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7:2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本站推荐]》。

第一篇: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本站推荐]

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

张海霞 2013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号:Z2013357

笔者在我省一省属学校从事教学工作。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外,每年暑期还要承担完成定量名额的招生任务,这也是学校里每个老师最大的“鸭梨”。一到每年暑期招生之际,每个老师都是“有苦难言”,叫苦连天。今年,我校按照每个教师职称等级摊派不同名额的招生任务,如助理讲师和中级讲师招生任务为5名,高级讲师招生任务为6名。招生任务完成的情况不仅与教职工的绩效工资挂钩,而且还作为教职工职称评聘和晋级的重要考核条件之一。学校关于招生任务的这一规定,直接关系的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每年暑期招生的时候,全校教职工都会托各种关系,设法到各地市、县的初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但在各地市、县进行招生宣传时,时常会陷入尴尬之境,很多地市、县的初中学校拒绝非本地市、县的中职学校进行招生宣传,理由是地方有关部门暗设“隐形”的招生地方保护主义,以防生源外流,保证本市、县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这使得我们这些没有“爹妈”保护的省属中职学校在招生宣传工作上难上加难。笔者每年在为完成招生任务进行招生宣传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一困扰,因此,今就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招生政策地方保护主义谈谈我浅薄的一己之见。

一、中职招生地方保护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地方保护现象是招生实行并轨后出现的问题。近近年来,我省中职招生开始走入低谷,中职生源严重下滑,大多数中职学校生源不足,完不成招生计划。各县(含市、区,下同)职教中心由于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与省、市属、部属中职学校有较大差距,招生更是困难,面临生存危机。但县级职教中心隶属于县教育行政部门,由本县财政拨款,县级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利用自身优越条件,采取行政手段干预中招工作,确保职教中心生源,使其能够自给自足,甚至为地方财政做贡献。

近年来,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把设立中职学校的审批权下放到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民办中职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增加。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下降和中职学校的逐年增多,中职学校的生源大战不断升级,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部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地方保护政策也愈来愈突出。严重干扰了中职学 校正常招生秩序,剥夺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的权利,极大地影响了学校间的公平竞争,使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也导致了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采取不正当手段争抢生源,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不利于考生毕业后的就业。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站在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国家提出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招生达到1:1的要求,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对技能型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有更大的需求,也反映了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新时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它对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出现地方保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种现象的存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违背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招生原则,对中职学校的招生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中职招生地方保护的主要表现

1、给初中学校下达指标任务。在中职招生过程中,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了“内外有别”,干扰和阻碍中职学校招生的自主权。本地职业学校的招生作为行政任务,外加经济奖惩落实下去,外地的中职学校却被拒之门外。为保证本地中职学校生源,一些县教育行政部门下达本县职业学校招生任务给各初中学校,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校长的考核和业绩挂钩,而校长则再层层分解下达任务到各初三班班主任,明确规定一个班级必须有几名学生送到本地某职校,完不成招生指标扣发工资、奖金,甚至调离工作岗位,迫使班主任私下给本班学生做思想工作,报考本县职业学校。另外有些地方还采取行政措施保驾,如规定非本地学校的招生宣传未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当地任何媒体上发布和在当地招生等等。

2、屏蔽招生信息。在招生计划的公布和学校的宣传上,剥夺了考生的知情权。各初中学校对外地中职学校的招生宣传采取不接待、不支持、不理睬、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出现了明令学生不得接、看省市中职学校宣传材料。个别县由县教育部门相关人员蹲点坐阵,严查本地区以外的学校在本地区域内进校招生宣 2 传,只给本地的招生学校提供宣传机会。信息屏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正常的信息传递渠道被截断。对上级制定的中职招生政策不宣传,印发的招生计划、报考指南被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学扣压,使考生不了解招生政策,不知道招生学校,剥夺了考生的知情权。据有的中职学校调查:很多新生在被问到“你是如何知道我校的”这一问题时,表示通过亲戚朋友得知,很少有人是通过省市招生部门印发的、应该人手一册的报考指南了解的。

3、剥夺考生志愿选择权。很多中学采取限定考生选报志愿范围,只允许考生填报本县所属的高中和职业学校,有的中学由老师代替考生填报中考志愿,更有甚者私自更改考生填报志愿的内容,影响考生的正常录取。有的中学以报考自己指定的高中、中职学校为条件,扣押学生准考证、毕业证,致使学生不得已放弃自己选择的学校。还有的中学推荐考生就读与自己有经济利益的职业学校,谋取不正当利益,牺牲考生的前途。

4、提前分流,拦截生源。为扶持一些本地职业学校,完成当地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任务,有些中学在初三上学期即开始分流学生,以不发毕业证为要挟,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流到指定职业学校就读。这种做法不但剥夺了考生选择学校的权利,还冲击了考生的义务教育权,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5、本地学校提前录取。一些县教育行政部门给本地职业学校特殊政策,在省、市中职学校录取前,已经将本地职业学校录取完毕,提前将本地职业学校录取通知书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凭借在本地职业学校入学的缴费证明回本校领取初中毕业证。

三、中职招生地方保护产生的原因

1、职教、普教发展不平衡,生源减少,竞争激烈是地方保护产生的根本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高校扩招,刺激了人们考大学的欲望,承担为高校提供生源的高中也开始扩招,高中热不断升温,一些升学渺茫的学生也要涌上高考这座独木桥,造成职教普教发展失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分配生源,就成为热点问题,生源成为抢夺的对象。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地方保护主义自然也在中职招生中呈现出来。根据我国国情,国家提出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下放了中职学校的审批权限,放开了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管 3 理,各学校招生规模都在无限制增加,各地民办中职学校数量也大幅增长。一方面生源减少,另一方面各类学校都在扩招,造成了中职学校招生激烈竞争的局面。而县级中职学校由于在办学条件等方面难敌省市属中职学校,生源竞争中更是处于劣势,便转而求助当地政府采取保护措施。

2、隶属关系的亲疏是产生地方保护的源泉。现阶段我国教育管理的模式为各县普通高中、职教中心、职业高中都直接隶属于县教育行政部门,所收取的学费直接上交县财政。按现行的政策,职业学校招生越多,国家的补贴也就越多,减轻了县级财政压力。而原来国家建立的中等专业学校(现在统称为中职学校)过去一直属于行业办学,并轨以前,各学校的经费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拨发。但随着并轨政策的实施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数学校的隶属关系改变了,或被划为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归入其他行政部门,上级拨付的经费锐减,自己需要“找米下锅”,生源成为其生存的命根子。但这些学校即便是归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在生源的竞争上也难与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学校竞争,因为生源的基地——初中在其管辖之内。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为了适应形势,完成任务,取得政绩,必须抢得生源。这也是地方保护现象的根源之一。

3、中职学校招生恶性竞争成为了地方保护的“根据”。在严峻的形势下为了招揽更多生源,从3月份开始,便有许多中职学校分派人员到各初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而初中学校这时正是中考前的冲刺阶段,中职学校的招生宣传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影响了初中学校正常教学。因此初中学校便拒绝了所有外地中职学校进校宣传。由于民办学校办学实力较弱,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招到更多学生,很多学校采取了非法的招生手段,高额回扣就是其主要手段之一。而其回扣的对象正是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造成了招生工作中的腐败现象,影响很坏。恶性竞争成为了地方保护义正严辞的理由。

4、弱化的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和学籍管理工作,客观上对生源无序的竞争是一种放任,也是造成地方保护现象的原因之一。几年前,中职学校的招生手续极为严格,学籍备案也需逐级审批。而近几年招生和学籍备案手续简化,有的下放了管理权限,弱化了招生部门的权限和责任,给不按规定办事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机会,推动了生源的无序竞争,无疑为地方保护现象提供了借口。

四、中职招生地方保护造成的危害

中职学校招生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中职学校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还给整个中等职业教育和招生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制约了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干扰了正常的招生秩序。由于地方保护现象的存在,使得严肃的招生工作秩序受到破坏,生源分配严重不均,非县所属的学校生源紧张甚至枯竭。一些学校不得不倾全校之力四面出击,寻找生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一些学校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如给高额回扣争抢生源,严重败坏了中职学校的声誉。

2、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一些办学规范,管理严格,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完备的中职学校,因生源不足使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而被行政手段“划拨”进入县职业学校的学生,享受不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家长颇有怨言。

3、地方保护主义还助长了商业化招生的气息。随着中职招生形势的日益严峻,个别人见招生有利可图,便通过各种手段大发招生财,向学生广泛发信,向中职学校推荐学生,收取推荐费;有的甚至出卖初三学生花名册,招生学校根据名册地址给学生邮寄招生广告;个别初中学校的班主任垄断学生的志愿填报权,通过各种形式向招生学校收取介绍费等等。

4、剥夺了考生的知情权、选择权,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由于不能自己作主填报志愿,有的学生进入不合意的学校学习,导致最后退学,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五、解决中职招生地方保护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我省中招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解决我省中招地方保护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加强中职招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保证“公平、公正”,实施阳光操作。中招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招生工作的正常秩序,从政策的制定到工作程序的实施必须有严格的规定,按教育部的要求实现统筹协调、统一管理,保证生源的合理流转。杜绝随意招生,无序竞争。

2、重新调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的通知》精神,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 5 责同志任组长,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学生工作管理和招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省、市两级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录取问题,把中职招生工作纳入高中阶段招生的大盘子,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对干扰正常招生秩序的各种行为采取纠正措施。

3、严格办学管理,加强教学评估。目前,我省中职招生已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今后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对中职学校的设立门槛。对目前所有的各类中职学校要加强教学情况、办学条件评估和管理,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对办学条件弱、办学水平低、办学质量差的学校该合并的合并,该撤销的要坚决撤销。中职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主打品牌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4、恢复中职学校按计划审批录取人数。由于中职学校招生计划的无限性,造成了绝大部分学校盲目扩招,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其主要目标,使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管理混乱。同时,由于各招生学校的无序竞争,还造成了不同学校生源悬殊。在加强学校评估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中职学校招生计划,招生部门按各学校招生计划进行审批。

5、建立全省统一的中职招生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屏蔽,使考生和家长能够全面了解中职招生政策和招生学校真实情况,帮助考生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实现阳光招生。同时规范中职学校的宣传工作,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搭建平台,联系各中职学校在不影响初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到初中学校进行有序的招生宣传。

6、建立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推广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彻底打破地方保护的限制,使考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报学校。

7、促进省市属中职学校与县级职教中心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破地方保护的壁垒。

8、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中、高职技术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扭转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帮助考生和家长转变非高中不上的升学观念。

地方保护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情况比较复杂,招生部门只能从技术层面上加以改进。希望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 6 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应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招生地方保护问题,促进普教、职教协调发展。

第二篇:贵州省招生考试院2013年中职招生相关政策解答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2013年中职招生相关政策解答

1、如何选择中职学校专业?

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一般都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联系非常紧密, 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一般都比较好。选择专业时应该主要考虑两个大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个人兴趣爱好与自身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未来经济发展与市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从近期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情况来看,男生选择数控、机械、电子、汽修、建筑、化工等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女生选择护理、酒店管理、旅游、学前教育、营销等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对于开设相同专业的多个学校,可以从学校的实训设备、师资等条件来选择,也可以参考近期各学校教学成果,如参加全国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比赛的获奖情况等。相关情况可登录各校网站查询。

2、中职招生对象有那些?

中职招生的对象有初中应往届毕业生、未升学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等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

3、中职学校办学形式?

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可采取单独招生,单独编班, 单独授课的办学模式。

4、中职招生的录取方法有哪两种?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实行考试录取和注册入学两种录取方法。一年分春、秋两季招生,春季招生原则上截止时间为5月20日,秋季招生原则上截止时间为11月10日。

5、什么是“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非基础教育学校学生毕业前通常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推荐就业。

6、什么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7、什么是“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 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8、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有什么资助政策?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顺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省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1)免学费政策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文件),我省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一、二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2)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

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将助学金政策覆盖范围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困难学生。属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资助面占一、二年级在校生的60%以上,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其中,中央承担1200元,省级承担180元,县级承担120元,中央、省级、县级承担助学金之比为80:12: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3)顶岗实习报酬。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4)奖学金制度。由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中等职业学校政府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

(5)社会资助制度。鼓励和支持有关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积极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9、国家助学金申请、审批与发放程序?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流程如下:

学生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学校受理学生申请,并进行资格审查;学校组织初审,学校将拟资助学生名单报有关部门审批;学校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中职资助卡,并将国家助学金存入中职资助卡中。

10、什么是“雨露计划、助学工程”?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规划,以农村贫困家庭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通过全日制教育培训,培养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中级职业技能的人才,并有组织地实现转移就业,达到提升贫困人口素质、稳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目的。学习期间将由“雨露计划”扶贫资金提供以下费用:考证费、教材费、卧具补助费、保险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费(1500元/人/年)。“雨露计划”学生将同时享受国家减免学费政策和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

11、中职学校毕业生学历提升有哪些途径?

(1)中职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2)可以参加贵州省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中职单报高职;

(3)中职应届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就读高职院校(简称中职推优);

(4)参加省内优质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

(5)参加成人高考;

(6)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3、学生报名注册时,年龄在多少以下的学生可享受国家3000元生活补贴(一年级1500,二年级1500,每学期750元)?19岁

第三篇:对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及解决政策的几点思考

对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及解决政策的几点思考

浅析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原因

及相关解决对策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地方保护主义在我国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地区、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以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各种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何在?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哪些?本文拟就此关注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地方保护注意,现象,原因,解决的对策

据报道,吉林省和江苏省是汽车生产大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在一些地方汽车行业常常受到限牌、限时、环保标准、税费等歧视性政策对待。特别是在政府采购和出租车市场,外地车往往难以进入。部分地区对本地普通汽车上农用车牌照;大吨位车上小吨位牌照;经过“套牌”处理后,本地车就可以少交费。客运中对本地产车、外地车实行不同的标准等,以促进本地车的销售。①

这种怪现象其实不只是存在在汽车行业或少数地区,目前,这种怪现象在中国仍较普遍的存在,这就是一直困扰人们的地方保护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些表现。

那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其出路何在?

一、地方保护产生的原因

地方保护主义就是指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冲突中,地方政权机关采取违法手段以保护本地区利益的行为。②地方保护主义多种多样,例如:地方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冲突;地方与地方的政权利益冲突;地方与地方的财物利益冲突等等。文头所言仅是其中的一类的表现。产生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各异,就文头所言的在经济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究其原因,国家计委副主任汪洋曾分析到:

首先,从财税体制看,现行财税体制仍具有强化“行政区经济”,激励市场分割行为的利益驱动功能。分税制使地方政府具有追求扩大本地经济规模的动力。

其次,从干部制度看,现行干部制度需要各级干部有GDP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好的政绩;对上和对下负责,都需要扩大本地的经济规模,促使政府官员维护本地企业的利益。

再次,从司法制度看,中国司法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是属地化的,这为地方政府干预司法和执法,从司法上保护分割市场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笔者以为,具体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维护和发展地方的利益,是正当的,不应当受到谴责,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所谓地方保护主义,是以公然违法的方法损害其它地方的利益,保护本地的利益行为。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行政执法权的规定确实存在着职权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立法工作也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给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处理案件带来困难。

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不解决,则行政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所以要明确地方保护主义的定性并加大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力度。

(二)某些政府官员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

我国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是政府官员实施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一结果之一。现行的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包含着明显的政治收益计算。与纯粹的经济竞争相比,我国地方官员同时处于两种竞争之中:既有为地区的经济产出和税收而竞争,又为各自的政治晋升而竞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已经成为新时期的“官箴”。但要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让财政创收,要“有钱好办事”,却是十八般武艺都要用上阵的。为了抵御外地质优价廉的产品,让本地区的产品有好的销售业绩,实现本地区GDP的增长,增加自己的政绩,有些地方政府官员竭尽封锁之能事,甚至阻碍跨省区的打假行动,不允许执法部门进行检查。

表面上看,地方保护主义者所保护的是本部门、本行业或本地区的利益,可无形之中,却是损害了另一个地区的利益。③更是损害了整体的利益。

(三)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

政企不分、国有资产事实上的地方所有制是产生地方保护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权限逐步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也直接投资兴建了大量企业。因此,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力和控制范围逐渐加大,并且以当地经济发展主体及企业出资人的双重身份干预企业经营。

地方经济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地方企业的税利,而这一切又是以地方企业能够稳定经营为前提。地方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着地方利益,地方政府为保证地方经济稳定发展不会坐视当地企业受到大的冲击。而且,地方政府也把所属企业包括中央委托地方代管企业的管理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因此,在强调政企分开的同时也出现这样一种不合理现象:一方面,许多企业宁愿“等靠要”,“喜欢找市长而不愿找市场”;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地以经营管理者的身份去代替企业排忧解难,甚至 “现场办公”直接操作。

某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观念落后。且创新能力弱、机制僵化、市场意识淡薄。这样的企业本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困境。地方政府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动机,通过滥用行政权力,借助市场进入限制,金融倾斜等非法保护手段,来维护与其有“血缘”关系的低效率的国有企业的市场。④

(四)财税政策存在缺陷

财政包干和各种地方税设置滞后,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尤其是与地方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在相当多的方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因而也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具体说来:

1.1994年以来实行的分税制改革采取的是“基数法”,而不是“因素法”,在一定 的程度上固化了原有的地方利益格局。

2.税收制度对地方保护主义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税制立法权的统一性使地方政府的收入不能随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而逐步递增。实行分税制后,地方税立法权依然在中央,地方财政既使再困难也不得自行开征新的税种。地方政府的收入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需要而增加,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多享受经济发展的好处,就只能从保护主义中捞一些好处。

税收制度所安排的纳税环节对地方保护主义具有激励导向。我国对企业征税,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征收企业增值税和消费税,从企业经营效益上征收所得税。目前这两税在税收总额中占绝大部分。这种税收体制就产生一个最坏的影响就是地方政府具有投资冲动,有保护本地企业的内在动力,还有鼓励企业过度生产的内生需求。对地方政府而言,多一个企业就多一份税收。

3.双轨运行的财政体制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地方保护。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与谋求地方预算外资金有关。预算外资金不受财政预决算的约束,不受任何财财务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小钱柜”。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取预算外资金,地方政府不仅用行政手段向本市场企业和居民征收,还利用地方保护性制度或者政策来达到增加预算外资金的目的。⑤

二、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的对策

地方保护主义多样,产生的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历史渊源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笔者拟就前所析之原因,简述相对应的解决之道。

(一)制定和修改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法规

要真正从根本上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应首先从法律上给予铲除,制定和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让地方保护主义有法律空隙可钻。

1.尽快制定和颁布《反垄断法》。要在该法中明确规定禁止非法限制竞争行为的一般条款,包括非法限制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2.尽快修改《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3.抓紧清理、废除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带有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垄断色彩且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法、行政性法规与规章。⑥

4.建立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建立与完善不受地方政府随意干涉的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⑥

5.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政。要提高企业及社会的法制观念,做到守法、护法,营造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的良好法律氛围。⑥

6.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反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政府和官员进行责任追究。

(二)充分发挥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能

各级市场监督行政执法部门要将整治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列入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点。

1.要认真贯彻执行各有关的政策,依法严厉查处人为设置“壁垒”扰乱市场经济

秩序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坚决撤销所有实施地方保护的机构, 不得干预和限制行政执法机关对经济违法行为进行的检查和处罚。

2.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组织领导下, 通过专项执法, 废止有关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的文件, 制止非法限制竞争活动。要规范行政部门的市场管理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做到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

3.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在坚持自我监督、上级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 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公平公正。④

4.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履行法定职责,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等监督活动。认真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持权枉法的具体行政行为。⑦

(三)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调整好其响应的标准

地方保护行为与现行地方政府考核标准有密切的关系,现行考核标准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保护本地市场和企业是短期内实现GDP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和任内利益。

1.建立全国一体化的,以公民个人为主要归宿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使个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就业状况,与地方政府的绩效,财政支付体系相分离。

2.迅速建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在失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避免地方政府因本地的就业压力而不得不对本地落后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措施。

3.建立权威性的区域经济秩序和竞争公平性的评价体系。并定期在权威媒体发布评价结果,从舆论和投资环境两方面约束的法律审判机构和市场行政监督机构。⑥

(四)改革干部考核选拔机制

1.改革干部选拔方式。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政绩和地区短期利益。追求政绩的目的是想被提拔重用。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杜绝干部因追求政绩而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的动机。唯一的方式就是干部的“乌纱帽”不被上级政府所掌握,而是为地方的老百姓所掌握。只要这样,地方官员也就不会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向上级讨好,也就不会为地方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

2.地方干部的考核要把成本和效益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当前我们的干部评价体系主要是产出指标,即如修了多少路、建了多少企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多少、城市建了多大、宾馆有多少五星级,等等。但是不考核这些产出的成本是多少,能否产生效益,是否污染了环境,是否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这些产出的钱是从什么地方来,是不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增量收入,还是收刮的民脂民膏。因此要把成本指标和效益指标、生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看看这些产出花了多少钱,能够赚多少钱,人民是不是同意,产出的投入是不是实施地方保护而得的不法之财,只有把这些指标纳入,地方保护主义者才会具有理性。

3.地方干部的考核要把地方官员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国家最大福利方面的成绩作为考核的内容。这些考核指标不能光凭地方政府的一面之词,要以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地区的市场经营主体的评价作为依据。⑦

(五)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

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切实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和财政关系。

1.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财权。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划

分财权, 将与维护国家利益相关和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为中央固定收入,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固定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 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项目, 属于中央事权范围内的由中央财政支出,属于地方事权范围内的由地方财政负担。

2.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了调节地区财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要在中央集中国内大部分财力的前提下, 建立规范化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量与范围, 来调整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权,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

3.调整税费关系,规范政府收入。要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中央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越权设置或巧立名目设置的不合理乱收费项目予以取消;对于确实需要保留的收费项目,国家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同时纳入国家预算统一管理;对大量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则通过“费改税”设置新税种等办法加以规范,并入国家预算。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并铲除政府机关腐败的经济根源。⑦

(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微观经济基础在目前的体制下,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是亲缘关系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依关系。国有企业成了地方政府实施地方保护的微观经济基础。

遏制地方保护主义,首先就是要切断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这种内在的连理关系。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让企业真正成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而较少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地方政府不仅成为本地企业的政府,还要变成为外地企业的政府,不仅要成为国有企业的政府,还要成为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政府。

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行产权多元化,由地方政府的企业变成社会的企业。除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性企业由中央政府直接所有外,其余的地方国有企业可以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把资产、股权转换给其他市场主体,从而割断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亲缘关系,消除地方政府实施地方保护的微观经济基础。⑤

同时,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将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真正转变为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授权委托经营。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具备条件的,应逐步改制为多员股东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促使地方政府退出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把经济资源基础性配置的权力真正交给市,把企业微观决策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国有企业要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机制,深化自身的改革,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彻底摆脱依赖政府的被动局面。④

地方保护主义其实质就是保护了落后,甚至保护违法犯罪,使犯罪分子得不到法律的惩罚,从而阻碍社会进步,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最终动摇法治的基础。

地方保护主义的蔓延势必破坏中央与地方利益的一致性;损害法制的普遍性与统一性,导致土政策、土法规的横行;助长地方分裂主义倾向。因此,加强对地方保护主义控制,从而坚决、有效地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是当务之急。只有切实地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一个有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最终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①上海监察网,《地方保护现象及治理对策》,2004年03月22日

http://www.xiexiebang.com/scyjzx/pub/showcontent.jsp?ID=33&BM=41 ⑤邓大才,《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⑥金志国,《快建立超强度消除地方保护竞争法体系的议案》人大政协十届二次会议,《议案提案》,2004年03月08日 ⑦张正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中职招生工作总结doc(模版)

沙子一中中职招生工作总结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全面推进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工作。现将我校中职招生工作总结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我们深刻认识到,老师、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真正提高,中职招生工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确立了早动员、早动手、潜移默化、逐步渗透的工作思路,把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列为宣传重点工作,首先把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作为关键,使其充分认识到做好中职招生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是对学生未来和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真切体现,也是响应国家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全县教育发展水平应做出的积极贡献。我校把这种思想教育贯穿于平时的教师学习和学生教育,达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从中职春季招生以来,在平日工作中,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强职业教育宣传,组织了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拉起了中职宣传的横幅。让职业教育观念更好地为学生及家长接受,从而为中职招生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二、抓住时机,及时动员

根据招生政策,今年我县可以进行中职春季招生,春招学生可提前半年毕业,许多学生与家长会放弃中考提前升入职高就读。这个阶段是我们招生成败最为关键的时段,这一步工作最难做,家长对春招是不理解的,他们都想让子女完成初中阶段的教育,部分家长只认可普通高中的观念根

深蒂固。对此,我们学校行政于3月份召开2012年中职招生会议,确定招生教师,制定职高招生工作和奖励方案;召开毕业生动员会和家长会;请职校招生人员到对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给予解答或解释;利用中职毕业成功的学生的事例进行宣传。

中考结束到分数线划定前,这个阶段是一个等待阶段。对于那些中考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他们此时正处在茫然的期待中。这时,班主任和老师是他们最信任的人。我们学校安排老师主动的去电话联系获家访,给他们安慰、鼓励和引导。学期考试结束,普通高中分数线划定,我们也开始了中职的秋招工作,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我们根据平时了解的信息,先动员有就读意向的学生,再动员其他的学生。这时候是我们学校老师工作最为辛苦的时期,我们充分发挥本地方老师的优势,利用各种社会力量,耐心细致的做家访工作。7月毕业结束后,我们对又未进职校的学生再一次做动员工作,尽可能的让他们进入中职学校。

三、确立工作目标

让所有毕业生都不放弃学业,能读普高读普高,上不了普高读中职,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我们确立的目标不单纯是上级分配给我们的招生任务指标,它还是一个让地方群众满意的目标,让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走上适合自己人生道路的目标。因此,完成任务让领导满意;安排好学生让家长满意;做好工作让学生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

四、团结协作、一体作战

为了能更好的搞好今年的中职招生工作,我们统筹规划,制定方案,按照工作分配,大家各施其职,又团结协作。工作开始,我们成立了中职

招生领导小组,但这是为了完成今年中职招生工作的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关系。我们实行初步按老师在一个区域的影响分片到组,再以组为单位,具体到人;把中职招生指标硬性的分配的班主任的头上。第一阶段,我们每天早上开会研究学生情况,初次普遍家访摸底动员、招生,对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做一一的调查了解,根据每天各组的动员情况,下午电话向学校报告,学校汇总情况。第二阶段,我们再安排经验丰富,家长信任度高的老师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进行宣传动员。同时,我们还利用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安排班主任电话联系,了解学生想法,做一些动员工作。实行双线联系,多方面动员。

和往年一样,中职招生工作是辛酸的,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完成了县下达的学生就读中职任务,在中职招生上有了较好的开头,能给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领导一个较好的交代。

沙子一中 2013年9月

第五篇:中职招生汇报

2013年春季中职招生工作汇报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中职春季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精

神,切实做好我校2013年中职春季招生工作,结合本校实际,近期又做了如下工作:

一、成立了学校2013年中职春季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

定实施方案,分解任务,加强奖励机制。由领导小组把中职招

生任务分解到班级,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班主任签订了承

诺书,为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二、再一次召开动员会,统一认识。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九年级学生会、分层次召开毕业生家长会,使全年

级师生的思想统一到中职招生工作上来。

三、加强中职招生的宣传,营造招生的良好氛围。①学校

设立长期宣传专栏,张贴招生简章。宣传中职招生政策,将招

生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②突出重点的宣传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就业形势;宣传职业教育的各项奖

励优惠政策等。

四、再次组织学生及家长到另外几所职业学院参观并下发

传单资料,增加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了解认识,使其做到不盲

目择校。组织有报名意向的25名学生及部分家长在学校一楼

多媒体召开动员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仍有大部分家长想

让孩子中考结束后,再去上。

在中职春季招生工作中,我校共有23人去上职招,还有

25人想在中考结束后去上职招。

对于中职春季招生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量化积分,对完

成好的给予奖励,工作不到位的进行严厉批评,力争确保今年

我校在中职春季招生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3年4月15日

下载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省中职招生中的“隐形”政策地方保护主义[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职招生工作总结doc

    洗马乡团林学校2012年中职 招生工作总结在高中阶段普及验收年的特定背景下,县政府、县教科局对今年的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比以往的所有年份都要高。2012年,我校认真贯彻县......

    中职招生工作总结doc

    两河乡2011年中职招生工作总结201年,我乡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抓好中职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强化举措,积极扎实的作好中职招生工作.全乡名初中毕业生,有人正线升入高......

    中职招生讲话稿

    在中职招生动员会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激情燃烧的六月渐成人生的美好记忆,新的征程又将再次启航,在同学们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之时,在这里,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面临抉......

    中职招生方案

    百家中学中职招生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职教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天水农校资源优势,切实提高初中后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支持天水农校扩大招生规模,推动农校创......

    中职招生工作计划

    中职招生工作计划 中职招生工作计划一:学校中职招生工作方案计划根据《关于印发20XX年蚌埠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市20XX年中职招生实行市......

    中职招生讲话稿

    量身打造孩子的人生 精心呵护孩子的未来 讲话人:李厚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你们好! 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中职招生家长会,我代表旧州二中所有教师对......

    2011年度中职招生工作总结

    2011年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总结根据市、县教育局有关2011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文件精神,我校今年中职招生工作坚持从大局出发,学校领导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具体分工,较好......

    中职助学金政策

    川教[2007]276号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 国家助学金评审、发放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教育局、财政局,有关普通高校,省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国家和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