网络教研的立足点。
通过常规教研向网络教研的延伸,解决学校学科教研组活动开展能力较弱、针对性不强的突出问题,解决一些常识类学科校本研训活动被边缘化、几乎空白的突出问题。通过网络教研这一形式,将我市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好的做法,一些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同时通过这一形式,将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以我市学校和教师亲自实践的方式进行借鉴和吸收。多管齐下,保证我市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存在的问题。
X.学校有效组织有待继续完善。网络教研的优势毋庸置疑,高质量的活动设计与开展相信我们的学校和课程社区有这方面的能力,当活动实施后学校的组织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时间的保证、教师的组织、效果的评估等等,需要学校进行思考与对接,但要牢记网络教研是学校常规教研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常规教研才是网络教研进行延伸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X.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升。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观课评课,平台在这一环节的功能设计有其科学性,设置有暂停、回放的功能,评课时包括发表适时点评和关键点评两个部分,需要通过文字录入进行完成,通过对参与教师文字录入的字数来看,文字录入速度较慢成为制约教师参与的最大障碍,无形之中延长了教师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质量。要想适应网络教研的需要,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进行提高。
X.X云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本次活动的载体就是X云教育公共资源平台课程社区,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随着教师大量的涌入,出现平台运行减慢的情况,在关键点评的数据统计方面没有设定页码提示,给最后的数据统计带来了不便。
愿全市的网络教研试点工作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为我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