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时间:2019-05-13 07:2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肖家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第一讲 积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包括:

(一)心理正常

1、心理健康

2、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

(二)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10.1教师自身的人格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示范作用(2)激励作用(3)熏陶作用 10.2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教育及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引自《教师实用心理学》

另认为: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我想,这心理健康新十项标准,其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我们教师队伍中表现是尤为明显的。如今的社会,更多地提倡“终身学习”,也就是说,身为教育孩子们的教师就更加需要以更多,更新,更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使自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岗位上,可以更积极地实现自己个人的价值观,社会观,甚至与世界观,能更好地为这个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如何很好地来控制自己的个人情绪,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要觉得似乎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事实上这也是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的一种体现。要知道,是人都有情绪,那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的的确确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这样一种客观现象。当然教师也不可能例外,我们同样有欢乐和苦恼的时候,有热情和忧郁的时候,有失意和得意的时候。可是也正因为这样一份职业的所独有的特点,身为教师的我们是绝对不可以也不允许将自己的情绪带入自己的工作,带入自己的课堂。说来是很容易,也很易为大家所接受,可是要说做的话,有的时候真的是有些困难,因为我们也只是普通人啊,特别是难过的时候,有的时候也真的是有太多的情不自禁和无可奈何啊。然而,我们也必须很清楚地意识到这点也正是心理健康标准之一,我想大家会很好得加以理解的。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

(1)由教师职业引发的情绪与情感问题。

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本职工作产生厌倦情绪,二是生理—心理症状,三是缺乏爱心和耐心,四是职业倦怠。

(2)教师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方面的问题。

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3)与教师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他是保证教师顺利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条件。

(4)与教师社会适应有关的问题。

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

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

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及教师劳动的特点等,争取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面对那么激烈的竞争与如此繁重的心理压力,我们教师除了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心育的意义与心理健康标准的含义之外,必须很明确地寻找到各自的心理压力的源头,做到放松情绪,并多与人交流,加强磨练意志的机会,增强抗压性。而且,还必须试着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应该不失为教师们心理健康和调适的不错的方法,既易懂又简单,操作性也很强。

教育是一种呵护,教育也是爱的艺术,我们自然应该多从正面去激励和引导,教师心理的健康和及时的得以调适是相当重要的,也有着很深刻的意义的。

压力不要紧,当我们发现的时候给予相当的“缓解”或是“医治”,那么就不是什么问题,心情放松了,只要有阳光,那么我相信,你就可以让自己用心地迎接好每一天,你的孩子们也将会快快乐乐地面对着每一天,那么一切,都将会是那么美好的。

学习体会: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状况复杂,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培训使自己对心理健康的常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在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章老师所培训的内容,学会自我调节,就同讲义中提出的“只要有阳光,那么我相信,我就可以让自己用心地迎接好每一天,我的孩子们也将会快快乐乐地面对着每一天,那么一切,都将会是那么美好的。”

第二篇: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幼儿教师常常在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日益加重,幼儿教师自身的健康生活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由于幼儿的认知活动是具体形象的,心理和行为是无意的。并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收到教师的影响很大,因而幼儿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且还会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身心疲劳过度,对幼儿的观察、教育能力就会在无形中降低,对幼儿的心理辅导、管理指导等精神维持能量也会随之变得降低,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灵活或出现失常现象。有些教师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来对待幼儿,实则是一种身心疲倦,压力增大后产生的危险信号,如不解决,就会形成教师的职业压力症,侵蚀教师的身心健康。由此看来,如何保持幼儿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相当重要。

二、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一下幼儿园教师心理现状

1、有约60%的教师有良好的职业态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积极努力,有上进心,有责任感,始终在教师当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2、有约23%的教师能够按步就班地完成份内的工作,她们在工作中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属于那种“拨一下就动一下”的类型

3、还有17%的教师业换上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症”,主要有以下5点:

(1)随着幼儿园对教师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一些教师出项紧张、不安、易怒、易爆等情绪变化,进而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教学进程。(2)女性教师生理不顺,家庭问题等因素引起的失眠、食欲不振,导致自律神经系统失调等。

(3)教育工作的特点几乎让九成以上的教师都换上不同程度的慢性咽炎、身体的不适造成情绪的忧虑。

(4)容易神经过敏,对教学活动产生厌倦感,无力感到无可奈何,当一个人时易多愁善感、身心失调。

(5)在教育活动中反应迟钝、回避责任,对幼儿冷漠,自我中心主义强烈。

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看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改善,将直接影响幼儿园其他各项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在专业水平上符合幼师的职业要求,心理健康也同等重要,因此,减少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心里不适感,必然成为幼儿园管理者们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三、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及不适感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1、我们在平常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及不适感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绝大多数教师担任着女儿、母亲、妻子多个角色,单位忙完家里忙,身心常处在疲劳状态,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

(2)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导致的业务能力欠缺,工作上的吃力感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症”的根源。

(3)独生子女的时代,班级中“小淘气儿”不断增多,(4)值班教师由于条件有限,不能保证合适的饮食,许多教师换上了不同程度的胃病。

(5)教师自身性格的原因,与同事和家长不能很好的沟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

(6)教师缺乏在学习、进修及自我调整的机会。

2、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感觉要帮助教师减轻职业压力,改善心理不是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证教师的备课时间和正常的休息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或社会活动。

(2)丰富教师文化生活。请心理专家阶段性的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3)积极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信息、资料。进修体制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4)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标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5)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使工作、娱乐、休息,锻炼及心理调节有机地协调起来。

(6)管理人员对教师予以关心,做到诚心关爱,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加强与教师群体的沟通和交流。

此外,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克服角色冲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克服认知偏差,办好职业角色,搞好师与生、家与园的关系。幼儿教师还应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属于反应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方法。

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尽情地倾诉等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一种凝聚着幼儿教师新学的充满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真正成功的教育必然转了教师的理想信念、聪明才智和意志情感等精神特质是教师人格能量的写照。具有良好成就动机的幼儿教师,总是通过完成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来赢得肯定,以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从幼儿的个性出发,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和教育观以尊重和热爱儿童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公证平等地对待幼儿的一切行为,包括他们的缺点和过失。这不仅是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上的要求,而且是对幼儿教师道德上的要求。

此外,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健康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个真正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具备专业教育技能之外,还应具有健全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儿童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篇:教师培训内容

教师培训内容

学习,教师成长的阶梯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各位老师,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成为其标志性特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成了当代国际社会教育改革的主流,成了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着眼点。在终身学习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了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理应率先学会终身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一、终身学习是“潜教育”对教师的理想要求

学生时期正处于一个人的品格塑造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教师“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毫不例外地会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潜教育”要求教育者本身的完美,本身越完美,教育孩子就越轻松。

二、终身学习是“人文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已刻不容缓。在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各门学科教师面临的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以数学教师为例: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智慧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辉煌的成就,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在教学“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π”与祖冲之的“祖率”,还可以随时相机向学生介绍现代的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研究水平和对世界的贡献等等。通过史料与史实的介绍,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没有人文意识与人文素养是行不通的。

三、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现实要求

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和开放,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风景”。第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成,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出发,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能灵活巧妙地应对课堂即时生成的种种情况。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第三新课程强调实践探究,要求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心中装有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及其相关的引导经验。然而以上这些知识的获得,一要靠探索,二要靠学习。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很多,但不管做什么样的准备,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学习。

四、终身学习是“教学相长”在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在某一些方面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先于教师或超过教师的事,是经常出现的。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课堂上经常出现尴尬的“反哺”现象,不能不说是对教师威信和尊严的挑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在学生面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教学相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显示其生命的活力。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理应成为在座的每一位骨干教师的一种生存的理念,它是教师自身发展、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骨干教师的必备素养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主体性知识)、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同时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是作为一位骨干老师必备的素养。

(一)教师的主体性知识

教师的主体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理念和学科特色等,这是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教师如果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就犹如建造大厦少了砖、灰、沙、石一样,教学过程也就无法有效进行,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只有当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否则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就无威信可言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和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也正说明了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一般性文化知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的总量大为增加,知识的更新周期大为缩短,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互动也愈益明显。对于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来讲,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现实.因此,教师在力求专业知识不断“爬坡”、“登高”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修养的培养,有意识地实行科际整合,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整体优化。否则,拘于一隅,孤立地研究和精通专业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也说明了,现代教师师只有勤奋广泛地学习,建立起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通、一专多能、主精辅熟的“通才”,教学才能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给学生以“复合维生素”,产生综合效应。

(三)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的技能。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切记,“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

(四)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 2 的平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这就更要求教师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并以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优化整合主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一般性文化知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师自身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非线性,也非平面,而是呈现出类似于“长方体”的开放的复合型结构。其中“长”指所教学科专业特长,“宽”指相关科学知识面宽,“高”指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素养高。这三方面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并形成现代教师的知识容量。

学习化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何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呢?我觉得以学习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途径。这种学习化的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大家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要多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博览群书,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二是读业务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等,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读书要有长远目标,长久计划,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

二要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统一关系。善思,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教育家波斯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他总结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做一个明智清醒的人。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身素养。

三要勤写。写是学习实践后总结提高的重要一环,是实践向理论的上升过程。不会写就不会有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下成功的经验,记下自己的感悟,记下失败的教训,记下典型的教育案例,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在理论上会有所提升,在实践上也会有所突破。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我们每天写一些,记下只言片语的随感,记下丁丁点点的思考,坚持不懈,一定能从中找到幸福的感觉,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加强师德修养

提升人格魅力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 3 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小康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的根本保证。

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没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师德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资料表明,不少师范院校在校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迫于无奈,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高,即使从教也只是作为过渡一下;不少青年教师只是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应付应付,并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执着地追求,更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以致于全身心的投入。少数教师受到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缺乏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急功近利;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平时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教师弃教“下海”经商;当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不少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城市中小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已对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2.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实中,少数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的动机不很明确,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无奈而从教,有的是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还有少数老教师只注重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关心、研究未来,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忽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思想的接纳,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使一些教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起来缺乏干劲和积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对这句话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

3.缺乏热情与爱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

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但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喜优厌差”的不良心理。关爱甚至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爱;关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忽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关爱。对学业困难学生和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缺乏耐心,有时甚至讽刺、挖苦这些学生,使用“脸皮比墙还厚,朽木不可雕”等语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造成师生情绪的对立;极少数教师甚至还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4.物欲熏心——经不起金钱诱惑。

近年来,少数教师在社会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心理失衡,模糊了“为什么而教”的认识。常常指派学生或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收受学生的礼物、资财,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吃、休闲娱乐等,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其实,家教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任课教师重点帮助个别学业不良的学生“跟上趟”以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点拨点拨,做到“提优补差”,这本是每个任课教师份内的事,是教师敬业、勤业、奉献意识的体现,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义不容辞的天职;但少数任课教师往往是半号召半强迫地让自己所教的学生接受“有偿家教”。《人民日报》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老师“拜金”,学生“受伤”。信中写到:

编辑同志:

我有位朋友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原本坐在第三排。一天放学后,老师让他跟家长说一说到老师家补课的事。朋友觉得儿子学习成绩还可以,而且妈妈也是老师,没必要额外再到老师家补课。于是,就让儿子回绝了老师要孩子补课的要求。

没几天,那位老师就把孩子的座位换到了最后一排。放学后,孩子哭着跑回了家。

当天晚上,朋友买了点东西,去了趟老师家并决定让儿子去补课。

第二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座位。

这位老师竞然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孩子,其影响之恶劣,可以想见。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如果总是处于这样的“言传身教”之下,那在他们的心灵上又该留下什么样的阴影?

来信是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黄行福写的。信中所提到的这位老师的做法确实使家教变了味。是典型的以教谋私的行为。这些情况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腐蚀了教师队伍,而且还会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更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5.形象扭曲——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造成教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使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师表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动不动就在学生面前对社会不良现象和学校内的某些不认同的做法发“牢骚”,或以贬低、轻视其他学科的作用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威信来抬高自己,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互相拆台,存在着严重的“同行是冤家”的旧职业观念和“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忽视了“以身立教”的作用。

总之,师德滑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师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与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工作,师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分不开的。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说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学生、培养英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陶行知把“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他深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师爱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师爱,不单纯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活动。师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强烈的爱生之情会使教师倾心于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师爱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对后进生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说不上教育。”师爱是以教师的博爱之心,换取学生的爱心,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形成师生间爱的双向交流。

2.全身心投入、献身教育

全身心投入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献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育的命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其次,教师要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献给教育事业。为此,人们才由衷的敬佩教师,称颂他们像园丁、像铺路石,为人民奉献坦途。可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教道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

3.公正严明、平等待人

师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这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公正严明,平等待人。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他们的 5 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课内是严师,课外是挚友。学生有了过错,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即使对学生批评是严厉的,学生也会认为是真诚的,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

4.和蔼可亲、微笑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教师和蔼可亲,具有情绪的感染力,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的每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一生。如达?芬奇小时候对画鸡蛋不感兴趣,他的老师富有哲理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他。此后他刻苦学画,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也是培养成功的纽带。

5.终身学习、适应时代

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使自己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计算机使用、教育理论素养、教师职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

6.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原来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行素质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转变那些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陈旧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7.诲人不倦、高尚品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身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真挚的爱,使学生接近教师,愿意主动听从教师教导。因此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积极进取、充满爱心。

8.善于观察、随机应变

现代教育必然受到人的身心素质这一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对人本身认识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积极的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这就要教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是心灵之窗。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妨碍了课堂秩序,这时教师只要把目光投向他们,学生就会从无声的语言中,明白教师的意思,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的听讲,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综上所述,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道德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师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师德规范要求真正内化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

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优化教育教学环节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能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引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作为教学一线的骨干教 6 师,必须在优化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花功夫,树样子,做到“五认真”。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翻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上好课做准备。

然而,目前有少数教师的备课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①把备课变成教案的“克隆”,找来现成的教案一抄了事。②让备课走上了“形式主义”,为了在备课检查中能体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称“学案”,写的所谓“教后录”也是在抄写老备课笔记中以前“写”的。③.变集体备课为“教案之和”,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④.把备课变成网上资料的“拼盘”,从网上直接下载与自己备课内容相关的教案,有的连网页格式都没变。这种“拿来”的东西,压根儿就没有教者本人参与的成份。可以想象,用这种教案去教学,已失去了自己的教学个性,注定会造成教学的失败。我相信,这些现象在座的各位肯定不会存在。

备课先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特色,了解编排体系。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确实“新”了。如语文教材从课文的选编、导语和学习活动安排都按照一定的专题进行组织和安排,课文编排体现时代意识,教材的呈现方式富有亲和力,导学特色明显。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了解了教材的特色,才能与教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会用教材教;才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备课是为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整体规划,我们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学习需要来规划学习目标,努力使三维教学目标在过程性目标中得以体现,并逐步得以实现。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瞻前顾后,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每一课学习目标的制定,更要注重单元目标的制定,这样才能使单元的整体目标和每一课的具体目标相互融合,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深备教材的同时,还要透备学生。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情况,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可用资源。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把握学生认知矛盾,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我们可将教材内容情境化;也可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提倡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利用语文课上学到的《曹操称象》的故事引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有时在语数课上还相机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几何图形教学中渗透美育等,但要注意突出本学科特点,不能喧宾夺主。还提倡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我开发,真正将“差异”作为资源。更提倡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要体现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要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要力求做到一个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应有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答案。有的问题是由学生自主生成,教师要注意备学生可能引发、生成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要求一般老师难以做到,我们在座的应该努力达到。大家知道,教学机智源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源于“问题资源”的储备。然而经验资源的储备常常被许多教师所忽视。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相同的内容教过好多遍,至今却没有一篇教学后记,没有一份学生常出错内容的记载,更谈不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问题资源”的储备,对学生曾出现过多次错误的题目和提出的疑议仍感陌生,毫无应对的措施。老师们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要认真记好“三记”,即观察日记、教学后记 7 和问题累记,并把它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储备,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互动生成提供有力的事实和经验支撑。综上所述,新课程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对骨干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备出特色来;要能在教案中体现学科特点和新课改思想;在利用教研组教案资源时,要悉心钻研,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在备课笔记上体现出修改、借鉴、使用的过程,在同行中做出“复备”的榜样。

二、认真讲课

讲课,先要过好语言关。描绘、叙述事实,解释、论证概念,都需要“讲”,讲要运用语言,语言技巧的差异,将对教育效果有多方面的影响。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作为骨干教师,语言应准确、鲜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必要时还要借助表情和气势,以态势助语言。课堂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交流的过程,从“讲”字说,要“讲”好课,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条件,要对教材内容掌握深透,还要对所授之课与整个教材各部分的纵横关系了如指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鈛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时这样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由于这些心得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早已烂熟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有点激情。”其它学科的老师要想使讲授左右逢源、妙趣横生,随手拈来皆妙,融会贯通,不同样要像鈛老师那样去研读教材吗?当然,要“讲”好课,教师还要具备一定“口才”,表达能力要强,口齿要清楚,语言要流畅。讲授的“授”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手段,“授”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由此及彼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出来”,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学进去”。有的教师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也往往听得欣然有趣,如坠五里烟云,但课上兴致勃勃。课下所得者很少。这是教师重教轻学、缺乏组织能力造成的。其次,教师讲课时,要有良好的板书能力。在全课总结时,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该课内容,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的。有的教师板书无计划,写也不讲格局,既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又不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作为骨干教师在教案中要能体现“板书设计”,板书要注意条理性,同时要注意练好粉笔字,因为教师“书法”的优劣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第三、教师讲课要有探究活动的组织能力。探究活动组织,是指演示或示范表演。如语文和外语的示范朗读,数学的演示实验,包括教具和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教师在演示中的规范化操作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技能技巧的过程;是对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一种熏陶。语文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又可为学生做出仿效的榜样。老师们只要认真讲、认真授、认真板书、认真组织探究活动,教学效果当然会明显的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在教学中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但这项工作最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调节教学。作为骨干教师,批改作业除了达到批改及时、符号规范、格式统一等基本要求外,我以为还要能做到:看结果,更看过程。如:每项作业批改后,特别是测验、考试,要作出简要的记录,及时地进行讲评。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留下有针对性的批注。要找到学生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做上相应的记号,记号也要自成体系,让学生一目了然。另外,批改作业的过程最好要能作为形成学生个人档案的过程,及时记下学生存在的问题、特殊的见解、优秀的答句等。

四、认真辅导

这个“辅导”不要仅仅理解为是给学困生补课,指导学困生完成作业。这个“辅导”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辅导。如:指导订学习计划,教会学生预习方法,辅导学生听课方法等。8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2)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3)多动脑。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4)主动练。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另外,不能忽视复习方法、写作业的方法、课外阅读方法及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辅导,所有方法的辅导均须认真研究,具体指导。我们知道,孩子本身是有差距的,不可能通过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教师必须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长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只有付出爱心、耐心和热心,做教育的有心人,辅导才会成功。

五、认真考试

评价与考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向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考试,教师先要进行命题。新课程、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使教师的命题工作面临挑战。我们要加强命题的研究,不要直接用相关资料中现成的试卷去评价学生,要根据课标要求及班级学生的实际命题。命题要体现人文关爱,命题应满足个体发展,命题须关注现实生活,命题要充满创新与挑战,命题要关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要坚持一个原则: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记忆。测试后的卷子老师要认真进行批阅,认真进行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确定好需集体评讲的内容和个别辅导的对象。要努力让严肃的考试焕发出勃勃生机,考出效果来,并能为调节后继教学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怎样开展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所谓课题研究,指的是教师以自身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课题分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①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参与度的问题,这些课题都是真实的、有实效的课题。②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帮助和指导。

③从研究内容看,“个人课题”一般是小课题,对老师更具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是: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

二是: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当研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较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些个性化的小课题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需要一定的但却不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

当然,老师们把这些小课题申报给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得到批准后,也将成为规划课题,加强管理,更有利于课题的开展。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流程。

1、一是选题。问题从哪儿来? 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的加剧,教学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境。例如一,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在互动中不断生成。不过,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一对矛盾体,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至少说教师的付出与教学实效不成正比,有时还存在负效益的情况。

例如二,教学强调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实到教学中、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驶时又如何体现?如何操作?这些更多的是疑难,乃至是困境、冲突和对立。

例如三,教学中,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有可能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人兴趣,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角色该怎样扮演。

这些教学中存在的“两难”情境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也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去逐渐寻找解决的对策。

第二,从阅读交流中的具体过程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对一个教师来说,了解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时,最为关键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为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要注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问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的转化、联系、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

2、制订方案。

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研究;三是怎样研究;四是预期成果是什么?

研究什么?当课题确定后,该课题要研究什么,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主要对课题中 10 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

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揭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例如,本课题能解决哪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研究?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要明确采用什么方法?具体有个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制订哪些措施?具体包括活动的形式、时间的落实,可能的情况下还有经费的支出等。

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小课题研究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但并不是说小课题研究成果没有具体的呈现方式,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比如:在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讨论、反思后有所感悟,可以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志”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这些形式要求系统,要形成系列,以便于年轻教师的学习借鉴。

3、开展研究。

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这儿必须强调一点:研究过程要充实、要切实。根据目前的实际,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也要进行打假。

4、总结研究成果(结题)。

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终结环节,主要是进行归纳、整理和提升。

第一,把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具体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用以指导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

第二,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以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第三,对课题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进行新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讲,课题研究的总结,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课题的开始。总体来讲,课题的总结,我们必须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已有研究成果;④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⑤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三、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要落实三个“字”,避免四个“是”。第一、落实三个“字”。“近”、“小”、“实”。

“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比如: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生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等问题的研究,数学教学中有关计算题、应用题问题的研究,还有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问题的研究等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

“小”就是切口要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比如:如何收集资料问题的研究,对收集来的资料如何进行处理的研究,对学生错题问题的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

“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过程细节的关注。第二、避免四个“是”: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越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旧的、自拟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2、研究过程要体现一个“真实”,三个“立足”。

所谓真实,就是要真研究、真学习、真讨论、原始资料要真收集,要写真论文。

比如,我们的研究课,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评议者,不要护短,也不怕揭短,研究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比如:学习的问题,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必须读教育专著、读教育期刊、应用网络资源等。比如,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阶段性总结、成果的撰写汇编等都是容易被忽视的。这些在“彼时彼刻”才有的思绪及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它时才去追忆、收集,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所谓三个“立足”:一是立足本职工作,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二是立足平时的积累;三是立足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

3、课题研究还必须处理好一个关系。

也就是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

两者在学校教研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因为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不仅只是听课、评课,还可以进行一些小课题研究。这也表明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两者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还要摆脱我们习惯了的形式主义和缺陷,必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才能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在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对策的效果,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小课题研究„„.两者的有机结合,带来的不同,既提高了常规教研的效率,又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题研究。

第四篇:教师培训内容

教师培训内容

(发布日期:2006年9月13日)

直映认字课老师须掌握的问题

1、收起来的作业纸怎样分类?怎样表扬?表扬要起到怎样的效果?

课前15分钟收作业纸,收的时候要向家长和孩子了解在家复习情况。对主动的和不太主动的孩子要多了解一些细节。如很主动表现在哪里?不太主动又表现怎样?对不太主动的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明天及以后的日子要变主动,并与其家长讲好,要看他的表现。收起来的作业纸要根据学习态度分类,不太主动的、比较主动的、很主动的分开放好。课前十分钟用于表扬,先表扬比较主动的,再鼓励不太主动的,最后表扬很主动的,可以请很主动的孩子到台上给予表扬。表扬一定要兼顾全体,不能伤了孩子的心,特别是不太主动的孩子,要激励他们积极上进。表扬要让不太主动和比较主动的变得很主动,很主动变得更主动。对于每类孩子可以这么说:比较主动的:他们在家里表现比较主动,妈妈一叫他们认字,他们就主动地过来了,不说“等一下”,不说“过一会儿。”听到爸爸妈妈说要认字了就马上开始认字,这样的孩子就是主动学习的,老师奖励他们一个大拇指娃娃。很主动的:在比较主动的孩子中选出特别主动的,请他们到台上,一般为1~3名。他们在家里非常主动。主要举个例如:生病了,幼儿园的课都没有去上,但是要来上认字课;晚饭一吃完就主动叫妈妈来认字;在家里自己认字,不用妈妈督促,非常自觉;睡觉前一定要认一下字;在幼儿园把字读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天天盼着上认字课,刚才很早就来了,就怕迟到„„这样的孩子真棒,可以得到一个大拇指娃娃。不太主动的孩子:他们几个在家里不太主动,今天老师要批评的。学习不主动,不认真是学不好的。大拇指娃娃也拿不到的。不过刚才,老师问他们今天回去主不主动了,他们说一定主动复习了,为了他们的进步,我们给他们一点掌声。只要你们改正,今天回去变主动了,老师也可以先把大拇指娃娃奖给你们,老师相信你们今天回去一定会非常主动了。如果不主动,老师还要把大拇指娃娃收回来的。为他们的进步再给他们一点掌声。加油啊!一开始字认不出来不要紧,认不出就看图,多认几遍,认出来的放在一边,认不出的放在另一边,认不出的再认一遍。我们家长要有耐心,要坚持,每天复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只要坚持每天复习1~2遍,一个星期下来,一定能认出来了,可以打扑克的形式进行,用词语组句出牌,效果很好的。

2、认字的过程分哪三步?关键是哪一步?哪一步比较难一点?

先把卡片剪成小张,第一步看图读,读熟练了。第二步读反面的词语,读不出,立即看前面的图,不要提醒,词语读熟练了。第三步把小卡片再对剪开,读生字,读不出就看前面,有词语的是第一个字,有图的是第二个字。三步中第一步是关键,老师教学时一定要教会学生会看图读。第三步是最难的,一定要把卡片对剪开,把对词语的印象拆分成生字,认起来就容易了。刚认单字时,学生对第二个字会比较生疏,或者错读成第一个字,因为学生每次看词语时总是先看到第一个字,看到第一个字就带出了第二个字,因此第二个字经常不特别注意,就随第一个字读出来了。所以第二个字出现时,可以让学生先看看反面的图,再看看字,加深印象后再读。

3、认字课的教学过程怎样?

① 课前15分钟收作业单。

② 上课时先用10分钟表扬不同层次的学生。

③ 用大图卡教学生认读相对较难理解的词语,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先带学生读两遍,再讲解图意。

④ 较难理解的词语学完后连起来读一遍,学生先读,老师跟读。发现学生掌握不太好的词语再重新讲解一遍。

⑤ 学习简单的词语,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先带学生读两遍,再讲解图意。⑥ 简单的词语学完后和前面难的词语一起连起来读一遍,学生先读,老师跟读。发现学生掌握不太好的词语再重新讲解一遍。

⑦ 思维训练。⑧ 发作业纸。

⑨ 交代给家长的话。⑩ 发奖品和大拇指娃娃。

4、教学时为什么要难的词语先教?教词语时为什么要老师先读,学生再读?图意讲解完毕,让学生连起来读时,为什么要学生先读,老师再跟读?

因为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难的先学,这样印象比较深刻容易掌握。开始教词语时老师先读词语,学生跟读。其原因是把正确的读音先教会他们,留下第一印象很重要,有的老师教学时出示卡片后让学生看图,先说图的意思,学生众说纷纭,老师再告诉学生正确的词语,结果学生读错率很高,印象不深刻。学完词语连起来读一遍时,要学生先读,老师跟读。其原因是可以发现学生掌握不牢固或读错音的词语,便于纠正;老师也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学生读错或读不出的,可以说明刚才的词语讲解,学生不明白或者记不住,需要重新讲解,并调整讲解的方法或内容。

5、讲解图意时要注意什么?

①在进行词图对应讲解时,要先讲清词语的意思,再讲图意,最后再强调意思。讲解要紧扣词语简明扼要,不要扯得太远。一旦发现扯开了,要立即收回来,如可以让大家集体举下手。如“兴趣”就是特别喜欢做的事情。这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他的兴趣就是画画。老师特别喜欢看书,看书就是我的兴趣。对看动画片感兴趣的举手。有一个小朋友这几天特别喜欢认字了,他的兴趣就是认字。,你现在对认字也很感兴趣的举手。特别喜欢做的事就是兴趣。然后迅速把小朋友的注意力牵入下一个词语,避免小朋友再扯开去。

②讲解词语的意思既要简洁又要透彻,对较难理解的词语讲完意思和图意后还要迁移,把词语的意思说明白。如“初学”就是一个内容刚刚开始学习,叫初学。小朋友刚刚开始学英语,叫初学英语。刚刚开始学弹琴,叫初学弹琴。刚刚开始学画画,叫初学~。刚刚开始学打乒乓,叫~~。刚刚开始学打电脑,叫~~。小朋友刚刚开始学认字,叫初学认字。“初学”很好记,这个小朋友走出门去学习,出去学习的“出”和初学的“初”读音是一样的,但字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要弄错。出去学习和初学这两个“chu”读音一样,字不一样,初学是刚刚开始学的意思。

③讲解中要不断重复、强调词语,以便学生加深印象。重复时要清楚明白,语气加重,语调缓慢。如“觉得”他在吃糖葫芦。他舔了一下,觉得很甜。小狗看着他吃,舌头舔了一下嘴唇,也觉得很舔。老师也觉得很甜。你也觉得很甜的,把“觉得”这个词语读重一点。老师拿来一根棒棒糖,等一会儿,你把今天学的词语特别是这个“觉得”一词记住了,我就奖励你一根,再读一遍。“觉得”一词学生不容易记住。老师讲解时每次重复语气都要加重,语调要缓慢。重复时还要注意不要出错,如“拿着”一词,有的老师讲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变成了“拿了”。

④讲解要有一定的节奏,一个接一个讲,要非常紧凑。特别是碰到要向学生提问的词语,问的学生不要太多,如“班级”一词提问:你是哪个班级的?不要让学生一个一个都回答可以问:班级是在大(1)班的举手,班级是在大(2)班的举手,班级是在大(3)班、(4)班、(5)班、。(6)班的举手,班级是在中班的举手。每次说“班级”一词时要强调。⑤语言要生动形象,抑扬顿挫,伴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肢体动作可以夸张一点。

⑥讲解词语时一般要求动静结合,有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讲3~5个词语就要穿插一个让学生活动一下的词语,就是让学生举举手,摆一摆头也好。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要注意把控课堂纪律,既要利用带动作的词语调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要能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在做动作之前可以告诉学生,做完动作之后马上坐正,老师才会给你奖励。如讲“皱眉”,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皱眉皱得紧,老师说停马上停下来,看谁快?好,准备——开始,“皱眉,皱眉,皱眉,皱眉,停”。

⑦讲解词语要注意科学性语言的表述要注意逻辑性。如“我与她”一词老师举例时点着一个男同学说:“我与她都穿白色衣服。”这就不对了,因为男孩子应该用“他”。再如“吴老师”一词有的老师在迁移时不小心说成:“你也有吴老师吗?”语言就缺乏逻辑性了,应该说:“你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也有吴老师吗?”

⑧谐音的词语讲解时应该先强调词语的意思,再讲解图意,然后说明谐音记忆方法,强调发音相同或者相似,而字形不一样,最后再将意思强调一遍。6 思维训练的作用是什么?教学中要注意什么? 第一,调节课堂气氛;

第二,让学生在紧张的认字之后放松休息一下;

第三,进行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从记忆学的角度讲幼儿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后在二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把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遗忘率会下降到百分之二十。思维训练是15~20分钟,在思维训练之后把所学的词语再复习一遍遗忘率会大大下降。每个思维训练教学时要突出第三点作用,有的重在想象力训练;有的重在观察力训练;有的重在记忆力、注意力训练,有的重在听力训练等,教学时要很明确,教学结束时一定要说明思维训练的作用。另外每个思维训练都有语言训练的要求,一部分思维训练在最后要把整个观察的过程进行表述,让学生认真听,表述时要有趣,有吸引力,把每个孩子的情绪调动起来。思维训练要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教学过程是松散与严谨的有机结合,要充分把握好松散与严谨的度,不能过于松散,也不能像认字一样严谨。对学生纪律的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不好课堂会很乱。因此老师在下达一个要求时要注意点拨,如“吹泡泡”一课,要学生观察老师吹泡泡的动作之前,对学生说要仔细看,不说话,用眼睛看清楚,说得好,就奖励你一瓶泡泡水。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他们就会认真看。在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之前,把要求先说清楚。思维训练要选择大多数孩子都感兴趣的内容,要力求鼓励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 7 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复习?

(时间、过程、注意点)参照第一课第二课教案后给家长的话。

8、怎样与家长交流?

我是《直映认字》班的老师,你的孩子在我这里学习,我想了解一下,你的孩子学得好吗?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具体内容见《家长问题手册》 9 教学过程中的赏识教育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表扬?

赏识教育是《直映教育》的灵魂。《直映教育》是“翘大拇指”的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每个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缺点也要通过树立自信,给予希望的形式进行表扬式的批评。在每堂课中老师都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发现他们在课堂中做的好的地方,有进步的地方。另外老师也要及时和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在家表现情况。然后在课堂中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它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在课程中有一个较完善的奖励系统。每节课上奖1~3个大拇指,获得5~10个大拇指换一个拇指花,获得拇指奖状,拇指牌,拇指娃,拇指大红花,拇指金牌,拇指手套。

② 奖励品不是越多越好,要用得恰到好处。要让学生为了得到奖品,自觉地做出不懈地努力。如出示奖品问学生想要吗?小眼睛看老师,小手放好,上课认真,不摇桌子、椅子,我就奖给你。出示奖品后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为了目标付出努力,才能把奖品奖励给他们,要充分利用奖品的力量来激发孩子学习课程的兴趣,让孩子形成强大的动力。可以分解目标分阶段达成,如学完较难的词语奖励一朵奖花;学完较简单的词语再奖励一朵奖花;做完思维训练再奖励一朵奖花等。思维训练的物品也可以作为一个奖品发放,引导督促孩子上课认真学习。

③ 表扬要兼顾全体。每个孩子都需要表扬,而且要不断的表扬,他们需要家长的表扬,需要周围人的表扬,特别是老师的表扬。他们在老师不断的表扬中学得越来越有劲。不管什么课,只要这门课的老师不断地表扬他,他一定会感兴趣。孩子的兴趣大部分是靠表扬出来的。学习认真的孩子和不认真的孩子都需要经常表扬。在表扬中,认真学的变得更认真,不认真学的也慢慢的变认真。所以对孩子的每次表扬和奖励都要兼顾全体,在表扬一个同学以后要迁移到所有的同学身上,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老师在注意他,重视他。孩子特别在乎老师的表扬,老师在表扬一部分孩子的同时,那部分没有得到表扬的孩子尝不到喜悦,就会不开心,就会有失落感。假如连续两节课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她上课都不想来了。所以表扬一定要兼顾全体。如:表扬了小名、小张在家里学习很主动,奖励他们一个大拇指。还要再问其他同学:你们在家里也向他们一样的举手,啊!你们也有一个大拇指。如果发现还有几个孩子没有举手,老师再说:你们在家里没有这样主动吗?老师等一下问问你们的家长,今天回去学习主动一点,下一节课上,老师也奖励你们一个大拇指。

④ 表扬要明确,不要模糊。表扬多以点名表扬的形式出现,少模糊表扬。如:大家都学得很好。所有同学都可以得到奖品等语言太笼统,太模糊,对于个体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愉悦感远不如点名表扬他强。可以改成这样说:小红很认真;小钢很认真;小强很认真;你、你、你也很认真;第一排都很认真;第三排也很认真;但是还有两个同学不认真。认真的同学奖励一个大拇指,两个不认真的同学就没有。其实两个不认真的同学根本不存在,是老师故意虚设的。有时真有不认真的,老师也可以再说:你们两个人马上改正,改正了也可以奖励给你。这样所有的孩子都会感到高兴,并不断地积极向上。

⑤表扬以老师主导为主。表扬时,一般不要让孩子来评判哪个读得好?哪个读得不够好?因为孩子的评判往往很片面。这样,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请学生读或者回答问题,只要老师表扬学生好的地方就可以了,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孩子也要鼓励他们。⑥ 多关注特殊群体。对于胆小的孩子要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可以这么做:小红胆子小,可以事先和她交流一下,了解她在家的学习情况,把她一定能回答的问题让给她。如她已经能把一篇短文读下来了,上课时让她读一读,如果还感觉她单独读有困难,可以叫几个同学和她一起读,读完以后可以表扬这些同学,但要特别表扬小红:小红读得很好,刚才老师很认真地听她读,虽然她的声音比较轻,但是每个字都会读,读得很流利。小红,以后读书声音再响一点,让大家听见,大家一定会表扬你的,你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棒。下课以后,老师可以再表扬她上课认真,并嘱咐她回去好好复习,下节课再请她一个人读给大家听,再表扬她。对于上课不专心,特别好动的孩子,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要特别关注他们。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经常受老师批评,当然老师有时也会通过表扬来激励他们改变不良习惯。总体看,他们在学校里得到的批评和表扬比一般同学多。因此,有时我们在上认字课时会觉得他们对批评和表扬都无所谓。所以,对这些同学一开始的表扬就要加大力度,最好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们,让大家一起为他鼓掌,可以鞭策他认真听课。老师首先要理解他们的行为,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好,要有耐心,上课过程中要不停地关注他,经常及时地提醒他认真听课。有一次,有一位同学非常好动,老师在一小时的上课中提醒他18次。还有一个孩子特别调皮,一开始他对老师的表扬、批评都无所谓。后来老师加大表扬力度。首先,在上完课后,把他留下来批评他,让他坐端正。再考他几张简单一点的卡片。他读出来了,就大大地表扬他很聪明。然后告诉他只要他上课坐端正,老师是很喜欢他的,老师还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如奖花等)。希望他下一节课一定要努力,上课坐端正,认真听。下一次来上课时,先提醒他上课坐端正,如果不专心了,老师会看看他,或者拍拍,如果看到老师在看你一定要马上坐端正,认真听,我就给你礼物。上课了,只要他一坐好,就当众表扬他:前几次都没有坐端正,有点不专心,今天他在上课前告诉老师,从今天起,他会认真上课了,坐得比大家都好,为他的进步表扬他。如果他超过了大家我就叫他做班长。后来他改正了很多,最后也学得挺好的。

10、直映教育有没有批评,怎样批评?

《直映教育》有批评,但是我们创造的是鼓励式批评,希望式批评。如:老师发现小红、小芳上课跑神了。我们不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说:张小明很认真,眼睛一直看着老师的卡片,老师要奖励他一个大拇指。这时,小红、小芳的视线也被立即吸引过来。老师接着说:现在小红、小芳真好,眼睛也在看着老师,刚才有点不认真了。要坚持看老师的卡片,认真听,老师过一会儿也奖励你一个大拇指。同时还要表扬其他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听都可以得到一个大拇指。否则会打击那些认真上课而又没有被表扬到的孩子的积极性。这样做是先表扬再批评,是鼓励式批评,孩子很容易接受。有个别孩子特别调皮。老师可以采用充满希望的批评方式。如:现在老师要批评两个同学,小刚、小军站起来。今天这节课你们很不认真,老师要批评你们。今天的奖品你们也拿不到了。不过老师不相信你们真的坐不好,现在坐下去,坐给大家看看,到底坐不坐得好?小刚、小军此时坐下去,一定坐得很好。这时,老师趁势说:大家看看,他们坐得多好啊!为他们的进步给他们一点掌声。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坐得好。再看看他们站起来,站得好不好?小刚、小军站起来,站正。当他们站得很好时,再说:站得好!表扬他们,给一点掌声。然后说:老师知道你们是做得好的。刚才上课不认真是要批评的,现在坐得好,站得好是要表扬的。如果像现在这样坚持下去,今天的奖品就能拿到了。如果能坚持很长的时间,我还可以让你们做班长。这些调皮的孩子光靠一节课还不能马上调整过来,要经常关注他们。以后在上课之前先提醒他们一下,上课要认真,如果不认真了,老师会看看你,看看你,或者拍你一下,你能立刻认真起来,不要老师说话提醒,老师就多给你一个奖品(奖花)。

11、怎样调控课堂纪律?

①利用教师的语言去调控纪律。这是最成功的方法,它把调控纪律融于教学当中,一般人看不出老师在调控纪律,看起来一堂课中老师的教学有条不紊,学生专心致志。其实,上课中,学生也时不时地开小差,老师对学生的提醒和点拨都与词语的讲解融为一体了。这是最难掌握的方法,需要老师有很强的内功和娴熟的技巧。整堂课组织纪律的语言要尽量少,靠有机地组织好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在教学时老师的音调不要太高,语言要有激情,语速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时紧时松,深深地吸引学生。根据学生听课的状态,迅速调整讲课的语言。看学生的眼神游离了,身心疲惫了,身姿坐歪了,立即调整语言,语速快的变慢,慢的变快;语调高的变低,低的变高;节奏紧的变松,松的变紧。这种调整看起来非常微妙,但效果非常好。如讲“坐歪”一词时,先强调坐歪是很不好的,如果老是坐歪,时间长了,连骨头都会歪的,老师看看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坐歪的。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坐正了,认真听了。

②靠各种表扬、奖励和批评来调控纪律。见上面第8、9条。

③所有的奖品对孩子的推动力都是外部的,而能让孩子真正感兴趣,发自内心地喜 欢学习的动力是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到轻松,并能把字记住。因此,除了充分运用好外部动力的同时,要想办法让孩子轻松学习。要想办法把图意讲解到位,一堂课上完,一定要让孩子看着图能读出来,孩子才会有成就感。要想办法促使孩子回家以后及时复习,主动复习。要想办法与家长多沟通。要想办法让孩子把学过的字记住。做好了以上几点,孩子一定喜欢上课。

④学会用固定的手语和眼神去调控纪律。第一节课开始就要引导孩子不用老师讲话,看看老师的动作就能自觉坐端正,认真上课。如:看见老师从座位上站起来;看见老师伸出大拇指;看见老师的眼睛看着大家了;看见老师出示暂停的手势;看见老师把手指放在嘴唇中间等。每节课都要表扬做得好的同学,以强化手语和眼神的作用,慢慢的,学生就习惯了。

⑤第一堂课就规定并进行训练,使上课井然有序:上课不看家长;桌子上不放东西;有人迟到不去注意;能自觉抵御周围的干扰(如凳子倒了,手机响了等);坐的姿势、站的样子,举手的姿势,不摇动桌椅等。

⑥每进入一个新的环节都要把要求说清楚,可以先做一个示范来引导大家。如:《果冻条》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要学生摸摸果冻条的。老师把果冻条发给学生时,把果冻条放在桌子的中间,先不要动。老师在发之前把要求提出来,再发给一个同学,大家看看他动不动,他不动就表扬他,然后再发给其他同学,那些同学也不会去动了。⑦老师在教学中,适当地移动站立的位置,如从左边走到右边等,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一般情况站在讲台后面比较好。

⑧多看张老师的教学光碟中的教学过程,注意细心体会,做到形似更要神似。

12、认字时有些小朋友要抢读、插嘴怎么办?

先告诉学生先听老师读,再跟读。引导孩子齐读时声音不要太响亮。单个学生站起来读要鼓励学生发言要响亮。如果有些小朋友抢读了,老师可以采取树榜样的方式表扬好的同学。老师可以说有许多同学都没有先读,都是先听老师读,老师要奖励给他们一个大拇指。某某小朋友老师知道他已经会读了,但是他要等老师读完了再读,真好。可是有两个小朋友老师还没有读,就先读了,这样不好,容易读错,马上改正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大拇指。这样那些抢读的也会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了,从而改正。关于插嘴的,也可以这样处理,并可以强化训练1~2次。

13阅读时怎样拿书、翻书、阅读?有小朋友没带阅读书怎么办?

阅读课要拿书、翻书时,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动作。每一步都轻轻地完成,有小朋友拿书、翻书的响声很大时,可让他们重来一次,可以专门训练一下,务必让整个课堂有条理。阅读时让他们一定要用小手点牢字,读一个字点一个字。第一遍读时,老师大声范读,语调非常缓慢,一个字一个字分离开来读,学生不发声默读。新教材的配套阅读一般不先带读,让学生先读,起到检测、巩固的作用。学生阅读时一般以齐读为主,个别读要少。如果有小朋友没有带阅读书,老师走过去跟旁边的小朋友说,把书放在中间,两个人拼着看,然后表扬这个同学:某某小朋友没带书,他同桌就把书放在中间和他一起看,是多么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呀。老师奖你一个大拇指。这样来引导其他小朋友也乐于助人,但最后还是要提醒没带书的小朋友下次记得带来。

14、第1~2节课要注意的问题?

上课前提醒家长把手机调到静音模式;提醒小朋友上厕所,上课中尽量不去厕所了。如果真的要去就举手和老师说。

告诉学生怎样坐正、起立、举手。上课不看家长;桌子上不放东西;不摇动桌椅;有人迟到不去注意;能自觉抵御周围的干扰(如凳子倒了,手机响了等);可以选1~2个训练一下,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如:有一个小朋友迟到了,从门口进来,走到座位上。这时,有许多同学的视线被他吸引。老师应立即表扬其中几个眼睛仍然看着老师,听老师上课的小朋友,并奖励他们一个大拇指。然后告诉大家等一下还有小朋友和家长进来,看看有几个小朋友不去注意,就听老师上课。可以立即请一个小朋友出去、进来强化训练一下。下课后引导学生捡纸屑,放好凳子。第二节课前要引导学生上课不打闹。③

要特别留意特别坐不端正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多表扬。

排好座位,便于老师迅速记住名字。

结束时要告诉家长在家里复习的方法。老师对家长讲话时也要让学生也安静地听。可以先对学生说,老师要发大拇指了,不过还要对家长说几句话,请小朋友也认真听,认真听的有大拇指,不认真听的大拇指就没有了。

上第二节课,请学生到讲台前表扬他时,要先提醒他,走上来时要轻轻的,有精神的,站在台前要站正。再请他上来,并表扬他。

15、怎样发奖品、作业纸?

在发作业纸时也要不能让课堂纪律混乱。先告诉他们自己拿一张把剩下的传给下面的同学,不讲话,传好了把作业纸放在桌子中间,人坐正。再请一组先做一下示范,传得不好,重新传一次,再请别的小组传。做得好的可以得到奖品。发完作业再发奖品,一般可以点名发给他。坐得好的,上课认真的先发,发完给他还是不讲话的先发。进来。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才会越来越高

16、向学生提问时,有很多同学要说,怎么办?

老师可以说:我请坐得最好,举手举得最好的小朋友来说,指名一生回答后,老师说:和他说的一样的小朋友举手,啊,你们都很棒!这样可以让所有想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得到满足。

17、老师怎样拿卡片?站的位置在哪里比较好?

老师拿卡片时一次不要拿得太多,手不能把字和图遮住,最好的位置是拿住字和图中间空白的那一部分。讲图时,把图放在胸前,不要太高,避免把脸遮住。站在讲台的中间,距离学生1.5—2米。讲解时要稍稍晃动图片,避免学生反光。

18、怎样培养阅读兴趣?

首先要把1500~2000个汉字认熟练,没有阅读兴趣往往是字还没有过关,认的不熟练,或者还有许多字还不认识,孩子在读书时就不流畅,句子连贯不起来,理解意思就有难度,他就不喜欢读了,因此要先把字认识,而且要比较熟练。认字越熟练,阅读越轻松,兴趣也越容易形成。其次,孩子认识了字,读书就轻松起来了。再选择一些浅显的,短小的童话故事或者孩子喜爱读的一些书,比如,有一个孩子很喜欢看地图,有地图的书很爱看。就买这一类的书,慢慢引导孩子读,每天坚持读几页或者读半小时。慢慢地再买一些较长篇的,浅显的儿童小说,童话故事给他读。第三,要有耐心,不要急。培养阅读兴趣也需要半年或者一年的过程。多表扬,多鼓励。

19、如何提高作业单的回收率?

①与家长沟通,不要把作业单忘了。

②对作业单及时交来的学生进行奖励,可以多给他们几朵奖花。特别是第二堂课,会有不少同学把作业单忘了,老师可以给交作业单的同学一个特别的礼物,然后告诉没有交的同学,下一堂课把作业单交来以后也可以拿到礼物。

③第一堂课上好后告诉学生:下一节有更多的奖花,要用作业单来换的,千万不要忘了。④专门设置作业单换若干奖花,若干奖花换奖品的活动。

20、提高认字效果的关键是什么?

①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要紧密,越是学得不好的孩子,越要与家长多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家长在家里每天花15分钟来督促孩子及时复习,效果都比较好。

②如果家长实在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复习生字,老师也一定要想办法每天或隔天帮助孩子复习一下。

③老师讲解图意非常重要,老师上完课一定要让学生看图把词语读出来,因此,老师要在让学生真正掌握图意上下功夫。

④对孩子多表扬,表扬要兼顾全体。合理安排一些小奖品,不仅要激发孩子上课的兴趣,更要激发孩子回家主动复习的兴趣。

⑤对直映能力比较弱的孩子,要化解其学习的难度。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告诉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学生认不出来,就看图,看得多了就会了。对这些孩子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不能让他们丧失对认字的兴趣。

21、老师的讲解要直接、浅显、明白。

如“今天老师要看看小朋友的表现,比比哪个好?表现好的奖给你一个大拇指”。改成“今天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坐得好,坐得好的奖励给你一个大拇指”。“声音太响了,老师的耳朵都有点听不清楚了。”改成“说话声音要轻一点”“天线宝宝喜欢表现好的孩子” 改成“天线宝宝喜欢坐得好的孩子”。“果冻条说:你一动我就跑了。”改成“我把果冻条奖励给你,先放在桌子中间,不要动,动一下,我要拿走的,你就没有了。”然后先发给一个同学,叫他不要动,给其他同学示范一下,再表扬这个同学,让大家看清楚,再发给其他同学。

22、“比一比”的字怎么教? ①如“莓—霉”先学草莓的“莓”,再带学发霉的“霉”。比一比前面的字叫基本字,后面的字叫带学字。在教学前面的基本字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得特别牢固。学后面的带学字就容易了。老师只需要带着学生读一读,再根据括号里的组词讲一讲意思就可以了。讲解时一般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对字义的理解靠以后的阅读。教学时可以集中在复习课里上,也可以分散到新课里上,还可以到前面的字全部教完以后,再集中2~3个课时教。

② “比一比”里的字较前面的字不常用,也可以不教,杭州总部目前是不教的。

23、对教师的其他要求:

1、第三次课前要与家长联系一次,记录孩子的电话号码(可以是电话,可以是面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第三堂课后填好报名表并装订好,或者把名单存入电脑。

3、去幼儿园上课的老师,第一堂课要多带1~2套认字书,开课以后若增加孩子要及时把书送给他,或者让家长来取。

4、《直映教育》的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埋怨学生上课不认真,上课很淘气,记性不好等,只有不断想办法,想出好办法;这个办法不行,再换别的办法。学生不好,老师吃药。

5、工作要细化,标准化,主动化,自我化,创新化。

6、每期培训班结束,要把资料归档。家长调查表(特别好的意见打印出来,注明某年某期某班某家长)、备课本、典型作业纸、整理大图卡、小奖品、奖状等,做好归还工作、集体照写上某年某期某班、单个照写上某年某期某班学员姓名、写好小结表。

7、上课前一周要把班级安排好,并通知已经报名孩子的家长准确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8、小朋友缺课要及时电话咨询原因。

9、阅读课要注重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成语课要复习学过的生字。

10、成语课尽量把成语串起来学,多迁移使用的情景。

11、教学中严禁出现的几个不:发音不正确、不清楚、讲解不科学、第三堂课还叫不出学生的名字。

12、老师常用语:我喜欢;我表扬;我奖励;我发现某某坐好了;某某的眼睛在看着老师;某某的小手放得很平;某某坐得很正;看看哪个小朋友坐好了;

13、老师忌语:这个班的学生真淘气;你家孩子真淘气;你家孩子上课很不认真等。

第五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夹河乡教学辅导站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教师是一个高压的群体,特别是在今天人们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让教师不堪重荷。所以对教师做一定的心理健康培训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培训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针对性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从教师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校情和教师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开展培训。

----主体性原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强调以教师为主体,重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以获得深刻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促其职业成长。

----全员性原则,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的教职员工每天都有与学生接触的机会,都有潜在的引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因此每个教职工都有权利得到心理健康的援助和支持,都有接受培训的必要。

----实践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不是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培训中,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训练,注重培训效果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实效性原则,培训要依据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特点,确立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以能否真正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标准来衡量培训的效果,培训过程强调教师亲自参与活动,亲身实践操作,不断反思和总结,把所学知识落实到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上。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目标与任务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总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完善人格,促进职业成熟和专业化发展,增强自助能力,形成一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具体目标

●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者培训:

(1)培训对象:本校的全体教师

(2)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提高这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自我心理调节平衡能力。

●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1)培训对象:所有班主任。

(2)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班主任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育人方法;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方式方法和途径,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精神渗透到日常学生管理和各项教育活动中去;能够按照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主题班会课;能够参与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步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交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咨询与辅导;能够增强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

第一阶段培训任务: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全校教师进行以讲座,调查,谈心等方式进行培训

(2)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主要是让班主任学校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处理初中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阶段培训任务:从2010年4月到2010年6月

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主要是对教师进行减压,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问题,走出职业倦怠。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标准与资格规定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根据全省中小学教师实际现状和岗位要求,确立了五个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目标,各有侧重,分层设置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2)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4)心理卫生

(5)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

(6)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方法与技术

(7)问题学生个别辅导与个案设计

(8)教师职业生涯辅导(9)教师成长工作坊

●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二)培训课程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3)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

(4)班主任职业道德、心理素养与工作艺

(5)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方法(6)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7)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的建立

(8)师生交往的技巧

四、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三个方面。

自评:师对自身心理状况和为参加培训之前做评价,达到培训的目的没有。

领导评价: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学业务等方面对照培训前后进行评价。学生评价:对教师上课的情绪,授课技能等方面对照培训前后进行评价。

下载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 这次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培......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总结1 一、指导思想心理素养是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形成与进展的根底,培育学生积极的情感、开朗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学习感受2011年11月20日—2012年1月10日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 远程教育)》的学习,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通过培训......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5篇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6天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培训,倾听了吴海峰教授、段海军教授、杨泳教授等7位专家......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我参加了心理健康的讲座,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我对心理健康和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对学生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我准备好了! --------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心得 2014年7月,有幸参加了鼓楼区举办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听了十位学识渊博的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知识的讲授深入浅出,案例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