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芳先进事迹

时间:2019-05-13 07: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德芳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德芳先进事迹》。

第一篇:李德芳先进事迹

她是一位退休职工叫李德芳,今年51岁,这些年来李德芳承担了三个家庭的生活重担,一个是瘫痪在床七年的前夫老孙,和双目失明并有精神残疾的儿子孙凯;一个是86岁瘫痪在床的公公和83岁双目失明的婆婆;还有我90岁高龄的父亲和86岁的母亲。1988年因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有一儿子因先天性原因导致双目失明,继而发生精神失常。李德芳于1989年成立了新家,一家四口人(包括公婆)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舒心。2002年4月厄运降临,前夫由于脑出血导致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无人照顾。李德芳毅然决然的担起了照顾前夫和双目失明的儿子的重担,李德芳每天早晨六点多起床赶到前夫家,照顾前夫的起居,喂吃喂喝。尤其是前夫大小便失禁,每天都要把屎尿拉在裤子上,有时候还把屎拉到床上后用手抓起来,甩到墙上、门上。但没办法我清洗完墙壁、门之后还要帮前夫擦洗身体,翻身,按摩。李德芳是护士懂得护理,使得前夫瘫痪七年了,身体没有产生褥疮,肌肉也没有发生萎缩。俗话说的好“一日夫妻白日恩”,七年如一日,李德芳用坚强的决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颗善解人意的善心、爱心照顾着她的前夫和残疾的儿子。这么多年的洗涮使李德芳的双手患上了湿疹性皲裂,花去了昂贵的医药费也没有治好,她每天还得忍受裂口的疼痛,继续着每天的洗涮工作。

这些年来,令李德芳最寒心的是面对一个三十岁双目失明精神残疾的儿子,她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李德芳帮着他学盲文、学按摩。2000年扶持他开了一个盲人按摩店,李德芳艰辛的帮助他,开导他。但因孩子患精神病打闹不休,而放弃了按摩店的工作。现在她每天得面对他无理取闹的纠缠、回答他提出的无休止的无法回答的问题,李德芳得一千个耐心的哄他开导他,给他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劝解。有时家里让孩子搞的鸡犬不宁,她只有忍耐。

在李德芳家,面对80多岁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的公公和80多岁高龄双目失明的婆婆,她依然像伺候前夫和儿子那样伺候着两位老人。每天给老俩口先把屎罐提出去刷干净,再把屋里的卫生打扫了,再给他们做饭。春去秋回,十年如一日。08年9月份,公公去世,婆婆悲伤至极,李德芳安慰婆婆跟她聊天,使她心情有所好转。

多年来,李德芳为了孩子、为了老人、为了病人,她付出了所有的心血、所有的代价,虽然失去了很多,牺牲了很多,但是李德芳换来了他们的安宁和幸福。她只有无奈,也只有忍耐,有时候邻居们都很同情她说“你真是个好心人,你太辛苦了!真是苦了你”,这样的话李德芳真是听的太多了。这些年她是很苦,有多少辛酸让她无法对人们诉说,她忍了,她坚持了,李德芳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她觉得人活一辈子能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别人的幸福那是值得的。李德芳虽然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它真正体现了李德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提倡关爱老人、孝敬父母、孝敬公婆、关爱孩子,给有困难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

第二篇:刘琼芳先进事迹

刘琼芳先进事迹

人民的好医生

——追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刘琼芳

王景山

2011年7月9日,79岁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琼芳,在无限眷恋中永远告别了她一生挚爱的工作岗位和胜过亲人的患者……

噩耗传出,朝夕相处的同事及患者和患者家属上千人,闻讯后从四面八方赶来医院,含泪为这位从医56年、曾救治千千万万病人的好医生送行。长长的送葬队伍中,85岁的市民段秀云泪流满面颤抖地喊着:“刘主任呀,你救人千千万万却没把你自己救活呀,俺们老百姓需要你、爱你、舍不得你呀……”

治病是天职

“无论何时何地,治疗、解除病人的痛苦既是医生的天职,也是医生的道德义务。” 这是刘琼芳生前多次向身边同事们说的话。

1955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的刘琼芳被分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与她同期分来的几位同学,都因不习惯北方生活,不久就调回四季花开的广州。生于广东顺德的刘琼芳,面对渴望救治的病人,医生的天职让她毅然选择了坚守。

女儿杨文君回忆说:“妈妈曾经说过,留下来是因为很多病人离不开,如果只想着过自己舒服的日子,那肯定不是好医生。”

院长郑志敏、党委书记董良华向记者介绍,刘琼芳大夫把自己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医院献给了病人,经她诊治的病人累计达11.4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5万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她把救死扶伤作为至高无尚的职业追求,将一颗博爱之心全部倾注在病人身上。长期的身体透支导致她积劳成疾,1974年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1991年、2004年和2009年又分别做了甲状腺癌切除、胆囊切除和肺癌切除手术。每次手术后她便坚决要求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和同事们都心疼地劝她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可她总是说:“这里的病人我放心不下,我心里惦记他们啊。”即使在弥留之际的抢救中,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些病人。

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看护刘琼芳的护士马梅泣不成声地说,上着呼吸机的刘主任不能说话了,就艰难地用笔与前来看望的同事交流,“我的时间不多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给病人看好病是我的最大快乐。”

病人即亲人

与刘琼芳共事36年现已是副院长的赵会颖深情的向记者回忆,刘琼芳主任生前给病人看病时,生怕听诊器凉着病人,总是习惯地一边把早已捂热的听诊器贴向患者一边亲切问诊。她总是对我们说,“咱们做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来看病的人都不容易,常是贫病交加,要尊重病人的生命。不管是高干、普通干部、工人、农民,在我的心中他们没有贵贱之分都是病人,不能看贫富和社会地位开方子。”

数年前,一位来自山区的老大爷,走了多家医院病情也不见好转,慕名找到刘琼芳。刘琼芳和蔼地让老人躺在床上,掀开带着汗味的脏上衣,拿出早已捂热的听诊器轻轻放在病人的胸口。然后,又亲手脱下病人的袜子仔细进行察看。病人急需住院,但床位已满,刘琼芳亲切地说,今天,您就暂时睡在我的办公室里,待什么时候有了床位再搬到病房去。

老大爷感动得热泪满面,哽咽着说:“我走了那么多医院,还是头一回遇上刘大夫您这样的好医生啊!”

辗转三四年没有治好的病,经刘琼芳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到一个月就治好了。出院那天,不善言辞的农村老汉,深深地给刘琼芳鞠了一个躬说:“刘大夫,俺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走了……”

1983年,桥西街道居委会一位老大姐冒昧找到刘琼芳,说小区有位70岁的孤寡老太太,卧床不起就是不去住院。居委会想找个医生来家里给看,她说你们要找就给我找刘琼芳大夫。

刘琼芳记起,老人5年前来住过院。便说:“大姐,你回去告诉她,我去。”

从此,刘琼芳每到星期天就骑车往返20多公里给老人看病。不久,又一位住在市东南角的肺病患者也找上门来,她又答应了。看两位病人转上一圈要40多公里,10年风雨无阻下来,刘琼芳跑了近2万公里,半个地球的距离。

人民的怀念

刘琼芳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一,谢绝接受一切礼品;二,不设灵堂;三,不开追悼会;四,不搞遗体告别。

今天,刘琼芳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个月了,但人们对她的怀念越来越深。

在她简朴的家里有4个大纸箱子,里面装满了各式笔记本。那是她从1960年到2009年间记的病例,一共8000多个患者的姓名、年龄、职业、症状特点、检查结果、诊断结论、用药和治疗效果、住院与出院时间等,被她用工整的蝇头小字详细地记录下来。

望着那些已经泛黄的笔记本,多少人潸然泪下,多少年轻的白衣天使暗下决心,学习刘琼芳、做人民的好医生!

有人说,刘琼芳是一部大书,她那1000万字的病例记录便是一部没有出版的伟大医学著作。

石家庄市十大名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冯燕光说,刘琼芳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病人着想,她是我们心中的好医生、好同事、好朋友,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刘琼芳去世后,医院为纪念她、学习她,筹款20万元设立刘琼芳基金,用于奖励刘琼芳式的好医生和救助特困患者。

一对叫赵志强、赵志建的兄弟俩,听说记者来医院采访刘琼芳事迹,与其他病人家属特意找来抢着介绍。原来,他们的父亲生前曾得到刘琼芳无微不至的救治,被判定最多只能再活3个月的父亲,在刘主任的精心治疗下竟奇迹般活了3年。2002年,器官衰竭的父亲最后一次病危住院,连续多日抢救后,刘主任把他们家属叫到一起,要他们做好病人后事的心理准备,并特意嘱咐,老爷子走后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她。两天后的凌晨5点病人停止了呼吸,慌乱中赵志建想起刘主任的嘱咐便打去电话。十几分钟后,刘琼芳急匆匆自家里赶来,帮着给逝者穿好衣服并送到楼梯口,深情鞠了个躬说:“老同志,请走好!”

年近花甲的赵氏兄弟动情地说,我们全家都永远忘不了刘主任,她是真正心里装着病人的人民的好医生。

第三篇:刘琼芳先进事迹观后感

刘琼芳先进事迹观后感

观看了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为之震撼。她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她从医五十四年,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却从没开过一张昂贵的药费单,没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她身患多种癌症先后做过四次手术,仍执着的守着她心爱的工作岗位,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大医精诚、大爱无言,她心系群众,显示出一生为民的崇高精神,昭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我们从她的身上读出了对爱的责任,她没有“惊天地 泣鬼神”的豪言壮举,有的只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淡泊名利的爱岗敬业。她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刘琼芳从来没有提起自己有多么壮丽伟大的理想,但是我坚信:她不仅有理想,而且是非常坚定执着的理想,虽然她没说,但是她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在认真诠释着她的信念和她的坚守。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心很容易变的浮躁浅薄,变的急功近利,变的阴暗势力,惟其如此,象刘琼芳一样执着于医学专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境界高尚。

学习刘琼芳的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工作执着的追求,学习她对工作精益求精,学习她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刘琼芳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敬业、精业,忠于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

第四篇:王兰芳先进事迹范文

朴实无华的天健“劳模”

——行政管理部王兰芳

王兰芳,招远地面上小有名气的面点师,年轻时参军保家卫国,退伍后潜心钻研面案功夫,香掉牙的千层饼和花样繁多的面点是他的拿手绝活,十年来,他放弃社会上的高薪聘请,甘心在天健做一名普通的面案厨师。年近花甲的他其貌不扬,凡尝过他做的面点之人,始终不能相信这是出自他手。一位心灵手巧、铁面无私、心地善良的老同志,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厨房第一线,他的出勤率是天健第一,他总是靠在公司,即使是周末也不休息,他是天健集团厨房名副其实的“大管家”。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开展餐厅管理工作,只为天健员工能吃上健康绿色的蔬菜和可口的面点,从饮食上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他是建设幸福美好天健家园的忠诚战士,在普通的岗位上打了一场永久胜利的“腹饥战”!

敬业——精打细算的节约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王师傅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时刻以天健利益为重。他本着对员工餐食健康认真负责的态度,每次采购的时候,严把质量、价格、卫生关,确保货源健康、安全、放心,哪里质量好、哪里价格低就往哪里去。为采购到既新鲜又价廉的食材,起早摸黑去批发市场进菜、买肉,和商贩讨价还价,只为降低食材采购成本,为食堂负责、为公司节省开支。从食材采购到使用,账目多而复杂,但是对餐厅的每一笔收支王师傅都算的一清二楚,他不会用电脑,就手写记账,凡是他经手的账目没有出现过一笔糊涂账,绝不徇私舞弊、中饱私囊。能少花一分是一分,能为公司节省一毛是一毛,积少成多。2016年就餐人数同比增加20人左右的情况下,支出费用相对减少13619.4元(含菜园创收11217元)。

用心——无怨无悔的服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王师傅心系员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服务意识贯穿工作的始终。如何让员工吃饱、吃好、吃的放心,不仅仅是集团公司领导关心的问题,更是王师傅心中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众口难调”,在食堂吃饭的员工数量多,各自的爱好口味也是各有差异,每顿做出的饭菜要想全部都能合乎口味,那几乎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但是为了让员工吃的舒心、吃的满意,王师傅动了脑筋、费了心思,变着花样的搭配菜品,在菜肴品种上追求品种的多样化,制定出科学的就餐食谱,并进行公示,以便受员工们的监督。在制作上从食品的味道、颜色、份量上下工夫,保证每顿两素一荤的营养搭配,保证每天的菜品都是不重样的,他在自己的手艺活儿面点上下了功夫,每个周不重样地给大家做精致的面点,能够尝到王师傅的手艺是天健员工的特殊福利,每次食堂主食吃面点的时候就是员工最幸 福的时刻。

坚守——责无旁贷的忠诚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师傅做事讲原则,不求人夸,自有一身傲骨在。他坚持“无情管理”的原则,在工作中“严”字当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倔老头”,从来都是以身作则,说一不二的。为减少饭菜浪费,食堂都是根据统计的就餐人数来确定饭菜的数量,不管是领导还是基层员工,只要报名就餐他就会严格监督落实打卡情况,不讲情面,做到绝对按规矩办事;另外,食堂是消防、安全重点区域,王师傅总是认真做好燃气、灶具和炊事工具的日常巡查点检,认真检查供应的蔬菜、食品质量和生产日期,不合格食材坚决不能给员工用,消除一切危机员工健康的隐患,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供餐环境。

创新——心系天健的奉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挥洒汗水、不辞辛劳开垦荒地,种植无公害蔬菜供员工食用,让员工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天健“家文化”的存在。公司院外那块地由于荒废的时间过长,地下存留的草种很多,再加上为了让蔬菜长的旺盛,王师傅每周至少浇两次水,促使菜园的荒草长势也很旺盛,荒草锄了又长,长了再锄,这一亩多地每周就得锄一次,每周老王都是在确保员工日常用餐的情况下,每天顶着炎炎烈日,把菜园打理地不留一棵杂草,各类蔬菜的长势也是一 天一个样,目前除了供集团餐厅用菜外,还将部分蔬菜提供给大唐员工食用,让员工们吃得放心,吃得开心。面对目前物价飞速上涨的情况,王师傅自己种植蔬菜有效的克服了蔬菜价格高涨的压力,一年下来为公司节省了11217元,而且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品种,员工们在自家菜园几乎都可以吃到,吃的更加健康,更加安全。这片菜园凝聚着王师傅的汗水和对天健的热爱,维护着公司职工的餐食健康,这笔宝贵的财富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每年冬天,在天健公司王师傅还有一份第二职业,那就是烧锅炉。锅炉点上后火就不能熄,24小时需要不间断添煤、清渣、检查风机和水位。他与张采辉每人一天轮流值班,承担起了在寒冷的冬日为大家送温暖的重任。烧锅炉是个又脏又累的活,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既要烧的暖又能节约煤,还要保障锅炉安全。强烈的责任心促使王师傅研究掌握了烧锅炉的技巧,何时加煤、开风机,何时清渣、添水,他了然于胸,在做好员工饮食保障之余,不辞辛苦推煤、运渣,夜晚总是披星戴月地赶回家。

夏日种菜园,冬日烧锅炉,早间发馒头,午时蒸包子……一年不得闲的王师傅在他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他是天健最朴实无华的“劳模”!

评论:民以食为天,小小的员工食堂,承载的却是天健员工的健康饮食期望,清晨燃起的炉火是他眼中东升的旭日,夜晚熄灭的厨灯是他心中最美的夕阳,起早贪黑洒下汗 水,脏活累活不叫苦累,开垦荒地多有建树,保证质量从未疏忽,问心无愧帐目清楚,堪称天健员工楷模。爱天健如家,谁敢说出口?他敢!——建设幸福美好天健家园的忠诚战士王兰芳。

第五篇:黎秀芳先进事迹

《黎秀芳先进事迹》读后感

黎秀芳同志,一生崇尚护理先驱南丁格尔,倾心致力于护理教育及管理,躬身耕耘六十载。效仿先贤,专注护理,她终身未婚,以护理事业为己任,不遗余力,谋求发展,弘扬人道,激励创新,她曾是第36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她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1936年9月,考入国立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4月毕业后,先后在重庆、武汉等地从事护理工作,1942年1月转入国民政府兰州西北医院任护士长、护士指导员,1947年到上海国防医院护理科任实习教员,1948年8月任兰州伪中央高级护校代理校长兼护士部副主任。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任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校长,1954年11月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护士专修科主任,1956年10月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1962年11月任兰州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兼教务科长,1970年1月任解放军第一医院医务处助理员、后任副主任。从1978年8月开始,黎秀芳先后任兰州军区军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副校长、专家组成员等职,1988年9月至逝世前,任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她曾多次受到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通过学习黎秀芳先进事迹,又一次让我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再一次让我觉得选择护理工作而感到使命的神圣,回想当初选择护士并非出于救死护伤或者其它伟大的目的,只是憧憬于白衣战士的神气,而这一切都与使命无关,与理想无关,这只是一个少女纯洁的梦,刚走上护理岗位后,白天,我们一个个护士在病人痛苦的呻吟中从一间间病房走过,夜晚,我们就在守护生命与期盼黎明的希冀中静静熬过,当时我后悔过,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读了《黎秀芳先进事迹》一书后我理解了她说的一句话“专注事业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黎秀芳同志们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对护理事业执着的梦,她用她的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她崇高的职业情怀,她让南丁格尔精神如一盏高擎的航灯,引领所有的白衣天使风雨兼程;为每一位护理人员送去一抹曙光。是啊!护士的工作对整个人类来说,对我们每个生命来说是多么的“有意义”。

黎秀芳同志能够把自己的事业上升到神圣的高度,无比虔诚地投入一切,做到最好,这该有多难!曾记得我刚进妇产科当护士的时候,我几乎天天想着怎么改行,怎么逃离“护士”,逃离“偏见”,逃离无休止的“夜班”。然而黎秀芳同志用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她对护理事业有着无比执着的追求精神,始终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为了护理事业把自己的一切都用在了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上,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对护理事业仍然非常牵心,即便是生命垂危的时候,她心里最挂念的还是护理事业。但凡看了黎秀芳事迹的人,无不对她执著的事业追求而感动,为她独身一人的人生经历而感慨。生为女人,我不敢想象独身一辈子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如果我有亲人在海外,我会像她一样选择留在祖国、留在大西北吗?我不知道!黎秀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护理事业,就像植根于大西北的一棵老槐,留给后人的是一片阴凉。一位平凡的女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用生命诠释了这样的信念:一腔热忱、一生奉献,只为她深深爱着的党、祖国和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从国立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毕业的黎秀芳,曾眼睁睁看着许多走下战场的伤员因护理工作跟不上,没等看到祖国的解放而抱憾离去。为能挽救更多的伤病员,黎秀芳像当年“提灯女神”南丁格尔那样,白天精心照料伤病员,夜里手持油灯巡视在每一个病室。1966年文革期问,黎秀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揪斗、游街,但她仍矢志不渝对党的追求。1969年,她下放到医院工作,她埋头苦干,只要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1942年,黎秀芳来到兰州,创办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级护士学校。为事业舍弃爱情,矢志不渝跟党走。从对党的仰慕、热爱,到成为党的忠诚一员,她整整奋斗了一生,6份入党申请书,凝聚26年的人生追求,黎秀芳把党视为远航的灯塔、指路的明灯。有这样一则故事,释迦牟尼和他的徒弟云游四方到处行善造福,徒弟围绕在他身旁,每到一处都细心听他说法。一日,释迦牟尼对徒弟说他将圆寂于此。徒弟哭诉:“师父,没有了您我不知该做什么,就像失去了眼睛丢掉灵魂,迷失了方向,我该怎么办?”释迦牟尼这样回答他:“再曲折的路和困难都有他的方向和解决办法,只不过都在黑暗之中。只需一盏灯就可以找出方向和办法,你只要把我当成一盏停留在你心中的灯。”我想,黎秀芳的心中一定有这样一盏灯,无时无刻不在指引她找出解决一切困难的方向和办法,因此她一直没有迷失方向,因此她的生命之路才如此曲折而灿烂,因此她的一生看似孤独却大爱无涯。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时而近在咫尺,时而远在天边。掩卷沉思,折服于她充满真善美的光辉品格,更震撼于她对信念的执著和坚定,是黎秀芳的感人事迹,让我心中的灯更明朗、更清晰、更温暖!在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过大的今天,再加上患者对医疗体制的不满意、对就诊程序的不理解、对收费的不满意,而护士又是患者最直接的接触者,他们会把这些不满直接发泄到护士的头上。尤其急诊科的护士面对更大的压力。当我们受到委屈或者病人的不理解时,作为一名护士承担病人的痛苦需要有一颗异乎寻常的爱心,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尽人意的一面,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在烦恼和矛盾中渡过,没有烦恼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矛盾的地方是不可能的。用热爱护理工作的热忱去对待工作,我们的付出和努力,病人是看得到的,病人虽然和你发了脾气,他心里会感激你的宽容。就像黎秀芳同志一样,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以至于她的这份情,这份义,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

下载李德芳先进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德芳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柴生芳先进事迹

    人民的好县长柴生芳 ——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同志先进事迹 2014年8月15日凌晨,连续工作17个多小时的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同志因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办公室不幸去世,年仅45岁。8......

    王芳先进事迹简介

    迎难而上篇 王芳先进事迹简介 王芳,女,现年37岁,中共党员。现任南彰镇党委组织委员。王芳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满腔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诠......

    董秀芳先进事迹

    孝心,责任心成就最美女教师 ——道德模范董秀芳事迹材料 董秀芳,开发区一小的一名普通教师,在教育一线艰苦奋战了35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真正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准则,在......

    刘红芳先进事迹

    刘红芳先进事迹无怨的抉择刘红芳是一个普通的统计员,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地献给了她心爱的统计事业。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做着她不平凡的工......

    刘琼芳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体会昨天下午,在******卫生局的组织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刘琼芳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之后,我深深为之震撼。刘琼芳同志五十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

    学习刘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央视看到刘芳之前,曾有幸在学校逸夫报告厅刘芳专题报告中与刘芳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刘芳乐观、坚强,刘芳很努力,还很有爱心,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刘芳很......

    刘贵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刘贵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刘贵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广平县南阳堡村的女村医刘贵芳,今年 43岁,从医27年,在为乡亲们提供健康保障的同时,还把村里患慢性病的72位留守老人当作自己......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神丰碑,引路明灯请允许我将您比作丰碑,因为您在我心中是那样的高大。有一种灵魂可以守望人间,有一种信念可以屹立不倒,有一种精神叫做永世流芳。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