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开展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开展简介
支教团背景:
团中央、教育部自1999年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究生支教团”)以来,已从全国83所高校招募派遣了11届共4172名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的8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含西藏4个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研究生支教团的实施,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共青团培养锻炼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海事大学先后招募派遣了十届共四十名优秀学生到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县和同仁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
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主要分为选拔、培训和日常管理三大块。
选拔过程:
(1)9月末接收团中央关于选拔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附件1: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2)9月末至10月初,在校园网学生通知栏目里发布选拔通知、报名表格及相关的鼓励政策,并下发各个学院团委,同时组织主题报告会并配合西部支教图文展加强校内西部支教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西部支教学生的生活、工作情况;见附件2海事大学选拔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通知,附件3推荐选拔管理办法,附件4学校相关鼓励政策,附件5:报名表和推荐条件
(3)10月10日之前各学院中队、学院团委、党委审核各报名同学的申请书、事迹材料、成绩单、获奖证书复印件后报送校团委;
(4)10月10日左右学校专门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纪委、校团委、各院系分团委和已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组织面试选拔工作,面试采取演讲答辩形式;(5)10月15日之前对初步人选在校园网张榜公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见附件6:公示(6)10月15日左右,网上公布无误后,确定的人员填写相关材料,学校鉴定,体检,并签订相关的协议;见附件7,附件8体检项目和体检标准
(7)10月20日将相关材料上报上级团组织和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见附件9支教团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培训过程:
(1)选拔工作次年5——7月,组织支教学生在海大附小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位培训,认真做好旁听、备课、试件、音体美课程也要同时重视,建立严格的请假制度,不准随意缺课。以此加强志愿者的教师教学能力。
(2)次年8月末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全国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统一培训及出征仪式。
(3)开展多次往届研究生支教团与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茶话会。
日常管理:
(1)8月末9月初协调落实志愿者岗位、住宿等后勤保障:积极与当地教育局和团委沟通,合理分配支教成员的工作地点,尽力解决志愿者的食宿、水电暖、网络等难题;见附件10 同仁县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2)建立志愿者自我管理机制:引导支教团充分发挥队长和副队长的作用,定期举行团队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总结会议,强化志愿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服从意识,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3)建立队长半月汇报工作制度:每半个月,支教团队长必须向团委联络员汇报团队在当地生活、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及时了解志愿者的动态;
(4)加强志愿者安全、健康状况管理工作,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的生活安排和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执行离开服务地时的请假制度;
(5)组织社团配合志愿者在大学校园内开展主题为西部“1+1”的爱心活动,构建大学班级与西部小学生的沟通平台;
(6)给与志愿者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志愿者在捐资助学方面在运费、信件邮寄费用、电话、网络等方面会产生一些必要的费用,校团委在这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7)走访青海看望志愿者:每年11月中旬组团前去青海看望支教一线的志愿者,旁听了每个志愿者的授课,对志愿者的住宿饮食等条件做了考察,对志愿者工作以最直接的指导;
(8)督促志愿者做好支教日记和支教新闻的宣传工作;
志愿者相关信息:
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专题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团的相册: http://photo.blog.sina.com.cn/qinghaixibuzhijiao 大连海事大学百度旧衣吧链接地址: http://tieba.baidu.com/f?kz=553724251 青海省同仁县捐衣群QQ群:85740558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专用电话:***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专用QQ:1141440013
注: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中与往年不同之处为:
2008年:
三、保障措施
招募高校向每名志愿者提供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和每年两次往返服务地的交通补贴(向在西藏以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青海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云南迪庆州服务的志愿者每人每月800元生活费)。
2009年:
三、保障措施
3.参照西部计划志愿者生活补贴标准和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有关规定,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从2009年开始,研究生支教团生活补贴标准适度提高,招募高校向每名志愿者提供每月不低于680元的生活补贴和每年两次往返服务地的交通补贴(向在西藏以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青海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云南迪庆州等藏区服务的志愿者每人提供每月不低于900元生活补贴;向在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服务的志愿者每人提供每月不低于800元生活补贴)。请各校按此要求认真落实。
第二篇: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开展简介范文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开展简介
支教团背景:
团中央、教育部自1999年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究生支教团”)以来,已从全国83所高校招募派遣了11届共4172名获得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的8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含西藏4个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研究生支教团的实施,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共青团培养锻炼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海事大学先后招募派遣了十届共四十名优秀学生到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县和同仁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
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主要分为选拔、培训和日常管理三大块。
选拔过程:
(1)9月末接收团中央关于选拔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附件1: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2)9月末至10月初,在校园网学生通知栏目里发布选拔通知、报名表格及相关的鼓励政策,并下发各个学院团委,同时组织主题报告会并配合西部支教图文展加强校内西部支教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西部支教学生的生活、工作情况;见附件2海事大学选拔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通知,附件3推荐选拔管理办法,附件4学校相关鼓励政策,附件5:报名表和推荐条件
(3)10月10日之前各学院中队、学院团委、党委审核各报名同学的申请书、事迹材料、成绩单、获奖证书复印件后报送校团委;
(4)10月10日左右学校专门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纪委、校团委、各院系分团委和已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组织面试选拔工作,面试采取演讲答辩形式;
(5)10月15日之前对初步人选在校园网张榜公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见附件6:公示
(6)10月15日左右,网上公布无误后,确定的人员填写相关材料,学校鉴定,体检,并签订相关的协议;见附件7,附件8体检项目和体检标准
(7)10月20日将相关材料上报上级团组织和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见附件9支教团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培训过程:
(1)选拔工作次年5——7月,组织支教学生在海大附小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
位培训,认真做好旁听、备课、试件、音体美课程也要同时重视,建立严格的请假制度,不准随意缺课。以此加强志愿者的教师教学能力。
(2)次年8月末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全国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统一培训及出征
仪式。
(3)开展多次往届研究生支教团与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茶话会。
日常管理:
(1)8月末9月初协调落实志愿者岗位、住宿等后勤保障:积极与当地教育局
和团委沟通,合理分配支教成员的工作地点,尽力解决志愿者的食宿、水电暖、网络等难题;见附件10 同仁县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2)建立志愿者自我管理机制:引导支教团充分发挥队长和副队长的作用,定
期举行团队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总结会议,强化志愿者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服从意识,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3)建立队长半月汇报工作制度:每半个月,支教团队长必须向团委联络员汇
报团队在当地生活、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及时了解志愿者的动态;
(4)加强志愿者安全、健康状况管理工作,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的生活安排和安
全保障工作,严格执行离开服务地时的请假制度;
(5)组织社团配合志愿者在大学校园内开展主题为西部“1+1”的爱心活动,构建大学班级与西部小学生的沟通平台;
(6)给与志愿者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志愿者在捐资助学方面在运费、信件邮寄
费用、电话、网络等方面会产生一些必要的费用,校团委在这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7)走访青海看望志愿者:每年11月中旬组团前去青海看望支教一线的志愿
者,旁听了每个志愿者的授课,对志愿者的住宿饮食等条件做了考察,对志愿者工作以最直接的指导;
(8)督促志愿者做好支教日记和支教新闻的宣传工作;
志愿者相关信息:
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专题网站:
(域名已申请,待建)
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团博客:
http://blog.sina.com.cn/qinghaixibuzhijiao
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团邮箱:
xibuzhijiaotuan@sina.com.cn
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团的相册:
http://photo.blog.sina.com.cn/qinghaixibuzhijiao
大连海事大学百度旧衣吧链接地址:
http://tieba.baidu.com/f?kz=553724251
青海省同仁县捐衣群QQ群:85740558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专用电话:***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专用QQ:114144001
3注: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中与往年不同之处为:
2008年:
三、保障措施
招募高校向每名志愿者提供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和每年两次往返服务地的交通补贴(向在西藏以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青海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云南迪庆州服务的志愿者每人每月800元生活费)。
2009年:
三、保障措施
3.参照西部计划志愿者生活补贴标准和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有关规定,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从2009年开始,研究生支教团生活补贴标准适度提高,招募高校向每名志愿者提供每月不低于680元的生活补贴和每年两次往返服务地的交通补贴(向在西藏以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青海海南州、海西州、海北州、黄南州,云南迪庆州等藏区服务的志愿者每人提供每月不低于900元生活补贴;向在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服务的志愿者每人提供每月不低于800元生活补贴)。请各校按此要求认真落实。
第三篇: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事迹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事迹简介
响应团中央扶贫接力计划,2000年第一届至2009年共计十届支教团共计40名优秀的研究生先后远赴青海化隆,循化县,同仁县支教。
第一届2000年,99级研究生潘晓丹:
全国唯一一个在读研究生自愿远赴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支教,条件艰苦,多次累到在课堂上,深受当地师生的好评。
第五届2004年,海商法研究生杨健:
工作:安排到同仁县财政局,主要负责电脑培训、网络维护、网站制作等工作。根据青海省财政厅的“金财工程”的统一安排,在全省财政系统内普及电脑网络知识,同仁县财政局广大干部职工培训电脑知识培训。
搭建局域网、建立网站,推动当地电子政务进程,节省大量办公开支通过为各个部门搭建局域网、建立网站,电脑、网络维护,一年来为黄南州、同仁县各个部门总结节省办公开支数万元。在教育方面,担任高
二、高三两个年级的英语辅导老师。同时,为贫困学生募捐,资助贫困学生
第七届2006年,轮机研究生任洪莹:
安排在同仁县第三完小工作,高原环境使其病倒,但是谢绝住院,坚持上课,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爬上、游戏,还会为孩子们准备丰富的饭菜,对小学的升旗队伍严格训练,从母校募捐到的钱物为同仁县第三完小的残疾人贫困生马晓霞购买了新衣服、棉裤、书包和文具等,并自己为她从大连亲自购买了一台轮椅运送到青海的同仁县。当地的老师、学生、家长对此津津乐道,树立了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良好形象。
第九届2008年,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整体,(1)教学方面:
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志愿者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期末考试中志愿者冯雯雯所教班级超越了当地最好的英语老师的成绩,名列第一!
另外王结实、于博、冯春焕、李康、傅静所教课程成绩均良好,当地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海事大学的志愿者评价很高。(2)捐资助学方面:
第九届支教团在同仁县认真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主题为“西部‘1+1’”的捐资助学活动。志愿者建立了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专题网站、博客和相册。一年来,支教团队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与微软中国、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中华怀恩慈善会、深圳民政局、北京汉能投资集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大连星玛电器、中华怀恩慈善会、东莞义工组织、中央音乐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公司和社团组织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并有数以百计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西部‘1+1’”的计划中。
一年时间,支教团队通过网络争取到了25吨共计旧衣物,并已经在同仁县第三完小、黄南州中学、黄南州民族中学等10所中小学共资助了70名小学生,为他们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费用。同时还争取到邮资总计超过30000元的旧衣物,累计捐赠文具7500元,同时还在当地的四个小学设立的专项奖学金。(3)团队协作方面的突出事件:
捐资助学下乡覆盖全县80%的中小学,最远去过的地方需要驱车2个小时的山路,最高海拔去过3500米,克服高原、晕车等反应在23个中小学举办过捐资助学的活动,平时生活上,同在一屋子住,做饭,卫生安排的井井有条,团队凝聚力很强,团队六名成员亲如兄弟姐妹。(4)成果及荣誉:
支教团的全体成员均获得了“青海省同仁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的称号。李康组织三完小学生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并获得团体优秀奖,个人获得了优秀指导老师奖。当地电视台两次报道支教团队的活动,大连晚报也两次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青海省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表彰大会上获得了“青海省志愿者行动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的光荣称号,是唯一获得此荣誉的青海省西部研究生支教的团队。李康、王结实、冯雯雯和于博获得了“中国志愿者扶贫借力计划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第四篇: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事迹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事迹简介
响应团中央扶贫接力计划,2000年第一届至2009年共计十届支教团共计40名优秀的研究生先后远赴青海化隆,循化县,同仁县支教。
第一届2000年,99级研究生潘晓丹:
全国唯一一个在读研究生自愿远赴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支教,条件艰苦,多次累到在课堂上,深受当地师生的好评。
第五届2004年,海商法研究生杨健:
工作:安排到同仁县财政局,主要负责电脑培训、网络维护、网站制作等工作。根据青海省财政厅的“金财工程”的统一安排,在全省财政系统内普及电脑网络知识,同仁县财政局广大干部职工培训电脑知识培训。
搭建局域网、建立网站,推动当地电子政务进程,节省大量办公开支通过为各个部门搭建局域网、建立网站,电脑、网络维护,一年来为黄南州、同仁县各个部门总结节省办公开支数万元。在教育方面,担任高
二、高三两个年级的英语辅导老师。同时,为贫困学生募捐,资助贫困学生
第七届2006年,轮机研究生任洪莹:
安排在同仁县第三完小工作,高原环境使其病倒,但是谢绝住院,坚持上课,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爬上、游戏,还会为孩子们准备丰富的饭菜,对小学的升旗队伍严格训练,从母校募捐到的钱物为同仁县第三完小的残疾人贫困生马晓霞购买了新衣服、棉裤、书包和文具等,并自己为她从大连亲自购买了一台轮椅运送到青海的同仁县。当地的老师、学生、家长对此津津乐道,树立了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良好形象。
第九届2008年,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整体,(1)教学方面:
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志愿者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期末考试中志愿者冯雯雯所教班级超越了当地最好的英语老师的成绩,名列第一!
另外王结实、于博、冯春焕、李康、傅静所教课程成绩均良好,当地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海事大学的志愿者评价很高。(2)捐资助学方面:
第九届支教团在同仁县认真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主题为“西部‘1+1’”的捐资助学活动。志愿者建立了大连海事大学西部支教专题网站、博客和相册。一年来,支教团队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与微软中国、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中华怀恩慈善会、深圳民政局、北京汉能投资集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大连星玛电器、中华怀恩慈善会、东莞义工组织、中央音乐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公司和社团组织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并有数以百计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西部‘1+1’”的计划中。
一年时间,支教团队通过网络争取到了25吨共计旧衣物,并已经在同仁县第三完小、黄南州中学、黄南州民族中学等10所中小学共资助了70名小学生,为他们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费用。同时还争取到邮资总计超过30000元的旧衣物,累计捐赠文具7500元,同时还在当地的四个小学设立的专项奖学金。(3)团队协作方面的突出事件:
捐资助学下乡覆盖全县80%的中小学,最远去过的地方需要驱车2个小时的山路,最高海拔去过3500米,克服高原、晕车等反应在23个中小学举办过捐资助学的活动,平时生活上,同在一屋子住,做饭,卫生安排的井井有条,团队凝聚力很强,团队六名成员亲如兄弟姐妹。(4)成果及荣誉:
支教团的全体成员均获得了“青海省同仁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的称号。李康组织三完小学生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并获得团体优秀奖,个人获得了优秀指导老师奖。当地电视台两次报道支教团队的活动,大连晚报也两次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青海省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表彰大会上获得了“青海省志愿者行动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的光荣称号,是唯一获得此荣誉的青海省西部研究生支教的团队。李康、王结实、冯雯雯和于博获得了“中国志愿者扶贫借力计划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199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启动。次年,大连海事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踏上了西部支教漫长而光辉的旅程。时至今日,在校团委的领导组织下,先后有11届研究生支教团(共47名同学)远赴祖国西部——青海省支教。在历届志愿者的支教生涯中,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走访调研、帮贫资困,为当地的教育状况作出了海大学子的努力与贡献。
第五篇:大连海事大学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
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专业学位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19个教学科研机构,设有49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5000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5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6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还为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留学生及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名。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5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
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73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195名,聘任二级教授34名,三级教授66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5名、“长江学者”3名、讲座教授65名、客座教授364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国家的50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培养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AMETIAP)、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更多资讯请查阅大连海事大学主页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