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材料后请归纳出经济普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简单的
篇一:材料分析专项练习
一、材料一 2010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内涵,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巨大变化的生动写照。看似简单,却让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焕发出青春活力;看似小巧,但充满了自信、快乐、俏皮和活力;看似单纯,却寄托着中国人拥抱世界、共创和谐的理想。(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博会在我国上海市举行,这是我国坚持哪一基本国策的结果?(2)、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使你感悟出中华文化怎样的特点?(3)、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请你就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出几条建议。
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仍然将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6.71%,而美国、日本的文盲率不到0.5%。
(1)根据材料说说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除了这些特点以外还有哪些特点?(2)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实行什么国策?他的目的和具体要求是什么?(3)为了使大家了解这一国策,请你写出两条宣传标语。
三、2010年4月25日,“全国生态文明高层论坛暨2009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以“生态文明的实”为主题,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理念和方法。其中,由中国环保新能源研究院苏同兴博士成功研发的低碳汽油技术,将对中国城市现有车辆每年节油2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00万吨,此技术的成功研发可替代汽油30%,减轻国家能源进口压力,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大兴安岭林管局局长安国通、辽宁省环保厅厅长王秉杰分别发表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有林业改革中的实践》和《生态文明建设在辽河之力中的实践》的讲话,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地方政府近些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宝贵经验。民间环保活动家、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女士和大家分享了低碳生态乡村和家园模式,倡导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生态文明实践,完成从“生活环保”向“生命环保”的转变。(1)、建设生态文明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2)、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坚持实施什么样的国策和贯彻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这项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四、材料一 我国坚持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活动。科技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每年可节能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如果全国每年10%的纸抽用手帕代替,可减少纸约2.2万吨,节能2.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4万吨。
(1)两则材料提到的行动与措施是针对哪些问题采取的?
(2)结合国家资源特点说说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活动的必要性。
(3)塑料袋具有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在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以后,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生活中的不便?请说一说。(至少写出两个办法)(4)请为“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5)结合材料谈谈节约资源有何重要意义?
五、材料一 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第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温总理强调,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发展是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材料二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和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绕月探测工程”等三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胡锦涛总书记为两位院士颁奖,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1)当今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什么的竞争?(2)我们必须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两则材料体现出国家实施什么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加强哪两个创新?有何必要性?(4)为了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从现在起我们青少年应做哪些储备?
六、材料一 帕米尔高原上一个叫布茹玛汗的柯尔克孜族老妈妈,为祖国义务护边45年,从19岁一直到白发苍苍的今天。她创造了连续45年无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45年经她救治的冻伤、摔伤的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多得数不过来;45年里,她无数遍地走过了冬古拉玛山口的寸寸土地,在边防线成千上万的每一块石头上,都用柯尔克孜文和中文刻下了深深的“中国”二字。布茹玛汗大妈用她的“中国石”为祖国边境砌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围墙。材料二 从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圆满完成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到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近两年,在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国反应之快,效率之高,组织动员能力之强,民族精神之伟大,无不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实力和凝聚力,让世界刮目相看。
材料三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走进世博园,你能看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志愿者周到细致的服务,自信大方,老厂房、老码头穿上“新衣”,化身世博园中的新展馆,凝结中非传统友谊的非洲联合馆??在园区得到充分的展现。(1)、中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以什么为核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2)、中华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有何重要作用?(3)、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精神有何新表现?(至少两点)(4)、在新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七、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它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材料二 a市是缺水城市,而且浪费现象严重。怎样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市政府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决定五年内将a市建成节水型城市。(1)材料一表明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实施这一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这项治国方略的前提、关键、中心环节、核心和必要保证分别是什么?(3)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哪部法律?为什么说他是我国的根本大法?(4)公民给政府部门提意见和建议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这项权利的渠道有哪些?(5)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求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6)结合材料二,请你就a市节约用水问题给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点)
(7)请你就所在地区的环境、治安、交通、校园建设、食品安全方面中的某一方面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在建议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地区或学校的名称。)
八、材料一 2010年1月18日至20日,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强调,做好西藏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 2010年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共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决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原则分别是什么?(2)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九、材料一 从1949年起,60多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两岸“三通”以来,30多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日夜夜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
材料二 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这将翻开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新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愈发光明。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哪一基本方针的结果?请写出其含义。(3)为什么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4)为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怎样做?篇二:2014广东高考主观题与模拟题目(政治)政治科近3年高考题与2014年模拟试题整合——主观题 《经济生活》
一、近3年广东高考 1.(2011年)(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2.(2012年)(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6分)(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3.(2013年)(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
二、2014年模拟题 1.(广州一模)(1)概述上图反映的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4分)(2)结合上图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11分)2.(深圳一模)(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6分)(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依据。(8分)3.(汕头一模)⑴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⑵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点?(8分)4.(佛山一模)(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2)依据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做法的理论依据。(12分)5.(揭阳一模)(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6.(茂名一模)(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哪些经济信息?(6分)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下应该如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8分)7.(韶关一模)(1)请你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作出简略判断。(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12分)8.(肇庆一模)(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4分)(2)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二中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9.(江门一模)(1)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图二,分析图一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10分)10.(梅州一模)(1)概括材料一所放映的经济信息。(6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做法对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8分)11.(惠州一调)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和图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图表一和图表二的内在联系。(6分)(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12分)12.(惠州二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完成治理雾霾这一系统工程?(12分)13.(惠州三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态势?(4分)(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为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出谋划策。(12分)14.(惠州四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完成治理雾霾这一系统工程?(12分)15.(广州二模)(1)解读材料一中我国的经济信息,(4分)并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9分)16.(深圳二模)(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8分)17.(佛山二模)(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12分)18.(汕头二模)⑴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生活信息。(6分)⑵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8分)19.(湛江二模)(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建成贸易强国。(8分)20.(茂名二模)(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
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治理大气污染及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提几点建议。(12分)21.(肇庆二模)(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建议。(10分)22.(揭阳二模)(1)请说明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在这一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发展。(10分)23.(潮州二模)37(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2)材料二中某市的做法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10分)《政治生活》
一、近3年广东高考
1.2011年,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2.2012年,运用政府责任与职能的知识,分析材料一。
3.2013年,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二、2014年模拟题
1.广州调研: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如何正确履行职能。(14分)2.广州一模: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12分)
3.广州二模:运用《政治生活》中的有关知识,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你将如何参与控烟活动。(13分)
4.佛山一模:运用政府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政府的手错装在市场身上和市场的手错装在政府身上”。(12’)
5.佛山二模: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形势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2分)
6.深圳一模:运用《政治生活》关于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意义。(12分)
7.深圳二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及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12’)8.汕头一模: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12分)
9.汕头二模: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公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12分)
10.茂名一模: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论述打造“阳光村财”的意义。(12分)11.茂名二模: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的依据是什么?(10分)
12.湛江一模: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谈谈g省人大是如何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12分)
13.湛江二模: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雄狮的形象。(12’)14.韶关一模:运用“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有关知识说明实行“权力清单制度”的意义。(12分)15.韶关二模: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12分)【答案略】
16.清远一模: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对“反腐的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3分)
17.清远二模:运用政府和政党的有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12分)
18.中山一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12分)19.肇庆一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联系材料分析我国社会各方面应该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4分)
20.江门一模:运用“政府”的知识,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13分)
21.江门二模: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减少决策失误?(10分)22.揭阳一模(改编):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4分)23.揭阳二模(改编)24.汕头模拟: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12分)25.六校联考:请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解读材料一。(12分)《文化生活》
一、近3年广东高考 1.(2011年)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原因。(9分)2.(2012年)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11分)3.(2013年)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二、2014年模拟题 1.(广州一模)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0分)2.(深圳一模)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实施探月工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3.(汕头一模)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出合理建议。(10分)4.(佛山一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明“市场是怎样使方方面面都从中得益的”。(12分)5.(揭阳一模)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谈谈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10分)6.(茂名一模)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文化自信。(10分)7.(韶关一模)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10分)8.(肇庆一模)运用“文化创新和“发展入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 0分)9.(江门一模)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10.(梅州一模)结合材料三,从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角度,解读梅州举办客家文博会的意义。(10分)11.(惠州一调)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10分)12.(惠州二调)(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13.(惠州三调)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惠州文化建设的依据。(9分)14.(惠州四调)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15.(广州二模)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禁止烟草广告的合理性。(10分)16.(深圳二模)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0分)17.(佛山二模)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13分)18.(汕头二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就政府如何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建议。(10分)19.(湛江二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z市市委、市政府启动一系列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依据。(10分)20.(茂名二模)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12分)21.(肇庆二模)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10 分)22.(揭阳二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课题的有关知识,说明《企业文化建设评价规范》的颁布、实施推广的必要性。(10分)23.(潮州二模)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应该怎样强化内功。(10分)
《生活与哲学》
一、近3年广东高考 1.(2011年)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2.(2012年)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3.(2013年)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
二、2014年模拟题 1.(广州一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请选用其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材料一,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2.(深圳一模)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他们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8分)(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8分)3.(汕头一模)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历史观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并分析党坚持改革的根本原因。(12分)4.(佛山一模)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2分)5.(揭阳一模)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2分)6.(茂名一模)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阐释体现的哲学道理。(16分)7.(韶关一模)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6分)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振兴粤东西北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8.(肇庆一模)材料二中“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和矛盾观的什么原理?(4分)运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困家工作全局”的理解。(1 2分)9.(江门一模)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13分)10.(梅州一模)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怎样发展的。(16分)11.(惠州一调)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12分)12.(惠州二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12分)13.(惠州三调)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15分)14.(惠州四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12分)15.(广州二模)36(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请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此进行论证。(8分)运用所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解释为什么不同人对香烟有不同的看法。(8分)16.(深圳二模)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6分)17.(佛山二模)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筷子篇》是如何谱写家的味道。(11分)18.(汕头二模)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原理的?(12分)又是怎样把握“事物的变化状态”的?(4分)19.(湛江二模)材料二中“z市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说明z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2分)20.(茂名二模)结合材料一,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分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2分)21.(肇庆二模)材料一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征?(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的正确性。(12分)22.(揭阳二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发展的实质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12分)23.(潮州二模)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8分)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a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8分)篇三: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材料分析题 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材料分析题
1、小明同学为祖国巨大成就的取得感到欢欣鼓舞,认为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你同意小明同学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①?? 同意小明同学的观点。
②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确表明社会主义的中国日益强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初步体现。
③但必须认识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④因此,我们在为祖国巨大成就的取得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认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地位。2、2008年,是值得我们隆重纪念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求索,30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1)大事回顾:请你列举两件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2)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做一个调查,你采取哪些途径?(3)成就展示: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
(4)纵谈感悟: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改革开放的感悟,你的感悟是什么呢?
3、某校上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张小同学将调查情况列成下表:(1)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所反映的内容。
(2)图表所反映的情况是党和国家坚持什么路线的结果?(3)这一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1)张小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或是张小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4、1947年5月1日,我国最早的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建立。19 5 5年10月1e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1958年3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19 6 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建立。
(1)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3)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答:(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 6个民族。(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中学生应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学。
5、有人形象地将人才分为:
一字型人才:知识面广,但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
1字型人才:在某一方面研究比较深,但知识面窄,缺少创新。
t字型人才:知识面广,某一点研究比较深,但不能冒尖,没有创新。
十字型人才:有较宽的知识面,在某一点有比较深的研究而且敢于出头冒尖。
(1)你认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2)在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为使自己成为人才你怎样做?答:(1)十字型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2)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6、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根据上述材料,为了使农民朋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人才的培养,把农村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7、2004年中法建交40周年,我国国家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时,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活动,中法科技合作达到近700个。
(1)中法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说明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2)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作为中学生应作哪些准备? 答:(1)对外开放。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用人才,坚持宣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8、材料a说: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材料b说:变高山为粮田。材料c说:变湖泊为陆地。材料d说: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处理。(1)说法中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哪些材料?(2)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 答:(1)材料a和材料d.(2)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9、同学甲说:“我们要对外开放,就应该全面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文化都要引进。”同学乙说:“我们要对外开放就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至于它的政治思想文化就不应该学习。”同学丙说:“要对外开放就是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向西方开放,而不应该吸收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请评析甲、乙、丙的说法。
答:甲、乙、丙的说法都缺乏全面性。任何对外开放都是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都是要积极敞开国门,同时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以改革促发展,促进步。
10、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7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国家的变化说明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党的基本路线? 答:(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我们必须坚持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1、西藏从只拥有一-一个简陋的造纸厂到如今拥有一批现代化企业。从刀耕火种到农机具的发展,从能带走的只是身影,能留下的只是自己的脚印,到现在农民收入干元以上,这变化是巨大的。5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的投资和补贴累计500亿元,这些无不体现着祖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
(1)西藏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2)请写出我国对待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西藏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1)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3)祖国内地的无私支援;党和国家实施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西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
12、据19 9 5年抽样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5,日本的l/60.目前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仍以每年1700万的速度增长着。到2002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口数仪为454人,而日本为190 9人,美国为3 6 7 6人,俄罗斯为3 5 87人,韩国为2 19 3人。在技术中。我国高级技工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这则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解决的办法: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的战略,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使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
13、(1)漫画体现了中国现阶段面临哪一严峻问题?(2)这一问题给我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3)你认为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目的、意义是什么?答:(1)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
(2)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困难,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3)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必须
第二篇:土地征用过程中犯罪问题突出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当前XX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职务犯罪案件分析
2004年上半年,XX市院查办涉嫌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职务犯罪案件7件9人,分别占立案总数10件12人的70%和75%,其中特别巨大的案件涉案金额分别达到341.5万元、40万元、30万元,这说明此类犯罪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应予以关注。
一、该类案件成因和特点
1、村干部利用特殊时期形成的便利条件,冒领侵吞公款。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变革时期,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快速的开发扩建,使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的流转、征用。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在此过程中,村集体可以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土地补偿款、青苗补偿款、拆迁费等,而村干部一般是协助市、镇干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他们往往利用经手申报、办理、领取、支付征地(拆迁)补偿款的便利条件,采取做假帐、昌名顶替、鱼目混珠等手法,冒领侵吞公款。如我院查办的XX村委会副主任林某,利用其协助镇政府及XX工业区对XX村缺井自然村进行征地的职务之便,伙同他人将下拨的大小井补偿款截留23000元不入帐,自己从中获利14000元;同时林某还以村民王某的名义,虚增申报被征用水塘的鱼苗补偿款,从中得利20000元。
2、村财管理混乱,村干部对公款的使用、支出存在“随意性”。由于征地(拆迁)补偿款付款周期长,多数是分期分批付款。这些补偿款除了部分支付给村民外,剩余的在村社集中管理,有的存入银行或农村合作基金会,有的由村会计、出纳个人私存。长期以来,村财帐目管理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财务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征地(拆迁)补偿款与村财混同管理,村干部对公款的使用、支出一般没有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往往存在“随意性”。在这几起案件当中,XX村主任和支书,没有经过村委会集体研究,经两人私下协商,就签字同意让出纳支出30万元征地补偿款借给颜某用于生意周转;XX村委会主任更是自作主张,单独在借条上签批就让会计、出纳支出40万元公款借与犯罪 嫌疑人XX;而XX村XX自然村会计甚至私下里将手头保管的土地补偿款60万元“借”给犯罪嫌疑人XX。
3、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对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由于村财帐务管理一般较为混乱,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是“法盲”,他们对于挪用国家下拨的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往往碍于“人情”关系或市、镇干部的“情面”,就轻率“借出”公款。如,我院查办的XX挪用公款381.5万元案和XX挪用公款30万元案,当中,涉及到XX村委会主任林某及XX村主任许某、村支书陈某,都是碍于“情面”,盲目听从分管征地工作的副镇长XX、XX的“说情”与“指示”,就轻率地将巨额征地(拆迁)补偿款“借”给副镇长介绍来的朋友、亲戚,自己并无得利半分。在这几个村干部为自己的行为喊冤叫屈的同时,他们已经成为了挪用公款的共犯。正是因为他们对法律的无知与淡漠,使其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罚。
4、财务跟踪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专用帐户”成了“个人专户”。在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支付过程中,一般各乡镇都会以镇土地所的名义开设一个专用临时帐户,但对这个专用的帐户的跟踪管理制度往往没有落到实处,普遍存在“失控”的现象。如原XX镇副镇长XX在负责XX干道征地拆迁补偿发放的过程中,当时XX经镇领导同意并报有关部门批准,以XX镇土地所名义在XX农信社开设一个专门兑付土地补偿款的帐户。办理开户时,XX没有按规定预存土地所的公章及财务人员的印章,该专户仅凭许个人的印鉴即可支取,如同许的个人专户。在XX镇撤镇设办事处前,市财政局等部门对XX镇的资产进行清查登记时,要求有关单位对各自的资产进行自查自报,但XX镇土地所没有申报该专户的情况,原XX镇政府及财政所对此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在该专户到期后,XX农信社没有暂停该专户的资金活动,该帐户被XX继续使用至案发。由此可见,该专户从开户到销户,实际由XX一人掌控,既没有设财务人员也没有按财务制度管理,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也从来没有对该专户的资金活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实际上是“失控”的。
二、侦查此类案件的经验
1、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征地(拆迁)补偿问题无疑是与农村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一向是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民们对于在征地(拆迁)补偿过程中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问题无疑是心明眼亮的。因此,在查办此类案件时,首先就是要深入农村基层,向村民了解征地(拆迁)补偿的真实情况,在对事实真相有了基本把握之后,才能全面展开调查取证。
2、研究相关政策规定,从其“差距”当中发现问题。一般来说,在征地(拆迁)补偿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都要依据国家政策制定征地(拆迁)方案,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补偿标准。侦查人员在调取相关文件及标准之后,就可以大致计算出相应的征地(拆迁)补偿款数额,再与群众实际拿到手的补偿数额进行比较,如果存在较大差距,就可以从这个差额入手,发现当中存在的违法犯罪问题。
3、认真比对发放、支出项目,核实其真实性。从前述可知,村干部侵吞、挪用征地(拆迁)补偿款,往往是巧立名目,做假帐,鱼目混珠,在村财帐目中相应的“发放、支出”项目要么是无中生有的,要么是虚增冒领的。因此,侦查人员在查帐时,首先就是要从群众反映、政策规定、实际发放等多个角度比对相关发放、支出征地(拆迁)补偿款项目,认真核实其真实性,从中发现违法犯罪线索。
4、按资金流转的轨迹,搞清其来龙去脉。虽然当前村财帐目普遍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但无论如何,征地(拆迁)补偿款的流转还是有迹可寻的。只要侦查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按资金流转的轨迹,认真核对每一个环节,搞清其来龙去脉,那么,不管当中的犯罪问题隐藏得多深,终究会水落石出。
5、寻根究底,深挖窝案串案。一般来说,贪污、挪用征地(拆迁)补偿款的犯罪行为往往不是一个村干部单独完成的,有时甚至是镇、村两级干部联手作案,侦查人员在查办此类案件时,不能浅尝辄止,要有寻根究底、深挖窝案串案的敏感性和决心,“拨出萝卜带出泥”,坚决一 查到底,争取案件实现更大的突破。
三、防治此类犯罪的对策建议
1、严格规范财务制度,把好财务收付关口。在村社两级财务管理上推行“资金代管制”和“会计代理制”,村社基层组织对收取的土地征用补偿款等,要及时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
2、积极推行村务公开,严格土地征用公告程序和土地审批程序,涉及到村的土地有偿转让、征用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拆迁费要上墙公开。
3、增强土地征用的透明度,允许农民参加对国家给予的土地征用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的公开“听证会”,预防政府官员由土地征用管理的漏洞而产生利益驱动走上犯罪。
4、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审计、监督。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监督部门注意发现诱发犯罪的制度管理、外部监督、思想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不懈地抓好法制教育,对乡(镇)村重要岗位和管理重要资金的人员,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监督措施,根除产生职务犯罪的土壤。
第三篇:分析官僚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分析官僚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官僚制是近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较早阐释和分析了官僚制。他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以某种权力为基础的,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制的基础;它为管理活动、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使权力提供了正式的规则。官僚制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体制。现代社会组织的管理就意味着按照正式规则对组织活动进行控制。
官僚制具有如下特点:①有正式规章。组织管理的权力建立在一整套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和严格履行的正式规则基础之上。这些规则有明确的规定,所有管理人员的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受这套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是根据为完成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功能的需要而制定的,排除任何个人情感的因素。②有明确分工。组织权力横向方面按职能分工,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和任务,限定各自的管理范围,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得推诿或越权。③权力分层。组织权力纵向方面按职位层层授权,明确规定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职位的设立服从管理和效率的需要,不因人设位。处于中间职位的管理人员,既接受上级的指挥,又对下级实施管理。组织权力的分层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④按正式规则发生公务关系。在组织管理范围内,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的关系均为公务关系。在处理组织事务时,应照章办事,不允许将私人关系掺杂在内,更不允许因私人关系而破坏组织的正式规则。⑤任职资格要通过考核和任命。组织成员资格应通过正式考核获得,他们进入组织并占据一定职位的依据,是他们经由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除最高领导者外,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上级任命产生的,他们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管理人员晋级有统一的标准,其薪金应与责任和工作能力相适应。
韦伯看来,现代官僚主义仍然存在着指向人类本身的许多限制。他指出,现代社会包括现代科层制度是新教改革运动的结果。比较而言,韦伯赞赏的是各种现代官僚主义制度,这种官僚主义制度由于其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出它的合理性。所以,他认为,现代官僚主义体制是当代世界的特征。他还进一步分析了现代科层制度所共有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几个要素。第一,现代科层制表现为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各级官员由于受到非政治化的管理(对他们最主要的肯定评价是技术性要求),下级必须依靠其上级的首创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层体制是法律化的等级制度,任何官员的行动方向是由处在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的。第二,上述从属关系一般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先在地安排的。在这里,权力矩阵并不反映在权力的个性特点方面,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在科层体制内部,每一个个体单元被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并且要求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
第四篇:××法院分析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法院分析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近日,****法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该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法院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一、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界对陪审制的认识方面、陪审制的建设方面及陪审员职业特点等方面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陪审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陪而不审,基本上是陪衬,发挥作用不大。目前,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判时,有相当一部分陪审员只把参与的程度停留在“陪”的基点上,具体审判案件时,在审判台上只是形式上的陪审,成了“陪衬”,庭审中,对询问当事人、质证、认证,完全由审判长一人进行。在具体评议案件时,也是审判长一人综述案件事实,阐述有关法律规定,拟定处理意见,陪审员只是机械地同意或否定,名义上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实质上是普通程序形式下的审判长独任审判。
(二)缺乏对陪审员的监督机制,对陪审员错案责任追究缺乏法律依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8条第二款规定:“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是他所参加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同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这些权利可以使人民陪审员依法决定案件的审判结果,但依据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若
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出现了错案,则应承担相应的错案责任,由于目前错案追究制度还没有完全规范化,对陪审员造成错案如何具体追究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样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司法公正,也违背陪审制度设立的初衷,影响了法院的形象。
(三)人民陪审员自身参与意识不强。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认识不足,一些人民陪审员参与意识不强,不知道自当选之日起就肩负着民众的意愿,承担着社会、历史赋予的责任,没有真正把执行陪审工作当作应当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义务,对陪审工作持无所谓的态度,使人民法院的邀请常出现尴尬的局面,被委婉推辞。
(四)陪审员制度落实不平衡。从全市两级法院使用陪审员情况来看,呈现不平衡性,有的法院落实得很好;有的法院陪审员人数很少;有的甚至没有陪审员。
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点建议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并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决定》的颁行,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审判制度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调查和征求现任人民陪审员意见、听取有关方面建议等,我们认为当前需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专家陪审员库。这里所指的专家,特指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特长的有识之士。对于一些复杂的、技术性、专业性特别强的案件,吸收有关专家参加审理,有助于克服法官知识的有限性和片面性,弥补法官专业知识的不足,对于推进案件的顺利进行和纠纷的合理解决,具有重大意义。这些人虽然有的对法律不一定很熟悉,但是在某些专业技能方面,有较为突出的特长,如能吸收其参与陪审,可以解决很多非法律方面的专业问题,从而对提高审判效率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于专家陪审员,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主任医师、工程师、会计师、审计师以及其他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专家陪审员库,以满足审判工作需要。
(二)限制人民陪审员连任。《决定》第九条只规定了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没有规定能否连任。我们认为,陪审员连任制不利于体现陪审制度的公正与民主。在我国的法律中,陪审员都采用任期制,而非似国外的“一案一选”制。有的陪审员连续担任陪审员成了“陪审专业户”。这样不但不利于调动和保持其参加陪审的积极性,也有悖于设立陪审制度的初衷,不利于发挥陪审员在审判中应起的作用,也失去了人民陪审的意义,连任只能造就一批“准法官”,而无法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应有功能。因此,建议最高法院在实施细则中明确
不可以连任,或任期不超过两届。
(三)确定人民陪审员的名额,限制陪审案件数量。《决定》
第七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审判案件的需要,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我们认为名额的确定应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数量不宜过多过滥,防止本末倒臵。二是数量也不能太少,否则其作用难以发挥。最高法院的草案中曾提出,人民陪审员选任后参与合议庭审理案件,以每年每人十件为宜,但人大决定最终未采纳此意见。我们认为一人陪审过多,就会使其成为“编外职业法官”,易于与职业法官的关系过于密切,对于公正审判可能也无益处。过少,则不利于陪审员自身法律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陪审案件多少,应结合实践确定。
(四)加强人民陪审员的管理、监督。各级法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决定》,制定《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就陪审员的管理机构、选任、培训、权利义务、参与审理案件的范围、待遇及奖惩等作出明确的规定。陪审员的管理由政工部门和审委办共同负责。在政工部门设立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作为人民陪审员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人民陪审员的换届、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并对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为使陪审员适应工作需要,应当由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组织陪审员进行初任培训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案件流程、审判制度、审判纪律、法官职业道德、廉政制度、法律法规等,着重提高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和参审能力,努力发挥其作用。应建立人民陪审员奖惩机制,落实人民陪审员待遇,并根据情况对陪审员评定等级职务,可将陪审员评定为陪审员,中级陪审员和高级陪审员,并对不同等级的陪审员在陪审费用和陪审案件的难易程度上有所区别。同时,人民陪审员作为一支法院外非固定审判队伍,同样适用《法官职业道德管理规范》和最高法院“四项制度”,对其监督应同对职业法官的监督相衔接。应当采取所在法院和同级人大双重监督制度,人民陪审员在执行审判职务过程中应当接受所在法院的监督,人大也经常性对陪审员的工作进行检查、评议。
(五)加强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宣传,提高社会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认识。对被任命的人民陪审员名单应登报通告,晓喻社会,以利于增强人民陪审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并采用多种形式激励人民陪审员强化职能,以调动其参与执行陪审职务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基层执行新消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建议
基层执行新《消法》过程中 存在的难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一年来,惩罚性赔偿、七日无理由退货、耐用商品“瑕疵”举证责任倒臵等亮点新条款在调解消费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基层在运用新条款解决纠纷、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时,也遇到了一些执行和操作难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举证责任倒置”立法本意被曲解。针对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的质量检测专业性、技术性强,消费者举证困难的问题,新消法做出了就上述耐用商品接受商品六个月内就瑕疵存在争议,由经营者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立法本意是减轻消费者举证“瑕疵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由经营者举证瑕疵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消费者人为原因。但实际执行中,由于具体标准不明,使经营者有机可乘。经营者大多将产品交自身的技术检测或售后维修部门出具报告,千方百计论证“瑕疵由消费者人为引起”,这就反而增强了经营者的话语权,使消费者处于更加被动地位,立法本意被大大曲解,新规定的作用大打折扣。2014年,该局调解该类纠纷7起,认定为经营者瑕疵责任的1起。调解过程中,消费者提出经营者履行举证责任,应负责委托独立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鉴定或检测,但经营者多以无明确法律规定为由拒绝。
(二)人为设置“无理由退货”障碍。由于网络、电视等远程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无法对商品实物进行选择鉴别,因此,新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7日后悔权,可以无理由退货。但经营者却采取多种方式人为设臵无理由退货障碍,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无法实现。一是增加“商品完好”条件,部分商家不仅要求商品本身完好,甚至人为要求商品的包装不得拆封等等。二是扩大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商品范围。部分商家以消法规定“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确认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为由,扩大不适用无理由退货范围,将紧俏商品、书籍等等商品,自行在销售网页声明“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并以“消费者购买则视为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条款予以确认”,排除消费者的协商确认权。三是故意拖延。部分商家采取不予理睬、不告诉退货地址等方式故意拖延履行7日无理由退货责任,7日后则以超期为由拒绝退货。四是增设不对等“理由”。部分商家设臵“折扣商品不予退货”等障碍,限制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履行。
(三)“格式条款说明义务”履行不到位。为解决当前格式合同条款多、规定细,且部分行业格式条款专业性强,消费者知情权难以充分保障的问题,新消法规定了制定或使用格式合同的经营者需对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商品数量和质量、售后服务等履行“显著方式提请注意和予以说明”的义务。但从执行情况看,经营者履行非常不到位。2014年,该局受理消费者因格式条款消费纠纷合同投诉670件,占投诉总量的28.5%,仅次于质量问题投诉。其中,85%以上的案件是由消费者在不知情情况下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引起,经营者则以消费者已在合同上签字为由推诿,均未以显著方式提请注意。
二、原因分析
一是有规定却不具体。新消法部分新条款的具体释义难以统一,比如“商品完好”、“耐用商品”等,又缺乏具体的司法解释或法规依据。而这种不明确性,易导致经营者一味采取利于自身的解释,而行政机关却无法予以规制。
二是有规制却无罚则。新消法针对经营者格式条款说明义务、明码标价以及安全保障义务等作出了规定,但却没有对经营者违反相关规定需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作出细致规定,导致部分经营者对相关法律规定不予理睬,失去了相关条款的规制本意。
三是有罚则却难取证。新消法出台后,《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对相关新条款等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处罚罚则。但在实际调解执法过程中,相关违法行为的即时性、口头性、随意性较强,加之部分消费者证据意识和主动维权意识薄弱,导致取证困难,难以对有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四是重调解却轻执法。经调查发现,部分执法人员在调解消费纠纷时,单纯充当和事老角色,多采取劝说双方各让一步的方式,较少依据消法及配套规章的规定进行调解。并且,大多以解决个案为最高目标,只要经营者让步、纠纷解决,一般不对经营者或相关行业的违法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和整治,导致治标不治本,重复调解同类纠纷,拉高了行政成本,却未取得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效果。
三、解决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新消法出台后,总局相继制定了处理投诉办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等配套法规,对新消法的规定进行了明确和细化,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执法依据,但同时,部分规定扔缺乏细化,比如,经营者如何履行倒臵的举证责任问题等,对此,建议上级利用一年的时间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收集新消法执行或操作中的问题以及细化立法的建议,并适时与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内容予以整合,研究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对新消法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有力压缩经营者主观刻意规避责任的空间。
(二)进一步完善处罚罚则。针对部分规制条款缺乏相应罚则,导致威慑力不够、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在修订《消法》制定新消法相关配套规章时,将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罚则而又违反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比如,未履行说明义务、销售商品不明码标价、不履行三包义务等行为,研究制定警告或一定数额的罚款的罚则,从而强化12315执法体系的执法依据,增强法律的强制力,更有力的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进一步强化执法效果。一是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执法。以汽车、通讯、担保、电信、银行等行业为重点,强化查处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震慑违法经营者。二是突出执法效果导向。着力避免“执罚完毕即是监管完毕”的误区,在惩戒处罚侵害消费者权益经营者的同时,要着力加强指导和监督,督促经营者立即整改格式合同,着力研究制定和推广合同示范文本,避免霸王条款等违法事项复发或反复。
(四)进一步推进“诉转案”。建议健全诉转案机制,以消费者投诉为切入点,深挖案源,充分利用消费者提供的信息,解决部分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取证难的问题,比如,无理拒绝与故意拖延履行经营者义务的案件,工商机关直接取证难度较大,只能以消费者留存的证据为切入点。同时,利用处理投诉的时机,加强对消费者的证据意识教育,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为“诉转案”打好证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