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课程
置
一、硕士学位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院系任课教师适用 专 业
ELEC6000 图像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3 54 第一信息学院陈雁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01 固体材料学3 54 第二材料系李 劲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02 计算物理3 54 第一材料系顾昌鑫 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03 纳米电子学3 54 第二材料系陈国荣 物理电子学
ELEC6005 VLSI 集成技术原理4 72 第一信息学院闵昊等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07 离散数学与最优决策4 72 第一信息学院倪卫明等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08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4 72 第一信息学院唐璞山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09 高等电磁场理论
(一)3 54 第一信息学院金亚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10 半导体器件物理4 72 第二信息学院汤庭鳌等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13 复杂系统中的电磁波3 54 第二信息学院金亚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14 现代信息与信号处理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汪源源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15 线性估计3 54 第二信息学院王斌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18 薄膜物理与技术3 54 第一材料系章壮健 物理电子学
ELEC6029 半导体工艺技术3 54 第一信息学院黄宜平等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37 气体放电物理II 3 54 第二光源系诸定昌 物理电子学
ELEC6038 材料热力学 3 54 第一材料系孙大林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39 固体电子谱和离子谱3 54 第二材料系张强基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40 现代光电测试技术3 54 第一光源系刘木清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41 控制理论与技术3 54 第一光源系孙耀杰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MATE6001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3 54 第一材料系李越生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6006 高分子物理(II)3 54 第一材料系范仲勇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6008 半导体器件物理(II)3 54 第三材料系邵丙铣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PHYS6038 等离子体物理3 54 第一光源系张善端 物理电子学 122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目录
二、硕士学位专业课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 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院系任课教师适用 专 业 ELEC6001 固体材料学3 54 第二材料系李 劲 物理电子学
ELEC6003 纳米电子学3 54 第二材料系陈国荣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06 计算机工程3 54 第一信息学院童家榕等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16 扫描隧道显微学3 54 第一材料系严学俭 物理电子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17 高等电子光学与电子全息3 54 第二材料系顾昌鑫 物理电子学 ELEC6018 薄膜物理与技术3 54 第一材料系章壮健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19 物理电子学讲座4 72 第一材料系张 群 物理电子学
ELEC6021 现代智能控制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陈雄 电路与系统、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22 现代数字通信理论及系统3 54 第二信息学院胡波 电路与系统
ELEC6023 电路与系统专题实验4 72 第二信息学院王建军等电路与系统、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24 集成电路工艺和器件的计算机模拟3 54 第一信息学院阮刚等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25 模拟集成电路和系统设计3 54 第二信息学院洪志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30 微电子材料与工艺3 54 第二信息学院张卫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31 现代集成电路分析方法3 54 第一信息学院曾璇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32 现代电路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李锋 电路与系统
ELEC6033 空间遥感信息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金亚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34 计算电磁学 3 54 第一信息学院刘鹏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35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 3 54 第一信息学院王志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36 人工智能 3 54 第一信息学院危辉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42 等离子体光谱学3 54 第二光源系陈育明 物理电子学
ELEC6043 先进能源材料与技术3 54 第三材料系孙大林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44 可靠性物理2 36 第三材料系杨 兴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45 光学系统设计 3 54 第二光源系徐 蔚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46 专业照明设计3 54 第三光源系袁 樵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47 色度学 3 54 第三光源系邵 红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MATE6005 晶体学3 54 第一材料系曾 韡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8000 高分子凝聚态3 54 第二材料系范仲勇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PHYS6039 等离子体诊断3 54 第三光源系陈育明 物理电子学
三、硕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 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院系任课教师适用 专 业
BIOM7004 现代医学信息处理3 54 第三信息学院汪源源电路与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123 ELEC6037 气体放电物理II 3 54 第二光源系诸定昌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38 材料热力学 3 54 第一材料系孙大林 物理电子学
ELEC6039 固体电子谱和离子谱3 54 第二材料系张强基 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40 现代光电测试技术3 54 第一光源系刘木清 物理电子学 ELEC6045 光学系统设计 3 54 第二光源系徐 蔚 物理电子学
ELEC7002 光纤应用技术2 36 第二材料系贾 波 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7003 光电信息材料3 54 第二材料系崔晓莉 物理电子学
ELEC7004 信息存储与显示3 54 第二材料系杨锡良 物理电子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7006 电路与系统设计3 54 第一信息学院王建军等电路与系统、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7007 神经网络及应用3 54 第一信息学院张立明电路与系统 ELEC7008 图象处理与压缩原理2 36 第二信息学院张立明电路与系统 ELEC7009 智能控制(讨论班)2 36 第一信息学院陈雄等 电路与系统
ELEC7010 电路理论与系统(讨论班)2 36 第二信息学院李锋等 电路与系统
ELEC7011 专用集成电路系统专题讲座2 36 第二信息学院曾晓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13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2 36 第三信息学院童家榕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14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2 36 第二信息学院张建秋电路与系统、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7015 ELEC7016 ELEC7017 ELEC7018 电路与系统前沿报告2 36 第三信息学院张立明等电路与系统 图像与智能(讨论班)2 36 第三信息学院胡波等 电路与系统 低功耗电路设计3 54 第四信息学院任俊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薄膜材料测试表征方法2 36 第二信息学院屈新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19 VLSI 薄膜物理和技术3 54 第二信息学院茹国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20 微机械加工技术及应用3 54 第四信息学院周嘉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21 集成电路测试和可测试设计3 54 第三信息学院杨莲兴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22 VLSI 布图设计方法学3 54 第二信息学院唐璞山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24 数字信息处理与传输(讨论班)2 36 第三信息学院胡波 电路与系统 ELEC7026 通信系统数模混合信号电路2 36 第一信息学院陈登元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27 照明计算3 54 第二光源系周 莉 物理电子学
ELEC7029 数字信号处理VLSI 设计3 54 第三信息学院曾晓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0 现代CMOS 器件2 36 第三信息学院李名复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1 结构化模拟电路设计2 36 第二信息学院曾璇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2 微电子系统封装2 36 第二信息学院汪礼康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3 通信中的框架理论2 36 第二信息学院杨林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4 固体传感原理3 54 第二信息学院黄宜平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7035 先进的铜互连技术 2 36 第二信息学院林殷茵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6 CMOS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3 54 第二信息学院唐长文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7 射频微波测试基础 2 36 第三信息学院李巍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24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目录
ELEC7038 系统级可编程芯片设计 2 36 第二信息学院王伶俐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7039 卫星遥感进展2 36 第三信息学院LWASRSI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7040 电磁学研究进展2 36 第三信息学院LWASRSI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7041 GIS 系统与应用2 36 第三信息学院LWASRSI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7042 电磁兼容前沿与现状 2 36 第三信息学院LWASRSI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7043 空间通信进展 2 36 第三信息学院LWASRSI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7044 微波通信 2 36 第三信息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7045 微弱信号检测 3 54 第二光源系孙耀杰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7046 现代传感检测技术 3 54 第三光源系李福生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7047 先进光源前沿讲座2 36 第三光源系GeorgesZissis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8003 纳米结构的检测与表征3 54 第二材料系张 群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8007 视觉科学3 54 第二光源系陈大华 物理电子学、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INFO6009 随机过程2 36 第一信息学院倪卫明电路与系统、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MATE6000 聚合物材料合成与应用3 54 第一材料系马晓华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6010 材料实验2 36 第二材料系杨清河等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7003 微电子芯片的分析与设计2 36 第三材料系邵丙铣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7009 硅器件模型和参数提取2 36 第三材料系郑国祥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MATE7011 材料合成与制备2 36 第三材料系俞宏坤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PHYS6038 等离子体物理3 54 第一光源系张善端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四、博士学位专业课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 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开课院系 任课教师适用 专 业
BIOM8001 医学信号分析与处理3 54 第二信息学院 王威琪电路与系统 BIOM8006 信号、图象处理及其在医学 中应用 54 第二信息学院 汪源源电路与系统
ELEC8001 材料科学中的计算机模拟3 54 第一材料系 顾昌鑫 物理电子学 ELEC8002 单分子电子学3 54 第一材料系 徐 伟 物理电子学
ELEC8003 纳米结构的检测与表征3 54 第二材料系 张 群 物理电子学 ELEC8004 纳米科学与技术3 54 第一材料系 张 群 物理电子学 ELEC8005 部分电离等离子体3 54 第一光源系 朱绍龙 物理电子学 ELEC8007 视觉科学3 54 第二光源系 陈大华 物理电子学
ELEC8008 时间序列理论3 54 第一信息学院 张立明等电路与系统 ELEC8009 信号与通信系统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 胡波 电路与系统 ELEC8011 VLSI 设计方法3 54 第一信息学院 闵昊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12 高等电磁场理论II 3 54 第一信息学院 金亚秋电路与系统 ELEC8013 计算电磁学3 54 第二信息学院 金亚秋电路与系统
ELEC8014 图象压缩编码原理3 54 第二信息学院 张立明等电路与系统 ELEC8015 微波遥感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 金亚秋电路与系统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125 ELEC8016 神经网络的理论方法3 54 第一信息学院 张立明电路与系统
ELEC8019 微电子机械系统3 54 第二信息学院 黄宜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0 半导体器件工艺新技术2 36 第一信息学院 茹国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1 电子器件薄膜新材料2 36 第二信息学院 茹国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2 虚拟半导体技术3 54 第一信息学院 阮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3 集成电路中的互联3 54 第二信息学院 阮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4 铁电薄膜材料3 54 第一信息学院 汤庭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5 铁电器件原理基础3 54 第二信息学院 汤庭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6 VLSI 布图设计算法3 54 第二信息学院 唐璞山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7 模拟电路CAD 技术3 54 第一信息学院 曾璇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8 先进的模拟集成电路3 54 第二信息学院 洪志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29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3 54 第一信息学院 洪志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30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和CAD 3 54 第二信息学院 童家榕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31 微传感器MEMS 和智能器件3 54 第一信息学院 黄宜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32 微系统技术3 54 第二信息学院 黄宜平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39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3 54 第二信息学院 李锋 电路与系统 ELEC8040 计算机结构3 54 第一信息学院 闵昊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41 统计与自适应信号处理3 54 第一信息学院 王宗欣电路与系统 ELEC8042 通信信号处理中的新方法3 54 第二信息学院 王宗欣电路与系统 ELEC8043 微电子材料与工艺理论3 54 第一信息学院 张卫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46 ELEC8047 ELEC8048 ELEC8049 模式识别3 54 第一信息学院 汪源源电路与系统
数据融合的理论及方法3 54 第一信息学院 张建秋电路与系统 通信理论与系统3 54 第三信息学院 胡波 电路与系统 智能控制理论3 54 第二信息学院 张立明电路与系统
五、博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 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开课院系 任课教师适用 专 业
BIOM8009 超声血流测量3 54 第一信息学院 汪源源电路与系统 BIOM8011近代医学超声进展3 54 第二信息学院 王威琪电路与系统 ELEC8006 低温等离子体及应用3 54 第二光源系 朱绍龙 物理电子学
ELEC8033 物理电子学选读3 54 第一材料系 陈国荣 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
ELEC8034 光子晶体学3 54 第二材料系 沈 杰 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
ELEC8035 电路容差分析3 54 第三信息学院 李锋等 电路与系统
ELEC8036 信号全成分析3 54 第三信息学院 胡波等 电路与系统
ELEC8037 数据压缩方法3 54 第三信息学院 胡波等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 电子学
ELEC8038 行为级系统综合仿真3 54 第三信息学院 曾晓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44 形式验证理论和算法3 54 第三信息学院 唐璞山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8045 纳米电子学与信息技术3 54 第二信息学院 张卫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26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目录
ELEC8050 传感器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 法 54 第三信息学院 张建秋电路与系统
ELEC8051 数据可靠性传输理论3 54 第三信息学院 胡波 电路与系统 ELEC8052 网络图论3 54 第三信息学院 李锋 电路与系统
ELEC8053 数据压缩理论与算法3 54 第三信息学院 张立明电路与系统 ELEC8054 脉冲功率技术2 36 第三光源系 刘克富 物理电子学 ELEC8055 多通道遥感图像数据处理与 分析 54 第一信息学院 王斌 电路与系统
ELEC8056 信号处理中的新方法3 54 第二信息学院 王斌 电路与系统
第二篇:电子科学与技术
天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结业论文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工(工)一班 姓名:滕欣余 学号:3010207403
生活的使者
----------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电子科学 通信 生活便捷 发展史 纳米技术
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感觉到,电子器械与电子产品已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自信息革命以来,电子科学产业迅速崛起,在二十世纪后期至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尤为猛烈。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和电子科学了。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便捷的生活离不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也分很多的方向,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等。主要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两个分支。
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新型技术学科,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主要是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它们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投资密集型产业,是电子工业中的重工业。
光电子技术涉及以下内容:作为光子产生、控制的激光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技术;作为光子传输的波导技术;作为光子探测和分析的光子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光子存储信息的光存储技术;光子显示技术;利用光子加工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与光子生物技术。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存在一个分支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对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是十分重要。所谓的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心空竹等为主体的各种通信与信息系统,塔索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和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发展,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通信工程与信息系统对电子器件及半导体器件有很高的要求,从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开始,通信工程的发展可以说是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坎坷而辉煌,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级通信阶段(以1838年电报发明为标志)年 代 历 史 事 件
1838年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 1843年 亚历山大•本取得电传打字电报的专利
1864年 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
1876年 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 1879年 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 1880年 第一个付费电话系统运营 1892年 加拿大政府开始规定电话频率 189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2)近代通信阶段(以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为标志)年 代 历 史 事 件 1948年 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 1951年 直拨长途电话开通 1956年 铺设越洋通信电缆 1957年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
1962年 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
20世纪60年代 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理论与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
1969年 电视电话业务开通
20世纪70年代 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现代通信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为标志)
年 代 历 史 事 件
20世纪80年代 开通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陆续制定
20世纪90年代 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光纤通信得到迅速普遍的应用;国际互联网得到极大发展
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
相应的,通信文化也经历了三波浪潮,即模拟通信文化浪潮、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三个阶段。在通信方面,从传输、交换到终端设备,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正在全面走向数字化,促进了通信技术从低速向高速、从单一语音通信向多媒体数据通信转变;在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领域,节目制作、传送和接收及印刷出版等均已开始实现数字化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大趋势是试图将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都架构在信息网络上,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社会。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结构和功能将向着微型化、超强功能、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人机界面将更为友好。通信技术能有如此的发展是离不开电子科学的发展和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为通信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通信技术正在向着融合、宽带、高速的方向发展。代表性的通信技术主要有: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智能网(IN)技术。
以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为例。
光纤通信:现在的光纤技术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主流,上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总有一天光通信会取代有线和微波通信而成为通信主流”。该观点反映出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通信中已显示出其重要性。今天,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光纤通信已是各种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光纤通信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现在光纤的使用已不只限于陆地,光缆已广泛铺设到了大西洋、太平洋海底,这些海底光缆使得全球通信变得非常简单快捷。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又把光缆铺设到住宅前,实现了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家庭(FTTH)。光纤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这样迅速,除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需要外,主要是由光纤通信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的。
移动通信:自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高科技产业之一,并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强、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从其对比关系来看,通俗点讲,电信学的是如何把一个个电路集成板做出来,通信学的是如何将一个个电路板功能连接并达到数据的转换与传输。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而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世界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电子工业发展的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将围绕着小,薄,轻,微,集成化,数字化,高速,低功耗,廉价,可靠,长寿命这个总目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展趋势比较明朗
可见,只有电子科技的发展为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基石。
现在电子科技正在从微点子学向纳米电子学发展,纳米技术是今年来新崛起的一个科研方向,在社会上各种领域都在研究和试运用阶段,可以毫不迟疑的预见到纳米材料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产品,无论如何,纳米电子学时代的到来已经初见端倪,原来电子学是向微电子学发展的,将微电子学与真空电子学相比,其革命性的变化有:①基本电子器件由真空电子改变为半导体晶体管;②电子电路和系统由分立元器件为基础组合改变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系统;③导致了电子系统性能价格比大大下降,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一次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革命;④电子学的处理对象由
电子信号的放大、振荡等简单处理发展为高速数字信息处理,等等。同样,从今日推测,纳电子学将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可能包括:①基础电子器件为纳电子器件,器件很可能多样化,包括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相结合;②改集成电路为主导为以集成系统为主导,特别是基于新工作机理的纳系统,纳系统的基本形式也可能不如今日单一;③芯片的性能价格比、处理能力/功耗优值比比之微电子芯片进一步有数个量级的提升;④智能信息处理和人类知识处理将轻而易举。
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所用的电子产品均是高性能高质量的纳米材料,当我们享受着纳米通信技术所带来的福音时,我们会深深的感谢科学所带给我们的惊喜,深深的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造福人类的一门科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更是具体的服务了我们的生活,它联系起了全世界,使世界真正的成为了地球村,对我们的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等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愿这门科学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也愿这个世界在这门科学的覆盖下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针对光电信息技术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光电信息处理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能在光电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和通信与计算机等研究领域从事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处理和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光电子和微电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光电成像探测、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图像处理等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3.掌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4.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适应学科交叉和光电子和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
5.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五、主要课程
光电技术方向: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学、软件技术基础、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光电成像技术、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微电子技术方向: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学、软件技术基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电视原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六、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电子线路实验、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第四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题报告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题
报告
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科专题报告
在网上查到被长安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的时候,我真是一脸茫然啊!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以后是干什么的,总觉得自己是搞电的吧。当时同学聚会都互相问在哪个大学,学什么呀,我真是回答不上来呀。我是个没心的人,即使大学上了半年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多多少少也对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又了一点了解。记得老师说过:我们这个专业如果不考研基本上从事不了本专业的工作。我想这好啊,反正我不喜欢这专业,也不想在西安这里多呆,赶紧会我们大东北多好!后来又知道电科专业在全国专业排行榜里还在前列,瞬间觉得本专业是“高大上”啊!对于电子专业中国目前并未处于全世界领先水平,像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都竞相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引入国家发展计划,所以中国肯定也想要发展自己的技术,那么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由此个人觉得电科专业还是很有发展的。电科专题课上老师讲过我们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单片系统集成和光电子学、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和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还有我们要学的课程“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光电子集成技术、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等。”后来他还建议学校加入了我们刚考完的,也是让我们很头疼的《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还有一位老师讲了很多关于我们以后可以去哪些公司上班等问题,例如华为,爱立信,还有三星。。。个人觉得三星不错。听了这些课程以后觉得对我们专业的前景有了好多的了解,也不像原来那么无知了。
由于国家急需电子方面的人才,所以不同层次的大专院校开办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应定位于不同的培养层次上。一般来讲,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用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研究型专业人才。本来对与考验并不热衷的我也决定考研了,本来对这个专业就不是很喜欢的我也不得不趋于现实,如果毕业了又不从事本专业,还真不知道干嘛去。所以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继续为电子事业奋斗。原来也想过能不能学点别的东西,这样就不用走电科这条路了,但是如果真的选择别的方向,但又不是专业的,就不知道能不能好就业了。所以原本没有考研计划的我,准备继续考研,读书,争取能在电科方面有所作为。还有一个头疼的问题,我国关于电子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所有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基本上都是英语编写的,对于英语不好的我还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也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的原因之一。觉得与英语沾边的东西太多了,让我摸不透啊。
关于考研我查了一些资料,也去听过一些报告。像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考一些例如: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物理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等。长安大学也有对应的研究生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也有博士点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国的电子技术起步于1965年。但在之后30年间发展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愈拉愈远。到了“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加大投资,才拉开了新世纪中国内地加速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序幕。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我觉得,国内在短时间内一定发展不起来,要追上发达国家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只能稳步前进,稳中求胜。即使我们这一代不能将国内电子技术发展的很好,也希望能给未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接下来是我查到的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内个个方向的发展趋势。
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新型技术学科,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
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主要是集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光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领域、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光电子材料、光器件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或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适应现代通信、信息科学和光电子等行业需要,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应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和地区有韩国和西欧。从技术层面上考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小规模集成电路(SSI)(1962年)、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966年)、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196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977年)、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1993年)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1994年)。
光电子技术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光电子技术涉及以下内容:作为光子产生、控制的激光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技术;作为光子传输的波导技术;作为光子探测和分析的光子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光子存储信息的光存储技术;光子显示技术;利用光子加工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与光子生物技术。由以上技术形成的光电子行业的五大类产业格局: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资讯)产业、传统光学(光学器材)产业、光通信产业、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能量、医疗)产业。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光电子技术和产业,虽然2000—2002年光通信领域出现较大滑坡,但是根据美国光电子行业协会(OIDA)的统计,全世界光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1.5万亿美元。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美国和日本的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代表性。美国将光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分为民用和军用两大类:民用包括计算、通信、娱乐、教育、电子商务、公共卫生和交通运输;军用包括部队指挥和控制系统、照相、雷达、飞行传感器和光制导武器。光电子技术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器、光盘、成像传感器、光纤以及关键部位使用光电子元器件的所有仪器和系统。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有大约15万人从事光电子方面的工作,光电子技术产业创造的税收从1991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超过200亿美元。看着国际发达国家的电子科技飞速发展我对我国的电子科技甚是感到担心,不知到什么时候中国也能成为在大哥行列。
对于自身这个行业我确实很担心,都说这个行业很辛苦,要加班,要到处奔波。我觉得这种工作不适合女生参加。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绚丽多彩:张扬的个性源自技能的自信,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富余的回报,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第五篇: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推荐]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语言和算法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0周。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电子技术实验,光电子技术实验、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设院校: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五年)天津理工学院 河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安徽大学 福州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湖北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深圳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华桥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广州大学 湛江海洋大学 广西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重庆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