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解析中科院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新科技革命先兆显现
近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都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报告。为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200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组织300多位高水平专家,开始了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
这次规模庞大的研究涉及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人口健康、农业、生态与环境、生物质资源、区域发展、空间、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纳米、大科学装置、重大交叉前沿、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
专家们研究认为,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至今已达六十余年,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凸现,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
“这次金融危机将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在今后的10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面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必须及早准备。” 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专家们基本理清了至205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需求,提出了若干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战略体系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既面临着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空天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严峻挑战。
为此,专家们在这份路线图中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的整体构想。一是构建我国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替代资源;二是构建我国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加速材料与制造技术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三是构建我国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发展提升智能宽带无线网络、网络超级计算、先进传感与显示和先进可靠软件技术,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道路;四是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五是构建满足我国十几亿人口需要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推动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测、预防为主转变;六是构建支撑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七是构建我国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大幅提高我国海洋探测和应用研究能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空间科学与技术探测能力,对地观测和综合信息应用能力;八是构建我国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发展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防范技术,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八大体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八个关键方面的图景,是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需求,面向未来,着眼世界发展大势,着眼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新科技革命突破的方向,明确了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着力点。”路甬祥说。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随之,22个涉及各个领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被提出,这些问题或关系我国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国际竞争力,或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远持续发展,或关系我国的国家安全,还有一些是应对可能发生的科技革命,需要前瞻部署的一些前沿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中国地下4000m透明计划、新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深层地热发电技术、新型核能系统、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大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与系统干预、空间态势感知网络、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人造生命和合成生物学、光合作用机理、纳米科技、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系列、数学与复杂系统等。
“这些战略性科技问题在我国现行科技规划中尚未部署或部署力度不够,宜用国家行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重大研究领域方向集群等方式组织实施,科学设计、统筹布局、分工协作、持续攻关,力争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层面取得重大变革性创新。”路甬祥说。
中科院为我国先进材料科技发展确立8项突破口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胡浩、吴晶晶)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中国至2050年先进材料科技发展路线图,为我国先进材料科技的研究发展提出目标并确立8个方面突破口。
路线图说,2050年前后,我国先进材料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建成材料科学技术的完整创新体系,材料全寿命成本将成为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引导因素;基础研究和新工艺新设备研发能力国际领先;实现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先进材料发展能够全面满足高新技术、可再生能源、生命与健康、环境保护的需求,支撑并引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路线图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材料科学与技术应重点从8个方面进行突破。要发展计算材料学,使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得到系统准确的理解,从而使性能预测和材料设计成为可能,进而精确设计并控制材料制备过程;在传统材料不断性能升级的同时,各种新材料应逐步研究成熟并获得应用;要实现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进而发展出智能材料技术和高智能多级结构复合材料;高品质原材料的制备要争取实现高效节能,广泛采用材料绿色制备和低成本高效循环再利用技术。
同时,要推动材料近终形连续加工技术、材料器件一体化技术、智能可控加工技术得以广泛实施;服役条件包括极端条件下材料性能演化规律和机理应得到清晰认识,材料和结构器件的失效过程能被准确评估预测,实现材料寿命周期全过程评估,材料损伤能被监测与修复;要实现材料实时原位宏量的分析测试与表征;材料数据积累应不断丰富并系统全面,设计制造和材料选择综合考虑全寿命成本,形成完善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材料体系。
中科院提出我国空间科技发展三大战略目标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吴晶晶、胡浩)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我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其中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提出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三大战略目标。
路线图结合我国空间科技的研究基础和现状,重点针对空间科学、对地观测及数字地球和相关空间技术,提出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远景为:以国家需求和科学技术关键问题为牵引,全面加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到2050年,使其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承担和发挥应有的和突出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路线图提出我国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三大战略目标。一是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报和地外生命探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进展,全面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水平,用重大科学成果提升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文化上的贡献度。
二是空间应用发展战略目标:以发展对地观测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与地球系统模拟网络平台为主线,综合利用空间信息,模拟与预测气候变化、区域水循环与水安全、碳循环与生态环境、陆表覆盖变化、突发自然灾害等,以及寻找与发现新能源、新资源,大幅提升空间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我国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能源与资源短缺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问题和应对全球变化、生态退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问题上形成重大突破,实现我国从空间应用大国向强国的战略性跨越。
三是空间技术发展战略目标:针对科学和应用两大需求,依据技术发展规律,突破关键和瓶颈技术,在超高分辨能力、超高精度时空基准、轻小型化空间飞行器和有效载荷、临近空间飞行器、深空超高速和自主航行,以及人类在空间的生存和活动能力等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空间科学探索和空间信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科院提出我国农业科技要从五大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胡浩、吴晶晶)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其中提出我国农业科技要从五大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路线图提出,到2005年,要通过各农业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使中国农业具备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食物总量和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农业进入传统功能与现代多功能并存的未来新农业所需要的科技支撑条件的目标。
路线图从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动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科技和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农业科技等5个重大农业科技领域分别拟定了至205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在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领域,将重点突破植物光能转化和利用效率,坚持开发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关键生物技术,构建我国功能植物的产品研发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动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科技领域,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畜禽水产业,包括海洋渔业,为人类培育安全、生长快、蛋白含量高、产肉量高、饲料转化率高或抗病力强的畜禽水产品。
在资源节约型农业科技领域,研究水分、养分、人工辅助能资源高效利用机制和途径,主要研发耕地保育与替代技术、工程-生物-化学节水技术等,全面建立节地型农业、节水型农业和节肥节能型农业三大生产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机械化、规范化和配套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科技领域,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重大病虫害防控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综合技术集成创新,建立农产品病虫害流行的预警防控系统、智能专家管理系统,以及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数字跟踪系统,实行精确监测和防控的“主动安全战略”。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绿色生态环境,实现精准化食品设计和品质调控,研发多样性的营养食品,改善膳食结构,并创制“智能化个性营养食品”,满足个性化的营养需求。
中科院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吴晶晶、胡浩)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工作的基本现实矛盾是,一方面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与矿业开发有关的环境问题突出,对矿床的研究、勘查和开发程度偏低。
路线图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科技发展的战略安排是:2020年前,确定我国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突破元素野外现场精确测定技术,航空物探技术,成矿信息高精度提取技术;积极改善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状况等。2020年至2030年,建立我国大陆成矿理论体系;突破西部地区地下2000米以内矿产资源高效高精度探测技术;突破低品位矿和尾矿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等。2030年至2050年,揭示地球系统与成矿系统的关系;突破地下3000米至4000米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形成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整套核心技术等。路线图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科技发展的大致指标,即2030年至2050年,我国地下3000米至4000米以内资源探明率达7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达80%,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80%,能耗下降50%,“三废”排放量降低80%,基本控制矿产资源采、选、冶等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重要矿产资源替代和循环利用率达40%到60%。
中科院提出我国能源科技十大技术方向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吴晶晶、胡浩)中国科学院10日在京发布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其中凝练出十个旨在引领我国能源科技发展、造就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工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技术方向,这十大技术方向包括高效非化石燃料地面交通技术、煤的洁净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电网安全稳定技术、可再生能源规模发电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和原材料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新型核电与核废料处理技术、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能源技术。
路线图还提出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近、中、远期发展的阶段目标。2020年前后,突破新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初步形成煤基能源与化工的工业体系;突破轨道交通技术、纯电动汽车,初步实现地面交通电动化的商业应用等。2035年前后,初步形成以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技术等为主的分布式、独立微网的新型电力系统;突破新一代核电技术和核废料处理技术等。2050年前后,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深层地热工程化技术、海洋能发电等技术,基本形成化石能源、核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并重的低碳型多元能源结构。
中科院提出2050年我国建立普惠健康保障体系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吴晶晶、胡浩)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其中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提出,到2050年建立一个适应我国人口健康国情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
路线图提出,这个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预防和控制重大慢性病为核心,将抗击疾病的重心前移,推动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测干预为主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环境–心理–社会的会聚医学模式转变,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建立中国特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防范体系,实现全民身体健康进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规模化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强国。
路线图提出,我国要从人口控制和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入手,发展安全有效和使用方便的新一代避孕方法;建立生殖健康干预技术,初步实现利用基因矫正和辅助生育技术消除常见的遗传缺陷;降低人口出生缺陷,提高优生优育的水平。
同时,路线图提出,解决认知、行为与精神障碍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实现个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已经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要进一步加强对脑认知功能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原理的研究,寻找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实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我国人群的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国民的智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和维持认知与心理和谐。
此外,路线图提出要把生物技术药物作为我国医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和新的生长点,大力推进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和产业。
中科院制定生物质资源科技发展六项战略路径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胡浩、吴晶晶)中国科学院10日发布中国至2050年生物质资源科技发展路线图,制定6项战略路径促进中国由生物质资源大国向生物质资源及生物经济强国转变。
路线图提出,要系统认知生物界的生物物质资源、功能性资源、基因资源和生物智能资源,通过6项主要战略路径的研究,确保国家未来生物质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国21世纪生物资源科技、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安全保障,实现中国由生物质资源大国向生物质资源及生物经济强国的根本转变。
这6项战略路径包括,加强光合作用机理与提高作物及能源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研究,建成我国可持续生物能源的研发体系,最终实现我国生物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加强生物质能源研究,建立能源植物繁育和生产基地,优化规模种植及加工生产体系并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品级,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生物质能源,以替代进口石油30%左右;加强微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加强微生物资源研发及相关产业链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生物产业的竞争力;加强战略生物资源的发掘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生物能源、农林产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源头生物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加强基因组及基因资源研究,揭示生命系统的分子机器,建立系统生物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加强仿生材料与仿生技术研究,为设计和建造新的技术设备提供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
第二篇:温家宝-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得曙光
温家宝 :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一方面,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给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可以说这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一规律,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往往也是技术和产业革命酝酿的关键时期;而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又为经济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推动社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回顾2 0 0 多年来发生的几次科技革命,无论电力和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还是信息技术的跨越,都是在世界经济面临新一轮周期性调整时期酝酿的。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就业,两次发布 “ 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 D P 3 %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无线网络、先进车辆、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基础科学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 ;最近又提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地球、大数据、重振制造业等。欧盟提出智慧增长、包容增长、可持续增长,支持卓越科学研究,保障产业创新领导力,宣布2 0 1 3 年前投资1 0 5 0 ~ L 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德国一方面竭力维持其在重型机械、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明确提出2 0 2 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 5 %。英国从高新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绿色能源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日本重点开发能源、环境技术和 老龄化相关科技。俄罗斯提出促进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握机遇,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应该说,我们对通过科技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2 0 0 9 年3 月,正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艰难的时刻,国务院决定调整优化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财政投入结构,2 0 0 9 年、2 0 1 0 年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 o o o { A元,加强科技创新。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投资资金202万亿元,新增l18万亿元,其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占1 61 %,自主创新的投入占5 %以上。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出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美欧学者近期预言称,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它以 “ 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一些专家认为,美德等国已取得先导性技术突破,有可能占据此次革命的制高点,重新划分全球分工。可以肯定的是,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密切融合、互相促进。
我多次讲过,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必须有自己的基础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就谈不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成立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辟专门资金渠道,重点支持 自由探索和基础研究,着力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
今天在座的有科学家、院士、科技管理工作者,我想借这个机会对科学界的同志提几点希望。一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科技发展根本上要靠广大科技工作者、靠在座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奉献。我们清醒地看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我国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我国人均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装备制造能力还比较落后,原始创新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很小。我这里举一个例子: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亿,全球排名第一,但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主目录的根服务器全世界共13台,1台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12台辅根服务器9台在美国,2台在欧洲,1台在日本,没有一台在中国。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还不到我国的一半,但网络主机数量是中国的28倍。各位院士都承担着重要科研领域的领军任务,要有使命感,为我国在世界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贡献聪明才智。
二要提倡学术争鸣和创新。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学术研究要鼓励争鸣,因为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的产生。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念和经验,而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根据当时与当地的实际,取其有用成分,除其过时或不适宜的部分。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家按一个调子唱歌,没有创新,产生不了新的科技成果,也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否则,社会进步就会停滞或遭到扼杀,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思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一些,也是有限度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没有人民手动性的国家,必然在竞争中失败。
三要把培养发现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的院士大都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不但要在科研上有重大突破,而且曼使科研项目成为凝聚拔尖人才、培养科学家的大熔炉,成为历练科技领军人物的主战场。要放手让青年人施展才干,他们最有活力,也最少保守思想,敢想别人不敢想、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科学的重要发现许多出自青年,我们必须为青年人成才创造条件。老一代科学家要在提挈后学、培养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前些年去看望钱老,他几乎每次都反复提到,创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他提出要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说,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知识是无可穷竭的。要提倡青年人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发现„个问题比解决 个问题还耍重要。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需要从娃娃抓起。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
四要重视和亲身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科普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不仅是传承科技薪火,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一个普及科学的民族,才能真正摆脱愚昧和迷信;一个崇尚科学、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能真正有生机和希望。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这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现实的迫切任务。要把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位院士在各自研究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对科学精髓认识透彻,对科学如识把握 确,对科学精神领悟深刻,不仅要在科技领域作出贡献,也应当在发展先进文化方面作出贡献。
五要多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之一。重视听取专家的意见,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这些年,我们组织各方面科学家在许多领域进行了若干重大战略研究,在政府决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蕈要作用。今后我们还将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人课题,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希望广大科技工作
者利用 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专长,多为政府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本文节选 《温家宝总理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第三篇:迎接金融危机挑战信息
泾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四大举措迎接金融危机挑战确保全县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进入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城镇失业率增加,就业形势下滑,严重影响了我县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创新劳务输出工作思路,加大劳务工作力度,破解劳务发展难题,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就地转移力度和举办推介会的形式,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全县劳务输出工作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一、持续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针对部分返乡务工人员受金融危机影响后,外出务工信心不足、对外界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和没有准确的务工地等问题,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务工人员恢复信心,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我县劳务输出健康发展。一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劳务宣传。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体播放发布劳务信息10则200余次,电视台累计播出时间达26个小时,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应;二是利用县、乡、村三级网络宣传劳务信息。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进村入社,采取办专栏、发放宣传材料、张贴上墙信息、出动宣传车等多种行之
有效的途径,大规模开展劳务信息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宣传2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张贴劳务信息喷绘图案100余份,制作固定和移动劳务信息专栏140多面;三是利用乡镇集日集中宣传劳务信息。充分利用乡镇集日人流量大的有利时机,深入街道、社区,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等多种措施,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意义和目前就业形势,切实增强务工人员的信心,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至目前,已在宣传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二、是持续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为打赢全县劳务输出在经济复苏后“翻身仗”奠定坚实基础,县劳动保障局多方整合培训资源,靠实培训责任,优化培训思路,强化培训措施,采取五大举措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一是联合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展培训。该中心借助“就业与创业系列活动”,多方筹措培训经费,积极落实培训场地和人员。聘请从教多年的业务骨干全程授课,培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专业设置以实用性为主,培训结业由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和发证,从各个环节上保证了培训质量;二是联合县职教中心开展培训。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协调县职中迅速调整培训计划,把培训重点转移到返乡农民工上,采取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委培培训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三是联
合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培训。为了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县劳动保障局积极同农广校衔接,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师资和场地等培训设施,借助“阳光工程”扎实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四是联合民营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为了切实加快培训步伐,使尽可能多的返乡农民工接受到免费技能培训,县劳动保障局将县飞天计算机培训学校、县汽配城驾校等五家民营培训机构纳入到返乡农民工培训体系中来,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计算机维修等3个专业的技能培训;五是联合乡镇农民技术文化站开展培训。为切实降低金融危机影响,提高返乡农民工就地转移率,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县劳动保障局联合乡镇农民技术文化站大规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扎实系统的培训,大大增强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为促进全县劳务输出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共已培训43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期4000人,技能性培训15期300人。
三、是继续加大就地转移力度。充分利用“果都泾川人”的品牌优势和技能培训成果,多种途径开展就地转移。一是利用项目资源加大输转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向天平铁路、西平铁路等在建项目输送务工人员,提高组织化程度,缓解就业压力,至目前,共已向在建项目输送2批45名务工人员;二是借助本地企业吸纳返乡人员。
倡议县棉纺厂、酒精厂、旭康食品公司等县内知名企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裁员、不减薪,并鼓励他们扩大经营规模,承担企业责任,吸纳返乡人员。三借助西部地区务工基地吸纳务工人员。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小的优势,加大向西安、兰州等地劳务基地的输送力度,至目前共已向西部劳务基地输送务人员2400多名。
四、是举办城乡劳动力推介会。为了更好的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加快推进劳务输出步伐,2月17日上午,由县劳动保障局举办的2009年“春风行动”暨城乡劳动力就业推介会在县城繁华地带举行,劳动保障、人事、团委、妇联及县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有关单位和省内外的25家招聘单位代表参加了推介会。会场气氛热烈,洽谈氛围浓厚。来自福建、山东、青岛、陕西等5家省外用工单位和本地20家用工单位提供岗位3200个。当天共登记求职人员3134人,达成就业意向1618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应。
第四篇:满怀豪情迎接新挑战
(2009)1
200913
满怀豪情迎接新挑战
又是一年春来到,神州大地涌春潮。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交通局全体干部职工同全区人民一道,满怀豪情和喜悦送别了2008年,又以昂扬的斗志、英姿勃发地迎来了2009年。新年来临之际,区交通局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交通工作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和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2008年,虽然我们受到了冰冻雨雪灾害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交通局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和衷共济,负重奋进,在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平安交通、优化政务环境、维护全区经济发展大局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超额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1200万元奋斗目标,共引进物流企业8家,实际引进区外资金121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160万元,超奋斗目标1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谱写新篇章。完成改造农村公路国家项目10个,完成里程12.5公里,完成投资400余万元,全区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80%;投资60万元的太平、罗亭两个乡镇五级客运站竣工投入使用。
——交通行业管理取得新进展。从2008年4月下旬起,在全区交通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及时排查交通安全隐患,确保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生产;投入资金近90万元对湾里区境内多条主干道幸洗、罗梅、云湾、乔东、太珂等公路水毁工程进行了及时修复,有效地保障了公路畅通和群众的安全出行。
——交通规费征收取得新突破。共完成规费征收168万元,是2005年的两倍多,比上年增收5%。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区交通局先后荣获“江西省交通工作先进集体”、“南昌市文明单位”、“湾里区文明单位”、“湾里区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局党组书记、局长邓万清荣获“全市抗灾救灾先进个人”称号;曹和仁等12名干部职工分别被省、市交通部门和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个人)。
2009年,是中央费改税颁布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交通部门工作职能、性质和机制体制将要发生重大转变的改革关键之年。如何贯彻落实好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三个服务”的新要求?是摆在我局党组面前思考的新问题。
面临新形势,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创新思路,紧密结合区委戴书记对2009年工作“有亮点、有新意、有进步”的指示精神,局党组一班人积极应对和谋划2009年工作,提出“创特色、强功能、更便民”的9字工作思路:
(一)创特色:就是要围绕“特”字做好做足文章,创出并唱响湾里交通这一特有品牌,从品牌中创造我们的特有价值。总体上可概况为“四个一”。即:
挖掘一种特有资源:即抓住我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两块金字招牌。充分利用湾里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找准交通与旅游的切入点,着力打造一批旅游交通项目精品佳作,使交通与我区旅游达到最佳结合点。
创出一条特色路子:即做强做大湾里区交通联运公司,尽快组建湾里出租车公司。从市场找出路,向市场要效益。通过市场化、公司化运作,不断发展壮大我区交通事业。
开拓一个特色市场:即充分利用我区旅游景点、民办高校集聚的人流、物流资源,大力开拓道路运输特色市场,挖掘道路运输市场资源,用市场手段管理配臵客运、货运资源,实现道路运输市场利益最大化,开通湾里至周边县区及湾里至红谷滩行政服务中心的快客线路,达到“以资源换资金”的效果。
包装一批特色项目:即包装打造好旅游景区循环景观路、梅岭隧道、城区二级客运站场、景观候车亭等一批独具湾里特色的交通项目。
(二)强功能:创出交通特色是工作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强化自身功能,练好本领,掌握技巧。具体说,就是要做到“1234”。即:
树立一种意识:始终树立科学发展、做优做大做强交通事业发展意识。在全局上下形成“交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交通是我家、发展为大家”的团结互助、顾全大局、谋求交通事业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摒弃一种观念:坚决摒弃“等、靠、要”无为观念,坚持不懈地树立“负重爬坡”奋进观念。
实施两大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和培植“有根经济”两大战略。
转变两项职能:积极应对税费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将规费征收职能转向强化行业管理,将工作重点转向重大项目推进上,实行项目推进责任到人。09年的工作全部实行项目责任化,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跟进,步步有安排,月月有进度,有成效,以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
强化两大管理:进一步理顺运政、路政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业绩,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业绩最优化。
提高三项能力:把提高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理解力、操作力、执行力贯穿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始终,不断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为交通事业发展铸造“精兵良将”。
狠抓四项建设:一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二是狠抓政风行风建设,树立交通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狠抓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和“索、拿、卡、要”行为。
打造“四型”机关:着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创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部门和执法单位(服务窗口)”。
提升四项水平:通过打造“四型”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以提升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更便民:始终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讯号”,把人民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为民、便民、惠民的“三民”原则贯穿交通事业发展始终。在具体工作中,着力办好办实8件事。
1、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争取硬化乡村公路计划33KM,完成投资1200万元左右,使我区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5%。
2、按山区四级公路标准大力实施好县通乡公路—太珂线8KM的改造工程,基本形成“日”字形的交通网络。
3、争取将县、乡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桥梁41延米/2座,维修桥梁 43延米/4座;续建村级公路桥梁16延米/2座,列入省、市计划,消除目前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4、通过市场化运做新建城区二级客运站1个(1000万元),结束我区建区以来未有一个等级客运站的历史。在建设的同时建立一个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以完善我区交通服务功能;并将城区占道经营的车辆维修点(店)、洗车店(点)规范入站场内,助推我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5、启动梅岭镇五级客运站建设,以方便梅岭镇及周边乡镇的群众出行。
6、兴建候车亭50个,为区内城乡居民及来我区游客出行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总体上候车亭的设计风格要与风景区相配套,体现我区的旅游特色。
7、组建湾里出租汽车公司并尽快将30辆出租车投入营运,满足不同层次乘客的出行需求,提升我区城市品位。
8、开通湾里—梅岭—太平—长岭—万埠—安义、湾里—幸福水库—红星—安义古村旅游客运班线;及湾里—长堎—洪城大市场—火车站、湾里—长堎—红谷滩—省体育馆二条快轿线路;开拓县际客运班线,适时开通湾里—昌北机场、昌北县际客运班线,以方便城乡居民及游客出行。
抄报:区委书记、副书记,区人大主任,区政协主席,区委常委,省交通厅史志办,省运管局
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运管处,市交通局拖养费稽查征费所,市交通局史志办
抄送:区委办,区纪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
区人武部政工科,各乡镇,区直有关单位,新闻单位
签发:邓万清审稿:曹和仁编辑:孙祥武校对:张国平E—mail:ncwljt@yahoo.com.cn联系电话:0791-37600506909806(共印60 份)
第五篇:迎接新的挑战(定稿)
迎接新的挑战
同学们,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同学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
新学期新开始,新的目标,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在等待着你们,只有全力以赴,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命、无愧于成长责任的人,才是你们唯一的选择!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我提以下三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目标高远。俗话说得好,没有目标引领的行动统统都是愚蠢的行动!你的目标大气你的人才能大气!首先要有较高的做人目标,要做一个刻苦、坚强、自信、乐观、有追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有爱心、有责任心、心灵力量无比坚强的、积极向上的人。其次要有学习目标,热爱学习,用极度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投入到每天的学习中去,该记住的务必记住,该会做的必须会做,一天进步一点点,最后一定能够收获好成绩。培养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你会收获幸福的一生。第三是健康目标,身体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健康的身体是心灵的寓所,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的灵魂就失去家园。希望同学们积极锻炼,做操、跑操、运动都要全力以赴,不怕吃苦,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总体的想法是让一至两项健体的运动、一件乐器和心灵坚强的力量陪你们走过幸福的一生。
第二,高效学习。课堂是你的,时间是你的,学习的权利也是你的,学习的责任更是你的学习的,成果也属于你!每一个同学每一节课都要做到目标明确、思维迅速,用极度的热情,高度的责任,自主自发、全力以赴、如痴如醉,通过自学、讨论、展示、点评质疑和反刍,把该记住的记住,该会用的必须会用。小组长要扮演好两重角色,一是学习小组的领袖,要帮助每一位同学制定目标,高效学习,最终完成学习目标,打造整个学习小组的战斗力,让小组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小组长要扮演好老师助教的角色,要理解老师这堂课的设计思想,把老师的设计思想和学习目标贯穿到每一个同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去,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第三,管理自主。同学们,班级是你们的,学校是你们的,生活是你们的,发展也是你们的!我们要主动参入管理,要在管理中生活,在生活中觉悟,在觉悟中成长。首先,每个人要管好自己,每天做个最好的自己,只要你不小看你自己,世界上就没有人敢小看你!其次,小组长、值日生、要积极参入小组、班级管理,用努力捍卫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别人,锻炼自己,总理、将军、企业家之路就从这里起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和全体老师们会一直与你们在一起,随时为你们提供一切帮助,随时为你们呐喊加油!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最后,祝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