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最美乡村(共)
打造最美乡村,家乡大余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 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一首故乡的云,代表了无数外出游子的心声 外面景色再没,内心深处最美的还是家乡
近年来,大余县展开了一系列转型探索,首个重要的着力点则是放在了旅游上。
大余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统筹城乡发展、与精准扶贫、与“三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从“扶贫”到“富民”再到“强县”,从“农家乐”到“乡村旅游”再到“美丽乡村”华丽转身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逐步走出了一条从“一矿独大”、结构单一的资源经济,到资源枯竭的阵痛,再到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绿色循环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
特别是今年以来,高标准建设了丫山5A级乡村旅游点、黄龙花木产业旅游示范园、牡丹亭文化公园等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利用半年多时间,全县就建成了开放乡村旅游点17个,形成了乡村旅游开发“百花齐放、百景争艳”新态势,乡村旅游发展新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保持美丽乡村田园风光,打造符合生态的农业旅游产品+度假产品,需考虑功能搭配、规模搭配、空间搭配 丰富文化生活内容,多样业态规划
形成旅游度假的目的
处于旅游快速发展的大余县
迎着目标不断奋进
第二篇:做大特色产业打造最美乡村
做大特色产业打造最美乡村
祁巷村位于千年古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南首,东临如皋市,南界靖江市,西濒姜八线,北接334省道。近年来,该村依托传统猪鬃加工基础产业,充分发挥村庄核心区四面环水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特色产业。已形成以200亩洋葱田、300多亩韭菜大棚、500亩苗木基地为主的1500亩高效农业产业带。并投资2.1亿元,建设规划占地6000亩,集生态旅游、农家乐、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乡村观光旅游区“小南湖生态园”。泰兴农村商业银行横巷支行2010年、2012年、2013年三年中对该村的生态示范村的建设以及经营户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累计发放贷款 101 户,金额达 600 万元。其中:2012年对“小南湖生态园”一次性发放贷款200万元。目前,农家乐园区已建成老兵农家乐、兄弟姐妹农家乐、一品香农家乐等7家农家乐,能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白果烧仔鸡、菊花港红烧鱼、祁巷老鹅等以本地乡土种养的农产品为原料的“祁巷八大碗”,成为该村乡土美食文化的八张“名片”。
第三篇:江西婺源欲打造中国最美乡村
江西婺源欲打造中国最美乡村.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江西婺源欲打造中国最美乡村
2009-10-25 17:53:10 作者:雨后 来源:新华网 浏览72次 评论0 条 字号[大][中][小]
------------------
最近关于27名游客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自驾旅游时,遭遇当地旅游部门以“非法入境”为由阻拦的事件被旅游界所关注。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毅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自为政的乡村旅游将
------------------最近关于27名游客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自驾旅游时,遭遇当地旅游部门以“非法入境”为由阻拦的事件被旅游界所关注。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毅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自为政的乡村旅游将使旅游产业陷入困境。
江西省婺源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境内2947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83.7%。一直以来,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淳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被无数旅游者所称道。在谈到此次云南怒江游事件时,孟毅成感慨地说:“这种事情过去在婺源也发生过,这是乡村旅游各自为政的弊端。如果政府部门不尽快对所辖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情况只能愈演愈烈。”
婺源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曾取得过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经济成分复杂,各旅游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无序、恶意的竞争愈演愈烈,只要是个古村落,拉个栏杆就收钱。2006年底,各种原因造成婺源旅游相比周边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减弱,游客人次数增长幅度相应降低,乡村旅游陷入低谷。
多方因素促使婺源县政府部门决定进行旅游资源整合,走旅游集团化之路。在“一张门票、一个集团、一个品牌”的思路下,2007年9月,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过10个月的整合,目前公司所属的江湾、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三个国家4A级景区,晓起、江岭、汪口等11个精品风景区基本涵盖了婺源古建古村、田园风光和山水旅游资源。
为打开婺源旅游的新局面,公司从2007年成立后就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对景区原有的同质化、各自为政的现象进行差异化形象定位。2008年以来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也得到了新的提升,围绕婺源不同时期景观特色推出了一系列中短线精品旅游主题活动。如清明前后推出“寻根问祖到婺源”、四月前后推出“春在婺源油菜花”、暑期推出“古驿道走出的清凉”、九月至十月推出“婺源的老屋在晒秋”、十一月推出“婺源的枫叶红了”、年底推出“婺源的农家大餐登场了”以及“到中国最美乡村过大年”等系列主题。
经过一年的运行,婺源旅游的客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基本是江西省客源占绝大多数,零星有些外省市区的背包族游客,现在的游客人次不仅迅速上升,而且范围已经延伸到全国。“资源是国家的,政府应因势利导推动,乡村旅游经过重新定位、优化、洗牌,走整合之路才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前途。”孟毅成说。
第四篇:最美乡村
最美乡村
姓名:周君如学号:20125181160
班级:播音与主持艺术2班班长:于洪洋
1、充分认识蒙阴山区生态优势
山区生态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山区生态资源,乡村旅游只能是无本之木,而蒙阴县在这方面就占有天时地利之便。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条件看,蒙阴县建设江北最美乡村的条件非常优越,路子很宽,潜力很大
2、资源优势
(1)诱人的田园风光。蒙阴县山清水秀,果香迷人,蜜桃面积65万亩,是“中国蜜桃之都”、“全国果品生产强县”。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100万亩林果遍布全县山沟地堰,特别是京沪高速公路沿线及蒙阴镇北部、高都镇、野店镇、岱崮镇、旧寨乡等乡镇经济林尤为发达,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走廊。参加山村果乡旅游,可观赏“房屋园中建,果树当围墙”的庭院风光,可领略天蓝碧野、山青果香的田园景色,也可作客农家,果品采摘,亲身体验蒙阴老区人民朴实醇美的风俗人情。
(2)可心的食宿条件。这里有整个外貌是农家草房设计、以野草秸为房顶、内部墙壁悬挂农家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和农家小红灯笼、里面是星级接待设施的典型民俗餐馆,全县拥有1000余家,游客可以垂钓于小溪之中,品一杯蒙山之巅采来的人参蒙山茶,品尝用木柴焖的蒙山草鸡。
(3)众多的乡村民俗活动。有压辗、推磨、提轱辘“体验农村人生活表演”活动、种庄稼、栽果树、果品采摘的“田间耕作”等游乐活动。
(4)已有的山区生态成果。山东省委副书记刘伟同志称赞蒙阴的做法在全省新农村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四种乡村发展模型。全县已有风景名胜带动型、农户庄园开发型、特色产业主导型、乡土文化传承型四种文明生态乡村发展模式的乡村312个。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
最 美 乡 村 教 师 事 迹 材 料
隆德县奠安中心小学
杨志珍
杨志珍,男,汉族,1963年出生,一级教师,现任奠安中心小学校长。在三十多年扎根山区的教学生涯中,杨志珍同志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育导了一代又一代教师与学生的成长,也因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直好评。他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6个春秋。他36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1979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杨志珍,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了杨沟小学,就这样,16岁的杨志珍开始了他漫长而艰难的教学生涯。
当时的杨沟小学,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离村子比较远,显得更加落寞。学校只有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展露出了一指宽的缝隙。靠窗户的是一个几乎坍塌的土火炉,屋角只能容纳一个人休息的土炕,中间是几张破旧的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的课桌椅,还有几个脏兮兮的眨巴着眼睛的学生充满恐惧地看着他,„„
他忍着即将奔涌而出的泪水,摸摸孩子们可爱的小脑袋,拿起屋角的笤帚,开始清理教室的卫生,学生们加入了清理卫生的队伍,在教室外的家长也加入了清理的队伍„„
下午,学校就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看着那些目不识丁的家长欣慰的笑容,他决定干下去,就这样他成为多年来杨沟村里来来走走中二十多位教师中的最后一位。即使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品尝了无数的艰难苦涩,(如自己挑水、自己做饭,每天要给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家访),他都没有退缩过,特别是全校的成绩由原来全乡镇的十几名进步到前一二名时,被领导重视、被群众认可时,他感到了无比的欣慰,虽然当年他只是个民办教师,每月只有7元钱的工资,只是个生活捉襟见肘的穷困者,但还是要拿出一些来为学生买作业本和铅笔。
苦难并没有打倒这位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民办教师,凭借自己教学成绩的显著和自身业务能力的突出,杨志珍于1985年考入了县教师进修学校。两年的学习期满后,成为一名在编教师,又重新回到杨沟小学。
1992年,杨志珍由于工作成绩的突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被乡教委任命为杨沟小学校长;2014年,偌大的奠安小学颇受世人重视,却因为教师思想散漫、信心不足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的等问题,导致村委班子和学校领导矛盾重重,学生成绩惨不忍睹。就在学校面临严重困境之时,杨志珍同志“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接管了学校的烂摊子。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确如此,从担任校长职务以来,杨校长总是身先士卒,处处体现出校长的带头引领作用:每天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检查教室学生的晨读,督促教师上早自习,查看学校校舍的安全与卫生;他亲自掏厕所、擦玻璃,修理水龙头、电路,检查教室是否关灯、锁门,学生是否安全离校回家,爱校如家的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私事请过一天假,缺过一堂课,因为他总是把教师、学生的安全和教学放在首位,即使是节假日和寒暑假,也是心牵学校平安,学校教学楼上面的标语陈旧了,需要重新刷漆他利用假日,不顾危险腰间捆上绳子,把自己吊在半空在字上刷油漆。2014年隆冬的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住校生陈媛媛突然发烧,宿舍的学生告诉了杨老师,他立刻穿上衣服,一面和家长电话联系,一面背着孩子到乡卫生院治疗,一直陪伴到凌晨六点孩子退烧后,才回到学校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他的行为感动了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雨季来临,他总是不忘检查学校水路的疏通和校舍设施的安全。
在教学工作中,他秉承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踏踏实实做人态度,保持勤劳质朴的领导本色。即使自己公务缠身,依然亲自上阵代课,而且成绩突出;每一次教研活动,他都积极参加,不仅要组织教师“听、说、讲、评”,他自己也登台讲课,虽然因为年龄的差距普通话有些拗口,但是依然尽心尽力地讲。每一次考试后,他及时组织教师进行反馈、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教学的对策,指导教师“狠抓两头,稳提中间”(抓尖子生、后进生,稳步提高中等生);每天除了管理工作外,杨校长总是深入课堂,实行“推门课”,共同探讨新课堂理念、行为,查漏补缺,确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每学期听课节数都在30节以上,对于一个年纪偏大即将退休的老校长而言,这是多么的不易啊!就这样,在他求真务实、敢于争先的引领下,全校教师焕发出了久违的工作激情,学校走入了正轨,学生成绩由原来的十几名一跃成为全县第一。家长笑了,教师笑了,村委干部笑了,学区领导笑了,杨校长却哭了,因为这份荣誉和成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他恪尽职守、默默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和上级交给他的各项任务,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无私的贡献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确保师生安全,给学校创造一个稳定、平安的办学环境,杨校长把“安全第一”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学校的教师会议、学生集会(升旗活动、两操后),还是班会、周会、少队会,杨校长都要亲临现场,讲解自己从网上、书籍上、生活中收集到的安全知识,让学生懂安全、能自救,会救人,从而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他救能力。
每学期,杨校长都要亲自组织学生进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防震、防火、防水等安全防范演练;除此之外,学校内外都张贴醒目的安全标语,给师生警示与教育。
他作为学校为数不多的老教师之一,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始终不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积极参加学校、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层次,他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无论工作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在思想上,他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课改的有关文件,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具体方案和计划。他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改进了传统教学方法,尽量用新课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命脉,他坚定不移地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他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刻苦钻研。
杨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杨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马淑娟。他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杨老师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马淑娟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杨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杨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这样的例子在杨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在各个教研组里开展教研活动,他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大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教研组和学校内始终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同时发挥自己管理学校的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被评为隆德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同时被评为固原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贫困地区优秀中小学校长;2002-2003学被评为隆德县优秀教师;2004-2005学被评为隆德县优秀教师;2011-2012学被评为隆德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所带三年级语文在全县取得了三等教育成果奖的骄人成绩。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杨老师总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在工作中他能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地传授给新教师。学区领导总是将“难啃的骨头”交给他,教师中间有难以开展的工作也找他。杨志珍老师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热情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他说。他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和他们谈心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从而得到了所有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
无论在什么时刻,他都对工作满腔热情、一丝不苟。认真落实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心里装着学生。
回顾过往的教学生涯,他感到幸运。幸运的是: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领导们的厚爱、前辈们的关心、朋友们的帮助、以及同事们的支持一直伴随着他。不懈的努力,全心全意工作的态度,使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杨老师憨厚地说:“成绩已成为过去,今后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