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
霍城县清水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3月15日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经过不懈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学校发展基本情况
清水河镇中心小学位于清水河镇新华路51号,始建于1970年,前身为清水河镇机关小学,后更名为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9068平方米,绿化面积6502.43平方米,硬化面积4775.57平方米,校舍面积6335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4栋,教学班34个,在校生1779余人,其中少数民族72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女教师75人。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48人。小教高级教师35人,小教一级教师44人,学校现有党员教职工21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下设党支部、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支部和少先队等部门。
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教育教学成果斐然,2006年度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先进实验学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明单位、模范教职工之家,霍城县教育教研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绿色学校;2007年度获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明单位、五四红旗团支部,霍城县德育达标示范校、教育系统综合考核第一名、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2008年度获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花园式学校,霍城县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综合考核先进学校第一名、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2009年度被评为霍城县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2010年度被评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德育达标示范学校、精神文明单位;霍城县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学校、卫生红旗单位、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单位„„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2008年区内初中班的招生考试中我校名列全县第一,入围22人,其中6名学生入围前10名; 2009年在疆内初中班招生考试中我校名列全县第一,入围30人,其中有7名学生进入前10名,马德英同学更是以268分的成绩获得全县第一名;2010年在疆内初中班招生考试中我校再次名列全县第一,共有36名学生入围,其中有3名学生进入前10名,马新迪同学以272分的成绩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按照“德育导向,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理念,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成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校园管理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四个方面进行。
(一)校园管理文化建设
坚持实行学校工作制度化,近年来,我校先后修订了《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制度汇编》、《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师德管理条例》、《清水河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使我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向着更科学、民主的方向健康发展;坚持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与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主要责任人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校务公开制,主要是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及实施方案、中远期规划的制订、重大设备的配备等,其次是突出廉政建设的“难点”,主要是财务收支情况、招生工作中的三减一免等。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近几年来,我校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经济实用、整洁舒适”的原则,新建了20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7800平方米的操场和1790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楼。新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劳技室、美术室、音乐室、电子琴房、实验室间、实验仪器室、实验仪器准备室和数学仪器室等功能室,基本满足了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用房的需要。
我校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建设,坚持突出校园净化建设。
1、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环境卫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更是全体师生学习、工作、健康的重要保障条件。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始终坚持履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 “一把手”负总责,政教主任抓落实,班主任具体实施,全体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
2、发挥班主任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作用。环境卫生工作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我校注重提高班主任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对各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通报,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意识到,本班的卫生工作未搞好,就是班主任工作没做好,同时把班级卫生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班主任的年度考核。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师生已逐步养成“视校为大家、视班为小家”的爱校、护校思想,形成了“到校先洁校、在校必护校”的良好习惯。
3、以班级为单位,对清洁区实行包干。政教处负责校园的卫生区划分工作,把学校范围内的卫生区进行划分,并进行每年更换一次的管理办法,确保每个年级每年卫生区的工作量一致。并由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划成室内和室外卫生小组,每天早、中、晚三次轮流打扫卫生区,除冬季外还需撒水进行净化空气。每天政教处组织值周教师对各班卫生区、教室内外等清洁卫生进行认真检查、打分,并作为作为评选精神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4、政教处利用每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班主任按照政教处布置的班会、周会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教育。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维护环境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卫生可耻,我为班上添光彩,争创一流班集体的信念。每个班卫生清理干净了,那么整个校园的环境卫生也就搞好了。
通过加强校园净化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校园内不留灰尘,不见纸屑、果皮、瓜子壳,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晴之笔。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德育导向,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理念,按照“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思路,建构了三大系列的主题教育。主要包括:一是以“德育导向,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为主题的办学思想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逸夫教学楼醒目之处,精确阐明了我校的办学目标和的办学方向,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励、鞭策、督促全体师生永不懈怠、永远创新,永创一流;二是以 “学习国学经典,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各教学楼两侧和各班教室的板报和宣传文化牌上;三是以“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创新人才”为主题的“教室文化教育系列”,主要分布于教室和办公室内,其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和与之相应的办公室文化,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办公氛围。
(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我校在积极开展各项常规活动的同时,突出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
1、坚持书写教育,提升民族文化
我校在2005年结题的县级写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一直坚持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教学研究,并作为学校特色持久开展。①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写字教学的能力的提高。②注重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在教室文化、楼道文化上,处处体现书法艺术气息。教室内设立“写字专栏”,展览本班学生的写字作业及其他同龄少年的优秀书法习作,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成长;③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书写水平为目标,重在普及,把转化潜能生与培养优秀生纳入到同样的高度来认识;④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加强写字。强调“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二是坚持指导写字和训练“两姿”、培养习惯有机结合;三是坚持提高写字技能技巧与审美教育、品性教养有机结合;⑤充分运用每天20分钟的小练笔和每周一次的写字课,进行系统、集中、重点的写字指导和训练。严格要求教师坚持四个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指导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与赏析、讲评相结合,一般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真正发挥写字课的示范、辐射作用。⑥各学科教师按照教研计划安排制定了写字教学计划,通过指导学生作业,严格要求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通过多年的写字教育,渗透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培养了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也使我校学生整体的书写能力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1)、在校园文化布置中,彰显国学经典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突出《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宣传。学校在校园内张贴了4块宣传牌,整篇幅的介绍有关《三字经》的具体内容,在逸夫楼、宜兴楼、多功能教学楼的正面墙上分别张贴了《文明礼仪三字经》等宣传牌4块,宣传标语21条,以歌谣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爱国、尊师、孝顺、诚信、自信、善良、勤奋、好学、节俭等方面的优良传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透过学习国学经典,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我校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三字经》《弟子规》诵读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全员参与。全体教师都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身作则,以身示范;
2、每周两课。每周五早读课进行集体诵读学习,并通过下载经典诵读或经典故事的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下午20分钟写字课进行集体疑难讲解和书写练习;
3、因材施教。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线贯穿各学段学生的诵读活动。其中一至三年级以诵读《三字经》为主,四至六年级以诵读《弟子规》为主。①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②在正确朗读,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承认学生在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③联系我校实际,对应《三字经》《弟子规》内容,制定出了《清水河镇中心小学校园礼仪常规》《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家庭礼仪常规》《清水河镇中心小学社会礼仪常规》等规章制度,时刻约束师生的言行,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④将国学经典学习融入到了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与读书、绘画、板报、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的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逐渐由“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联动、全员重视。总之,我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铸就了“严谨、求实、创新、活泼”的校风,保证了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霍城县清水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3月15日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
霍城县清水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3月15日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经过不懈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学校发展基本情况
清水河镇中心小学位于清水河镇新华路51号,始建于1970年,前身为清水河镇机关小学,后更名为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9068平方米,绿化面积6502.43平方米,硬化面积4775.57平方米,校舍面积6335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4栋,教学班34个,在校生1779余人,其中少数民族72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女教师75人。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48人。小教高级教师35人,小教一级教师44人,学校现有党员教职工21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下设党支部、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支部和少先队等部门。
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教育教学成果斐然,2006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先进实验学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明单位、模范教职工之家,霍城县教育教研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绿色学校;2007获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明单位、五四红旗团支部,霍城县德育达标示范校、教育系统综合考核第一名、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2008获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花园式学校,霍城县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综合考核先进学校第一名、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2009被评为霍城县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2010被评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德育达标示范学校、精神文明单位;霍城县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学校、卫生红旗单位、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单位„„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2008年区内初中班的招生考试中我校名列全县第一,入围22人,其中6名学生入围前10名; 2009年在疆内初中班招生考试中我校名列全县第一,入围30人,其中有7名学生进入前10名,马德英同学更是以268分的成绩获得全县第一名;2010年在疆内初中班招生考试中我校再次名列全县第一,共有36名学生入围,其中有3名学生进入前10名,马新迪同学以272分的成绩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按照“德育导向,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理念,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成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校园管理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四个方面进行。
(一)校园管理文化建设
坚持实行学校工作制度化,近年来,我校先后修订了《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制度汇编》、《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师德管理条例》、《清水河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使我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向着更科学、民主的方向健康发展;坚持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与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主要责任人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校务公开制,主要是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及实施方案、中远期规划的制订、重大设备的配备等,其次是突出廉政建设的“难点”,主要是财务收支情况、招生工作中的三减一免等。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近几年来,我校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经济实用、整洁舒适”的原则,新建了20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7800平方米的操场和1790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楼。新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劳技室、美术室、音乐室、电子琴房、实验室间、实验仪器室、实验仪器准备室和数学仪器室等功能室,基本满足了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用房的需要。
我校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建设,坚持突出校园净化建设。
1、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环境卫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更是全体师生学习、工作、健康的重要保障条件。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始终坚持履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了 “一把手”负总责,政教主任抓落实,班主任具体实施,全体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
2、发挥班主任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作用。环境卫生工作是学校的形象工程,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我校注重提高班主任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对各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通报,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意识到,本班的卫生工作未搞好,就是班主任工作没做好,同时把班级卫生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班主任的考核。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师生已逐步养成“视校为大家、视班为小家”的爱校、护校思想,形成了“到校先洁校、在校必护校”的良好习惯。
3、以班级为单位,对清洁区实行包干。政教处负责校园的卫生区划分工作,把学校范围内的卫生区进行划分,并进行每年更换一次的管理办法,确保每个年级每年卫生区的工作量一致。并由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划成室内和室外卫生小组,每天早、中、晚三次轮流打扫卫生区,除冬季外还需撒水进行净化空气。每天政教处组织值周教师对各班卫生区、教室内外等清洁卫生进行认真检查、打分,并作为作为评选精神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4、政教处利用每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班主任按照政教处布置的班会、周会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教育。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维护环境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卫生可耻,我为班上添光彩,争创一流班集体的信念。每个班卫生清理干净了,那么整个校园的环境卫生也就搞好了。
通过加强校园净化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校园内不留灰尘,不见纸屑、果皮、瓜子壳,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晴之笔。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德育导向,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理念,按照“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思路,建构了三大系列的主题教育。主要包括:一是以“德育导向,教学中心,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为主题的办学思想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逸夫教学楼醒目之处,精确阐明了我校的办学目标和的办学方向,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励、鞭策、督促全体师生永不懈怠、永远创新,永创一流;二是以 “学习国学经典,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各教学楼两侧和各班教室的板报和宣传文化牌上;三是以“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创新人才”为主题的“教室文化教育系列”,主要分布于教室和办公室内,其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和与之相应的办公室文化,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办公氛围。
(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血脉,它丰富活跃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我校在积极开展各项常规活动的同时,突出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
1、坚持书写教育,提升民族文化
我校在2005年结题的县级写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一直坚持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教学研究,并作为学校特色持久开展。①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写字教学的能力的提高。②注重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在教室文化、楼道文化上,处处体现书法艺术气息。教室内设立“写字专栏”,展览本班学生的写字作业及其他同龄少年的优秀书法习作,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成长;③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书写水平为目标,重在普及,把转化潜能生与培养优秀生纳入到同样的高度来认识;④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加强写字。强调“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识字、写字有机结合;二是坚持指导写字和训练“两姿”、培养习惯有机结合;三是坚持提高写字技能技巧与审美教育、品性教养有机结合;⑤充分运用每天20分钟的小练笔和每周一次的写字课,进行系统、集中、重点的写字指导和训练。严格要求教师坚持四个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指导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与赏析、讲评相结合,一般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真正发挥写字课的示范、辐射作用。⑥各学科教师按照教研计划安排制定了写字教学计划,通过指导学生作业,严格要求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通过多年的写字教育,渗透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培养了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也使我校学生整体的书写能力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1)、在校园文化布置中,彰显国学经典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突出《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宣传。学校在校园内张贴了4块宣传牌,整篇幅的介绍有关《三字经》的具体内容,在逸夫楼、宜兴楼、多功能教学楼的正面墙上分别张贴了《文明礼仪三字经》等宣传牌4块,宣传标语21条,以歌谣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爱国、尊师、孝顺、诚信、自信、善良、勤奋、好学、节俭等方面的优良传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透过学习国学经典,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我校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三字经》《弟子规》诵读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全员参与。全体教师都学习国学经典,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身作则,以身示范;
2、每周两课。每周五早读课进行集体诵读学习,并通过下载经典诵读或经典故事的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正音,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至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下午20分钟写字课进行集体疑难讲解和书写练习;
3、因材施教。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线贯穿各学段学生的诵读活动。其中一至三年级以诵读《三字经》为主,四至六年级以诵读《弟子规》为主。①利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诵读,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之中,使之受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②在正确朗读,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承认学生在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③联系我校实际,对应《三字经》《弟子规》内容,制定出了《清水河镇中心小学校园礼仪常规》《清水河镇中心小学家庭礼仪常规》《清水河镇中心小学社会礼仪常规》等规章制度,时刻约束师生的言行,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④将国学经典学习融入到了学校其他德育活动中,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与读书、绘画、板报、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的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逐渐由“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联动、全员重视。总之,我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铸就了“严谨、求实、创新、活泼”的校风,保证了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讲话稿
灞桥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区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天,大家参观了八个单位并听取了经验介绍,一定有不少启发。下面我谈三点: 一.目前情况
1.点上有特色
八个试点校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找到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确立特色的办学方向
从校园或地域实际出发,确立了主题文化,提炼出办学理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凝炼出校训,为校园特色化发展找准突破口。这些都是校长和师生以及相关人员长期反复讨论的智慧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渴源泉。(2)建设特色的办学环境
建设反映主题文化的园林雕塑等景观场所,让校园精神潜移默化影响师生。一小的门塔、大厅、创新园和大型主题壁画火凤翱翔等都悄无声息地叙述着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硕的文明成果。二小的四苑一志和主题区,以竹为载体,将虚心诠释得淋漓尽致,再加上清新淡雅的校园环境,让人产生一种强大的虚心向上的内在力量。还有其他几所校园都能突出主题,精心设计,通过核心点位的施工营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环境,实现环境塑造人。(3)研发特色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体现,校本课程是校园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根据培养目标对校园的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研发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课程文化建设,达到校园发展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学习有特长。针对高中低三个年级学生特点分别编写自信教育教材,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前阳光五分钟的自信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二小倡导虚心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探索“边学边交---自主领悟”的教学模式,让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成长。白鹿原中心小学以孝爱、责任、奉献和谐四个方面编写的校本教材,以感恩、知恩和报恩三个层面开展感恩教育,弘扬中华“孝”文化。
(4)开展特色的主题活动
通过主题系列活动,彰显文化特色。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科学思想武装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用高尚情操陶冶人中开展诚信演讲赛;二小开展“迎世园彰显雅文化”文艺演出;开辟阳光天使广播,开展五个阳光活动和五个星级评选;一小火凤杯赛教;小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五带进” 活动,打造的科技、读书两大特色活动等等。通过活动让师生认识、理解和认同,逐渐变成自觉行动。2.面上有思考
各个校园或多或少的在思考本校的文化建设,二.主要问题
1.思想上,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个别学校的领导有畏难情绪。
2.实践上,在面上发展参差不齐,在点上深入程度还需加强。
3.效果上,主题文化特色化还不系统,内化的影响力不够深厚。三.今后建议
目前我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个起步阶段,有的只是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核心定位的建设营造出一定特色的文化氛围,还要加强课程文化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制度文化。在教育教学和学习等行为活动中逐步内化校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尊重人,实现人的发展,让师生找到一种成功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把校园变成师生的精神家园。为此提出以下要求: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校园文化是校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种文化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净化心灵,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具有无形的育人功能,标志着一个学校综合实力,也是新时期校园内涵式纵深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源于我们没有深刻认识和掌握内在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党的方针政策,更要学习校园文化和与校园特色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勤于思考,有时不在于学的多少,关键在于能理解多少,更重要的是感悟的程度,由此决定校园文化的深入程度。学习和思考教育能促使校长从管理型向专家型逐渐过渡。
2.勇于实践,注重内化
在建设中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对存在问题要敢于面对,勇于改 正,尤其对两张皮和无主题等现象,要从对师生和学校及社会负责的高度,尊重认知和教育及学生成长的规律,深入讨论、思考和分析,及时完善,避免走弯路。
师生内化程度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试金石。内化的过程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要集思广益凝聚力量并成为师生自觉的行为活动。促进师生和校园的发展。内化的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深入的程度,文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要有长期持久的思想准备。教育局每年树立五个左右示范校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持久的发展。
3.抓住重点,纵深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找准切入点。确立主题文化,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设计并对核心定位建设,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氛围。
开发校本教材。研发校本教材,逐步实现课程特色文化,在教育教学模式上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路子。开展丰富多彩体现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让校园文化逐步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注重制度导向。完善教育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制度文化,倡导校园风尚,激发师生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校长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我们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静下心深刻分析思考,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发展之路,准确着力,提炼成熟的办学理念,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和校歌等精神方面诠释,达到思想 育人,融入在物质和制度建设之中,达到环境和管理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达到活动育人,营造一种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成为广大师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自觉工作、学习和生活,让师生获得成就感,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校园教育教学整体工作和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有力载体,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提升办学软实力。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第四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是社会的亚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的综合。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构建学校特色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进程中,始终围绕构建特色学校这一核心,在校园的静态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特色建设上狠下功夫,使校园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下面,我就如何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做如下汇报:
一、强化静态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成长 学校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特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中产生一种静态文化氛围,使在其中的人受到熏陶,受到感染,继承传统和铸造优秀的品质,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学校文化的载体,就静态文化而言,包括文本性文化、物质显性和物质隐性文化、人本晋升文化,我们从建国小学的实际出发,既秉承建国小学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融合先进的现代文明文化,逐步形成新老文化交融,内涵深刻丰富的校园文化。
1、构建文本性文化氛围。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历来十分重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建设,弘扬本校的半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开展校歌的学唱活动,使师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油然产生热爱学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1)、学唱“建国小学校歌”。建国小学校歌是由本校原大队辅导员、著名的影视剧作家王树明作词,学校音乐教师隋中刚谱曲制作。歌名为“建国育我,我爱建国”。校歌中唱到“建国育我,我爱建国,今天,我们是建国小学的学生,明天,我们是建设祖国的栋梁”。歌曲雄壮有力,富有激情,唱出了师生对建国小学的热爱之情。每到新学期,每次重大演出活动我们都组织师生唱颂建国小学校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早日成才
(2)、制定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学校文化蕴含着各种特点,经过选择、积累、创造和内聚,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可以内化为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对置身其中的人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的制定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在总结多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建国小学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在广泛征集全校师生意见的前提下,又重新进行了修定,校训是“博学、骛志、健身、力行”,校风是“勤奋、守纪、求实、创新”;教风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风是“好学、切问、近思、力行”。我们并对此进行了诠释。帮助师生理解内涵,使之成为师生遵循的方向、学校成长的灵魂。
2、注重校园的物质显性和物质隐性文化建设
建国小学的校园主建筑是船型外观,船头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旗,隐喻着建国小学是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船。暗含着建国小学是“全国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面红旗”正在高高飘扬,永远飘扬,极具个性特色,成为临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校园背后,相依着郁郁葱葱的卧虎山,前面不远就是日夜奔腾不息的鸭绿江,水光山色相映交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校园外与政府比邻。绿草茵茵,喷泉吐珠。在这优美的环境里工作、学习、生活,一股自豪感、振奋感便会油然而生。使师生们能够期盼自己早日成为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
3、充分发挥校园中的人文精神文化作用。我校始建与1922年,已有80多年的历史,建国小学的人文晋升文化底蕴是十分丰富的,学校拥有著名作曲家吕远、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许绍发、广东核电专家孙慧斌、辽宁省科技厅长赵明鹏、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兼中山站长万国才、著名影视歌“三栖”名星舒畅等学有成就的校友榜样文化,有杰出校长赵风山、黄德胜、王世亮、王秉环、郑莉等创业有成的校领导示范文化。有师生团结、和谐、乐教、乐学的群体合作示范文化。有被评为“全体德育先进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省科研示范校”等国家、省级荣誉文化。为此,我们先后建立了校史展室、荣誉室,让这些宝贵的人文晋升文化去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以这些校园内独特的文化魅力,演译出学校人才 辈出,学在建国、干在建国无尚光荣,大有前途的思想,发挥出校园主流文化的效益。
二、突出文化长廊建设,形成处处育人的氛围。
校园文化长廊建设是学校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品味的显性体现,更是环境育人的重要保障。学校无小事,处处可育人,通过校园长廊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才干。在学校文化长廊建设中,我们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突出一个核心。
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进行,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应该说,建国小学历届领导班子对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十分重视的,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是往往碰着啥添点啥,显得杂乱无章。近几年来,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中心——育人,也就是根据学校办学的宗旨、指导思想、方针,整合学校的育人环境,来安排学校的文化长廊。即围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核心,长远着眼,统筹兼顾,进行阵地化建设,让学校文化拥有灵魂。这样,使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作用,铸造一颗颗健康的心灵。为此,我们对原有的文化长廊进行了彻底改组及改造,将分散的内容集中到一个点上来,突出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上来。一楼大厅内,迎面设置了一个屏风,内容是“我心飞翔”。画面是一群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屏风两侧是学校历年来在国内、省内获得的荣誉,让人马上产生自豪感、自信心。大厅东侧是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两侧是教师、学生明星榜。一楼走廊西侧是家乡风采,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东侧是“革命传统”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楼西侧是“科技长廊”,对学生进行科普知识;东侧是“中华文化”长廊,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巨挚,二是“仁、义、忠、诚、信”等中华传统文化;三楼是艺术长廊,展示的全都是孩子们的绘画、书法、各类手工作品,从中可以透视出素质教育的成果;四楼是“角色教育”长廊,展示近二十年来学校角色教育的成果。四条走廊,七个部分,全都突出中心,使文化长廊真正成为育人的阵地,传播思想道德教育的摇篮。
(二)、凸显一个特点。
学校文化建设要彰显个性与特点,才能突出学校的、孩子们的特点。我们在一楼增添了“家乡风采”,三楼增加了“艺术天地”,四楼增设了“角色教育”就是要突出一个“特”字,让师生感受到校园文化建设就在我们身边。突出爱家乡教育、特长教育、特色教育,这样内容既集中统一,特色又十分明显。特别是“角色教育”近二十年的历程,从“八·五”期间角色教育立项,到“九·五”期间省教育科研重点科研项目,到“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所结出的丰硕成果,直至“十一·五”又被确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研课题,让师生感受到这一 科研课题强大的生命力,增强了“科研兴校”的信心和决心。
(三)、增加一个“投”字。
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要狠抓一个“投”字。也就是财政、教育、学校都要舍得投入,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大手笔、大动作、大效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在市教育基建办、市财政教科文科的帮助下,逐年增加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硬件环境的建设。几年来,仅对校园文化建设软、硬件建设上共投入一百多万元,有效的改善了办学环境,加快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
(四)、狠抓一个“干”字。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具有实干精神。没有一个干字,什么都要落空。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为了校园文化建设,几乎牺牲了所有寒暑假、节假日,学校原有的厕所,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社会影响一直不好。我们积极争取财政局和教育局支持,利用“五一”长假的空隙,昼夜奋战在工地上,一举将原来的“蹲便式”厕所改造成“冲洗式”厕所。彻底改变了厕所的面貌,家长和师生都十分满意和高兴。
我们为了增加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含量,特别聘请了一些退休的老局长、老校、老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作我们的顾问,从内容的设计、到施工的细节,逐一进行把关。他们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与我们共同奋战,长达数月之久,终于结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多花的原则,能自己动手的决不请外人,无论栽花种草、还是粉刷墙壁,都是师生自己动手,既节省了资金,又增加了师生爱校、荣校的意识,收到了育人的效果。
三、明确校园文化的主体,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文化主体;二是创造文化的手段;三是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不可缺少这三个要素。只有这三个方面交互作用,不断完善,才能形成学校文化的特色。当前,我们必须首先认清和明确学校文化的主体,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
首先,必须明确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负有主要责任,要通过思想的引领,行动的落实,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顺利有效的开展起来。其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自己的职责要有全新的认识,明确教育文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和要求,树立“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把建设校园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模式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二是要有明确的学校文化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处理日常事务,执行上级的指示,而是对学校文化要有理性的思考,要把握明确育人的导向,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设想,并要善于吸纳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移植到自己 的校园里来。我每次到国内外学校学习考察,每到一所学校,我都把他们校园文化建设有特点的、有价值的内容抢拍记录下来,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积累素材、加以借鉴。使校园文化建设既有传统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其次,明确教师要形成独特的文化躯体。教师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学校要使“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调动全体师生自觉参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文化的继承和演变,实现校园文化的创新与改造。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是一个文化躯体,有其独特的文化活动。因此,学校文化活动的优劣感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的素质和品味。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发挥教师躯体的文化功能的发挥,在师德建设活动中,学校在教师广泛征集“教师寄语”、“师德警句、箴言”,选出寓意深刻、深入浅出的名言警句,做成牌匾悬挂在教室和走廊。如:“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要教育学生做正直的人,教师首先要从正派为人做起”、“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规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的养成。在“角色教育”中,学校组织二十多名骨干教科研型教师,按照“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创新”的思路,针对少年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编写了1—6册孩子们最喜爱的“角色教育”校本教材,受到了省教科院、省教育学院、白山市教育局、科研所领导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赞扬,体现“角色教育”的文化品位,提升了角色教育的知名度。我校师生创编的舞蹈《校园的早晨》、快板《角色教育展风采》和时装表演《七彩的梦》等多次在白山市、临江市艺术节活动中展演并获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师生的艺术风采和角色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第三,明确学生要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力军。学生是学习者,他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继承人类文化成果的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一方面在继承和接受人类已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成为形成和创造学校文化的主人和主体,通过学校的管理和引领,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建设学校文化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文化理想。在校园文化长廊活动中,我们专门开辟了一层走廊,设置了“艺术天地”专栏橱窗,让孩子们在这片天地里,通过石头画、布贴画、植物画、手工织品等多种途径,尽情地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使“艺术天地”真正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画廊。在教学楼和平房的墙壁上,绘画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反映学生课外活动和行为品行养成的动漫卡通画,并开辟“校园快迅、“学生趣闻”等专栏橱窗,让墙壁说话,体现“以文化的方式进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每个班级的学习园地中设置“梦幻世界”“智慧王国”、“个性风采”、“超越自我”等小栏目,让孩子在这小小的阵地上充分的展示自我,放飞梦想,使他们尽情的享受到艺术成功的乐趣,创造出纯朴童趣文化,提升 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经过几年的奋斗,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先进单位、省科技示范校、省科研示范校、省艺体传统校、省校舍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白山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白山市师德示范校、白山市教科研“六个一”活动先进校、白山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白山市“英才杯”竞赛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临江市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先进单位。近年在全市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中,我校多次被临江市教育局评为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是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塑造学生灵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为学校文明、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 胡丹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正在实施创建快乐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美丽校园活动,不断推进我校道德教育工作展开,构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后学生做什么的平台,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成员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先进的社会文化组成部分,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精神动力,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逐步探索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分步实施,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承担起培育“四有”新人任务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为,使之自觉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抵制低级趣味,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二)促进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师生进一步认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以学校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求学奋进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学校在紧抓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有理想、有抱负、能创新的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校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
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使学校校园文化上档次、上水平。
(一)搞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建设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适当设置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画廊、名人名言牌或匾牌,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长久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
(二)培育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报、校刊、校风、教风和学风等表现出来。校报、校刊能体现本校的教育教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逐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三)规范学校管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规范室内物品设置,强化室内外卫生,按照“分块整顿,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劳动时段,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各公共场所整洁,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学习办公用品摆放有序,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各室资料齐全,内容具有保存价值和教育意义,物品分类摆放,保存完好。定期举办校史展览,适时举办校庆活动,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加强制度建设。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德育、教学、财务、后勤、安全等各项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所有制度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有改革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目标性、操作性、实效性。制度在相应教室和办公室悬挂,并汇编成册,全体教职工人手一册,且熟知其内容。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各类规章制度进行,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文化建设的载体。学校充分利用资源,组织广大师生,广泛收集资料,结合学生特点,开发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又要发挥教师潜能,激发社会各界和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
(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让艺术进入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艺术教育活动,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力求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着重从三个层次展开。
1、群众性活动
*社团类:成立学校三团二队(合唱团,文学、艺术类社团,舞蹈团,运动队,乐队),广泛开展文化、体育、艺术活动。
*艺术类:以班级或年段或校为单位,开展优秀校园歌曲、校歌演唱比赛;建立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交流(展览)园地(橱窗),定期交流和展览。以班或年段或校为单位,开展学生书画、手工制作表演;音乐表演项目,包括钢琴、电子琴、竖笛、横笛、口琴、口风琴、中华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声乐、舞蹈等;美术项目,包括素描、中国画、雕刻、工艺、设计、书法、摄影、民间美术等。
*体育类:①体操项目,包括形体练习、健美操、舞蹈、技巧和轻机械体操、跳绳等;②田径项目,包括耐久跑、短跑、跳高、跳远、铅球等;③球类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垒球、足球等;④民族传统项目,包括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剑术、健身拳等;⑤益智休闲项目,包括中国象棋、军棋、跳棋、围棋等。*办节类:①定期举办学校校园文化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②每月至少组织集中观看一部优秀影片或优秀儿童剧等活动。
*创作类:①以班级或年段或校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黑板报比赛;②征集校园温馨提示语;③宣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动漫的制作。④开展儿童少年歌曲、小话剧、课本剧的创作活动;⑤绿色上网及网页制作指导;⑥开展“我爱我校”活动,创建星级班级、星级宿舍活动;⑦科技创新项目,包括小发明、科幻绘画、科技实践活动等。
*读书类:①开展“读千古文章,做少年君子”阅读展演活动;②抓好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让学生在读书中明事理,通人情,逐步做到知书达理;③发动语文教师开列有关文学读物的菜单,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读物;④以班或年段或校为单位,开展学生课堂习作展览。
2、竞赛性活动 *艺术活动竞赛
①《校园歌曲》合唱、演唱比赛;②文艺汇演;③小合唱比赛;④艺术小团比赛(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朗诵四个类别)。*艺术作品竞赛
①中小学生现场书法绘画;②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绘画作品展等。*科技创新竞赛
①科技创新小发明;②科幻绘画;③科技实践活动;④劳技作品展等。*体育竞赛
①乒乓球赛;②中学生篮球赛;③田径运动会;④综合兴趣特长运动会;⑤广播操比赛;⑥拔河比赛;⑦其他传统体育项目比赛。*读书竞赛
①读书教育征文比赛;②讲故事比赛;③演讲比赛;④课本剧表演比赛;⑤优秀读书笔记评比;⑥知识竞赛;⑦学生优秀作业展等。*创作竞赛
①儿童少年歌曲创作及演唱赛;②儿童少年小话剧创作及表演赛;③温馨提示语征集与推广赛;④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编创、征集和推广赛;⑤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漫画的制作评比;⑥网页制作比赛。
开展群众性活动和组织竞赛活动,以班级和学校组织为主,各校务必从本校实际、特点出发,有选择性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3、环境建设
各校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校园活动,紧紧围绕校园序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亮化等“六化”要求,营造健康、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校要精心组织,让学生们行动起来,做好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创建工作,自己动手参加教室、寝室布置、校园绿化美化、走廊装饰以及学生板报、橱窗的装点和布置,创设各具特色的文化走廊、宣传栏、学生作品展示窗等,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同时,通过美化校园活动,让学生学习美、欣赏美、创造美,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电脑房在课余时间要按时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
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学期要安排一定的公用经费用于购置图书、音、美、体器材和设备。并要做好器材的保管和正确使用,做到逐年积累和增加。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要一并安排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计划。要特别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画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愫,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投入资金,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图书室、网络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粮食的重要场所。建设好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校园文学刊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要搞好教室文化,相应的表格要设计美观的样式,悬挂张贴;教室内物品设置要讲求实用性、装饰性,教室内可设置展示学生作品或教育成果的有特色的园地或专栏;积极支持班级建立“图书角”。作为寄宿制学校,我们的寝室文化也很重要,各种制度的张贴、物品摆放要能够作到尽量美化环境,并且定期评选星级宿舍。
2.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和评估。为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章可循,落到实处,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并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各类综合性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通过现场会和研讨会等形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发现、培育、推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经常性开展评比学校“小歌唱家”、“小体育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小发明家”等活动,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另外在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同时,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成为一场精彩的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研究、在快乐中进步;丰富课间活动,使课间活动成为一股欢乐的风,大力倡导“玩中学”,让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玩,建设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课间活动“快乐园”;丰富课外活动,使课外演示成为一颗开心果,让学生“人人都活动,个个都快乐”,“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色”。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都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也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表现校园文化精神。开展 “六个一”活动;开展建设 “书香学校”,读名著、学名人、做高尚的人等活动,提倡学生每年读5至10本名著,读1至2部名人传记,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让学生认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动漫的制作比赛活动。围绕学习宣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制作介绍、宣传其内容的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动漫,并进行班级、年级和学校的评比,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养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情趣。
总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人心,写在每个人的心上。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让教师这个职业成为智慧的职业,与学生同心、同行、同乐。让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与真理为友,使厌学成为过去。我们要努力创造平等、均衡的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