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房工作制度
目 录
一、分娩室工作制度
二、交接班制度
三、消毒隔离制度
四、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五、查对制度
六、安全管理制度
七、母乳喂养宣教制度
八、产房保洁监控制度
九、隔离产房的处理原则
十、抢救工作制度 十一、十四项核心制度
十二、分级护理制度
分娩室工作制度
1、分娩室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室内整洁和肃静。
2、分娩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拖鞋、帽子、戴口罩。
3、严格交接班,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4、值班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正常产妇30分钟听一次胎心),并有记录观察情况,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时处理.5、接产人员做好一切接产准备工作,待婴儿娩出后,在分娩30分钟内进行母婴裸体接触,让产妇辨认性别,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镯。
6、产后在分娩室观察1小时后无异常将产妇及婴儿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病情并签字。
7、分娩室的药品和急救设备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8、凡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的产妇进隔离产房接生,处理完毕按常规进行消毒灭菌。
交接班制度
1、产房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各项工作准确及时的实施。
2、各班必须按规定时间交班,接班者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3、交接内容:
⑴必交的物品:抢救药品、器械及所有用物。
⑵床头交接产妇及婴儿情况,接班者必须要听胎心、复查肛诊、测血压及病人的所有用物,接班者必须做好接班记录。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交接不清不能离开岗位。
⑶将产妇及婴儿送到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有记录。⑷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⑸交班者应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处理好用过的各种物品,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待,为下一班备好各种需要物品。
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更换工作服、帽子、拖鞋,操作时戴口罩,严格限制非本科人员及家属进入产房。
2、加强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橱内,有灭菌标识,并按失效日期先后顺序使用,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无菌橱内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按照洗手的指征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洗手方法。
4、所用一次性物品只供一次使用,用后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5、所用灭菌缸、无菌持物钳(及桶)应在规定的时间(4小时)内进行更换、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6、患传染性疾病及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在隔离待产室或产房,尽量选用一次性的材料和物品,重复使用的物品用后执行消毒―清洗―消毒的原则。
7、每日湿式擦拭地面两次,遇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治疗室、待产室、产房、隔离产房的拖把应有标记,专室专用。严格执行一桌一面一布制。
8、产房、治疗室每日用空气循环消毒机进行消毒(高速2小时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用低速维持)。
9、产妇穿过的拖鞋,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冲净晾干备用。产床、待产床、推车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化剂擦拭。
10、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分类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做好登记,并妥善保存。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逐级上报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登记。
4、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7、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查 对 制 度
(一)输血查对制度
1、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
2、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血。
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无误后方可输入。
4、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并将血袋标签取下粘贴在配血单上保存。
5、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二)操作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十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和有效期)。
2、操作前严格查对药品质量,名称、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变质、过期。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药品备好后,须由两人核对后使用。有“未核对”、“已核对”的标牌。
5、使用易过敏药物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注意配伍禁忌。
6、使用毒麻药品应两人核对,用后保留安瓿,以备查对,并做好记录。
7、使用溶媒时,瓶签上要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超过24小时后不再使用。
8、严格按医嘱时间给药。
9、口服药备好后,必须有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口服药要有“未核对”、“已核对”的标牌。
安全管理制度
一、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随时关好门窗。非产房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二、每周检查一次水、电、开关做到定期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意外。
三、掌握消防灭火知识,熟练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栓固定放置,并有操作步骤,保证每人能应急使用,消防栓钥匙固定放置,人人皆知(火警电话119)。
四、抢救药品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补充登记。
五、贵重仪器重点存放,专人保管。
六、氧气使用后注意盖安全帽,做到注意“四防”。
七、高危妊娠及子痫的产妇应专人守护,防止坠床。
母乳喂养宣教制度
1、临产后的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备皮后向产妇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发放母乳喂养小册子。
2、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母婴同室的重要性。3、纯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
产房保洁监控制度
一、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及口罩,方可入内。
二、接触产妇前必须洗手或用消毒液泡手后,戴无菌双手套。
三、产房每日通风3次,每日净化瓶常规消毒1小时。
四、产床每次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方可使用。
五、隔离产房,对表面抗原阳性者,做好消毒工作。乙肝产妇用过的器械须双消毒,一次性物品用后装在密封黄色垃圾袋内送焚烧炉焚烧。
六、每月进行空气、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一次,并有登记。
隔离产房的处理原则
一、凡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特殊感染的产妇,必须在隔离产房内分娩,防止交叉感染。
二、分娩时所用过敷料全部为一次性,使用后送焚烧炉焚烧。
三、分娩所用过器械应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液内30-60分钟后取出,流水冲净,高压蒸汽灭菌后再行常规处理。
四、产床、地面等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试消毒。每日净化并消毒2 小时,产妇离开后随时消毒,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抢救工作制度
1、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器材及药品要力求齐全完备,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
3、护士紧密配合医生参加抢救。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采取应急措施。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和各种管道通畅,准确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记录时间精确。
5、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两人核对后方可执行;保留安瓿,核对无误后弃去。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写医嘱并签名。
6、特别护理患者需做辅助检查时,必须医护人员陪同。
7、认真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和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8、做好抢救后的清理、补充、检查及家属安抚工作。
十四项核心制度
1、首诊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分级护理制度
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5、会诊制度
6、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7、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8、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1、交接班制度
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3、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14、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一级护理:
(一)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二)第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级护理:
(一)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立的患者;
(二)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对提供护理相关健康指导。三级护理:(一)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二)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5、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第二篇:产房工作制度(推荐)
一、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是接产的重要场所,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为了确保母儿安全,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防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凡进入手产房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设有门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和陪伴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产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更换专用鞋、衣裤、帽子和口罩。结束后,衣裤、口罩、帽子、拖鞋应放到指定地点。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者进入。
2.产房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应有明显标记或标牌,布局合理。产房内应保持严肃、安静,禁止高声喧哗。工作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
3.工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4.孕妇入产房后协助其更换专用鞋并应向其及家属仔细介绍产房环境、人员及各相关制度。
5.严格按产科护理常规护理孕产妇,服务热情、周到、细致、耐心,根据孕妇需求积极开展产房特色服务,如:水囊引产、镇痛、无痛分娩等并做好解释工作。
6.接产前,充分了解孕妇相关情况,如:产程进展、产妇精神心理、会阴条件、产力、胎儿大小等,积极开展无保护分娩技术;接产物品及新生儿复苏物品准备充分,必要时请新生儿科医生到场,保障母婴安全,减轻母儿损伤。
7.接产后物品处理严格遵守产房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8.产后严格执行产房与产科病房交接流程。9 9.严格执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10.严格执行产房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1.严格执行产房标本及处理制度。
二、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度
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母婴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母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本科室母婴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2、加强新生儿安全教育,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婴同室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
4、严格执行母婴身份核对及交接制度:助产士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母亲身份核对腕带、床头牌,确认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身份核对手圈、足圈确认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体重,并填写交接表。住院期间,新生儿身份识别手圈足圈如有损坏或丢失,双方(护士、新生儿母亲)核对无误后及时补办。
5、责任护士依据护理级别,定期巡视病房,落实整点巡视制度,做好护理记录。
6、因医疗护理需求需要母婴分离时,必须由指定工作人员全程陪伴直至新生儿回到母婴同室。
三、产房安全管理制度
1.进入产房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产房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2.定期对产房护士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宣传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熟知应急灯、灭火器的放置地点,要求人人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爆工作。
3.加强消防器材和安全设置的使用管理,始终保持产房消防器材处于备用状态,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4.发生火情时立即按火灾应急预案处理。报警的同时切断电源及易燃气体的通路,组织灭火及疏散人员。
5.仪器定点放置,专人负责,保证性能良好。
6.定期检查和维护转运病人的转运床,安全转运病人,搬运时动作轻巧、规范,防止病人坠床。
7.做好产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分娩前检查分娩室内各类仪器、物品、药品并处于备用状态。
8.各类手术器械使用前确保灭菌合格,并检查器械确保功能良好。各类敷料使用前必须确保无破损、无潮湿,灭菌合格。
9.接产后所需用物必须按规定进行清点,数量无误方可下台。如若宫腔填塞纱布,必须记录同时做好交班。
10.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台下护士督促医生固定标本,做好登记工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送检,并检查标本是否已准确送走。
11.私人贵重物品严禁带入或自行保管,丢失时上报保卫处。
12.严禁死婴、死胎按医疗废物处理。对分娩过程中产生的死胎、死婴必须填写《死胎、死婴处理知情同意书》,经产妇或其委托人签字确认后自行带回深埋处理,委托医疗机构处理的,应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可能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不得交由产妇带回,应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后,再按《殡葬管理条例》处理。环节交接记录必须完整,并由当事各方签字确认。
13.严禁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出售胎盘。产妇委托处理的胎盘,必须按规定填写委托书,由医疗机构按医疗废物处理;感染性胎盘不得交由产妇带回,应及时告知产妇,按医疗废物处理,环节交接记录必须完整。
10.严禁任何人私自将住院新生儿带离病区。进出医疗机构、产房、产科、新生儿科病区的通道均应设置监控设施,实现24小时监控。监控内容至少保存30天。
四、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护理技术规
范、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并严格遵守执行。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3、定期组织培训,产科医护人员具备新生儿抢救及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4、产房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补充,处于备用状态。
5、实行母婴同室,严格执行母婴同室陪护、探视制度。住院期间,产妇及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新生儿离开母婴同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求需要母婴分离时,必须由指定工作人员全程陪伴直至新生儿回到母婴同室。
6、严格执行母婴身份核对及交接制度。母亲身份核对腕带、床头牌,确认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身份核对手圈、足圈确认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体重。住院期间,新生儿身份识别手圈足圈如有损坏或丢失,双方(护士、新生儿母亲)核对无误后及时补办。
7、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监督院内、院外母乳喂养工作的落实。
8、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五、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宗旨,为母婴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母婴同室病区应安静、整齐、清洁,禁止吸烟。
3、新生儿娩出后随母亲一同回到母婴同室(病理新生儿除外),严格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天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1小时。
4、严格执行各项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保证母乳喂养措施的落实。责任护士加强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母乳喂养技能及乳房护理的指导,严禁奶瓶、奶头、奶嘴。
5、指导产妇产后饮食、运动、休息,关注产妇精神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心理护理。
6、护士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新生儿,监测并记录新生儿体温、面色、呼吸、吸吮、排便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7、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每床限一人陪护,每次每床限两人探视。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手卫生制度。新生儿所用物品均应经过消毒处理,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
9、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及疾病筛查工作。
10、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宣传科学育儿及产后康复的科学方法。
11、切实做好出院宣教,发放出院指导单,将出院后的产妇及新生儿转入地方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出院后一周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母乳喂养,同时提供母乳喂养热线05***
六、家庭式待产室管理制度
1、为陪伴者讲解分娩知识、告知如何做好陪伴。
2、每次限一位家属陪伴(患有传染病的家属禁止陪伴)。
3、入室需换上专用拖鞋、隔离衣,洗手消毒。
4、陪伴者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
5、进入陪伴室,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遵守陪伴时间。
6、陪伴者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医务人员的正常医疗秩序。
7、充分尊重产妇的自主权、隐私权、知情权,充分肯定产妇在产程中的努力及其丈夫、家属的配合。
8、医护人员的一切操作严格遵照常规。所有检查说明其必要性,并征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有关操作要求家属回避。
七、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实行24小时四班轮换制度,值班人员中途不得离开岗位。2.产房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各种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产房专用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
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设有隔离待产室、隔离产房、普通产房。患有或疑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隔离产房接产。产房应保持清洁,定期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5.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和病情变化。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处理。
6.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产妇年龄、孕产史、孕期检查情况、高危因素、特殊检查阳性体征、胎心、宫缩、产程进展、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产妇心理状况及休息、特殊药物及仪器等,并做好记录。交接完毕后,交班者方可离开。
7.严格执行新生儿交接制度。新生儿娩出后,接产者与产妇确认新生儿性别,台下处理完新生儿后,再次与产妇确认新生儿性别,盖新生儿右脚脚印、佩戴手圈、足圈,做好标识。新生儿回爱婴病房或转儿科,应三方核对,助产士、病房护士、产妇或家属按照交接单逐项共同核对并填写交接单
8.产妇产后在产房观察两小时,新生儿娩出后30分钟内,无特殊情况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宫缩、阴道流血情况、肛门有无坠胀等,接产者与台下人员共同完善病例记录,如:待产记录、产程图、产时记录等,无特殊情况2小时后送回病房,并按产房与病房交接单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9.促进自然分娩,鼓励实施镇痛、无痛分娩,如:导乐分娩、家属
陪伴分娩、镇痛仪使用、药物性镇痛分娩。
八、护理员管理制度
1.在病区护士长、护士的指导下协助从事病人的生活护理。2.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聊天、不擅自离岗。3.工作时间按规定着装,佩戴工号牌。4.对病人态度和蔼、说话客气、使用文明用语。5.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6.发现病人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或护士汇报。
7.爱护公务,不擅自挪取病区物品。
8.各项生活护理均应在护士指导下进行,不得单独为病人进行护理工作。
9.正确处理与病人、病人家属、护士人之间的关系。
九、产房物品管理制度
1.产房常用物品及药品应根据需要量提前申请领取,保留基数,及时补充。
2.医用耗材应经招标后方能进入科室使用,任何人不得私自携带耗材进入产房使用。
3.产房器械、物品除抢救外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需护士长同意,书写借条,标明所借物品明细、借用日期、归还日期,签字后方可外借。可以收费的物品,按患者信息正常收费,不可转嫁患者收费。
4.所有产房器械、物品均应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专人保管,定期清点、保养。
5.正确合理使用各种物品,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损坏。
6.所有物品损坏后,应按类别填写报废单
十、产房库房管理制度
1.为了合理布局库房,保证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制定库房管理制度。
2.专人负责库房的管理,库房卫生的清洁、防潮、、防火管理。3.保证库房的洁净、卫生、通风、避光、防火。库房地面要干燥、无尘、无洞、平整,库房地面、墙壁及库顶应定期清洁、及时维修。
4.物品拆箱后放入,严格执行物品分类、分区存放原则,应标识清楚。保持整齐、有序。
5.加强物品管理,保证物品使用质量。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进出人员。
十一、产房标本管理制度
1.手术医生将标本给家属看后放入病理袋,病理袋需注明病员姓名、病区、床号、标本名称、住院号、病理编号、日期并贴上病理号。
2.手术医生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将病理标本及病理单送入处置室,标本袋内倒入福尔马林(浸泡液要没过标本)并密封标本袋封口,避免固定液外溢。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逐项登记并签名,护士核对无误后在登记本上签名,并将标本放入标本盒内,通知送检人员送检,护士和送检人员共同签字,如夜间不能及时送检应做好交接。
3.胎盘原则上归产妇所有。胎盘去向必须签字,由产妇及护士
在胎盘去向登记本上双签名。胎盘去向:产妇自行带走(产妇有传染性疾病禁止带走)、胎盘病理检查。
4.传染性疾病产妇胎盘的处理:双层黄色无字袋密封,袋外标识产妇姓名、传染性疾病名、日期交相关人员运送,两人双签名。
5.死胎的处理:
1)尸检:医生填写病理申请单及尸检单,尸检单送医务处签字盖章,双层黄色送检袋密封,袋外附尸检单,标识清楚:产妇姓名、住院号、死胎性别、死亡日期。通知太平间工作人员送病理科,在标本处理登记本上双签名。
2)不尸检。死胎与管床医生确认家属放弃尸检后,将死胎放入送检袋密封,袋外标识产妇姓名住院号、死胎性别、死亡日期,通知太平间工作人员运送,在标本处理登记本上双签名。
十二、病区医用冰箱管理制度
1.冰箱要设专人管理,冰箱内仅限保存药品。
2.冰箱内药物分类放置,药品标签清楚,有基数,班班进行清点、检查、登记《医用冰箱清点交接本》。3.冰箱内放置专用温度计,班班查看记录。4.冰箱内药品做到无过期、无受潮、无丢失。
十三、产房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一、产房布局
1.产房入口要符合无菌要求工作人员按规定换洗手衣、裤、鞋后才能进入清洁区域,洁污交替地带要有隔离带。
2.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与区之间设立明显分界标志。
3.各室的要求:产房应需要分设待产室、分娩室和隔离待产分娩室。每一分娩间限一张产床、分娩室只允许设置必要的器械和物品,如产床、无影灯、新生儿辐射台、器械柜、输液架、电源等设施。
二、产房的空气消毒
1.卫生清扫彻底。清洁卫生是空气净化的基础。清洁卫生应以
湿式清扫为宜。每日对各室物品表面,地面进行擦拭,每周进行二次彻底清扫,擦洗干净;地面用水湿拖;墙壁、门窗等均要擦洗干净。
2.空气净化消毒器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并做好记录。
三、无菌操作技术及管理 1.无菌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严防混淆。放置无菌物品的柜橱,每日要清洁消毒。
(2)无菌物品外包装要有消毒标志及有效期。
(3)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保持4小时内有效,并注明使用时间;各种无菌物品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有效期、及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有无漏气,一旦发现应视作有菌物品。
(5)无菌包内应放有灭菌指示卡,打开无菌包时应检查指示卡灭菌效果。达标后方可使用。
四、术后物品处理原则
术后物品处理原则应为先清洗,再灭菌;特殊感染物品按特殊感染手术流程处理。
1.用过的器械,护士进行初步预处理,擦净器械上明显血迹,按手供一体交接流程,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处理后备用。
2.用过的可回收敷料,装入袋内,封闭运送由外包公司集中进行处理。
3.用过的一次性医用物品,按原则分类放置,回收的物品先做初
步消毒回收。不回收的物品,应进行分类,被血液污染的按医用垃圾处理,封闭专人运送至回收站进行焚烧。
五、特殊感染手术的隔离技术 1.注明隔离种类和感染诊断。
2.设专用隔离待产分娩室,室内设备力求简单、实用,并挂“隔离”标志。
3.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避免混乱。手术完毕后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部的清洁消毒。
4.运送患者的推车应铺一条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用过的大单装双层黄色塑料袋运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必要时还应进行灭菌处理。
5.谢绝参观、实习、减少污染源传播扩散机会。6.术后处理:
1)患者所处的环境和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2)凡患者接触过或用过的器皿、台面、地面均应用高效消毒剂洗刷、擦拭、或浸泡消毒后再处理。
3)重复使用的物品,在隔离室内装入黄色塑料袋,并注明标志加封后按双层袋法密闭运送,或送供应室先灭菌再清洗、包装灭菌。
4)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集中于黄色塑料袋内,加封后用双层袋送到焚烧炉或作无害化处理。
5)产床、推车、仪器等设备均应用84消毒液擦拭。
6)术中使用的器具,用高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干净,包裹,灭菌。
7)参与手术人员应在手术室内脱去手术衣、鞋套并装入黄色塑料袋内,更衣后方可离去。
8)一次性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等应装入防水耐刺的利器盒内,密封后送去焚烧处理。
9)若接受手术者为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而医护人员又在手术中不慎被刺伤,应立即在局部挤出血液数滴,用流水冲洗,0.5%碘伏擦拭消毒。除局部采取措施外,.术后应及时做相应体检,如乙型肝炎抗体阴性者,应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六、新生儿感染预防
1.新生儿接触后的仪器设备如:体重秤、辐射台、呼吸囊等均应一用一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擦拭。
2.发现新生儿特殊感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同时组织人员进行相关流程分析、检查并整改。
十四、产房清洁卫生制度
一、日常清洁工作
1、湿式清扫,定时通风换气、空气消毒。
2、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志。
3、产房内地面、桌面、仪器和手术灯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4、隔帘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5、每周星期
一、星期四大扫除,室内空气、家具、用品彻底清洁、消毒。
二、接生前的清洁工作:要保证每次接生前地面、仪器和手术灯表面清洁。
三、连续两台分娩之间:在连续两台分娩之间地面、台面、仪器及其他物体表面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床使用后更换床上一切用品,并擦拭床单位。
四、接生后的清洁工作:每次接生后分娩室要终末消毒,地面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应立即清洁,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拖地。
十五、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三区之间标志明确。人员按要求着装及活动。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产房设待产室、分娩室、隔离待产分娩室。
4.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限制分娩室内人员数量。
5.手术用器械、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符合规范要求。
6.手术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能压力蒸汽灭菌的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或环氧乙烷消毒,禁止浸泡器械。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7.各种敷料包、器械包均用化学胶带封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并监测灭菌效果。
8.无菌物品分类依序放置,标签醒目,每日检查,定期消毒,无潮湿、无霉变、过期现象。
9.已铺置未用的无菌车、盘、保留时间为4小时,4小时后重新灭菌。
10.严格执行清洁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制度。
11.器械车、病人推车每天下午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洗器械水池、水龙头等每周刷洗消毒,污染后随时刷洗消毒。
十六、分娩室空气消毒管理制度
1.室内物品保持清洁、整齐,室内设备仪器放置相对固定,每日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循环通畅。
2.每日开启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开启时机视分娩情况而定,并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上登记开始时间。
3.根据产妇需要调节室温,一般室内温度为25℃,湿度为40%--60%,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注意动作轻柔。
4.控制分娩室人数,减少人员走动,减少术间门开关次数。5.分娩结束后,对分娩间各种设备、仪器等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待所有人员离开,清洁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循环风紫外线消毒30分钟,再关闭并记录关闭时间。
6.每月监督打扫结果,检查后在登记本上记录相关信息。
十七、产房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2、产妇分娩前应进行HBV、HCV、HIV筛查,传染病产妇安置在隔离分娩室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助产,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接送产妇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每次清洁,隔离产妇平车专用,用后消毒。
4、更换的被服不放在地面上,不在产房内、走廊清点脏被服,隔离病人被单、衣物分开处置。
十八、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办理有关出生医学证明手续。
2、医院成立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小组,人员明确,职责分明。实行证、章分离管理,做好证明的领用、保管、发放、报损、补发申请等台帐记录。单位领证凭介绍信到县妇幼保健所购领。不得伪造、变造、倒买、转让、出借和使用非法印制《出生医学证明》,报废证明不得自行销毁,统一交发证单位处理。
3、妇产科医生应在孕妇产前检查时,动员做好新生婴儿起名事宜,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由接产医生填写《出生医学证明》发证申请表。发证人员应详细核对新生儿有关信息及父母身份证件,并将申请书与新生儿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存档,加强微机的养护,保证及时发证,印章管理人员应对证明核对无误后盖章,领证人须在申请单和出生证登记本领证人栏内签字;非本院接产的新生儿,一律不得发放《出生医学证明》。
4、《出生医学证明》存根联应粘贴在产科病历新生儿记录单上,每次领证时应带病历一起送审核对。
5、《出生医学证明》应于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在本院发放,逾期到县妇幼保健所补发。
6、每月3日前上报上月出生医学证明《保健登记台帐》及未发证新生儿抄录表,本单位建立《保健登记台账》纸质档案库;每年10月15日前上报上年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前滨海县《出生医学证明》使用情况年报表及滨海县《出生医学证明》报损登记表(联同报废证上报);每年1月15日前上报上年未发证新生儿登记名册。
7、《出生医学证明》遗失者,凭助产单位出具新生儿出生医学情况的证明、新生儿父母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及计划生育办公室出具的证明、新生儿父母亲的身份证
统一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补发。
8、执行盐城市卫生局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的其它管理规定。
十九、《出生医学证明》补发手续
1、凭分娩医院出具的新生儿相关记录;
2、新生儿父母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是否入户籍的证明;
3、新生儿父母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办公室出具的证明;
5、新生儿父母亲的身份证;
6、统一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领取补发的《出生医学证明》。
7、特殊情形的婴儿出生证补发要求按盐城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二十、孕产妇、围产妇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报告制度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设专人负责本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的资料收集与报告工作。
2、登记凡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包括死产、死胎、新生儿和出生缺陷儿。
3、建立孕产妇死亡登记制度,凡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妇幼保健所,并在一月内将登记表报妇幼保健所。
4、及时与儿科联系,了解转儿科治疗的新生儿情况,并做好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登记;收集本院出生围产儿缺陷、死亡报表。
5、每月8日前完成月报的上报。
6、及时做好出生缺陷、死亡的汇总、补漏、上报工作。
7、具体负责人在报表前必须对上报的所有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实。
8、注意产妇住址、电话的登记,保证准确可靠,便于随访。
9、大力宣传“两筛”工作重要性,提高婴幼儿“两筛率”,对个别拒检者,要求签字留存,拒检单长期保存备查。
第三篇: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医生助产士(师)不得擅离职守。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戴产房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子和工作服。
3、检查产妇前、后要做好手卫生。接产和手术助产按外科洗手法刷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严格观察产程,严格遵守各产程处理常规和助产技术规范。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生,立即处理。
5、严格做好分娩记录的书写。分娩记录由接产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医生、护士、助产士立即据实补记。
6、产妇分娩后与新生儿在产房留置观察二小时,观察情况记入分娩记录。如无异常护送回母婴同室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头交接。
7、胎儿娩出后应由助产士、医师(士)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Apger评分、交母亲看过新生儿、称体重、量身长、打新生儿右足印和母亲大拇指印于新生儿病历上、在新生儿双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及床号的手腕带。
8、执行交接班制度,助产人员做到床头交接。对胎心、产程进展及高危因素进行认真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和签字。
9、所有用品、药品和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更换和完善。
10、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患有或疑似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隔离产房接产,所有物品、器械用双层黄色医疗包装物盛放,密闭运送,物体表面及地面应用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每日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次,每次两小时,接生后及时消毒.1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产房终末消毒处理。
待产室工作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待产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整洁,每日通风换气,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2、待产室设有待产中所必需的用品和急救设备,应有专人保管,设在固定位置,定期检查更换。
3、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4、严格交班制度,特殊病情在交接班本上作出特殊标记,并写好待产过程中的各项记录。
5、有催产素引产者,应有专人守护,定时测量血压、听胎心及观察宫缩情况。
待产室管理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待产室每日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待产室,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2、鼓励产妇下床活动,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及外阴部清洁。
3、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按规定测血压、脉搏、呼吸、听胎心音等,并作好记录。
4、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细菌培养,有传病的产妇应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值班人员应向产妇宣传有关临产时卫生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
分娩室工作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分娩室每日24小时均应有人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2、分娩室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须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必须戴帽子、口罩、换鞋和穿工作服,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
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格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应即时报告上级医师。
5、分娩室必须保持整洁,室温在18-25度。室内经常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每周彻底清洁整理,消毒1次。每次分娩后要整理清洁。擦洗产床,隔离室每次用后彻底消毒。
6、分娩室包括待产室及临产室,根据病情又分列无菌间与隔离间等。
7、接产后,接产人员及时,准备填表写产程,临产,婴儿情况和出生证等。
8、产后留分娩室观察2小时,处理此期非常重要。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故应在待产室观察产妇。不断观察阴道流血量,最好用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并注意子宫收缩。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肌肉注射收缩剂。阴道流血量多时,应测量血压和脉搏。特殊情况即可送回病房
9、新生儿处理完毕,给产妇看后,母婴皮肤接触半小时后送入病房。
电子医嘱核对与处理制度及流程
年7月22日修订
20171、医生下达医嘱后,由行政班助产士认真仔细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是否点备用)。
2、按医嘱的处理原则:先临时、后长期的原则打印(或转抄)处理医嘱。
3、将医嘱的治疗部分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打印(或转抄)执行单给当班助产士,当班助产士必须与行政班助产士共同查对医嘱无误后方可执行。
4、对可疑的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
5、医嘱核对无误后由行政班助产士根据医嘱用麻醉软件为病人计治疗费和用药情况。
6、凡需执行的治疗费和用药,需见医嘱后方可用麻醉软件计费。
7、医嘱执行后,应认真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医生反馈。
8、紧急抢救情况下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按口头医嘱执行与确认制度里的规定执行
交接班制度
1.产房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各项工作准确及时的实施。
2.各班必须按规定时间交接班,接班者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3.交接内容
(1)必交的物品:毒麻、抢救药品、器械及所有用物。(2)床头交接产妇及婴儿情况,接班者必须要听胎心,复查肛诊,测血压及交接患者的所有用物,接班者必须做好接班记录。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交接不清不能离开岗位。
(3)将产妇及婴儿送到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有记录。
(4)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5)交班者应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处理好用过的物品,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待,为下一班备好备种需要物品。
外科手卫生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一、洗手池宜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二、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三、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取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四、洗手方法
(一)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二)取适量的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间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着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五、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六、外科刷手
(一)外科刷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刷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刷手方法与要求:
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取无菌手刷。
3、取适量的清洁剂与手刷毛面上。
4、按三阶段(双手交替)刷手。顺序:指尖、指间、手掌、手背、腕部(环形)、前臂(螺旋形)、肘部、和上臂下1/3(螺旋形),时间是3分钟。
5、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6、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1/3。
(三)外科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min;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七、每季度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一、医务人员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二、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内,包装袋和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三、医务人员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破损、渗液和其他缺陷。
四、盛装医疗废物到达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实严密。
五、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或容器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记和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等。
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等,不得任意取出。
七、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从产房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院内临时贮存室,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天运送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八、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进行过称、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
终去向、经办人等。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在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周围环境,无污染源,与母婴同室相邻,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清洁区设置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污染区内设置办公室、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3、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4、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分娩室。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更换。
5、对患者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要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密闭运送至院医疗垃圾暂放处,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接触每位产妇前,必须用洗手液和消毒液彻底洗手后方可操作。
7、分娩室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湿式清扫,全部物体表面(门、窗、桌、椅、接产台、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秤等)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擦拭。
8、每季度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消毒剂的监测每季度一次。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产房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区域间标示明确。
2、产房工作人员及本科室大夫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方可入内,产妇进入分娩室必须更换专用拖鞋。
3、产房应保持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配备动态空气消毒机,各待产室、分娩室每天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做好记录。温度22-25度,湿度50-60%。每季度做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物表、手的细菌检测应≤5cfu/c㎡,空气培养≤200cfu/c㎡,其结果做好记录。
4、刷手间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洗手液及手消毒液,刷手执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要求,专柜分类放置,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外用3M胶带封口,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有效期一般为7天。
6、持物钳单包装干缸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碘酊、酒精等棉球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物品包一经打开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重新灭菌。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
8、多普勒、胎心监护仪用后擦干耦合剂,干燥存放。氧气湿化瓶使
用无菌蒸馏水,干式保存,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监测浓度;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干放备用;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设备,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或灭菌。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物品表面及各类用具,每日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至少2次。床单位一用一消毒,待产室、分娩室每周大消毒。
10、设专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志,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11、严格限制产房人员数量,控制接产中不必要的人员走动。整个工作流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遵守职业防护原则。
12、产房人员因事外出离开产房时要更换衣服或穿外出衣。
1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确保在密封状态下安全转运。
产房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一)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有序排放,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接触患者的所有诊疗用品均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三)用过的各类无菌包及时送供应室清洗灭菌。
(四)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应一人一用一换,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应分开收集、标识明确。新生儿包被、衣物均高压灭菌。
(五)体温表一人一用,用后用流动水冲净,再浸泡于75%酒精内,冷开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每日更换酒精一次。
(六)清洁用具标识清楚,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用,不得混用。每天使用前后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
(七)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用后立即消毒。
(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九)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隔离产房感染管理制度
(一)用于有传染性疾病产妇的隔离待产、隔离分娩。
(二)穿隔离衣入室,一用一换。
(三)室内物品专用。
(四)必要时戴双层橡胶手套。
(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六)一切物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
溶液混合搅拌,浸泡30分钟后倒入厕所。
(七)一次性用品及胎盘用后分别放入室内双层医疗垃圾容器内,并注明“隔离”;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促进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2017年7月22日修订
1、皮肤接触与早吸吮。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剖宫产的产妇做出应答反应30分钟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母亲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裸体拥抱)至少30分钟;同时帮助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做到早开奶。
2、母婴同室。实行母亲和婴儿24小时同室。如有医疗需要(包括洗澡),每天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3、取消“蜡烛包”。要使用宽松的新生儿服和睡袋。
4、按需哺乳。只要婴儿饥饿或婴儿想吃或母亲乳房胀时就喂,不得限制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时间。
5、开奶前不喂食。除有医学指征外,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禁止喂糖水和其它饮料,产科病房内不得向母亲推荐和销售代乳品。
6、取消奶瓶和人工奶头。产科病房内不得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使用奶瓶和用人工奶头作安慰,不得展示这些物品。
7、产前、产时及产后要适时开展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孕期检查时要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孕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分娩后,医护人员要尽早(不得超过6小时)指导产妇掌握并实施正确的喂奶方法、婴儿含接姿势和挤奶技术。
8、儿科也应设母婴同室病房,保证按需哺乳。或设乳母休息室,供喂乳母亲集中休息,婴儿需要哺乳时进入病室进行哺喂。无条件实行上述两种方式时,可嘱乳母在家挤出乳汁并置冰箱保存,及时送医院
哺喂病儿(用小匙小杯喂),以保持母亲乳汁分泌,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宣教制度
1.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和政策,对全院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2.建立宣教室,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工作,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告诉所有的孕妇及家属。
3.指导母亲正确喂奶姿势,进行正确的挤奶和保持泌乳。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哺乳。
5.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除有医学指征外,不能任何饮料和食品。
6.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新生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7.鼓励按需哺乳,不受哺乳时间及次数限制。8.为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吸入人工奶头。
9.建立母乳喂养的婴儿随访组织,随访时间为4~6个月,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热线电话,及时咨询指导。10.严格执行国际纯洁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第四篇:产房工作制度
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生、助产师(士)、护士不得擅自离开产房。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一般产妇在临产室待产。遇有容易污染或患有传染病的产妇,应送隔离产室。
3.工作人员进入产室,必须穿戴产房专用的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
4.检查产妇后要洗手。接产和手术时常规刷手、泡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5.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立即处理。
6.产房应设有产程所必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留,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7.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音,并做记录、签字。8.产房每周大扫除、封闭消毒一次,并定期做细菌培养,器械每周全部消毒一次。
9.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及时、准确填写产程、分娩经过,新生儿体温单和出生证等记录。
10.产妇生产后留分娩室观察两小时,行早接触、早吸吮,无特殊情况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共同检查核对新生儿性别、手腕标示及产妇情况。
11.婴儿出生后常规进行检查,抱给产妇辩认性别,并系好手条,盖足印,认真核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口罩,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方准入内。
2.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产房、洗手间、待产室每日用1:400消毒灵液擦拭门、窗、桌椅、柜及各种车。地面用1:400消毒灵溶液拖擦,室内每日以三氧消毒机消毒一次,每次1~2小时。每月大搞卫生一次。
4.产包及敷料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每包用3M胶带封口),有效期为一周,一周未用者,重新消毒灭菌后再用。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盛碘酒、酒精瓶,灌肠筒等,每周高压蒸汽消毒一次,无菌镊(钳)以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每两周更换一次。5.用过的接生器械,以清水洗净,擦干泡于第一盘2%戊二醛消毒液30分钟后取出,再浸泡于第二盘消毒液,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后使用,消毒液两周更换一次,手套洗净晾干,擦滑石粉后包装送高压蒸汽灭菌,为患传染病的产妇用过之器械及手套,以1:400消毒液浸泡1小时取出擦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布类用1:400“消毒灵”浸泡1小时消毒,送洗衣房清洗,地面以消毒液消毒。6.每月做空气微生监测一次,空气中细菌总数<500个/m3。
产房用药后观察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一注意”,严密注意用药后反应。
2.备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如安瓿、针剂有无裂痕和超过有效期。3.药品备好后必须经他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过敏试验阴性者,第一次用药时需再次观察局部以及全身有无异常。5.使用毒、麻、剧、限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为保持药物良好效用,溶解后不得放置时间过久。一次用多种药物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7.注射、输液或发口服药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确认无误,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
8.静滴催产素者,首先建立静脉通道,调好滴速后再加入药物,开始滴数为8滴/分,如未达到理想宫缩,则每15~20分钟逐渐开始增加滴速,每次8~10滴,最大滴速不超过45~60滴/分,达有效宫缩时作OCT试验,避免强直宫缩。足月活胎引产,用量最大浓度不超过2%,并注意有专人守护,严密观察。
9.静滴硫酸镁时,注意患者的膝腱反射,预防中毒,若遇中毒时立即应用钙剂。
10.遇抢救患者时,严格配伍禁忆及用药后反应,保留用过抢救药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再弃去。
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一切隐患。
2.夜班和节假日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随时关好门窗。非产房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3.每周检查一次水电开关,做一定期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
4.掌握消防灭火知识,熟练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房栓固定放置,并熟练操作步骤,保证每人能应急使用,消防栓钥匙固定放置,人人皆知火警电话(119)。
5.毒麻药品加锁,交接班专人负责,使用后补充登记。6.贵重仪器定位放置,性能良好,专人保管。7.产房内禁止吸烟、明火、以防发生意外。
8.氧气使用后注意盖安全帽,做到“四防”: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9.高危妊娠及子痫的产妇应专人守护,防止坠床。
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产房属于特殊科室,责任重,风险大,因此应本着“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严格岗位责任制,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严格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1.明确岗位责任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对因责任心不强而造成事故隐患者扣除当月责任人质检基金。2.每周组织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3.每月进行月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4.交接班责任分明,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附:处罚措施
1.对私自换班者(特殊情况除外),要对双方进行罚款,还要在周会上点名批评,造成事故隐患者重罚。
2.院内质量检查中,造成科室奖金被扣除者,由责任 人承担金额的50%,以示处罚。
3.对护理部组织的考试成绩高于95分者,每分奖5元,低于90分者每分罚10元,操作考试100分者奖20元,低于95分者每分罚10元。
交接班制度
1.产房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各项工作准确及时的实施。2.各班必须按规定时间交接班,接班者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3.交接内容
(1)必交的物品:毒麻、抢救药品、器械及所有用物。
(2)床头交接产妇及婴儿情况,接班者必须要听胎心,复查肛诊,测血压及交接患者的所有用物,接班者必须做好接班记录。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交接不清不能离开岗位。
(3)将产妇及婴儿送到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有记录。(4)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5)交班者应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处理好用过的各种物品,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待,为下一班备好各种需要物品。
母乳喂养宣教制度
1.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和政策,对全院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
2.建立宣教室,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工作,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告诉所有的孕妇及家属。
3.指导母亲正确喂奶姿势,进行正确的挤奶和保持泌乳。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哺乳。
5.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除有医学指征外,不给任何饮料和食品。6.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新生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7.鼓励按需哺乳,不受哺乳时间及次数限制。8.不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入人工奶头。
9.建立母乳喂养的婴儿随访组织,随访时间为4~6个月,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热线电话,及时咨询指导。10.严格执行国际纯洁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1.进入产房的高危妊娠产妇,应有专人护理,严密观察产程、宫缩、勤听胎心及各项生命体征。
2.随时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如氯丙嗪、异丙肾、哌替啶、开口器、压舌板等。
3.备好床档,防止产妇坠床。
4.宫口开全后的产妇应有专人守护,不得离开。
隔离产房的处理制度
1.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特殊感染的产妇,必须在隔离产房内接生,防止交叉感染。
2.待产期间用过的物品用过氧乙酸浸泡30~60分钟再交洗衣房消毒洗涤。
3.分娩时所用敷料全部为一次性,使用后焚烧炉焚烧。
4.分娩所用过的器械应浸泡于2000ml/L含氯消毒液内30~60分钟后取出,流水冲净,高压蒸汽灭菌后再行常规处理。
5.产床、地面等用2000mg/L,含氯肖毒液擦拭消毒。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助产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的接产,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3.经常了解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4.经常保持产房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5.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6.负责管理产房的药品器材。
7.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和产后随访。8.指导进修,实习人员。产房助产士(师)职责
1.认真交接班,负责产房的物品交接、清洁、消毒、登记实施。2.检查无菌敷料的消毒日期,保持无菌橱内不放过期物品,包裹符合要求。
3.负责正常产妇接生,并在30分钟内进行母子早接触及早吸吮。协助医师进行以集装箱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难产和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4.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注意保护好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负责产妇及新生儿运回病房。6.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
7.负责手术婴儿接产,并做好各项登记。8.指导实习、进修人员的接产工作。
第五篇:2013产房护理工作制度
产房护理工作制度
(一)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设昼夜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更换手术衣裤、拖鞋、带好口罩、帽子,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产妇进产房后应专人陪护,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
3.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意保护性
医疗制度。接产时,台下配班人员不得擅离产房,应与助产人员密切配合,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的各种药品、敷料和器械。准确记录胎儿、胎盘娩出时间。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
5.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8℃,湿度50%—60%。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留存备查。
6.保证无菌物品无过期,由专人负责,产房应备有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各种器械,物品定位放置、定量保管、陈设规范,各种消毒物品随时检查,按失效期顺序存放,消耗的药品及时整理、消毒及补充,急救器材定期维修、保养。
7.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严格遵守借物手续。
8.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母婴皮肤接触30分钟和早吸吮,产后1小时内开奶。
9.胎儿娩出后,抱给产妇辨认性别,用统一规格的新生儿记录单印脚印和产妇手
拇指印,存入病案保存作鉴别。新生儿左手腕部应佩带统一制作的标志,并记录性别、母亲的姓名。并由巡回助产士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10.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宫缩、宫底高度、出血量、血压等情况,产后观察2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返回病房(母婴同室)。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交接班。
11.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处理。
(二)新生儿查对制度
1、新生儿娩出后巡回助产士立即告知产妇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核对母亲手
圈信息并写上新生儿出生时间与性别。
2、接生者处理脐带后,显示婴儿臀部,使产妇认清性别。
3、巡回助产士给新生儿磅体重、量身长,取手圈写上床号、母亲姓名、性别后,立即系于新生儿左腕与左踝部(男婴用蓝色手圈、女孩用红色手圈),取胸牌填写各项信息后系于新生儿被子外(注意:母亲床号姓名与产妇核对、新生儿性别与接产者核对)
4、新生儿早接触、早开奶后,包好被子放置与产妇靠近的婴儿复苏台上。
5、送至病房前,巡回助产士再次核对手圈、母亲姓名、性别、新生儿分娩记录
单。
6、新生儿随产妇送至病房后,由病房护士接收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记录单所
注各项,与巡回助产士核对手圈、胸牌信息,然后安置于新生儿床上。
(三)产后观察制度
1.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观察2小时,以接产者观察为主,各班合理调整。
2.每30分钟按压子宫1次,观察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并记录,观察膀胧充盈情况,30分钟测血压、脉搏1次,注意产妇主诉。
3.产后1小时内指导产妇完成新生儿早接触及早吸吮。
4.完成产后健康宣教(包括恶露观察、会阴切口的护理、产后小便等安全措施)。
5.如遇产后出血、高血压等需特殊治疗用药的产妇按医嘱延长观察时间,做好相应护理。
6.产妇离开产房时,检查者测血压、脉搏、宫高,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新生儿脐带结扎点是否出血,核对新生儿性别、胸牌、腕带,检查整理病历送产妇回母婴同室病房。
(四)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待产室。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
许方可入室。
2、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衣及外
出鞋。
3、待产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晨晚均要开窗通风30
分钟,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
4、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待产床、门把手,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面2
次。
5、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
6、待产床上的被服一人一用一更换,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
7、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血压计、电子体温计定期清洁、消毒及保养,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
8、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用,定
期消毒。
9、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
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10、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送入隔离产房待产,所有物品应按
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五)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非本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产房。凡参观进修、检查人员需经允许
方可入室。
2、产房工作人员入室时,需换鞋、穿产房工作服、戴帽及口罩。外出时必须穿
外出衣及外出鞋。
3、产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避免室内空气污浊。每日晚间用空气循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消毒时注意关闭门窗。每日用消毒液拖地面2次。
4、保持室内拖鞋清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产妇入室时,需更换专用室内拖鞋。
5、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每天每班检查有效时间;专
人负责每周1次的全区消毒物品检查。产房的器械、产包等物品一用一灭菌。
6、碘伏、酒精每周更换,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每月更换。
7、接生前按规范行外科手消毒,洗手用物一用一灭菌。
8、接生时按规范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9、接生后应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产床,更换产床产垫。
10、新生儿的吸痰管一人一用,新生儿喉镜叶片、面罩使用后,送供应室统一消
毒后保存。
11、每班消毒新生儿抢救台、吸引瓶内胆;氧气湿化瓶在每个孕妇使用后要及时
更换,每日集中送供应室消毒。
12、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按感染
性废物处理。
13、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清洗、悬挂晾干备
用,定期消毒。
14、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5cfu/cm2。
15、对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其他传染病人应在隔离产房分娩,所有物品应按传
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并做好终末消毒。
(六)隔离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隔离产房必须换专用鞋、衣、帽、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隔离。
2、隔离产房环境清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常规每日用空气循
环风消毒机消毒1小时,每台分娩结束均需行空气消毒。每日至少用消毒液拖地二次。
3、助产时按规范操作,胎儿娩出后必须更换手套再处理新生儿。
4、每台分娩结束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所有桌面、治疗车、婴儿秤、无影灯、吸痰器表面及产床并拖地。
5、隔离产房一切物品单独使用,分娩后用过的被服、器械等用双层黄色垃圾袋
收集污物后封口分别送相关部门处理,所有用物尽量选择一次性物品,集中
固定一个污物桶,污物桶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污物后封口贴上标识转运。
6、非产房用品或未消毒之物品器械不得带入隔离产房,室内用物亦不得挪用。
7、隔离产房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使用后立即消
毒,清洗、悬挂晾干备用。
8、每季度对产房空气消毒效果及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监测并保留结果;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5cfu/cm2。
(七)产房交接班制度
1.建立产房交班本,交班者将当班分娩人数、急诊剖宫产人数、危急重产妇、待产妇情况、特殊药、物品使用情况交代书写清楚。
2.晨间由夜班护士报告晚夜间产房治疗、分娩情况
3.交班者清理治疗车、整理待产室、分娩室环境后方可交接。
4.白、晚、夜班助产士交接班时,仔细清点贵重物品、无菌物品、抢救物品、器
械等。接班者先阅读产妇病历,再与交班者认真进行床边交接班,接班者听完胎心,交班者方可离开。
5.每日白班点物者补充日常物品数量,准备好剖宫产物品。
(八)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用。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管理人员每周检查、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
2、产房的急救设备实行五定管理: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急救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
3、急救仪器保持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应及时报
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
4、产房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
(九)陪伴分娩守则与管理制度
陪伴分娩室陪伴人员守则
1、陪伴分娩室可允许孕妇的1名健康家属陪伴分娩,陪伴者可由孕妇的丈夫、母亲或有分娩经验的家属或朋友担任。
2、陪伴者须严格遵守分娩室的消毒隔离制度,以保证母婴的安全。入室须更衣、换鞋,不得随意出入产房或在产房其他地方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孕妇及医务人员的医疗工作。
3、在陪伴过程中,陪伴者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听从医护人员安排,协助医
护人员减轻孕妇的恐惧与焦虑心情,减轻孕妇的痛苦。
4、室内物品不得带离本室,离室前必须物归原处,如有损害须赔偿,不得在产
房内吸烟饮酒。
5、陪伴至孕妇分娩后2h,陪伴者与新生儿、产妇一同离开陪伴分娩室,转至产
后病房。
陪伴分娩室管理制度
1、非产房工作人员及非陪伴家属不得随意进入陪伴分娩室。
2、进入陪伴分娩室家属应先由孕妇或家属提出申请,同意后才能进入分娩室陪
伴。
3、陪伴者入产房时须换鞋、更衣、戴帽。
4、产房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孕妇及其家属,向他们进行分娩及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并帮助孕妇树立分娩及母乳喂养的信心,做好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5、陪伴者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照顾孕妇。
6、陪伴者应遵守产房工作管理制度及清洁、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室内清洁、整
齐和安静。
7、分娩结束后,更换床上用品,并及时对室内进行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