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力管道申请程序及主要准备内容
附件
压力管道资质
申请流程及准备的主要内容
一、申请流程
申请单位
进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网页进行网上申报
↓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5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受理,若不合格通知补正,若合格出具“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
↓ 申请单位
与鉴定评审机构协商评审时间,并在网上进行约请。
之后将以下资料寄送鉴定评审机构:
1、《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
3、“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4、自查报告
5、试设计文件。
↓ 鉴定评审机构
在鉴定评审实施日期的7日前,向约请单位寄发《特种设备鉴定评审通知函》。
组织鉴定评审组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鉴定评审(一般3个工作日完成)。
鉴定后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
申请单位
在6个月内,根据鉴定评审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 撰写“整改报告”,并将“整改报告”和见证材料寄送鉴定评审机构。
↓ 鉴定评审机构
收到整改报告后,进行确认。
符合要求后,在10个工作日网上上报国家质检总局。
↓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
↓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许可办公室 制证,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压力管道》。
↓ 申请单位
刻制《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压力管道》印章。建立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章使用管理制度。
二、工作内容
资质申请需准备得材料如下,其中/后为预申请工时
1、网上申请
需要填写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申请书,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申请许可类别(3)设计数量
(4)许可有效期内设计产品(5)设计人员概况(6)主要设计技术设备
2、鉴定评审
网上申请完成后约请鉴定评审机构,并寄送鉴定评审机构以下资料:(1)《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 1)《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办公地点见证材料(复印件); 5)单位主要资质证书(复印件); 6)审批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书(3)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压力管道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以下部分: 1)质量保证手册 A、术语和缩写 B、适用范围 C、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的描述
2)程序性文件
A、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管理制度 B、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C、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D、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
E、压力管道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制度 F、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管理规定 G、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更改管理规定 H、压力管道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规定 I、压力管道设计条件图(表)编写制度 J、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签署及标准化审查制度
K、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档案(含电子文档)保管管理规定 L、压力管道设计文件质量评定及信息反馈管理规定 M、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使用管理规定 N、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
3)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A、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品种划分规定 B、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遵循的标准规范 C、压力管道制图标准规定 D、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E、压力管道设计布置规定(管道、阀门、管件)F、压力管道材料设计规定(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焊接材料)G、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管道、管件、法兰、阀门、垫片、紧固件)H、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作用、选用原则、位置、跨距)I、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直管壁厚计算、弯管壁厚计算)J、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K、压力管道防腐、保温及色标规定
4)设计管理、技术有关记录表、卡
A、压力管道项目评审记录表、设计任务书 B、压力管道项目计划表 C、压力管道设计调研记录 D、压力管道设计计算书 E、压力管道设计校审记录卡 F、压力管道印章使用登记表 G、压力管道设计成品交付表 H、压力管道设计变更单 I、压力管道设计工程回访记录表 J、压力管道设计产品索引表
K、压力管道技术规范、标准图分发、收回记录表
(4)自查报告
1)单位的综合情况(包括机构设置、人员情况)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历史及现状
3)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转情况及分析 4)设计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分析 5)试设计文件及相关材料 6)设计审批人员的设计经历
7)执行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情况及分析 8)对已设计过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9)对仍需恢复使用的原有设计文件的清理及处置情况 10)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试设计文件
本次压力管道资质申请为GA1(1),GA1(2),GC1(1),GC1(2),GC1(3),GC1(4)共6个级别,供需试设计12套。
GA1(1)级别设计介质分别为有毒气体、可燃易爆气体; GA1(2)级别设计介质分别为有毒液体、可燃易爆液体; GC1(1)级别设计介质分别为极度危害气体、季度危害液体; GC1(2)级别设计介质分别为甲类可燃气体、甲类可燃液体; GC1(3)级别设计介质分别为可燃流体、有毒流体。GC1(4)级别设计介质分别为气体、液体。每套试设计文件包含以下内容: 试设计
1)计算书 A、水力计算
B、强度计算(直管壁厚、弯管壁厚)C、保温层计算
D、应力计算(轴向推力、固定推力)2)说明书
包括管道、管材选取、管件、法兰、阀门、垫片、紧固件选取、设备保温、防腐、涂色规定及施工验收过程等。
3)首页图 4)工艺流程图 5)设备布置图 6)管道布置图 7)管道特性表 8)管路表 9)管架表 10)图纸校审记录 11)质量评定卡 12)设计任务书
目前已完成以下工作量:需要填写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申请书,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申请许可类别(3)设计数量
(4)许可有效期内设计产品(5)设计人员概况(6)主要设计技术设备(7)质量保证手册
A、术语和缩写 B、适用范围
C、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的描述
(8)程序性文件
A、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管理制度 B、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C、压力管道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D、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
E、压力管道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制度 F、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管理规定 G、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更改管理规定 H、压力管道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规定 I、压力管道设计条件图(表)编写制度 J、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签署及标准化审查制度
K、压力管道设计文件档案(含电子文档)保管管理规定 L、压力管道设计文件质量评定及信息反馈管理规定 M、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使用管理规定 N、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
(9)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A、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品种划分规定
B、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遵循的标准规范压力管道制图标准规定 C、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D、压力管道设计布置规定(管道、阀门、管件)
E、压力管道材料设计规定(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焊接材料)
第二篇:压力管道申请说明
当前的位置:国家质检总局>办事大厅>质量监督>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及设计文件许可>办事指南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及设计文件许可
设定依据
设计单位资格许可条件
实施机关
许可程序
许可期限
许可增项
复查换证
变更与延续
设计文件的鉴定程序和要求
收费依据
一、许可项目名称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及设计文件鉴定
二、设定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三、设计单位资格许可条件
申请从事特种设备设计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当地政府依法颁发的登记、注册证件;(二)有与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
(三)有与设计相适应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装备和手段;(四)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运转;(五)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能认真执行;
(六)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能够保证设计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学会、协会、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与设计、制造、安装无关的单位不能申请设计资格。设计单位的具体许可条件见相关的设计许可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四、实施机关
(一)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
1.固定式压力容器(A级);
2.移动式压力容器(C级);
3.利用分析设计方法(SAD)设计的压力容器。
(二)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实施:
固定式压力容器(D级)。
五、许可程序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鉴定评审、审批、发证等程序:(一)申请
需要取得设计许可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填写申请书(申请书从相关网站下载,一式四份),向受理、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附以下材料(各一份):
1.依法取得的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当地政府依法颁发的登记、注册证件复印件;
2.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的其他材料。
(二)受理
许可实施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试设计
对所申请的设计范围没有相应设计或者制造经历的,应当进行试设计。试设计的具体要求见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四)约请鉴定评审机构
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携带经批准受理的申请资料,约请鉴定评审机构进行现场实地鉴定评审(鉴定评审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鉴定评审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鉴定评审机构在完成现场实地鉴定评审工作后,向许可实施机关出具鉴定评审报告。(五)审批、发证
许可实施机关经过审查,履行审批程序,符合条件的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正、副本各一份);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审批的许可项目,以国家质检总局名义颁发许可证。
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特种设备许可证办公室(地址、电话、电子邮箱在相关网站上公布)负责申请书的接受和许可证的发放。具体的程序见设计许可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六、许可期限
(一)许可实施机关接到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
(二)鉴定评审机构在接到约请后5日内作出工作安排,在3个月内完成鉴定评审工作,并在鉴定评审工作结束后的3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三)许可实施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手续,并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许可证。(四)申请书被批准受理后,申请单位应当在1年内约请鉴定评审机构完成鉴定评审工作,否则应当重新办理申请受理手续。
七、许可增项
获证单位在其有效期内需要增加许可项目、种类、类别、品种等的,按照重新申请办理手续,但如果基本条件(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未发生变化的,可以不履行鉴定评审程序。
八、复查换证
设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6个月前,应当按照许可申请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复查换证。复查换证的具体要求见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九、变更与延续
(一)获证单位如因单位名称、地址发生变化,应当填写变更申请书(在相关网站上公布),出具变更的相关证明,由发证机关换发许可证。
(二)获证单位在按照规定办理复查申请后,由于单位地址变更、改制、灾害、战争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需要延续已取得的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办理延续手续,但延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十、设计文件的鉴定程序和要求
设计文件鉴定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或者社团组织进行,具体承担机构及其承担的范围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设计文件鉴定包括申请、审查鉴定、出具鉴定报告等程序:(一)申请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填写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在相关网站上公布),并携带以下设计文件,向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提出设计文件鉴定申请:
1.设计图纸; 2.设计说明书; 3.设计计算书;
4.产品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 5.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的其他资料。
需要送交的设计文件详见相应的设计文件鉴定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设计资料不便于寄送的,设计单位可以申请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到生产场所进行设计文件鉴定。(二)审查鉴定
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设计文件鉴定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鉴定,比较简单的设计文件应当在15个工作日完成,比较复杂的设计文件一般不应当超过30个工作日。
(三)出具鉴定报告
经审查鉴定符合要求的设计文件,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在总图等相关文件上盖注设计文件鉴定专用章,并出具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应当书面给予说明。
(四)变更
设计文件需变动影响安全性能的主要结构、主要部件的,应当重新办理鉴定手续。因原设计单位的名称发生变更,需要更改设计文件上的设计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可以凭名称变更证明向鉴定机构申请变更。
具体程序见相关的设计文件鉴定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十一、收费依据
《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锅炉等特种设备审查及检验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1]10号),《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的通知》(质检办财【2011】364号)。
第三篇: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
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程序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压力管道设计的各设计阶段的管理。设计阶段包括设计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工作职责
2.1 主管院长负责工程项目组人员的批准。
2.2 所长负责《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开工报告》的一审,院总工(副总工)负责二审,主管副院长负责批准。
2.3 项目负责人负责按规定要求控制各个设计环节,并对承担的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
3.管理程序
3.1 设计策划
3.1.1 设计所在接受压力管道设计任务后,推荐项目负责人,组成工程项目组,由主管副院长批准。
3.1.2 项目负责人要了解工艺流程及压力管道重大技术方案和重要非标准设备的工艺和结构要求。
3.1.3 项目负责人组织并参加设计方案的制定及对有关压力管道进行设计准备,主管院副总工程师对重大设计技术方案的策划进行审核。
3.1.4 项目负责人编制《工程项目开工报告》,院管工程由设计所所长(副所长)第一审核,院总工(副总工)第二审核,主管副院长批准。所管工程由所总工(副总工)审核,所长(副所长)及院主管副总工程师批准。27
3.1.5 确定具备资格的设计、校核、审核、审定人员,按《压力管道设计各级人员考核制度》和《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责任制》的规定明确各自职责。
3.2 组织和技术接口
3.2.1 外部接口
由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对外部提供的信息形成文件,定期评审,外部接口包括:设计委托书、批文、资料函件及顾客提供的设计条件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3.2.2 内部接口
a)明确各专业设计分工范围及协作关系
b)所有内部接口资料应形成文件,填写《设计条件及资料提供单》,经专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审查签字。接受专业应判明内容,名称统一后签收,当发现不适用时,要求重新提出资料文件。
3.3 设计输入
在项目各阶段及各专业展开设计工作前,所有输入资料都必须形成文件。
3.3.1 输入内容
a)压力管道设计委托资料,审批文件;
b)压力管道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气象、地形、水文、规划、地震等现状资料;
c)压力管道设计中拟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
d)主要材料的选用;
e)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3.2 设计输入评审
在《工程项目开工报告》编制后进行设计输入评审,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负责人评审,并对设计输入内容进行指导确认,填写《设计输入
评审表》,所总工(副总)负责审核。
3.4 设计输出
3.4.1 输出内容要求
a)压力管道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规定》。
b)各文件编制格式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c)概预算应按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d)向顾客提交设计说明、设备材料表、设计概(预)算,设计图纸及压力管道设计计算书。
3.4.2 设计输出评审
压力管道设计输出文件发放前应进行评审。
a)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应执行《院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规划)和初步设计管理办法》并填写《审核记录单》。所管工程要参照类比执行。
可研和初设的图纸和施工图设计由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依照《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责任制》对图纸、计算书进行校审,并填写《校审单》。
b)评审不合格或签署不全,由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设计人修改完善至达到规定要求。
c)对施工图设计,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负责人、设计人按《工程设计相关专业协调工作制度》进行会签。
3.5 设计评审
3.5.1 评审内容
a)对各阶段输入、输出阶段成果是否满足设计委托、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
b)发现和纠正设计缺陷和不足,保证输出满足输入要求。
c)评价满足质量特性要求的能力,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5.2 评审方式
采用会议形式进行评审。
评审会由所总工(副总)主持。参加人为主管副院长或主管院副总工、所长(副所长)、所总工(副总工)、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等参加,必要时可邀请顾客代表参加。
3.5.3 评审会由项目负责人填写《设计评审纪要表》。
3.6 设计验证
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对设计成果进行设计验证,确保设计阶段的输出满足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并形成文件和记录。
3.6.1 验证范围
a)压力管道基础设计资料,专业间配合数据及图纸。
b)输入、输出数据及计算书。
c)图纸及文件。
3.6.2 验证形式和方法
a)设计验证的基本形式是设计校审。
b)必要时可采取如下方法验证:
①进行复核计算(或交换方式进行计算);
②将新设计与证实的类似设计、设备材料进行比较;
③试验和证实。
c)如采取(b)款验证方法应由校审人填写《设计验证记录》。
3.7 设计确认
在各阶段成功的设计验证之后,进行设计确认,如有不同预期用途,也可以进行多次确认。
3.7.1 设计确认是在压力管道设计文件发送顾客之后,由顾客或上级主管部门确认。设计确认一般为:
a)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审查;
b)初步设计审查;
c)施工图交底。
3.7.2 确认方式
a)会议确认,由业主或上级部门主持召开,根据需要我院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确认结果由会议主持单位发布正式确认文件。
b)由业主或上级部门以文字或批文方式确认。
3.8 设计更改
按《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签署、审批、变更制度》文件执行。
4.相关文件
《设计过程控制程序》NCMD-QMS7-B1-2002
编制:郭懋宏徐扬纲
审核:及鹏
批准:李建勋
第四篇:压力管道施工申报程序
一、受理机构
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二、相关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三、许可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营业执照;
2、具有适应压力管道安装需要的质量体系;
3、有所申请范围内压力管道的安装业绩和安装能力;
4、通过工程项目证明安装质量合格,安全性能可靠;
四、许可级别 GB1级:燃气管道 GB2级:热力管道
GC2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
(1)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GC3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GC2级管道划分为GC3级:
(1)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五、许可程序
1、申请
①、申请单位参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申请书填写说明》填写《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申请书》(一式四份
附电子文件);
②、同时准备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建筑业企业
资质复印件、质量保证手册等相关资料;
③、携以上资料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事大厅(许红娟 024-31512671)进行申报。
2、受理
①、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单位,许可实施机关在4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且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
②、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实施机关在4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3、鉴定评审
①、申请受理后,申请单位应约请具有相应资格的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工作。
②、评审工作分为条件初审、安装质量评审和联审:
③、条件初审是全面审查安装单位应具备的条件,重点对管理者代表,责任师及项目负责人的审核、人员条件和设备条件
的审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及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查。
④、评审机构将条件初审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交申请单位和受理机构。申请单位根据评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
进行整改,形成整改报告交评审机构。评审机构对申请单位的整改进行审核,形成报告交受理单位。受理单位根据评
审报告决定是否向申请单位签发试安装许可证。
⑤、申请单位拿到试安装许可证后进行安装质量评审的压力管道安装工程。
⑥、工程完工后约请评审机构进行安装质量评审。主要审查申请单位安装压力管道的能力。
⑦、联审对条件初审和安装质量评审结果进行复核,重点审查条件初审和安装质量评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⑧、联审结束后,评审单位出具联审报告:具备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和不具备条件。
5、审批
①、鉴定评审报告经鉴定评审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鉴定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鉴定评审报告及资料上报许可实施机关。
②、许可实施机关收到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报告及相应资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或者不批准手续。
6、发证
①、对批准的申请单位,等待许可证实施机关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②、对未予许可的申请单位,2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的设计许可申请。
7、换证
①、安装单位在《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换证《申请书》。
②、换证的申请、受理、鉴定评审程序按上述规定执行。评审方式与联审相同。
六、申请资料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申请书填写说明》(一式四份)及电子版;
2、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3、建筑业企业资质复印件
4、质量保证手册
5、升级、换证、增项:原证书复印件
第五篇:压力管道资质申报程序
压力管道申报程序
一、受理机构
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二、相关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三、许可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营业执照;
2、具有适应压力管道安装需要的质量体系;
3、有所申请范围内压力管道的安装业绩和安装能力;
4、通过工程项目证明安装质量合格,安全性能可靠;
四、许可级别 GB1级:燃气管道 GB2级:热力管道
GC2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
(1)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GC3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GC2级管道划分为GC3级:
(1)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五、许可程序
1、申请
①、申请单位参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申请书填写说明》填写《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申请书》(一式四份附电子文件);
②、同时准备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建筑业企业资质复印件、质量保证手册等相关资料;
③、携以上资料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事大厅进行申报。
2、受理
①、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单位,许可实施机关在4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且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
②、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实施机关在4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3、鉴定评审
①、申请受理后,申请单位应约请具有相应资格的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工作。
②、评审工作分为条件初审、安装质量评审和联审:
③、条件初审是全面审查安装单位应具备的条件,重点对管理者代表,责任师及项目负责人的审核、人员条件和设备条件的审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及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查。
④、评审机构将条件初审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交申请单位和受理机构。申请单位根据评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形成整改报告交评审机构。评审机构对申请单位的整改进行审核,形成报告交受理单位。受理单位根据评审报告决定是否向申请单位签发试安装许可证。
⑤、申请单位拿到试安装许可证后进行安装质量评审的压力管道安装工程。
⑥、工程完工后约请评审机构进行安装质量评审。主要审查申请单位安装压力管道的能力。
⑦、联审对条件初审和安装质量评审结果进行复核,重点审查条件初审和安装质量评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⑧、联审结束后,评审单位出具联审报告:具备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和不具备条件。
5、审批
①、鉴定评审报告经鉴定评审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鉴定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鉴定评审报告及资料上报许可实施机关。
②、许可实施机关收到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报告及相应资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或者不批准手续。
6、发证
①、对批准的申请单位,等待许可证实施机关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②、对未予许可的申请单位,2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的设计许可申请。
7、换证
①、安装单位在《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换证《申请书》。
②、换证的申请、受理、鉴定评审程序按上述规定执行。评审方式与联审相同。
六、申请资料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申请书填写说明》(一式四份)及电子版;
2、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3、建筑业企业资质复印件
4、质量保证手册
5、升级、换证、增项:原证书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