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举民族团结大旗 构建边疆和谐校园2009.6.12
高举民族团结大旗 构建边疆和谐校园 —阿合奇县同心中学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刘新军事迹材料
刘新军同志现任阿合奇县同心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原团结小学校长,2006年调入同心中学主持工作。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执教为民的要求,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各项政策,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及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引导各民族教职员工正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刘新军校长的带领下,同心中学获得了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单位,自治区最佳精神文明单位,州级德育达标校,州级绿色校园等十余项荣誉称号。刘校长本人也先后获得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教师、州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一、受任于关键时刻,任重而道远
2000年开始,按照自治州党委、政府提出的“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高中办到州”的办学思路,当时任县第二小学校长的他,率先合并了县城的2所小学,成立团结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学校的创办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他带领全体教师不辞劳苦地为农牧区来的少数民族学生准备教室、宿舍、餐厅用品用具、安排任课教师,每一件事他都亲临亲为。刘新军校长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克服困难如期开学,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个人的名利得失。现在想来,那是一生中最正确、最无悔的抉择,作为一名党培育多年的人民教师,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民汉合校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小到发展壮大,短短五、六年。团结小学从过去的简单的教学模式发展成为2006年拥有3栋现代化的教学楼,1栋学生宿 1 舍楼,1栋学生餐厅的双语教学的小学校,并获得了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他为了学校的发展壮大,洒下辛勤的汗水,付出了全部的心血。2006年11月,组织上又把他调到现在的同心中学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继续开展民汉合校的重任。初掌同心中学的“帅印”,刘新军陡然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这毕竟是一所全新的学校,问题和困难就摆在面前:办学资金严重短缺,校舍明显不足,民汉教职工语言不通,管理制度丞待改善,社会期望值高„“开弓没有回头箭”,退缩不是办法。为此,他常常一个人苦思冥想:我该怎样做才能办好这所学校?如何才能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经过反复思索,刘新军坚信:只要能过充分发挥广大民汉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就能发展壮大!他率领同心中学党政一班人,坚持“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的理念,加强班子成员的沟通,尽量使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发展的问题上来,在县党委、人民政府、华能集团及无锡市人民政府的关心援助下,新建了崭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图书室等一系列设施,不断提升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全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着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夙愿。
(一)、群众活动为载体,民族团结为首位
新时期,刘新军校长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一精辟论述,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在发展过程中,他注重加深全校师生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认识和感受。
学校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着重坚持了“三抓” :一是抓经常性的教育。学校党支部、德育处把民族政策纳入学习计划。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民族政策,采取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方式,对广大教职工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五观 ” 教育、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宣讲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引导广大教职工进一步认清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使全体教职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抓每年五月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坚持把经常性教育活动和集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狠抓落实。在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板报比赛等,并在学生中进行德育渗透,进行民族政策的宣传,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三是抓舆论宣传。利用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的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事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走访慰问送温暖,民族团结见真情
我校有汉、维、柯、哈、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朝夕相处,团结互助,休戚相关。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学校领导班子组织把各族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心系各民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开展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送温暖”工程。学校工会定期对各族教职工、贫困生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职工的困难,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刘新军在大小会议上经常讲的一句话。遇到学校教职工生病、家中有困难的,他带头捐助,广大教师在他的带领下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党支部是同心中学的脊梁。刘新军同志提出,安居才能乐业,要把 教师利益放在首位。教师杨晓华同志患上了癌症、党员教师陈默雨同志没有住处、新分来的特岗教师无处安身,刘新军都及时的前往看望、解决问题。二是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学校中层领导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带干部人数,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在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及发展党员工作中,也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同志。把少数民族中汉语水平过硬、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肯干的少数民族教师及时调整到年级组长、教研组、班主任等岗位上来。三是利用节假日举办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如: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等重大节日都是各民族教职工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大好契机。
学校的快速协调发展。最根本得益于同心中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始终坚持与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得益于同心中学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稳定的优良传统。这样才创造了今天这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同心中学人充分发扬重视团结稳定的优良传统,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谋发展,构建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用心搞管理,科学谋发展
学校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在学校执行党的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中负有重要的责任。这是刘新军对党支部工作的总体评价。他坚持用《支部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去规范支部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树立党员在教职工中的表率形象及先锋作用。他坚持民主集中制,能够正确处理职位和权位的关系,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刘新军同志一直把抓班子、带队伍列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勤政务实、廉政节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凝神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教研”的工作局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党员素质。在学习活动中,他把身边党员看似平凡的事迹作为典型,把每位同志的闪光之处作为囊中的宝贝,把师生心中期盼的事情作为重点,营造了大家相互学习、反思研讨、共同提高的活动氛围。他要求党员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实践科学发展观”。他教育党员要用理论学习提高自己,以自身修养感召人,以能力水平影响人,以工作实绩带动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党员们都能严守组织纪律,服从工作安排,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任何报酬做好工作,全体党员都能勇挑重担,并坚持站在第一线去做好工作。
“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师的竞争。”这是刘新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认为,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工作不断攀高的最坚实的基础。为此,他在学校实行竞聘上岗的制度,从学校中层到年级组长、班主任等都要通过竞聘后方可人用。同时他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参加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以及双语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民汉教师交流沟通水平。
几年来,学校在刘新军校长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严于律己,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在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以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家长信赖和赞誉。目前,学校已成功举办一次“迎奥运,冲刺2008”冬季长跑比赛及三次广场文化艺术节;荣获县级“两基”验收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师队伍管理先进单位,“优秀教工之家”、“民族团结”先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学校,先进党支部、优秀团支部、勤工俭学先进学校,县级“三八”红旗集体、“德育达标”学校、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十多项殊荣。学校教师在县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教师观摩课大赛中,全校共有柯尔克孜族、汉族等18名教师参加,全部获奖。(3名教师获得特等奖,4名教师获得一等奖,4名教师获得 二等奖。6名教师获得骨干教师,一名教师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在今年州级中学教师基本功讲课大赛中,我校教师荣获二等奖;在2007年的中考中,初三毕业班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0多人考入内地高中班;在2007年9月自治州举办的“爱我中华”双语大赛中摘取民考汉、民考民两项桂冠,2008年的中考中,42人考入了内地高中班,单科成绩获得了全州第一的好成绩,并荣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模范先进集体、最佳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在“两个文明”方面取得了大丰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族教职工团结、创新、奋进的精神,勤奋的工作,不懈进取的行动是分不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近二十年来他就像大漠中的一粒沙子,投入到寂寞的教坛,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民族团结中,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号,更无愧于党的教诲。刘新军正沿着教改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教育战线上谱写着一曲耕耘者之歌„„他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他相信:只要扑下身子,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也许,这就是他,作为一名校长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骄傲。
阿合奇县同心中学 二00八年六月十八日
第二篇: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校园
——大通县石山乡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校申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石山乡是一个纯回族乡,辖9个村委会,设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现有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86名,小学教学班18个,在校小学生741名,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927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00%,在编在岗教职工77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7.4%。长期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学校长期不懈地民族团结教育中,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并在不断继承、保持和发扬着。多年来,我校以“加强民族团结,促学校和谐发展”为主题,认真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更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校创建工作,认真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氛围
我校根据《大通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在此基础上,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为目标,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旗帜鲜明,大张旗鼓抓宣传。首先,学校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手抄报、校园广播、横幅、喷绘图文、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其次,办好黑板报、宣传橱窗,定期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报道各民族特点,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充满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使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覆盖全校园,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范围,加大了宣传力度,发挥了阵地作用。
(二)创新活动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以“促进民族团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和谐”活动为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一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以“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黑板报展示和手抄报比赛,开展了一次“民族之花齐开放”的剪纸、绘画比赛。二是学校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播放民族歌曲,全校师生学唱民族歌曲,并传唱青海花儿《民族团结花》。三是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回族教师收集资料编写了一本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回族文化》,突出民族教育特色,普及民族知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回族的特点、礼仪、文化和风俗习惯。四是全校师生读了《格萨尔王》等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观看了《成吉思汗》、《马本斋》等反映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影片。五是以校报《山麓》为依托,编印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专刊,编写了一篇民族团结《三字歌》,让学生传诵,在教学楼道内开辟了民族团结教育文化长廊,陶冶学生的民族情感。六是组织师生代表到大通县城关镇烈士陵园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祭奠扫墓活动。这些丰内容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给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赋予了活力,五十六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素材
我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相结合,以创建活动促进教育教学,使创建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各科任教师以备课为载体,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与自己的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民族情怀”这个中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因素,不断加深民族团结教育,加深学生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的理解、认识和把握,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如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学生间的感情。同时,全校各民族教师共同开展优质课比赛,要求政治教师上好一堂宣传民族团结的优质课,每位教师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的成绩体现创建民族团结活动成果,始终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当中。加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教育,使师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实施民心工程,增进各民族的交融
我校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切切实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第一,凭借“千乡万才”平台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其中有35名中小学学生及贫困大学生接受了台湾花莲飞扬的无私资助,资助金额共计6万元。第二,关爱留守儿童,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其中有青海誉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靳英瑰女士捐赠了运动服30套、运动鞋30双,折价7500余元;大通县民营企业家赵启成先生捐赠校服962套,价值7万余元。此种种爱心举措,不仅为贫困留守儿童带来了温暖与爱心,还增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第三,通过“结对”帮扶主题活动,为教师学习交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从中学习体会和感悟,主动承担了省教育厅对我县教学工作的调研现场观摩课。第四,广泛征求广大教师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公平公正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评价,较合理地发放绩效工资,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五)形成特色,初见成效
坚持典型引路,不断选树校内外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学校及时组织宣传学习身边的先进事迹,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各民族和谐、团结的喜人场景。学校整体工作也快速前进,学校先后获得以下荣誉:“青海省绿色学校”、市级“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学校”;县级“先进集体”、“目标管理一等奖”、“精细化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通过一系列的长期性的活动开展,使我校民族团结蔚然成风,回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民族法律法规,不断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工作的新发展,积极开展师生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寓教于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一如继往地将民族团结教育推向深入,让民族团结之树常青,和谐之花常开,为石山乡的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工作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
系
邮编:843000
煤矿开采技术11301班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教案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煤矿开采技术11301班843000 摘要:通过主题班会、渗透及其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民族团结,传民族团结,校园稳定,和谐校园教育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校园稳定,和谐校园”。名族团结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只有这样,搞好了名族团结,我们的校园才会稳定,作为祖国的下一代,只有懂得民族团结,并做好她,才能去为祖国好好地出力,去建设祖国。
关键词:民族团结 校园稳定 教育 尊重
第四篇: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2.4doc
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校园
二年级(4)班班会主题: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校园
班会时间:2013年9月16日
班会地点:二(4)班教室
班会目的: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增进民族感情,了解不同的民族风味,让和谐之声充斥着校园的每一处。
班会主讲人:才环卓玛老师
班会内容:
1、使全体学生认识到: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
节,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的带头人,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载体;是学校、教师开展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得力助手;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利保障和守护者。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也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礼让,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每一个学生都要谈一谈个人的感想和认识,从思想深处
提高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的体会,自觉
成为促进校园跨越式和谐稳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的模范。
3、使全体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只有这样,搞好了民族团结,我们的校园才会稳定,作为祖国的下一代,只有懂得民族团结,并做好她,才能为祖国好好地出力,去建设祖国。
4、使全体学生认识到:通过宣传民族团结,校园稳定,和谐校园教育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以民族团结为大局,共同把班级搞好。
总结
只有了解民族团结的真谛,才能从心底出发,去构建和谐的,团结的新型校园,在这次主题“民族团结,校园稳定,和谐校园”班会的学习下,每一个同学都懂得了一些民族风俗,民族政策。
第五篇: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校园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民族团结,从政治意义上讲,即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体,着眼于巩固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谐校园,即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的教育,进行党的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
在民族大学,民族团结将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以上的政治理论、中央精神,转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穆斯林习俗,接触藏族文化,认识南方少数,各式各样的文化习俗,瞬间聚集在自己身边,令人欣喜异常。尊重各民族文化,成为了我们在校为人处世的基本礼仪。我们大家都知道,尊重的前提,即为认知。通过认知,我们会理解每个民族所坚持的信仰、礼仪以及生活方式;通过认知,我们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同样,通过认知,我们成为了各种民族矛盾的润滑剂。当一个人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化,在求学生涯中,又交叉生活在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中,由此我们懂得,所以我们可以!
很多人会认为我说的有些大,我们只是学生而已;很多人会说我的目标太唯美,现实生活没有想象的容易。我要说,我们是普通学生吗?我们是大学生!我们是来学习,是来进步的!当你抱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孤傲自处时,你的固步自封,带来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落后!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出现摩擦,分歧,纠纷,难道因为有这些困难,我们就不要生存在这个社会中么?当然不是的!同理,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因为生活在民族大学这个大环境中,我们就应该因为这些排斥别人么?当然不是!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团结一心,努力创建民族团结与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