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新闻采访: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人物或了解其他一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第二手材料: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所得,而不是记者亲眼所见,因对其真伪验证
隐私权:自然人所享有的私人领域不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公开和获得的一种独立人格权
公众人物亦称公共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其以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性为构成要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公众人物的特性。如知名人士、明星等。
随机采访是限定采访对象范围但不限定为一个,新闻工作采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它依据的理论是概率论中的随机分析理论.随机性的决定是一道程序, 它是为随机分析搜集新闻资料记者获得材料和情况,至少需要从三个互相独立的消息来源得到证实这个事才是相对真实靠谱的
新闻线索来自以下四大方面
1、来自发布新闻的党和政府的有关机关,或者是编辑部提供给记者的新闻线索。
这类新闻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记者应当主动地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新闻新索。
2、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受众)提供的新闻线索。
这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媒体的记者数量都是有限的,记者的活动范围和时间、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线索都及时、全面地获得,通讯员和读者就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很多媒体都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视与读者的信息交流。
3、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
寻找新闻线索不能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更多的是记者自身的发现、寻找和挖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1)捕捉相关新闻媒体的报道。把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当作线索来处理,但不能简单抄袭。
(2)浏览互联网的最新报道。互联网的优势是快捷、互动性强。
(3)广交各方朋友。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线索自然丰富了。
(4)重视新闻热线。这里包括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群众来访等,注意通过这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分析群众中存在的问题。时下不少媒体都开辟了新闻热线,新华社还在相关媒体上刊登热线电话,欢迎提供线索,不少新闻媒体对群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根据价值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称之为“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南京晨报》最高奖励额度高达3000元。
(5)制作特殊日历。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对记者来说,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住这些日子,在它到来之前寻找相关的人、相关的事进行采访报道就是新闻。
4、参加各类会议,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上寻找新闻线索。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线索的渠道,这在党报工作的记者采访活动中格外重要。
总之,新闻线索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记者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曾说过:“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作为一名记者,不应把脑袋长在别人头上,不应满足当“派工记者”,而应当把生活、活动当作新闻的源泉,从中不断地获取新闻线索。
1.采写新闻(天职)2.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3.群众工作:A通讯员工作B了解群众要求和反映C组稿约稿D群众采访
记者的基本条件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2.要有较强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修养和政策水平3.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4.要有广博的知识5.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6.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采访对象叙述出来的事实信息,在现场观察捕捉的出的事实信息,记者在观察和访问中得出的感想和灵感,资料性信息,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报道自身特性的要求,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特性所规定的。它必须用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方法影响大众。(2)从思想和道德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尊重事实,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可以尽量采取客观叙述的手法,报道者尽可能将自己对于事实的意见以实事求是的语气表达出来。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
采访准备:记者为采集新闻资料而进行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准备
搞好电视新闻采访,首先要做好采访准备。周密的筹划准备能够给记者一种安全感,一旦出现差错或者有所变化不会措手不及。第一,要在思想上明确准备工作的作用,即,为了缩短主观意图同客观实际的距离;第二,要在采访前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1理论上的准备,理论上是盲人,行动上是瞎子。记者除了平时注意学习理论,还要针对具体采访的事实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等理论,不掌握这些理论,就无法对这些领域内发生的新闻做高水准的报道;2政策上的准备,记者平时对政府的大政方针要及时消化、领会,才能在报道中不迷失方向。具体到一次采访任务,记者还要对相关的大政策、小政策进行学习吸收;3情况上的准备,如果在采访前记者能够对具体报道题目的内在、外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那么头脑中就会形成十分清楚的立体线条,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有一次我在采访一位养牛专业户时,之前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做很好的准备,只是针对养牛时间、技术等方面采访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竟然采访对象回答完了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而且都没有进入报道主题,当时很是窘迫,所以采访失败。4知识上的准备,记者采访范围要广,因而知识面要宽。作为记者,应该学会积累知识,在平常的采访中,往往会因为不懂专业知识,而导致采访失败。所以当确定具体采访任务后,记者还要学习同采访题目相关的知识,特别是专业性强的知识。5心理上的准备,搞好采访,心理准备特别重要,不能记者紧张,采访对象反而不紧张,到头来弄巧成拙。例如,在一次我县召开的人代会上,我采访县长,那次的采访,准备挺充分,因为当时是县长同各位代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人挺多,当摄像师一说开始,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第一个问题就没有成功,我还记得当时这位县长对我说:“我都不紧张,你紧张什么?”
其次,电视新闻采访要确定采访重点。第一,要确定重点范围。采访的重点范围就是采访的侧重点,无论做什么报道都不能面面俱到,电视新闻更要注意重点突出。记者去采访前心中一定要明确采访的侧重点,下去之后才能目标集中积极主动地攻克“主攻点”,达到事半功倍。第二,要明确重点对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从正面、侧面多选择一些采访对象,然后再确定主要采访对象。再次,新闻采访要懂得设计采访问题和拟定采访方案。第一,设计采访问题,记者头脑中必须清楚,问题必须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而且问题一定要能让观众一听即懂,应该事前先写好采访提纲,根据提纲灵活掌握;第二,拟定采访方案,可以事先拟定两套采访方案,如果第一个遇到障碍,可以用第二方案。最后,搞好电视新闻采访,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建立信息网络一是能扩大新闻线索,二是能沟通和受众的联系。既要同采访对象保持联系,又要同受众搭起挢梁。记者的信息网络建设得好,采访越容易深入、打开局面,每到一地采访,既要
结合上下,又要联系左右,才能达到沟通社会,传播新闻的目的。
业务技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熟悉和了解和采访有关的政策要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要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第二篇: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如何选取新闻事件的宣传切入点
•如何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公关
一、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从会议中获取新闻线索
•“听会”是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一些重要的工作研究会,经验交流会,往往是“信息超市”,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素材。
•会议还可作为新闻写作的“由头”。新闻消息讲究时效。而有一些值得报道的新闻典型,时间跨度大,找不到新近发生的事实作由头。如果这个典型最近受到会议的表彰或肯定,就形成了一个不错的新闻由头。
从会议中获取深圳公务员加薪的独家新闻
在领导的讲话中找线索
•这里所说的领导包括上至中央、各省市、部委,下至各地的厅局和企业的厂、矿长经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其讲话一般都带有全局性。可以根据他们的讲话,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去找线索。
从领导的讲话中获知白云机场迁建的独家猛料
从工作总结中抓线索
•一个单位的总结,或党代会、职代会上的总结报告,乃至于科室的工作总结,都可以提供数量可观、质量较好的新闻线索。
•虽然工作总结可以加工成一篇经验典型报道,但其本身并不是新闻。所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善于在总结报告中发现新闻,然后再顺藤摸瓜,深入挖掘,丰富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材料。在党代会的报告中获知“中调”战略,做系列报道
发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
•2004-06-06 A5版的《新机场让人和镇风生水起》,这时白云区新机场还未转场,但是这已对白云区西北角边远小镇人和镇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白云区委有关同志向本报记者通报这一情况后,本报迅速介入,这一稿件也是同城媒体首次系统报新机场搬迁对这个以往被自比之为“西伯利亚“人和镇的变迁。
身边的困难和难点也是新闻线索
•如04-12-03A3版的《自掏腰包救火难倒民间消防队》报道白云区各街镇自组民间消防队,但是由于当前国家政策只对武警消防队,对于这种民间消防队员的保障、社会支援系统完全不到位,甚至有个别经费紧张的民间消防车无法上牌导致无法上高速的现象,本报呼吁后市交通局等单位先后主动对这一批上百台民间消防车采取了减免路费等措施帮扶。
从闲谈中抓新闻线索
•采访往往是在无拘无束的闲谈中最能收到好的效果。广州日报记者唐迎春在与流动人口计生办的工作人员聊天时,谈起了外来工生殖健康的话题,聊着聊着擦出了火花,记者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由广州日报设计外来工生殖健康调查问卷、对方确定样本,双方共同实施调查。•这条独家新闻从策划、成稿到见报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并促使政府重视外来工夫妇家庭生活和生殖健康问题。这条新闻还被评为当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5年09月08日广州日报A5版《天河将坐拥8家五星级酒店》。这是一篇由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而挖掘出来的影响较大新闻。广州日报跑天河区的记者有一天在天河区的政府网站上看到一条很短的消息,说是一间外资的五星级酒店落户天河,将于多少年后建成等,消息很短,但却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于是便致电天河区的经贸部门,有关的负责人对此说了一句,“是啊,我们天河区以后将有好多家五星级酒店落户呢”。这一句话更引起了记者的思考,因为广州酒店业经过20多年发展,五星级酒店一直偏少,而且都集中在越秀区,而天河区建成20年来是一间五星级酒店都没有,天河区何来这么大的口气?于是经过一番深入的采访,便写下《天河将坐拥8家五星级酒店》这篇重要级的报道,报道在天河区及广州的酒店业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各大互联网站纷纷转载。
•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想到的就是,其实有很多的好报道,好新闻都埋藏隐伏在身边,而第一时间掌握到这些消息的肯定是我们政府的新闻官员,只能有一定的新闻意识,再通过一定的包装、深入采访,就可以让一条不起眼的边角消息焕发异彩。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如果他偶然地看到,抓住了,那么结果还好,但如果他没有看到的话,这样的一条好新闻就白白浪费掉了,所以为了使得这种浪费可以更少的杜绝,在各级政府机关与新闻记者打交道的官员,应该是不断培养这种包装新闻的意识。
二、如何选取新闻事件的宣传切入点
•重视和搞好成就报道,是在座各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一种有效报道形式。
•成就报道一般来说:工作性强,官话、套话多,空洞数字多;报道面较窄,有地域局限;时效性较差;贴近性较弱。
•但是通过创新报道的形式,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样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新闻。
遵循新闻规律,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
•选择好由头,抓好切入点十分重要。最好是“大背景小切口”。“大背景”是指要与大庆典、大活动、大会议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大的部署相配合;“小切口”则是指从小的侧面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
以小见大
寻找平民视角,带有共性的话题和能引起共鸣的角度
•要用群众视角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用平民眼光看成就,找出新闻事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贴近生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小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的变化,折射和反映整体全局的变化。
•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话题才显得生动和吸引人,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在宣传的形式上进行创新
与媒体联手策划活动,可以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2003年6月份,广州日报与市经委联手策划了“广州工业名企一日游”活动。旅游线路集中广州工业最为精粹的看点,包括珠江钢琴集团、广州本田、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珠江钢铁厂和广州日报印务中心。这一活动打开了一扇展示广州工业新貌和广州新形象的窗口,大大拓展了广州的旅游资源,丰富了“广州一日游”的内涵,在市民中取得非常好的反响,400个名额在一个小时内被抢光。
三、如何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老百姓80%的信息来自于媒体,而媒体70%的消息来自于政府;
•媒体是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
•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是群众的传声筒;
•政府与媒体沟通相当重要。
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平时多沟通
•在日常多注意与媒体沟通,建立一种常规的沟通机制,不要出了问题临时抱拂脚。•跟记者多联系,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线索与记者共享,记者可以对你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评价,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和新闻写作水平。
•参与记者的一些新闻选题,有意识地帮助记者搜集相关的新闻线索。
•设立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等机制,通过正式的途径发布信息。
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迅速沟通
•巧迟不如拙速,危机处理重在黄金24小时。
•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必须迅速采取一连串积极、主动、有效的行动,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至最低,主动向媒体说明。面对媒体时,若不希望媒体报道有所偏差,最好的办法便是立即回应,千万不要试图回避问题,要迅速提供确认的事实,沉默以对是最糟糕的策略,媒体和大众便会自行探究、揣测。事情发生后的头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是提供媒体正确看法的大好时机。
四、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公关
•2003年:非典,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2004年:禽流感开始暴发,北京密云踩踏事件;
•2005年:台风“麦莎”、“达维”,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致松花江水污染,层出不穷的矿乱; •2006年:“欣弗”事件;
•2007年:“6.15”九江塌桥,太湖蓝藻;
•……
应对突发事件,在诸多情况下,发比不发好,早发比晚发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发布是主动的,解释是被动的;按照人的一般认知与接受规律,发布是被信任的,而解释总是被怀疑的。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加强与媒体沟通,并及时发布消息,掌握话语权。政府的及时有效地公布新闻消息,可以使市民的不安迅速消除,同时更加突显政府对危机的处理能力。如果封锁消息,反而易形成谣言造成被动。
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后,吉林有关方面马上通知当地媒体说松花江没有受到污染,要求当地媒体不要报道,于是乎,媒体对此事一度保持沉默。
3天后,哈尔滨水质监测局进行了水质监测,证明松花江水无法饮用。然而直到第9天,哈尔滨市才宣布停水,且吉林方面仍否认水污染,解释原因竟为“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于是,谣言开始流传,人们误以为要发生地震,有人冒着零下的温度在街上搭起了帐篷。直到12月13日,在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后,媒体报道才开始关注松花江污染情况和防范措施,信息逐渐公开化。
•突发事件可以分为“敏感的突发事件”和“一般性突发事件”。
•像群体事件、外交事件、公共卫生等可称为“敏感突发事件”,需要慎重处置;而一些恶性犯罪和突发事故、自然灾害等则可视为“一般性突发事件”。主动公布比较好。
•政府是公共问题的信息源。因此,政府应该及时、真实地提供信息,尤其是对涉及公民自身生命财产安危的重大公共问题。当公共问题出现后,与此有关的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往往强烈要求了解事情的真实状况及与自身的关系,如果缺乏可靠的信息,则往往会做出最坏的设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根据。
•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监控和应对机制,一些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及时、迅速的反应。这往往给谣言的传播制造了环境。只有通过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尽快发布信息,才
能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使民众了解事情的发展状况,树立负责任的形象。
“6.15”事故,《广州日报》第一天的报道
•“即时即地原则”是指:消息应及时地在事发当地向媒体发布。比如广东省出现的非典型肺炎及与之相伴生的社会恐慌的征兆时,如果能够在广州即时即地发布消息,这样的恐慌就不会蔓延和扩大。而正是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之后,广州市民的情绪迅速稳定下来。
•“递进式原则”是指不要等到将事件完全调查清楚之后再向新闻媒体发布消息,而是在动态过程中发布消息。突发事件虽然是突然发生的,但其发展和结束还有一个过程。因此还需要继续主动发布信息,这样可以让媒体配合你的工作,也容易让老百姓安心。
美国明尼苏达州塌桥事故
•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座桥梁发生坍塌,事发时正是交通高峰期,广州日报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主要报纸对同类突发事件的报道处理手法基本一致
•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重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2004年“突发事件”进入流行语排行榜。
•2004年,国务院在部署工作时表示,要把加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005年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2006年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实施。
•2006年6月2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上,《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原草案第57条:“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07年6月24日的二审中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政府和媒体的良性互动。
第三篇:浅谈怎样发现新闻线索
(教育系统)新闻培训班业务讲座:
一、浅谈怎样发现新闻线索
很多初搞新闻的同志都感到没有好的新闻线索,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才能找到有价值的新闻,下面我就结合本人从事新闻工作,尤其是进入广电台从事专业新闻工作以来发现新闻线索、采写新闻报道的粗浅体会:
一. 通过各种会议发现新闻 我们好多记者整天奔波于县内外的各种会议之间,各种会议材料信息、尤其是会上的各种交流与表态发言是相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比如,我县让体格不合格工业项目下马、我县不再强求乡镇完成招引外资任务等一批新闻不仅在台里播出,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而且都在省市新闻评比中花奖。
二. 通过信息储存发现新闻 就是把平时听到、看到但又不宜马上报道的新闻线索存提来,等待时机进行报道,比如:柴草在这里变金条、等外国人来 段金芳力助百名学童,等待开学 茧站门前话得失 等待蚕茧收购 我县成功探路人大代表比例改革 姜德明农产品安全法等待法律出台及时报道。三. 通过眼睛观察发现新闻 就是运用新闻眼光进行观察与众不同的景物,及时进行新闻追踪。举 台板底下的承诺,邮局柜台看增收 长荡镇没有走读官 麦田开来了打包机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四.
通过报纸广播发现新闻 留心读者与听众来信呼吁什么,还要关注报纸上的新闻评论,1994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要重视粮食生产 举:沿海滩涂成为射阳新的米袋子和射阳县通过增加立体套种增加粮农收入,使粮食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两个例子分别被省级和中央媒体采用
五. 通过别人闲谈发现新闻 就是在别人闲谈时留心谈论的话题,筛选有价值的内容
举随县移民办人员下乡听到三峡移民黄为政自编山歌唱家心声 的例子,再举回老家时听到 两颗弹头作遗产两个例子
六. 通过纵横比较发现新闻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会方面的比较就可衡量本地新闻事实在全市、全省至全国有多大新闻价值,举 我县新型农保走在全省前列 我县200多个行政村村村聘请法律顾问 两个例子
七、通过逆向思维发现新闻
就是把问题倒过来考虑,再去寻找新闻事实。举 我不能一有困难就向政府伸手 海河供销社向农户倒打白条 县海洋海业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不可行性论证
两个例子
八、通过社会变革发现新闻 翻开新闻史书 不少好的新闻都发展生在变革年代,变革年代的新闻抓很好,往往会被载入史册。好多记者通讯员通过采写变革年代的新闻报道而一举成名。列举 大舅的饭量、张大爷改灶、众家棉、大寨也分包产到户了 三个例子
九、通过名人典型发现新闻 如果本地出了名人或出了个什么先进典型,其一举一动都是新闻,我们这一代人不太记得,射阳历史上巴一凯、谢兰英、周健,直到后来的姜德明 每个人前前后后都有上百篇不同时期、不同由头、不同角度的新闻被媒体报道,我到广电台来上班后就及时抓住农技推广中心姜德明、洋河段金芳、临海农联村少生快富、盐东东南村等一批全省全国的重大典型进行宣传,不仅丰富了平时的节目内容,也为年终节目创优和外宣工作打下了基础。
十、通过广交朋友发现新闻 记者和通讯员都应该是个社会活动家,在社会上应该广交朋友,至少我们在每个部门、每个乡镇都应该有一批朋友,最好是通讯员朋友,平时经常和他们进行电话沟通,请他们随时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采访的新闻素材大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我我比较要好的通讯员,因此,广交朋友,尤其是通讯员朋友,这必不可少。
另外,我们每个记者、通讯员都应该有一张特殊日历表,凡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找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进行报道都是新闻,总之。只要我们争做有心人,处处留心,并且做到脑勤、眼勤、脚勤、手勤,发现新闻线索并不难,也不愁出不了好新闻。
二、怎样提高稿件的命中率问题:
发现了好的新闻线索,接下来就是采写新闻,在写稿过程中,要讲究命中率,也就是稿子怎样被新闻单位采用,这其中很有讲究:
一、要有一个好标题 列举:西部歌王王洛宾魂归天山 曲留民间、百岁老人谢寿言 拒为药商做什言、杀人犯 推迟一小时抓捕、六垛40多个农民集资购买推土机推出一条致富路、阜宁羊赛镇果林村13名干部10人吃低保、美国总统的儿子也领救济金、天堂短信彰显人间大爱 几个例子
二、要有一个新闻由头 就是要从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到最近的新闻事实。如 洋河渔妇段金芳力助百名学童 等开学时报道、陈洋农民戴元军通过柴草编织出口创汇等外国人来宣传、姜德明提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到全国人大颁布法律再进行采访。
三、加上采写人的话
就是在新闻的最后交代一下新闻背景,引起编辑注意,并显示稿件的重要性。如农村出现排灌专业户、不能把薄地给别人、稻田麻雀成灾 老农知用光盘等,就是编辑不太了解到的基层情况,你在新闻的最后说明一下。
四、要有一定的高度 就是把一件新闻事实反复衡量,看其是鸡毛蒜皮还是具有一定价值与份量,并最好站在全市全省至乃全国的高度看问题,国家级记者还要站在总理的角度看问题。
五、要研究媒体栏目 现在媒体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比如体育报就不如足球报,健康报就不如家庭医生报,广播电视的栏目也分得很细。像射阳电视台有:射阳新闻、百姓视线、解读、现代农业、教育天地等——
六、要争取第一时间 新闻就讲究一个快字,谁抢到了第一时间,谁就占据用稿优势,再说说当今新闻媒体的快速态势,把握好快与准的问题,要做到快采、快写、快发。来不及写作就应及时拨打新闻单位电话,列举 盐城氟源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等特发性事件报道,七、要了解宣传动向 掌握不同时期的宣传要点,编辑部根据党委、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工作重点,都会拟定不同的宣传报道计划,是编辑部急需的稿件,差一点也能被采用,不需要的稿件写得再好也难以采用。
八、要多与编辑沟通 一是可以得到编辑对稿件的详细指点,从中了解到稿件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二是可以联络情感,并可得到编辑发出的最新报道提示。
九、要掌握新闻导向 主要就是掌握那些事情不宜宣传,比如一个人家几个儿子个个成材,或全部致富,这与计划生育相违背,一个农户脱贫致富后建了多少间豪华房子,与土地管理法规相违背。
十、要了解政策信息 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基层的执行与落实情况也是媒体急着要宣传的,比如控制房价、环境保护、新农保、新医改等,当地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现了什么问题,收到了什么效果等。
最后
说说新闻与信息的区别
一、新闻是公开发表的,信息是内部掌握的
二、信息是即将发生的事情,新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大家对新闻与信息投稿还有什么需要提问的请提出来,我可以现场回答——
第四篇:如何挖掘新闻线索
如何挖掘新闻线索
最为一名记者,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当然是做出好新闻,得到受众的承认和好评,并且还可以有机会参评获奖。那么做出好新闻的前提是什么?当然是要先有好的选题,有人甚至这样说:有了好选题基本就相当于好新闻成功了一半。好的选题需要有好的新闻线索,发现、挖掘新闻线索是一名称职的记者必须要下的功夫。如何挖掘新闻线索?在从业过程中,笔者形成了几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切磋:
一、从各种会议材料中捕捉新闻线索。有的记者不愿意参加会议,认为会议枯燥无味,只能平铺直叙的报道,出彩很难。那么会议材料中真的没有好的新闻线索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是记者要学会用眼睛采访,留心会议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练出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听到别人听不到的,领悟到别人领悟不到的。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做出受众欢迎的新闻。例如在2008年召开的山东省东营市残联工作会议上,记者在会议材料上注意到有这样一句话:2007年,全市成立各类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6家,其中民办非营利性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1处。民办、非营利性、自闭症这几个字眼极大的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后来通过市残联工作人员,联系上了这家康复中心的创办人常桂亮,在与之交谈中,得知创办自闭症康复中心的初衷,原来他自己就有个患自闭症的儿子,为给儿子治病,他和对象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尝尽辛酸,但是最终效果不大,自闭症孩子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常桂亮便有了一个念头:办一所康复中心,为自己,更为其他的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解除痛苦,历经波折、不懈努力,中心终于办了起来,然而在运营过程中也是困难不断,他都一个个挺了过来„„记者越听越兴奋,这是个不错的选题!经过采访挖掘,把它做成一期访谈专题节目——《天使的翅膀》,这个节目在后来的省市残联好新闻评比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
二、从与群众的交流中获得线索。2012年,记者带着预先定好的题目,到山东省利津县刁口乡采访,在刁口乡的渔民村,准备结束采访时,村民谈起了他们村里的一个医生,这名医生腿部残疾,在村里一干就是几十年,说起他的医德医术,群众无不伸大拇指。听了村民的谈话,记者感觉到这应是个不错的选题,后来专门又来到这个村,对这个乡村医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终于挖掘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不为名利、扎根农村的乡村医生典型。乡里的宣传委员对记者说,这么近,这么多年,我们都没发现这个典型,一下子让你给发现了,眼光真毒。这个新闻东营电视台播出后,省里的电视、报纸记者又随后多次采访了这名乡村医生。
三、从事件的不同角度来发现新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黄河断流,山东省东营市持续大旱,不但造成庄稼浇水难,连有些村庄群众的饮水都成了问题,这时新闻部门的报道不是旱情就是抗旱。这期间,有一次,记者随团市委组织的送水队伍给缺水的村庄群众送饮用水,在回来的路上,记者发现有些稻田里水分充足,水稻长势良好,大脑里不禁起了问号:为什么这里水源这么充足?于是到稻田所在村里询问,经了解得知,这个村一直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兴建了三处水库,平时水库里都蓄满水,结果遇上大旱,这些水库便派上了大用场。记者马上把这个情况做成一条新闻——《大旱之年 这里不缺水》,当晚就播出了。没想到市里的主要领导看到这条新闻后,第二天就到这个村里去调研,后来东营市大兴水利工程,恐怕与此也不无联系。
四、从报道过的新闻里寻找新闻。有的人认为别人报道过的新闻再去做,就像别人嚼过的馒头你再去嚼,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一条新闻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2013年4月8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晚间新闻》栏目中,播出了一条新闻——《冷漠背后的真相》,记者看后深受启发。这条新闻是针对前几天网上热议一条报道,从
另一侧面进行采访的。网上报道的新闻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今年4月5日,吉林长春的一家菜市场,一名老人突然摔倒,177名行人漠然从老人身边走过,只有一名过路女子出手相助,直到医护人员赶到,老人才得以救治。此新闻一出,网民哗然,纷纷谴责那177名行人的冷漠。但是央视记者经过现场采访多位当事人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原来老人倒地后,因为不明老人的病情,行人不敢贸然出手相助,但是很多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一名略懂医疗知识的女子对老人进行了护理,记者对医院医生的采访证明,老人得的是突发性脑梗塞,确实不宜贸然施救,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篇新闻之后还加了短评,“浮躁和冷漠一样有害,只顾眼球、不计后果的报道,会让更多的人依照残缺的信息,做出误判„„”,央视报道最终还原了事实真相。
新闻线索处处有,关键要做有心人,记者只有增强新闻敏感性,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从中发现更多更好的新闻线索。
第五篇:寻找新闻线索教案
第三章 寻找新闻线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线索、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基本概念;
2、能运用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进行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
3、在实践中多加强新闻敏感。
二、教学学时:4学时
三、教学手段:讲授+案例+训练
四、教学内容
引言:我们知道,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那新闻采访又从哪里开始?每天世界上发生很多事情,哪些事实值得记者采访报道,我们又从哪里去发现新闻的线索呢?发现之后又怎么去评判它的价值大小?
第一节新闻线索的含义与特点
一、什么是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也称为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来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作用:主要是告诉记者到哪里采访,帮助记者确定具体选题。
二、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比较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
2、相比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比较零碎;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不确定、真假不明。
真假未定,价值未定。如果不加以核实和深入采访,很容易制造假新闻。
第二节新闻线索的发现渠道
(一)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
1、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
例:二胎新政策引出哪些新闻线索?
最近教育主管部门有哪些新政策?
要求:记者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保持随时的信息沟通。
2、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主动提供)例:政协
3、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
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本身就是+发现其它)
5、记者从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中获得新闻线索。例:两会是新闻富矿
(二)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从同行的报道中寻找新闻线索是很普遍的。具体方法:
1、重新进行采访,挖掘出事实的新内容、新视点与新思想。
2、揣测它们的不全面和欠缺之处
3、肤浅的内容可以进行跟踪补充报道
4、变换角度,变换思路进行深入挖掘,重新报道。例:水门事件
(三)基层通讯员和受众提供的线索
1、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通讯员是记者耳目的延伸。
(四)记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记者的性格 丰富的生活 人脉关系的重要
1.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 2.广交各方朋友
第四节加强新闻敏感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一、求异思维
二、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是新闻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记者善于从身边的各种现象中,直接发现线索。(从凡人小事中发现别人感知不到的)
思考:某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在外出执行任务的归途中,看到通往机场的道路很堵车。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例:上海东方电视台《一次成功的迫降》
三、熟知新闻价值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来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和线索是否有一定的报道意义。一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不是个别人)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显著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含义: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二是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
包括:①一致性性②针对性③普遍性④典型性⑤适宜性 案例分析:
客车撞桥坠河七人遇难
司机疲劳驾驶引发车祸(来源:楚天都市报
2004年12月24日)练习2
迅速判断以下线索是否具备新闻价值
本章作业:假如你是校广播台记者,采用本章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要求将发现的新闻线索用PPT的形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