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计划任务书
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2016年度研究工作进展
实验室名称: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
李来胜
依托单位名称: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联系电话:
020-39310185, ***
年
度:
2016年
2017年3月10日填报
一、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基本情况
广东省环境保护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5年又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序列。化学与环境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拥有总建筑面积达3.25万平方米的三栋实验大楼;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整合化学、环境、材料等学科方向后,“能源与环境化学的理论与应用技术”为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化学与环境学院整体进入了国家“211”重点工程学科。2015年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是华南师范大学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序列的七个学科群之一。学院拥有教育部电化学储能电池材料与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院有价值达3000余万元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具备了进行科研的基础条件。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项,“863”课题2项、“973”项目1项及省部级纵向、横向课题共计1亿元以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00多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
(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
广东省环境保护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下设环境功能材料在催化臭氧氧化中应用研究、环境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环境功能材料在生态治理与修复中应用研究三大研 究方向。
环境功能材料在催化臭氧氧化中应用研究方向紧紧扣住水污染控制技术这个主题,(1)重点研究改性碳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催化臭氧氧化微污染水和再生水深度处理中应用等;(2)重点研究改性 MCM-41和SBA-15等新型系列介孔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催化臭氧氧化中应用等;(3)重点开展催化臭氧氧化及其与生物耦合技术用于微污染水和污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该研究团队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用于微污染水和再生水深度处理、新型高效催化臭氧氧化催化剂的研制和改性等方面提出在介孔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直接加入活性组分使其进入分子筛骨架,解决了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溶出即稳定性问题,从而避免了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水体的二次污染问题。
环境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方向以典型环境污染物(POPs、PCBs等)的处理为牵引,重点从光催化降解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1)室温光化学合成微/纳结构光催化材料、利用微/纳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处理环境污染物,并研究其反应机理;(2)无机及聚合物光催化材料的光化学合成及性能;(3)聚合物微球材料,涉及合成、印迹构筑与吸附性能研究;(4)光催化材料传感器,主要包括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的构筑与性能研究;(5)铋系可见光催化材料的能带调节及污染物降解机理;(6)多孔材料,利用模板构筑大孔、介孔材料,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
环境功能材料在生态治理与修复中应用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土壤和水环境中特征污染物(如有毒污染物、常规污染物CODcr、氨氮等)的治理与修复材料。重金属治理与修复材料主要针对铬、镉、砷、铅等污染问题进行研发,包括纳米零价铁材料、纳米氧化铁系列磁性吸附材料、微纳米氧化铝吸附材料、新型重金属固定材料、重金属污染 2 事故应急处理材料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治理与修复材料主要针对阻燃剂(多溴联苯醚类)、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进行研究,研发高效催化降解材料。同时,建立适合南方气候的土壤和水环境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开发快速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和监测设备,快速评价土壤和水环境毒性。组建期间主要研究以蚯蚓、蔬菜和大型蚤等为代表的生物对土壤和水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结合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化学分析和生物毒性测试,以及环境功能材料本身的生态效应,对修复后的环境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指导环境修复过程的进行。
(三)实验室主任及科研团队
李来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2005 年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化学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及修复技术,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MCM-41 和SBA-15 等介孔材料的研制及其在环境催化中应用等方面研究。正主持或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和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纵向项目。发表50 余篇SCI 收录论文,共被他引800 余次;国家发明专利5 项。
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3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授和研究员)12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 31 人(境外博士学位5人),占88%;“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3 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具有境外高校学习(访学)经历的教师19人,占专职教师比例54%;45岁以上的9人,45岁以下的26人。现已形成1支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政治素质好、群体实力强、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科研队伍。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进展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系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批准建设的第一批省级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粤环[2015]97号文)。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以解决我国中长期环境保护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状况,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模拟手段研究重大的环境问题,确定各类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方案;开展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所需要的新型环境功能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国中长期污染物减排以及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逐步成为我国高水平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控制及修复的环境功能材料实验基地。
获批建设后,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首先成立了实验室的管理机构。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主要由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研制及其在环境中应用研究的主要成员、以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的研究人员组成,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由实验室主任负责检查研究课题进展状况。目前,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包括行政、辅助、科研3个板块,由实验室主任和常务副主任组成行政班底,负责本实验室的科研及日常工作;设立专职秘书辅助实验室正、副主任开展工作;科研方面,分成三个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研究室。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围绕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在新型催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材料研制与开发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内和广东省实际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成套技术方案。
图1 代表性授权发明证书
2016年,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项目14项,总金额823万元。依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化学与环境学科群,购置大型仪器8台,总金额240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承担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化学与环境学科群任务,成功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三、重点项目的落实情况
(一)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按计划修缮实验场地,购置科学仪器8台,且大部分为进口大型仪器,总金额约240万元。建立了水污染控制新材料研发及其应用研究室,具备承担国家级水污染控制方面的重大科学研究课题的基础条件,具有对国内外开放进行合作的基础条件,并能对部分本校学生和外专业研究生进行自主创新性科学研究提供条件。
(二)科研团队及人才培养
环境功能材料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3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授和研究员)12人,副高职称(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 31 人(境外博士学位5人),占88%;“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具有境外高校学习(访学)经历的教师19人,占专职教师比例54%;45岁以上的9人,45岁以下的26人。
目前,每个研究方向上有1名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1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2016年,利用国家、广东省和学校的引进人才政策,成功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四、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通过对环境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有助于解决广东省水污染 控制与治理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建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设备产品体系,带动我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为国家和地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示范,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此外该平台的建立,也同样可用于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控制。
五、年度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按计划成立了重点实验室管理机构,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依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化学与环境学科群,购置多台进口大型仪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成功引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省财政暂无为本实验室配套资金,如获资助,将更有利于重点实验室的发展。
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将进行系统技术集成和应用(如高级氧化与生物集成技术),建立典型工业废水、城市再生水深度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示范工程,并申报国家或广东省有关科技奖项;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将比较全面的解决广东省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带动我省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第二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附件3:
实验室名称:学科分类:依托单位:主管部门: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 人:联系电话:传
真:电子邮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00三年制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研究类别(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研)置计划(附清单)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招聘计划及学术委员会提名与介绍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落实情况)
八、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落实情况,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此项可不填)
九、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论证意见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第三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附件2: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封面格式)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五年制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
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八、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九、依托单位意见
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件1.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报告(招聘过程、推荐人选详细介绍、依托单位推荐意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件2.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其中研究人员按照研究单元排列。)附件3.学术委员会提名名单 附件4.实验室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5.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清单 附件6.实验室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7.实验室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8.实验室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
第四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格式)
附件2: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格式)二○一一年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
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八、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九、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意见
十二、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1.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报告(招聘过程、推荐人选详细介绍、依托单位推荐意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2.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其中研究人员按照研究单元排列。)
附3.学术委员会提名名单
附4.实验室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5.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清单
附6.实验室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7.实验室重要获奖清单
附8.实验室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
第五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开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信息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排污单位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5号)和《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联合发文 环发„2007‟108号)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大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燃油火电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含石化)、建材、冶金、发酵、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国控重点污染源。具体名单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确定并公布。
第三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污染源环境信息的采集、处理、评价、公布、反馈和监督过程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并逐步实现信息化。
第四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每年评价一次,按照各排污单位的环境信用状况,评价结果分环保诚信、环保警示、环保严管三个等级,依次以绿牌、黄牌、红牌标识,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等媒体上公开评价结果。评价过程不得向排污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2项指标:
1、废水排放情况;
3、废气排放情况;
5、噪声排放情况;
2、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执行情况;
4、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执行情况;
6、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
7、排污费缴纳情况;
9、违法排污情况;
8、污染物排放申报情况;
10、环境污染事故(事件)发生情况;
11、环境行政处罚情况;
12、环境污染信访投诉情况。
第六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结果分为三个等级,以绿牌、黄牌、红牌标识:
(一)环保诚信企业,用绿牌标识。评价标准为上述12项指标全部合格,即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没有经查实的、未完成整改任务的环境污染信访投诉案件,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得评为环保诚信企业。
(二)环保警示企业,用黄牌标识。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则为环保警示企业:
1、污染物超标排放,但程度不严重:废水或废气主要污染因子超标少于1倍(含1倍),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的控制指标少于1倍(含1倍),或排污单位厂界噪声超标造成扰民问题;置;
2、固体废物(不含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处理处
3、被责令限期缴纳排污费,但逾期未缴纳;度;
4、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或环保“三同时”制
5、发生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事故(事件);但没有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6、因环境问题被群众投诉,经查证情况属实,(三)环保严管企业,用红牌标识。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则为环保严管企业:
1、污染物超标排放,程度严重:废水或废气主要污染因子超标1倍以上,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的控制指标1倍以上;
2、危险废物未按规定处理处置;
3、虚报、瞒报、拒报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
4、阻挠、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现场监督检查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监测机构)现场监测;
5、私设暗管、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
7、被暂扣或吊销排污许可证。
第三章 评价机构与程序
6、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件);
第七条 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承担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各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按季度向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上报监督性监测报告,并对监测数据负责。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审核监督性监测数据,并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抽查监测。环境监测机构现场监测后,须在30个工作日内将监测报告反馈被监测单位。
第八条 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第2项、第4项以及第6至第12项信息收集整理,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第1项、第3项、第5项信息收集整理,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相关信息报送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
第九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各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初评结果,并将初评结果书面告知被评价单位。被评价单位应当自接到书面告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反馈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逾期视同无异议);对初评结果有异议的,应同时提供相关资料或证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对被评价单位的反馈情况进行复核后,拟定评价结果。
第十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在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等媒体上对拟定评价结果公示7天,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调查、核实公众反映的问题,确定评价结果。
第十一条 评价结果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正式公布,并书面告知被评价单位,同时抄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在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损害公众利益或给被评价单位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与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加强合作,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管理,并利用经济手段,推进绿色信贷,防范信贷风险。
第十四条 对环保诚信企业(绿牌标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以下环境管理措施:号评定;
(一)优先推荐参加“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
(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或技术改造申请环保专项资金补助时,予以优先安排;予以优先推荐;
(三)企业评选各类先进,在出具环保审核意见时,(四)连续三年获得绿牌的环保诚信企业,需要出具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意见或环境保护守法证明的,免除现场核查环节,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第十五条 对环保警示企业(红牌标识)和环保严管企业(黄牌标识),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大现场监测频次和巡查力度,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督促排污单位切实履行环保责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提高治污水平。
对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排污单位,由有相应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排污单位,由有相应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予以查处。
第十六条 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价实行动态管理。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状况在同一评价周期内发生变化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及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其环境保护信用等级予以变更,完成整改任务的排污单位实施信用修复;属于恶意或情节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排污单位降为环保严管企业,并且不予信用修复。变更情况及时通报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中的相关部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执行。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