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2011年度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1年度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市政府副市长
陈 浩 2012年1月20日
今天是大年二十七,把大家召集起来再开会,确实有点过意不过,但这恰恰也说明海上搜救工作极端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我们全民持续抓这项工作的决心。特别是许骐副局长在百忙之中来到温州参加我们这个会议,并做了重要指示,让我们再一次对许副局长对温州海上搜救工作的关怀支持表示感谢。
刚才许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温州海事局池方庆局长作了很全面的工作报告,四家先进单位作了很好的典型发言,很有借鉴意义。会后请大家务必贯彻落实好许副局长的讲话和本次会议的精神,把先进典型的经验学习到位。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成绩要充分肯定
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自2002年12月成立以来,在浙江省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海上搜救组织协调工作,共处置海上险情652起,协调专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救助船艇1901艘次、飞机15架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371艘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3784人,救助成功率达94.55%。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系及至少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关联度很大,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救起了3784条生命,挽回了上万人和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因此今天在座各位的工作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功德无量。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在此,我谨代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向省海上搜救中心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温州海上搜救中心工作,对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从事海上搜救工作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困难要正确对待
在温州做好海上搜救工作的难度比其他地区要大,一是温州的陆地条件决定了搜救任务必然十分繁重。温州是一个地处祖国大陆沿海中部的城市,海域面积大,百姓一直有海上作业的习惯,内河水系发达,又是祖国南北海上运输的必经之地,大范围的海域,每天不计其数的运输船只,必然造成我们的任务特别繁重。二是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温州海上搜救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近年来,温州全面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城市东扩的目标,瓯飞滩等海涂围垦工程全面铺开,从去年开始,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2011年在建跨海跨江大桥6座,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加中。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水域涉水工程及大规模的桥梁建设,也相应地增加了海上安全压力。三是海上休闲娱乐活动的涌现,给海上安全增添新的变化。今年以来海上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迅速增加,私人游艇、摩托艇等水上运输工具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水上运输驾驶人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现象越来越普遍,类同“9〃18”瑞安无名摩托艇翻沉遇险事故等发生于日常监管视线以外的事故今后也有可能会明显增加。而跟繁重的搜救任务相比,我们的搜救设施相对落后,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把困难问题想得足一点、大一点,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点,确保有备无患。
三、工作要扎实推进
向海洋挺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扎实开展海上搜救工作全力提升海上搜救工作水平,既是形势所迫也是职责所在。做好温州海上搜救工作还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大搜救工作格局的形成上下功夫,重点是完善“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海上应急管理体制,努力形成以“市政府牵头,各县市区负责,民间参与”的搜救体系,切实增强搜救合力。相关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应急管理的总体部署,完善机构,落实人员,强化联动机制,加强搜救指挥网络建设,增强整体协作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努力构建“人人参与”的大搜救工作格局。这一方面,温州有独到优势,目前我市有渔船7000余艘,其中近500艘60马力以上的渔船都安装有AIS及卫星终端系统。除休渔期以外,这些渔船遍布温州沿海各个水域,是一支非常庞大的搜救生力军。近年来,它们在我市海上搜救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希望海事与渔业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研究,继续发挥好渔船的作用,切实探索出一条全民参与的搜救路子来。二是要在改善搜救硬件条件上下功夫。目前我们已经在距海上航线最近、出海出艇最为便捷的洞头建立了海事监管基地,这个基地的投入使用对改善温州海上搜救条件,提高温州海上搜救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洞头县和温州海事局要通力合作,加强推进工程建设,温州市政府对海上搜救工作会一如既往的给予支持。在这里,我们也恳请浙江海事局加大对温州海上搜救应急设施的支持力度,从船只的购买、先进设备的配置等方面继续给予温州大力的支持。三要在加强搜救力量上下功夫。实践证明温州海事局的干部队伍是一支能干事、会干事的队伍,温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的专业人员个个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勤奋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同时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拓宽干部视野,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扩大海上志愿者队伍,这是温州首创的举措,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品牌打响,打出成效,通过各种渠道充实海上搜救力量。
龙年的春节即将到来,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二篇:海上搜救中心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上搜救分中心2011年按照“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依法规范;统一指挥,防应结合,资源共享;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的原则,认真履行国际海上搜救公约,努力提高海上搜救工作的决策、协调和反应水平,在完成搜救责任海区“两防一救”的任务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一、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概况
二、搜救分中心的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海上搜救组织体系得到加强,经过市政府的调整,搜救分中心组织机构组成更趋合理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搜救分中心组织、协调和指挥,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良好搜救格局;海上搜救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不断修订完善,险情事故报告制度、报警处理程序不断规范合理,搜救应急联络渠道不断畅通;海上搜救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值班队伍,并通过开展工作交流和组织搜救演练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搜救队伍的搜救水平和协作能力。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三、搜救分中心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动服务两岸三通,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泼水节活动期间,搜救分中心严格按照制定的《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出动两艘大型巡逻艇和一艘小型巡逻艇及20多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维持水上活动秩序和提供应急保障服务,确保了海上活动项目圆满成功和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二)未雨绸缪,加强季节性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部署 “四季三节”的海上搜救工作,为节日期间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按照《**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防预警及重点时段的搜救工作。特别是针对08难台风来得早、强度大、路径怪等特点,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原则, 积极开展各项防抗台风工作,成功防抗了台风“鹦鹉”、“凤凰”、“海鸥”、“森拉克”、“黑格比”、“蔷薇”,取得了零伤亡和未发生重大海上事故的佳绩。
1 2 3四、2011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搜救先进案例
(一)海上救援 船舶卫士——**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收到“长安101”轮赞扬牌匾
(二)危难时刻海事显真情 送上锦旗船方表谢意
(三)快速反应 科学指挥--救助遇险船舶
「 1」 「 2」 「 3」五、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一)海上搜救分中心的条件还很简陋,需配备一些硬件设施。如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和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应急救援物资和精良应急处置装备。
(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应加大投入支持搜救分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搜救效率和救助能力。
(三)加强资源整合和搜救合作,开展海上搜救交流与合作。引进海上搜救领域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搜救技术,与相关单位形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搜救合作机制。
第三篇:海上搜救中心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上搜救分中心2011年按照“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依法规范;统一指挥,防应结合,资源共享;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的原则,认真履行国际海上搜救公约,努力提高海上搜救工作的决策、协调和反应水平,在完成搜救责任海区“两防一救”的任务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一、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概况
2011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各成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协助下,认真作好应急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2011年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15次,举行应急演练活动4次,组织港口船舶防抗台5次,协调出动专业救助船舶6艘次,海事船艇28艘次,商船、渔船及其他社会力量船舶15艘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9艘次、遇险人员。人次,挽回经济损失。多万元,救助成功率达100%。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清洁,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市临港工贸旅游城市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安全、畅通、和谐、文明的口岸通关环境。
二、搜救分中心的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海上搜救组织体系得到加强,经过市政府的调整,搜救分中心组织机构组成更趋合理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搜救分中心组织、协调和指挥,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良好搜救格局;海上搜救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不断修订完善,险情事故报告制度、报警处理程序不断规范合理,搜救应急联络渠道不断畅通;海上搜救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值班队伍,并通过开展工作交流和组织搜救演练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搜救队伍的搜救水平和协作能力。
三、搜救分中心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动服务两岸三通,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泼水节活动期间,搜救分中心严格按照制定的《海上泼水节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出动两艘大型巡逻艇和一艘小型巡逻艇及20多名执法人员到现场维持水上活动秩序和提供应急保障服务,确保了海上活动项目圆满成功和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二)未雨绸缪,加强季节性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部署 “四季三节”的海上搜救工作,为节日期间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按照《**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要求,搜救分中心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防预警及重点时段的搜救工作。特别是针对08难台风来得早、强度大、路径怪等特点,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原则, 积极开展各项防抗台风工作,成功防抗了台风“鹦鹉”、“凤凰”、“海鸥”、“森拉克”、“黑格比”、“蔷薇”,取得了零伤亡和未发生重大海上事故的佳绩。
(三)保护**湾碧海蓝天,联合溢油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不断加大防止海域污染管理力度,注重防污染应急能力的建设,逐步完善辖区海上污染应急体系,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性船舶污染事故,推进“绿色海域”建设,迎接全国农运会的召开。10月21日上午,**市海上搜救分中心联合丰泽区海上搜救分中心在**湾举行联合溢油应急演练。演练模拟某轮在北乌礁锚地(概位24.50.45n,118.41.50e)发生溢油事故,该轮左舷1号货舱发生破损,约有300公斤燃料油溢出,并开始向外围扩散。0910时,**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接到丰泽区海上搜救分中心请求支援的信息,立即启动《海域溢油应急计划》,派出执法人员、巡逻艇、拖轮、清污队伍等赶赴出事地点进行支援。数分钟后,“海巡1332”艇、“海巡1333”艇、“海巡1339”艇迅速赶到现场,对周边水域进行交通管制。与此同时,由**海达公司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专业应急小组与**港口服务公司、港丰石化公司清污人员密切配合,迅速在溢油现场布设围油栏,以防止油污进一步扩散。在现场执法人员指挥下,溢油应急人员紧接着使用收油机对溢油带的油污进行回收,并用吸油毡清除残油,然后用消油剂把残余油花清除干净,并使用消油剂及吸油毡对零星油花进行回收处理。至1030时左右,海面油污全部清除完毕,演练圆满结束。通过演练,增强了辖区从事水上危险品运输生产作业的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防污染意识,提高了参演单位对港区船舶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海上防污染安全工作的氛围。
四、2011年**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搜救先进案例
(一)海上救援 船舶卫士——**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收到“长安101”轮赞扬牌匾
1月26日1025时,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接到“长安101”轮报警称,该轮由于舵机故障在**湾口(位置24.48.8n/118.24.8e)触礁搁浅,船舶右倾,船体破损进水,当时海上风大浪急,船上15名船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求救信息后立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同时报**市政府和**市海上搜救中心,救援人员紧急出动,乘坐海巡艇赶到现场,指挥两艘拖轮组织施救,冒着狂风巨浪和生命危险一步一步向遇险船舶靠拢,想方设法将其拖离危险区域,通过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1325时“长安101”轮乘潮成功脱险,船上15名船员全部得到救助,该轮于1430时安全靠泊后渚2号泊位卸货,险情解除。3月4日上午,“长安101”轮船东及船长来到**市海上搜救分中心,送来了刻有“海上救援,船舶卫士”的赞扬牌匾,对搜救分中心及时有效救助“长安101”轮表示感谢。**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在此次行动中反应迅速、措施得力、指挥得当,确保了船员兄弟的生命安全,保障了船东货主的财产不受损失,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相对人的好评。
(二)危难时刻海事显真情 送上锦旗船方表谢意
12月24日0800时,**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接**市海上搜救中心的指令:宁波“利安199”轮航行在小坠门外面海域,船上一名船员腹痛难忍,请求救助。**市海上搜救分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患急症船员伸出援手,快速送往医院救治,使患病船员转危为安。海搜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往码头,出动“海巡艇1339”前往七星礁锚地,克服风急浪高的困难,将海巡艇靠上“利安199”轮。千方百计,搀扶患病船员上巡逻艇,细心呵护,于0910时将患病船员移上石湖码头。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提前联系好**华侨医院120救护车,及时地将该患病船员送往华侨医院急诊室抢治,使患病船员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经诊断,该船员患急性盲肠炎,如救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关心救助患病船员,当船员生病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急病人之所急,体现了海事人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快速反应、抢险救助的优良作风,展示了对船员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形象。12月25日上午,“利安199”轮船方代表手持一面锦旗送到**市海上搜救分中心,上书“心系海事,一心为民”,对及时热心救助船员表达了感激之情,赞扬了**市海上搜救分中心抢险救助的作风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快速反应 科学指挥--救助遇险船舶
2011年3月27日1620时,**市海上搜救分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指示:1600时左右,“千舟568”与“南泰17”轮在119°08′e/24°50′n(大岞东偏南约10海里附近海域)发生碰撞,“南泰17”轮进水,并存在沉没危险,船上11人乘救生艇逃生。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要求“千舟568”轮迅速开展自救,协助救助“南泰17”落水人员,并通知“新港拖2”和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95”前往救助。同时发布vhf航行警告,要求过往船舶协助搜救。1650时左右,搜救人员乘“海巡1332”、“海巡1339”艇火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施救,第一时间登上“千舟568”轮进行现场勘验,指挥搜救“南泰17”轮,进行现场警戒。经过全力救助,逃生的11名“南泰17”轮船员全部获救,未造成人员伤亡。船员获救后,为防止事故次生灾害发生,保障经过出事水域附近船舶的安全,搜救人员冒着狂风巨浪,无惧海巡船颠簸剧烈,摇晃严重,在海上现场警戒值守了四天四夜,直到警戒解除。
五、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一)海上搜救分中心的条件还很简陋,需配备一些硬件设施。如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和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应急救援物资和精良应急处置装备。
(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应加大投入支持搜救分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搜救效率和救助能力。
(三)加强资源整合和搜救合作,开展海上搜救交流与合作。引进海上搜救领域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搜救技术,与相关单位形成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搜救合作机制。
第四篇:水上搜救工作会议讲话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海上搜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搜救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完善我市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建立健全海上搜救组织制度和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了《船舶触碰桥梁突发事件反应方案》、《船舶肇事逃逸突发事件反应方案》,并纳入市海上搜救预案的子预案。海上搜救中心制定颁布了《宁波市
海上搜救奖励办法》,鼓励成员单位和社会船舶积极参与海上搜救工作。
(二)海上应急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专业海上救助队伍纳入到海上搜救网络。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已经在宁波设置救助站,有效提升了宁波海上救助能力。二是海上预警预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今年1至7月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共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2953次,宁波海域未发生因恶劣气象、海况的影响而发生重大海上交通事故。三是不断加强搜救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海洋渔业部门已初步建成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实现对近海、沿岸渔船的有效监控;海事部门形成了60米级巡逻艇沿海救助、45米级巡逻艇近海救助、30米级巡逻艇近岸及港区救助的主力搜救船艇配置格局。四是积极开展海上搜救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搜救实战能力。今年1至7月份,组织各类海上搜救演习6次。
(三)处置各类海上突发事件卓有成效。1至7月份,市海上搜救中心共救援451人,成功率达到94.5%,获救船舶54艘。妥善处置3.27“勤丰128”轮与金塘大桥发生碰撞事故,还成功地组织7.25“浙定39102”轮沉没救援和对法国籍集装箱船“达飞比才”外籍船员突发心脏病的紧急救助等。
(四)船舶防抗台工作扎实推进。7月份,在统一指挥下,成功防御了今年影响宁波的“海鸥”、“凤凰”两个台风,保持了台风期间宁波水域运输船舶人员零死亡的记录。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海上搜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上事故险情呈多发态势。1至7月份,市海上搜救中心共接警111次,实施救助52次,沉船16艘,死亡失踪26人,直接经济损失4380.9万元,其中死亡失踪3人及以上的事故有4起。小船事故十分突出,500总吨以下的黄砂船、杂货船等事故险情38起,占总数的73.1%。
二是涉渔船舶安全隐患突出。1至7月份,渔船人员死亡失踪8人(不包括在宁波外海区发生的“鲁荣渔2177”16人死亡失踪等事故)。渔业船舶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渔船作业区与我国沿海航路南北大通道交汇;部分渔民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较差;内地“农民工”渔民上船;渔商船之间通讯不畅等成为影响涉渔海上搜救工作成效的主要原因。
三是船舶触碰通航桥梁应急处置成为亟需解决的新课题。目前,沿海和横跨6级以上内河航道已建桥梁共43座,在建18座。随着这些跨海、跨江桥梁的建设,原可自由航行的开阔水域成为狭窄航道,操纵难度和意外事件概率大增。
四是内河水上事故和险情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我市内河、水库湖泊的船舶事故5人死亡,呈上升势头,内河、水库湖泊的水上安全和应急救助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五是搜救设备、设施配备仍然滞后。我市海上搜救任务重与岸基搜救基础设施差的矛盾较为突出,远距离搜救能力尚未得到明显提高。
保持宁波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而宁波的安全生产形势能否持续稳定,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二是海上安全形势的稳定。因此,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高度重视海上搜救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海上搜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保持海上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二、突出重点,加强防范,着力提高船舶防污能力
(一)客观分析宁波水域船舶污染风险现状。宁波港是我国重要的油品、化学品中转基地,4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有2个设在宁波及舟山地区,水上危险货物运输十分频繁,呈现“三多”、“三大”、“一复杂”的特点。“三多”:危险品码头泊位多,装卸的危险品种类多,危险货物作业形式多、次数多。“三大”,船舶通航密度大,危险品货物吞吐量大,船舶吨位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一复杂”,即通航环境复杂。这些特点充分表明宁波港存在发生大规模污染事故的可能,一旦大型危险品船舶以及携带大量燃料油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发生事故,极易造成大量油品泄漏,将严重损害海洋环境和影响社会稳定。
(二)正视当前船舶防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我国重要的油品、散化中转基地的宁波港正面临着严峻的船舶污染风险,在当前船舶防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船舶防污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国内船舶油污赔偿、清污基金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实施;新修订的《防污条例》尚未出台;清污防治能力滞后,我市船舶清污设备比较简陋,且清污设备储备明显不足,并缺乏高效专业溢油回收船、防
第五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关于印发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的通知
(搜救字[2002]9号)
各海(水)上搜救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等国内、国际法律公约的要求,为规范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在水上发生重特大险情时的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搜救反应速度和救助成功率,中国海上搜求中心组织制定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现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印发给你们,请各搜救中心参照本程序并结合其搜救责任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报本搜救中心备案。
二00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
第一条 为保证对水上人命安全和水域环境受到威胁的险情做出迅速反应并组织有效地救助,以避免或减少人命伤亡,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本程序适用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对危害水上人命安全和水域环境的险情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的搜救活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搜救责任区域以外发生的险情,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救助或参加救助的,适用本程序。
第三条 本程序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险情,是指对水上人命安全、水域环境构成威胁,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的各种事件。
(二)客船,是指普通客船、滚装客船、客渡船和高速客船。
(三)一般险情是指:
1.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以下的险情;
2.3000总吨以下非客船的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3.船舶溢油10吨以下;
4.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后果的水上险情。
(四)重大险情是指:
1.水上遇险人员在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的险情;
2.任何客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险情;
3.3000总吨及以上,10000总吨以下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4.船舶溢油10吨及以上,50吨以下;
5.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6.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五)特大险情是指:
1.水上遇险人员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2.任何客船遇险,尚不能确定人数是否超过50人及以上的险情;
3.10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4.船舶溢油50吨及以上;
5.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险情。
(六)省级搜救中心,是指受当地人民政府和军区领导,业务上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的设立在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水)上搜救中心。
(七)搜救分中心,是指沿海各省级搜救中心下设的分支机构。
(八)应急协调小组,是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协调重特大险情的救助工作而组成的临时组织。
应急协调小组的组成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领导(交通部或交通部海事局领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四条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和搜救情况的掌握与上报。各省级搜救中心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军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
第五条 发生在各省级搜救中心搜救责任区内的险情,由各省级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搜救行动,包括请求其他搜救责任区(包括港澳地区)的救助力量的支援。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应各省级搜救中心的请求,可以负责协调某一省级搜救中心搜救责任区以外的救助力量,以及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救助力量参与救助。
第六条 任何参与搜救的救助力量,由负责该搜救责任区的省级搜救中心统一组织、协调。
参与搜救的军用船只、飞机由军队派出机关实施指挥,同时接受省级海上搜救中心的现场统一协调。
第七条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员(简称:值班员)接收到任何遇险报警或报告后,应严格按照《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执行。
值班员接收到任何遇险报警或报告时,应按《水上险情报告表》(见附表)中的内容要求进行登记。
第八条 值班员可通过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始发港、目的港的海上搜救中心、海事部门和船旗国搜救中心以及网站等了解报警船舶的有关资料并做好记录。
报警信息的核实和任务分配:
(一)值班员应选择合适的海图根据报警船舶的位置进行标绘,并通过报警船舶识别码确定报警船舶所属国家或地区;
(二)报警位置在中国海上搜救责任区内时,应立即(接到报警0.5小时内)通知该辖区的省级搜救中心和海事局;
(三)当船舶通过海事通讯卫星A、B、C、M站或电话报警时,值班员直接通过上述通讯设备与报警船舶核实遇险情况;
(四)当报警船舶为中国籍船舶时,值班员应在查出报警船舶船名后,与该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或通过船籍港的省级海上搜救中心或海事部门核实遇险情况;
(五)当报警船舶为外国籍船舶时,值班员应与报警船舶所属国搜救部门联系
核实遇险情况;
(六)报警位置不在中国海上搜救责任区内时,应立即通知该搜救责任区所属国家或地区的搜救部门,并核实遇险情况,及时掌握搜救进展情况;
(七)当中国籍船舶、飞机在中国海上搜救责任区之外发出遇险报警时,值班人员应及时与船舶所有人进行联系以便确定船舶遇险情况,并负责帮助船舶所有人与负责该搜救责任区的搜救中心建立联系,掌握救助进展情况;
(八)当搜救行动涉及到多个省级搜救中心的,报经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人即海事局分管局领导(以下简称:分管局领导)确定一个负责的省级搜救中心,其他搜救中心协助。负责的搜救中心应是最有效、快速组织起救助的省级搜救中心。根据事态的发展,需要做出调整的亦由分管局领导决定,由值班员通知有关各方。
第九条 海上发生需要救助的险情,值班员应立即通知交通部救捞局值班室,并保持联系,掌握情况。
第十条 值班员接收到险情报告后,除按本程序第八条执行外,还应了解船舶遇险的性质、核实遇险人数、遇险水域的海况、水温及救助要求等情况,作好记录,并作好以下工作:
(一)值班员应保持同了解船舶遇险的机构、单位及个人的联系,跟踪了解遇险船舶自救、互救以及该辖区搜救中心采取搜救措施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二)遇险信息来源于非搜救责任部门,值班员,应立即(接报后0.5小时内)通知遇险责任区的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进行救助行动;
(三)遇险信息来源于搜救责任部门,值班员应向搜救中心了解已采取或将采取的救助措施的详细情况;
(四)当值班员接收到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水上险情时,应向交通部公安局值班室通报;
(五)当值班员接收到渔船、农用船或航空器在水上遇险时,值班员还应负责将险情通报给中国渔政指挥中心或民航部门。
第十一条 值班员根据《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规定将险情评定为:一般险情,重大险情,特大险情,按照不同的险情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值班员接到一般险情报告后,应及时(0.5小时内)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即海事局通航处处长或副处长(以下简称:通航处领导)报告;遇险人员在3人以下且为非工作时间时,由值班员负责处理,不必报告。3人及以上的,值班员应立即向通航处领导报告。涉及污染水域环境或其他事故,应按照本程序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要求处理。
通航处领导接到报告后,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1.5小时内)赶到值班室,了解掌握省级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救助行动的进展情况,并适时向分管局领导报告。
值班员应对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的救助行动进行跟踪,了解掌握险情的变化和救助行动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当险情发展为重特大险情时,应按重特大险情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接到重大险情报告后,值班员、通航处领导除应按照第十二条执行外,值班员还应提醒省级搜救中心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同时起草《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传真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交通部办公厅值班室。
本程序第十条(二)、(三)款的规定,不排除各省级搜救中心对其搜救责任区的险情全面负责的责任,亦不影响各省级搜救中心先期或将要采取的救助行动。
通航处领导到达值班室后,及时(0.5小时内)向分管局领导汇报,并提出应急处理建议。根据需要由分管局领导或按照分管局领导的指示由通航处领导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领导即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以下简称:常务副局长)报告。
根据需要由常务副局长向交通部领导报告,或由在京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向交通部领导报告。
分管局领导决定成立应急协调小组时,由通航处领导或值班员通知协调小组有关人员到搜救值班室。
应急协调小组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1.5小时内)到达搜救中心值班室。
值班员应及时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对救助行动的指导性建议和协调情况传达给负责搜救行动的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
值班员应根据险情或救助情况的发展或通航处领导的指令,起草《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续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传送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办公厅值班室。
当险情发展为特大险情时,应按特大险情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接到特大险情报告后,值班员、通航处领导除应按照第十条、第十三条执行外,经分管局领导或常务副局长批准后,将《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发送给国务院值班室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办公厅值班室。
值班员应根据险情或救助情况的发展或通航处领导的指令,起草《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续报。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发送给国务院值班室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办公厅值班室。
第十五条 接到溢油事故报告后,值班员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水上交通事故造成10吨及以下的溢油污染事故,当不涉及人命救助时,值班员作好电话记录,在工作时间内,立即报通航处领导;在非工作时间内,值班员应在下一个工作日的0900时前报通航处领导。
(二)操作性溢油事故,造成溢油10吨及以下的,值班员作好电话记录,在工作时间内,立即报船舶处领导;在非工作时间内,值班员应在下一个工作日的0900时前报船舶处领导。
(三)水上交通事故造成10吨以上的溢油污染事故,值班员应作好电话记录,并应立即(0.5小时内)向通航处领导汇报,并启动油污应急计划。
(四)操作性溢油事故(船舶在装、卸货油、加装燃油,以及排压载水
时引起的溢油),造成溢油10吨以上的,值班员作好电话记录,并应立即(0.5小时内)向海事局船舶处领导报告,启动油污应急计划,并按船舶处领导的指令处理。
(五)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的重特大溢油污染事故,由通航处领导请示海事局领导同意后,通知船舶处领导协助处理。
水上溢油事故10吨及以下时,各直属海事局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理,不需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交通部海事局)值班室。
第十六条 水上交通事故应按照交通部海事局制定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指南》等规定执行,并作好以下工作:
(一)值班员在工作日期间,接到搜救工作已结束的事故报告后,将事故情况报告转给交通部海事局安全处处理。
(二)值班员在非工作日期间,接到搜救工作已结束的事故报告后,除应按照上款的要求执行外,还应负责信息的接收和传达工作。
第十七条 值班员应将《海上搜救值班信息》及其续报抄送给交通部海事局办公室和党工部,以便编制政务信息和对外宣传,并作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当船舶处、安全处了解险情发展情况和搜救行动的情况时,值班员应全面准确的提供资料。
(二)值班员在搜救过程中,应及时将搜救情况整理成书面材料。
(三)通航处应在搜救行动结束后,按照通航处领导的安排,向省级搜救中心或搜救分中心了解搜救行动的详细情况,编写《海上搜救情况简报》。
(四)通航处应在重特大险情并造成10人以上失踪或死亡或造成重大污染的搜救行动结束后,3小时内起草完成搜救情况总体报告,以《搜救信息快报》的形式报交通部领导,抄送海事局领导。
(五)通航处只对搜救情况的准确性负责。整个搜救期间的政务信息和上网发布的管理由交通部海事局办公室负责,对外的宣传工作由交通部海事局党工部负责。值班员未经搜救中心负责人批准不得向任何单位及人员提供任何有关险情和搜救行动的情况。
第十八条 值班员应对交通部、海事局领导及相关人员到达值班室的时间和组织、协调搜救行动的情况及领导的指示、建议作好记录。
值班员应对有关搜救期间的电话联系内容作好记录。
值班员应对发出的《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及其续报的时间及接收人
员情况作好记录。
第十九条 支持性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二)《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
(三)《关于成立海上安全指挥部的通知》(国发〔1973〕187号)。
(四)《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在交通部建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批复》(国函〔1989〕50号)。
(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交人劳发〔1998〕691号)。
(六)《关于印发交通部直属海事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90号)。
(七)《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交海发〔2000〕298号)。
(八)《关于报送有关安全生产信息的函》(安监管函字〔2001〕20号)。
(九)《值班日志》
(十)《水上险情报告表》
(十一)《电话记录》
(十二)《海上搜救中心值班信息》
(十三)《搜救信息快报》
第二十条 本程序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