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在全国总工会的谈话
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
10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原标题:习近平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权益 为实现中国梦再创新业绩再建新功勋
刘云山出席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3日上午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工会要牢牢抓住这个主题,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加谈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主持集体谈话。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豪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汇报了中国工会十六大召开情况和未来5年工会工作的初步考虑。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作了发言。
在听取了他们的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对大会取得成功、对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表示祝贺,向全国各族职工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注重发挥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政治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
习近平强调,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工会是做工人阶级工作的,而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会工作才能方向明确、不走偏路,才能做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工会要永远保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一优良传统。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要使中国梦真正同每个职工的个人理想和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要把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调动起来,满怀信心投身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火热实践,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强调,保障职工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也是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必须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工会维权要讲全面,也要讲重点,重点就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他们不断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应该成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工会必须牢记党的重托、不忘工会职责,增强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为他们排忧解难,始终同职工群众心连心。要积极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职工群众中去,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多到职工群众中去,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工作,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创造更好条件,热情关心、严格要求、重视培养工会干部。工会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努力走在时代前列、走在职工群众前列,在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在企业生产一线、在职工群众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努力把自己锤炼成听党话、跟党走、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李源潮、栗战书、杨晶参加谈话。
第二篇:全国总工会解读
全国总工会解读“职工正常福利有哪些”
原标题:职工正常福利有哪些(政策解读·问答)
网友:年终岁尾,如何发放福利是职工关心、单位却纠结的事。职工应得的正常福利究竟有哪些?
记者: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针对一些实际问题作出更明确的规定,以便于基层操作。本报记者采访了全总财务部部长朱思泽,进行详细解读。
去年7月,全总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规定,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通知》印发后,全总陆续接到基层工会组织来信来电咨询此《通知》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通知》已规定,基层工会可以用会费组织会员观看电影、开展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这次《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经费来源:当会费不足时,基层工会可以用工会经费予以适当弥补。同时也对工会组织的会员春游秋游作了限定,即应严格控制在单位所在城市,并做到当日往返。
《补充通知》还对“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这句话作了详细解释: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即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考虑到全国各地情况不完全一样,全总不宜确定一个统一的发放标准,在这次《补充通知》中,全总把“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的“少量”标准的确定权,交由省级工会。
关于基层工会怎么给工会会员生日慰问,这次也作了明确规定:基层工会可以向会员送生日蛋糕等慰问品,也可向会员发放指定蛋糕店的领取蛋糕券。
《通知》里规定可以对职工教育活动中的优秀学员(包括自学)给予奖励。这次也明确: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具体执行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和本系统实际情况制定。
正在举行的工会送温暖活动,一项内容是推动落实职工正常福利,出于什么考虑?全总认为,在反腐的同时,应该积极推进普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正常福利,改善职工住宿、就餐、医疗等集体福利,加大对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以及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等。
第三篇:全国总工会主要职责
全国总工会主要职责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全国总工会是各地方总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全国组织的领导机关。全国总工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其机关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工运方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贯彻执行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和执委会议确定的方针、任务和作出的决议。
(二)依照法律和《中国工会章程》,组织和指导各级工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
(三)对有关职工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反映职工群众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制度和法律、法规草案的拟定;参与职工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负责工会理论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工会的组织制度和民主制度,监督检查《中国工会章程》的贯彻执行;研究指导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制度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监督保证机制的工作。
(五)协助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管理省级总工会领导干部,协助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局)管理全国产业工会的领导干部;监督、检查全国总工会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研究制定工会干部的管理制度和培训规划,负责市以上工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会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
(六)协助国务院做好全国劳模的推荐、评选工作,负责全国劳模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获得者的评选表彰和管理工作。
(七)负责工会经费和工会资产的管理、审查、审计工作;研究制定工会组织兴办职工劳动福利事业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负责对工会兴办职工劳动福利事业的指导、协调工作。
(八)负责工会国际联络工作,发展同各国工会的友好关系;负责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工会的交流工作。
(九)承担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篇:习近平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上的谈话
8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会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110年前,邓小平同志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统治的压迫,社会动荡不已,人民饥寒交迫,民族危在旦夕。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激烈的社会矛盾,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着艰辛探索和顽强抗争。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邓小平同志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他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70多年。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始终坚持正确路线,以充沛的革命热情,先后担任党和军队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创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赢得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伐战争期间,他从苏联回国直接参加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他先后在上海极端险恶的环境下从事地下工作,在广西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亲历标志着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决策,军政兼任、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出奇制胜,一直处在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特别是先后同刘伯承、陈毅等同志一起,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组织实施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进军解放大西南,建立了赫赫战功。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为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同志主政西南,不久就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1956年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此后10年间,他负责党中央大量日常工作,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克服经济困难提出许多正确主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他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直到1973年复出。1975年他开始主持党、国家、军队日常工作,为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开展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久,他再次被错误撤职、批判。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高超领导艺术,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始终站在时代要求、国家发展、人民期待的高度,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领导我们党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他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我们实现香港、澳门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推动海峡两岸关系打开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领导我们党及时调整各方面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和良好外部环境。邓小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活力。正是这些重大思想理论和实践,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赢得了中国人民衷心爱戴,也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尊敬。像我们党的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建立彪炳史册的功勋,就在于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愿望,把握住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正如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独立、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奋斗的辉煌人生和伟大贡献,将永远书写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之上。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人民中间,也始终在人民心间。在这里,我们要说:小平您好!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您!
同志们、朋友们!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邓小平同志就是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斗争中产生的伟人,是我们大家衷心热爱的伟人。我们很多同志都曾经在他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过,他的崇高风范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信念坚定,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挺起的精神脊梁。
早在苏联求学期间,邓小平同志就立志“更坚决的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在此后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个人处境如何艰难,无论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邓小平同志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艰难局面,他励精图治、百折不挠;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他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国际国内政治**,他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邓小平同志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认识,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执着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忍不拔、风雨无阻朝着我们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邓小平同志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从对人民的挚爱,延伸到对党、对祖国的挚爱。他说过:“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这质朴的语言,集中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身居要职还是身陷困苦,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努力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他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
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同志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开展领导工作。
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
邓小平同志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反复强调“拿事实来说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邓小平同志以一生的实践证明,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国家困难,邓小平同志提醒各级干部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当时为了推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更加强调坚持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他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他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邓小平同志果断从容处理了党和国家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导党和人民劈波斩浪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好。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综观邓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大刀阔斧的整顿工作期间,斩钉截铁地说:“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1977年复出后,面对长期形成的思想禁锢状况,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不能“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同志思想敏锐、目光远大,多谋善断、举要驭繁,总是站在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
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邓小平同志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告诫人们:“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强调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他强调,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学习他善于抓住关键、纲举目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坦荡无私,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光辉的人格魅力,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邓小平同志始终以劳动人民的一员看待自己,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有情有义对待同志,一以贯之严格自律,自始至终谦虚谨慎,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他一生“三落三起”都是因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依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同志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
邓小平同志客观公正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同志、对待自己,谦逊随和,平易近人,善于同人合作共事。革命战争年代,他同刘伯承同志共事13年,形成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他善于团结和使用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从不以个人恩怨待人处事。他说:“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总是严格要求。邓小平同志功高至伟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多次讲:“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他以唯物主义者的精神看待生死问题,对家人说:“我哪天去,哪天走,不关紧要。自然规律违背不得,你们要想透这个问题。”他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把角膜捐献给了医院,遗体供医学解剖,骨灰撒入大海,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公而忘私、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权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以身作则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同志们、朋友们!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邓小平同志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邓小平同志说:“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我们的国权,我们的国格,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同志们、朋友们!
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17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对此,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此时此刻,我们必须牢记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说过的这段话:“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千百万革命先辈的深切夙愿,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邓小平同志曾经嘱托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全党一定要紧密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夺取新胜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相信,在20世纪赢得了伟大历史性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21世纪赢得更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第五篇:全国总工会改革方案及相关重要问题
全国总工会改革方案及相关重要问题
《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开始启动改革试点工作。日前,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玉赋就全总改革试点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改革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为什么要改革?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会组织还存在不少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着工会职能的发挥和工作水平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工会改革要从全总机关开始。
改革的基本遵循是什么?
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多次强调,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工会改革的基本遵循。
工会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代表性不够,机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活动方式存在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现象,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资源向基层倾斜不够,一些干部维权服务能力不足、存在虚空浮等问题。
全总改革试点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一是增强“三性”。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研究制定改革措施,促进工会更好地履职尽责。二是去除“四化”。对照全总机关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思路和办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三是做强基层。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层一线,努力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四是着力创新。勇于责任担当、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改革将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增强工会组织广泛性和代表性,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在本届全总执委会委员及主席团成员中,分别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全总领导班子中增设农民工兼职副主席和挂职书记处书记。在本届各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委员、常委会成员中分别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并分别增设兼职副主席。我们还将建立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联络机制,制定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总执委会委员提出提案和建议的办法等。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整合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为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全总机关将整合机构、优化职能,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次,不搞叠床架屋,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实行全总机关编制“减上补下”,为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全总精简一定的编制,充实到若干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并带动省级、市级地方工会实行编制“减上补下”和县一级整体编制调整,充实基层工会组织,逐步解决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短缺问题。全总将改进机关干部管理方式,突出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建立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与挂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侧重从劳模和一线优秀工会工作者中考录、遴选机关干部,加大全总机关干部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工会干部双向挂职工作力度等。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层一线,按照总书记关于“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继续深化“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活动,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形式,在各类企事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巩固和加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积极探索和加强自贸区及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会建设,提高建会质量,实现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有效覆盖。
更多的经费直接用于基层和普通职工群众,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全总将坚持工会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加大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基层工会倾斜力度,把更多的经费直接用于基层和普通职工群众。加强对工会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开辟网上申请入会,改进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工作,特别是开辟网上申请入会、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等方式,让职工入会、获取服务更便捷高效。
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要改善劳动模范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继续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宣传进入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突出维护职工基本权益,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全面深化集体协商工作,扎实开展区域(行业)集体协商,推广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经验。积极主动促进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由工业园区向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扩展;建立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和职工法律援助制度;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制定,动员职工积极支持和投身改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提升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实施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安全卫生等权益,努力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做到职工群众满意的就坚持、不满意的即行即改,服务得怎么样让职工群众说了算。
强化工会资产服务职工功能,全总将在加强对工人文化宫、职工疗休养院等工会事业的监督检查,突出其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同时,争取政府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支持,建立工会事业单位可持续投入保障机制。
开通全总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适应“互联网+”发展,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全总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工会干部要学会用职工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提高运用新媒体能力,更直接地与职工群众在网上交流互动,引导和凝聚广大职工。
问:为什么要在全国总工会开展改革试点?
答:推进全国总工会改革是我国工运事业与工会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贯彻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改革的要求,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顺应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期盼,符合全总和工会工作实际。
全国总工会成立90年来,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围绕党的纲领和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中心任务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全国总工会的任务、职能及其机构设置、工作方式等也在相应地调整和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全面深化改革是这个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会组织还存在不少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着工会职能的发挥和工作水平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工会改革要从全总机关开始。
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多次强调,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工会改革的基本遵循。
党中央决定将全总作为中央群团机关改革的试点,是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全总和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政治任务,体现了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机遇。
完成好改革试点任务,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会工作全面创新,对于焕发工会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问:请问《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答:今年7月下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总工会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的直接领导下,全总党组迅速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处成员参加的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精力、扎实有序地开展《方案》的制定工作。主要从五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思想武装。集中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力求全面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工会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二是认真查找问题。梳理了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代表性不够,机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活动方式存在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现象,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资源向基层倾斜不够,一些干部维权服务能力不足、存在虚空浮等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表现,为提出改革措施提供了依据。
三是深入调研论证。全总负责同志带队赴各地开展专题调研,分片区召开有省(区、市)、市、县(区)工会和基层工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四是精心研提措施。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多次分析讨论,综合各方面意见,立足全国总工会机关,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中央群团组织、着眼全国工会系统,确定了改革试点方案的思路框架,提出了改革措施。
五是广泛征求意见。分别向中央有关部门作汇报沟通,征求部分国家部委和中央群团组织的意见建议,多次听取各省级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全总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意见,还征求了不少老同志的意见。全总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分析,能采纳的都予以采纳,对《方案》作了多次修改。
问:请问推进全总改革试点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推进全总改革试点,要从总体上进行考虑和布局:
一是增强“三性”。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研究制定改革措施,促进工会更好地履职尽责。
二是去除“四化”。对照全总机关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思路和办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三是做强基层。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层一线,努力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着力创新。勇于责任担当、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问:全总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方案》对全总改革试点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站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牢牢把握工运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勇于责任担当、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动员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改革的目标要求是: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强化问题意识、改革意识,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改革全总机关的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解决脱离职工群众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全总机关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带动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推进改革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把党的领导、党的意志和主张、党对职工群众的关怀落实到工会工作中。二是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改革举措,坚持立行立改,切实解决问题,务必取得实效。三是着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突破性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劲动力。
问:改革对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全总机构设置有哪些措施?
答:《方案》针对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全总机构设置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工会组织广泛性和代表性,提高领导机构中职工代表比例。在本届全总执委会委员及主席团成员中,分别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全总领导班子中增设农民工兼职副主席和挂职书记处书记。在本届各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委会委员、常委会成员中分别提高劳模和一线职工比例,并分别增设兼职副主席。我们还将建立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联络机制,制定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总执委会委员提出提案和建议的办法等。
第二,整合优化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为更好适应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需要,全总机关将整合机构、优化职能,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次,不搞叠床架屋,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
第三,实行全总机关编制“减上补下”。为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全总精简一定的编制,充实到若干任务繁重、力量薄弱的县级工会,并带动省级、市级地方工会实行编制“减上补下”和县一级整体编制调整,充实基层工会组织,逐步解决县级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短缺问题。第四,全总将改进机关干部管理方式。突出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建立一支专职为主、兼职与挂职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侧重从劳模和一线优秀工会工作者中考录、遴选机关干部,加大全总机关干部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工会干部双向挂职工作力度等。需要指出的是,全总改革试点不仅是机构的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调整、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做强基层夯实基础,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
问:通过改革全总将如何解决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
答:我们将着手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层一线。按照总书记关于“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继续深化“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活动,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形式,在各类企事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巩固和加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积极探索和加强自贸区及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会建设,提高建会质量,实现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有效覆盖。要通过改革,把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为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贡献。
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全总将坚持工会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加大向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基层工会倾斜力度,把更多的经费直接用于基层和普通职工群众。加强对工会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改进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工作,特别是开辟网上申请入会、推行会员实名制管理等方式,让职工入会、获取服务更便捷高效。
为了进一步改进作风,全总将完善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基层联系点制度,组织引导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并把深入基层服务职工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下基层周”制度,确保下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问:在全总改革试点中,将采取哪些措施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方式,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做强工会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职工群众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和做强送温暖、五一劳动奖、大国工匠、工人先锋号、职工书屋等一批品牌,并支持和鼓励各级工会创造职工欢迎、富有实效的新品牌。
二是要改善劳动模范评选宣传和管理服务。继续提高基层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劳模评选中的比例,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宣传进入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拓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全总金蓝领职工技能培训示范点,构建职工教育培训立体化网络,促进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和职工技能人才库,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推广运用创新工作室、创新示范岗等载体;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渠道,保障其经济社会权益和享有相应的荣誉等。
四是要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化职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职工群众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实践;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运用新媒体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打造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等。
问: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工会将如何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机制?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全总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将完善维护职工权益制度和机制作为重要措施,进行专门研究和具体安排。
一是突出维护职工基本权益。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全面深化集体协商工作,扎实开展区域(行业)集体协商,推广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经验。积极主动促进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由工业园区向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扩展;建立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和职工法律援助制度;主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制定,动员职工积极支持和投身改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健全职工协商民主机制。推动涉及职工利益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及执行,促进提高一线职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健全和落实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和产业集群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并在公司制企业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三是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职工体系。拓展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和站点服务功能,推动政策帮扶、制度保障,发展职工互助项目,实行普惠性服务;做实做细送温暖工作,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精准帮扶、精准脱困。
四是提升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实施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安全卫生等权益,努力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五是强化工会资产服务职工功能。全总将在加强对工人文化宫、职工疗休养院等工会事业的监督检查,突出其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同时,争取政府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支持,建立工会事业单位可持续投入保障机制。
六是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做到职工群众满意的就坚持、不满意的即行即改,服务得怎么样让职工群众说了算。
问:面对劳动关系问题复杂多变、新媒体迅猛发展等现实,全总有怎样的考虑和举措?
答:深入研究劳动关系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及时有效调处劳动关系矛盾;发挥工会组织作为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通过项目招标、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适应“互联网+”发展,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全总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工会干部要学会用职工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提高运用新媒体能力,更直接地与职工群众在网上交流互动,引导和凝聚广大职工。
问:推进全总改革试点,全总党组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效?
答: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就是要凝神聚力抓落实。机关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非常重视和积极投入改革试点,思想认识统一,精神状态饱满,工作积极主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机关全体同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团结一心、加倍努力,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把改革试点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会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健全全总党组向党中央请示、报告重要工作的制度,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职工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统一起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总党组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要求,更自觉、更有力地履行管党治党的责任。成立全总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修订《中共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工作规则》,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定《全国总工会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意见》并抓好落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把全总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高效型、和谐型机关和真正的“职工之家”。三是推动建立与省级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坚持工会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体制,全总党组主动与省级党委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省级工会工作遇到的问题。依法依章程加强对下级工会的领导,建立全总定期听取省级工会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的制度,形成各级工会之间协同联动、运转有序的机制。
四是加强和改进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变化的实际,建立定期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劳动关系变化新特点、职工队伍稳定新情况的制度,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把握国际工会运动新动向,不断发展同各国工会组织、国际和区域工会组织的关系,增进我国工人阶级同各国工人阶级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