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nternet信息检索文献综述练习题(绝无仅有)
选读下列文献片段,自拟题目写一则关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短文。要求至少包括2到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要有一个核心主题,可以写成文献综述,也可以发表文献中未提及的你自己的观点和认识(16分)文中使用文献支撑的地方请实引,并且在文后按照著录格式顺序录入所有引用到的参考文献(6分,至少引用3个)A《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2期, 王名,杨丽,119-121,《北京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始于2004年东城区创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网格管理法,主要是为迎接奥运,解决城市管理问题。2005年6-7月间,建设部和北京市下发文件,在全国27个城市推广东城区做法.2005年底,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市级平台和八个区级平台建成使用。2010年7月,北京市召开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确定在东城、朝阳、顺义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试点,西城等其他区县也开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探索。
北京市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面临的问题.调研发现,对网格化的认识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有利于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落实工作责任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处于牵头抓总的地位;这项工作宜早不宜迟,需要给(区)县留有充分余地,不能搞一刀切,成功经验应该得到推广;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网格化管理并不新,只要切实抓好责任制落实,服务管理同样到位;推行网格化管理,需建立新的工作体系,加大了协调难度,搞不好既影响当前工作,又加剧条块矛盾”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是北京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行科层体系实行部门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由相关部门直接负责“网格化使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在发现和处理问题两个环节上更多地依靠信息系统,相关部门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服务管理网格化要求对现行工作模式进行调整“西城、朝阳等区城管网格市级平台积压的问题,大都是因部门间难以协调造成”如何破解难题,加强统筹协调,需要创新工作机制“是否设立层级指挥平台,指挥平台是否建成实体性机构,各级平台的职责如何划分,是否建立相对独立的网格监督员队伍,是否建立工作考评体系等等,这些都要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必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行政上,如何打破部门界限,在网格上实现各单位、各部门联动;管理上,如何科学配臵管理人员,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走出人海战术的怪圈;组织上,如何提高社会动员能力,进一步扩大社区、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等等、这些都是推进网格化过程中面临的课题。
B《情报科学》第25卷第3期 2007年3月456-461,宛天巍,王沈尘,马德秀,《网格化管理原则及网格结构模型研究》
递阶结构中,部门按照工作职能设臵,彼此间业务分工明确,直接向上级负责,同级间交流合作较少。这种职能分工的方式虽可以使专业职能尽发挥,但却使很多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业务变的难以满足。职能分割的各部门只向上级部门负责的机制妨碍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解决这种业务合作问题的责任自然而然落到了提出需求的用户头上,由用户个人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访问,自行解决业务上的协调间题,给用户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递阶结构中,事务处理的顺序是由用户到职能部门再到管理部门,然而,从权力势能的高低程度来分,是管理部门最高,职能部门其次,用户最低。即是说,事务处理通道的方向同权力的势能方向“相逆”,这样就会增大事务处理时的难度和时间。于是在用户提交需求时就容易产生“拉关系”、塔规则”、“好处费”等不正常的现象;而管理部门有能力使业务快速办理,又促使了管理部门“权力寻租”的产生。于是可见,缺乏监任的“逆”权力流向的事务处理过程,费时费力且易滋生问题。
而网购化管理在保持递阶结构管理体系和权力体系的同时,尽量增加各个横向节点之间的互触互通,使创裂的职能部门重新整合起来,这样纵向之间是上下级部门的权力线,横向之间是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线,形成了一个个的格子,因此称之为网格结构,在这种结构上进行的管理创新称为网格化管理。递阶结构的功能可以说“有条无块”,“条”上即权力线上的业务沟通比较多,效率也较高,而“块”上即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即使联系也要通过共同的上级来进行协调,程序增多,效率降低。网格化管理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建立块与块之间的业务线,使解决业务时,能够按照最少的程序,最节约的办法来办理,使得条与块能够互相协助,做到“条块合总”,共同发挥作用,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C《城市问题》2006年第2期76-79, 阎耀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三 城市网格化管理可以避免城市管理中的死角和盲点
由于城市规模的日趋庞杂和运行的日趋速变,人们不仅难以掌握所有的问题,而且也来不及对业已发现的问题加以精确判断。所以以往的城市管理往往多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模糊管理。这种粗放型管理的结果便是形成了许多城市管理的/死角和/盲点,以至许多问题多人管,许多问题没人管,发现问题快慢没人管,处理问题是否及时没人管,问题处理到什么程度没人管。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网格化管理就是从细节做起,实现精细型管理。网格化的管理与服务系统可以就城管、公安、环保、水务等多项管理内容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空间布局,进行全时段全空间的监控管理,犹如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可将城市中需要管理的问题通过电子网格/一网打尽0。例如武汉市江汉区辖区33.43平方公里,以13条街道和114个社区为基本框架,被划分为1003个网格状的单元,形成一张全新的电子网格地图。网格内的各种公共设施,小到一个窨井盖、一盏路灯,都有自己的/身份代码。目前,江汉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共收纳了约10万个部件,分别按其地理坐标定位在电子网格地图上。同时,各类城市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事件,如污水漫溢、无证行医举报、社区居民求助等,则按照社区建设的有关内容,被划分为4大类、28小类、134个事件,并预先明确处理该事项的责任部门、处理流程和处理时限,编成代码输入系统程序。有关职能部门只要键入代码就可随时发现自己分管的问题所在及其处理状况。
D《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5卷3期36-46, 周志忍,李倩,《政策扩散中的变异及其发生机理研究》
理解中国的政策扩散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制度背景。中国改革是一个不断进行政策创新的过程。地方试点基础上的全国推广是中国政策实验的典型模式,这一模式的运作过程(首先选择一定数量的地方作为执行某一新政策的试点。如果实验取得成功,就对这些试点进行经验总结,取得中央的认同后倡导其他地方学习如果持续取得成功,该政策将会被大范围推广,直到成为全国通行的政策—— 这一过程形成了政策首创者和追随者两类主体,其创新或采纳的动力和条件有明显不同,由此导致结果的差异。
J区的网格化管理显然是在建设部全国推广的背景下实施的。具有纵向推进模式下,被动追随者的特征加上后面将要详细讨论的条件约束,发生比较严重的变异也就不难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J区网格化管理的出台正是2010年5月开始发生的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幼儿园凶杀事件之后,面对维稳不力可能带来的行政问责,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忧虑,急于引入快速有效的管理工具。这就是说,特殊的情境或事件会导致政策扩散中的变异。当时J区一位政府官员坦言,作为管理者,我们竟然连自己区里有多少幼儿园,分布在何处都不清楚,不要谈布臵警力,治安管理了。而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非常适宜用于综治维稳的方法,社区对辖区不稳定因素如特殊人群及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排查,把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投资约20万在社区主干道设臵监控系统……显然,划格子,派人监督,信息技术等外在特征和要素一应具备,但网格化管理的性质却从对物的管理变成了对人的监控。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异称为网格化管理在治安维稳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但这样一来,这一工具就失去了建设部着力推进的网格化管理的本来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治安维稳来说,借助网格化工具的监控更多属于“治标的范畴,需要在”治本“上下大功夫。J区没有在"治本”方面提供相应的信息,轻则属于重要缺失,重则可称为本末倒臵。
E《厦门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102-109.朱仁显,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
网格化管理机构膨胀,财政负担沉重。在社会群体性事件蜂起和个人极端事件频发的社会转型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兴起带有一定的应急性。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在运行中潜藏着行政成本膨胀的风险——这直接决定着网格化管理的可持续性。以厦门市鼓浪屿街道为例,该街道龙头、内厝两个社区分别划为3 个网格,每个网格分为2 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为3 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约200 户。由于社区居委会人手有限,社区总网格长、网格长和网格组长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担任,基层网格管理员只有从社会招聘,一个社区将增加12 名网格管理员。而厦门市共有477 个社区,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将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财政供养规模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截至2009 年,中国财政供养的人员就已超过5700 万,以官民比例来看,平均23.5 个中国人就要供养1 名公职人员。为此,2013 年3 月17 日,李克强作为新一届政府总理第一次与媒体会面时就表示,本届政府内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在国家财政供养紧缩的大背景和社区居委会原本就超负荷运转的小环境下,以大量增加工作人员的方式来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是不可持续的。推行网格化管理可能陷入这样的困境: 或者大量增加人员推行网格化,最后因财政压力导致不可持续;或者维持原有的人员规模,只做表面化的“网格化”。
F《三峡大学学报》2014年第36卷4期87-90.曾鹏,汪燕。《城市网格管理员的身份困境及其破解》
正是由于法律定位不明,网格管理员职责模糊不清。以宜昌为例,对网格管理员进行直接监管的主体包括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各区的网格管理监管分中心、网格管理中心、网格管理站,除此之外,还涉及市、区两级综治办、街道办、居委会等多级部门。社区网格管理站站长由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任,网格管理站的党团、工会、妇联组织关系归属所在的社区。在实际工作中,网格管理员既要接受网格管理中心的管理,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居委会支配,不仅需要履行网格管理中心下发的信息采集、综合服务的职责,还承担着部分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其实际工作职责仍然模糊不清。正是基于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得本来比较明晰的工作职责变得模糊不清。网格管理员一方面要对各级网格监管中心和管理中心负责,一方面实际上又承担着社区居委会交给的任务,使得其工作实务繁杂,疲于应付,无法实现预期目的。
第二篇:文献信息检索心得体会
文献信息检索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在没学习这门科目之前,我认为的文献就是别人在网络上所发的文章。但是学习完之后,我对文献这个词语有了新的理解。什么是文献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是正式信息交流的利用对象,是人们获取全面系统信息的主要来源。而文献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积累和传播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获取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以前我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想查的关键词的时候都是直接去百度,但是百度回答的答案也许并不专业,但是这门科目教我们如何运用中国中网。中国知网的主要数据库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当我们想查询关于自己专业上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中国知网查询。目前,CNKI的内容数量大于目前全世界所有中文网页内容的数量总和,堪称世界第一中文网。
不仅如此,我们学会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去查询自己想要的内容,关于文献信息检索,有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标准文献信息检索 学位论文信息检索 会议文献检索 科技报告检索。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了解什么是学位论文信息检索。关于学位论文包含了那些内容?学位内容一般分为:封面 版权声明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序言 正文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的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 封底。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写的,我们只有了解学位论文内容才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去抒写自己的论文,通过学位论文检索找到数据库,参考文献 明确方向找到自己的主题。
其实学习这门科目我认为还有让我们了解科研进展 把握科研方向 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每个专业都有着独立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搜索平台去了解,学习这门课程后我更加懂得了如何运用搜索引擎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对我们今后的生活甚至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课程建议:我认为还可以给我们多讲讲关于文献的扩展知识,其实很多文献查出来后有点看不懂,可以给我们讲讲文献。关于航空类信息检索目前我感觉资料齐全 大部分想了解的都能了解到。没什么过多的意见。
第三篇: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综合报告
(案例分析2)
班级姓名学号 111
1丁一汇院士介绍
一、生平介绍
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职教授,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二、主要研究领域
丁一汇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候变化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中国的气象业务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做出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三、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
1Email:bgt@cae.cn
四、主要事迹和科研成果 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我国的气象业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方面做出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许多国际活动与组织中做出重要贡献,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主持领导并参与国家气候中心的建设,经7年努力,国家气候中心目前已建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气候预测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中国气候监测、预测、评估和服务的综合业务系统,每年为国家提供月、季、年预报结果。
五、近期主要科研项目
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六、研究成果选列 已出版中英文专著9本,主编专集11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7篇,其中22篇论文被SCI收录,33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122次,国内核心刊物引用330余次。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评为1997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国内科技工作者之
一。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4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四项,部委级奖十一项,其中:
《中国卫星气象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东亚季风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国暴雨的研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形成和结构问题的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北京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9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1980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高等天气学》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
1《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4《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3.12《亚洲季风》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 199
4《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中尺度天气和动力学研究 A set of softwares for mesoscale diagnosis and analysis》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6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cean》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9
《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 丁一汇 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
3《高等天气学 Advanced Synoptic Meteorology》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
5七、利用SCI等评价体系评价
八、检索过程和数据来源
通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中找到了所有院士的名单,排除和筛选确定了丁一汇院士,通过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搜索到了丁一汇院士的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5368.htm),从中摘取资料。
SCI等评价体系评价相关内容:首先通过中国知网(http://dlib.cnki.net/kns50/index.aspx)搜索到了丁一汇院士的所有文章,再在其中挑选出被SCI收录的,我挑选的文章为《Moisture Transport i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接下来通过MedSc网站SCI论文杂志选择系统(http:///)进行评价,得出期刊的影响力。
第四篇:文献信息检索总结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信息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操纵方法或手段。检索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信息检索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它能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正确全面地查找所需信息。可以说信息检索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知识宝库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信息检索可进步效率,节省科研职员的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方面的用度;获取知识的捷径和终身教育的基础知识的不断增长,正逐步加快原有知识的老化程度。有的专家以为,大学生一生所用的知识,知识百分之十左右是在学校学来得,而尽大部分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获得;它帮助研究职员继续和鉴戒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或少走弯路。在当今信息量极大、通讯业极为发达的时代,把握信息更加重要。
通过本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信息意识、自学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使我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了信息社会中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让我明白了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广阔、更科学的途径来搜集相关资料,这对我撰写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每天需要大量的信息以便进行各项活动。网络就成为一个很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就对学生来说,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只有纸质的藏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高校的电子藏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两种方式的结合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我对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馆藏很是不熟悉,每次查找一本书都是像大海捞针一样,总是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并且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机房还可以查找很多网上资源,可以做题、看书等等。以前去图书馆借书时,往往查到了图书的分类号,但是不知道在第几层楼。所以有时候要在图书馆里一层一层地找,非常麻烦。现在,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以后,知道了文献的分类,找图书也就方便多了。如“H代表语言文字”类的,“K代表历史、地理”类的,“I代表文学”类的,这些都属于文科性质的,所以我就知道该去图书馆几楼去寻找。除此之外,学生们可以利用很多的网站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这些检索方法都可以在文献检索这门课程里学到,更 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改进和提升我们对文献进行检索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我们因为不懂检索方式和检索工具而造成的浪费时间,资源等现象。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些,如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上几种大百科全书等等,这些知识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当学习了这门课程后,让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我们作为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固然要学习和掌握好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和善于运用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主动和源究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是跟上时代要求的唯一途径,而善于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功夫。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是“精讲多练”。应调整讲授和实习的课时比例,加重实习课比例,实习应当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检索理论和检索技能,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源,整理归纳,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包含检索题目、检索策略、使用的检索工具、检索结果等,或者将检索结果以PowerPoint形式讲解检索过程、技巧和结果,然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出检索的优点、不足及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检索的效率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资源。之前,学习了这门课程,我就能很快的查找我所需要的图书,不用再浪费很多的时间去找了。而且,我也会利用电子室的数据库来帮助自己学习。我个人觉得对在校学生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能更快的、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这样图书馆的作用也发挥到最大,对我们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文献信息检索报告
文献信息检索报告
一、课题概述
1.课题研究的现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检索步骤:
1.课题分析:
学科范围:
主题:
检索年限:
中英文关键词:
2.制定检索策略
检索工具的选择
3.输入检索式,检索结果输出并做记录:
1.检索工具的选择(要求2----3种)
2.确定检索方法:(直接法,顺查法,综合法)
3.确定检索途径:
4.检索式的构建:
4.评价检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