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发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吴棣梅同志学习的决定的通知
甬卫党委“2011”32号
转发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 向吴棣梅同志学习的决定的通知
各直属单位党组织:
现将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吴棣梅同志学习的决定》转发给你们。
吴棣梅同志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吴棣梅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文明行医承诺履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部署,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努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吴棣梅同志为榜样,敬
- - 1 业爱岗、勇于奉献、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宁波市卫生局委员会
2011年9月2日
- - 2 浙江省卫生厅文件
浙卫发“2011”173号
关于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 吴棣梅同志学习的决定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
吴棣梅,女,195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玉环县海山乡卫生院院长。从1972年开始,整整39年时间,她扎根海岛,忠诚履行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满腔热情地为岛上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曾多次当选为玉环县和台州市人大代表,县党代表,获得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农民健康工程双十佳责任医师、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台州市十大杰出母亲、台州优秀现
- - 3 代赤脚医生、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吴棣梅同志于日常工作中体现卓越,在平凡岗位上诠释崇高,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时代楷模,是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吴棣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作了重要批示:要多宣传吴棣梅这样的工作在艰苦环境中的普通劳动者的事迹。
根据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为了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文明行医承诺履诺活动,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吴棣梅同志学习活动。
一、学习吴棣梅同志,要学习她扎根基层、献身卫生的人生追求
1972年,从玉环卫生进修学校毕业的吴棣梅,毅然放弃留在县城医院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条件艰苦的海山岛工作。在海山乡卫生院,她一干就是39年。39年来,吴棣梅牢记党的宗旨,秉持‚立志从医为乡亲、哪有困难就有我‛的职业准则,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默默耕
- - 4 耘,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毫不懈怠。39年中,她曾有多次机会离开条件艰苦的海岛调到县城,但她都一一谢绝,全身心地为海岛群众健康服务,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学习吴棣梅,就要像她那样,扎根海岛,情系百姓,全心全意献身基层卫生事业。
二、学习吴棣梅同志,要学习她救死扶伤、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
为更好服务海岛人民,吴棣梅不断学习提高医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了一名全科医生。39年来,吴棣梅踏遍了海岛的每个角落,救起一个个生命,精心护卫着岛上群众的健康,为海山的卫生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遇到恶劣天气时,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出诊,哪里有病人她就出现在哪里。担任卫生院院长后,吴棣梅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带领全体职工攻坚克难,大力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医疗水平,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向吴棣梅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恪尽职守,创先争优,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学习吴棣梅同志,要学习她情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 - 5 在海山乡7000多村民心中,吴棣梅不仅仅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更是比亲人还亲的贴心‚娘姨‛。乡亲们除了生病时少不了她,就连遇到家里有人读书、上大学、就业都来征求她的意见。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吴棣梅,对自己的亲人却既没能尽孝也没能尽责,老母亲因高血压、糖尿病、败血症而去世,丈夫因得了疱疹最后导致失聪,小女儿因无人照顾患了缺铁性贫血。向吴棣梅同志学习,就要像她那样,克己为人,情系百姓,甘于奉献,真心对待每一位群众,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塑造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全省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开展向吴棣梅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文明行医承诺履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部署,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要及时宣传报道学习动态,总结推广学习经验,努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吴棣梅同志为榜样,敬业爱岗、勇于奉献、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卫生
- - 6 强省、全民健康‛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坚守海岛39载救死扶伤——吴棣梅同志先进事迹
(此件公开发布)
- 7
-二○一一年八月五日 附件
坚守海岛39载救死扶伤
——吴棣梅同志先进事迹
19岁成为海岛医生,她倾情服务岛上居民39年无怨无悔;从双十年华到年近花甲,她的付出让乡亲们病有所医,让2000多个新生命平安降临这个世界,而对于家人,她却有着太多的自责。她就是玉环县海山乡卫生院院长吴棣梅。在海山乡7000多村民心中,她不仅仅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更是比亲人还亲的贴心‚娘姨‛。由于吴棣梅同志的出色工作表现,其先后多次当选为玉环县和台州市人大代表,县党代表,获得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农民健康工程双十佳责任医师、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台州市十大杰出母亲、台州优秀现代赤脚医生、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全年制”医生
生在海山、长在海山的吴棣梅,真切地知道这里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多差。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女人生孩子就像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不少产妇与孩子就此
- - 8 离开了人世,这其中就有吴棣梅的兄弟姐妹。
最令吴棣梅难以忘却的,是她亲眼看着自己5岁的小妹妹因为脑膜炎离开了人世。
‚连续好几天发高烧,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刚好那几天风大浪急,想去县医院都去不了。等把妹妹送去县医院,诊断是脑膜炎,已经救不活了。只好再抱回来,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吴棣梅说起这些事,眼神黯淡了下来。
彼时的吴棣梅心里,第一次有了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1971年初中毕业的她经过村民和组织的推荐,有了外出学习的机会。在成为教师和成为医生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毕业后,成绩优秀的她放弃了留在县城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海山乡,一待就是39年,青春韶华伴着东海涛声悄然而过。这期间,身边的10多位同事来了又离开,只有吴棣梅始终坚守。她曾经有几次回到县城的机会,可她全都拒绝了。
‚这里太苦了,就担心那些医生来了不能安心为村民看病。反正在哪里都是为老百姓服务,我就留在海山吧。‛吴棣梅轻描淡写地说。
工作不久,她入了党。此时的吴棣梅更加坚定了留在海山的决心。用她的话说,既然入了党,就要有
- - 9 个党员的样子。
虹田村66岁的村民吴昌花说:‚吴医生是‘全年制’医生。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她随叫随到。对她来说,一天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一年365天都是工作日。‛
事关生死的“小事”
‚我真的没做什么事,都是一些小事。‛吴棣梅说。但她口中的‚小事‛,却往往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家住茅坦岛的余银林说,正是吴棣梅救了他的小儿媳妇和孙子。那是20多年前的一个风雪夜,他的小儿媳妇临盆,孩子生出来了,胎盘却留在体内,引起了大出血。他急忙荡起小舟到海山去找吴棣梅。吴棣梅二话没说披上衣服就走。经过40多分钟的抢救,母子平安。吴棣梅却累瘫在了地上……
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有一年的大年初九,她一晚上连续为3户人家接生,彻夜未眠,全部母子平安;1994年刮台风,为了给产妇接生,她不顾齐胸深的水,扶着墙壁前行,最终及时赶到,救下了母子……
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可最初只学了妇幼课程的她,- - 10 有时难免力不从心:有一位老人上消化道出血,大口吐血。尽管吴棣梅想尽了办法,仍无法有效处理。无奈只能往县医院转送,可是老人死在了途中……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吴棣梅。后来,吴棣梅买了内科、外科、小儿科、药剂、发病机理、用药途径等多种书籍,通过自学,基本上成为了全科医生。岛上凡有村民生病,她基本能进行治疗。实在无法治疗的突发重症患者,也能够进行早期处理之后再转院,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在2003年全县人均期望寿命调研中,海山乡人均值达到76.81岁,名列前茅。
吴棣梅深知,要想让岛上居民得到更好的医治,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为此,身为乡卫生院院长的她开始了奔波。
‚刚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卫生院只有3间漏雨的石头房。医疗器械也只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这‘老三样’。我一看这可不行,就开始跑卫生局、跑乡里,争取资金和场地,想改建卫生院。‛吴棣梅说。
有了资金和场地,海山乡的村民终于等来了拥有4层门诊大楼、5间病房和其他配套建筑的新卫生院。楼盖好了,吴棣梅又去争取设备,电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心电图以及生化探测仪等先进设施也慢慢添置
- 11
- 了进来。
楼和设备都落实了,吴棣梅还要为如何增加卫生院职工的工资发愁。为了让村民看得起病,她取消了出诊费,同时又尽可能地降低药价。
“不称职”的杰出母亲
2007年,吴棣梅被评为台州市十大杰出母亲。确实,海山乡的年轻一辈几乎都是由她接生的,这个荣誉她当之无愧。但谈起自己的孩子,吴棣梅的脸上闪过了愧疚的神情。
‚就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我儿子那时候在县里上初中,每次回家都要哭,要回学校了也抱着我哭,他说妈妈你来陪我好不好,我心里难受啊,但是只能告诉他男孩子要独立。‛吴棣梅说。
对于女儿,她同样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小女儿因无人照顾,饥一顿饱一顿,结果患了缺铁性贫血。而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吴棣梅直到女儿昏倒在自家门口才发现。
到县医院一查:女儿的血色素仅3点多克。吴棣梅被在县医院工作的同学狠狠骂了一顿:‚你呀,自己还是做医生的,怎么女儿这样了才过来看?‛
- - 12 不仅对儿女,对整个家庭吴棣梅都怀着深深的愧疚。几年前,老母亲因高血压、糖尿病、坏血症而去世;丈夫因得了疱疹最后导致失聪。作为女儿和妻子,吴棣梅既没能尽孝也没能尽责,这成了她心中的一大遗憾。
2004年,本已正式退休的吴棣梅,又被县卫生局找去谈话,请她继续留任。此时的吴棣梅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她希望退休后能够照顾家庭,弥补多年的遗憾;另一方面,对7000多名海山群众她有太多的牵挂和不舍,对改善海岛缺医少药的问题,她有太多想法还没有实现。
最后,她选择了坚守和奉献。
吴棣梅的一个中学同学说:‚她这个人啊,就是闲不住。你说这么多年,她图啥呢?‛
‚图啥?图海山乡卫生院第五次改建赶快开始;图跨海大桥快点儿建起来,有更多的医生愿意来海山;图卫生院的医疗设备能更新换代……‛
吴棣梅说了一连串的‚图‛,却没有一条与她自己有关。
- - 13
主题词:转发
创先争优
先进
学习
决定 抄送: 省卫生厅、市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1年9月5日印发
- - 14
第二篇:学习吴棣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吴棣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吴棣梅扎根偏远海岛39年,忠诚履行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满腔热情地为岛上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曾多次当选为玉环县和台州市人大代表,县党代表,获得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农民健康工程双十佳责任医师、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台州市十大杰出母亲、台州优秀现代赤脚医生、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她把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海山乡的百姓,先进事迹被全国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被她感动了。然而,吴棣梅却谦虚地对记者说:“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事,被那么多人关注和关心真的很惭愧。” 多么朴实的一个人,但她以瘦弱的双肩撑起了海山乡的卫生院。她用自己的言行,笔力遒劲地写下了“奉献”二字。
她为了让岛上人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要求,多方奔走,筹措资金,着手改善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卫生院内的设施日渐改善,当组织多次希望将她调到陆地卫生院,但经她深思熟虑后最终都放弃了,因为海岛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成为她这辈子无法放下的牵挂。她说:“海山即时故乡,尤其是我工作了这么多年的地方,是在放不下,现在海岛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民健康工程还有很多事值得我去做,今后,我还要继续在这里服务。”
但是,对家人,吴棣梅也怀着一丝歉疚。2007年,她被评为“台州市十大杰出母亲”,但是女儿因为无人照料,结果患上了缺铁性贫血,昏倒在家里才被发现。丈夫只好病退照顾女儿,而她的老母亲几年前去世也未能尽孝。至于有一次崴了左脚,没有及时治疗落下病根,她更没有在意,拖着伤脚走在海岛的每个角落。好在儿子学医,让她感到一丝安慰。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很不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医生更是不易。你把全部青春奉献给了一个医疗资源稀缺的海岛上的民众,令人钦佩,我们都是来向你学习的。”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杨敬到海山乡卫生院,看望慰问海岛医生吴棣梅时的话简洁明了的概括了她从医之路的艰辛。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我们要以吴棣梅同志为榜样,敬业爱岗、勇于奉献、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卫生强省、全民健康”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汤欢欢 手术室
2011年9月21日
第三篇: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共东城区委组织部 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
中共东城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区委各党(工)委: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中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吴大观同志是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报国有成的典范,要求认真总结、宣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吴大观同志事迹材料见附件1)。7月2日,中组部作出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并号召广大党员向吴大观同志学习。7月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中组发[2009]11号)。8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下发贯彻落实中组部11号文件精神的通知(京通组字[2009]52号),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现将在全区广大党员中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通知如下。
1、迅速传达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区委各党(工)委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大好契机,顺势而为,切实抓紧抓好。要尽快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传达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共产党员。要从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迅速掀起学习吴大观同志活动的热潮。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各党(工)委要把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用吴大观同志的感人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领广大党员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要通过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召开座谈、撰写学习心得、征文演讲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学习活动。要组织有上网条件的党员在新华网上开展学习(新华网“党员专家吴大观”专栏网址:http://),通过反复参与讨论,接受教育,增强党性。
3、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各党(工)委宣传部门要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对开展学习活动情况进行专题报道,利用局域网登载学习吴大观的心得体会,营造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不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4、及时总结报送学习活动的有关情况。要注意了解和收集党员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映,及时总结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成效,并对学习活动有关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表见附件2)。
附:
1、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
2、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有关情况统计表
附件1: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
吴大观,男,1916年11月生于江苏镇江,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3月逝世。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
吴大观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通过对新旧社会的比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并把加入和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他在国内外接触过各种社会思潮,最终认定了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他认为党员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才是无限的。在入党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病重期间还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离休后,他坚持拄着拐杖去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每年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和个人总结。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相信党、关心党、爱护党,总想为党奉献更多,而从不向党索取回报,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
吴大观同志一心为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精力、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祖国。1947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的祖国。他以航空报国为毕生追求,先后领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和试验基地,主持研制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编制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培养了几代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地工作,就是要让我国自己的飞机装着自主研制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为了省钱支援国家建设,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两次给组织写报告,要求把自己工资降下来,病重期间还多次拒绝组织上安排的转院和深入治疗。
吴大观同志严谨求实,敬业勤奋,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不计名利,把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都当作事业,以工作为最大幸福,以攻关胜利为最大快乐。他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于负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死不瞑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他一生撰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对每一张设计图纸、每一份计算报告他都认真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返工。
吴大观同志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去救济生活困难的职工,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洁,除了工作,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作为一个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他有贡献而不居功自傲,有条件而不贪图安逸,有权利而不搞特殊化,创造了累累硕果却不断反省自己。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享乐奢华,克己奉公,利益面前从不伸手。
吴大观同志用一生的执著和奉献,忠实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学习宣传吴大观同志,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推动科学发展,对于引领整个社会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中组发„2009‟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国资委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门和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宣传部:
吴大观,男,1916年11月生于江苏镇江,l948 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l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3月逝世。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吴大观同志是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报国有成的典范,要求认真总结、宣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7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了把学习宣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引向深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充分体现先进性,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
吴大观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通过对新旧社会的比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并把加入和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他在国内外接触过各种社会思潮,最终认定了马克思主义,把共 1 产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他认为党员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才是无限的。在入党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病重期间还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离休后,他坚持拄着拐杖去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每年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和个人总结。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相信党、关心党、爱护党,总想为党奉献更多,而从不向党索取回报,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
吴大观同志一心为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精力、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祖国。l947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的祖国。他以航空报国为毕生追求,先后领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和试验基地,主持研制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编制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培养了几代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地工作,就是要让我国自己的飞机装着自主研制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为了省钱支援国家建设,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两次给组织写报告,要求把自己工资降下来,病重期间还多次拒绝组织上安排的转院和深入治疗。
吴大观同志严谨求实,敬业勤奋,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不计名利,把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都当作事业,以工作为最大幸福,以攻关胜利为最大快乐。他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于负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死不瞑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他一生撰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对每一张设计图纸、每一份计算报告他都认真审查,不 2 符合要求的退回返工。
吴大观同志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去救济生活困难的职工,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洁,除了工作,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作为一个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他有贡献而不居功自傲,有条件而不贪图安逸,有权利而不搞特殊化,创造了累累硕果却不断反省自己。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享乐奢华,克己奉公,利益面前从不伸手。
吴大观同志用一生的执著和奉献,忠实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学习宣传吴大观同志,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推动科学发展,对于引领整个社会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学习吴大观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知识分子党员要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离退休 3 干部职工中的党员要重点学习吴大观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用吴大观同志的感人事迹、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领广大党员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要通过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撰写学习心得、征文演讲等方式,迅速在广大党员中掀起学习吴大观同志的热潮。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要把开展学习吴大观同志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把对党对人民的热爱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各项工作。要采取措施使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进教材、进课堂,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要采写和拍摄反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使吴大观同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更好地感染人、激励人,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
2009年7月14日
第五篇:关于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皖创先组发„2011‟23号)
各市、县(市、区)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部、宣传部: 吴群,男,1963年3月出生,安徽无为人,1982年10月入伍,198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转业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07年任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检察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2011年7月13日凌晨病逝。吴群同志自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廉洁从检,情系群众,执法为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是新时期政法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共产党员的时代楷模,是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2011年5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当选为敬业奉献的中国好人;2011年6月,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1年8月,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追记一等功。吴群同志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和省委书记张宝顺等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总结宣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批示精神,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进程中立足本职岗位,奋力创先争优,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
一、要学习他情系百姓、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吴群同志在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工作12年。他始终把“多办案、办好案”、“不能给当事人一个满意,也要给当事人一个明白”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秉公廉洁执法,情系群众,执法为民,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自觉践行宗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纠纷上争当优秀。
二、要学习他事业至上、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吴群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刻苦自学法律知识,在全市检察系统第一个以转业干部身份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他坚持边办案,边学习,边总结,以办案促学习,提出了“五段论”审查法,加快了办案进度,提升了办案质量。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爱岗敬业、自我提高、踏实工作上争当优秀。
三、要学习他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吴群同志一贯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从不接受吃请和礼物,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从来不占公家便宜。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 他那样,在讲党性原则、持勤俭作风、树廉洁形象上争当优秀。
四、要学习他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吴群同志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没有倒下,而是坚强挺立,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用生命谱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不畏困难、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上争当优秀。
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紧密联系实际,通过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等方式,迅速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向吴群同志学习的热潮,用吴群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引领基层党组织创先进、广大党员争优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省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附件:《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人生——追记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群》
中共安徽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2011年8月26日 附件:
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人生
——追记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群
他是平凡的,一位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普通检察官;他是执着的,在身患癌症,坚持化疗的同时,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更是优秀的,连续三年获得考核“优秀”等次,三次受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嘉奖,2010年获得全市首届“十佳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特别奖”,2011年6月,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受到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的联合表彰。
他就是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检察员吴群。
点滴小案,践行为民宗旨
1999年8月,吴群同志转业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从检十多年,他所经办的多是点滴、琐碎的民事小案,正是通过大量的点滴小案,吴群同志十余年如一日地以敬业、热情、正直、谦和的作风践行着执法为民的宗旨。
怀远县居民朱君祥夫妇原在街头蹬三轮车谋生,2006年,他们用多年的积蓄,以预付部分房款的形式购买了县供销社的两间门面房。不料两年后,因当地房产价格猛涨,卖方提出收回房屋再高价转卖他人。当地法院以没有签订买卖合同,且未实际履行合同为由判决他让出房屋,这让朱君祥怎么也想不通:“明明已经付了预付款,并且已经居住两年,怎么说收回就收回呢?”很多人劝他认了,“你一个人怎能斗得过一个单位……” 四处求告无门,朱君祥激愤之下“就想去把房子炸了”。眼看民事纠纷要变成刑事案件,有人指点朱君祥去市检察院找吴群。吴群劝他不要冲动,要相信法律,这让朱君祥生出一丝希望。朱君祥不会写申诉材料,也没钱请律师,吴群帮他联系法律援助。这时,案件的另一方当事人找到吴群的战友,劝他“不要插手。”吴群不为所动:“私人关系不能代替工作关系,我不能违背法律和良心。”经多方查阅,他找到了适用于该案的司法解释,依法提起抗诉,最终经过调解,朱君祥与第三方各分得一间门面房。如今朱君祥用门面房开了个小餐馆,全家生活状况明显改善。2008年8月,吴群同志领办了胡某等数十人申诉某公司劳动争议系列纠纷案,涉案人数多,且多为特困人群。面对这群无助的当事人,吴群同志带领部门同事加班加点,审查所有卷宗材料,使该案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抗诉进入再审程序。从法律上讲,该案的检查监督环节至此告一段落,结果也较为圆满。但吴群同志的工作却没有停顿,他坚持认为法律程 序虽然已经暂时走完,但为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服务的“为民”程序仍要继续。随后,他多次与区检察院相关部门协调,积极与被申诉人联系,宣解法律,疏导情绪,依法、依情、依理劝说企业负责人切实履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最终促使该企业下文解决了100多名改制下岗劳动者的解除合同补偿金等问题,使这个一波三折的案件收到了法律、社会等多重效果。
吴群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检察官来讲,办理案件是日常工作,但对群众而言,他们一辈子可能也就只打这一次官司,这是比天还大的大事呀!”吴群同志在多年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经历中结下了深厚的百姓情结,他总是希望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能让群众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暖和责任。2009年,他承办了一起五河县检察院提抗的历时八年之久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诉人李某因工伤被鉴定为二级伤残的,单位的补贴赔偿迟迟不能到位。案经诉讼后,法院依据通常赔偿标准下判,但判决数额无法解除巨额的医疗、生活等费用给受害人带来的重压。用工方判决在手不愿超额履行,受害人生活艰难期盼雪中送炭。为尽可能帮助申诉人渡过难关,吴群同志大胆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办案思路,先是专程前往市统计局查找到确切的数据资料,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大量政策依据,并多方搜集同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准备充分之后再次转入对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深挖细读,最终详细列出了数条据以 抗诉的法律、政策依据。再审中,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得到认可,再审法院依据统计资料提高对申诉人的赔偿数额近2万元,使伤残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维护。2006年以来,吴群同志的办案数始终保持在处室领先的地位。共办理民行抗诉案件300余件,其中抗诉案件109件,提请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36件,经再审,改判、调解和撤销原判发回重审82件,接待申诉案件申诉人600余起,其中,150余件案件,经过说服疏导申诉人主动息诉罢访。当别人问吴群有什么办案诀窍时,他说:“只要用真情对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平凡岗位,彰显大局意识
对于涉及社会稳定的疑难复杂案件,吴群同志总是主动请缨,要求领办,在尽可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消弭社会纷争、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
2009年的一天,一对来自固镇县农村的年近半百的夫妇找到吴群,说是遇上难事了,慕名来找他帮帮忙。看到这对夫妻着急的样子,吴群顾不得已快到下班时间,当即接手该案,详细询问来访缘由。纠纷是较常见的相邻关系,已经过二审判决,但申诉方不服,被申诉方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老人。早在2008年3月,当事双方就因此发生过暴力冲突,老人的孙子已被判处刑罚,双方积怨已深。吴群在听取了有关情 况后敏锐的意识到,虽然案件取得结果很简单,但如何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才是本案的关键点。如果草率处理,案结事不了,就会留下矛盾隐患。通过查阅案件卷宗,吴群同志全面掌握了案情,随即带领部门同事深入当事人家里实地查看,寻找突破口。从维稳大局出发,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先后会同当地乡政府、法庭和县检察院等相关人员三次前往该地,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引用“六尺巷”的典故劝说调解,有效化解了双方的怨气。该案由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完全采纳了抗诉意见,并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吴群同志严格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细心进行疏导,认真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努力达到情、理、法的和谐统一。对情绪激动,反映问题抓不住要点,或者存在认识上偏差的当事人,吴群同志也总能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一句再见送客”。和气的笑容,耐心的倾听,如拉家常般的话语,在抚平当事人的过激情绪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合法理性地表达诉求,并从中寻找矛盾根源,厘清判决问题,应当解决的尽快给予答复,解决不了的详细说明原因。多年来,吴群同志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办案一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二要经得住内行的考验。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承载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千斤重担。十余年来,他始终坚持边办案、边学习,以办案促学习,通 过办理一个个案件,扎实掌握了多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并将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再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
清贫生活,只为廉洁奉公
一户只有40.5平米的破旧房屋静静地坐落在市近郊沈圩村的山坡上,屋里的摆设陈旧简朴,连个卫生间也没有,一个书架和一辆破旧自行车就挤满了4平米的客厅,卧室里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和23年前结婚时买的电风扇。床头,成摞地堆放着各种法律书籍。就是这样一套看起来寒酸的住房,还是吴群妻子的单位——蚌埠市园林管理处几十年前搭建的。吴群夫妇目前只是租住,每月还需缴纳房租,因为没有产权,因此即将到来的拆迁也不会有任何补偿。
多年来,吴群同志从未因个人原因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其实,作为一名曾在部队负责物资供应的转业干部和市检察院业务部门的副职,吴群同志也并不是没有门路可走,不少战友、朋友曾经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劝说吴群参与他们的经商,并且给出了较为优厚的许诺。对于这样的邀请,吴群同志一律以自己是一名检察官,依纪依规不应从商搞经营为由婉言谢绝了。
吴群同志严以律己,自觉遵守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检察部门工作纪律,在办案过程中,从不以案谋私,所有吃请、礼物一概拒绝。曾经有一个案件当事人感激吴群同志热心办案,多次送来礼物被拒,就说请他去路边大排档吃 两个炒菜总行吧,但仍被婉拒。一次,当事人陈某慕名找到吴群,要其帮助办理一件申诉案件,并递给吴群一张2000元的现金卡,吴群劝慰当事人,案件我会公平公正办理,但礼金绝对不收,坚决把卡退给了他。吴群同志曾说过:“履行职责要有信念,承办案件要讲良心。作为一名检察官,忠于法律是我的信念,执法为民是我的良心。如果拿了当事人的东西,那不光是违纪,更是背离了理想信念,玷污了检察精神,会让我的良心感到不安。”
身患重症,仍然一如既往
长期、繁重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使吴群同志积劳成疾。2010年3月16日,全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正在介绍办案经验的吴群同志突然面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经医院确诊,他身患肝癌、且胃癌并发,消息传来,同事们都大为震惊,此前从未听吴群说过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大家哪里知道,早前,吴群同志带队赴马鞍山参加一次业务工作会议时,就已经出现胃痛难忍和便血的症状,但他硬是咬牙又挺了几个月,除妻子外,他从未向任何人说起过这事。
确诊后,吴群同志被转到上海治疗。期间,有同事打算去探望他,他捎话回来叫大家千万不要去,说路途遥远,不能耽误工作。为节省治疗费用,在上海进行初步治疗后,吴群同志便极力要求回蚌埠进行治疗。回蚌埠后,每每有同事 前去看望,他的话题总离不开工作,心里一直惦记着没办完的案件和等待答复的申诉人。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他的身体状况稍稍好转,便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硬是坚持回到工作岗位,并要求承担办案任务。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院领导不同意给他安排工作,但是拗不过他的再三坚持,最后只好把本部门的申诉人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交给了他。
2011年7月13日,在与癌症顽强抗争了一年零四个月后,吴群同志的生命定格为永恒,年仅49岁。他走了,带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检察事业,离开了他无限牵挂和无限牵挂着他的亲人、同事和“当事人”。
吴群同志用一生的坚持,让鲜红的党旗更加夺目,让闪闪的检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