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7:3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

第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⒈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⒉均衡合理配置教师、图书、设备和校舍等资源。⒊教育资源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⒋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⒌规范办学,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⒍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适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舍建设标准,全面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而制定的一套建设标准。

三、实施素质教育

⒈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⒉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⒊坚持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四、教师校际交流

⒈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人事收归县管)⒉实行分片区交流。以县优质校为龙头,联合薄弱校,进行片区内教师交流。

⒊每年教师校际交流数占总数的10%左右。⒋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的教师列为交流对象。

五、小片区管理

⒈小片区管理是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

⒉县域内教育服务区划分为若干小片区,优质学校捆绑周边一般校。

⒊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

⒋有效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提高薄弱校的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六、特殊教育

办好特殊教育是体现教育公平的标志,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⒈普通中小学必须招收能适应就学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⒉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摸底造册工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档案资料由教导处管理。

七、规范办学行为

⒈规范课程设置。按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上好课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学校课程表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⒉规范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不超6小时,1—2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杜绝“有偿补课”。

⒊规范考试评价。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学生全科及格率70%以上,全科优秀率35%以上。

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不违规提前招生,不搞选拨考试,严禁在校内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⒌规范教学用书管理。严禁向学校、学生、教师推销教辅材料和学习用品,按要求使用统一推荐的教辅材料。

八、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研。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课题。校本教研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进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教师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称为“为了教学”——改进、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中”——研究的是自己教学中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通过教学”——日常教学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实施“333”校本教研模式:即每一位教师每节课写一次教学后记,每周参加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参加一次听课议课活动;每学期每一位教师至少开设一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做一次教研主题发言,撰写一篇优秀教学设计或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案例分析材料;每学年每一位教师主持或参加至少一个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每学年读一本教学专著或教育论著并撰写质量较高的读书笔记,每学年完成一篇教学论文或质量较高的经验总结。

九、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确立培训目标、内容、方式,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应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的实验课题等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⒈培训方式:专题培训、课题研究、观摩研讨、案例分析、导师指导、诊断反省、学术沙龙等。

⒉培训内容:师德教育、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理念和标准、新教材培训、教育科研能力等。

十、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由改革提出学校课程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组成。

⒈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即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

⒉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课程。

⒊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四个阶段:一是评估。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二是确定目标。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三是组织与实施。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四是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强调通过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⒈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⒉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军训、生产劳动等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十二、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⒈物质文化是学校的硬件,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学生在求知、求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⒉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反映。学校精神文化被称为“学校精神”,它具体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⒊学校文化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一是宣传教育(形式政策、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等)、;二是各种文化活动(知识讲座、故事演讲、读书活动、学习、技能竞赛比赛、体育文艺等);三是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劳动体验);四是社团活动;五是社区文化活动;六是心理咨询等。

十三、大课间活动

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⒉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

⒊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十四、教育投入“三增长”

⒈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⒊保证教师工资和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十五、省颁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厅修订出台《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

⒈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晨会、班队活动、科技活动等由地方课程中自主安排。

⒉综合课程占课时总量6—8%,地方与学校课程10%——12%。

⒊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学校可根据实际自主选择,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写字教学。

⒋各门学科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十六、教育改革试点

围绕创建教育强县目标,组织实施8大类10个改革试点项目。

⒈沙县教育试点改革校:沙一中、金沙高级中学,三中、五中、城南、高砂中学,实小、城

三、实幼等。

⒉改革项目:城三小学——建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实验小学——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十七、五免五补惠民惠农相关政策

五免 :免收学生学杂费、寄宿费、课本费、簿籍费。五补:

1.小学寄宿生生活每年补助1000元,特困寄宿生每年补助1500元。

2.独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提供优惠政策。3.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费用专项补助。4.农村周末班车运营费用专项补助。5.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每生每年550元。(其中每生170元由教育局统筹安排用于学校设施设备、器材等)

第二篇: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材料心得体会

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材料心得体会

丘北县舍得乡中心学校 路引

2016年9月4日至5日,我校又组织集体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材料,我通过横比、纵比,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适应均衡的发展,在这次集中学习,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给了我教书育人的决心和信心,激动的心情确像大海一样浪涛,久久不能平静。我要高呼“祖国万岁”!

首先我体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髓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我体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意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

再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反思到问题的存在:学校师资队伍不平衡。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平衡,一些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普遍受到欢迎,这些教师常常选择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这样一来,势必有的学校集中了一批较优秀的教师(比如,乡中心学校与村小点就有差别),由于这种原因,学校教育质量肯定会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下降,既然无法与其他学校相比,成绩也没办法赶上去。

最后我体会到学校发展是:对校来说,要坚对学生公平。用好“人心”倾斜,提高质量、合作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祖国的希望、人民的希望。

总之,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师们应该竖起教育大志的雄心,无私奉献,为莘莘学子创造一片蓝天。

第三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总结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总结

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缩小学校间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具体措施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化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均衡发展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此指导基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下大力气改造薄弱学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包括目标和任务、主要措施、工作进度等,使改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对于一时难以改变面貌的薄弱学校,可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或采取挂钩承办、合并、撤销、办特色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改造。二是要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对薄弱学校的投入落到实处。三是要给薄弱学校倾斜政策,加大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为学校选派事业心强、有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校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和优秀高师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允许超编调入骨干教师,并在职称评定时优先晋升,允许返聘优秀离退体教师。四是要挖掘学校自身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要把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任务完全寄托在外部力量作用上。要抓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真正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骨干队伍。五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要对薄弱学校进行联合专项督导,帮助和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薄弱学校在“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软件”水平有质的飞跃。同时,要重视总结和推广薄弱学校转变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经验,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其社会信誉。

二、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要降低整体水平,简单地寻求发展程度的整齐划一,而是在提升整体水平基础上的均衡发展。因此,我们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重点关注薄弱学校,使其尽快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又要重视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即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标准是受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制约的,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建设标准也要相应地提高。为了适应高质量、高水平“普九”任务的要求,需要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标准。在新一轮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上,既要注重学校硬件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等软件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标志着现代化教育的信息技术,更不能忽视。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施中小学教育标准化工程在完成的时间上,要

有灵活性,发达地区要短一些,欠发达地区可以稍晚一些,但要有明确的时间要

求。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多媒

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界限,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优质教

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为实现区域内、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广

阔平台。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发展也

不平衡。因此,要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

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要加强宣传和政策规范,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认识。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教

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在实现教

育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各级领导的观念转变工作。一方面通过宣传和学习来提高他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掌握教育信息技

术,使之成为内行。

二要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保证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在信息技术硬件投入上,不能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拖延或凑合信息技术硬件建

设,要想尽各种办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投入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发达

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永远是不够用的,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教育经费多

得用不完。有鉴于此,不能等待,要创造条件,把钱花在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

量最有价值的地方——信息技术教育上。

三要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同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切实加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建设,凡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都要积极开办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并采取有

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师范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到中小学任教,尤其是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另外,要大力提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工作,使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要想尽快缩

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

优化人才培养与流动的机制。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

待遇等方面制订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师资引进方面,应优先满足薄弱学校的需求;在教师调配上,应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倡导模范

校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

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区域内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

结对子的方式,选派具有带教能力的优秀教师到普通中学定期任教,并将此做为

重点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师资培训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每年拨

出专项经费,用于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为他们提供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

五、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

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包括学校硬件建设的均衡发展,也包括学校软

件建设的均衡发展。其中,生源质量则是学校软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

智力和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学生集中在好学校一起学习,落后的学生集中在薄弱学校一起学习,那么,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所受到的环境影响显然是不同的,这样就无法体现义务教育所主张的公正、公平原则。因此,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深化学校升学制度改革,使学校生源质量大体相当。这就要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下大决心,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另外,从我国区域内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来看,中小学之间存在着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指标的差距;一个是学校教育质量等软件指标的差距。要缩小学校间硬件指标的差距,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只要领导认识到位,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要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并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在不长的时间内也是可以解决的。但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则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因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带动学校的全面改革,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一,转变学校管理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其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其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换句话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后楼下学校

2011-4-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总结

2011-4-11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巩固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内容。该纲要认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想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然后制定相应对策,加以实施监督,最终促进稳定均衡发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本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和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首先是地区之间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东部和西部、中部,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第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确保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制度背景;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均衡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它要使尽可能多的孩子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要求教育公正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上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深刻体现,同时也是人本主义的体现,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政治背景。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义务教育要推行均衡化发展战略,就不能忽视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现实。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区域不均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其中各区域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最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使得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都低于城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民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也有差异,女童失学率高于男童。

(二)城乡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得我国广大的地区显现出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这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城乡教育严重失衡状态,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高于城市。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逐渐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失衡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三)校际不均衡。城市中心倾向和精英主义教育思想,使大多数地方政府执行的是重点与倾斜的教育政策,直接表现为在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向所谓重点学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数量虽少,但是占有的财政资源、教师资源越来越多,而大部分的薄弱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却越来越少。由此也导致了择校风热愈演愈热,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时常上演,同时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各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中小学还出现大班额问题。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类学校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造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因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经济基础中的重要元素,而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间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已成为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东部地区生产力较发达,因而经济、社会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生产力则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大。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其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制度性不平等,政治因素是现实原因之一。制度性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然而针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当前的配置并未体现出“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的发展要求,而相反的是教育资源明显向发达地区、城镇地区倾斜,从而愈发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思维定势,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包括教育政策之中,并致使国家的公共政策往往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其中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重点学校的帮扶,普通学校不加重视投入不够,就会直接导致

校际差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使各个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被明显忽略,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区域间、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各区域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的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念、办学条件以及人口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教育发展速度上的不平衡。在一些偏远贫因地区,计划生育不但得不到落实,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而且优生优育也难以保证。大量早婚、近亲结婚的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人口生育的质量,致使低能或身心发育不全儿童大量产生,也对我国普及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增加了负担。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导致教学要求、水平也不同,导致教育发展速度不平衡。还有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很低,父母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或没有入学,而且贫困地区交通也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不仅增加了办学布局和学生就学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性,由此来看,今后若干年贫困地区必将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惠及全民,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作用。“十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及时作出西部“两基”攻坚的战略部署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但要消除地区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拟定相关改进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保障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改变教育观念,减少歧视与区别对待,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择校热问题。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三)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

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当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在教育领域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目前,国家、政府、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在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着,纲要中的措施也正在逐步实施中,相信在这十年里,只要上下一心加强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定得以改善,逐步形成稳定发展的态势。身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出一份力!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含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与经验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力度,完善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普惠政策和目标。

(一)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认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在制度、机制、措施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办学体制创新,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各地不断探索,深化大学区制、委托管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城乡互助共同体等多种办学体制,盘活存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北京市推行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一校多址”、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学校捆绑普通学校等多种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吉林省制定实施了《关于在城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多形式、多类型的“大学区”管理方式在全省全面推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组建了15个教育集团,各学校在管理文化、资源调配、教研培训、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与交流。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创建了“政府+企业+名校”的办学模式,利用京津冀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和环渤海教育联盟平台,引入多方优质资源,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结构。

二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就近入学制度。各地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江苏省、四川省高中名额分配比例达到70%、50%。北京市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启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控制跨学区片流动和二次流动。2014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提升明显。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88个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三是落实教育规划,提高学校布局科学性。海南省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接收核心生态保护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入学,使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布局调整、教育扶贫、生态保护三重目标。甘肃省100人以下学校有8000所,但仍结合实际,坚持按需布点、低段分散、高段集中的原则,办好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提出对无人学校校址保留三年的要求。天津市和平区克服城市核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困难,近三年投入16.88亿元,专门用于学校土地置换、学校扩容、改造提升。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克服山高谷深、土地紧缺的困难,近三年来新增学校用地353亩,为学校布局打基础。

四是完善考核监督制度,为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多数省份出台或者修订了教育督导条例和办法,成立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导对促进均衡发展的作用,层层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天津市制订了实施两个“100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完善了首席督学、督学职级、资格认定等相关制度,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山东省研发均衡督导信息化平台和全省义务教育数据库,督导人员人手一机,实现后台数据与现场情况的直接比对,提高了评估信息量和信效度。辽宁省大石桥市创新督导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初步构建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监测评价、教育教研、信息中心”五位一体的教育监测工作格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通过“区检”“国检”的县给予2000-5000万元奖励;贵州省对达标县给予1000万元奖励。

(二)经费投入先行,倾斜保障公平

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雪中送炭”,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1.42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36万亿元,均比上年增长大约1000亿元,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下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学习[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这两条主线,通过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料】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宣传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宣传方案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精神,围绕“学习教育法规,推进均衡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宣传工作。 1、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学习教育法规,推进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推进四大工程建设 构建教育美好蓝图从“十一五”到“十二五”,xx教育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报

    乐红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简 报 (第5期) 乐红镇中心学校 2017年4月18日 乐红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复核评估验收 20017年4月18日,市级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专......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和规划方案制定情况 根据《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与《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问卷调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问卷调查(每问只能选一个答案,打“√”)一、您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1.县城2.乡镇3.农村二、根据调查需要,请问您的职业或身份?1.企业单位职工2.事业单位工作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赵集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