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行工作动态2012年第14期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执行工作动态
2012年第2期
(总第14期)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编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目 录
【本刊特稿】
在全国法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会议执行局长座谈组的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1)着眼长远 全面部署 精心组织 务求实效
全国法院深入扎实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卫彦明(9)
【调查研究】
执行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前瞻„„„„„„„„„„„„(17)
【经验交流】
广东高院建成启用无线视频移动指挥系统„„„„„„„„„(28)
宁夏法院公安联手缓解执行难,被执行人及车辆信息查找等难题获突破„„„„„„„„„„„„„„„„„„„„„„„„„„(29)云南高院与辖区商业银行建立批量集中查询执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33)【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发挥政治优势 创新工作机制 实现跨越发展
安徽法院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和反规避执行两项活动成效显著„„„„„„„„„„„„„„„„„„„„„„„„(35)着力抓好四个创新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江苏法院认真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取得实效„„„„„„„„„„„„„„„„„„„„„„(44)
执行工作动态
【本刊特稿】
在全国法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会议
执行局长座谈组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江必新
同志们,借这次机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同时也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执行工作的一些想法向大家通通气。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以坚定果敢的态度,推动涉执行财产处置机制的改革
中央领导和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对司法拍卖改革高度重视,***同志和王胜俊院长分别为本次会议做出了重要批示,沈德咏常务副院长和苏泽林副院长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可以说,这次全国法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会议对司法拍卖制度改革,对执行机制体制改革,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司法拍卖是执行工作的重要环节,执行系统的同志要深刻领会此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会议的各项要求,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推进涉执行财产处置机制的改革。
要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推行司法拍卖制度改革的原因和意义。第一,正当性比较低的司法拍卖制度或者涉执财产处置制度已经给我们法院的执行队伍和工作带来了灾难性影响。在全国法院系统所有的违法违纪中,涉执行的占70%;与执行有关的案件中,70%与拍卖等财产处置工作有关。这些数字表明,司法拍卖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合理配置相关职权,加强权力间的相互制约,确保司法廉洁。第二,司法拍卖制度的不完善、不正当,必将会导致执行财产处置效率低、成本高,会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会极大影响执行工作成效,加剧执行难和执行乱。第三,非法利益链条必须痛下决心切断,否则,执行本刊特稿
工作的高风险就不能消除,我们各级执行机构领导和执法人员面临的陷阱就永远不会消失。尽管重庆模式可能会有缺陷,也没有一个现在看来完美无缺的机制制度,但总的来说,改革司法拍卖制度,符合廉政建设的需要,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法治的要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拍卖改革。
要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改革的价值目标。判断司法拍卖改革措施是否得当,判断司法拍卖制度是否科学,应当有一个评价标准。一般来讲,司法拍卖改革要实现四个最大可能:第一,最大可能地切断法院工作人员,尤其是执行人员与中介机构的非法利益链条;第二,最大可能地实现所处置财产的价值;第三,最大可能地降低处置财产的成本;第四,最大可能地减少执行当事人对执行过程的正当怀疑。最高人民法院推行的司法拍卖改革,主要是围绕上述目标进行具体制度设计的。各地法院要统一思想,切实按照此次会议要求推进司法拍卖制度改革。当然,各地情况会有所差别,各地法院可以在最高人民法院原则性要求指导下,因地制宜采取具体改革措施。
要明确职责,切实搞好分工配合。执行机构、执行工作人员交出相关工作任务,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全部职责。执行机构要准确把握司法拍卖制度改革后自身的职责。具体讲,执行机构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及时提出相关拍卖要求,全面、准确提供所处置财产的信息。第二,要在不越权不越位的情况下,配合司法技术辅助部门加强对司法拍卖工作的监督指导。要高度关注效率、效益、公开、公正和当事人的权益问题,要积极参与淘汰机制、评价机制的确定。第三,做好暂缓执行或者中止执行协调工作。人民法院委托拍卖后,执行机构发现依法应当暂缓执行或者中止执行情形的,应当决定暂缓执行或者裁定中止执行,并及时通知司法技术辅助部门和当事人。第执行工作动态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着力抓好四个创新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江苏法院认真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在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中,江苏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
一、在制度建设上创新,建立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
建立规避执行行为认定和处理机制。为使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江苏高院在2010年底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赴全省法院开展调查研究,对司法实践中各种典型的规避执行案件进行分析提炼,研究反制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的规范性意见。2011年2月中旬,高院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对该规范性意见可行性进行法理论证。经过多次修改后,高院正式出台《关于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成为全省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规定》将具备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履行而采取的故意转移财产或者为法院处分财产设置障碍,造成无履行能力假象,并对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害的9类较为突出的行为界定为规避执行行为;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将规避执行行为的认定时间限制为诉讼程序开始之前一年至执行程序终结之前;公平分配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举证责任和担保责任,规定由被执行人对其行为不存在规避执行的主观恶意承担举证责任,由申请执行人在提出保全案外人财产申请时提供有效担保;设定执行机构对规避执行行为的初步、临时审查程序和被执行人、案外人的权利救济途径,规定执行机构可以对规避执行行为进行初步审查认定,当事人不服的,可向执行法院提起相关诉讼寻求救济;建立、审、执配合及公、检、法协助机制,将执行机构审查认定后当事人进行权利救济所启动的特殊诉讼程序规定为优先由执行法院进行审理,对该类诉讼的立案、审理,省内各级法院应做好衔接,被执行人、案外人行为被认定为规避执行行为,构成刑事犯罪的,应与公安、检察机关配合追究其刑事责任。自该规定实施以来,全省法院据此认定了一大批规避执行典型案件。为充分发挥案例指导对反规避执行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高院创办了《反规避执行典型案例指导专刊》,定期刊登关于反规避执行的典型案例,为各地法院处理同类案件提供指导。
建立反规避执行防范机制。江苏法院不断探索建立反规避执行的防范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反制规避执行行为常态化。2011年7月12日,江苏高院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对如何处理好财产保全、变更与追加被执行人、夫妻共同债务执行、到期债权执行等问题,提出明确统一尺度,使执行裁决工作领域反制规避执行行为进一步具体化、规范化。南京中院制定《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防范、打击虚假民事诉讼行为的意见》,从立案、审判阶段就注重对当事人进行风险提示。无锡滨湖区法院确立立案考虑审判执行、审判便于执行、执行监督审判的“一盘棋”格局,明确立审执三部门在工作中坚决防范虚假诉讼,采取有力措施反制规避执行,并制定了专门防范虚假诉讼的文件《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虚假36
执行工作动态
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有的法院要求严格审查借贷、确权、司法确认三类案件,防止虚假诉讼、高利贷、赌债等虚无债务、非法债务钻空子进入执行渠道。一年来,全省法院共制定涉及反规避执行相关规范性指导文件46件。
二、在丰富手段上创新,健全被执行人查找和财产查控机制 创新财产查控机制。一直以来,“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都是制约执行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在两项活动的开展中,其也成为阻碍活动深入进行的一大障碍。为了有效化解这一难题,江苏法院在强化一般性、常规性财产调查和控制手段的同时,创新财产查控机制。不少法院建立财产流向调查制度,与国土、房产、工商、车管、银行等部门展开联动,对自然人是被执行人的案件,不仅调查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房地产、车辆以及各种权益,还对其配偶或前配偶、未成年子女和需要赡养的父母等近亲属名下的财产进行调查,依法打击假离婚、假析产、假过户等以逃债为目的的行为;对被执行人是单位的案件,在执行通知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仍不履行义务的,依法搜查被执行人办公地点、查封财务账簿、审计固定资产,有公款私存、公车私挂、公房登记在他人名下和借公司人格“金蝉脱壳”等逃避执行行为的,坚决依法打击。有的法院建立委托律师调查制度,通过向申请执行人的委托律师签发调查令的形式,扩大法院调查的范围。全省法院根据反规避执行的司法解释和省法院规范性指导文件的规定,普遍向被执行人送达《不得规避执行告知书》,进一步增强了执行威慑力。
有效发挥执行快速反应机制作用。江苏全省法院普遍建立了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指挥中心,一旦发现被执行人下落或被执行财产线索,及时出警,及时采取执行措施,有效控制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第一时间防止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或者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2011 37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年1-12月份,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共接听当事人来电75592次,接收涉执案件电子邮件760件,出警14428次,根据当事人反映财产线索执行到位金额109320万元,实际执结案件17420件。南京中院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和值班领导接到被执行人下落及被执行财产举报线索后,在工作时间内,执行对象在执行法院所在城区范围内的,执行人员在接到执行指令1小时内到达现场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在距离城区不超过60公里范围内区域的,执行人员在接到执行指令2小时内到达现场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在工作时间之外,指挥中心负责人决定采取快速执行措施时,执行人员应当尽快与申请执行人取得联系,及时依法采取执行措施。
三、在拓展内容上创新,完善执行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执行流程管理制度。为科学配置执行权,加强法院内外监督,确保执行权正确行使,消除执行不廉和执行不公现象,江苏高院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执行工作统一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工作细则(试行)》、《关于在基层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执行分权制约机制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分权制约、流程管理的执行权运行体制已基本建立。在两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全省法院普遍建立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从立案到结案,从查封、扣押到财产处置,从审查听证到合议裁决,均纳入规范化管理体系。无锡中院将执行案件实施权分权流程改革作为流程管理的突破口,推行实施案件办理区分案件启动、财产调查控制、财产处分和案件结案四个阶段,各阶段组成专门合议庭行使相关职权,并相互监督和制约。南京白下区法院把执行流程分为28个环节,95个小结点,重点对被执行人的查找、财产的查控和处分、强制措施的采取和解除、执行款物的交接、执行结案的审查批准、中止案件的恢复执行等主要环节,从执行时限、38
执行工作动态
操作程序、履行手续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通过执行日志制度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执行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完善执行公开制度。高院制定出台《关于推行执行过程公开制度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法院公开执行过程,内容涉及16个方面。各地法院根据高院要求,普遍建立“执行日志”,案件执行中采取的每个步骤、每项措施,尤其是被执行人查找、财产调查情况,如实记录,便于当事人查询。一些法院创新执行公开举措,推行阳光执行,建立执行大厅,公示执行流程、服务承诺、监督电话,方便案件当事人申请执行、约见法官、执行举报;根据被执行人初次谈话、拒不履行、暴力阻碍执行等不同情况,设置分类执行谈话室,对谈话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营造公开、规范和严肃的执行氛围。通过将执行过程公开,消除了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疑虑误解,强化了对执行工作的监督。高院还制定了《关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落实司法为民举措,推进互联网执行听证直播的实施意见》,实行网上听证、所有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对进一步拓展执行工作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扩大执行工作的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提升执行法官办案水平,规范执行工作依法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健全涉执矛盾纠纷防控和化解机制。为突出实效,江苏法院将涉执矛盾纠纷防控和化解工作贯穿于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全过程,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涉执信访化解工作。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建立执行督促程序,普遍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立执行督促窗口,由执行人员开展执行通知督促、执前保全督促,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提高当事人自动履行率。2010年8月,江苏高院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三级法院执行预警体系,对执行程序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 39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建立涉执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台帐,根据矛盾纠纷程度分类进行化解;进一步完善执行救助机制,切实加强对特困债权人的执行救助。二是加大化解力度。将涉执信访案件的化解,特别是信访积案的化解,作为涉执信访工作的重点,建立起包括执行信访处理、督办、考评等机制在内的一整套执行信访工作机制。高院自身将当事人反映消极执行、错误执行的信访,各级领导机关交办信访,转化为监督、督办案件,立案审查、听证、办理。2010年,高院立案监督、督办案件513件,比上年增加38.27%;各中院也运用提级执行、指定执行、共同执行等手段,强化涉执信访化解工作。江苏高院将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交办的进京涉执申诉信访案件,作为化解涉执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高院实行定期通报交办,各中院、基层法院实行领导包案,逐案落实化解责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确保化解实效。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交办江苏法院进京涉执申诉信访案件94件,仅占全年执行实施案件受理总数的0.04%,截至目前,绝大部分得到化解。
完善规范执行工作考核制度。为了使全省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江苏高院早期制定了《全省法院执行工作良性运行指标体系(试行)》,将执行工作发展环境、法院内部协调配合、执行工作管理、执行案件运行、执行队伍建设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加强对规范执行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落实,促进规范化水平的提升。高院每年对全省法院分层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评先奖惩的依据。2010年8月,高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的工作方案》确定的基本标准,修订完善了良性运行指标体系中的执行案件运行指标,对包括结案率、实际执结率、执结标的到位率、自动履行率等在内的14项指标重新设置标准和考核权重。各地法院进一步40
执行工作动态
细化考核内容,尤其对执行案件的中止率、程序终结率、信访投诉率、平均执行天数等弱项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努力克服和消除消极执行、懈怠执行以及错误执行现象。同时,将规范化建设各项指标与执行干警岗位目标业绩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执行干警的争先创优意识。
四、在搭建平台上创新,深化执行联动威慑机制
从两项活动开始,江苏法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拓展和充实执行联动范围,加大执行联动力度,借助和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优势,推动两项活动取得实效。全省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中纪委等19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主动向各级党委汇报,争取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支持,不断拓展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范围,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协作配合的执行工作的新格局。江苏高院进一步加强与银行部门的联动建设,共同下发了《关于抓紧做好查询被执行人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开户银行名称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1日,高院在省政府以及省银监局、省银行协会大力支持下,与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8家银行江苏分行签订了《建立点对点集中查询系统的协议》,已完成技术设计和对接,进入设备政府采购阶段。无锡中院与公安联合制定了扣押被执行人车辆的文件,与银行联合制定了法院单人双证即可查询被执行人有关银行信息的文件。宜兴法院注重与公安机关建立协助执行机制,互通工作信息,共同打击规避执行行为。近两年来,公安机关共协助宜兴法院执行案件200多件,接受法院委托拘留30件,实际拘留15人,协助执结仅靠法院自身力量较难解决的执行积案22件。南京白下区法院与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共同制定了《建立白下区协助执行网络的实施意见》,在全区7个街道57个社区聘请了64位基层协助执行员,发挥基层干部“人熟地熟情况 41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熟”的优势,为法院执行提供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信息、到场见证等帮助,两年来,共协助法院执行322人次。此外,该院还与公安部门建立了户籍科卡查询联络制度、与交管局建立了车辆查扣联络制度、与住建局建立了房产查封联络制度,通过指定专人联络,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2011年以来,江苏各级党委政法委共听取执行工作汇报279次,检查工作182次;各级党委政法委领导对执行工作批示211次;各级人大审议执行工作85次,检查执行工作118次;各级解决执行难问题领导协调小组召开联席会议143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查执行工作215次;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对执行工作作出决定、决议51次。2010年9月以来,全省法院共委托银行完成被执行人帐户查询114批次,查询数量122922个。2011年以来,全省各级车管部门共协助执行案件50254件次,各级房管部门共协助执行案件60905件次,各级工商部门共协助执行案件19742件次,各级税务部门共协助执行案件1037件次,各级国土部门共协助执行案件17590件次;全省法院运用公安户政网络查找被执行人29916人次,运用公安GPS卫星定位系统查找被执行人126人次。
江苏法院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为有效载体,依法制裁被执行人失信行为,助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扬州中院将未结执行案件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所有金融机构在办理发放贷款、信用卡业务时,都将会查询到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不良信用记录。连云港市两级法院加强与相关协助单位的配合,建立重大信息沟通机制及典型案件通报机制,将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名单抄送给银行、工商、房管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被执行人的融资、经营、置产等活动给予限制,促使其履行义务。苏州中院在苏州地区实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信息系统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对接,使不履行债务的被执行42
执行工作动态
人向银行贷款受到限制;同时,该院正在建立与各商业银行的联动机制,及时掌握被执行人新开银行账户信息,使不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原有账户信用卡被查封冻结,新的账户和信用卡无法使用,经营和生活受到限制。南京中院在两年一度的“重合同守信用”审查中,对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全市485家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中涉诉部分进行会审。在审查过程中,该院将上述企业与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信息系统中所有进入执行程序的单位进行比对。经过严格审查,对于5家经济诉讼或仲裁中败诉的企业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管理办法取消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对于14家判决后没有全面、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企业,建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出书面警示。
实践证明,各项执行工作机制的创新和突破,有力推动了两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江苏法院执行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推动了执行工作的良性发展。2011年,江苏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实施案件214867件,执结210640件,执结率为98.04%;实际执结182611件,实际执结率为86.7%;实际执行标的额3888.6亿元,执结标的额到位率为93.43%,上述三项关键指标同比分别提高了1.34、11.8、7.44个百分点。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发挥政治优势 创新工作机制 实现跨越发展 安徽法院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和
反规避执行两项活动成效显著
2010年以来,安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整个执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5192件,正常期限内结案率达96.4%,实现对执行积案的有效防控;实际执行率达79.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9.8%,同比均上升约10个百分点,执行效果显著,大量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较高水平,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的比例达到60%,跃升约15个百分点;法院、人大等多渠道统计的涉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均大幅度减少,突出的地方降幅超过80%,且息访率全部在95%以上。全省124个中基层法院,2010年有65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2011年有80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一、深刻认识反规避执行与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充分凝聚各方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共识
早在2008年、2009年全国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结束后,安徽高院就对如何巩固成果,常态防控执行积案,防止前清后积,展开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准确研判了安徽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刻认识到,针对导致执行难题的多重矛盾,必须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解决问题的宏观格局,必须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综合使用司法、社会等多元手段,完善常态机制,长效解决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部署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后,安徽法院深刻领会开展两项活动的重大现实意44
执行工作动态
义,高度重视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将两项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科学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切入点,力求抓出实效。活动初期,省高院就有关情况向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作了汇报,张宝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解决好执行、信访等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法院工作,积极帮助解决法院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为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有利条件。”围绕张宝顺书记指示,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立全强调,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巩固和扩大清积活动成果,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将创建活动等作为安徽政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信用安徽”、“平安安徽”、“和谐安徽”的重要方面;全省各级党委政法委、各级法院、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安徽执行工作水平。由于省委重视,充分凝聚了全社会支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共识,为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发挥政治优势,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协作,开创协调联动新局面
(一)党委重视到位,全面发力破解涉公权力规避执行等突出问题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安徽省委政法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切实加大对执行工作的协调支持力度,帮助解决人民法院在活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由各级党委政法委牵头,省、市、县三级执行工作联席会议有效运转,省一级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21个增加到28个。2011年,安徽省、市、县三级共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议230多次,专题研究解决执行工作各项难题,支持法院开展两项活动。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专项清理公法人债务案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文件,出台专门政策解决公权力机关不履行法院裁判、乡村债务无力自主清偿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逐级排查,限期解决,各级财政专项拨款偿付债务1.36亿元,全省4661件涉公权力机关、涉乡村债务的案件得到全面处理;部分市县试点将国家机关执行债务纳入财政预算决算管理范围,源头防控此类案件的发生;省直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对乡村债务化解问题进行联合调研,研究解决办法。
支持解决重点难点案件。将党委政法委挂牌督办、特殊主体通报、纪委查处通报等制度落实为常态化的执行机制,着力解决重点难点案件,有力提升执行威慑力度。如按照安徽省委政法委关于对重大、疑难案件挂牌督办的规定,全省法院共筛选近百件规避执行的“骨头案”,报送各级党委政法委挂牌督办。通过挂牌督办,排除外界干扰,加大执行力度,所有挂牌督办的规避执行案件全部结案。
形成综治考核常态机制。安徽省、市、县、乡四级连续六年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考核范围。两项活动期间,全省四级综治考核中,对党政领导机关重视和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情况、有关部门依法协助执行情况、国有企事业单位自觉履行情况等严格考核,充分发挥评价引导作用,改善执行环境,支持两项活动。
(二)人大监督到位,地方立法和专项监督优化执行环境 1999年和2004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为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两项活动中,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高院对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的专题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于2010年再次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决定》,从进一步加大执46
执行工作动态
行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优化执行工作环境、加大执行保障力度、加强执行监督工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与前两次决议相比,《决定》具有要求更高、内容更实、针对性更强、措施更有力等显著特点。为推动《决定》的贯彻执行,省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督促全省各地各级贯彻落实《决定》情况,推动排除造成执行积案的各种因素,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协助、支持和保障工作。
全省各市、县人大积极推动《决定》的贯彻落实,普遍以作出决议、领导批示、专项部署、召开会议等形式,排除执行难题、化解执行积案,从外部环境上帮助法院解决执行工作上的难题。如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建立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机制的决定》,以地方立法方式推动构建合肥协助执行的立体网络。在各级人大扎实到位的监督和指导下,各相关部门在执行联动、执行救助、征信体系建设、人员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对执行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改善和优化了执行工作环境。
(三)政府支持到位,司法执行与行政管理联动排除阻碍执行因素
围绕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决定》有关要求,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配合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各部门强化法治意识和全局观念,破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把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协助执行义务,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意见》从八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政府职能部门支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权责和程序。《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全省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基调。2010年,以贯彻落实中央19部委《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为契机,47 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安徽法院与协助执行单位共会签落实性的联动机制文件511件,全面细化执行联动规则。如省高院与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若干规定》,就全省法院案件执行中使用公安机关户籍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社会管理信息系统问题进一步达成共识,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对被执行人人身及财产的查控能力。
(四)社会各界协作到位,有效形成合力
舆论宣传营造共识。活动中,安徽法院共召开新闻发布会55次,发布正、反面典型案例523件,多家主流媒体对逃废债务、规避执行行为的种类、主要表现形式和防范治理措施、典型案例、有规避执行行为的单位、个人“黑名单”等进行密集报道,有效提高了社会各界对规避执行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强化防范诚信风险、支持反规避执行的共识,形成对规避执行行为给予“差评”的舆论环境。
基层协助形成合力。活动中,全省新确定了执行联络员7983人,执行联络员总数达到1.5万人,覆盖全省各乡镇街道。针对规避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超过80%这一现状,安徽法院以被执行人居住、工作社区为单位,对有关案件逐案确定执行联络员,视必要邀请基层群众组织参与,帮助掌握社情,引导民意,提供线索,做思想工作,并积极发动案件当事人家人、同事等,从关心、帮助的角度在个案中帮助促成和解,形成舆论压力和一定程度的情况掌控,推动了大批案件的有效执结。
社会征信建设长效推动。安徽省征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将司法信息主要是执行案件中履行、逃避义务信息作为征信系统的主要四项基础信息之一,并探索先期实现有关信息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工商局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证监会资本市场诚信系统中运用,在促使经济纠纷类案件当事人自觉履行方面初步发挥作用。如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在执行法院对其作社会征信约束措施方面的释明后,主48
第二篇:执行工作典型材料
情系百姓 践行司法为民
----记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朝宝同志先进事迹
朝宝同志,男,1968年11月生,蒙古族,党员,大学学历,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副院长。1990年参加法院工作,由于吃苦耐劳,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被任命为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城川法庭庭长,2000年任执行庭庭长,2005年任副院长兼执行局局长。
任法官以来,他共审理、执行案件1400余件,执行结案数量连续10年名列全院第一,1997年—1999年在他的带领下城川法庭获得集体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他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1997年他被评为“全盟十佳法官”,2008年9月他被自治区高院授予二等功1次,2010年他被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执行能手”、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区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个人”。
一、办理案件效率高、社会效果好
1996年朝宝被任命为鄂托克前旗城川法庭庭长,他所在的城川镇地处蒙、陕、宁三省区的交界处,人员情况复杂,流动性大,法庭人手少、案件多,面对这种情况,朝宝起早贪黑,带领全体同志抢速度,争时间办案,他们的脚印遍布了辖区嘎查、村的每一处。在办案过程中他注重审执结合,以执行作为办案的最终目的,及时采取措施,使执行难的问题得到改善,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996年至2000年在城川法庭工作期间,他共参与审理了300余起案件,审结率达到100%,到期案件执行率达到100%,所审结的案件 无一起错案,无一起上诉,被当地群众称“神速办案好法官”。
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在执行过程中,朝宝处处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尽量使每一位当事人在诉讼的道路上都能走的顺畅些。为此,他工作起来没有和白天、黑夜、工作日、休息日之区分,只要有被执行人的线索,他立即就会驱车前往,并在第一时间主动调查被执行人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财产状况以及工商、税务登记情况,了解被执行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情况。他千方百计地收集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不吝千言万语地做被执行人的工作,想方设法地促成当事人以和谐方式实现案结事了。十年来,朝宝共承办执行案件1100多起,执行标的近千万元,结案率达100%,实际执行率达93%以上。在他的带领下,2009年鄂前旗法院执行局将历年来形成的128件旧存执行积案全部肃清,彻底甩掉了执行积案的包袱。
2009年,鄂前旗法院二件涉府积案又一次摆到朝宝桌前:被执行人旗计划生育局与刘某的劳务合同纠纷、与王某的其他合同纠纷。因偿还标的额较大,部门资金紧张等原因,多次执行始终没有进展。朝宝决心将这两起案件执结。此时,申请执行人王某已病故,其家人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居住,朝宝事前多次与几方当事人联系、做工作,更借被执行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在东胜区培训这一有利时机,专门带领干警远赴400公里外的东胜区开展工作,经过两天的耐心调解,双方都被法官的敬业精神所打动,申请人放弃了部分利息,被执行单位一次性拿出了16.3万元,终于使这2件3年前的积案一次性得以执结。
多年来,他始终是法院执行案件最多,执行到位率最高,采取强制措施最少,外出执行“空手而归”最少的;他从不对当事人发火,然而却令许多被执行人惧怕他……那是因为他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令故意拖延者无计可施。
三、刚正不阿、廉洁奉公
朝宝始终奉行“追求最大程度的公正”的司法理念,不论案件大小,不问当事人身份贵贱,均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0年5月,朝宝在执行姚某与谢某其他合同纠纷一案时,被执行人谢某给朝某送来2000元钱,希望不要执行他的案子,遭到朝宝严词拒绝,当事人面红耳赤的离开。像这样的事例,对他来说还有很多很多……在他的20年法官生涯中,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始终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私情所感,拒收现金、礼品达数万元,用自己两袖清风的实际行动维护着头顶上神圣国徽的尊严,用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诚挚感情,深刻诠释着身为法官的高尚情操。
朝宝同志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了执行工作的始终,用扎实有力的脚步,为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努力,把满腔的热情、宝贵的青春,化为对党、对人民的一颗赤胆忠心,努力实现着司法的公信、法制的权威,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第三篇:执行工作改革探析
执行工作改革探析
改革是动力,改革出效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的事实。农村的改革使我国农民一步步走向富路,国家在改革这一“巨力”推动下,一步步走向强盛。同样如此,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亦在改革中求发展、求创新。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公正与效率:新世纪人民法院的主题》一文中指出:以建立民事审判新格局和执行工作新体制为重要标志,人民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为人民法院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此证实和说明,人民法院的司法体制包括执行工作机制在内的改革与时俱进,收获颇丰。同时说明,司法体制改革由于起步晚,力度不够,在新世纪之初对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只是奠定了一个基础。重要的是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探索改革理论,指导改革实践,实现“公正与效率”,适应入世要求。为推进执行体制改革进程,现就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改革浅析如下:
一、执行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搞好执行工作改革是维护国家司法权威的必要。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件大量增加,继而各人民法院未结执行案件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积压,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效率。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领导人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施权威,乱批“条子”,非法干预执行的行为经常出现。法院人、财、物块块管理体制的弊端,地方部门保护主义这一“肿瘤”的存在等等,严重妨害了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极大的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显而易见,人民法院的执行管理体制、机构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显的尤为重要。因此,进行执行机制改革,对于全面做好执行工作,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是十分必要的。
搞好执行工作改革,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当事人的诉讼,人民法院的审判,其目的为了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合法权益的实现,在被执行人不自觉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执行这一程序来保障。目前情况看,通过司法机制改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成绩斐然,然而,随着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执行案件积压,执行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有的非依法律程序中止,视中止为结案,以实现所谓的“执行效率”和提高政绩,变相侵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据统计有的承办人员在报结案的数字中,中止的达近50%,个别达50%以上,而真正达到中止条件,依照法律(法释)规定程序而中止的则较少。因此,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形势不易乐观,治理内外部环境,深化执行工作改革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深化执行工作改革,对于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统一,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就一支精英执行执法队伍,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执行执法机制,迎接WTO的挑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执行工作改革现状
司法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进行,执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司法体制改革起步晚,力度差,其改革未有亦不可能有一个具体完整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各地各级法院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相关问题或与法不一的措施办法,目前,执行工作改革的基本状况是:
1、执行局的设置,突破了多年来执行机构和机制不完善的状况。近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司法实践的探索,各地各级人民法院相继设立了执行局,执行庭在执行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此举不仅仅是行政编制的增加、“行政长官”的增多和地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法院内部执行机构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和国家、各级党政领导对执行工作重视程度增强。通过机构设置的进一步完善,相对制度、措施的出台,将对人民法院未来的执行工作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执行工作现状。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的提出,WTO的加入,推动着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它召示着我国执行工作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它预示着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然而,WTO 的加入,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执行工作亦是如此。具体表现在,对执行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会大大加强,执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将会更加强化,这是由世贸组织原则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司法制度所决定的。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司法体制总的来讲大的环境是好的,执行工作状况优于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体现于作为执行体制的司法制度,不仅面临着国内司法工作“公正与效率”的考验,而且还要面临实施世贸组织统一、透明、非歧视原则的制约。因此,执行工作及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顺水推舟。在短时期内亦难以推出一个全面系统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机遇中推进执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挑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
执行工作状况比较好的主要标志在于,一是执行法律规章逐步健全,执行执法环境逐步好转。如为解决执行难,中共中央于1999年7月7日转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随后省、市、县委等重要机关也相继进行了转发,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有了一个法律规章和政策依据,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执行执法环境。二是执行机构、执行机制逐步完善。如各地各级法院执行局的设立及一些相应制度措施的出台,有利的推动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在这些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感召制约下,干警的执行执法意识、形象意识逐步增强,执行乱、执行滥、违法执行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和司法权威得到了树立。这种比较好的执行执法环境的改善和执行执法干警素质的提高,对今后的依法执行和迎接入世的考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执行案件不同程度的积压,措施不利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综观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执行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人们还是反映比较强烈,如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统归于执行庭(局)这种“一刀切”执行机制的变革和执行中止过多过乱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一些申请人的不满情绪。究其原因是,执行工作统归于执行庭(局)后,一些申请人到法院申请和多次咨询,因路途较远不便,增加了耗费负担。执行中止比重大、非依法中止的问题的原因是,近年来作为法院本身对执行案件的考核实行(内部掌握)执行中止视为结案,人为地提高了执行结案率,然而,申请执行人的目的仍未达到。因而出现了结案率高,实际执结率低,当事人诉讼目的未达到的反差。另其他原因长期得不到执行的问题仍然存在,致有的当事人跑人大、找党委,有的手捧法院的法律文书而喊“法制社会无法治、人民法院打白条”。据统计,2001对执行工作的来访咨询占全院来访者的25%左右(含部分调查和当事人到审监庭进行咨询的)。由此看出,执行工作仍是法院职能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出现执行难和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一是执行机制不够完善统一。作为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执行体制改革,由于起步晚同时亦系在探索中求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某些问题,如目前有的法院将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全部交由执行庭(局)的办法,由于没有相互配套的措施机制,则难以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实,这种一刀切的办法,不但加重了当事人的负担致当事人非议,而且因路途远,面广量大等因素的影响,亦相应的增加了法院的负担,对在法院当前经济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无非是雪上加霜。而且这一办法也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第(二)项的规定相违背。另在执行工作中实施的由当事人申报财产的办法,由于目前情况下,法律法释对拒不申报、瞒报、漏报财产的行为无相应的制裁措施。当事人不申报、瞒报、漏报财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借其通知申报财产之机,藏匿、非法变卖财产,这种执行方式的变革实而变成了当事人非法处置应执行财产的信息源泉。二是执行工作力度不够,执行措施软弱。具体表现在(1)适用扣押、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方面,只注意一味片面追求做被执行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他人对社会的威慑教育作用,往往在“慎中求慎”的多次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过程中,为当事人躲避执行、藏匿、转移财产、提取钱款创造了机会。(2)强制措施汇报审批难。执行工作情况复杂,千变万化,一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被执行人以刀、棍、棒等威胁执行法官的事件时常出现,而这些事件的处置迫切需要及时性。否则,一方面长了被执行人的淫威,消弱了人民法院的威望。二方面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打击违法者,挫伤了执行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工作实践中,这些问题的处理,大多要向定期召开的审委会汇报、研究后,再由院长签发强制执行法律文书,然后实施强制措施,忽视了执行工作及时性和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情况复杂多变性的特点。
出现以上问题的实质是,没有摆正做思想工作与依法强制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使正常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得以执行的案件,被贫乏无味无止境的思想教育工作所替代。同时,法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付出了极大代价,在工作实效上却收效甚微。使一些能够及时采取强制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逃逸,财产转移、藏匿,钱款提前支取,使的在依法适用强制措施上显的苍白无力。
3、被申请人主义,影响着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实践中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当执行案件存在一定困难,手中案件积压和在年终执行工作过程中,为提高执结率,片面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在当事人违心“同意中止”的情况下(大多不进行依法送达中止裁定)作中止处理,应和了被执行人的“推拖”要求。二是每逢大的节假日,尤其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院都要安排稳定工作,为过好节日对双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实际执行工作停止。给那些长期在外借外出打工之机躲避执行,只节日回家,节后又很快出走的当事人创造了空档机会,使这类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实践中这类案件屡见不鲜。这种息事宁人之举,只注重了被执行人到家后欢喜过节稳定的一面,忽视了申请执行人其权利受到侵害,节日需钱等物心情急切的一面。因此称之谓被申请人主义,这种做法对解决执行难和社会稳定十分不利。
4、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着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仍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顽症。近年来,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繁荣了经济,提高了生产力。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求得地方部门一时的局部发展,不顾长远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作代价,打着“经济环境保护”的大旗,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出台了一些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文件规定。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WTO的加入,各级党政部门已经或正在清理行政法规和部门文件“市场”,但由于长期的地方部门利益思维方式的存在,短期内难以根除。而作为肩负执行工作重任的人民法院,其人、财、物的管理均来源和从属于地方,与地方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院多年来形成的经费不足,必然求助于地方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产生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温床,是法院执行难、难执行的极大障碍,已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金箍咒,严重禁锢着法院干警的手脚,极大的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统一。
三、执行工作改革之管见
人民法院的执行难,极大的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我国的司法权威,影响了社会稳定,已被实践所证实。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民法院如何做好执行工作改革,以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维护我国的司法权威,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需要司法工作者在当前和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根据目前人民法院执行难和执行体制改革现状,现作探析如下:
1、积极应对世贸组织的挑战,加强理论研究,推动执行体制改革步伐。进入21世纪之际,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这即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我国已有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国力的增强和我国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能够也完全能够适应世贸组织的各项原则,在世贸组织这一大背景和原则下,对我国司法独立、公平、公正、公开将具有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这属于机遇。然而,由于我国司法机制,尤其执行机制改革起步晚,较短的时期内难以推出一个系统完整的有效机制亦无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加之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和在某些领域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难以即刻适应世贸组织原则这一大环境的制约和束缚,这属于挑战。因此,我们在执行机制改革过程中,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研究新理论,改革旧体制,构铸适应世贸组织原则的新体制,在世贸组织和我国“依法治国”的大原则下,维护我国司法制度的尊严和统一,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民情便于操作的执行工作体制,通过改革,改掉那些与我国法律相驳和不符合国情民意的体制、执行工作方式方法,这是作为一个司法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召示我们,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进行执行机制改革必须进行执行工作机制理论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探索,制定出符合我国法律和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执行工作机制。
2、面对当前,着眼未来,制定出与我国法律相一致,符合我国国情民情的执行工作机制。根据我们执行工作机制现状和执行难的原因,其机制要创新,要完善统一,要面向我国国情国民。其思维方式和在司法实践中,首先要严格执法,具有改革创新理念,并在我国法律范围内对机制进行改革。其次,执行机制改革要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各项原则。如在执行工作实践中,各地基层法院有的实行的将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一刀切”的全部归于执行庭(局)后,对当事人和作为司法主体的人民法院均是一种讼累,且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相违背。司法实践证实,这种与法释相驳,将各人民法庭执行权撤销统归于执行庭(局)的做法应当予以改掉,应当还权于法庭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与措施。在内部管理机制上人民法庭可配备执行员,执行工作由执行局和人民法庭双重管理,当事人可到人民法庭申请执行,由执行员负责到立案庭立案,也可由当事人直接到立案庭立案。人民法庭的执行员负责辖区内的执行工作事项,需强制执行的案件,由人民法庭组织合议(审理该案的审判员可不参加合议)并依法实施,或由执行庭(局)协助执行。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各地人民法院机构改革后,法庭撤并和今后大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的情况下,改革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和措施,执行还权于法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执行权运行机制,执行方式方法改革,重塑人民法院的司法威望和良好形象。为解决执行中止和不依法进行的问题,在执行运行中引入监督制约机制,实行合议审批制,将中止裁定依法送达当事人,对久执不结(无法定事由)的案件变换承办人,考核中对不符合中止条件中止的案件不作为结案处理,并由审监庭通过卷宗评查予以适当扣分,对需变更承办人的由审监庭报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以改变执行权归于一人,易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的问题。在对被执行人财产执行方面,拼弃通知当事人自报财产这一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方式方法,以申请执行人提供证据线索,人民法院依法调查的方法进行。强化执行工作力度,强制措施力求依法用足用活,摆正做思想工作与依法强制的关系,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强制措施的汇报、审批、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上,强调一个“快”字,突出其及时性。对污辱、漫骂、殴打威胁执行人员的更要依法及时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解决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等导致的人民法院执行难,笔者呼吁人民法院的人、财、物变块块管理为上下垂直管理。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千变万化,情况复杂,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探索新经验,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抓住新机遇,全力推进执行工作改革,为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改革适应国家入世的需要做出贡献。
第四篇:关于执行工作的联动机制
关于执行工作的联动机制
一、我院执行联动机制的背景概述
一直以来,执行局工作向来围绕执行难问题展开策略权衡,院领导向来重视我院执行工作,并对执行方面提出多项整改措施。在结合相关执行法有待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执行问题总体还处于人民法院单打独斗解决的局面,尤其我院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鉴于执行难问题的特殊性,谋求根治方案,执行局构建执行联动机制,为实现解决执行难实现部门合作多元化与社会化。以司法主动、社会合作为依托,通过调动包括司法系统本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和共同惩戒局面,将治理执行难追溯到执行难问题产生的源头上去。
执行难问题在司法工作中的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法院孤身奋战,缺乏必要的共同联动所造成。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核心是执行联动威慑机制,执行局近年来有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等综合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加大执行力度,增强强制执行对尚未进行执行程序的债务人的威慑力,从而直接促使生效裁判通过债务人主动履行而不是强制执行实现,因此得以提高生效裁判履行率,同时实现节省司法资源,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
二、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工作程序
落实执行联动机制的基本要点,在于法院与各机关部门 和单位之间的法律宣传与事项沟通,执行局受理执行案件,要按照法定程序,关于执行联动机制的具体要求,各联动单位应坚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快速准确、依法进行的原则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局领导要求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如需联动单位协助时,必须按照统一正规的操作手续办理,出于共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的最终目的,执行员须向各联动单位具体说明在接到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应当按照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立即给予协助,并及时将处理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法院。另外,各联动单位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案件当事人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泄露协助执行的内容。针对我院和各单位联动执行的协调机制,局内均有定期组织相关联动单位参加联席会议,交流当前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提出联动新问题,从而确保了联动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为做好执行工作创造条件。
二、关于联动机制的具体措施
今年以来,我院执行局在联动机制方面加强了多方沟通,针对过去所遇到过社会阻碍或程序滞慢问题,采取了部门整改新措施,具体操作与成效如下:
1、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措施:针对被执行人个人为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而采取躲、逃、转移、隐匿财产等手段,拒绝配合法院行使执行强制措施,想方设法逃避执行的现象,执行局则依职权向公安机关对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对其包括户籍情况包括住址状况、家庭成员状况以及流动状况等展开信息调查,并对向车辆管理部门请求协助调查被执行人的车辆财产状况。公安机关部门除快速如实的提供上述相关登记资料、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同时,根据法院协助书通知要求,车辆管理部门应对被执行人的机动车所有权的登记、转移、过户等进行必要限制;出入境管理部门应根据人民法院的限制公民出境决定书依法不予办理出境手续,限制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出境;其他部门应对暴力抗拒执行、非法处臵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执行突发事件应及时出警处臵,对人民法院移送的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侦查并寻其下落线索。在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执行中,执行局有效的威慑了执行老赖,在全额执结案件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2、与工商部门的联动措施:法院查询有关企业的设立、变更登记情况和吊销、注销登记等情况,协助人民法院办理股份冻结、企业设备的查封登记等手续,并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证明材料;对涉及被执行人有关财产的抵押登记、营业登记、公司、企业的注册等情况及时告知法院。针对被执行
人企业假借转制、改制甚至转移经营场所之机剥离优质资产,将原企业债务悬空以规避执行等不断翻新变化的恶意逃债手段,执行局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从时间段入手,从细节考察,通过工商部门的信息协作认真掌握相关企业逃避债务行为的证据,使得被执行人的“小聪明”显得百密一疏,让其在铁的事实面前自知理亏,唯法是从,最终实现执行效果。
3、与房屋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联动措施:在法院向上述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其配合人民法院查询有关房地产变更、抵押、转让登记等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证明材料;对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就房地产转让、取得等进行必要限制,并将信息及时告知法院,从而对被执行人的房屋和土地等财产进行有效控制,促使执行。
4、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联动措施:执行局重视关于工人工资和工伤类型案件的执行到位率,为此就加强劳动监察监督,雇佣关系纠纷和工伤认定等各项审查问题提出了司法建议,目的是为预防和及时处理拖欠工资案件,对劳动争议案件快立快裁,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等;劳务输出部门应将涉及被执行人外出打工、工资收入等相关信息及时告知法院。
5、与镇乡政府、街道办、村委会及经济联合社等组织的联动措施:佛山市各区拥有数目众多的农村片域,因财产执行需要,法院有权请求相关组织依法协助扣划农村籍被执行人每年应得的股份分红款和征地款。在法院向相关组织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各组织配合法院加大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的协调力度,依法及时提供各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存款、补偿金等财产收入信息,并积极配合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与银行等有储蓄业务的部门的联动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银行应及时配合法院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或帐户的查询、冻结、扣划等措施,根据法院提供的被执行人信息,在其履行债务之前,对被执行人信用贷款加以限制或禁止,防止新的不良资产形成,并将信息及时告知法院。
7、与新闻部门和网络宣传单位的联动措施:法院与大众媒体的充分发挥作用,是体现在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宣传,在人民法院委托或经人民法院同意时,公开曝光拒不履行义务和逃避执行的相关人员,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消除被执行人的抵制情绪和侥幸心理,营造良好的执
行环境,形成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良好氛围。
三、我院执行局联动机制的整改成效和发展问题
一直以来,执行局和上述各部们均保持着稳定的合作,联动机制进行有条不絮,效果发挥良好。今年以来我院执行局继续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执行,并作出了以下新的整改措施:
1、关于在银行部门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的控制问题,为继续提高工作效率,局领导与部分银行高层达成一致协议,实现了可以在同一间支行冻结财产的措施,避免因劳途奔波耽误了最佳执行时机。如遇被执行人在中国银行有存款状况,执行人员可先到中国银行同福路支行实现冻结手续;再如遇被执行人在中国农业银行有存款状况,执行人员可先到中国农业银行金叶支行实现冻结手续,上述整改大大提高了执行局对被执行人财产执行的控制效率,打破了原本只能在开户行采取冻结措施的限制。
2、建立快速查询机制,并逐渐整改完善。所谓快速查询机制,即法院与相关信息查询部门建立外网联系系统,随时保持信息沟通,执行员在出具协助查询通知书后,由执行局内勤组统一搜集并梳理,并将信息电子版统一通过外网通讯或邮件系统发送至相关部门,以便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内整合调查资料,在执行局出具的协助查询通知书送达至相关 部门之后,便可快速取得查询结果,大大减少因繁琐审查程序造成的冗余时间,从而对法院所需信息实现尽快掌握。快速查询机制目前本院已与各大银行系统之间落实,但与车管、房管、国土、工商之间还有待实现。
第五篇:浅议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
浅议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意义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区基层法院法警队 孙兆林
“执行难”作为困扰法院工作的一种顽疾,引起全国法院系统的重视。为此专门设立了执行局,实行双重管理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笔者认为,司法警察参与执行能够更好的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是人民法院唯一的一支带有武装性质的准军事力量,既担负着提押案犯、送达法律文书、维护审判秩序、参与执行以及执行死刑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依法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和审判权威的神圣使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列》第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执行传唤、拘传、拘留;参与对判决、裁定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或没收活动。这就为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提供了依据。在执行过程中,现在司法警察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执行人员依法采取冻结、划拨银行存款;查封、扣押、冻拍卖变卖财产;搜查被执行人的住所或财产隐匿地;强制交出财产或票证;强制迁出房屋;强制退出土地等,并维护执行的现场秩序。法警参与案件执行,还是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客观需要。总之,现在的法警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法警,不管是审判和执行,都离不开法警的参与。
司法警察作为法院的一支武装力量,有其自己的特点,主要是为法院的审判工作服务的,参与执行应该说在法警职责中在以前的情况下不是作为一个重点来考虑的,但是通过现在的制度改革,以及近几年来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暴力抗拒执行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单单是审判上维护正常的审判
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执行中作为制止暴力的责任也就落在了司法警察的身上。司法警察在执行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威慑力强
司法警察在执行的过程中,在执行法官的领导下,作为强制执行的有力保障,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具有打击犯罪、威慑那些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的作用,能够促使一部分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二、反应迅速
作为法院的一支武装力量,具有反应快,机动性强等特点。这就能够在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具备了发现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及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三、抗击打能力强
法警作为警察的一种,在平常的时候就需要不断的训练,通过训练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每个法警都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这样在处理突发事件,处理使用暴力抗拒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做很好的应付,能够做到一对一或者一对三都能够胜任,这样就能够做到以少对多,显示出抗击打能力强的特点。
四、装备先进
现在各级法院对于法警建设从上到下高度重视,为法警队配备了优于其他庭室的装备和先进的通讯工具,做到上下级法院于一体,全市范围的调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赶到现场,对于一些难于执行的案件,单靠一个法院不能够完成的,可以通过全市范围的调剂就能够及时完成,扩大了法警的影响,树立了法院的权威形象。
五、服从命令听指挥
法警一般是半军事化管理,通过这种环境的熏陶,会使单个的力量转化为团队的力量,全队就是一个整体,不论干什么,都会劲往一处使,只要有命令就会无条件服从,这对于执行大局来说是有利的。
现在各地的司法警察的队伍建设区别很大,发达的地区和落后的、偏远的地区的建设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这是由于经济、观念等制约的,现在各地法院的司法警察参与执行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执行警务化即由执行法官发布执行令,由执行法警去具体执行案件,案件执行完毕以后再交回执行庭。
二派警即通过法警队把一些业务素质比较强的派到执行的庭室直接协助业务庭办理执行案件。这就要求在业务庭的法警不但对于司法警察要熟悉关于司法警察的业务,还要熟悉关于执行的各种业务。
三、协助法警队成立三支小分队,一是协助小分队。对于业务庭和外地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遇到难办、难缠和社会影响大、需要法警大队协助的案件,有法警大队统一组织和调配警力予以配合,优先派警,优先派车,优先执行。二是应急小分队。为及时处置执行中遇到的执行受阻、干警被围攻、甚至人身受威胁等突发事件,成立执行应急小分队,设立应急专线电话,有专人接听和登记,做到有事即出,有求必应,有急必助。三是执行小分队。在搞好协助和配合执行的同时,根据法警大队的特点,成立案件执行小分队,对一些急、难、险案件独立承担执行任务。
司法警察参与执行的方式主要是以上三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逃避执
行也出现一些新的方式,来对抗执行工作,这就需要加强现有的执行力量,需要研究一些新的方法来干好现在的执行工作,而法警原来作为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的职能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是因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现有的执行力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法警更多的参与到执行当中,担当起更多的重任,成为执行的先锋。作为这一点,这也是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通过这样,也慢慢的和国际接轨,实行全国统一的执行格局。现在各地的执行是不一样的,各地有各地的执行方式,通过法警执行应该说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式。法警作为警察的一种,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执行法官签发执行令,对于被执行人的情况可以通过和各个部门的协调,做到社会执行的大格局。对于被执行人而言,逃避执行主要是转移自己的财产和金钱,让执行人员没有办法查到。而有效制约这些的方法就是通过社会监督,限制被执行人不得进入比较高级的娱乐场所及酒店,限制他们的消费水平,只要高出一定的消费水平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渠道对其进行处罚,这样做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执行难的问题,而做到这些,法警拥有先天性的优点,因为他们可以和这些部门更好的沟通更好的配合。
法警参与执行,在执行中担当重任,主要是由于他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呼吁要实行执行警务化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些也从各个法警大队、支队的工作经验中有着专门的介绍,很多“执行顽疾”在法警的参与执行的情况下迎刃而解,很多难办的案件也在法警的独立执行的情况下执行完结。而法警自身所存在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法律知识不够丰富,执行业务还有很大一部分达不到标准,这些还得需要进一步
加强培训,做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行动迅速,作风过硬,尽快的适应现代形式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法警队伍的建设: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法警队伍的根本基石,作为法警来说,在法院中主要属于辅助地位,但是在审判、执行、安全保卫等都离不开法警的参与,并且作为法警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教育,树立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服从命令、服从大局的意识;还要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干警的廉洁意识,要求做到送礼不收、宴请不去、说情不准,严以律己;另外还要要求法警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提高防范意识,增强保密意识。第二,提高业务素质。业务熟练是做好法警工作的基本条件,作为司法警察,既要懂“法”又要懂“警”,这样才能适应法院新形势的需要,即法律业务与警务技能并重,定期学习民事、刑事、经济、行政以及执行业务知识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定期进行集中训练,进行体能、擒拿格斗、警械警具使用、实弹射击、值庭押解等各方面的正规化训练,再平常上班时间没有任务的法警,可以再训练室内训练,这当然是说那些有条件的法院了。第三,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开展调研工作,扩大对法警的宣传,是社会上对法警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法警光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