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典型问题
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典型问题
1.2.3.4.5.6.在高科技企业中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占着绝大多数,因此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谋生已不是他们第一位需要,他们最看重的是寻求自我发展。人才流动率非常高。这主要是由于多数高科技企业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缺乏激励机制,和人才职业发展规划,员工们普遍缺乏安全感。高科技企业的人才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年轻人有朝气,愿意按受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敢于拼搏。这对企业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如能正确利用则能使企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但如果当他们感到在组织中学不到新东西时,就客易跳槽,使企业蒙受损失。
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内容过于单一,常以金钱激励为主,少其他一些精神方面的鼓励。然而对年轻人来说,除了物质收益外,还追求一种自我认同感,即得到他人的认同、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同。
高科技企业缺乏规范的人员培训体系。他们最多只进行浅层次的上岗培训,很少有人才的发展培训。主要原因有二:
一、这类企业人才流动率高,企业不愿成为别人的“人才培训中心”。第二,企业规模小,而社会上又缺乏权威的专业培训机构,入才培训也就无从抓起。
绝大部分高科技企业中,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休系。在这些企业中,由于生产的产品需多个技术人员协作完成,业绩难以计量,因此也难以进行有效且适当的业绩考评。
我们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主营业务为网络与数据通信等领域。如一般高科技企业的典型特征一样,这家企业的员工素质较高,人员比较年轻。公司70%员工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近80%的员工年龄在30岁以下,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的70%,充分体现高科技企业的人员特征。公司以往没有人力资源部,只有一个人负责人事劳动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各项工作没有很好开展。经过我们诊断企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各部门普遍反映人手不足,导致工作延期。于是计划大量招聘,但是由于招聘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招聘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无法解决公司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原因在于缺乏基础的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缺乏标准,再加上招聘缺乏策略,招聘渠道单一,只在周边几所学校招聘。但是人手不足只是表面现象,事实是公司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公司存在人才浪费的情况,招聘过程中设置过高要求,合适人才没有,高层次人才发现工作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结果人员流失不可避免。比如研发人员与工程人员配置的矛盾,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要求大量的工程人员,于是将大量的研发人员充实到工程队伍中,但是一般情况下工程人员并不需要如同研发人员那样高的学历,于是这些研发人员觉得不能发挥才能,担忧个人长期发展,工作积极性下降,并考虑离开公司。另一方面是研发研发人员受到外界各种干扰太多,项目延期多,开发质量不高,增加了工程人员的工程量,如此恶性循环。2.3.4.5.6.7.公司的培训缺乏,新员工无法快速融入企业中,凝聚力差;研发人员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趋势,技术能力弱化;市场人员不了解产品情况,市场开拓与服务能力不足;管理人员由于很多从技术岗位转岗后,管理技能跟不上,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在减弱。
从员工发展角度看,公司人员晋升路径单一,所有人员只有职务晋升一条通道。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级别与工资便无提升余地,只能到了管理岗位才有可能提高,于是影响了技术人员专注于研究技术来提高公司技术实力。由于管理岗位毕竟有限,满足不了发展要求。在绩效考核方面,公司所有人员均每年考核一次,缺少月份或者季度考核。没有根据不同岗位绩效周期进行及时考核,无法及时衡量员工业绩,并作出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不易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公司最佳绩效。而且考核缺乏标准,主要取决与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积极性、对待工作的热情等,容易产生光环效应、以偏概全等考核中常犯的错误。另外由于考核结果不公开也不反馈给个人,员工无从知晓自己如何才能够给公司创造更大价值,造成考核不能够起到提高员工业绩的作用。
研发队伍是公司的主要员工队伍,公司对于研发人员缺少有效的考核办法,考核指标不完善,考核结果没有体现在薪酬激励方面,造成大部分研发人员缺少工作压力,研发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研发项目进展缓慢,导致其他部门员工的不满,影响高效公司氛围的形成。销售人员的考核没有根据公司销售的特点进行,公司的销售要求团队协作比较多,但是对此考核缺乏,对于回款、客户开发等指标没有考虑,仅仅的量化指标是销售量指标,但是考核结果并没有同激励措施挂钩,发挥不了考核的控制督促提高作用。在部分员工心目中形成“干好有什么用”的困惑。
公司的薪酬体系没有明确的说明,员工不明白工资构成。工资的构成不合理,工资也不能够体现不同岗位的价值。另外效益工资没有明确的发放标准,同奖金在年底一起发放,平时发放固定的级别工资,激励性不足。由于工资体系与项目完成好坏、个人业绩差异无明显关系,导致公司的内部不公平产生,整体工作积极性降低。有一般以上的员工在公司内部其他人相比过程中感到工资不满意。
公司的人力资源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许多涉及到管理中的其他方面,比如战略规划、组织结构等,混乱的管理局面阻碍了公司发展速度。人力资源管理的混乱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公司内部的员工发展、考核与薪酬体系必须重新搭建。
总之,高科技企业由于业绩往往难以衡量,必须采取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和方法,否则无法达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员工,而员工本身对这种公平公正的要求比较高,这也是高科技企业员工流动快的一个原因。高科技企业员工更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得不到对未来发展的有利判断,员工会重新选择。某高科技企业软件开发部门内一个项目组曾经同时招聘了3名应届硕士研究生,结果半年后全部辞职,原因之一就是不能感受到自己在企业内的发展前途和工作本身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帮助。
第二篇:2014浅谈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4浅谈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技术企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高技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使得高技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受到国内竞争对手和国外竞争对手的双重打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个竞争的趋势也愈演愈烈,而此时,如何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需要高技术企业能够快速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能够适应新世纪竞争压力的优质人才队伍。基于此,文中笔者就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给出了自己的一点意见。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 人力资源 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068-0
2一、前言
由于高技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这也使得高技术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迎来了新世纪最大的挑战。所谓的挑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挑战,由于高技术企业是一项新技术新学科型的企业,因此,针对高技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一批能够掌握最新科技的年轻人,另外,在高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上,还需要员工能够拥有自主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化。这都给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做好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这也是确保高技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最直接的保证。
在深圳的华为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企业将人力资源定位为知识资本,把人力资本目标的实现放置于企业财务资本增值的前列,大力实行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这也是华为企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高技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无非为人、财、物3种,其中财、物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它们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想而知,人力资源在高技术企业资源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高技术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利用更是决定高技术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
面对激烈的竞争,高技术企业管理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演变史,最初中国的大部分高技术企业都没有人力资源部这样一个部门,当然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是要做,但它仅作为行政部的一部分的职能工作在运行,但随着人们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认知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当前中国大部分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从行政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运作。
具体而言,终于“独立门户”的人力资源部是高技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实施管理一个具体的平台,它不但是高技术企业管理者们核算和控制人工成本提高产能的监督控制部门,而且还应是企业高层可以信赖的战略决策支持部门。但就目前中国的高技
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来看,做到后者的高技术企业仍是寥寥无几。
三、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追逐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人力资源作为高技术企业所拥有的一种资源,它为实现高技术企业目标而存在。为确保高技术企业目标的实现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高技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1.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这对于一个高技术企业同样适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具体而言,对于企业管理者们,特别是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要更新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中去,要从企业员工的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出发,不断探究切合高技术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将职业目标向企业的经营目标靠近,如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部可以通过培训让每个员工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在弥补自身不足获得成长的同时,也推动高技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当然,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单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的开发上,它应该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细节中,如大到可以为企业员工搭建一个自我学习的平台,让员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小到可以为员工购买春节回家的车票等,通过制定具体有效的福利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合理控制人员流动
一定程度和比例的人员流动可以为高技术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从而可以保持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如果企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且比例比较大,则一方面直接带来的是高技术企业人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高技术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将会大打折扣,因而如果要想提升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合理控制人员流动是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得重视且要做好的一个环节。具体而言,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把控。
第一是把控好“招募与甄选”关。招募与甄选是高技术企业为补充人力资源而开展的工作,它是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入口,有关高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在高技术企业的招募与甄选过程中找到答案,因此,如果要控制高技术企业的人员流动,降低高技术企业人员的流失率,我们可以在招募和甄选人才时采用多种工具尽可能地将那些稳定性不高的候选人排除出去,这样通过招募与甄选进入公司的人才的整体稳定性就会较高。第二是把控好“激励”关。在人才被引入高技术企业后,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要着重关注如何实现激励员工同公司一起成长,提高那些有才能的高素质人才的归属感,从而减少优质人才的流失。最后是把控好“离职”关。很多高技术企业都忽视员工离职手续的办理,一旦员工表明要离职,就将员工视为另类,然而对员工离职原因的探究工作却做得很少。笔者认为离职面谈应该是离职手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这样高技术企业才能了解人员流动的真正原因,这样高技术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控制。
3.重视员工职场健康
员工职场健康是常被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忽视的一个问题,但它确确实实正在影响着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且它有可能成为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瓶颈,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便是可以直接体现出如果员工一直处于不健康的职场中,其后果有多可怕。作为高技术企业管理者,我们一方面应该要关注员工工作时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另一方面更应该关注员工工作之余的心理健康。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企业中构建一整套员工健康检测管理程序及准则,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多开展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活动,为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占据一席之地,高技术企业的管理人员就一定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切实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管理实践中去,高技术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确保高技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科技人才培养论文
一、行动协作化、创新化
一个科技产品的完成需要不同的工作类型的人员的协作和配合。高科技人才他们年龄相仿,知识技能上互补,在工作创意上总是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进行知识和智慧的碰撞和摩擦,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产品。
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代我国的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由物资资源的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如何样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是企业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对高科技人才的了解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所限,对高科技人才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时间不久,各方面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公平的协调的管理机制。大多的管理机制还是建立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人员的主观判断之上,但是主管部门人员的评价多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而且也带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这样的管理机制容易给管理的人员带来心理的不满和埋怨,而且不能形成合理的薪酬管理策略和员工激励政策,这样容易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现在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政策还多停留在物质激励的层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需求和想要持续发展的上升空间的需求。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系统
企业员工的管理大多分为两个部分:部门管理和小组管理。由于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没有合理的组织发展策略,员工在部门管理和小组管理中的工作存在着交叉的部门,也存在着空白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矛盾很难平衡和解决。而且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人才筛选、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政策、发展晋升这几个主要的方面,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不仅会带来企业利益的影响,也对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带来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不具体
大多数企业都具有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文化和规章制度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空泛和书面的,很难具体实施到日常的工作之中。新晋的员工得不到良好的培训和具体的指导,工作较久的员工得不到很好的薪酬提升,资历深厚的员工不能找到有效地晋升渠道,这些实施上的不具体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上的不具体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目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职能还是定位不清,而且部门的员工也是鱼龙混杂,职业素养也是参差不齐,对部门的职责不清,很难做到业务精通,具体工作实施到位,因而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三、企业对科技人才管理的培养策略
1、建立人力资源多维创新的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同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也是一个企业管理好企业员工的精髓所在。员工的管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员工激励。心理学上。着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所以,对员工的激励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最大成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得到良好的工作绩效,提高企业的收益。因此,一个较为成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是采取多方面的,多维度的绩效激励措施,满足高科技人才的需要。这需要管理部门对员工的需求充分了解。对家庭困难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激励;对于精神需求较高的员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表扬,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对于希望能够自我提高的员工给予合理有效的晋升提高空间,满足他们自己实现的需要。做到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需求,则会很大成都的鼓舞和激励员工的工作势头,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能,也能激发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2、建立人力资源灵活参与的任务运作
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阿瑟(Arthur)对30家美国钢铁企业的研究表明,与“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有更高的生产率、更低的离职率。总之,来自不同行业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能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或其他好的结果。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不要从控制的角度出发,让高科技人才感受到组织条例和规范对他们的束缚,而是要放开控制,给予高科技人才承诺和保障,提高高科技人才的安全观和组织温暖感,更能够激发出高科技人才的工作能力。灵活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在多种方面,对不同工作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培训方案,对不同类型工作岗位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工作绩效的考核,对于不同需求的高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休假制度等等。
3、建立人力资源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
年轻化的高科技工作人员他们需要更加开放自由协作的工作环境。科技工作是一系列合作智慧碰撞下的产物,单单依靠某一两个科技工作人员的智慧很难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建立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高科技人才的才能发挥。开放的工作环境还包括对于某些具体的工作,企业的管理可以适当的放开,例如,有些高科技员工习惯于夜晚的工作,这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的灵感,企业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适时的放开定点上下班的管理措施。
4、建立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成长规划
企业的建设也应把企业的经济收益和员工的个人成长联系起来,激励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奉献意识。高科技人才人才是企业成长和快速发展的生命力。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高科技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与之配套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完善。企业如果能够明确不同组织层级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职责,建立起人力资源多维创新的激励机制、灵活参与的任务运作、协作开放的工作环境、持续发展的成长规划,则企业就能够充分体现高科技人才价值并激发人才活力,调动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收益。
第四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摘要:现代管理学认为,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四大资源,而人力资源又是企业四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本文将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再探究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而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最终帮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采用制度化、法律化以及科学化的手段与方法,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在量与质综合的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作为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核心和要义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力图实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健全和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企业可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自主权,引进需要的人,淘汰富余的人,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搞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为企业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在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企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人力资源都是最活跃的、最有创造力的因素。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机制和制度,才能凝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
3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实现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的关系中,发展战略决定了人力资源政策;反过来,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又对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决策才不会失误;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创造力,从事研究与开发;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才能激发全体员工为实现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最终确保发展战略有效贯彻落实,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二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
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需求不相适应方面。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
当前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制定政策条文,以政策代替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因而把人当成一种被动的“物”来管理,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没有把它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目前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仍停留在人事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理上。这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使得许多单位至今没有建立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没有按照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有效的员工聘用、人才引进、绩效评估、激励等措施,使人力资源的潜能难以开发,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很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相比,缺乏企业人员规划机制,职工自身素质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人才得不到发掘,企业的兴衰多系于主要领导人身上,而且工资更多的追求公平原则,使激励作用无从发挥。
3缺乏长期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目标下员工对工作的服从和完成任务的效率,因而以职务晋升、岗位差异为基础的奖励手段作为对员工的主要激励方式。由于绩效评估的单
一、不完备,使企业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不利于其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潜能。而配套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善,使企业留不住人才,也造成了企业的人才损失。
4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缺乏有效机制。
由于企业存在流动分散、点多面广的工作特点,加上员工培训的效果又不是立竿见影,有的单位的管理者往往把员工培训看成是企业成本的增加,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没有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需要的培训制度和培训目标。有的单位只注重培训过程,而不注重培训效果。这样就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制约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5未充分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约束功能都没有被很好的挖掘出来,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职工的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必然是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难以达成全员共识。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搭建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为企业可
持续性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积累和人才储备。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管理大师杜拉克认为,“将来的管理是要把越来越多的精力花在人的管理上。”各级管理者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把员工看成是最宝贵的资源,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把关注员工、推动员工的进步作为管理的基础。要重视人才资本的投入,保证人与企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到战略位置,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树立员工和企业共成长、同发展的观念,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员工个性的环境氛围,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2.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通过对未来人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可能的差异的分析,得出企业对其人力需求与供给作出的估计以及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人力资源战略的设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的内容有:岗位职务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教育培训计划,人员补充计划等等。
3.建立系统性的教育培训体系,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首先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必须对企业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
位培训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把企业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企业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企业竞争力、信誉度,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激励强化原理,激励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期望行为,从而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激励是一项科学含量很高的复杂工作,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单纯的物质奖励已经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员工需要更多地是精神上的归属感,成就感,为了使员工不仅从工作环境获得满意感,而且从工作本身提高满意感,应注重内在激励,激活人才的潜力。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大责任,只有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倡导顾大局、重学习的新风尚,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塑造出一支“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员工队伍。要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学习是最好的方式,要引导管理人员树立“学而思进,不学则败”的态度,努力倡导将学习视作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素质,通过学习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选人用人机制,人力资源储备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保障机制,通过学习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6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的凝聚力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把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上。从根本上讲是对人员管理的成功,是招揽人才、发挥人才与留住人才的成功。要想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最高的境界,就是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旗帜,鼓励竞争,包容失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文环境,提高团体的和谐度,引领人才为所在企业冲锋陷阵。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人才不再“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为了工作而生存”,“为了快乐而工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四,结束语
总之,为确保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应当注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同时,还应当定期对其制定的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企业长远战略和价值提升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志青:《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周琦.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王亚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的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战略引导、战略驱动、战略约束。一句话,就是通过长远正确的谋划贯穿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体现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连续性、持久性、动力性。然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相当部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对政策较大的依赖性上。而我国政策本身变化大这一特点,使不少企业忽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领导大约有80%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制定及推行缺乏深刻认识,至少有60%的企业没有始终一致贯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还有一些企业仍沿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削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2、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竭动力源来自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其中核心的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借助于多种手段,进行教育、灌输,让员工感悟、体验,使企业文化慢慢地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最终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对员工行为起基本支配作用的观念。这一切需要时间,需要坚持,还需要创新和超越。而我国企业大多采取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基本做法稍加改造,加上自己的经验,便形成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发挥,使人力资源管理陷入鸡肋的境地。
3、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是企业领导都能说出一大堆道理的话题,而“以人为本”以什么为载体、怎样贯彻、切实保证推行,就难以落实。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题目是“以人为本”应该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不能准确地回答此问题。其实,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完善健全的制度保障,再开明的领导也难以保证人性化的管理持久地推行。正因为我国企业不少领导在制度建设思想不重视、行动不力,遇到班子调整、人员升迁,“以人为本”就不自觉地变味儿,使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停留在口头上。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意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性化管理的种种手段,以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自觉地为企业作贡献,由此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通常所说的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格局。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已弱化到令人堪忧的程度,企业与员工的矛盾有加剧的趋势,员工与企业的纯经济关系已不在少数,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少,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出了问题无处反映,有了困难无处解决,心中烦恼元处诉说,长此以往,员工自然难以主动与企业同心同德,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缺位的危机渐现。
5、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不仅是企业形成合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员工自律的保证。而我国企业多数是在不断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新旧体制的挤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这种模式的先天不足表现在自我约束缺乏,机制建立滞后,其主要表现是:落后观念与先进观念碰撞剧烈,制度运行与行为干扰冲突,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对抗,有序与无序争锋„„,以上表现充分反映出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成熟,带有较浓厚的人治和经验主宰的倾向,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改革滞后,挤压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空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推进30年,成果颇丰,世人瞩目。但相应的一些体制改革远未与之配套,还没有形成一个更广阔的供企业自由游刃的空间,我们从政府对企业高级人力资源或多或少的直接干预可以看出旧体制的惯性力量所在,我们还可以从国家的诸多政策中窥其有形的手紧紧拽住企业,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当今政企职能尚未很好分开的事实。这些,使企业在多重管理、多个利益主体的体制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仅如此,政府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过多干预,平添了企业制度创新的额外压力和负担,特别是模式、时间、过程的统一规定,更使企业在自主方面失去了应有的权力。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使企业自我约束力减弱,依赖性加重,对未来的期望值降低,长远目标的持久追求自然弱化。
2、市场的不成熟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活动舞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到20年时间,在市场体制的建设中,我们较多地把精力花在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企职能的分开上、资本市场的构建以及问题的解决上,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有所重视,但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力,资金的投入不够。这包括人力资源分类、分层、分级指导,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人才的开发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等诸方面都存在太多的问题,这些理应由政府去认真打造的环境条件,由于还没理顺、到位,从而使企业很难有效地与市场机制共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显得有些顾此失彼,步履蹒跚,进退维谷。
3、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失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持续功效。我国是一个正在推进工业化的国家,把经济迅速搞上去是解决我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和关键,而推动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我国是一个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四平八稳的做官不仅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得到社会的美誉,还可以得到更多更稳定的实惠。而搞企业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工作环境大多比较差,常常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此,一些能人在企业干上一段时间,有些经历后,随即想方设法挤入公务员队伍、挤进事业单位,尤其是高学历的人才,更是热衷于当公务员,出现了3-4千人报考一个公务员位置的激烈竞争局面,由此造成社会对企业价值判断的严重偏失,企业留不住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谋划,管理特色的创造,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都由于价值观的失衡而变得无所适从。
4、政策的多变,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初建的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决定了国家对经济社会的宏观管理的必要和迫切,它有利于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全社会有序合理有效的配置。国家对经济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来实现的。市场震荡的程度,经济增长的快慢,人们的自律行为的强弱,决定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松紧程度。一般而言,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需要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而企业针对国家政策的变化,在自我调节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常态,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诸多环节受到这一政策环境的牵制而变得行为短期化。
三、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对策
1、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文氛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重要时期,企业不仅是推动者、创造者,而且也是主要承载者。对于从事企业经营的各类人员,社会应给予高度的认同。在价值取向上,应该朝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倾斜。在舆论导向上,应该多关注经济领域问题以及衍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对于那些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应在社会上广为宣传,特别是在大中小学生中要突出对企业家的品德、智慧、能力、人格魅力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对财富的创造者崇拜有加;社会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并举其全力来解决,以促使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内部应加强对员工的自强、自立、自我超越的教育,让员工树立信心,增强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员工应以企业发展为荣,以企业强大为骄傲,把自己真正融入企业,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全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更多地向财富创造者倾斜,我们相信,企业才会在这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中,积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并创造企业的辉煌。
2、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宽广坚实的活动舞台。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于人才的价值评价、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主要靠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应放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分类指导和政策规范、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准确及时提供大力度的监管和调控、前瞻性地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规划、引导等方面。政府还需根据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比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身份的转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新加入城市的人群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要。只有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在一个宽广、坚实的活动舞台上,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寻求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持。
3、深化改革,理顺体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充分自主权,这不仅能确保人力资源整合到位,更重要的是能使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寻求人力资源的支持。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真正落实企业的用人权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应重点在政策的拟定、政策引导、行为规范、市场偏差的纠正、利益的协调、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上下工夫,即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管理外部环境,而企业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对所需各类人力资源进行筛选,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宽松的环境,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4、改变观念,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的战略性上,即是从企业长远的发展角度去谋求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的支持,这不仅要考虑必要的量的积累,更要注重结构优化,整体效能的提高。我国不少企业由于缺乏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致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形势产生逆转的情况下茫然无措。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把眼光放远一些,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评价考核标准,并主动根据企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调整,把被动适应变为主动创造。
5、切实抓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确保科学技术手段支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不断追求卓越,除了要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有制度的保证,高素质人才外,还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即由一系列技术手段所形成的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作的工作链。其中,包括职位分类与职位评价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客观的工作标准。人力资源规划技
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运作设计可行的路径和目标;人力资源吸收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寻求人力资源支持提供评价尺度;人力资源评估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及产生的结果提供评价标准;人力资源培训技术,主要是为提升和发掘人力资源价值而采用;薪酬技术,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不竭的动力源。以上技术形成一个耦合的系统链,共同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目标。因此,系统掌握好这些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管理效能,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在这些技术的具体使用环境上下功夫,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以及这些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到针对性、适用性、有效性,以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6、凝练核心价值体系,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可资利用的动力源。众所周知,企业做大并不是很难的,但企业一直要保持竞争优势,能经风雨、历磨难、长久不衰,需要一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它不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可资利用的不竭动力源。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凝练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不断地把企业员工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加以提升,不管是顺境或逆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始终如一做到“润物细无声”;凝练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企业新目标的追求作相应调整,以期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凝练核心价值体系,更需要用心营造一种人文氛围,让员工能够感受、体验、认同这种价值体系,并从领悟中获得精神的升华及境界的提高,并能把这种感受自觉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由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只有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