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石中学迎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沙石中学迎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职责,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着力从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综合素养、办学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协调、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现就我校迎检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赣州市章贡区沙石中学是一所省级农村示范性学校。创建于1960年,先后易名为沙石初中、赣县沙石中学、赣州市第十二中学等。2005年完成了龙埠中学并入我校的工作。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 1476人,教职工79人,专人教师76人,其中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58人,专科学历16人,高级教师26人,中学一级教师31人;学校占地面积为22018平米,校舍建筑面积为 10100平米;运动场6635平米,学校有250米的环行跑道,篮球场地2块,排球场地2块,器械场地室一个;建有综合楼1栋、教学楼2栋、学生寝室3栋、400座的学生食堂1栋和教师食堂1栋;藏书室面积为110平米,学生阅览室面积为80平米,教师阅览室面积为36平米,学校有藏书38301册;计算机共 207台(含班班通25台),其中学生用机160台,教师专用机27台;装备了理、化、生、地标准实验室各1个以及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整个校园实现了环境园林化,设备现代化。
二、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学校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制定了《沙石中学迎检工作方案》,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由专人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建设和档案材料的整理。体现了领导重视、组织得当、安排合理、措施得力,使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以落实到位,有效开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从内涵发展上均衡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校现有学生1476人,24个教学班,教职工79人,专职教师76人,其中研究生毕业1人,本科学历58人,专科学历16人。2013—2014学年,学校共补充新任教师13人,学历合格13人,达标率100%。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学科齐全,结构合理。
教师是义务教育成败的关键,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主体。为此,学校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师风建设和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积极促进校内师资的相对稳和均衡。
1.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是通过学习《新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赣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水平;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先进典型事例等,开展“四风”问题自查、自纠和整改,集中解决“四风”的突出问题,坚决制止向学生摊派教辅资料、有偿家教和“第二职业”等教育歪风,树立了我校良好的师德形象;三是设立了“校长信箱”,及时了解教师师德情况,为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学生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投诉平台;四是完善评先评优、评聘晋级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水平作为评价其工作思想和工作业绩的首要条件;五是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教育传递正能量,追求教师梦。通过长期深入的师德建设与积淀,学校形成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2.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均衡发展(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度了《沙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队伍建设目标与任务。为完成目标任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与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力求使每位教师都尽快地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方法,以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需要,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夯实了理论基础。
(2)搭建广阔的平台,让教师在历练中逐步成长。学校除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实录、集体备课、随堂听课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业务水平发展外,还通过组织公开课、过关课、竞赛课等,引导广大教师狠抓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规范课、特色课,使青年教师在历练中得到成长。目前我校教学新秀有13人,教学能手有8人,区骨干教师7人,市骨干教师1人。
(3)坚持以“研”促教,规范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途径,为此,学校建立了校本教研方案,完善了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为校本教研工作落实到实处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开展了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专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区教研室“送教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网络培训”,并选派骨干教师赴区外观摩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以此达到以“研”促“训”,以“研”促“改”的目的。
(4)走科研兴校之路,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学校建立了《沙石中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助推了我校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目前,我校申报了区级课题7个,市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3个,国家级课题1个,已结题课题有区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2个。
(5)走外引内联之路,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展外延。学校除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外,还积极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渠道,一方面聘请市、区教学专家能手到校定点帮扶,另一方面与赣七中对口结对帮扶,资源共享。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1.开足开齐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认真执行部颁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首,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格按照转学程序和要求办理学籍手续,各类学籍资料管理有序。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行政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坚持教学常规“一月一查一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考评方案,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操作性强、规范标准的备、教、辅、改、考等各环节的标准。严格落实《赣州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方案》和《章贡区“减负增效”实施意见》,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和新教师展示课,及时指导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有效促进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校本教研是加速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以此为载体,有利于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我校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教师在展示自我、共同学习中共同提高,从而使教师在得到自我专业的成长的同时,也为实施高效课堂夯实了基础,从而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
(3)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执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实行“一教一辅”。杜绝教师指定购买和推荐其它教辅资料和有偿家教的行为,在制度上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供了保障。
3.坚持校务公开,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把实行校务公开当作推进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一年来,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务公开制度,拓展了校务公开的领域,充实了内容,讲究了时效。学校将招生、收费、评优、晋级、财务收支、干部聘任、组织发展、经费使用等让家长、教师需要明白 的事项一律公开,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调动和发挥了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4.开展课外特色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格按区教育局统一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校坚持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将篮球、足球、跳绳列为课外活动必修课程。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集体合唱等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在区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连续三年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并多次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区“红五月文化艺术节”和镇“农民文化艺术节“中,我校编排的舞蹈在比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名次,捧得了奖杯。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四)“多措并举“,强化德育安全教育,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素质保障 德育安全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年来,学校围绕“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彰显亮点“的整体德育工作思路,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1.抓实德育常规工作,在点滴中达到育人的效果。一是坚持了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制度,做到周周有主题;二是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坚持纪律、卫生周周评制度和行政领导教师值日制度;三是开展以“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文明学生”为载体的评比活动。这些机制的保障和丰富的活动载体,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好人好事、文明懂礼的风气蔚然成风。
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根据区教育局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沙石中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方案》,并指定德育副校长负责此项工作。根据方案,目前学校开展了班级文化设计、寝室文化设计、黑板报等比赛活动和主题班会活动,培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3.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实现“两个全参与,一个全覆盖”。通过家访,增进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强了教师育人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了“家庭、社会、学校”共同育人的良好环境,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为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学校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并成立了以政教处副主任为安全教育教研组组长,具体负责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开展了“法制安全讲座、紧急疏散演练”等系列活动和以“交通安全”“预防手足口病”“防溺水”等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黑板报、宣传栏、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载体,积极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促进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行为意识的养成,截止目前为止,学校安全零事故。
5.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面落实了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和重大事故招生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强化门卫及安保人员管理,严把门口第一道关,对外来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制;坚持领导带班值日制,严防上下楼梯时推搡及踩踏事故;坚持“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极大限度地清除安全隐患;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处置工作;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对校门口交通拥堵、摆摊设点、治安差等问题进行治理。“多措并举”,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了安全保障。
(五)“多管齐下”,从措施上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孩教育问题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学校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此项民生工程。据统计,我校目前有“留守儿童”51人。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按照市、区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文件要求,制定了学校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实行专人管理和开展工作。
二是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学校在认真调查本校“留守儿童”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人情况以及父母务工情况和联系方式等均做了详细的记载,并归档管理。
三是经济上大力支持。“留守儿童”大多是家庭经济 困难的学生,学校优先对其实行“两免一补”,从经济上帮助她们解决学习和生活等基本问题。
四是生活上、思想上关爱“留守儿童”。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经常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建立“留守儿童”与教师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教师充当“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使部分因监护人长期缺位的“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减轻“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本学期,学校邀请区校外心理辅导站的心理专家朱丽星等老师到校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为主题的讲座活动。
(六)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及时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一补”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补助款全部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农村薄改计划有序开展,近几年来,根据薄改计划,我校仪器设备、图书、音体美器材、“班班通”等相继到位,并按“管、建、配、用”的要求入账造册和投入使用。此外,学校还投资16万余元购买了40台电脑,投资3万余元添置了7780册图书,投资1万余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投资2万余元进行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等,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三、取得的成绩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力量明显提升,教师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市“农村示范学校”、“义务教育合格校”和“平安校园示范校”;省“农村义务教育校本培训示范校”和省重点课题研究基地。中考成绩稳步提高,连续五年位居郊区中学第一,并赶超城区部分中学,实现了学校由农村大校向章贡名校的跨越式发展。素质教育德艺双馨,文艺体育成绩斐然。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和谐发展;
3.争取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4.创新工作方法,搞好城乡对口帮扶,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新机制。路漫漫共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我校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初显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奋发进取,传递正能量,为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而不懈努力。
沙石中学
2014年3月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丹寨县第三中学2014年义务教育均衡迎接国家
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迎接国家督导评估的通知精神,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校上下通力合作,认真做好迎检的相关准备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相关工作完成情况
1、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校塑胶运动场项目实施以后,对原来的垃圾池进行拆除,拓展了单双杠、跳远场地,墙壁粉刷以后,及时组织艺术组教师对墙体进行了美化。同时,对综合实验楼护坎的墙体文化进行了刷新。
2、完成《贵州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办学条件评估指标体系(施行)》25个二级指标资料的装订和得分依据填写以及得分依据的《文件汇编》的整理装订。
3、做好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及音体美器材设备的总账、明细账资料的查缺补漏,完善实验教学及音体美器材资料建设。
4、进一步完善图书的总账、明细账和图书借阅资料的整理。
5、完成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迎接国家督导评估资料室的上墙资料建设和《贵州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办学条件评估自评表》、自查报告资料册的封面彩印与装订。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组织学校各部门再次对所涉及的资料建设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避免资料建设中出现原则性、知识性的错误。
2、利用开学之初对班级教室、寝室文化进行再布置、再美化,营造浓厚的教室和寝室文化。
3、利用暑假期间做好课桌凳的维修和两套“班班通”设备的安装,确保开学时能够得到正常使用。
2014年7月21日
第三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汇报材料
我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汇报材料
我中学为了积极推动《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这次评估,全校领导,教职工团结一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迎评工作,现我我校各项迎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乡镇初级我中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均县四中,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市水库以北的凉水河镇。学校占地面积34780平方米,校舍面积15770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可设32个教学班,科技实验楼一幢。学校新购置了电蒸车热水器,新改进了水冲式厕所(可同时容纳300人),建有澡堂。2010年暑期学生宿舍全部更换了新床,寒假又对寝室进行了改造,配置了铁柜。2010年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250M跑道)和教师周转房。2011年3月又为澡堂安装了五台30管太阳能,学校外墙全部翻新,2011年暑期对教学楼进行了更新改造。全部更新了新门窗,电线,电灯,卫生,地板,新修了围墙,校内大路,高标准灯光球场,理化生实验室,保管室,远程教育室齐全,学校建有连锁配送青草地校园超市,同时学校还建有蔬菜基地和养猪基地。总之,这些基础设施为缩小城乡差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普九成果,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体教职工在校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近年来,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被授予“丹江口市一类示范”“十堰市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十堰市后勤管理先进学校”“丹江口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所做的工作
学校本着以“四大工程、六项内容”为基准。四大工程即: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工程,六项内容:普入水平,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办法行为,以教育资源均衡,教师队伍均衡,受教育机会均衡,教育特色鲜明为发展理念,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切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营造一个园林式,花园式校园环境,以“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色”的办学模式面向全休,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为了学生走身成功的人生这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我校在得到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全体教职工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优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方面。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 聚焦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产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树产生本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充,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坚持每天让学生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武术操,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妥善解决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学校按照规定接收学生,未采取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没有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严格执行高中招生分配管理办法。2011年我校140名学生参加中考,上级给我校分配了 名一中指标,我校完成85人,中考综合评价位居全市第二,乡镇第一。
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结合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评价制度,建立和健全了综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完善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但进了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4.切实规范了办法行为。我校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创建活动,学校无乱收费行为。学校随机原则合理编班,没有分快慢班,没有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全部一视同仁,并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班级,每班控制在45人以内,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和教师未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没有利用假期,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未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方面。
1.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协作区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
2.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管理理办法。按照十堰市丹江口市教育局<关于大力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我校有计划的选派校长和教师到十堰城区积极培训,教师跟岗转岗学习。2011年秋我校2位英语教师与孝感学院两位英语教师转岗学习,李校长和一名物理教师到十堰跟岗学习。校长培训持证上岗达100%。
3.完善教师的补充,交流和培训机制。加大“三支一扶”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农村老师资助行动计划”。自2005年选派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到2011年,先后已有20多名大学生来我校支教。积极落实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明确了老师交流的年限、范围和方式,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主要是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近三年已有十几位协作区内教师来我校交流,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1%用来教师的各项培训。
4.落实和改善了教师的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应该享受的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等待遇已基本落到实处。老师周转房已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学校积极推进绩效工资考评和发放制度,并按标准全额发给教师。
5.建立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探索建产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协作区,城乡教师交流,管理一体化模式,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协作区管理,对口支援等方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共享,实现教师统一调配,统一备课,统一考评机制。
(三)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保障流动人口子子打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在校的留守儿童,学校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结合现在开展的“访万家”活动,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办好留守儿童托管,服务等机构,让留守儿童在校外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方面。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市政府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调整教育支出结构。促进了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确保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
2.落实了区域内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统筹。学校建设纳入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实施改水,改厕,道路建设等项目时,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其中。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下,学校先后投入近300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改造,维修。统筹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大了各项工程建设的力度,优先解决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建设。
3.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我校严格执行校财局管的相关规定,加强了我校教育经费预算的开支管理,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建立了教育经费项目及其执行情况的定期公示制度,使我校经费的开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五)在完成五项内容指标方面
1.普及水平。我俗套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254人,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99%,适龄残疾儿童,少女往常率100%,外来务工人员在我校接受免费教育,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使留守儿童得到了妥善解决。
2.办学条件。我校校园面积34780平方米,生均136.9平方米,校舍面积15770平方米,生均62.1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食堂面积542平方米,生均2.1平方米,建有250M环形跑道和塑胶运动场四个标准篮球场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场区,投掷区,并配有了满足教学使用的体育器械,建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等设备达到了规定标准。学校所有建筑牢固安全,无D级危房,抗震设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校园绿化面积达50%,学校环境优美,布置合理校园文化丰富,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3.办学行为。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254人,最大班容量45人,最小班26人,彻底消除了大班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学校得到切实保障,采取随机平行分班,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课程,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现象。校园文化丰富,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2010年三月被授予“丹江文明单位”、2010年1月被丹江口市综治委授予“最佳安全文明校园”、2011年4月被十堰市教育局授予“文明宿舍”、2011年6月被丹江口市教育局授予“后勤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中考评价获全市乡镇第一名等荣誉。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迎评工作深入人心,使教职工自觉参与到迎评工作中,形成上下团结一心,迎接评估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在认真解读5大项A级指标,11项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明俊负总责,副组长杨春健,赵清诚,郭峰具体抓,带领各承担任务的教职工,分小组分项目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设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资料陈列专柜,将5大项A级指标,11项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各项分类,分文件盒进行整理归档。做到目录明晰,条理清楚,资料完备。
(四)自评情况
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根据我校实际,我校的评分为98分,其中,在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均衡合理分配比例未达到60%,扣了1分,在体音美教学仪器欠缺,未达到标准,扣了1分,共扣了2分。当然,这只是学校的自评,恳请省市督导检查组的领导提出改进意见,我校将虚心接受,及时进行整改,力争达标。
总之,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是我校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今后,我校将借这次督导评估和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东风,把凉中教育办的更好,建设的更美。
第四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汇报材料
黄陂区李集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汇报材料
我校为了积极推动《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对这次评估,全校领导,教职工团结一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迎评工作,现我我校各项迎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始建于1978年,比邻木兰云雾山郊野公园。学校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1357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办公楼一幢,教工宿舍楼两栋,学生宿舍楼两栋。2010年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200M跑道)。2011年3月建造了教师周转房一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功能室设备齐全。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普九成果,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体教职工在校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近年来,中考成绩在全区位置不断靠前,被授予区德育常规先进学校”“师德建设选进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三星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中所做的工作
学校本着以“四大工程、六项内容”为基准。四大工程即: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工程,六项内容:普及水平,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办法行为,以教育资源均衡,教师队伍均衡,受教
育机会均衡,教育特色鲜明为发展理念,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切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营造一个园林式,花园式校园环境,以“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色”的办学模式面向全休,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为了学生走身成功的人生这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我校在得到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帮助。全体教职工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优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方面。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围绕 聚焦生本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产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树产生本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充,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坚持每天让学生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武术操,艺术节,演讲比赛等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妥善解决中小学生“择校”问题。学校按照规定接收学生,未采取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没有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进一步完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严格执行高中招生分配管理办法。2013年我校114名学生参加中考,上级给我校分配了8名一中指标,我校完成8人,得到上级的肯定。
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结合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评价制度,建立和健全了综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完善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但进了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4.切实规范了办法行为。我校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创建活动,学校无乱收费行为。学校随机原则合理编班,没有分快慢班,没有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全部一视同仁,并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班级,每班控制在45人以内,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和教师未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没有利用假期,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未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方面。
1.积极推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协作区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
2完善教师的补充,交流和培训机制。加大“三支一扶”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农村老师资助行动计划”,积极落实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明确了老师交流的年限、范围和方式,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主要是骨干老师和学科带头人定期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近三年已有十几位教师到辖区小学支教。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以上用来教师的各项培训。
3.落实和改善了教师的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按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应该享受的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等待遇已基本落到实处。老师周转房已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学校积极推进绩
效工资考评和发放制度,并按标准全额发给教师。
(三)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保障流动人口子子打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在校的留守儿童,学校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结合现在开展的“访万家”活动,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办好留守儿童托管,服务等机构,让留守儿童在校外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了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方面。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市政府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调整教育支出结构。促进了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确保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
2.落实了区域内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统筹。学校建设纳入了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实施改水,改厕,道路建设等项目时,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其中。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下,学校先后投入近1000余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改造、维修。统筹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大了各项工程建设的力度,优先解决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建设。
3.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我校严格执行校财局管的相关规定,加强了我校教育经费预算的开支管理,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建立了教育经费项目及其执行情况的定期公示制度,使我校经费的开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
用。
(五)在完成五项内容指标方面
1.普及水平。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368人,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99%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在我校接受免费教育,完善了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使留守儿童得到了妥善解决。
2.办学条件。我校校园面积24000平方米,生均65.2平方米,校舍面积11357平方米,生均30.9平方米,建有200M环形跑道和塑胶运动场四个标准篮球场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场区,投掷区,并配有了满足教学使用的体育器械,建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等设备达到了规定标准。学校所有建筑牢固安全,无D级危房,抗震设防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校园绿化面积达45%,学校环境优美,布置合理校园文化丰富,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3.办学行为。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368人,最大班容量41人,最小班31人,彻底消除了大班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学校得到切实保障,采取随机平行分班,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了课程,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现象。校园文化丰富,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迎评工作深入人心,使教职工自觉参与到迎评工作中,形成上下团结一心,迎接评估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在认真解读5大项A级指标,12项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校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华明负总责,副组长熊军,黄克军,带领各承担任务的教职工,分小组分项目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设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资料陈列专柜,将5大项A级指标,12B级指标和28项C级指标各项分类,分文件盒进行整理归档。做到目录明晰,条理清楚,资料完备。
总之,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是我校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今后,我校将借这次督导评估和省教育厅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东风,把李集中学教育办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2013 年6月28日
第五篇:迎省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迎“普九”复检汇报材料
娄丈子镇娄丈子中心小学
娄丈子镇娄丈子中心小学占地面积4042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生均4.9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10人,有3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现有6个教学班,共计131名学生。学校设有微机室、多媒体室、图书室、展室、音乐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卫生室、隔离室等八室。由于我校良好的育人机制和人文化的民主管理,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将我校近几年各项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1、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
学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为指针,制定了学校发展目标,为早日实现“创建现代化、品牌化小学”的目标而开拓进取。我校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置课程,坚持开全开足课程,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了办学方向明确,教育思想端正,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我校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确保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2、坚持人文化、常规化管理
教师对孩子要付出责任心和爱心,也要有“合作”精神。我校把营造务实求真、好学上进、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作为办好学校的前提。良好的人际氛围,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在我校领导和教师关系融洽,工作从不推诿,解决难题总是群策群力。学校对教师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教师的备课、教学、出勤、作业留批等都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全体教师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乱办班、乱订资料现象从未出现过。
二、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1、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德育实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大队辅导员具体抓。德育人员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做到计划安排详实周密,执行计划不折不扣,总结分析透彻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习惯,我校经常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比如,国庆节期间的“爱我中华讲故事比赛”,“三八妇女节”时的“给妈妈的一封信”,“神州九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时的“中国人的再次骄傲” 演讲比赛活动等,都从不同侧面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和长辈、遵守纪律、勤奋上进的好孩子。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健全完善安全工作制度,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定期召开校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育,学生对安全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为了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学校规定学生自带饮用水,不购买小食品和各种饮料,不喝生水,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制订了预防传染病、火灾、洪水、地震、溺水等应急预案,并制订相关的演练方案。通过各种应急演练,使学生掌握了更多自护自救知识,提高了学生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学校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通过专题讲座,聘请校外辅导员进校以案说法等方式,促使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我校定期开展先进班集体、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活动。优秀班级授予流动红旗,颁发奖状;优秀少先队员进行物质奖励,颁发证书。为了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我校开展日查周评比活动,班级纪律、卫生、出勤、学习、活动等天天检查打分,每周进行总评,优胜班级授予流动红旗。
三、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已迫在眉睫。因此,我校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
法,让广大教师逐步去认识它,认同它,体验它。我校先后作为总校的“生本教育”实验校,“跨越式教学改革”试点校,“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示范校。在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项课改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为全乡教师作示范课,教学经验得以在全乡内推广。为了更好地配合新课改,我校加强设备配置方面的投资,添置教学仪器,购买计算机和打印机,保证教师日常备课、上课、教研活动可以随时查阅和展示资料,将现代教育技术及时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
2、强化课堂管理,向40分钟要质量。我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学期初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学优、学困生的提高等各种计划,平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校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度。推门课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学校校长及主任经常随机听课、评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解答教师的疑惑。学校也规定教师间要相互借鉴和学习,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氛围。
3、我校强化校本教研工作。已经形成了“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带教研”的氛围,不断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除进行小课题研究工作外,还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强化科研兴教的意识,不断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我校正在参与和实施国家级课题《跨越式教学》及省级课题《135教学》的实验,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4、实施“名师工程”,打造名师品牌。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首先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上进行了改革,鼓励广大教师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5、加强课程建设,开好三级课程。我校除不折不扣地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外,还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突破口。我校把《心理健康及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这两方面的地方课程
列入课表,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和辅导,使学生除了学好国家课程,丰富专业知识外,还能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学会自我保护。为了最大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校广泛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从本地资源优势和教师专业水平出发,开设了学生新闻乐见的校本课程。我校先后开发了《古诗文天地》、《名人名言集锦》、《剪纸技艺》和《硬笔书法》等校本课程,编写了比较专业的校本教材,设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使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极大的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不但丰富了知识,形成了技能,还使校本课程成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望,并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
四、继续完善后勤管理,不断完善校园设施
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各级各部门给了学校巨大的支持,成果显著。学校占地面积4042平方米,2009重建了240平方米的教室,2012年对教室内外墙壁进行了粉刷,校园内外环境布置清新幽雅,文化气息浓重,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办学条件的改善,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成绩虽然值得欣喜,但未来任重而道远。我校将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方针,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应采取以下的措施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1、注重学校内涵建设。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精湛、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要打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使学校变成学生的乐园和彰显个性的校园。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健全课程研究制度;不断充实和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发挥网络优势,同时加强向周边学校、先进学校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3、继续完善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我们有信心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学校管理,深化课改实验,办出高水平的小学教育,努力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发挥优势,打造品牌与特色,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