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事迹.doc哈哈哈
新疆阿克陶县奋斗典型热汗古丽·依米尔: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热汗古丽·依米尔,一名家住克州阿克陶县的农家女孩。2007年,她勇敢地摒弃传统观念,第一批跟随政府劳务输出队前往内地打工。勤劳肯干,聪明好学的热汗古丽经过4年的努力,不仅成长为所在企业的岗位能手,而且带领更多的家乡姐妹们外出务工,脱贫致富,创造精彩的人生。
一家9口艰难生活
热汗古丽小时候家里很穷,她常说,一想起小时候的生活就想哭。那时家里7个孩子,加上爸爸妈妈一共九口人挤在三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孩子多,家里连菜也买不起吃。每年青黄不接的时节,父母就到河沟荒滩里找野菜或是拔酸杏子煮面条。
每到冬天热汗古丽的爸爸会去抓野兔,运气好的时候抓住一只全家兴奋会 好几天。一只兔子要被妈妈分成好几次做着吃,爸妈还舍不得吃一口。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个冬天都抓不到一只,全家一个冬天都吃不到一口肉。
当时热汗古丽以为家家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后来,热汗古丽到县一中上学后,发现许多城里的学生每天都穿着漂亮的衣服,都可以吃到肉,有着各式各样的学习材料,还能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热汗古丽羡慕极了。
热汗古丽努力地学习,希望长大了成为一名老师,让那些和她一样的农村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变成有知识的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热汗古丽被迫辍学。
好政策带来生活希望
2005年7月,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的热汗古丽只能在家帮妈妈干些家务,看到家里拮据的生活,她主动要求出去找活干,挣点钱补贴家用。在朋友的介绍下,热汗古丽到县城里的一家私人药店当清洁工。一天要站十几个小时,工资才300元。很多次,她都想放弃这份工作,但迫于生活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更让热汗古丽难过的是,由于营养不良,她长的又黑又瘦,17岁的花季少女苍老地令人难以置信。
就在热汗古丽愁苦之时,爸爸从乡里带来一个好消息,乡党委、政府鼓励全乡初中毕业的青年到内地务工,工资比在家里干农活高好几倍。听到这个消息后热汗古丽高兴地蹦了起来。
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然而父母一盆冷水浇在她的头上。“听别人说女孩子到外面就会学坏,万一要是走了歪路,多丢人呀!再说从内地回来也不好嫁人。”热汗古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妈妈狠狠拒绝了她。不仅如此,妈妈还规劝热汗古丽早点出嫁改变生活。最终,热汗古丽拗不过妈妈,同意结婚,家里人开始断断续续筹备婚事。
就在新的梦想即将破灭之时,乡村干部天天挨家挨户在村里宣传劳务输出的好政策。在得知热汗古丽很想去后,乡干部经常到她家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并表示乡政府将专门派了一名乡干部带领务工人员到内地工厂去。经过不懈的努力,爸爸妈妈终于同意了。当时热汗古丽开心极了,心里像长了翅膀一样,恨不得马上飞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企业关怀无微不至
2007年4月1日,对热汗古丽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日子,她和姐妹们来到阿克陶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吃、住、培训费都有政府承担。此外,政府还精心为她们准备新的碗筷、衣服及出门用的皮箱等生活必需品。
5月1日,在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宏的带领下,外出员工的姐妹们乘坐火车,统一前往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
经过6500多公里的行程,热汗古丽安全抵达慈溪市。一进公司的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四层住宿楼、职工之家、美丽的花园、整齐的厂房,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七嘴八舌地说:“这是公园,还是宾馆?”
宿舍里,四个人住一间,一人一张双层床,宿舍里装着空调、风扇、卫生间、浴室,同时,厂方还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全新的被子、洗脸盆、保暖瓶、毛毯、床单、衣架,甚至连卫生纸都为我们准备好了。更令热汗古丽感动的是,工厂专门请来新疆厨师做她们饭,离家几千里依然能够吃到家乡的味道,大家开心极了。
由于语言不通,刚到纺织厂最困难的是交流问题。汉族同事非常热心地帮助这些新疆的姑娘们,鼓励她们多说。慢慢的热汗古丽能够用汉语和汉族师傅、同事们聊天了,并成为了好朋友,掌握技术时也容易多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节假日时大家一起搞联欢,各民族亲如一家,相处的十分融洽。姐妹们不管谁过生日,厂里都会准备生日礼物。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工厂的领导都会进行慰问,准备馓子、干果及丰盛的民族饭菜。工热汗古丽和姐妹们心里非常感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亲切问候让大家感到像在家一样。
勤劳双手创造新生活
在慈溪工作期间,由于热汗古丽工作成绩突出,爸爸作为务工家长代表收到阿克陶县委的邀请到浙江工厂探亲。来回的路费、吃住都由政府出。当爸爸来到厂里,热汗古丽一下扑到爸爸怀里,爸爸差点没认不出来。他摸着热汗古丽的脸和手说:“这是我那个脸黑黑的满手茧子的宝贝丫头吗?你怎么变得这么漂亮,这么白了。这是你吗?真的是我的女儿吗?”爸爸激动地热泪盈眶。
爸爸说家乡也发生了大变化,村里的面貌一天一个样,土路已经变成柏油路了。爸爸妈妈用热汗古丽寄回来的钱添置了洗衣机和冰箱,还一人买了辆摩托车。“以前家里穷,村里人瞧不起,现在走在街上可风光了。”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一定不要辜负党对你们的希望,在厂里听厂领导的话,为我们阿克陶争光。” 热汗古丽在慈溪务工四年里,给家里先后寄了97000余元,盖了大大小小15间房子,给妈妈买了结婚想买没买的金戒指、项链,为自己添置了手机和数码照相机。爸爸还在村里开了个小超市,方便了村民,受到大家的尊敬。在热汗古丽的带动下,两个哥哥也来到慈溪务工。三兄妹的月收入达5000多元,有时候可以达到6000-7000元。
带领家乡姐妹共同脱贫致富
2009年10月15日,热汗古丽回到家乡。家里盖起了一砖到顶的新房子,爸妈看起来也年轻了许多。妈妈特意穿上了高跟鞋,爸爸也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衬衣,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可是,热汗古丽也看到,村里依然有很多人过着贫穷的生活。她主动和慈溪工厂联系询问还需不需要招聘员工。然后又到乡党委、政府谈了想带姐妹们一起出去务工的想法。乡党委政府十分支持热汗古丽,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帮助热汗古丽协调招聘事宜,并展开大力的宣传。在乡里的大力支持下,伺候三年的时间里热汗古丽共招聘了500多人到慈溪务工。
2010年9月27日,是热汗古丽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原克州党委书记闫汾新等领导在浙江考察时专程到杭州湾新区看望新疆务工员工。
那一天的情形,热汗古丽至今记忆犹新,激动不已。“张春贤书记握着我的手,询问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当得知我们一切都好,书记欣慰地笑了,并鼓励我们好好干,为新疆人增光争气。”热汗古丽和姐妹们备受鼓舞。
一个月后,克州帕尔哈提•吐尔地州长又带了10万元到纺织厂慰问了克州员工,热汗古丽作为务工领队获得3000元奖励;阿克陶县委和政府也给热汗古丽发放了2000元奖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感谢党和政府,为家乡再多做一些贡献。热汗古丽用5000元奖金为村里安装了20盏路灯。村里的白胡子老人高兴地说我们村也有路灯了,晚上走路不用摔跤了。
据不完全统计,四年间热汗古丽先后带回姐妹们务工工资52.1万元。2008年热汗古丽被阿克陶县委、人民政府评为劳动转移能手;2009年、2010年被克州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克州文明委评为克州第二届道德模范团结友爱模范人物;2012年1月5日自治区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先进典型表彰大会上,热汗古丽再次受到表彰,这些更加坚定了热汗古丽自主择业、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热汗古丽说:“阿克陶县是把我养大的家乡,浙江慈溪市是让我发展,让我开阔眼界的第二个家乡。我庆幸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温暖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感激党的好政策,感谢对农村青年的关心和培养。
现在热汗古丽最大的希望是,阿克陶县乃至克州的的父老乡亲都能够解放思想,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家乡的繁荣富强,把孩子送出去发展,希望阿克陶县的劳务输出产业长期发展下去,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好,越做越活。
奋斗典型新疆喀什残友负责人刘勇:成功不是偶然
“只要你想成功,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话常常挂在刘勇嘴边。这位一度被认为“影响市容的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高科技企业的集团董事长。“老天对我狠点没啥,我现在有了一个漂亮的太太,一个6岁的儿子,还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朋友。成功不是偶然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刘勇摔成了残疾。从小到大,他跟很多残疾孩子一样,生活中总多了许多指指点点。“我记得小时候走路,爸爸总是走在我的前面,我就跟在他的后面。”刘勇说,那个时候他特别希望爸爸的大手也能像其他的孩子家长一样,牵着他的小手一起走。长大后,刘勇还把这个心结告诉了妈妈,妈妈用抚慰的眼神看着刘勇说,你要理解。
活下去,是妈妈曾经对刘勇惟一的期望。1999年的一天,深圳市下着小雨。屡次求职失败但又迫于生计的刘勇,看到一则“报刊亭经营广告”激动极了,他也想去申请一个报刊亭经营,在他排队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后,那位负责人却说了一番很难听话:“就你这样子,还申请经营报刊亭呢,你这样是会影响市容的,赶紧回家去吧”。
谁也无法体会到当时的刘勇听到这样一番话后的心情,只知道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人,很久都没说一句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勇认识了同样是残疾、也遇到过不少坎坷的郑卫宁。因有共同志向,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那时,郑卫宁的母亲生前给他留了30万元的积蓄。“我与其花完这些钱慢慢等死,还不如拿着这些钱拼一拼!”郑卫宁说。下定决心后,郑卫宁和刘勇经过一番周折,申请开办了一家网吧,此后,他们又吸纳了几个残疾朋友一起经营。当时,受到先进理念的影响,郑卫宁和刘勇立志要创办一家有科技含量、能让残疾人强势就业的网络企业。
起初,他们给别人做网络编程,一次收费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那时候,赚得最多的一次就是给客户做了一个编程,收费两万元。不到一年时间,残疾人开办网吧并赚钱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残疾人朋友慕名而来,希望能加入到他们的团队当中。慢慢地,他们将业务扩展至系统集成、文化设计、电子商务等领域,并成立了公司。到2009年时,他们公司已经发展成了包括软件、动漫、呼叫中心、电子产品组装、精工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集团——深圳残友集团。
2011年年初,深圳残友集团跟随援疆队伍来到喀什。6月28日深圳残友集团喀什残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启动揭牌,这也是深圳市2011年援疆十大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经有68位维吾尔族残疾人入驻就业基地培训,还有160多名维吾尔族残疾人申请报名参加就业基地的培训。刘勇说:“我期望能用社会企业方式,大规模解决新疆弱势群体就业,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疆弱势群体就业网络。到2020年,要完成全疆弱势群体就业全覆盖,把新疆残友社会企业办成打造面向国际、社会民生和民族团结并重的示范工程。
吐汗·吐尔逊:不为困难低头 将孩子们培育成材
2月19日,63岁的吐汗·吐尔逊第一次走进新疆大学的校园里,望着美丽的校园,她的双眼里充满了羡慕与自豪:虽然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培育了5名大学生。
吐汗·吐尔逊是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艾提尕尔社区居民。小时候,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差,她没有上过学,吃了一辈子没有文化的亏,对于文化的渴求比任何人都强烈。带着这种强烈的愿望,她坚强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将5个子女都送上了学堂,培育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有用之材。
“我的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吐汗·吐尔逊的小儿子吐尔逊江·买买提这样介绍着母亲:“我们家里有五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孩,三个男孩。我父亲去世的很早,从那以后家里的一切负担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我们一直都靠政府的低保生活,家里很穷,为了补贴家用,妈妈通过帮人缝制花帽和地毯挣钱养活我们。为了多挣钱,她每天都干到很晚,时至今日,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仍旧是妈妈在一天的劳作后,还在昏黄的灯光下缝缝补补的身影。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妈妈始终没有放弃让我们读书成才,成为有知识的人的想法。她一直相信没有文化是过不上好日子的,孩子们要是不上学,长大了也过不上好日子,没有文化就很难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经济状况,没有文化孩子们就不能很好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很好的为人民服务。”
在妈妈的关爱呵护下,吐尔逊江·买买提兄弟姐妹们都茁壮成长,纷纷考入大学。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一家人总是乐观地对待生活。
吐汗·吐尔逊的四儿子加肉拉·买买提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新疆大学的研究生,这个成绩让妈妈吐汗·吐尔逊非常高兴。
吐汗·吐尔逊妈妈一直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不让他们因困难而辍学。加肉拉·买买提回忆说:“记得我大哥在小学的时候,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偷偷地不上学了,到一家自行车维修店开始学修自行车。最初一家人都没发现,因为当时大哥每天都照样抱着书包出门,中午和晚上按时回家。可是有一天,当时天都有已经黑了,大哥的同班同学都已经回到家了,可大哥还没回家,妈妈开始担心并出门去找他。在去学校的路上,妈妈看见了大哥,当时大哥在一家自行车维修店干活儿,脸上还糊着黑色的机油。妈妈一看大哥的那种样子,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家后,妈妈给大哥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故事,让大哥明白有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在社会地位上有很大差别的,只有上好学,掌握好科学知识,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改善生活状况。大哥被母亲说服了,重新回到学校,更加努力学习。从那年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吐汗·吐尔逊妈妈的行动让孩子们深受感动,也受到了亲朋好友们及社会各界的认同。2012年2月,吐汗·吐尔逊参加了自治区“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人物座谈会,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喀什,也是第一次乘坐飞机,更是第一次走进她盼望已久的大学校园。
“那天妈妈来我们学校了,我能从她的眼神中看到她的羡慕和对我的鼓励。我很自豪,也不会辜负妈妈的。” 加肉拉·买买提说,妈妈认为自己所做的只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她不希望在现如今这么好的社会里,孩子们还是没有文化。”
2月21日,在亲戚家做客的吐汗·吐尔逊心情愉悦:她第一次坐上了飞机,她拜访了许久没有见的亲朋好友,走进了渴盼已久的大学,最重要的是见到了张春贤书记,并给大伙儿们说了说自己的成功经验。“这几天过的和梦里一样。我的成功是培养了对社会有用的孩子们,现在最想说的就是要对那些和我家一样遇到过生活困境的家长们,不要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放弃让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只要坚持了,困难会过去的。而上了学,有了知识,孩子们才真正能成有用的人。” 吐汗·吐尔逊最后说道。
“农民发明家”马俊:帮助农民解决难题
发明之路缘起对于母亲的爱
“任何一个物体在我眼里总是立体的,而且是充满想象空间的,可以不断寻找简单再简单的方法。”马俊仍记得在当时艰苦环境下所激发的创造灵感。
小时候,因为兄弟姐妹多、家里穷,马俊仅上到初二就辍学回家了。为了生存,他到一个铁匠铺跟着师傅学打铁,后来接过父亲的班,当上村里的拖拉机手。那时,拖拉机坏了,他就自已找零件、制作零件换上,从不花钱修理。闲暇的时候,还帮助村上改造开沟机、播种机等农具。在这过程中,马俊逐渐发现了自已的创造潜力。之后,他借钱买了一台电焊机、一台砂轮机、一个氧气瓶,开起了自已的修理铺。
然而说起搞发明创造的缘由,却是缘起于他亲眼目睹母亲做饭时的艰辛。“母亲生育了我们九个兄弟姐妹,每天都很辛苦。有一天,我看到她一手扶着腰,一手艰难地烧火做饭,泪水夺眶而下。也就在那一刻,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多功能炉柜,让母亲做饭时省点力。”当年的情形让马俊至今还记忆犹新。
没有齐全的设备、没有需要的材料,就连一个小小的五金配件他都要跑遍米泉、乌鲁木齐,还不一定能买到。一次次的实验失败,传出不少冷嘲热讽:“一个农民搞什么发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能搞出发明,我就能把地球翻过来。”听了这些话,马俊只是淡然一笑。
“爱迪生说过,失败者的一大弱点就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重来一次。”在马俊的信念里,没有放弃两个字。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获得了成功。1994年,马俊发明的多功能煤气炉柜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母亲鼓励他说:“你有这个能耐,就好好干吧”。
从此之后,马俊对发明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发明创造曾出不穷
在马俊的眼里,自己是个农民,农民最大的难题是什么,他就研究什么,发明什么。大棚蔬菜让千千万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但也出现了不少“意外状况”。马俊发现,农民用土炉子和土火墙在蔬菜大棚里供暖,结果靠近火墙的蔬菜烤死了,距离火墙远的地方又容易冻死。于是,马俊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蔬菜均匀生长。经过两年潜心钻研,终于研制出了新型大棚用热风炉,不但环保节能,解决了种植大棚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具有供暖、杀菌、除湿的功能,还可以供养殖业使用。这一发明被自治区农机局列为农业设施推广项目,更为广大农牧民朋友增加了收益。如今,产品已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并出口哈萨克斯坦。
依旧是在大棚。由于地表温度不够,出苗率不足80%、烂根、死苗的现象相当严重。马俊听说后,一头扎进大棚,这摸摸、那看看,找到了原因所在:空气在地表流通不畅,只要使地表温度升高,就能解决这一难题。第二天他买来一台大型换气扇,在大棚里反复调角度、试风量,直至成功。当年,大棚出苗率100%,杜绝了烂根、死苗现象,而且蔬菜不得叶子病,增收达20%。现在,白杨河村农民的大棚都用上了他的这一发明。
马俊的发明创造不仅农民受益,还涉及多个方面。一次,一个盗窃团伙在一夜之间盗割数千米通电线路,使农民的机井灌溉一度陷入瘫痪状态。马俊得知后,研发了既便宜又适用的“线路防盗保护装臵”,经使用效果不错。这一发明,还引来全疆的电业、公安、政法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前来参观。
看着柴油价格的居高不下,马俊为农民跑车感到担忧。他心想,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搞个节油发明,既减少国家油耗又给农民省钱,两全之策,两全其美。说干就干,他用近半年时间研究,在柴油机排气道里做起了文章。通过对供油高压油管加热,使高温油进入气缸,充分燃烧,不但增大了马力,还节省油耗8%。经过试验,一辆8吨柴油车百公里可节油1.6公斤。当地农民都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勤奋不懈和执着追求收获成功
发明创造也有危险的时候。在一次研发过程中,由于电线线路从室内接出,而室内电线太细造成起火,加上房子是土木结构,又糊了报纸顶棚,瞬时火势燃烧非常凶猛。马俊回忆起往事还心有余悸:“我踩上桌子,用手把铁丝和报纸全都拽了下来,用水把苇帘顶浇灭。这时候再看我自己,头发快没了,眉毛、睫毛、胡子都没了,衬衣都烧得都快粘到身上了,但最后还是把电暖两用热水器研发出来了。”对于发明创造的热爱,他心中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尽管不断研究出新的科研成果,但没有读过很多书成为马俊心中最大的遗憾。因为不会画图和精确计算,他只能自己动手做模型,试验成功后再请专业人员把图画出来。这些年,马俊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到书店转转,找找自已需要的书。他到天津出差,一次性就买回价值6000多元的书。他去北京办事,一次性又买回价值4000多元的书。16年来,只有初二文化程度的马俊,自学了初
三、高中、大学的物理和化学课程,研究发明了电暖两用热水器、多功能煤气灶柜、蒸汽销烟除尘、柴油预热装臵、植物保湿抗旱栽培、热风炉空气净化装臵等20项专利。但他仍不满足,他说:“我的目标是:为农民发明专利100项。不光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难题,还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从创业之初起,马俊共计对1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从进厂时纯粹的农民到出厂时的各项技术劳动都优秀达标,如今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培训技能也得到领域内认可。2009年,马俊将精心培养出来的4名技术人才分别授权,用他的品牌和专利技术在米东区、五家渠、伊犁等地办起了企业,走上致富之路。
发明多了,名气也大了。常常有单位、个人找上门来,请马俊设计。马俊不摆架子、不推辞,而是热心答应,尽心服务。原十三户村杨女士的儿子四肢瘫痪,买不到合适的轮椅。马俊得知后,二话不说,带着助手和工人就到了杨家,给孩子免费设计制作了一辆能自动升降、活动自如并辅助人体坐立的轮椅。镇敬老院没有洗澡设备,他得知后,又免费安装了两台热水器,解决了40多位老人的洗澡问题。马俊还把自已的发明专利无偿提供给昌吉、博州、伊犁等地贫困县乡的企业使用。据统计,马俊的发明专利投入自已的企业生产16年来,共向国家交纳利税700多万元,两次被当地政府评为非公经济光彩之星。
从一个人、一家修理铺、1000元钱起家,到今天发展成为拥有20项国家专利、80余项技术革新和百万资产的金属制品公司。因为获得多项发明专利,马俊于2003年9月8日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为研究员,2004年10月经昌吉州劳动人事局考核被授予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职称,并当选为米泉市政协委员,2010年当选米东区政协常委。
马俊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努力拼搏和不懈奋斗,在“农民发明家”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典型人物莎丽娅·霍拜:创业让我相信诚信经营绝不会吃亏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4月1日,当记者拨通莎丽娅的手机联系采访时,电话那端传来刘欢《从头再来》的铃声。一小时后,在西北路一处写字楼的办公室里,这位年轻的哈萨克族女子面带微笑,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下岗后萌发创业冲动
“长大了我要做什么?”小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里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也都会对未来有着各自美丽的憧憬。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能够将梦变为现实的并不多,而对莎丽娅来说,她就是一位将梦想抓在手中的幸运者。
16岁那年,出生在布尔津县的莎丽娅来到乌鲁木齐,进入自治区纺织工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专业。毕业那年,成绩优秀的她被推荐到一家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内地服饰品牌的大举进入新疆市场,公司因种种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2002年的一天,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宣告破产,莎丽娅下岗了。
那一年,莎丽娅24岁,看着承载自己青春梦想并为之奋斗6年的公司破产,莎丽娅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受。但同时,6年在业界的摸爬滚打,使她坚信,如果有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企业,一定可以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的空间。
亏损的第一单生意
接下来的几年里,莎丽娅打过好几份工,她在积累着经验。2005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由劳动部门主办的创业培训班(SYB),老师富有针对性的讲课让一直有着创业梦想的莎丽娅豁然开朗。毕业时,她提交了一份创业计划书,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这更加坚定了她创业的信心。
要创业,首先面临的就是注册资金问题,按规定,注册资金需要30万元,到哪里筹措到30万元呢?关键时刻,家人给了她巨大的支持,加上从亲戚朋友那借的钱,莎丽娅终于筹到了30万元。2005年12月18日,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莎丽娅服饰公司开业了。
成立公司了,当然需要好的员工,可开业后整整3个月,整个公司就是莎丽娅一个人,她没有钱,也没有勇气再去招优秀的设计师。终于有一天,她留意到一位设计师,这位设计师曾经在内地某大型企业工作过,正是她中意的人选。可是,人家会来吗?几经犹豫,莎丽娅鼓足勇气,和对方进行了一次坦诚地深谈,她谈了公司的现状,谈了对未来的想法,最终,她的真诚打动了对方,同意加盟她的公司。
不久后,莎丽娅接到了一份几万元的订单,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莎丽娅激动不已,对服装反复进行精心设计,用最好的面料,最好的做工,赶在合同期前提前交货。由于精益求精,成本太高,这笔订单做下来实际是亏损的。然而,这种亏损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客户非常满意,又给莎丽娅介绍了其他的客户。自此以后,莎丽娅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公司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生存危机。
创业不能只靠激情
几年下来,莎丽娅的服饰公司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设计上体现新疆特色,结合现代流行时尚元素,同时兼顾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在竞争激烈的服饰设计市场上,莎丽娅以鲜明的特色占有了一席之地。
随着业务的拓展,莎丽娅又招聘了十几名员工,这其中既有专门学习服装设计的大学生,也有下岗失业人员。莎丽娅说,这些员工都不是她去招聘的,而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在许多人眼里,从最初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公司到今天应聘者主动上门,年营业额在数百万元,莎丽娅无疑是成功了。但她自己却很低调,在她看来,公司还是处于创业期的小企业,企业规模大了,风险也随之增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当初一个来自偏远小县城的姑娘,到拥有自己企业的女老板,莎丽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谈到自己的创业经验,莎丽娅认为,创业不能靠着一股激情,而是一定要有韧性,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一旦选择了创业,就要坚持到底。2006年,莎丽娅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创业带头人,2007年她又荣获自治区第二届百名青年创业之星称号。回首自己的创业之路,她说,自己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新疆商机很多,现在政府又大力扶持创业,对于那些有志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只要有梦想,坚持不懈,前方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典型人物艾姆拉汗·赛排尔:我的最大梦想就是孩子们都能读书
今年78岁的艾姆拉汗·赛排尔妈妈是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博斯坦村村民,正是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生养育了9个子女全都大学毕业,其中2个博士、2个硕士,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她的23个孙子中又出了3个博士、3个硕士,被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称为“幸福妈妈”。
在艾姆拉汗·赛排尔出生的年代,许多家庭把孩子的读书看得并不重要,吃饱饭才是第一要务,初中毕业后,她就没有再继续读书,但她把完成读书的梦想放在了孩子身上。
艾姆拉汗·赛排尔1951年结婚,1952年有了大儿子后,她就梦想着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都能读书,并都上大学。丈夫也很赞同她的想法。因为有共同的梦想,所以艾姆拉汗·赛排尔夫妇俩在工作上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大儿子出生后,艾姆拉汗·赛排尔的姐夫去世,他们又代养了姐姐的3个孩子。后来自己的孩子也多起来,日子过得很艰难,只好借钱种了六亩地。工作、农活、再加上照顾小孩,让她忙得团团转。
当时的日子根本容不得艾姆拉汗·赛排尔想明天吃什么,因为解决今天的伙食就不错了。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坏了就补,她经常都是夜里很晚了还在给孩子做衣服、烤馕。即使生活中有种种的困难,但她心里一直有让孩子上大学的梦,所以从没放弃过。就这样,艾姆拉汗·赛排尔夫妇不仅抚养了9个子女,还把亲戚的3个孩子一直培养到高中毕业。直到1998年,艾姆拉汗·赛排尔最小的孩子从新疆大学毕业后,她们一家的生活才开始好转。
孩子们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她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要知道,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竞争非常激烈,是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一个偏远小村的普通农家,9个子女全部被培养成大学生,个个事业有成,更是堪称奇迹!
如今,艾姆拉汗·赛排尔的孩子们将在父母身上学到的责任心,又全部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现在,艾姆拉汗·赛排尔的23个孙子中出了3个博士、3个硕士和6六个本、专科学历的高才生。
阿兵阿訇的愿望:和乡亲们一起过更富足美好的生活
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阿克塔木村这个哈萨克族富裕村,阿兵•达吾列提汗不仅是该村清真寺的伊玛目,他还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民们说,他们现在过上了好日子,这要感谢阿兵阿訇带领大家科学致富。
说起阿兵•达吾列提汗带头致富的事还得从2004年说起。那年秋天,自治区组织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到内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他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参观后,内地和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深深地震动了阿兵阿訇。在北京一个叫韩村河村的地方,那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住别墅,每家的年收入至少都在10万元以上。还有的地方农民依靠科技搞蔬菜大棚、无土栽培和旅游,那日子过得可是攒劲得很。
看了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的生活,阿兵•达吾列提汗心里太不是滋味了。自己村里的人守着几亩地、几只羊,从来不讲什么科学,一年只能挣两三千块钱。跟人家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阿兵•达吾列提汗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靠科学技术,努力挣钱。
从内地回来后,他坚持每天参加县里、镇里的各种农技班培训,学习各种科学种植养殖技术。2005年一开春,阿兵阿訇就甩开膀子干起来,承包了200亩地,种上了小麦和胡麻。阿兵•达吾列提汗找到乡上的技术人员,请他们指导怎样施肥、浇水,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管理。经过一个夏天的辛苦劳作,2005年秋天,200亩小麦、胡麻大丰收,阿兵阿訇收入就达到2万元,他心里甭提多美了。
2006年,阿兵•达吾列提汗用挣到的钱买了10头新疆褐牛,添了一百多只细毛羊,2头黑白花牛,一年下来又挣了5万多块钱,阿兵•达吾列提汗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阿兵•达吾列提汗在短短两年间迅速致富成了村民们羡慕的对象。村民们纷纷向阿兵看齐,对学科技、用科技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进行科学种地和发展家庭养殖。阿兵•达吾列提汗找各种机会把他的致富经传授给村民们。他告诉村民,只有依靠科技种田、养殖,才能增加收入。
阿兵•达吾列提汗看到村里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家里耕地很少,仅仅依靠种地年收入还不到一千块钱,但他们却整天没事干,打扑克、晒太阳。阿兵•达吾列提汗对他们说,《古兰经》里说,如果不劳动,就不会有收入,不会有回报。阿兵•达吾列提汗一次又一次找这些年轻人谈心,使那些“闲人”改变了想法。
特别是2004年,乡里号召村民去博乐、石河子摘棉花创收。起初,这些“闲人”将信将疑,不愿意去。阿兵•达吾列提汗与清真寺管委会的其他成员积极与这两个地方取得了联系,落实了吃住、报酬等相关事宜后,他向大家保证说,放心去吧,一个多月回来的时候,口袋里肯定满满的。村里的“懒汉”卡克西在阿兵•达吾列提汗的动员下出去拾花,两个月就赚回了6000多块钱,现在他不仅自己变得勤快起来,还成了村里的拾花带头人。
现在阿克塔木村村里再也看不到喝酒的人了,这个村成了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家户户有了大彩电,都臵办起了洗衣机、电冰箱。村里的老人们说,是阿兵•达吾列提汗改变了娃娃们的想法,以前的孩子们全都是些“二流子”,现在全都是好“巴郎子”,都知道挣钱了。以前村里连台收音机都没有,现在收音机连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听了,大家都看上大彩电了。阿兵•达吾列提汗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是村里的道德模范带头人。从2005年以来,阿兵•达吾列提汗已经捐资帮助了村里19名困难学生上学,给他们买了学习用品、校服……拿出2000元钱帮助乡里建自来水工程,为贫困户捐款1000元,帮他们渡过难关。党和政府帮助阿兵•达吾列提汗富了,阿兵•达吾列提汗也要回报社会!
徐光亮:奋斗着开启自己的商业版图
徐光亮是自治区推出的20位“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人物代表之一,他从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也是一名学成后放弃高薪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并取得成功的老板。而说起自己的成就,徐光亮很理智也很淡定:“我就是通过创业奋斗而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些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现在的好时候。”
初生牛犊不怕虎 从“试水”到创业
回忆起自己最初的创业路,徐光亮认为这一切的起步源于大学时候的两次“试水”。2002年,20岁的徐光亮考入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历史系。在大学就读期间,他自主创办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绿洲助学服务社,开展打字、复印业务……这一次的“试水”让他从中学会了经营,懂得了管理,体会到了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另一次则是在学校旅游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份关于家乡沙湾县千泉湖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方案。
这两次的经历虽然成果并不显著,但对于徐光亮的触动很大,回家乡创业梦已经扎根在了他的内心。
2006年徐光亮毕业时,在得到某大型公司的聘用后,面对同学们的羡慕,他犹豫了: 一边公司的聘用合同书,另一边是大学时做的那份凝聚自己心血的景区规划,徐光亮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千泉湖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一番思考后,徐光亮下定决心,谢绝了公司的聘请,回家乡创业!
汗水铸成创业第一桶金
说干就干,按照那份千泉湖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方案的第一步,清水湾生态园破土动工。但没多久,徐光亮就碰到了资金短缺问题。虽然有家人全部积蓄的投入,但景区前期工程预计投入就达30万元,资金缺口仍比较大。旅游旺季很快就来到,要想当年获得效益,必须找到资金,加快工程进度。这时的徐光亮一方面寻求亲戚朋友帮助,另一方面积极争取银行贷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努力下,徐光亮终于筹到了前期投入的款项。有了资金保证,生态园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并试营业。最初期,为了节省开支,徐光亮曾客串过服务员,洗过菜、端过盘子、给客人倒过酒……说起那是的辛苦,徐光亮嘿嘿地笑着说:“啥活儿都干活,啥苦也都吃过,熬过来了”。
渐渐地,生态园的游客多了起来,餐饮、住宿也有了一定收入。年底一算账,三个月的试营业赚了5000元,这结果让徐光亮振奋。但是,徐光亮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园。千泉湖生态旅游区主要以原生态旅游为主,依靠什么才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呢?
为了开拓思路,徐光亮专门到上海、四川等地考察,参观类似景区的经营模式。通过考察学习,徐光亮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方案:依靠千泉湖水库无污染的野生鱼类、特种水产、自家养的土鸡、绿色无公害水果、蔬菜以及草场上的野蘑菇突出绿色饮食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地面、水上娱乐、素质拓展等项目发展主题旅游。
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 畅享自己的品牌
正当事业不断发展之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石河子市有一家婚纱影楼,想建一个固定的外景拍摄地,经过多方比较,他们选定了千泉湖水库。但在具体协商过程中,对方认为徐光亮是个体户,和他合作缺少法律和经济的保障基础,最终不了了之。这件事对徐光亮触动很大,他决定成立公司,打出自己的品牌。
2009年3月,徐光亮注册成立了沙湾县千泉湖水库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不断发展,公司陆续开展了餐饮、垂钓、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冬季滑雪等多种项目。同时,徐光亮还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在旅游中打出文化品牌:依托周围两个少数民族村,成立一个民族歌舞演出队,在固定时间到景区演出,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谈起自己的未来规划,徐光亮描绘起了商业王国的版图,“我下一步要开连锁店,初步从北疆向乌鲁木齐地区辐射,最终希望能在全疆都有我的店,并且我还要从母校石河子大学培养和发掘自己以后的职业经理人,这样既能帮助和我一样有创业梦想的青年人,还能为自己的事业发展起到助力。”
笑了笑,徐光亮告诉记者,他的成功之路就如同他在座谈会上总结的那样:“只要选定目标,不断奋斗,就一定会收获更精彩的明天!”
孔令媛:挫折把我推向成功 敬老让我拥有事业
孔令媛,独生子女、80后,曾被国家最大的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聘用,成为令人羡慕的工程师。而她,却选择了放弃优厚待遇,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臵于创业、经营与做人的首要位臵,投身于做养老事业,并在短短5年内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新疆财经大学举行的“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人物事迹座谈会上,当主持人介绍石河子市银龄养老院院长孔令媛的时候,大学生代表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大家早已知晓了她的事迹,都好奇是什么样的动力,让这位80后的姐姐,放弃安稳工作不要,“下海”搏击风浪,办起养老院,她究竟因何缘故这样与众不同? 孔令媛身高不超过一米六,圆脸、束发,可爱的样貌让人想不到,她已是两家养老院、一家老年康复护理中心的院长了。“父母慢慢老了,两鬓斑白,我们长大了,有义务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但是独生子女家庭里,两个年轻人既要上班、学习、又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孩,还要承担照顾4位老人的责任。有时候可以说是不堪重负,这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上大学时,我就经常在想这件事。工作后我想,1000多人的设计院并不缺少一个我这样普通的设计人员,而社会上却缺少像我这样这样执着做养老事业的年轻人。”孔令媛微笑着说。
孔令媛说,要感谢挫折把我们推向成功。
讲起过往的经历,孔令媛侃侃而谈,她说,养老院类型和服务特色各有不同。经过比较,我选择了几家大型养老院,在周末时间当义工,到养老院里找答案。辞职,这个决定对家里无疑是晴天霹雳。母亲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要辞职做养老院工作,你就再也别回来!”辞职以后,长春一家养老院的周副院长知道我想回家乡为老军垦们创建一家高质量的养老院时,她决定和爱人郭叔叔一起来新疆帮我。25岁的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开始了创业历程。回到新疆的第三天,我们就在石河子市12小区开起了一个和社区互动的居家式养老院银龄大家庭。我们希望,老人住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温暖。不到1个月,我们有12张床的小小养老院就住满了老人。当我满心欢喜和周姨商量着要开分院时,麻烦找上门来了。住宅楼的居民嫌养老院离他们近,要把我们赶走。恰逢中秋,这事不能让老人们知道。幸运的是,我们在石河子北泉镇找到了一处房子,北泉镇政府非常支持我们,养老院从12张床增加到了42张。2010年下半年,我们建了一家300张床位的高档疗养院,2011年底,我们又建了一家100张床位的康复护理中心,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父母的反对也逐渐变成了支持,社会上的不理解不认可,也慢慢变成了赞扬。
孔令媛是大学生创业的典型代表,获得过很多表彰,她的回答对于大学生们是最具说服力的。然而,孔令媛却并不鼓励大家一毕业就创业。她说:“大学生们都是在象牙塔里成长起来的,没有受过什么磨难,其实我也曾经是这样。我建议大家还是先就业再创业,这样你可以拥有更多的社会阅历,从实践中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积累再去创业会更有把握。”
孔令媛还根据杨慧的专业特色举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比如你现在是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那你可以在一个新闻媒体锻炼两年。等工作成熟了,拥有了一定的人脉,摸清了门道,你可以自己开一个文化公司,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听完孔令媛给大家的建议,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大三学生木拉提·木合塔尔感慨的说:“一个人的梦想是需要坚持的,只有努力才能实现它们。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自己未来的道路还很长,要清楚定位,然后再为这个目标奋斗。”
孔令媛信心满满的说,我还要继续努力,把银龄养老院开成全疆乃至全国的养老连锁机构,还要成立一个养老机构管理咨询公司,让更多有资金的爱心人士能够开养老院,实现他们的慈善愿望,让更多的老人有温暖的家园。
典型人物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外出务工改变了命运
2月18日,坐在记者面前的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穿着红裙,青春时尚,少了打工妹的青涩,多了一份大学生的文静和自信。
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是喀什地区疏附县家喻户晓的人。当地人都知道,外出打工改变了她的命运,改变了她们全家的生活。现在,疏附县总工会还推荐她到中国劳动关系大学进行深造,让她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
这一切,好像是一个梦,让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觉得,曾经离得那么远,现在又那么近,这让她深深感到,只有走出去,好好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2006年,17岁的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那时候,她就很想上大学,可是年迈的父母身体有病,家里只有几亩薄田,一年的收入不到8000元,除了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还要供养四个兄妹读书,哪有钱供她上大学。正在这时,县里组织大批初高中毕业的农村女青年到天津务工。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里萌生了:自己要外出打工。没想到,话刚出口,立即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经过乡领导多次上门动员,做思想工作,父母才勉强同意。满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和同乡的组妹们一起走出乡村,踏上了东去的列车,来到了现代化的滨海城市天津务工。
第一次走出家门,离开父母,面对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大家难免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想家,不会汉语,不懂技术、生活不习惯……夜深人静时,一起来的姑娘们哭成一片,但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强忍住眼泪,对姐妹们说:“我们来自疏附,来自农村,不能被困难吓倒,不能给家乡的亲人丢脸。”她心里暗暗想:只要不怕吃苦,就一定能闯过难关。
要想学技术,必须先攻克语言关。她先从最基础的日常用语学起,一有空就参加公司的汉语培训班,并找带队老师苦练汉语对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她已经能用汉语和班组组长进行基础对话了。不懂技术,下班后,她虚心向公司汉族姐妹们耐心求教。很快,她从一起来的260余名维吾尔族姐妹中脱颖而出。
她所带领的生产小组被滨海新区工会评为“学习型班组”,她本人也被评为“建功立业”活动优秀建设者。还被公司奖励“优秀员工北京一日游”。那天,站在天安门前,一张张笑脸显露出掩饰不住的内心喜悦,让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和同乡的姐妹们,真正感到了勇敢走出家门,向生活挑战的真正意义。
女儿在外地干得这么出色,父母也非常自豪。两年时间里,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给家里寄去了约两万元钱,现在,全家人还搬进了抗震安居房。
天津务工合同期满了,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回到了家乡。她主动向乡政府要求,报名参加了地区和县上组织的民族团结宣讲活动,用自己在天津打工的亲身经历,向乡亲们讲民族团结。之后,得知县里要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去广东务工,她又带着家乡100余名姐妹,南下到广东东莞闯世界。
几年来,她先后被评为2007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获了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和“第二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改变掌握在自己手中
采访中,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说了一句话,让记者非常感慨。她说,从农民变成了大学生,她简直像做梦一样。上大学,是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的梦想,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现在,梦实现了,她深深感到:改变掌握在自己手中。
按维吾尔族传统习俗,姑娘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如果不是当初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顶着传统思想束缚的压力,坚毅地选择外出打工,就不会有今天。如果不是她敢于选择,认真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克服语言、生活、技能等各方面困难,表现出比别人更多的信心、坚强和付出,她不会成了务工队伍中的优秀者。外出务工,不光使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还使很多和她一起走出去的维吾尔族女青年大开了眼界,学到了技术,用赚到的钱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完全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维吾尔族女青年生活方式。
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的选择,总比别人勇敢、先知一步。直到她被推荐上了大学,她都不相信是真的。
命运就是这样,总是垂青先知先觉的人。面对民族传统习俗和舆论压力,阿斯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用先知先觉,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种改变,不是靠他人,完全是靠自己。
新疆哈密奋斗典型刘德仁:在钻研中成就自己
1982年出生于甘肃张掖的刘德仁从一个电工起家,凭着其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精神,登上成功创业的舞台,2月18日,记者见到了这个精明能干的80后小伙子。
“我在食堂打过工,没几个人包的包子比我包的好看。”眼前的这位衣着笔挺、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并不是厨师,而是从一无所有的农民工成长为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的小老板。
他叫刘德仁,今年30岁。之所以向记者夸赞自己能包一手漂亮包子,是因为在他成功之路的转折点上,包包子是他赖以生存的“技术”。
刘德仁出生在甘肃张掖,家境贫穷。15岁时来新疆,他在鄯善一家化工厂运肥料。“干了两年,我意识到单纯从事体力劳动根本不可能实现致富的梦想。”刘德仁说,他决定去当厨师,因为包吃住还有收入,但在餐馆他只学会了包包子。
1999年,刘德仁开始学习电工。有活儿抢着干,一年下来,他成为一名初级电工。2000年,师傅接了哈密的电工活,工程结束时他被一个人留在当地,没拿上一分工钱。他跑到一家早餐店,告诉老板自己会做包子,看刘德仁包的包子的确不错,老板留下了他。离开时,他为老板培养出两个包包子的高手,老板感动之余,和他成了好朋友,也为人生地不熟的他拉了些电工的零活。
刘德仁说,那段时间是他最苦的时候,白天承接一些电工的零活,晚上去食堂和面,早上去包包子,一天最多睡3个小时。
2002年,通过了哈密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的技能培训及考试,刘德仁顺利拿到电工资格证,这令他信心大增。“随着哈密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消防、监控智能化等电子工程领域。”刘德仁说,2008年,他开始接消防、监控等高科技电子工程,随着做过的工程越来越多,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回头客。
刘德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刚刚来到新疆时,他和许多没什么技能文化和社会经验的打工者一样,只得选择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最初他在吐鲁番地区一家化工厂务工,在化工厂打了两年工后,他渐渐意识到,单纯从事体力劳动根本不可能实现致富的梦想,虽然那时的工作很辛苦,但他每月只能拿到300多元块钱,除去生活必需的花销外也剩不了多少钱,况且这种体力活也不是长久之计,年轻的时候可以咬咬牙,撑一撑,等上了岁数呢?之前依靠吃苦发家致富的想法开始慢慢动摇了。他发现,能发家致富的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高学历,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另一种就是技术人才。无论水电工、油漆工还是厨师、木匠,只要有一技在手,就能养家糊口吃喝不愁,有所发展。
他从小比较喜欢电工职业,小时候农村匮乏的电子产品,没有阻挡住他的爱好,对电灯的线路有着浓厚的感情,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电工方面的知识,最终他选择了电工职业,凭着他的电工技术和工作经验,起初他承接一些装修中的电工零活,在工作过程中,他不断地学习钻研,2002年,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的技能培训及考试,他顺利拿到电工资格证,这令他信心大增。渐渐地,眼界渐宽的他不满足于仅仅只做电路装修工作了,随着哈密城市建设的发展,他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的消防、监控智能化等电子工程领域。2008年,他开始承接这类工程的施工,随着做过的工程越来越多,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回头客。而他的致富梦想也已经慢慢变成了现实,有房有车、成家立业,让自己的父母也过上安逸的幸福生活。现如今,他已有了更高的目标,计划成立自己的公司——哈密精标水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当代“愚公”买托乎提:沙漠筑起十里防风林
1958年12月,在新疆民丰县诞生了一个婴儿,谁也没有想到,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复员后,他又回到地方,带领村民在沙漠戈壁建起10公里长的防风林带,在抵御风沙侵害的同时,又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就是我今天的主人公——买托乎提•吐尔逊。
喀喇昆仑山的“雪山虎”
1976年11月,怀着报效祖国的梦想,17岁的他参军入伍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神仙湾边防连工作。他安心边防,热爱连队,先后种过菜,做过饭,当过油机员,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干得十分出色。他是连队的“多面手”,也是连队离不开的人,在连队当油机员期间,每天起早贪黑给连队发电,有时熬夜到三四点才睡觉。靠勤学苦练掌握了油机修理技术,先后为几个卡子义务修好了发电机。
在神仙湾是军事训练标兵,手榴弹一出手就是50多米,练就了一身硬功夫,能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一口气潜伏10几个小时,这就是被称为喀喇昆仑山“雪山虎”的买托乎提•吐尔逊。
“冰峰哨卡的坚强战士”
买托乎提•吐尔逊曾是一名边防战士,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他创造了个人连续守卡463天的最长纪录,原乌鲁木齐军区授予他“冰峰哨卡的坚强战士”荣誉称号。
买托乎提•吐尔逊同志入伍前和家乡县城的女友订了婚约,几年后,姑娘见他在哨卡一没考上学,二没提上干,提出要解除婚约。买托乎提•吐尔逊回家第二天,就到女方家里去,一见面,姑娘就挑明了观点:“我是在城里长大的,现在又有了工作,你从农村入伍,在雪山上当了几年边防军,退伍后还得回家扛砍土镘,你赶毛驴我上班,咱们还是分手吧!”他一听就火了:“你瞧不起边防战士,看不上农民,也不脸红!告诉你,雄鹰爱雪山,战士爱哨卡,为守卡我买托乎提•吐尔逊宁可打光棍!”回到哨卡后,他在神仙湾边防连门前的大山上,堆了一尊雪人,刻上自己的名字,以表达自己献身国防事业的坚定信念。
“共产党员就应该表现好!”
1998年底,已任民丰县人武部军事科长的买托乎提•吐尔逊复员,回到家乡民丰县尼雅镇当起了农民。买托乎提•吐尔逊是一名老党员、老英模,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民丰县尼雅镇是一个以维吾尔族群众为主的偏远小镇,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文化发展严重滞后。买托乎提•吐尔逊始终牢记党的恩情和教诲,退伍不褪色,从没有参加过任何宗教活动和干过违法乱纪的事。他常说:“人活着不能忘本,是党培养了我,我决不能做对不起党的事”。他经常用革命先烈和民族团结的模范典型教育自己,先后多次到过于田县进藏先遣连出征地和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家中,缅怀先辈们英雄业绩,感悟先辈们对党的赤胆忠心。他说:“进藏先遣连的官兵,是我们维吾尔族人民所敬仰的英雄,他们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库尔班•吐鲁木大叔是维护我们民族团结的楷模,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把全部身心都献给党的事业。”至今,在他开荒植树搭建的简易房子里,还挂着一个毛主席像和一个军用水壶。
大家称他是当代“愚公”
民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每年风沙期长达300多天,全县有6个乡镇处在风口地带,年年都有大量良田被风沙吞噬。于是在他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心愿,就是要改变当地黄沙肆虐、耕地逐年减少的局面,造福各族人民。“部队教育了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融入实际,就是让家乡人民生活环境好一点。”买托乎提•吐尔逊说。
面对种种压力和困难,刚开始买托乎提•吐尔逊也有些担心,他找来县农业局技术员,对承包戈壁滩进行了反复论证,科学的解释使他增加了开发荒地的信心。凭借着在喀喇昆仑高原多年的磨炼和边防军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他开始圆起了自己人生第二次“绿色的梦”。
买托乎提•吐尔逊每天挥汗如雨地忙碌着,几个月后,原来石头遍地的戈壁滩初现田地雏形。他从10公里外的河道挖了一条引水渠到田里,水中带来的土壤和淤泥积淀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日后耕种的土壤。
买托乎提•吐尔逊在新开垦的荒地上开始试着种树,但树苗要么被烈日晒死,要么被狂风吹折,要么被沙尘掩埋。买来书认真学习,跑到县里向技术人员请教,逐步掌握了戈壁滩植树的方法――栽种前,他把用水浸泡过的树苗先种在装满湿土的塑料袋里,两天后再移植进树坑,还细心地给每棵树苗在树干部位穿上塑料袋“衣服”,用细麻绳把塑料袋口扎紧,有效防止了水分蒸发,提高了树苗成活率。
在一次强沙尘暴中,买托乎提•吐尔逊被刮进2米多深的水渠里,摔断了3根肋骨,但这些丝毫没能动摇他改造沙漠的决心。
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买托乎提•吐尔逊每天天不亮扛起坎土曼下地,到繁星满天时才回家,汗水和心血全部倾注到戈壁荒漠上。他对妻子说:“以后我死了,不要把我埋在麻扎,就把我埋在我种树的地方。”
“买托乎提•吐尔逊黑了瘦了,差点连命都搭上了,还要防风治沙”,乡亲们这样议论着。他的诚心打动了许多村民,大家称他是当代“愚公”,主动过来给他帮忙。
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村民拿起了砍土镘走进荒滩野岭,在沙漠戈壁建起了10公里长的防风林带,成为抵御风沙侵害的屏障,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如今,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一块块“井”字型良田。尽管岁月染白了鬓发,但这位被誉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卫士”的英雄老兵,始终执著书写着瀚海黄沙间的绿色传奇。
那些跟买托乎提•吐尔逊有关的数字
“一年365天有263天的风尘天气、78天的沙尘暴,现在通过买托乎提•吐尔逊这种精神的感召,有330多户也要求到戈壁滩上去栽树,现在的风尘天气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二三十。”民丰县一位领导两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11年来,买托乎提•吐尔逊用坏了9把铁锹、骑坏了6辆摩托车。终于在戈壁荒滩上建起10公里的防护林,使肆虐百年的沙漠停下了南侵的脚步。
“一个人种出几十公里长的防风林,那得是什么样的精神?我觉得他能作出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对家乡的热爱,热爱这片土地才会想着要为它做些什么。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他们都有颗无私的心,我希望也能成为这样的人。”2月17日,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专业大三学生高瑶在座谈会上听了“防沙战士”买托乎提•吐尔逊•吐尔逊的事迹后,感慨颇深。
孙新峰:名副其实的枸杞加工销售专业致富能手
孙新峰于1975年出生在新疆精河县托里乡吾夏克巴依村,家中除父母以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自己排行老二。高中毕业那年,哥哥已经外出广州打工,而年龄尚小的弟弟还在上学,看着很多的同学带着微笑踏入大学的校门,自己却踌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随父一起经营枸杞生意:既然选择了自己的事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禾苗爱春雨,蜜蜂爱鲜花!如何体现这份爱,表现这种情?那就是用敬业乐业精神去抒发爱业之情,要相信路就在脚下!
刚刚迈出学校的大门,实践经验对于孙新峰来说基本上为零,现实的残酷让他很快适应了社会。一边学习摸索经验,一边闯市场。早期的枸杞生意相当难做,从收购、加工到筛选等过程都是人工完成,几个人一天忙下来也不过100余公斤,加工能力非常落后,而且人工精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不到市场需求。为了节省开销,增加收入,最后还要亲自押车跑销货,年销货量也不过20吨左右,周转太慢,获利甚微,没有大的发展前景。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早期的枸杞生意虽然利益微薄,但是也给他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7年成家后,不满足于现状的孙新峰开始独立经营。由于产业不断扩大,人力已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生产力已明显落后。善意思考的他发现,人工精选枸杞的平均价格在2-5角/公斤,而一台色选机一天的筛选量相当于3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效率,利用色选机,在保证市场需求量的同时,又可以解放人工,同时还能提高精选的质量。
当然,色选机也是一个不小的投资,细心的他也非常谨慎,亲自到我国的枸杞原产地宁夏、河北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调查,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抢占市场先机,2009年,孙新峰再次投资了110万元,引进了韩国进口色选机一台。
之后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厂房一幢,从此彻底解放了劳动力,由于色选机精选枸杞速度快,质量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年加工量比上期翻了一翻,销货量网点也由原来的成都、广州增加了潮州、台湾等地。事业初有成效,让孙新峰倍感欣慰。
据了解,托里乡自上世纪60年代试种枸杞成功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管理经验日益成熟,产业发展日趋深化,枸杞已成为这个乡的特色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支撑点。2011年,全乡枸杞保有面积达7.44万亩,全乡人均纯收入7726元,其中枸杞收入占50%。
要想生意做得好,就必须有诚实守信的态度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随着经验的积累,孙新峰的枸杞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有人就很纳闷了:为什么他就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好,其中的奥秘在哪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孙新峰说道:其实很简单,要想生意做得好,就必须有诚实守信的态度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记得在2008年,那时候孙新峰的枸杞销售渠道刚刚扩展到台湾,还没站稳脚步。第一次和台湾顺源堂以26元/公斤的价格签下了40多吨的订单让他高兴不已,可是没想到仅仅几天后市场价就已涨到28元/公斤,面对这样的情况,冒着巨大亏损的现状,孙新峰毅然选择了诚信,坚持了订单价格。当时很多人都不支持他的做法,认为他放弃了更好的选择,可是孙新峰说道:“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如果没有了诚信,以后还有谁敢和我合作呢?”很平淡的一句话,没有多么的煽情,也没有多么的华丽,可是因为真诚,他虽然损失了眼前利益,可是也给他和顺源堂打下了长久合作的坚实基础。
困难只是暂时,我们一定要相信办法永比困难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孙新峰也遇到过重重困难,比如说资金短缺、市场滑坡等危机,在1997年至1998年之间,由于枸杞产业供过于求,给孙新峰也带来过巨大的损失,之前18至19元/公斤收的枸杞,最后只能10元/公斤低价处理。
前进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但是这并没有成为阻挠孙新峰前进的绊脚石。他时时刻刻告诉自己:“困难只是暂时,我们一定要相信办法永比困难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穿越重重困难,现在他事业小有成就。这当然离不开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好政策,更离不开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要使行业做大做强,品牌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使更多的人知道我,了解我,才能更好的推动我的事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孙新峰的勤奋上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的枸杞加工、销售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一个大变样”,经过多年的拼搏,扩大枸杞加工场所,引进优良技术,孙新峰现在已是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已发展成当地名副其实的枸杞、加工、销售专业致富能手。
在创业中树立诚信乃成功之本的信念,靠勤奋实干兴业,靠求实创新发展,造就了孙新峰今天的事业,超越了自我。在谈及今后的发展时,孙新峰踌躇满志的说道:要使行业做大做强,品牌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使更多的人知道我,了解我,才能更好的推动我的事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致富千条路,同仰一月高”,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只要敢想敢干,有思路、有闯劲,加工、销售世界同样成就致富梦想。
俞海明:炼钢工人的追梦之路
俞海明是宝钢集团八钢公司股份第二炼钢厂的一名工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他成就了一份并不普通的成绩:他所撰写的《现代电炉炼钢操作》等三本书,成为国内外电炉行业的职工培训教材。
俞海明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1990年从新疆钢铁学校钢铁冶炼专业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八钢炼钢厂工作。
那时候单位里已经有很多文化、学历都高于他的人,好在八钢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职工都有一种立足岗位作奉献的美德。但是那时候的炼钢技术,多数靠师傅教和自己摸索。而他刚刚工作的时候,上白班,评职称,娶妻生子,当好一个普通的炼钢工人,从没有过要出职工培训教材书籍的理想。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俞海明认为一切转机开始于1998年。
“那年,随着八钢发展,我们单位引进了一座当时在国内外都称得上先进的电炉生产线。领导看我平时勤奋好学,就推荐我到新生产线工作,并安排我和其他13人到江苏和德国公司学习培训。一下子接触到国内外先进的电炉炼钢技术后,对我触动很大,尤其是在德国,他们那些炼钢工人娴熟的操作技术和敬业精神,从灵魂深处震撼了我。”俞海明说,看到这一切,他暗下决定要为中国炼钢工人争口气,于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开始不断的将关于电炉炼钢的文献搜索出来研读,将里面的知识点不断的应用于炼钢操作,炼钢操作水平很快得到提升。
那时,俞海明先是通过学习,将书中关于泡沫渣的最佳碱度和氧化镁含量的论述,运用在现场的实际操作中,没有想到的是,文献中教他的方法让他竟然造出了最成功的泡沫渣。要知道,那个年代都是凭经验炼钢,电炉炼钢的白云石加入量,最多是每炉250kg,而俞海明冶炼的炉次每炉加600kg,电耗,炉衬的损耗,金属收得率,班产量都是最好的。看到了成功,俞海明和搭档根据书中的理论知识,探讨出留碳脱磷冶炼高碳钢,提高脱碳速度的工艺操作方法,经过实践,效果显著。随后,他和同事们合作创新的许多操作方法被企业广泛应用固化。同时,根据实际操作,俞海明撰写的相关论文,先后在国内《炼钢》《江苏冶金》《钢铁》等行业权威杂志发表,并获得了中科院的优秀论文奖。由于成绩突出,俞海明获得了八钢公司级岗位能手称号。面对自己的成功,俞海明并不满足,他产生了一种渴望,希望写本书,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同行,让他们也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实践成果。从此,为了这个出书梦想,俞海明没有了任何的业余爱好,独守孤灯和寂寞,执着耕耘,潜心钻研,一干就是数年。
2004年,俞海明大哥因脑瘤住院,他一边照顾哥哥一边倒班,还要抽空编写《现代电炉炼钢操作》一书,由于体能透支,在一个夜班出钢时,不慎将钢水出在了出钢坑里,险些造成一次工亡事故,他也因此从助手降级成了炉前工。经过这次事故,俞海明深深体会到,电炉炼钢操作一定要规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次事故非旦没有让俞海明放弃业余时间编书的工作,而是更加坚定了出书的梦想,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知识、有理想的优秀炼钢工,从此成为他的精神追求。
2009年俞海明所撰写的《现代电炉炼钢操作》出版后,在工友和企业的帮助、支持下,2010和2011他又连续出版了两本书,全部用于冶金行业的职工培训。
说起自己的成功之处,俞海明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炼钢工,我没有享受到优质的大学教育,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我上白班、出教材、当一名优秀炼钢工的梦想,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杨述友:一个农民工到“发明大王”的梦想历程
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从一个农民工迅速成长为“发明大王”,他是公司职工自主创新、小改小革、创新创效的典范;他曾经三次荣获煤矿先进生产者;他曾获得2007年神新公司首届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组理论第一名、实操第一、综合总分第一,并被公司破格晋升为高级工,他在2006年度神新公司“十大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神新公司小红沟煤矿综采二队的机电队长杨述友。
怀揣梦想 来到新疆
1991年8月,年仅18岁的杨述友怀揣着跳出“农门”的梦想,从老家重庆来到乌鲁木齐市郊的小红沟煤矿,当了一名农民协议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掘进工作,开始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身份转变。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表现出色,不久领导就安排他在一名维修钳工师傅手下当学徒。为了及早掌握钳工技术,这位年轻人一方面虚心地向老师傅请教设备维修技巧,另一方面又自费买来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钳工工艺》、《电工学》、《电力拖动与控制》和《电钳工艺学》等大量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在不断的刻苦钻研和实际操作中,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吃苦耐劳 积极进取
在工作中,杨述友不甘落后,积极学习,他说:矿工那种特别能战斗、能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可贵精神,常常鞭策激励着他。他不仅要向大家看齐,还要超越他们。
杨述友不仅力求把每一项工作干好,还积极进行技术难题攻关。1992年,他参与了全国首创放顶煤轻型液压支架在+660B24的试运工作,并在生产中成功地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为小红沟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2007-2008年,他技术负责综放工作面ZFT8000/20/33放顶煤端头支架、ZCH9030/19/35前后臵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试运行工作,并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了改进,这使他从中感觉到先进的技术装备极大提高了煤矿生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也使他在工作中有了技术革新的动力。杨述友还积极参加矿、公司的各类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取得了2007年神新公司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矿井维修钳工理论第一名和维修工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矿每个月500元的奖励。
这时的杨述友已经有了过硬的技术本领,但他从不以此自居,仍旧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好“传、帮、带”工作。为了解决生产一线钳工技术力量上出现的薄弱、断层现象,他与新工人签订了师徒合同,承担了培养后继技术人才的重任。杨述友平时完成工作后,就抓紧时间给青年员工讲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工作性能及如何检修等理论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拆装检修、判断故障,使这些青工成为了生产中的技术骨干,为矿区的持久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刻苦钻研 革新技术
杨述友几百项技术革新项目中,给小红沟煤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司有关规定中有这样一条,综放工作面拉移串车时,必须对移动设备断电移动,因而拉移串车的动力要从工作面以外的配电点引一趟专用电源线。综放工作面拉移串车通常使用11.4kw的调度绞车进行,同时配备相应的控制开关,致使设备材料费用投入比较大。绞车拉移速度较快,容易挤坏、拉伤电缆,缺乏安全性。为此,杨述友积极地想办法、拿主意,最后采用以矿井灭尘管路的静压水为动力,因为小红沟煤矿静水水压可达2MPa左右。通过改进,使综放工作面拉移串车操作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省力,同时节省设备、材料费和电费。拉移时间从以往的平均3个小时左右,变成每行进30厘米只需要2分钟左右。以小红沟煤矿200吨/小时产能计算一年可新增产量至少2万吨,一年可新增产值260万以上,而且整个操作过程只需要1个人,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此项成果得到神华集团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且已经在神华新疆公司所有生产矿井中得到推广使用。
2011年7月,杨述友发现由于超前预裂爆破在小红沟煤矿综采二队工作面进行实施,造成转载机机头处压力较大,经常会掉落一些煤沫及煤块,而且工作面的炮声比较频繁,井下员工在工作时都比较担心,当前后溜子司机在端头架下进行操作时,转载机司机在开机的时候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虽然都配备了压缩氧自救器,但是还是没有从跟本上解决此处的危险源。他设计利用一些钢管制作成一个面积较大的“钢管网”,利用4个千斤的伸缩与“钢管网”组合成一个能够与顶板接顶严实的前探梁,再利用一根较细的千斤用来制作成让“钢管网”能够伸缩的面积更大、防护空间更大的前探梁,杜绝转载机机头处的顶板下沉现象,从另一方面显示出顶板压力大,顶板及两煤壁声音较大,使用前探梁后可以保护转载机司机在操作时的安全,从根本上解决转载机司机在此处开机时存在的危险源,让员工在操作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杜绝了井下转载机机头处的顶板下沉现象,并减少此处支护材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转载机司机在操作时的危险系数。
从2006年初到现在,杨述友自行研制的小改小革项目共计300多项,在矿区推广应用后,在安全和生产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上千万元效益的同时,他也成为小红沟煤矿小改小革、创新创效的带头人。他参与研发的转载机自移装臵,既解决了转载机移动费时、费力、不安全等问题,一年还可给企业新增产值近400万元以上。
1992年至今,杨述友连续多次被自治区、神华新疆公司、小红沟煤矿授予“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优秀技术工人”、“技术骨干”、“‘十佳’青年”、“‘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受到了表彰奖励。杨述友却谦谨地说:“这几年来,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设计制作了一项实用的项目,我很有成就感。特别是给工友们带来了安全、给企业带来了效益的项目,我就更有幸福感。我要把自己能做的、企业需要做的工作做好,为企业的发展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在企业很重视技术工人,我最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技术能手。多搞些技术革新,企业受益,我也受益,‘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丁彦成的“绿色粉条”之梦
北庭古城吉木萨尔县历来盛产优质马铃薯,俗称“土豆”,当地老百姓喜欢吃土豆粉制作的粉条,特别是回民,土豆粉条是他们制作传统美食粉汤的主要原料。
说起土豆粉条,在昌吉州无人不知丁彦成加工制作的土豆粉条。丁彦成是吉木萨尔县大有乡上长山村的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从20岁起就和土豆粉条加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下定决定要拜一位拥有祖传技艺的回族老大爷学习土豆粉条加工技术,但是这是老大爷的祖传技艺不愿意随便传给外人,年青的丁彦成无数次上门请求学艺,无偿给老大爷干粗活,老大爷被年青的丁彦成矢志不移的执着感动了,最终将祖传了几代的土豆粉条加工技术全部教给了他。
20多年过去了,丁彦成一直还在琢磨钻研土豆粉加工技术。成家立业后的丁彦成和爱人春天种土豆,冬天生产土豆粉条供自己家和附近几家人食用。
在山上生产土豆粉条,交通不便,买的人也少,规模也一直很小。为了扩大销量,让更多的人吃到他做的绿色劲道的土豆粉条,2003年他把家搬到吉木萨尔县,建立了自己的土豆粉条加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昌吉州一传十,十传百,丁彦成制作的粉条名声大振,消费者叫它“丁粉条”。
每逢过年过节,丁彦成做的土豆粉条都是当地人争相购买的节日必备食品和馈赠佳品,成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发放福利的最受欢迎的食品。昌吉人到乌鲁木齐开餐饮店,又把丁粉条带到乌鲁木齐这个新疆最大的消费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使丁粉条在全疆供不应求。
2008年3月,在当地政府和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丁彦成发起成立了吉木萨尔县北庭土豆粉制品专业合作社,起初入社社员只有6名,注册资金26万元,丁彦成是合作社的理事长。现在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106名,资产达到186.6万元,流动资金达到28.82万元。
去年,丁彦成参加了昌吉州供销社和州劳动局举办的农村经纪人创业培训班,这次培训提升了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他学会了怎样拓宽市场,如何扩大自己的企业,知道了品牌战略和商标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昌吉州劳动局的专家顾问把吉木萨尔县北庭土豆粉制品专业合作社做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
其实他的经营之道很简单,憨厚实在甚至有些倔强的丁彦成长期以来牢牢坚持自己生产的粉条必须做到绿色天然,用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原则,始终如一地保证自己的粉条劲道,口感好。这是他建立起良好口碑,产品供不应求的秘诀和不二法门。
为了提高土豆粉条加工技术,丁彦成经常到内地粉条加工生产技术先进的省份学习考察,希望引进一些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内地一些生产厂家看到丁彦成在新疆的良好声誉都十分愿意与他合作,将技术倾囊而授。
弄明白了现代加工技术和提高经济效益诀窍丁彦成,终于发现了自己做了这么多年土豆粉条,产品供不应求却挣不到大钱的原因。但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让他感到震惊,他为行业的食品安全担忧。他鄙视滥用食品粘合剂和人工淀粉糊弄消费者为富不仁的奸商。他宁可不挣钱也绝不做昧心事,坚守自己的绿色天然信念。
丁彦成希望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提高产量,满足供不应求的市场需要。在考察中他发现,无论多好的机械设备,生产出来的粉条口感都达不到他目前的水平。因此,他坚持要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法。
多年来他苦心钻研,努力解决传统手工加工技术产量低的矛盾,不用食品添加剂和人工淀粉经济效益差的矛盾,努力让他的丁粉条适应市场。一些人嘲笑他是个呆子,放着钱不赚,有时家人也不理解他。但他坚守着,坚守着他的信念,用纯土豆粉,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人工淀粉,制作口感好,味道纯正,劲道十足的手工土豆粉条。
纯手工技术生产土豆粉条效率低,产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常常加班加点连轴转,大忙季节丁彦成经常几天几夜不合眼。无论多忙,多么辛苦,丁彦成对产品质量绝不含糊。去年十二月份,各地来了很多人订购他的粉条,几家宾馆、酒店,一订就要几百公斤,一天晚上四点多了,丁彦成到厂里巡视,他看到搅拌机里的土豆粉稠度不够而下的粉条却很好。他就问员工:“你们在这里面放了什么?”那个员工说:“没办法土豆粉和的太稀了,出不成粉条,我就放了点食用粘合剂。”没想到丁彦成大发雷霆:“这要是卖给你们家你要吗?把这些全部倒了。”当时,所有的员工都愣住了,看着他怒气冲天的样子,只能照着他的话做。到了市场需求高峰季节,土豆粉原料告急,很多人建议将人工淀粉和土豆粉掺着用,还可以降低成本,他却坚定的说:“我没有东西卖,也绝不使用人工淀粉,砸自己的牌子!”
实诚人自有好报,始终如一,纯纯的,绿色的,手工的丁粉条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和市场的良好回报,大大带动了当地马铃薯种植产业的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提高了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增强了当地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当地政府积极协调,全方位扶持他带领的吉木萨尔县北庭土豆粉制品专业合作社,今年,合作社又投资80多万新建了一个分厂,其中政府扶持贷款20万元,厂房使用面积2000多平方米。可直接带动本县扩大8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近5000户农牧民增产增收。推动了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实现了产购销一条龙。2010年,吉木萨尔县马铃薯总产量预计将达到22.4万吨,丁彦成要收购1000吨,加工淀粉140吨,加工粉条130吨。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他把分厂建在城西石场沟哈萨克牧区带动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当地的哈萨克牧民,半年放牧,冬天闲着没事干,人均收入较低。工厂生产土豆粉正是在十一、十二月份,可以大量使用冬闲的哈萨克牧民,为他们增加收入。加工厂将在当地招聘几十名哈萨克、维族和回族村民进厂上班,建立5条传统手工土豆粉条生产线以提高产量,同时建立了原料仓库,加大土豆粉条原料储备,保证均衡生产,让当地的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丁粉条”。合作社良好的带动效应得到当地和上级政府的好评,今年自治区农业厅给他们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匾牌。很多人络绎不绝的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等地驾车到吉木萨尔买丁彦成的土豆粉条,产销两旺。
学习了创业培训的丁彦成,在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开始申请注册“丁粉条”和“丁彦成土豆粉”商标,建立合作社的VI系统,在乌鲁木齐订做了系列的精美产品包装,打造他们自己的品牌。他领导的北庭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开始推行合作社加农户经营模式,年初向农户下订单,农户依据订单种植,由合作社提供优良薯种,提供技术咨询,年底合作社按照订单价格全部收购产品。帮助农民解决没钱买薯种,种出的马铃薯销售不利的困难。马铃薯种植户说:有了丁彦成合作社,我们种地放心,可以保证收入了。许多人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
现在提起丁彦成和他的土豆粉条,周边无人不知,无人不夸。北庭吉木萨尔土豆制品合作社得到当地工商局、卫生局、安检局等很多部门和政府的好评。今日,丁粉条参加了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获得金奖。每当人们夸赞他了不起时,他总是说:“是现在的政策好啊!政府又是提供培训,又是提供贷款,多好啊,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企业哪能发展这么快啊!”
“奋斗改变命运”买买提·阿不来提:带头脱贫致富的阿訇
买买提〃阿不来提浓眉大胡子,头戴白帽,这位喀什市乃则尔八格镇爱国宗教人士,是当地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2月18日,当记者和他谈起创业的经历时,他一脸笑容。
买买提〃阿不来提是个有经商头脑的人。改革开放后,他做起了皮鞋生意。到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选货、进货,然后,拿到镇上卖,几年下来,他的生意,虽说做得不太大,但也小有赢利。
2000年,他发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垫肩、拉链、线、扣子等服装配套配饰奇缺。于是,他经常批发这些货,然后再出口。后来,他和弟弟一起投资了100万元,在乃则尔八格镇自办了一个服装垫肩加工厂。
2008年5月5日,买买提〃阿不来提提起那一天,眼圈很快红了。8间平房,25台机器,还有仓库里几吨布料,一夜之间,被一场大火燃烧,只剩下一堆灰烬。那晚,当买买提〃阿不来提从远处跑回来,望着冒着烟的灰烬,除了身上的衣服,什么也没了。
深夜,他流着泪决定全家人迁往乌鲁木齐。天刚亮,50多名工厂的维吾尔族女工赶来了,看着一片烧焦的黑土,全都伤心地哭了。这时,买买提〃阿不来提让弟弟赶紧去银行取了剩下的4万元钱,给女工们把上个月工资发了,然后宣布解散。听说买买提〃阿不来提要走,她们拉他的胳膊,一个个哭得泣不成声,央求道:“我们不要工资,你不要走。”“你走了,我们到哪里去工作?以后生活咋办呢?”
女工们的眼泪,使买买提〃阿不来提储存在心底的伤心和难过,再也憋不住了。这时,他一下子放声哭了起来。他知道,这些孩子家庭都比较贫困,自己走了,她们就没有了生活收入。他望着一双双含泪期待的眼神,决定留下来,说:孩子们,是你们留下了我,咱们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之后的一个月,他很快重建厂房。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好了,没有钱买机器咋办?买买提〃阿不来提对记者说,最困难的时候,是2个汉族朋友,给他帮了大忙。一个是乌鲁木齐的汉族朋友张文亮,给他送去了25台机器。一个喀什市的杨海军送来了做垫肩的海绵。
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让买买提〃阿不来提越来越感到了一种责任感。他经常对自己,也对家人说,一定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她们走出贫困生活。
买买提〃阿不来提有一个同学,得了癌症,家里没钱治病。他主动到同学家,让其女儿艾比拜〃买买提到自己厂里务工。第一个月,艾比拜〃买买提领到了500元工资,全家人感激地哭了。
“3年后,艾比拜〃买买提的爸爸去逝了,我成了她的爸爸,我们家,就是她的家,她随时来吃饭睡觉。去年,我们给她办了婚事,走的时候,在我面前哭了。”买买提〃阿不来提说。现在,艾比拜〃买买提技术精,人缘也好,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
“厂里的每个工人,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要经常培训她们,鼓励她们,让她们都能多赚点钱。”
现在,买买提〃阿不来提的工厂,已吸纳了60多名本镇村的劳动力,从手工作坊变成了自动化生产,每年生产5万多双垫肩,产品渐渐远销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新疆周边国家,纯收入20多万元。
奇台县洞子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国良:戈壁上建起花园新村
碧流河乡西戈壁村三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村民迁离山区,埋头苦干,在戈壁滩上建起“花园式”的新村庄,成为了昌吉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每年的春天,西戈壁村总是生机盎然,崭新的住房排列成行,广场上鸟语花香,纵横交错的油路笔直平整,花带围绕着每一座院落,绿树丛中红色的果实发出诱人的芳香。人们很难想象到,2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戈壁荒滩,而今已成为花鸟的天堂、百姓的乐园。这个“花园式”村庄完全源于马国良一个大胆的设想。
马国良所生活的村长原名洞子沟村,1987年他当学洞子沟三组党支部书记。为改变山村贫困落后的面貌,马国良大胆提出了一个设想,将全村的村民搬出山区迁移到30公里外的戈壁上定居,另建一个新村。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村民时,很多村民反对,他们不愿走出世代生活的地方。经过马国良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很多党员群众被马国良的真诚打动了,答应搬迁。
1988年春,马国良带领全村269位农民搬迁至30公里外的戈壁,开辟道路,另建新村。当时,没有上级的政策支持,缺乏资金,没有水、电、住房,更买不起必需的生活用品。面临诸多困难,马国良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拼命苦干,规划条田、修建道路、植树造林,修建30公里渠道,开垦的5000亩戈壁荒地连年大丰收。戈壁新村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高速发展的情形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慕名而来的农民更是络绎不绝。
1989年,新建的戈壁村庄人口已达到1300多人,耕地3万多亩,人均纯收入比在山区时增长了8倍。同年,西戈壁行政村正式成立,马国良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马国良始终把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百姓办实事作为自己的使命。1988年夏,戈壁新村的干渠出现渗漏,渠水外泄,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马国良立刻组织村民抢险,并亲临一线堵洞口,不料被湍急的渠水吸入洞口,差点出现生命危险,在场的村民为之动容。这一年,马国良把自家的灌溉用水,全部让给了其他村民,却使自家的30亩庄稼全部旱死。2005年7月,村里遭受洪水袭击。洪水来临前,马国良及时组织全组党员带领精干农民,抢救出5万多斤粮食,洪水过后,农田里堆积了1米多厚的泥沙,很多人都绝望了,而马国良没有灰心,他立即组织村民清理泥沙,恢复生产,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马国良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却很少考虑自己。1979年夏天,由于他忙着村里的事务,无法照料正在生病的一个孩子,致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孩子病死。第二年妻子病重时他也无暇照顾,直到妻子被送到医院他才知道。由于常年的拼命苦干、不辞劳苦,他也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经常腹泻,曾经在修渠的工地上昏迷过去。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这样当官一分钱的好处都没有,你究竟图啥呢?” 马国良笑着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在马国良的带领下,2010年西戈壁村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固定资产100万元,还投资30万元修建了柏油路、文化室、篮球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两亩增加至14.5亩,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
马国良30年如一日,带领党员群众拼命苦干,挥洒热血,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奉献给这片热土。如今的西戈壁村已成为了昌吉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最美的花园式新村。马国良也获得了全国、自治区、州、县多项荣誉,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独臂支书”阿巴克·再努拉:带全村走出贫困
阿巴克〃再努拉出生于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玛依沙斛村,21岁时,阿巴克〃再努拉在干农活时不小心将手臂绞入了割麦机中,直到现在他的右手还戴着假肢。
1993年,阿巴克〃再努拉被村民全票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这位哈萨克族“独臂支书”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不懈,书写了为民服务、领头致富的新篇章。
阿巴克〃再努拉年轻时就是个倔强的人。他坚信,只要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就一定能改善现有的生活环境。
“玛依沙斛村曾是重点贫困村,全村300余人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村民们连肚子都吃不饱。”皮肤黝黑的阿巴克〃再努拉回忆起那时,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1993年阿巴克〃再努拉成为玛依沙斛村村委会主任,当时他决定将原本属于村集体的150亩土地从部分村干部和村民手中收回来,却遭到了上届村干部的极力反对。
但阿巴克没有放弃,他逐门到户做工作,并将这些土地向全县公开竞价承包,开创了哈巴河县土地竞价承包的先例,使当年的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5万元,经过全村的努力,到2010年,已累计达十余万元。
由于地处阿勒泰南缘风沙区自然条件较差,村里3000多亩土地浇水难、300多村民出行难、村民致富增收难。面对“三难问题”,阿巴克〃再努拉带领村民共同参与植树造林、围栏草场、兴修水利、架桥修路等工程建设。
经过5年的努力,完成了村里3000多亩土地的林网化建设、5公里防渗渠道的修建及14座水利闸门,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玛依沙斛村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马背是我家,牛羊管吃穿,入春撒把麦,到秋把草打”。为了让村民转变观念,阿巴克〃再努拉提出了“种黄豆、养良畜、发展庭院经济”的规划。
从2000年开始,他积极调整种养殖业结构,通过种养结合增加收入,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6368元。如今的玛依沙斛村家家户户装饰一新、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安装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的村民们不再为吃喝发愁,夜晚道路两旁的路灯更是熠熠生辉。对于这一切,阿巴克〃再努拉却托着下巴笑说:“这是大家的功劳。”
第二篇:奋斗改变命运学后感
“奋斗改变命运”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相信自己。奋斗了,也许你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奋斗,你的人生将一定会失败。奋斗就可以改变命运,平凡也可以铸就伟大。典型人物用勤劳和智慧获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新时期新疆基层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每个典型人物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获取成功的希望,找到让人感动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映射着“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从“草根”到成为“草根英雄”。他们的举动和精神特质就是对“新疆精神”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诠释。奋斗是成功的真谛,是改变命运、创造美好人生的金钥匙。
20位来自基层的“草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成为我们的精神指引。奋斗改变命运是成功者的人生箴言。奋斗改变命运是普通人的成功宝典。奋斗改变命运是新疆人的前进守则。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70后的刘勇是喀什残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3岁时摔伤致残,但他身残志坚,1999年他和四位志同道合的残疾人朋友开办了“中华残疾人服务网”,成立残友集团。10年间,公司已经发展成在海内外拥有32个高科技企业、一个慈善基金会、吸收3000多名残疾人就业的知名企业集团。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他和深圳市援助喀什的同志一道来到新疆,创办了喀什残友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残疾人就业帮扶项目,目前已接收了68位维吾尔族残疾人入驻就业基地
培训。虽然残疾,却没自暴自弃,那我们什么理由埋怨。
“事在人为,人在有志,志在奋斗”。20位“奋斗改变命运”先进人物都是新疆各条战线上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的杰出代表,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无论是现在的学习阶段,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都要大力发扬“新疆精神”,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信,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发奋图强,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开创出一片事业的新天地,谱写出人生命运的华彩乐章,为改变个人和家庭生活,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美好的未来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从每一天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努力过,奋斗过,才会有所改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篇:典型事迹
丹心谱写和谐曲
----记******经理*** 认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县**乡人,黄沙岗养育了他质朴无华的品质;十几年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岁月的霜刀已在眼角留下了皱痕,而他那充满睿智和深沉的双眼依然那么清澈透亮。
走进***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桌子上赫然显现的励志名言。今天,就让我们辄取其中的几句,通过名言走进的工作生活中,去感受更加真实的***。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卢森堡
2008年6月,组织任命***为******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了解单位内情的朋友、同学、战友纷纷打来电话,没有一个表示祝贺的。电话中,知心朋友劝他:“**是个烂摊子,出力不讨好。”深交同学关心他:“**是个大泥潭,跳进去就出不来。”亲密战友告诫他:“要想做大难、丢大人,就去**干吧。”还没上任,一盆盆凉水就迎面浇来,从头到脚浇了个透。然而,这凉水始终没有浇灭***那颗火热的心,那是一颗对组织忠诚,对职工牵挂的赤胆忠心。他面对一个个亲情电话,总是微笑回应:“谢谢您的好意,我比您更了解**。”
他的确比谁都清楚******的危机和困境。14年的**工作经历,连**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还有什么事情不了解的。******债台高筑且债权人状况复杂,职工遗留问题多且涉及面广等等,都是棘手的难题。一笔债务处理不好,就会遭到债权人的谩骂甚至威吓;一个职工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集体上访。面前的诸多问题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让人心惊胆战。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卢森堡的这句名言时刻激励着他。上任伊始,***就为自己定下了工作原则,视职工为“家人”,视职工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职工的期待为“家计”。他深入一线,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职工的困难。经过几个月的了解,掌握了职工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经归纳梳理,发现职工反映的都是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
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因**资金困难给自己找客观理由,而是拓展思路,创新渠道,积极协调劳动部门去解决问题,一趟一趟往劳动局跑,一次一次给有关部门说好话,终于用**有限的资金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
领取医疗卡的那天,一位年过80的退休党员感动地流着泪说:“我就说过,党组织是不会扔下我们不管的。”
***多次要求班子成员,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工作都要放到首位;凡是有损职工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干。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要求每年工会经费要雷打不动的缴纳。“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
2005年以来,由于**经济陷入困顿,债务偿还能力减弱,债权人开始产生恐慌心理。经过多次追债无果,债权人与**矛盾不断激化。到2008年,多名债权人开始组织赴省、赴京上访,直接影响到全县社会稳定大局。
不解决,隐患危机四伏;欲解决,苦于资金短缺。面对此情此景,***坚信,德能昭人,理能服人,情能感人。他召开班子会议,要求班子成员对待债权人要礼让恭谦,耐心说服。他亲自带队入户面见债权人,讲明**资金状况,让债权人理解**的难处;讲清**的偿还计划,求得债权人谅解。他常年坚持不懈地一个个走访。炎炎盛夏,烈日当头,炙热的柏油路上,有他抛洒汗水的足迹;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刺骨寒风中,有他走街串巷的身影。
记得又一年春节前夕,一位债权人家属病逝,**当时没有一分钱支付欠款,***得悉后,自己拿上1000元现金送到债权人家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用自己的言行和真情感化了众多债权人。一次次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
----李大钊
面对**经济困难,职工思想混乱的实际,***要求**工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坚持问政于职工,求计于职工。**大的事项由工会组织职工讨论解决,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上下,大兴民主之风。财务科定期进行财务公开,解决在岗职工的思想问题。定期召集在职职工开会,将近几年的财务收支情况给大家公布,使大家了解**领导的实际困难。通过财务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职工的疑虑。
***犹如一头老牛,默默地为**、为职工、为全县的稳定大局默默地耕耘着。当年终各项工作评先时,他总保持沉默。用他的话说,奖状和奖品不能代表先进,是先进不是先进,职工群众心中有杆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来说,虽没有流光溢彩的奖牌,但是******的稳定局面与和谐气氛犹如一首春天畅想曲,包含着希望和憧憬,回响在**的角角落落。
第四篇:典型事迹
4月10日上午,**县**镇**村的农民通讯员**、张微渺父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大礼,该县县委书记周辉等领导亲自登门,为他们送来了一台高配置的液晶电脑,并免费给他们开通了宽带。
采新闻不惧群狗
**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退休后虽然在家务农,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内心一直有股为党和人民做点什么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的冲动。1990年,该镇永丰村党支部针对农田旱情作出了“党员让群众先灌溉”等四条规定,**非常赞赏这种做法,并试着以“永丰村的让水协议”为题写了一篇新闻稿,先后在怀化日报、湖南日报刊发,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992年其儿子张微渺从高中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农村青年一样外出打工,而是“子承父业”,父子一道专门“捣弄”起了新闻通讯。
“捣弄”新闻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专门从事新闻事业的这16年来,**父子的足迹遍及**的山山沟沟、村村落落,并多次远赴洪江、沅陵其他县市和河南登封、江西南昌等外省采访,曾三次深入报道任长霞的优秀事迹。“为了省钱,我们外出采访很少坐车,这些年我们父子穿烂的鞋子不计其数,大多的新闻都是靠‘走’出来的,那种艰辛外人很难想象”,当周辉书记询问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艰辛时,张微渺讲述了他去年的一次真实经历。当时他准备到**木溪乡最偏远的田儿冲村采访,为赶时间一路小跑,路过一村落时几只狗狂叫追赶,情急之下,慌乱地挥舞采访包驱赶,岂料这些狗不但不走,还惊动了村子里其他的狗,足足二十多只恶狗紧紧地包围着张微渺,对峙了半个多小时,直到闻讯而来几位老乡才得以解围。
采新闻走进人民大会堂
“四季胶鞋访底层民众,三旬淡饭写时代文章”,这是贴在**堂屋的一幅对联,也是他们父子专门从事新闻写作十多年来的真实写照。16年来,**父子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怀化日报等多家媒体发稿5000多篇,《山区村支书到中央党校“充电”》、《雪峰紫荆义教歌》等14篇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自90年代以来,他们父子年年被县里评为优秀通讯员,成为该县通讯员队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1998年,**父子了解到洪江市岔头乡陶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宏钦通过山地科技开发引领全乡人民走上发家致富道路的消息后,为了宣传、推广杨宏钦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让更多的山区农民找到脱贫之路,三年中,**父子连续十余次远赴洪江,深入采写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先后在各类媒体发稿12篇,杨宏钦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户,吸引众多群众前来取经。2001年,**父子将杨宏钦的事迹以《大山一杆旗》为题,写成了一篇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并获得了《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三等奖。2002年7月,**父子和杨宏钦应邀参加了颁奖大会,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人民大会堂。
采新闻抱得美人归
**一家被当地人誉为“新闻之家”,但这个家来之不易。70年代末,作为教师的**由于是半边户,原来的老婆因家庭贫困离婚而去,**整天背着不满三岁的儿子上课,父子俩相依为命。从1984年起,**就开始在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一些心情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现任妻子刘青华系**两江乡,也是个爱书的人,看到**的文章后,便和他取得了联系,并成为了好朋友。1986年,年仅20岁的刘青华义不容辞嫁给了比自己大19岁的**,并经常帮助丈夫一起写新闻,发了不少文章,曾经也是湖南科技报的通讯员的她,直到近年由于家务事情多,才停笔不写了。“我老婆一米六三,我一米五三,我这样的一个又‘破’又穷的男人如果不搞写作,只有打光棍。”**自豪地对周辉说,“我不但没有打光棍,还讨了个娇妻,这是党和人民给了我展现的舞台。”
“老子英雄儿好汉”,张微渺“采新闻抱个美人归”的故事较之其父也毫不逊色。2006年,张微渺采写报道了一位残疾母亲乞讨供两位女孩上学的事迹,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张微渺的这一善举,也得到了大家的夸赞,一位60多岁的向大娘主动找到他说,要把自己一远房亲戚的女儿介绍给张微渺做“婆娘”,几天后,向大娘带着一个妹子来到了张家,腼腆的她被几大本新闻发稿剪辑给迷住了……半年后,这个妹子就成了“新闻之家”的一员。
异世球皇 伪娘 冷血的传奇之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典型事迹
学习型个人典型材料
农校学技术,养鸡致了富
他叫任天恩,是韩阳镇坛庄村第一组村民。因为过去家境贫穷,没有上过几年学,文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眼看着大多人都外出打工,或开饭店,或包工程,不少人走上了富裕路。可是他因没文化、没技术,从不敢走出家门。前些年,他在家里承包了十来亩地,种上了苹果树,虽然他自己也是辛苦劳作,心没少费,劲没少使,但苹果树总长不好。后来,在我村农技校中的果树管理培训班上,他慢慢地学到了一些果树的管理技术,并在农校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的苹果园大大地改变了模样,第二年就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的关系,虽是顶好的苹果,却卖不出个好价钱。连续三年入不敷出,十几亩苹果园赔去了四万余元。一气之下,他砍掉了全部果树。
2009年,我村农技校为我们举办了养鸡技术培训班。在班上,他又学习了蛋鸡养殖技术。随之,他就在自家院里建起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买了200只鸡仔,不料还一次试验成功。成活率达到90%。经过一段饲养,很快进入产蛋期。这第一次的试养,获得成功,使他增强了信心,取得了经验。第二年,他扩大了养殖场,一次购鸡仔1000只,经过精心照料,又大获成功。加上市场行情还不错,从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四年来,他的家庭面貌彻底改变了------盖起了两层小楼房,现代家具一应俱全。两个孩子都在大学就读。每当他欣喜于这些变化时,他都会感激地说:“都是养鸡招的福。我特别感谢党的好政策,更要感谢我村的农技校!”
(韩阳中心校任为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