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

时间:2019-05-13 07: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

第一篇: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

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

贾宇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1摘要:张丽莉精神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张丽莉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奉献他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崇德重义的精神,昭示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关键词:张丽莉;精神;和谐社会;社会价值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以他们先进的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时代主旋律的壮歌。张丽莉这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普通教师,以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在生死关头展现了人间的大爱,感动了全社会、感动了全中国。她被誉为中国“最美教师”,她的“美”,美在爱心、美在善良、美在奉献,这种“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

张丽莉精神的主旨在于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奉献他人,树起了崇德向善的社会公德标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私奉献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每个公民应当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人类追求“美”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雷锋到郭明义、吴菊萍,到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再到张文华、周冲等,他们所处的环境、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都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视为做人的根本,以春天般的温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有两样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就在我心灵中唤起 1 作者介绍:贾宇(1983-),女,山西洪洞人,哲学硕士。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空隙,进而促进人本身,社会本身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张丽莉的事迹感人至深,人们对她的精神深表赞扬。“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当我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道德洗礼,人们都会发现,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坚守一颗大爱之心,甘做一滴水、一缕阳光,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中国人”。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学习活动,发挥时代楷模引领作用,培育文明社会道德风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张丽莉那样,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安危,那么,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的保障,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祥和、更加温暖和谐。[5]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4日,第1版 [2]www.xiexiebang.com [3]光明日报,2012年6月14日,第3版 [4][5]人民日报,2012年6月16日,第5版

第二篇:学习张丽莉精神心得体会

心 得 体 会

张丽莉老师同志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老师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张丽莉老师英勇救人牺牲的事迹,被人们大相传颂,在这个人情渐渐冷漠,追求物质条件的社会,张丽莉老师这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行为,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危险来临时,她采取了对学生有利而置自己于险境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生命对与人们而言,是宝贵的,我们可以放弃这个、放弃那个、对于生命却从来不轻言放弃,我为张丽莉老师、沈星同志的勇气深深折服,对他们的敬佩油然而生。

我相信张丽莉老师的身影必将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个生命的定格必将闪耀光芒,照耀着每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他们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有人说,生命最完美的演绎就是延续灵魂送出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诚意就是舍弃自身置换他人。张丽莉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感召,把优秀的人、高尚的人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这是英雄沈星同志生前给自己写的一句座右铭,现在我们就要学习沈星同志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的思想境界。

那么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学习榜样、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以张丽莉、沈星同志为榜样,团结一致,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踏着英雄的足迹,立足根本,踏实工作。学习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把“不顾个人安慰、无私奉献”变为自觉行为。自觉遵守红尖各项规章制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学习,提高人格魅力,为红尖多做贡献,在成长中更好体现自我价值。

二、学习关爱他人,这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能打动人心。张丽莉老师这种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安危、把他人生命放在第一位,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可贵,非常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他们这种把生命置之度外的精神,也将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习无私精神,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追求。

在学习了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后,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加要有这样的精神。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也会更加美好,也必将更加和谐。

我也相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还有有更多像张丽莉老师这样无私奉献的平凡人,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更坚定的信念。

第三篇:论屈原精神及其价值

论屈原精神及其价值

2011-12-27 15:40:56 来源: 作者:周秉高 评论:0 点击:88

【摘 要】屈原精神的要点,就是关心民瘼,热爱祖国;就是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就是无私无畏,勇敢坚定。所谓“和谐”,决非仅仅是“温柔敦厚”,而是应该将刚、柔二者“调和”起来,方可“谐顺”。今天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只宣传孔子,只宣传儒学,而还要宣传屈原、宣传楚辞。屈原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关键词】屈原精神;爱国;求索;无私;和谐;价值

屈原及其作品在历史上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文学角度说,王逸早有定论:

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

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

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矣。(1)

刘勰《辨骚》亦赞美屈原及其作品“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2)然而,屈原及其作品的价值,远不仅仅止于文学范畴之内。回眸历史,每当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屈原及其作品总会成为号召民众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时代强音和精神大纛。

如,屈原死后不久,“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3)“其行义”者,爱国也。楚国人民本来就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和悠久的爱国传统,屈原的精神,屈原的作品,自然能引起楚人的共鸣。一代又一代的楚人纷纷纪念他,吃粽子,划龙舟„„并以他为榜样,热爱祖国,抵抗强秦。楚国被秦国灭掉后,民间流传有两句话,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4)人们从这两句话中不难看到屈原诗中“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斗争意志。历史事实是,楚亡短短十几年之后,陈胜吴广这两位楚人,揭竿而起,转而攻秦;后来,项羽刘邦这又两位楚人,几年之间,便推翻了强大的秦国。批判的武器化为武器的批判,精神的力量变成武装的力量,最终改变了历史!这就是屈原及其作品在秦楚相争时的巨大影响。郭沫若生前的七言诗《屈原》抒写此事道:

宁赴江流终不悔,卒死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

“一卷诗”者,屈原作品也。

还如,有宋一代,国势潺弱,民族危机严重。当时许多的爱国志士,纷纷高歌屈子,诵读《离骚》。张元干在《水调歌头·登垂虹亭》中写道: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陆游《哀郢》(其一)诗中写道: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平时或“手把《离骚》读遍”(《水调歌头·赋松菊堂》),或“窗前且把《离骚》读”(《踏莎行·赋木樨》),或盛赞“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喜迁莺》)。宋末爱国诗人们更是纷纷歌咏《离骚》:

叹沉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衰。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刘过《沁园春·观竞渡》)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吴文英《莺啼序》)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张炎《征招·听袁伯长琴》)

著名爱国者文天祥在《端午感兴》诗中写道: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可以说,正是屈原及其作品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诗句的爱国英烈!

又如,现代史上,政权腐败,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志士仁人们再一次高歌屈子,诵读《离骚》。众所周知,戊戌变法中泣血的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明知有难,决不逃避,从容就义,视死如归。如果再留意一下他的《画兰》诗: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舲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人们从诗中不难看出,谭嗣同的英雄壮举显然也受到了屈原精神的激励。中国共产党首创人之一的李大钊,1913年赴日前在一首题为《南天**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的诗中抒发其忧国爱民之情:

班生此去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曛。

去国徒增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为示革命,剪发留影,并《自题小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荃不察”一典出自《离骚》。他并在《呐喊》扉页题《离骚》诗句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还集《离骚》中的两句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鲁迅先生逝世之后,被人们称为“民族魂”,而这个“民族魂”身上,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屈原及其作品的巨大影响。

至于抗日战争之中,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所起到的鼓舞人心的作用更是人人皆知的了。

关于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华民族历次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例子很多,这里只是略举部分罢了。那么,为什么屈原及其作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总能起到如此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呢?因为屈原及其作品所体现的,是忠臣赤胆,是义士丹心,是国人圭臬,是民族精魂,不妨为之定个专名曰:屈原精神。这种精神——

如闪电,一直夺目在充满血火洗礼风雨不断的中华民族漫漫征程之上;

如磁铁,一直吸引着古往今来东南西北的忠臣义士之心;

如高峰,一直矗立在多种多样丰富驳杂的世界文明史上;

如航标,一直导引着千秋万代奋发坚定的炎黄子孙的人格指向!

屈原精神,并非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要而言之,有三个内涵。

第一,热爱祖国

这是屈原精神中最亮丽之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楚国历史悠久,疆域广阔。相同的地理条件,相同的民情风俗,相同的语言习惯,使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凝结成了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和爱国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楚囚”“南冠”“乐操土风”和“申包胥哭秦庭”等等感人的故事。屈原、《离骚》,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的继承和升华,并有着更加具体更加独特的内容。

屈原的爱国精神在其作品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即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二是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但绝不离开祖国。

(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

屈原身处楚怀王、顷襄王时代,正是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国外,强秦崛起,觊觎关东,妄图吞并天下;国内,小人得势,奸佞当道,朝政黑暗。《战国策·中山》所载秦将白起议论当时楚国形势的一段话可资证明:

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5)

长期参与政事,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职的屈原,在国难当头之际,尽管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惜往日》),他两次被放逐到荒僻的山水田野之间,但没有醉生梦死,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不断大声疾呼,反复表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焦虑。《涉江》中用一连串比喻揭露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鸦,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卜居》中揭露当时“溷浊不清”的社会是: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如此黑暗腐败的朝政,必将带来亡国的严重后果。《离骚》中明确写道: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哀郢》中警告世人: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怀王十七年春,秦楚丹阳大战,楚国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九歌·国殇》记载了这个十分激烈的场面: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屈原无比悲愤,又同时热情赞美楚国将士们那种宁死不降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鲍照诗云:“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见疑被谤,然而仍能热爱祖国关心国事,这充分显示了屈原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二)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但仍然热爱祖国,决不离开祖国

历史上,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一旦在国内遭到挫折或打击,便马上走出国门,去谋求官位或金钱。《左传》称之为“楚材晋用”(6),现在则美其名曰“出国发展”。而屈原则决不如此。《渔父》描写屈原被逐以后的情景,十分狼狈: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涉江》描写屈原被放逐地点的凄惨情景是: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他的内心十分痛苦,《抽思》中写道: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他的内心十分痛苦,《抽思》中写道: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在这样的处境里,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屈原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到别国去谋取高官厚禄。因为“楚材晋用”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人们习以为常;司马迁也曾经假设过:“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7)但是,屈原没有这样做,他没有离开生养自己的祖国!一篇《离骚》,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何谓“离骚”?即离别的忧伤:不能不离,离又不可。不能不离,是指屈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在楚国就已经没有他的任何官爵和俸禄,而只有痛苦和忧伤,但是,屈原自幼心中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一志兮!(《橘颂》)

更何况,当时楚国内忧外患,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作为祖国的一个儿子,他怎么能弃国而去呢?《离骚》先用大量篇幅陈述了“不能不离”的理由,接着想象自己离开楚国去别国追求高官厚禄时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欢乐愉快的情景,但是最后——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文气嘎然而止,犹如骏马注坡,诗人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表述和抒发。在《哀郢》一诗中,屈原更是含着热泪高声歌唱: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连禽兽都知道热爱自己的乡土,更何况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楚国的儿子呢?这是一种多么崇高伟大、感人至深的爱国精神啊!

第二,上下求索

《离骚》有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什么?他求索理想。屈原的这种精神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等等。马克思指出,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8)换言之,上述古代神话生动地表现了我们祖先对理想的追求精神。《天问》就是保留古代神话较多的作品之一。屈原的一生,更是求索理想的一生,而且他求索的还是美好的政治理想。《离骚》结尾唱道:“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意思就是:既然无人能同我一起实现那美好的政治理想,那么,我就要向古代的贤人彭咸学习,宁死也不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由此可见,“美政”是屈原一生执着追求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这种“美政”理想,在屈原作品中表现为两点内容:

(一)以民为本,关心民瘼

这是屈原理想政治的核心。屈原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君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民做事,只有深得民心,国家、政权才能稳固。《离骚》写道: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大招》中写道: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屈原自己,一直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诗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哀郢》)“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这些诗句是讲,屈原看到百姓遭难,备尝艰辛,使他觉得责无旁贷,必须留下,“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抽思》),即用自己的笔,反映民生疾苦,劝告君王实行美政。

(二)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真正管理好国家,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呢?屈原认为有两个方略必须做到,一是“举贤授能”,二是“修明法度”。《离骚》的原话云:

举贤而援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翻译成白话,就是讲,选拔贤良,重用能人;遵守法度,决不偏斜。屈原认为这是正确的治国方略,必然会利国利民。关于这两点,前贤论述备矣,此处不再赘叙。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如果满足现状,耽于安乐,停步不前,那么,就意味着停顿,意味着倒退,意味着灭亡!只有在理想之光的照耀下,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兴旺!这是真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屈原精神恰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第三,无私无畏

楚地民情勇悍敢斗。汉初张良曾劝刘邦说:“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9)司马迁也在《淮南衡山列传》的赞语中下了个判词:“夫荆楚僄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10)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斗,那么这仅仅是匹夫之勇,强横野蛮;如果是为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原则而斗,那么这就是勇敢高尚,刚强不屈。屈原属于后者,而且可以说,屈原精神正是楚人勇悍敢斗性格的杰出代表和高度升华。

屈原上述那种美好的政治理想,必然要同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反动统治者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故谗人奸党鼓噪而上,群起而攻之: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离骚》)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哀郢》)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怀沙》)

足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怀沙》)

昏庸的楚王也厌恶屈原为民请命的政治主张,屈原写道: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离骚》)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惜住日》)

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惜住日》)

在如此严酷的政治压力面前,有些人,甚至连屈原最亲近的人都劝屈原放弃原则,放弃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疾苦的政治主张:

女媭之婵媛兮,婞申申其詈余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离骚》)

但是,屈原并没有屈服,因为他心中装着的只是国家和民众。《离骚》有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屈原指天发誓,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国家。所以当他遭遇到巨大挫折和沉重打击时,没有退缩、没有动摇,没有犹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是为了坚持美好的政治理想,他坚强不屈,至死不渝。请看《离骚》中的下列诗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国前圣之所厚!/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之所以能执着坚定至死不渝,关键在于他有无私精神。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只有心中坦荡,无所畏惧,才能即使迭遭打击,吃尽苦头,但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无私,是屈原精神的基石。屈原的这种精神,这种气节,难道不是“高山仰之,景行行止”吗?

综上所述,屈原精神的要点,就是关心民瘼、热爱祖国!就是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就是无私无畏、勇敢坚定!反映这种精神的作品,是饱含血泪的呐喊!是振聋发聩的雷鸣!是催醒国魂的战鼓!是流芳百世的绝唱!

那么,屈原精神及其作品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还有没有意义?还有没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从理论角度说,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直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批判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11)。屈原热爱祖国、上下求索、无私无畏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所应当要继承,要吸取。这是毫无疑问的!毛泽东主席生前早已指出了这点。多种资料都记载过一件事,1949年12月6日晚,毛泽东主席在访问前苏联途中,火车上与前苏联汉学家费德林(一译“谢德林”)谈论中国文学时高度评价屈原。他说:

(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

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

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的见证。(12)

根据毛泽东主席生前对屈原作品异常酷爱的程度看,这段记述应该是可信的。毛主席这段对屈原的评价实在太高了,称之为“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甚至还说“我们就是他生命的见证”,这简直是以屈原精神的继承者自居,实属前所未有!另据报载,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建交时,毛泽东主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的身份将一套宋版《楚辞集注》(而非《论语》之类)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日本国首相。外交无小事,毛主席此举意义之重大,实在值得人们反复深思!

其次,从现实形势看,屈原精神的价值尤其值得重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繁荣,社会迅猛发展,但同时,西方一些不好的东西也随之钻了进来,如自私自利,金钱至上,贪图享乐,追求刺激等恶魔,流毒华夏,肆无忌惮,以致不少人寡廉鲜耻,道德伦丧,崇洋媚外,违法乱纪,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正常前进。这些年,党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塑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荣辱观;强调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还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似乎正在推向高潮,“国学”一词炒得十分火热。这个潮流原来的动机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有个倾向值得注意,即导向问题。根据时下的宣传看,似乎“国学”就是儒学,所谓“弘扬传统文化”竟与“弘扬儒家文化”画上了等号!对于孔子及“四书五经”等儒学的宣传,简直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古典的在庙堂,时髦的在影视,上至中央大报,下至小学课堂,到处可见孔子,那处都有儒学。据《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报道:“各式各样的儒学堂、国学班,如今遍地开花。学生们坐在教室里,身着长袍,手捧‘四书’‘五经’诵读,颇有一番古代私塾的味道。”(13)面对这种畸型的社会现象,王蒙同志看不下去了,大声疾呼道:“如果以《三字经》作为培养下一代下两代的圭臬,那么我们建设成的将不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还说:“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愈先生(按:真正的“国学”大师)生前曾对儒家治国说颇感困惑,他甚至于觉得不便说话了。他主持的‘文津图书奖’ 奖励了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14)在这股畸型的“国学”风大作之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宣传却相形见绌,甚至有的名校名刊上还有文章攻击屈原“不能免俗”„„!这种状况令人困惑,令人悲哀。屈原及其作品本身,早已经过历史检验,“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根本用不着别人宣传炒作。但目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畸型宣传,对于事业,对于民族,对于国家,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偏颇、一种损失。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样的,正是丰富多样甚至相反相承的各种思想文化融汇而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仅就风骚而言,便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精神产品:风,温柔敦厚;骚,刚强不屈。《礼记•经解》有云:“温柔敦厚,诗教也。”(15)《国殇》有云:“终刚强兮不可凌。”刚柔并举,方为健美;软硬兼施,始成至力。正因为“风骚”并列,相得益彰,才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健美多姿的风格。现在,党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那么,何谓“和谐”?谐者,和也。“和”又为何?从政治角度说,“和”,即刚柔相济之谓也。《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一职,“大司徒”者,“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也。此处“扰”者,驯也,“教万民”之意也。“大司徒”职责之一,乃“以向三物教万民而实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注云:“和,不刚不柔”,又云“谓宽猛相济者也。”(16)《春官·大司乐》亦载其职责之一为:“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注云:“和,刚柔适也。”(17)因此,所谓“和谐”,决非仅仅是“温柔敦厚”,而是应该将刚、柔二者“调和”起来,方可“谐顺”。今天响应中央号召,建设和谐社会,从舆论、宣传角度说,首先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其次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只宣传孔子、只宣传儒学,因为如果长久这样畸型宣传,其结果很可能就要像王蒙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建设成的将不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同时还要宣传屈原、宣传楚辞、宣传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指导,去正确地诠释儒学、诠释楚辞、诠释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从现实需要看,屈原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第四篇:学习张丽莉精神专题活动发言稿

学习张丽莉精神专题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

是对张丽莉老师师者仁心,大爱无私精神的赞叹,让我们相聚在一起,在此我代表中华家庭读经推广中心的全体志愿者向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此我也向站x南社区宋x主任和怡x区王x主任的辛苦付出,向电台记者马丹老师和电视台记者张国辉老师的关注,向这次专题会得以顺利举办过程中所有辛苦付出的志愿者们表达感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作为传统圣贤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尊敬丽莉老师,感谢丽莉老师,因为是她用生命的代价展示了中华民族最崇高的美德;她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舍生忘死,这正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的基础,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经典真意;她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并为我们增加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衷心祈愿通过师者仁心,大爱无疆,宏扬张丽莉精神专题活动的举办,能为丽莉老师带去平安和祝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丽莉,学丽莉,做丽莉,一个丽莉的出现,必将激励起千万个丽莉的诞生,最后衷心祝愿张丽莉老师的时代精神,永驻中华,成为永恒!

第五篇:论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研究

[摘 要]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五个方面的内容。长征精神的内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的作用。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一种举世闻名的精神,是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激发、凝聚而成的。

一、长征精神的形成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利,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10日,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8万余人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湘江之战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向黔阳、洪江地区转移兵力,企图围歼红军于北出湘西的路上。在此危急时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要放弃原定的与红

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8日,红军抵达湘黔边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中央红军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红四方面军1935年4月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向西转移。该方面军和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等共8万余人,开始长征。5月9日红四方面军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以后继续北进。在北进的道路上险渡大渡河,6月12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在北进的途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

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提出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

二、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二万五千里长征,规模大、历时长、行程远、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力量强大,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是中国革命传统的一块丰碑。长征途中,红军遇到过数不清楚的困难,有时甚至陷入绝境。在长征的路途中战士们没有粮食,甚至连续几天不能进食,但他们仍然继续作战。许多战士们在长征的的途中受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死在路上。有不少作战队员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直接献出了自己的性命。爬雪山、过草地,战士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经历。漫漫征途,万水千山,艰难险阻,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支持着红军,使他们有必胜的信心。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给了红军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红军老战士吴兴回忆说:“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我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翻不完这些山了,没什么希望了。但我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那我们的下一代也不一定会继续我们为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1]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红军在长征中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动力。坚持信念,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这些心中的信念都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

(二)不怕艰险,不怕牺牲

回顾长征,红军面临着人数众多、装备齐全、凶险无比的敌人,在长征中红军的作战队员发挥了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长征途中,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17名战士在敌人的的枪林弹雨下抢渡大渡河,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红军以自己的伟大壮举,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人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余秋里是红军十八团的首任政治委员。在战争中受到敌人的伏击,为了救队友,遭到了敌人的射击,射中了他的左臂,他仍然继续作战。在长征的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这类英雄事迹,这些英雄不怕艰难、不怕牺牲,拼搏抗战。而这种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不只是存在去长征的战场之上,同时也存在于敌人的刑场之上。在长征的过程中,有许多红军的指挥员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在被捕后,仍然顽强反抗,不怕敌人的屠刀,他们有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这种举世罕见的牺牲,使长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就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就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失败和红军长征初期惨重的伤亡,都是由王明“左”倾错误所造成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绝对化,机械地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额转移,开始长征。在这紧急的关头,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的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会议,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的问题。遵义会议是历史的转折点,在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2006年10月22日,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这一我们党在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及其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3]

(四)团结统一,顾全大局

在长征途中,面对极其艰险的环境,只单单有不怕牺牲的气魄、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革命团结、顾全大局,形成团结的集体,才能去战胜敌人。党内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基本保证。

一方面,遵义会议上既推选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新的领导集体,同时又广泛的团结了犯错误的人。会议上指明了党内所犯的错误,毛泽东等人迅速解决了这些错误,并且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帮助、团结的方针,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人,将全党人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红军内部的官兵来自四面八方,在长征中大家一起翻山越岭,共同经历生死。各路的红军战友之间,都如同兄弟,情同手足,互相帮助,团结作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始终高举团结的旗帜,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统一顾全大局,完成长征的胜利。

(五)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红军是一只人民的军队,他来自于人民,并未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颗花生两颗仁,红军百姓是一家;红军本是老百姓,百姓也就是红军”这首革命歌谣,生动表现了当年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群众不可分割的鱼水关系。[4]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是长征胜利坚强的后盾。在长征的途中,战士们遇到过许多凄惨的人民,他们吃不上饭、穿不暖,生活十分的凄惨,许多红军将自己的全部干粮给予他们,而不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同样,在长征的途中,由于红军治军严明,高度的组织性,也受到了许多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主动将粮食送给他们,帮他们渡过难关。

三、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外国的一位学者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腾飞,往往要付出道德沉沦的代价。[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应该具有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水平。我国的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征精神体现了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这些都对当代社会人们的信仰缺失、道德沦陷等不好的社会现象有这巨大的警示作用。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党风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一些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滋生出来。反腐倡廉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在反腐倡廉中就是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长征精神,抵制和克服不健康的东西。长征精神蕴涵着长征时期红军战士所具有的优良传统,为党风建设提供了依据。长征途中正是因为人们有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才能取得胜利。在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人们,特别是共产党员有坚定的信念,要始终坚持崇高的共产主义的信仰,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长征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与昔日红军长征的任务、条件大不相同。然而,要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大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艰难险阻远甚于当年的长征。当年的长征红军面临着敌人的凶残,先进的武器,充实的粮食。漫漫征途,万水千山,红军凭借着不怕牺牲、不怕艰苦、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在今天这些无比珍贵的精神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长征”仍然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因而更需要弘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

(三)长征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奋发有为。

首先,长征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6]在长征途中,面对千难万险,正是因为红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如今这个全球性大的背景下,大学生也应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被西方腐朽思想所侵蚀,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长征精神的艰苦奋斗是大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我们没有过饥肠辘辘的感觉,大家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中成长的,也不知道艰苦奋斗是什么。要以长征途中鲜活的事例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生活习惯。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强调合理消费和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使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其次,要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团结统一,顾全大局是长征胜利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集体主义意识,要强调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统一关系。参考文献:

[1]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66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3]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年10月。

[4]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第72页。

[5]陈宇:《长征精神论》[M]。蓝天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278页。

[6]陈会宁,黄科:《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6月。

下载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张丽莉精神的社会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科学精神与价值

    论科学精神与价值对于科学教育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念,即认为科学教育只有工具性价值而没有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似乎只能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培养,科学教育与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无关。......

    《张丽莉》观后感

    《张丽莉》观后感 当我从媒体上得知张丽莉老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失去了自己的双腿之后,我当时就已经留下了感动的泪花,现在,当我又怀着一颗憧憬感恩的心观看张丽莉老师的纪实系......

    张丽莉演讲稿

    大爱赞歌,用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勇事迹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

    张丽莉先进事迹

    张丽莉先进事迹 张丽莉,女,1983年生,大学本科,中共预备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 2006年,她从大庆师范学院(与哈师大合作招收本科)文学院03级本科班毕业后,分配到......

    张丽莉事迹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材料“我的名字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想记我的名字,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行了。”这是张丽莉向新生们介绍自己时常......

    张丽莉事迹

    最美教师张丽莉事迹张丽莉是任教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

    《张丽莉》观后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与万分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记录片《张丽莉》,我一口气看完了四集,含着感动的泪水度过了这120分钟。 《张丽莉》共有四集。分别是《壮举》、《生命》、《成长》......

    张丽莉观后感

    张丽莉老师纪录片观后感 人人都知道,老师,是你开启智力的领航员,也是你在不知所措时温暖的港湾。可在生命与学生之间,张丽莉老师选择了她的学生。九死一生,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