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指南

时间:2019-05-13 07:3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指南》。

第一篇: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指南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申报指南

二○一一年八月

第一章

申报须知

一、指南说明

为贯彻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有关文件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中关村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作用,发现支持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特制定此项目指南。

二、申报条件

(一)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项目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实施能力、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单位财务状况良好。过去三年内在承担和参与国家、北京市及中关村有关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三)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有关任务、考核指标、专项经费比例和知识产权归属等。

(四)纳入十百千工程、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 程等相关企业优先申报。

三、项目要求

(一)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等两类项目。

(二)项目应注重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着重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加速发展我国具有技术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领域,形成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产业突破。

(三)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截止到2013年12月)。

四、支持方式

按照“政府引导、择优支持,无偿资助和股权投资相结合”的原则,支持相关单位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等两类项目。

五、申报材料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表

(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议书

(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预算申报书

(四)企业需提供的附件

1.牵头企业对项目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2.牵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牵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国家或中关村)、有关资质认证或行业认证的复印件;

4.牵头企业2009年度和2010年度审计报告复印件,以及2011年度6月份的财务报表复印件;

5.牵头企业所拥有或将形成知识产权的相关证明材料(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标准、版权、著作权等,由权威机构出具的技术查新报告等);

6.牵头企业与项目联合申报方的合作协议的复印件 7.合作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

8.项目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简历; 9.项目技术不存在专利纠纷的承诺书; 10.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用户使用报告(意见); 11.项目已完成投资的明细(加盖财务章); 12.近3年企业获得的获奖证书、荣誉称号或其他评优情况的证明材料,技术(产品)国内外获奖情况的证明材料;

13.经权威机构认证或出具的项目相关技术检测报告; 14.其它证明材料;

(注:企业需对以上附件材料加盖公章)

六、组织单位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易所。

第二章

指南内容

项目一

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

为促进中关村车联网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在车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中的优势,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和联动,促进中关村地区的车联网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中关村建设成为全国车联网中心,特围绕汽车电子芯片、中间件、数据协同技术、网络指挥调度信息技术及相关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面向中关村企业征集和支持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

子项目

(一)国产化汽车电子(物联网终端核心)芯片关

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融合北斗/GPS卫星导航、物联网、汽车总线以及智能软件等先进技术,开展车联网信息终端智能SoC芯片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提高国产车联网车载信息终端核心技术自主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解决由于缺乏自主核心芯片支撑,致使我国自主车联网技术标准推行困难等产 业化难题。

2.项目的实施目标:

(1)完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高性能嵌入式CPU和汽车总线等要素的汽车前装车联网信息终端核心芯片的研制和工程批样片;

(2)可靠性满足汽车整车对芯片宽温区、低功耗、电磁兼容、静电防护等苛刻环境和高可靠性要求,并经过第三方测试;

(3)研制基于该芯片的车联网信息终端样机,兼容多种市场主流和国产智能操作系统软件。

(4)样机通过汽车整车/汽车电子专业厂商的测试和考核,提交相应的测试和考核报告。

(5)提交汽车整车/汽车电子专业厂商规模采购该芯片的意向证明。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涉及的技术领域具有优势自主核心技术体系;

(2)具有一定的车载终端应用基础或经验,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

子项目

(二)车联网中间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1.研究内容: 通过支撑车联网的中间件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车联网中间件原型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有效解决目前车联网应用遇到的设备和数据格式传输可靠性差、实时事件识别和响应速度低等系列问题,为智能交通应用提供有效支撑。2.研究目标:

(1)车载终端与网管嵌入式中间件产品

1)车联网接入网关支持数据、语音、短消息等多数据源的接入与智能调度,满足大数据量并发处理需求;2)车载终端支持GPS、北斗定位,支持3G、2G、短消息、Wifi、语音等多种通信模式;

3)至少取得一项发明专利。(2)车联网消息传输中间件原型产品

1)单节点可以支持4000以上车联网网关设备的数据的接收和传输;

2)至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项。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车载终端与网管嵌入式中间件产品申报单位,应具备受限网络条件下通信保障技术的积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且具备实际场景的应用经验。

(2)车联网消息传输中间件原型产品项目申报单位,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用于互联网的消息传输中间件产品,并在相关领域有大量成功应用案例。子项目

(三)车联网智能感知、数据协同技术及开放服务平台研发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对车联网终端感知、组网、开放服务平台框架以及宏观交通节能和汽车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实现感知数据传输和异构数据协同;通过对车联网顶层架构及基础性规范研究,提出车载终端接口信息规范、组网网关传输协议、开放服务平台信息和接口规范。2.实施目标:(1)完成智能感知车载终端样机研制,实现车辆安全预警、节能行驶建议等功能;

(2)完成大规模车联网的可信云计算开放服务平台研发,实现动态路径规划、实时信息服务、车辆安全预警等功能;(3)搭建车联网技术验证试验床,具备百万车辆接入能力,开展车路能耗模型、安全行驶模型路测验证;(4)提出开放服务平台的关键共性标准规范建议。(5)至少形成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3.申请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体系;

(2)优先支持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产学研组合。

子项目

(四)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应用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在开展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示范,解决交通管理和公众出行信息分散、异构、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出行服务质量,增强交通管理能力和应急处臵能力。2.项目实施目标: 建设城市基于GIS的集成指挥平台,实现交通管理各子系统间信息集成及可视化管理。

(1)建设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出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异构数据融合、共享和定向发布;

(2)建设多模式综合信息服务终端,为出行者提供基于位臵的推送型信息服务,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超100家,受众超50万人/年;

(3)形成相关知识产权,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3.申报单位应该具备的条件:(1)项目示范地点及牵头组织单位明确;

(2)申报单位具有集成平台、交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项目经验。

子项目

(五)营运性车辆物联检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示范应用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开展营运性车辆物联检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实现对营运性车辆实时、综合、联动监管,提高相关 营运性车辆的监管水平及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和应急水平,规范运输市场,解决目前营运性车辆面临的无牌、套牌、运输过程监管困难等问题。2.项目实施目标:(1)建设统一的营运性车辆物联监管平台,实现对北京市营运性车辆的规范性综合监管;

(2)建设专业部门应用分平台,实现对各部门所辖营运性车辆的实时监管和移动执法;

(3)利用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和移动互联网传输数据;

(4)形成北京市营运性车辆监管技术规范。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项目示范地点及牵头组织单位明确;

(2)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子项目(六)精细化绿色交通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应用

1.实施内容:

通过开展精细化绿色交通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应用,满足公众对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的需求,提升出行舒适度,节省旅行时间,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降低汽车碳排放量促进传统交通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2.实施目标:

(1)完成交通动静态数据采集与汇聚:覆盖北京市区内公交、轨道及重点场站;

(2)建成绿色出行服务运营中心,动态交通信息刷新频率不低于3分钟,支持三种以上主流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综合信息服务用户数据超过100万。

(3)建设精细化交通出行服务模型及绿色出行碳排放综合管理与评估系统,在北京地区实现超过1万台绿色出行终端的示范应用,实现城市交通分流,提高道路利用率10%,减少CO2排放量15%;

(4)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8项以上。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项目示范地点及牵头组织单位明确;

(2)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3)具有承担国家智能交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经验。

项目二 移动互联网项目

为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鼓励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形成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体验、安全可信的移动互联网体系环境,现围绕智能终端软硬件和应用服务,征集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营 造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环境,带动产业发展。

子项目

(一)移动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为满足用户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商务、娱乐、通讯等需求,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的发展,研发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支持多媒体交互应用的新一代智能终端,并实现其产业化,带动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2.项目实施目标:

(1)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

(2)支持办公软件、电子邮件、游戏、多媒体/流媒体功能,支持多点触控、手写输入、动力感应,支持3G(或LTE)、WAPI,支持国内研发运营的“应用商店”及基于“应用商店”模式的第三方应用软件

(3)终端出货量20万台以上

(4)产品具备自有品牌和一定的市场知名度(5)申请发明专利5项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拥有一款以上已经产业化的移动智能终端(2)具备自有品牌和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子项目

(二)移动智能终端平台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本项目面向国内智能终端厂商,研发及推广智能终端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帮助终端厂商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软件,形成一定规模的开发者社区和应用商店,打造立足国内、国际兼容的、终端加服务的产业生态环境,同时为智能终端在广电、交通、物联网、家电等行业的应用奠定基础。2.项目实施目标:

(1)软件功能技术指标: 1)采用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2)具有高安全性并具有端到端云计算服务能力 3)支持WAC widget、IPv6、互动MBBMS、支持手机支付

4)支持超过5万开发者的开发者社区SDN,允许5000人同时在线,容纳50万的日访问量

(2)硬件集成适配技术指标:多CPU平台支持;多通信网络支持

(3)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终端应用: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智能电视、车载等

(4)产业化指标:

1)国内市场规模:项目期内至少10款、出货量100 万;

2)应用开发者:开发者社区至少5万注册开发者,要支持国内应用商店、应用数量不少于1万; 3)生态环境:至少与1个国内终端厂商、2个手机设计公司、5个第三方应用合作伙伴合作,带动移动互联网生态链的发展

(5)申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拥有自研的操作系统并已实现产品化,具备一定市场规模

(2)已与国内主流终端品牌合作,发布过2款以上终端

子项目

(三)移动互联网安全平台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为监测移动互联网安全态势,解决大量的恶意软件给用户资费、隐私等带来的威胁和损害,建立针对移动环境的安全监测平台,实时发现恶意扣费、欺诈软件、资费消耗、后门软件、隐私窃取、数据破坏、盗号木马、系统破坏、流氓软件、恶搞软件等恶意软件,保护用户的同时,向主管部门通报病毒传播和发展趋势,协助对传播行为进行监管,保护用户权益,推动移动互联网和谐健康发展。2.项目实施目标:

(1)支持主流智能手机平台;能够识别所有智能手机平台软件,识别病毒5000种病以上;具有较强的变种识别能力

(2)具备10种以上恶意软件属性识别能力,能够区分恶意扣费、欺诈软件、资费消耗、后门软件、隐私窃取、数据破坏、盗号木马、系统破坏、流氓软件、恶搞软件等

(3)能够识别开发者的身份特征(4)支持用户:大于1000万(5)确定病毒时间:小于24小时(6)更新病毒库周期:小于48小时(7)申请发明专利5项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拥护自主研发的移动恶意软件检测核心技术,具备“云+端”双引擎查杀能力

(2)客户端产品支持安卓、塞班等多种操作系统

子项目

(四)面向移动阅读的应用示范工程 1.项目实施内容:

为出版机构、内容原创者及广大移动终端用户建立交互共享的创作、销售、阅读等的新型移动平台,解决传统出版产业向移动互联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建立专业资源库、内容 发布、移动测评等平台,面向行业、企业及个人用户,形成完整的移动阅读整体解决方案。2.项目实施目标:

(1)实现移动多渠道发布,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智能移动终端的精确适配

(2)支持用户主动订阅、系统主动推送

(3)支持多媒体资源管理,包括图文音视的内容审核、移动数字内容的协同加工、计费及结算、业务支撑运管、用户行为分析和数据挖掘

(4)接入50家以上传统出版单位(5)示范用户数达到1000万以上(6)申请5项发明专利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和移动增值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2)拥有不少于2万种版权明确的移动内容服务数字化资源或100家以上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应用授权

(3)拥有专业的移动数字化资源管理及运营服务网站,且有不少于20万的移动网络注册用户

(4)具备移动阅读发布渠道、互联网分销发布渠道、移动电子阅读设备内容分发渠道中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发布渠道

子项目

(五)个人娱乐服务移动平台应用示范工程 1.项目实施内容:

为解决无线移动环境下带宽、资费等的限制给用户的音视频娱乐带来的困难,建立拥有丰富的正版视频音乐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娱乐平台,针对移动终端特点对音视频播放进行优化,并通过和运营商合作,实现用户的无流量费浏览,降低用户使用资费。2.项目实施目标:

(1)支持多种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2)支持2G、3G、WIFI环境下流畅观看清晰视频(3)实现上千万的手机用户,提供超过1万的正版长视频及正版音乐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能够提供互联网娱乐新闻资质及大量的互联网正版长视频

(2)拥有和移动运营商视频和音乐的合作资质(3)拥有视频移动客户端的开发能力,拥有自主的视频压缩和播放的知识产权。

子项目

(六)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工程 1.项目实施内容: 为增强用户的商务体验,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进行B2B或B2C的电子商务应用,建立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支付技术以及第三方服务模式为主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示范,完成传统商务服务从数字化向移动化转移,实现随时随地的购买、支付等定制化电子商务应用服务。2.项目实施目标:

(1)完成一款以上的自主开发的定制化终端软件或终端硬件产品

(2)实现一种以上的创新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3)建立移动电子商务业务规范,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相关行业的资质

(2)优先支持拥有支付牌照,或与拥有支付牌照的北京市企业合作的项目

子项目

(七)面向特色应用的移动互联网示范工程 1.项目实施内容:

为促进移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支持面向小微企业、数字教育、公共交通、社区管理、医疗健康等行业的移动业务应用,建立示范工程,推动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应用发展。2.项目实施目标:

(1)针对某一特色行业,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示范,形成定制终端和特色应用服务的行业示范

(2)示范工程地点在北京市范围内(3)终端用户数不少于1000个

(4)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拥有相关行业的资质认证(2)已具有一项以上的成熟应用示范

(3)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用户单位合作申报

项目三 空间信息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项目

项目总体描述:

为促进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发挥卫星授时、导航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技术在首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并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系统的民用化和产业化,征集和支持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空间信息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项目。

子项目

(一)北斗/GPS兼容的导航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融合北斗/GPS卫星导航等空间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智能SoC等先进技术,开展空间信息智能终端SoC芯片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实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适合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化需求的信息终端智能SoC芯片核心产品。提高国产空间信息智能终端核心技术自主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满足未来多媒体信息终端与位臵服务、身份识别等融合信息应用发展趋势的需求。解决由于缺乏自主核心芯片支撑,导致我国北斗信息终端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高成本、低竞争力、兼容性差、自主空间信息技术标准推行困难等产业化难题。

2、项目实施目标

(1)完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高性能嵌入式CPU、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位臵服务信息终端核心芯片的研制和工程批样片;

(2)承担单位在芯片关键技术中应形成至少三项专利;(3)具有北斗/GPS兼容导航定位功能,使用特性应满足城市复杂环境下使用要求,跟踪灵敏度不低于-160dBm(-190dBW);失锁重捕<=1s;(4)兼容市场主流和国产智能操作系统软件。

3、申报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北斗卫星导航、SoC集 成电路设计、信息终端等主要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体系、技术保障能力和成果基础;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子项目

(二)北斗/GPS兼容的导航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融合北斗/GPS卫星导航等空间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移动互联网、实时动态交通信息等先进技术,开展北斗导航智能信息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实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适合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化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提高国产北斗智能信息终端核心技术自主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满足移动位臵服务、身份识别、增值多媒体服务、网络游戏娱乐等信息融合应用发展趋势的需求。解决由于缺乏有效应用产品支撑,导致我国北斗信息终端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功能少、应用面窄、智能化程度低缺乏吸引力、自主空间信息技术标准推行困难等产业化难题。

2、项目实施目标

(1)完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高性能嵌入式CPU、多媒 体、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位臵服务终端的研制和批量化生产;

(2)承担单位在关键技术中应形成至少三项专利;(3)具有北斗/GPS兼容导航定位功能,使用特性应满足城市复杂环境下使用要求,跟踪灵敏度不低于-160dBm(-190dBW);失锁重捕<=1s;(4)具有移动互联网功能,可以按需下载安装智能软件;(5)通过安装智能终端软件能够方便的选择公众运营服务或加入专用运营服务;

(6)项目完成时应产业化应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3、申报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北斗卫星导航、移动信息终端、空间信息应用等主要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体系、技术保障能力和成果基础;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子项目

(三)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授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基于北斗的卫星对时高精密度时间同步技术、多源平滑滤波稳定输出技术、系统高精度共视授时技术、设备远程集中监控和实时维护等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提高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系统授时终端的技术水平与产业化能力,解决现有授时系统存在的系统时间误差大,授时精度差,以及对GPS等国外卫星系统授时的过分依赖,为我国智能电网、通信、金融等领域的生产经营提供安全的、可靠的、高精度的时间源,实现全网时间同步。

2.项目实施目标

(1)形成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的时间同步终端与信息系统,实现对卫星信号的捕获、接收和跟踪。

(2)授时精度优于20ns,高精度守时精度优于1微秒/24小时,高精度守时时间大于24小时。

(3)形成《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授时系统建设规范和应用指南》,申请专利1至2项。

(4)项目承担期内,能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授时终端销量不低于400台/年。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北斗卫星高精度授时系统研发的成功经验和项目应用基础;有相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子项目

(四)基于移动全景数据采集技术的三维高精度电子导航地图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

1.项目实施内容:

在现有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移动全景数据采集技术、点对点精确引导技术,采集和加载三维景观数据、影像数据、景观图片、视频等高精度数据,并通过增加现场更新频率和采用动态快速更新技术,提高地图产品的现势性、数据丰富性、内容准确性,解决社会公众对精准导航、全景数据、三维数据的巨大需求和当前电子导航地图低精度、数据单一的矛盾。

2.项目实施目标

(1)可以实现点对点精确导航和道路拓扑结构导航的无缝结合,并实现三维实景等可视化数据的显示和检索等高级导航功能

(2)能够集成道路弯路、坡度、高程、涵洞、隧道、桥梁承重等精细数据,对高级驾驶辅助导航功能提供支持。

(3)导航精度可以达到国家许可民用导航的最高精度,即米级功能;

(4)电子导航地图可以生成五环内主要道路的全景数据,并生成北京市城区重点区域的三维数据。

(5)地图数据的X,Y的相对精度达到±5至±1米,Z的相对精度达到±1至±0.5米;(6)项目可以申报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2项。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具有导航电子地图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具有甲级测绘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资质;具有移动全景数据采集技术和技术保障能力。

子项目

(五)基于云计算的位臵服务公共平台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位臵服务的公共平台,采用地址库信息采集技术建立地址地名数据库,并运用地址匹配技术完善地址库精度,实现云GIS模式下的地图调用和地址的智能化匹配,提高订单一次性分拣的成功率,从而动态监测物流订单状态和订单配送物品的实时位臵,解决地名地址信息数据量大、数据变化快、数据更新难和物流配送效率低、准确度低和成本高等现实问题。

2.项目实施目标:

(1)运用地址智能匹配技术,研发订单自动分拣系统,实现云GIS模式下订单收集、分拣、配送、管理和服务体系。

(2)采用地址库信息采集技术建立和完善北京市全市地址地名数据库,并根据地址匹配技术,实现标准化的地址和空间坐标的智能化匹配。(3)通过对物流车辆运用GPS定位技术,对物流车辆和车辆运载的订单货物流向信息的动态采集和实时查询,实现全天候物流监控。

(4)一次性分拣成功率达到国内物流分拣一流水平。(5)结合项目研究地址库的采集、更新、修缮标准,拟定和发布物流体系地名地址库标准和采集规范,申请1项地址匹配装臵专利。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有基于云计算的位臵服务平台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项目实施必要的在线电子地图、在线POI数据、地址本底数据和相关技术保障能力。

子项目

(六)高分辨率高效卫星遥感产品规模化生产服务系统示范项目

1.项目实施内容:

针对我国当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能力,兼容国际常用遥感卫星数据源,通过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产品生产的高性能集群并行处理、基于策略的生产任务自动调度、多源海量卫星遥感数据产品的快速检索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流水线式的高效卫星遥感产品规模化生产服务系统,实现基于事件驱动、多任务并行高性能集群下高分辨率卫星产品大规模并行化生产,提高面向应用的批量高分辨率卫星遥 感产品快速服务能力,解决目前单人、单任务、单工作站的传统遥感产品生产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面向行业、区域的遥感应用需求的问题,促进遥感应用的产业化发展。

2.项目实施目标:

(1)具备海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存储、备份、归档能力和柔性、流水线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

(2)具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产品质量控制与评价能力和面向用户提供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产品检索与分发的应用服务能力。

(3)高性能集群峰值计算能力不低于500亿次/秒;数据产品存储能力不低于100TB;日处理数据产品量大于500GB;

(4)支持50人并发进行数据产品查询和下载。(5)申请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产品规模化生产国内专利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具有高分辨率高效卫星遥感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实施项目的专业技术团队和必要技术装备,有承担高分辨率遥感项目的经验。子项目

(七)基于海量空间数据的导航与位臵服务平台示范应用

通过建立海量空间信息开放式云服务平台,提供动态导航、无缝多模导航、综合换乘、虚拟社区等服务,提高首都交通位臵服务能力、道路资源利用率、公众出行服务能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公众绿色出行,保障道路资源综合优化利用。

2.项目实施目标:

(1)建设海量空间信息数据的云服务平台,面向汽车厂商、导航终端厂商、行业用户和公众等提供空间信息数据平台服务;

(2)实时汇聚北京市基础地图数据、行人导航数据、深度POI信息、停车场数据、公交数据、出租车GPS数据、交通事件数据、手机GPS数据等PB级海量空间数据;

(3)提供高精度动态导航服务;(4)提供深度位臵内容服务;

(5)项目验收当年平台服务收入不低于500万;(6)形成2项以上发明专利,3项以上软件著作权。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在导航与位臵服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技术保障能力和成果基础;支持产业联盟或产学研联合申报。项目四 健康医疗产业化项目 项目总体描述:

为促进中关村健康医疗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在健康医疗产业链关键环节中的优势,依据《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和中关村健康医疗产业基础优势,围绕新药研究、研发外包、远程医疗、应急医学、重大疾病监测等五个方面,面向中关村健康医疗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征集和支持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健康医疗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项目。

子项目

(一)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和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开展针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国家一类创新药物研究,组织实施各期临床试验或开展规模化生产工艺研究。2.项目实施目标:

完成II、III期临床试验或获得新药证书,药物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低,形成至少2项相关国内外专利。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须是中关村健康医疗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成功开 发相关产品经验或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子项目

(二)创新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平台建设 1.项目实施内容:

围绕创新药物研发服务外包主要关键环节,重点支持示范区产业联盟或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组织相关企业,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建设药物筛选及药效学服务平台、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平台、抗体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药物制剂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2.项目实施目标:

推动在研发外包服务领域的专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在已取得服务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与服务能力,建成功能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1)拥有相关领域核心专利或关键科研技术成果;(2)具备完善的研发条件和研发体系,拥有市级以上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获得“北京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的优先支持;

(3)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研发团队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的优先支持;

(4)由产业联盟或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牵头组织企业联合申报。

子项目

(三)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示范应用

1.项目实施内容:

联合京内外权威医疗机构,围绕医学影像、病理诊断、远程手术等环节构建远程医疗服务综合应用系统,完善远程医疗服务内容、远程医疗软硬件系统构建以及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2.项目实施目标:

建立2-3个远程医疗基地,制定远程诊疗规范和技术解决方案,面向医学影像、病理诊断、远程手术开展500例远程医疗服务。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1)拥有相关领域核心专利或关键科研技术成果;(2)具有与京内外大型医院开展远程医疗的合作基础,申报时需明确开展示范应用的合作医院;(3)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的优先支持;

(4)研发团队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的优先支持。

子项目

(四)应急医学救援与急救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开展应急医学救援、危重症急救高端装备的研制和产业 化,重点支持自动除颤仪、急救转运呼吸机、生命支持呼吸机、灾难救援车载洁净手术系统等产品及系统装备,实现中高端应急救援装备的升级换代。2.项目实施目标:

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开发出自动除颤仪、呼吸机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中高端应急救援装备,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提供应急救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形成至少5-6项相关国内外专利。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1)拥有相关领域核心专利或关键科研技术成果;(2)产品进入临床应用或产业化阶段;(3)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的优先支持;

(4)研发团队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的优先支持。

子项目

(五)重大疾病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研发 1.项目实施内容:

重点支持研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设备、超声骨质疏松检测、脑血流评价系统(脑卒中筛查)等筛查设备;研发微型无创血糖测量、可穿戴生理信息检测、家用睡眠监测床垫、家用柯氏音电子血压测量仪等常见疾病体检的早期诊断与筛查,生理参数检测与生理状态辨识仪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重大疾病、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形

成健康干预方案,促进疾病预防和个人健康设备的发展。2.项目实施目标:

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创制8-10项重点产品及装备系统,其中在可穿戴生理信息检测、家用睡眠监测床垫、家用柯氏音电子血压测量仪等监测装备以及监测系统领域,以及亚健康体质测试诊断及恢复系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5-10项。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拥有相关领域核心专利或关键科研技术成果;(2)产品进入临床应用或产业化阶段;(3)获得国家重大项目立项的优先支持;

(4)研发团队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的优先支持。

项目五 轨道交通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应用 示范项目

轨道交通产业已经成为示范区的优势产业之一。为加快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的竞争优势,围绕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机车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部件、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持一批重大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

子项目

(一)轨道交通机车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研发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支持一批机车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打破我国轨道交通机车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在轨道交通机车基础材料取得重要突破,逐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体系。重点支持机车制动盘和闸片材料匹配,云母陶瓷和新型复合材料等材料在机车上应用研究,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车辆配套制动装臵、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钩缓、牵引变流器、IGBT器件、供电高速开关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2.项目实施目标

(1)在关键材料领域取得1项以上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不少于3项专利;

(2)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取得2项以上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不少于5项专利;

3.申报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项目牵头单位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子项目

(二)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围绕提升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完善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装备体系,完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突破一批重要设备、基础设施和枢纽的状态感知技术,研制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保障装备。重点支持覆盖铁路高、中、低铁路系统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应用研发;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设施的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隧道、桥涵和路基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状态监测研究和设备研发,铁路与地铁枢纽环境感知、客流检测等枢纽感知与管控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发等。

2.项目实施目标

(1)在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桥涵和路基等基础设施检测技术领域形成不少于1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取得专利技术不少于3项;

(2)枢纽感知与管控技术研发和设备领域形成不少于1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取得专利不少于2项。

(3)进一步完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和装备技术体系;形成若干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3.申报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项目牵头单位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子项目

(三)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

1.项目实施内容: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信息平台不完善,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各子系统独立运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建立覆盖人、车、设备、运营管理、维护、决策支持综合监控信息平台技术体系和应用系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技术研究;完善轨道交通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技术体系,实现行车、机电、通信、防灾、公务、车辆、车站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基于综合监控系统,开发面向运营生产,内容覆盖运营计划、决策支持、能耗、设备、车辆、人员及维护等管理内容的信息化平台系统,以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效率。

2.项目实施目标

(1)建立起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信息平台技术体系和标准化体系;

35(2)开发出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信息平台系统,系统实现行车、机电、通信、防灾、公务、车辆、车站、决策支持等综合监控信息全面集成。

(3)平台系统在国内一个以上线路上实现应用示范。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是国内交通综合信息系统方面的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项目牵头单位在轨道交通领域具有丰富的轨道交通信息系统工程经验。

项目六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应用项目 项目总体描述:

为促进中关村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在智能电网产业链关键环节中的优势,依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规划》和中关村智能电网产业基础优势,围绕清洁能源发电、输变电、配电、调度、通信信息平台等五个方面,面向中关村智能电网领域企业,征集和支持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项目。

子项目

(一)清洁能源发电及并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与应用示范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开展风电场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提高风电场与电网的互动水平,解决风电场有功、无功调节问题以及电网调压、调频及调峰问题;通过研究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应用,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调节能力;通过研发风光储联合电站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兆瓦级光伏并网逆变器以及大规模间歇性电源接入网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解决光伏并网和大规模储能系统接入、电能质量等问题。

2.项目实施目标:

(1)研制在风电场和光伏电源侧,响应AGC/AVC要求的有功/无功功率调节控制装臵,实现电网对风电和光伏发电进行AGC/AVC控制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2)研制风电场/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装臵,满足集群风机/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技术要求,开展现场应用示范;

(3)研制风光储联合电站的综合SCADA系统,并应用示范;

(4)研制兆瓦级光伏逆变器,开展应用示范并制定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规范。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形成至少三项技术专利。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成功开发相关产品经验或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

定。

子项目

(二)输变电一次设备智能化关键组件研发与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研制输变电一次设备智能化关键组件,提高输变电一次设备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的水平,实现对电力变压器和电力开关等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状态监测等功能。2.项目实施目标:

达到或超过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Z 410-20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的规定;达到或超过IEC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形成至少五项技术专利,形成关于智能一次设备设计、测试、运行维护的多项标准。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成功开发相关产品经验或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具有输变电一次设备制造能力;项目有关技术产品已在省级(含)以上电力公司成功应用。

子项目

(三)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智能配电设备研发与应用示范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和智能配电的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与应用示范,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性、智能化水平,提升配网安全、能效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改进智能配电设备的可靠性、智能性和环保性,解决环保性环网柜、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有关瓶颈问题。2.项目实施目标:

(1)研制小型化、环保型环网柜,减少环网柜中SF6气体的使用,使环网柜在小型化基础上实现环保化,开展工程示范应用;

(2)研制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满足分布式电源/储能装臵/微电网接入和监控、配电网自愈控制、输/配电网的协同调度等智能配电需求,开展应用示范。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形成至少三项技术专利和多项标准。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与国家电网成功合作研究和开发相关产品经验。

子项目

(四)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关键技术平台研发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智能电网全景可视化智能控制基础平台的建设,提高全网系统的调度功能整合水平,实现对电网调度的全面支

撑,实现包括实时监控、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等核心应用在内的调度功能集成。2.项目实施目标:

项目实施需实现智能电网调度的实时监控、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等核心功能,实现智能电网调度基础环境建设、显示系统解决方案、数字会议解决方案、集中控制解决方案、视频会议解决方案、视频整合解决方案、控制台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多项应用模块的集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形成至少三项技术专利和多项标准。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与国家电网成功合作研究和开发相关产品经验。

子项目

(五)智能电网骨干传输网关键技术设备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规模化应用面向智能变电站的系列化工业以太网交换设备及其管理软件,提升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技术水平,提供数字化变电站的网络解决方案。2.项目实施目标:

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系统的温度湿度特性达到或超过IEC61850-3规范的相关要求。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形成至少三项技术专利和多项标准。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与国家电网成功合作研究和开发相关产品经验;项目有关技术产品已在省级(含)以上电力公司成功应用。

子项目

(六)智能配用电综合能效优化分析关键技术研发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开展配电网智能切换分析、综合能耗优化模型技术、用户负荷互动预测技术、可靠性与经济性协调分析技术的研发,提高智能配电网的整体能效和设备利用率,建设配用电综合能效优化分析与决策有关软件平台。2.项目实施目标:

(1)针对配电网设备利用率低的有关问题,结合智能配用电技术,提出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的应用解决方案;

(2)研发基于AMI高级量测体系的用户负荷特性分析技术,建立互动特性的用电需求模型;建设具有互动特性的智能需求侧管理分析与决策系统。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形成至少三项技术专利和多项标准。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

申报单位应掌握与所申报项目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有与国家电网成功合作研究和开发相关产品经验。

项目七 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应用 示范项目

为促进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围绕纯电驱动汽车领域的电机、电池、电控三大关键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产业化研发和应用示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子项目

(一)纯电驱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开展纯电驱动汽车用电机关键材料与关键器件国产化攻关,高密度、高集成度、高效率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品研发,电机批量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研发,提高国产纯电驱用电机的关键材料和关键器件技术水平,掌握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提高系统功率密度、转矩密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性能,形成系列化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

2.项目实施目标

(1)在纯电驱动汽车用电机导磁材料、磁性材料、绝缘、导热材料等关键材料与电力电子模块、膜电容器、车用接插件、高速轴承等关键器件国产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取得不少于5项专利;

(2)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纯电驱动汽车用电机研发设计能力,建立万台(套)级生产示范基地;

(3)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可靠性满足动力系统与整车集成的要求,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3.申报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项目牵头单位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子项目

(二)纯电驱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通过开展动力锂电池系统技术研发关键研发,进一步提高我市纯电驱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材料、单体、模块及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设计能力,实现动力锂电池模块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重点研发高性能动力电池设计技术、单体

电池一致性和安全性设计,研究电池模块化、组装、轻量化设计技术;电池系统热、电、结构设计一体化集成与高效管理技术;动力电池大规模制造工艺与核心装备。

2.项目实施目标

(1)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系统:功率密度≥800 W/kg,能量密度≥85Wh/kg,循环寿命≥1500次,(2)可靠性满足整车集成要求,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标准或规范。

(3)能量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功率密度≥600W/kg,能量密度≥120Wh/kg,循环寿命≥1600次。

3.申报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项目牵头单位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子项目

(三)纯电驱动系统电子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1.项目实施内容:

全面掌握整车管理策略、能量优化、安全管理、故障诊断、在线监测等纯电驱汽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研制出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及底层

软件,研发整车能量管理策略,完成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整车控制器产品技术集成,完成试验与验证,为纯电驱动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配套能力。

2.项目实施目标

(1)研制出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及底层软件,形成生产和配套能力。

(2)具有在线刷新、硬件驱动、故障诊断、安全保护、网络通信等功能;

(3)硬件电磁兼容性、防护等级、抗振、诊断满足国家标准,平均无故障时间≥6000小时

(4)软件规范推荐符合AUTOSAR、IEC-61508和ISO-26262等标准体系。

3.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在本项目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应具有自主的优势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2)项目牵头单位在产业化方面应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或经验,并具有较强的自有资金保障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满足产业化实施需求。

第二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

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提升中关村示范区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1号,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企业,是指在中关村示范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含经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在申报资金支持和支持资金拨付时均应符合本条规定。

所指社会组织,是指主要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开展工作或会员大部分在中关村示范区,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并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或备案的非营利性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含产业技术联盟)、民办非企业单位。

本细则对于企业的支持内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参照执

第三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当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促进一区多园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规范和加强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支持的项目应符合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发展定位和产业总体布局要求。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支持项目的金额,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财政资金预算情况,在最高限额内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章 支持方式和标准 第一节 绿色生态园区建设

第四条 支持对象

生态建设投资包括生态智慧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服务的投入金额累计总数。

绿色生态园区建设资金已支持过的生态建设项目不予重复支持。

第七条 申报材料

(一)项目申报表;

(二)生态园区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及其专家评审意见或相关评审会议纪要等复印件;

(三)生态建设项目中应用生态智慧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服务的相关合同复印件;

(四)生态建设项目完工的文件材料及资金往来凭证复印件;

(五)相应园区获得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批复的申报单位需提供相关批复文件复印件、牌匾照片;

(六)对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建设项目,申报单位作为项目的出资方需提供相关文件材料,及项目各出资单位共同签署的同意申报的书面材料;

(七)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效益分析报告;

(八)申报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二节 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第八条 支持对象

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开展存量土地及空间资源盘活改造的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

米,给予项目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一次性100万元支持资金。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

(一)闲置低效土地改造开发类项目 1.项目申报表;

2.申报主体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报项目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 4.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复印件; 5.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6.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7.改造面积不少于10亩的文件材料; 8.三组盘活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9.申报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存量空间资源内部整理改造类项目 1.项目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报单位为楼宇、厂房产权人的,提供楼宇、厂房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通过租赁方式获得楼宇、厂房使用权的,提供楼宇、厂房土地使用证及租赁合同等文件复印件;

4.改造面积不少于相应面积的文件材料;

5.区级以上部门对改造项目颁发的开展创新创业的授牌或相关批复文件复印件;无相关授牌或批复文件的改造项目需提供改造后入驻高新技术企业使用面积不少于60%的文件材料;

6.三组盘活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7.申报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主导特色产业入驻企业楼宇面积占该园区已入驻企业楼宇面积比不低于60%。

(三)申请资金支持的特色服务平台为特色园区或创新社区建设运营公司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入驻单位联合建立的专业化、产业化平台或研发机构,提供技术研发和中试、检验测试、产业服务、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服务,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申请资金支持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实际服务该园区内企业超过30家;

2.申请资金支持的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每年实际服务企业超过50家且服务园区外企业占服务企业总数超过30%;同时,特色园区或创新社区依托该平台组织面向全市、京津冀的特色领域产业对接活动5次以上或组织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特色领域大赛、论坛等活动。

第十四条 支持金额

(一)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授牌、批复的特色园区或创新社区,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资金支持。

(二)达到特色产业聚集度条件的特色园区或创新社区,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资金支持。

(三)对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按不超过设备购置或租赁、研发、人员、材料等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上述平台已获得各级财政资金全额支持的,原则上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四)对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按不超过设备购置或租赁、人

(三)提供服务于军民融合活动的设施设备。第十八条 支持金额

对符合条件的军民融合特色园,按不超过场地房租、设施设备购置、租赁、维护,人员等实际发生的费用的50%,给予园区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每年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

第十九条 申报材料

(一)项目申报表;

(二)特色园军民融合企业、技术、产品等情况汇总表;

(三)开展军民融合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及相关照片等材料;

(四)发生实际费用的票据等;

(五)申报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五节 引进落地“高精尖”项目

第二十条 支持对象

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引进落地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精尖”产业项目的企业。

第二十一条 支持条件

(一)申报项目符合以下引进方式之一:

1.从京外地区引进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到分园投资建设的“高精尖”产业项目;

2.我市中心城区高科技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到郊区分园实施产业化的项目;

0

(二)项目应符合智慧中关村顶层设计要求及申报指南中的支持方向;

(三)已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且已通过专家评审;

(四)申报项目应为项目征集之日前2-3年内开展的项目,且已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投资资金合理并有相应支出凭证;

(五)申报的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注册用户不低于100个; 2.项目上线运营时间不低于3个月; 3.平台累计访问量不低于5000次。

(六)项目资源成果可与智慧中关村相关信息化平台实现共享、交换和整合。数据交换的流程和规则应遵循《智慧中关村融合数据中心数据交换规范》。

第二十六条 支持金额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自身建设费用20%的比例,给予项目投资主体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已获得过相关财政经费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再予以支持。

第二十七条 申报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项目建设单位的书面申请;

(三)项目建议书或建设方案,含技术方案、工程实施方案、进度计划安排、资金预算和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项目资金支出专项审计报告等;

造、租赁的住宅公寓或青年人才公寓,须已完成改造、集中连片、规模不少于30套。

3.申报单位须建立配租机制,且已依据机制保障示范区人才实际入住。

第三十条 支持金额

(一)对纳入市公租房体系并用于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项目贷款,给予贴息资金支持。原则上贴息支持比例不超过项目贷款利息的2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一个建设项目的贴息支持连续不超过3年。

(二)对纳入人才公共租赁住房体系的项目管理单位或产权单位,给予房租资金支持。原则上补贴比例不超过实际租金的40%,且实际租金不高于住房保障部门确定的租金水平,支持资金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三)对市公租房体系以外、已用于示范区人才住房保障的项目,经所在区政府或园区管理机构确认后,参照本条第二款给予房租资金支持。

第三十一条 申报材料

(一)人才公共租赁住房贷款贴息类项目 1.贷款贴息申请表; 2.项目立项批复;

3.(委托)贷款合同复印件。同一笔贷款连续申请贴息的,第二起可不再提供(委托)贷款合同复印件;

4.市级、区级政府或市区住保部门批复文件复印件; 5.区级、园区人才公租房管理办法复印件;

(二)项目符合《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方向和要求。

(三)申报主体牵头研究编制重点区域或重点专项规划,实施高水平研究机构、重大产业化示范、重大国际活动等科技创新与产业建设项目,建设重点交通、商务、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项目,以及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项目。

第三十四条 支持金额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不超过非财政投入和政府采购部分已投资金额的30%给予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第三十五条 申报材料

(一)项目申报表;

(二)项目申报主体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申请规划编制资金支持项目需提交编制完成的规划方案文本以及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的规划编制合同;

申请重点科技创新与产业建设资金支持的项目需提交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可研报告、项目研发和产业化投资相关文件材料、项目市场潜力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等;

申请重要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支持的项目需提交项目立项批复、项目施工建设合同、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等材料复印件;

(四)项目投资额度文件材料;

(五)申报时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九节 中心城区辐射带动郊区分园发展

第三十六条 支持对象

第三章 受理、审核和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同一建设内容的项目原则上只能选取中关村示范区专项资金其中一种支持方向,已获得中关村示范区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再重复支持。

第四十一条 支持资金申报流程。

(一)中关村管委会在中关村示范区网站发布申报通知;

(二)申报单位按照通知要求,提交相应的申报材料和文件,并提交申报资料真实性声明;

(三)分园管理机构对本分园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和现场调查,并出具推荐意见;

(四)中关村管委会根据申报项目情况,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核和费用审计、核验,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评审;

(五)中关村管委会对通过初审的材料进行复审并形成支持方案,报请主任专题会审议;

(六)经审议通过的拟支持名单在中关村示范区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七)对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中关村管委会与项目资金支持单位签署协议,并将支持资金拨付至支持单位。

第四十二条 获得项目资金支持的单位,须按照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专项资金支持协议的约定履行相应权利和义务。支持协议应当对支持资金使用要求、项目实施评价等事项做出约定。

第四十三条 获得闲置低效土地改造开发和智慧园区建设-18

第四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京政发〔2014〕11 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 现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 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 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4 年 4 月 14 日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 年)

为坚持和强化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快本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在成功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 年)––促进自主创新行动” 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 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重点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推动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提供科 技支撑,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主要目标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部门分割和所有制限制,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政 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 价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 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取得新突破,产业、经济、科技、消费等政策资源实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培养和聚集一批优 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做强“北京创造”和“北京服务”品 牌。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进 一步强化,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到 2017 年,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市属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 比重分别达到 5.5% 和 3.0%。

––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加突出。到 2017 年,全社会研 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5% ;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9.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5% ;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4% ;中 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达到 6 万亿元,对首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 25%。

––科技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食品安全实现全程可追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明显提高,首都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 作用更加显著。

二、创新重大专项组织管理方式

遴选若干重大战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改革政府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优化重大专项管理机制,努力提升重大专项实施效果。

(一)明确重大专项设置原则坚持突出创新导向,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

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储备,积极培育先导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重大民生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

大公益性技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集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在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同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坚持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坚持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存量科技资源、现有计划规划的衔接配套,提升重大专项整体效能。

(二)健全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成立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市有关部门、区县政府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重大专项的顶层设计、重大事项决策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委。

明确重大专项组织单位。组织单位由市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组成,负责落实重大专项实施的相关支撑条件,研究提出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制定配套 政策,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及支持方式,组织对项目的监督检查,支持相关科 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遴选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引导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配套支撑条件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各类创新主体作为项目 承担主体参与重大专项。充分发挥企业参与重大专项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 用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具体项目实施,是重大专项的实施主体和具体项目的责任主体。

(三)完善重大专项全过程管理完善重大专项决策机制。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和首都发展需要广

泛征集需求,提出重大专项并明确组织单位。重大专项组织单位根据重大专项目标,设计分解任务体系,明确重点任务和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发挥项目 承担单位在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健全 和完善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完善重大专项组织机制。重大专项组织单位明确企业、研究机构参与重点任务的准入条件。采取定向委托、择优委托、招标等方式遴选项目承担单 位,明确项目承担单位权利和责任,并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重大专项考核的 重要指标。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重大专项实施全过程,支持开展知识产权检索、分析、申请、预警、保护和维护等,提升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商用化水平。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的全周期监督评估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重大专项执行情况、组织管理、保障条件、经费管理、预期前景等进行独立评估。对重大专项组织单位,重 点考核评估专项实施方案制定与推进、组织协调、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及落实、支持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情况 ;对项目承担单位,重点考核评估项 目执行、经费管理、履行义务、重大成果报告及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情况。探 索后评估制度,对重大专项验收当年及随后 3 年的效益和影响等进行科学评 估。探索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将重大专项的立项结果、进展成效、动态调整、评估结果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四)强化重大专项项目分类管理将重大专项项目划分为政府直接组织开展、政府支持开展、政府鼓励开

展三类,并根据创新链布局变化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政府直接组织开展的项目。对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较强的公益性,尚

不具备市场化条件或短期经济回报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政府汇聚资源协同攻坚的项目,以政府直接组织为主,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布局、区域协调、政策 联动和组织推进等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搭建平台,采取直接委托与招投标相结合的立项组织方式实施。政府支持开展的项目。对有技术基础,产业化目标较为明确,但市场基

础薄弱,风险较大,所属领域产业链仍不完善的项目,由政府引导并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通过竞争性项目、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科技成果 示范推广等方式给予支持。

政府鼓励开展的项目。对产业化目标明确,市场基础好,所属领域符合首都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定位,但产业亟须转型升级或向高端、集群化发展 的项目,通过政府竞争性项目招投标、共性平台搭建、后补助、股权投资等 鼓励方式和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环境。

三、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完善投融资政策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鼓励多种方式筹措实施资金,积极吸纳中央企业、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鼓励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 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后补助等多样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快推进“1+6”先行先试政策,落实“新四条”政策措施。探索 采用创新券制度,促进中小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发挥区县参与重大专项的积极性,对研发和生产分离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本市范 围内形成的地方税收,由研发所在区县和生产所在区县按比例分成。

(二)强化市场拉动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加大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对新技

术新产品的采购力度,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的政策。深化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试点工作,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以及远期采购合约等方式,带动新 技术新产品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以应用为导向,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预留、评审优惠和合同分包等方式提 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比例。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首都产业和产品发展的标准。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 优先采购政策。研究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消费扶持政策。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电子商务等新 型商业模式,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

(三)创新人才机制探索建立分层次、多领域的引才用才平台,凝聚和培养一批高端技术人

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推进首都人才集群化发展。鼓励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重大专项。把人才培养和 团队建设作为项目立项、实施、考评的重要指标。完善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 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方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提高职务发明成果所得收益用 于奖励研发及成果转化人员的比例,奖励不计入单位工资总额。

(四)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与行政区的融合发展和

有效对接,培育多点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市级层面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引导全市产业项目合理布局。加强对全市产业用地的统筹指导,研究完善以技术创新性强、产出效益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生态效益好为 主要目标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土地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流转机制,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作价出资、租赁或抵押,确保重大 项目快速落地。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工业楼宇产权分割政策,盘活、新建持 有型科技物业,鼓励将经认定的集中办公区优先作为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的办公场所。

(五)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创新

资源。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重点培育并优先发展科 技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机构,引导孵化机构提升产业培育能力。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完善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主动融入环渤海、京 津冀区域,加快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面向全社 会征集技术和成果需求,创新宣传方式和渠道,鼓励全社会参与技术创新行动计划。

四、组织实施重大专项

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和动态调整的原则,先期启动实施一批市场需求迫切、技术创新基础较为成熟且需要进一步创新政府组织管理机制的重大 专项。专项一 :首都蓝天行动

重点组织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预警预报研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重点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任务。到 2015 年,大气污染成因与传输规律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广应用 7 万辆新

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生物燃气形成约 6000 万立方米生产能力。到 2017 年,建立动态高分辨率的污染源排放清单,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准确率,推广应用 20 万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生物燃气形成约 2 亿立方米生产能力,全市工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比 2012 年累计减少 50% 左右,燃气工 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大幅降低,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重点任务分解:

1.大气污染成因与预警预报研究。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成因、传输规律、源解析、源排放清单研究,大气中氨排放现状及来源分析,以及细颗粒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二是开展大气重污染监控及预警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监测仪器设备,提高重污染 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三是协助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体系。

2.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梳理并推广应用煤炭清洁利用、半导体照明、余热回收利用、建 筑节能、住宅产业化、热泵等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二是推广应用分 布式能源技术。在典型应用领域建设高效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三是实施生物燃气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生物 燃气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促进生物燃气规模化生产。建设生物燃气科技产业化基地。

3.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市科委、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整车优化研究,采用高效电机提高整车驱动效率。优 化整合零部件供应体系,提升关键零配件性能,提高整车性价比。提高车辆 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纯电动汽车使用价值。二是研究制定鼓励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在财政资金补助和购车指标确认上给予政 策支持,并在公交、环卫、邮政、物流、租赁、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大示 范应用力度。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完善公共领域运营保障平台、智能充换电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四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4.重点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市环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严格规范环保标准。加快修订重点行业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加严污染物排放限值。初步建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二 是推进清洁生产。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开发区开展生态化建设。三是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氨、餐饮 油烟和道路扬尘治理。推动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专项二 :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北京生态功能提升等任务。到 2015 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 10 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污水处理能力、再生水使用规模、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首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实现全市环保产业产值达到 2500 亿元

提供科技支撑。到 2017 年,形成 20 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实现再生水出水 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重大园林绿化工程良种使用率达到 95%,生态承载能 力提高 25%。重点任务分解:

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饮水安全工艺提升和城乡供水保障,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推动海水淡化应用及产业化。二是开展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推广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和 污泥处置技术,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培育一批水处理龙头企业。三是开展 水环境保护、清洁小流域和水源地治理,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推广雨水利用技术。

2.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市市政市容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垃圾处置重点环节关键技术与装备的优化和示范应 用,培育相关产业。引导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装备向外地输出。二是推动建 筑垃圾、园林废弃物等的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

3.提升生态功能。市园林绿化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 森林、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加快景观生态林建设、营造及多功能 经营,提升健康绿道景观多样性与功能,推进湿地恢复与保护。二是开展林 木优良种质资源保护、繁育与利用,建设资源数据库和基因库,开展特殊濒危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培育、驯化及繁育优良乡土树种。三是开展生态修复 技术推广应用与产业培育,以及土壤质量评价、污染防控与有机质提升。专项三 :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

重点组织实施城市运行效率提升、重点行业运行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到 2015 年,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形成重点行业 运行安全保障技术产品体系,集成一批高效实用的应急救援装备,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到 2017 年,编制和修订一批精细化 管理与应急保障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指南,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运行安全监控手段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原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工具和新装备,推动城市管理与应急保障由人力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

重点任务分解: 1.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面向特大城市的交通体系规划研究。二是提升城 市交通智能化水平,建设地面公交智能运营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及综合 枢纽一体化信息服务系统。三是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应用动静态信息采集新技术新产品,完善公众出行信息一体化服务。

2.重点行业运行安全保障。市市政市容委、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提升水、电、气、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运行信息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预测预警和风险研判能力。开展地下管线及其生存环境的探测检测、远程监控及物联网新技术感知设备的应用。二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控体系建设,以及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3.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市科委、市应急办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应急处置相关通信、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救援处置成套 装备和集成解决方案研究,加强火灾、危化品泄漏等事故控制能力,加快救 援技术及装备研发,支撑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北京应急救援科技创新园、产业园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实验 与研发基地、同方威视安检设备产学研基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促进成果 孵化、转化,吸引企业集聚发展。

专项四 :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

重点组织实施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保障、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保障、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等任务。到 2015 年,研

发集成应用食品安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 320 种以上 ;建立健全种养业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开发加工食品品质评价和鉴别、食品加工过程有害 物形成控制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展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智能化食品安全追溯技术开发与应用,搭建多品种、全方位、高效率的食品安全检 测服务平台 ;实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本 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7% 以上,食品安全平均检测准确率达

到 95% 以上。到 2017 年,有效支撑设施种养殖业加快升级,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加工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水平,实现肉蛋奶等重点产业食品安全 全程可追溯,全面保障首都食品质量安全。重点任务分解:

1.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全保障。市农委、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推动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创建及升级改造,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二是加快生物农业安全投入品研发及产业化,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三是实施“菜篮子”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应用,加快优质、高产、低碳、循环 等先导技术的转化应用。

2.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保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安全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与产业化,打造国产婴 幼儿配方奶粉安全品牌。二是加快安全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与食品制造技术升 级。三是建设安全食品产业聚集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示范。

3.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在食品安全物流中的集成应用。二是开展农业物联网、冷链物流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三是深化食品安全 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信息采集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4.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面、链条完 整的追溯体系。二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新技术研发,推动食品安 全风险评估防控体系建设。三是研究高通量、高精准检测技术,开发智能化、数字化快速检测试剂和设备。专项五 :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

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和首都特色学科创新研究等任务。到 2015 年,形成 5 项以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形成 20 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制定 60 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

到 2017 年,形成 10 项以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形成 30 个处于国内

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制定 100 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重点任务分解:

1.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市科委、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二是开展提升重大传染病综合防 控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三是开展提升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四是开展重大创新成果惠民应用。

2.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和首都特色学科创新研究。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培育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二是促进首都临床特色学科的保 持与发展。专项六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突破及产业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技术突破与标准研发,芯片、终端与系统设备研发与产业化,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服务等任务。到 2015 年,在第五代移动通 信技术(5G)、大数据、自防御网络(SDN)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参 与国际标准制定,巩固本市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领域排头兵地位。到 2017 年,关键技术取得标志性成果,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形成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 与互联网领域技术群与产品群,培育、聚集核心研发团队,催生可持续输出原创性核心技术及创新产品的龙头企业,加速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各行业 的广泛融合。重点任务分解:

1.技术突破与标准研发。市科委、市质监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预研与标准制定。二是开展云计算及大数据关 键技术攻关与标准突破。2.芯片、终端与系统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突破核心芯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二是突 破新型显示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三是推进智能终端研制与产业化。四是 加快推进系统设备产业化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应用服务。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促进龙头企业开放应用服务平台资源。二是拓展云计算 与大数据应用服务。三是开展以北斗导航为主的空天信息应用服务。四是推 动智能终端与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服务。专项七 :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培育

重点组织实施数字化增材制造(3D 打印)创新及产业培育、机器人及自 动化成套装备创新及产业培育等任务。到 2015 年,数字化增材制造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原创性技术,研制一批高端装备和专用材料;在养老健康、文化教 育等领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服务机器人及成套装备产品,并在典型领域 应用验证 ;以增材制造和机器人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产业实现产值超过 120

亿元,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 2017 年,推动数字化增材制造产品在航 空航天、船舶、医疗器械与健康服务、大众消费和创意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北京数字化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产值超过 230 亿元,形成“北京创造”品牌。重点任务分解:

1.数字化增材制造创新及产业培育。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推进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 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持续产出原创性技术。三 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四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数字化增材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2.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创新及产业培育。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以整机为牵引的关键技术攻关、功能 部件及成套装备研发。二是推动整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系统集成商。三是培育壮大机器人市场。四是引导在海淀、大兴等区域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

专项八 :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支柱产业跨越发展、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等任务。到

2015 年,重点培育 1~2 个百亿级企业和 1~2 个 20 亿元以上“重磅产品”,10 亿元以上企业增加到 20 家,5 亿元以上品种增加到 25 个,生物医药产业实

现总收入 18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0% 以上。到 2017 年,生物医药产业力 争成为支柱产业。重点任务分解:

1.实现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 开发重磅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实现重大产品突破,推动形成支柱产业。二 是布局一批原创性前沿技术,储备一批临床前创新品种,提升持续创新能力。2.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统筹产业规划和土地供给,巩固大兴区(亦庄)和海淀区、昌平区“一南一北、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发挥临床、金融等对产 业的支撑作用。三是发挥产业政策和市场对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专项九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提升高端装备研制水平、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大城市轨道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等任务。到 2015 年,在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养护、维修、检测、施工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 20 项新技

术新产品。到 2017 年,装备制造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具

有行业竞争力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和“专、特、精、新”企业,形成 50 项新 产品,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建设及运营技术水平,促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任务分解:

1.提升高端装备研制水平。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支持铁路货车、机车、城市轨道车辆等装备 制造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规模。二是支持通信、信号、指挥调度、控制、信息系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支持系统集成创新,提升测试、试验、认证能力。三是提升丰台区、海淀区等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推 动已规划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园、产业基地建设。

2.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市科委、市重大办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提升铁路和城市轨道路基、桥涵、隧道、轨道工程施工、检测等技术水平。二是提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咨询、监理、工程承包等技术服务水平; 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加大城市轨道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市重大办、市交通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 备制造、运营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打造集成 “北京创造”品牌产品和自主创新技术的示范工程。二是开展适合北京城市发展的立体轨道交通体系研究,加快中低速磁悬浮、跨座式单轨、现代有轨电 车等制式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专项十 :面向未来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与辐射带动 重点组织实施能源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攻关,加快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集聚,促进能源科技产业发展等任务。到 2017 年,在化石能源和

新能源领域取得 50 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形成 60 个由“千 人计划”专家领衔的能源研发团队,初步建成未来科技城、中石油科技园、中核科技园等 8 个能源科技创新基地,促进北部研发带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 进一步聚集,实现产业规模突破 1500 亿元,进一步增强对全国能源发展的辐 射带动作用。重点任务分解:

1.能源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攻关。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在化石能源领域,重点支持石油和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勘探与高效开发、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火电节能减排、重型燃气轮机、特高 压输变电、智能配用电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二是在新能源领域,重点推动太阳能、风能核心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 ;支持核电先进堆型关键技术研 发和服务。

2.加快能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集聚。市科委、昌平区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未来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聚集,促进项目合作和 信息交流 ;鼓励未来科技城集成生态、低碳、绿色的新技术、新设计、新产 品并推广应用。二是促进未来科技城、中石油科技园、中核科技园等能源科技创新基地协同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一批工程服务、技术服 务骨干企业。

3.促进能源科技产业发展。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支持软件研发、数据解析、检测认证、设计咨询等工程技术服 务能力提升,聚集金融、商务、科技等要素,推进北京科技商务区(昌平)建设,扩大能源科技产业规模。二是推动中央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本市能源设施、能源产业基地建设中应用 ; 支持新型能源管理模式推广。三是通过技术交易、工程服务等形式,发挥龙 头企业在国家重点能源工程中的集成优势,辐射带动国内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专项十一 :先导与优势材料创新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纳米材料原始创新和集聚发展、先导材料国产化开发和高端产业培育、优势材料产业竞争力提升和辐射带动等任务。到 2015 年,建成

国家级纳米科技产业化基地,形成 5 项以上国际一流原创性成果,占领全球 纳米科技战略制高点 ;实现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增材 制造用相关金属与高分子材料等先导材料的国产化开发,促进非晶带材与高性能磁性材料等优势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做强优势材料产业并辐射带动 相关下游产业。到 2017 年,推进纳米材料在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

领域的应用,实现 80 项以上纳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 20 项以上高温 合金、增材制造材料等先导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开发和批量生产,持续提升非晶带材、高性能磁性材料等优势材料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任务分解:

1.纳米技术原始创新和集聚发展。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支持纳米原创性技术攻关,搭建共性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吸引全球纳米 顶尖人才和团队来京创新创业,建设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创新中心。二是加 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培育高端纳米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建设北京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三是组织召开大型国际研讨会,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制定,提高北京在全球纳米领域的 影响力。2.先导材料国产化开发和高端产业培育。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支持一批先导材料的国产化开发,促进先导材 料及其产品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加强先导材料的应用产品开发,培育 先导材料高端应用产业,支撑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3.优势材料产业竞争力提升和辐射带动。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优势材料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提升,增强 优势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优势材料的应用研究和相 关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优势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辐射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专项十二 :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重点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文化科技融合、现代服务业重构等任务。到 2017 年,培育一批知名设计品牌,设计产业总收入超

过 1600 亿元,形成一批年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集聚一批

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实现超过 1000 项重大科技成果交易 ;形成完善的科技金

融服务体系 ;培育 1000 家特色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 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应用创新和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分解:

1.科技服务业促进。市科委、西城区、海淀区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研发服务创新,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二是推进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实施首都设 计产业提升计划,加快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建设。三是鼓励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工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和国际化发展。四是推动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全链条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五是推动技术交易服务业发展,促进技术市场发展,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

2.科技金融创新。市科委、市金融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 完善首都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科技与金融 资本对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建立和 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引导社会投资积极参与,促进创新创业。

3.文化科技融合。市科委、市文资办、市文化局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对重点文化领域的 科技支撑水平,培育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二是加强文化 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事业服务能力。三是推进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区建设,支持服务文化科技融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现代服务业重构。市科委牵头组织开展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完善 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服务业应用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二是促进 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加快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支撑和服务 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第五篇:关于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汇报材料

关于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于我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需要围绕国家战略目标要求,将示范区建设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努力将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承担起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发展高科技、推进产业化的历史责任。

下面,我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关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启动情况

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一是省市全力支持示范区建设。去年12月收到国务院批复后,省委于当月24日召开专题常委会,研究部署启动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工作。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了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明确提出要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

1设作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武汉市委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也都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誓师大会。目前,省市各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为示范区建设搞好协调服务,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和服务示范区建设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是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力度。元月5日,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由李鸿忠省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阮成发市长任组长。省市分别召开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省直相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年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提出了17项重大议题,武汉市也将今年推进示范区建设的49项重点工作逐一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形成了省市统筹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出台了加快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政策。3月18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也出台《关于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截止今年上半年,在省、市政策意见指导下,高新区与省市相关部门围绕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市场主体准入、鼓励创业投资、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实施高级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方面,制定出台或即将出台16项相关政策文件。

四是第一次部际协调小组会圆满召开。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成立了以科技部牵头,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委负责人

组成的部际协调小组。5月10日,科技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次部际协调小组会议,研究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问题,取得了重大成果。

五是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和相关立法工作相继启动。抓紧推进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总体规划》和《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三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修订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年内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六是托管区域规划调整工作顺利完成。根据省、市的战略部署,洪山区90平方公里面积、6.6万人口,江夏区207平方公里面积、3.8万人口,交由东湖高新区托管。托管后,高新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24平方公里扩大到518平方公里,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七是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东湖高新区开始实施。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委的支持下,已有4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正在东湖高新区组织实施,落实中央部委资金支持近1亿元。在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组织申报了光通信器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光电产品创新检测中心、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广为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及专项创造了条件。

八是动员社会各届广泛参与示范区建设。省、市领导通过召开民主党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动员社会各届全面参与示范区建设。武汉市政府分别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全面融入示范区建设工作。同时,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重点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高校行、企业行”系列宣讲活动,鼓励高校院所的广大师生、科技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积极投身光谷的创新创业。

二、关于示范区部分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在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启动了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工作。

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方面。根据财政部、科技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办法》和《试点工作细则》,初步确定了邮科院、中冶南方、华工科技等20多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其中部分企业已经提交股权激励初步方案和工作计划。全面推行以技术、管理等人力资本作价出资注册企业试点工作,投资者可以研发技能、管理经验等人力资本作为出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武汉邮科院、华中数控、光谷高清公司等单位正在抓紧开展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预计2010年制定或参与制定10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抓紧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科技信息平台,力争建设一个集产权、技术交易和科技成果信息发布的综合信息平台。

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完善了“新三板”试点前期准备工作,形成了142家企业的新三板后备企业梯队。提出了设立光谷银行、产业投资基金具体方案,第一期50亿元规模的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加快推进集银行信贷、担保、股权

投资、金融租赁等为一体的金融超市的设立,方便企业和个人开展融资活动。启动了中小科技企业征信评级体系建设工作,促进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担保、融资补偿等实施办法即将出台。推进了部分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审核发放贷款6000万元。重点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今年,国创高新、高德红外完成挂牌,江通动画、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力源信息、金运激光、海波重工等7家企业已上报中国证监会待审。加快创业投资发展,市直部门和高新区分别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多家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在汉设立了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初创型企业、大学生创业团队三大服务对象的8只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总额超过20亿元。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方面。起草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实施细则》,发布了《武汉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制定了首批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方案。先期拟对示范区内新能源照明、LCOS新型显示产品进行采购,“光纤到户”、“三网融合”等示范工程取得了新进展。

鼓励创新财政税收政策试点方面。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科技部的指导下,省、市、区财税部门多次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了25条财税政策建议,省市领导多次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进行了专题汇报。目前,正在加大推进力度,争取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行落实部分政策。

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在省市各个部门支持下,今年以来,已经组织申报各类重大科技专项有40多项,已经获得国家

项目支持资金1亿元。

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试点方面。完善了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组团到美国等地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并开展“海外学人光谷行”等活动,促成Adecco等国际知名猎头公司落户东湖高新区。加快实施光谷人才特区战略,通过“3551”人才计划,引进了67名高端人才,资助总额9800万元。

申请综合保税区设立方面。已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在东湖高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的请示。目前,按照申报工作的程序及要求,正在抓紧修改上报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土地规划意见书,力争今年年底获得国务院批准。

下载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1.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201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2号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推荐)

    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创新创业主体 3第三章科技研发成果转... 4第四章人才资源 5第五章科技金融 6第六章土地利用 7第七章政府服务和管理 8第八章核心区建设 9第九章法律责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化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化 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28......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登记办法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 【发布日期】2011-06-24 【生效日期】2011-06-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北京市 中关......

    北京市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

    北京市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同......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一览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一览(一)《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院校国企纳入股权激励机制试点该意见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北京市属高等院......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购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购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新)执行中 中科园发[2011]3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高新技术企业认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清单 (成立满半年不足一年企业) 企业申报材料应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工作指引、关于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