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南宁慰问环卫工人时重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城[2008]34号 【发布日期】2008-02-13 【生效日期】2008-02-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南宁慰问环卫工人时重要讲话的通知
(建城[2008]34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午,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抗灾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南宁市青秀区金浦垃圾中转站,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一线环卫工人,并做了重要讲话。现就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南宁看望慰问环卫工人时与在场的环卫工人一一握手,深情地对他们说:“大家辛苦了!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的清洁环境。环卫工人的劳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广大市民要共同维护城市的良好环境,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总书记关切的问候,真挚的话语,温暖了环卫工人的心。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卫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环卫工人的亲切关怀,进一步为新时期环卫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在继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民生问题,更加注重提高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市容环卫工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现代文明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各级市容环卫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肩负起“清洁城市,造福人民”的光荣使命。
二、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当好“城市美容师”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关心环卫职工,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曾亲切接见过环卫工人,都对环卫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环卫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要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清洁城市,造福人民”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弘扬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不断掌握先进技术,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当好“城市美容师”,为市民创造更加清洁、舒适、安全、优美的人居环境。
三、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环卫职工的社会地位
多年以来,广大环卫职工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无私奉献精神,冬战严寒、夏战酷暑,起早睡晚,忘我工作,为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特别是在这次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关键时期,广大环卫工人发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在抗击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的特殊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尊重。各地环卫主管部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要求,大力宣传环卫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营造在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环卫职工的社会地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环卫职工的作业条件和福利待遇,更加关注和爱护环卫工人,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尽快清除雨雪冰冻灾害时期积存垃圾和冰雪,迎接“两会”的召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灾区军民共同奋战,已经取得了抗灾抢险的决定性胜利。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好清理积存垃圾和冰雪攻坚战,各地市容环卫部门要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克服市容环卫工作量成倍增加,工作难度、强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的困难,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积存垃圾尽快清除清运,并按无害化要求处理,确保道路交通畅通无阻,居住小区环境整洁,防止环境污染,整洁干净地迎接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
五、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开创市容环卫工作新局面
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环卫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多种原因,环卫工作历史欠帐较多,资金投入不足,体制尚未理顺,基本管理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各地环卫主管部门要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契机,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制定政策措施,加大环卫投入,改善作业条件,切实解决环卫行业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要在全社会弘扬环卫职工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宣传,增强广大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社会工作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各地学习贯彻情况,请于2008年3月底前书面报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八年二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在打破平衡比学赶超中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在黔西南州调研时强调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打破平衡比学赶超中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要下决心打破工作上“大家都差不多”、发展结果“你好我好大家好”、使用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有平衡,鼓励创新、鼓励竞争、鼓励争先,奖勤罚懒,制造一种不平衡,让能者上庸者下,促使全省各地在平衡不平衡的转换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谐进步。
7月12日至13日,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深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晴隆县就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进行调研。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陪同调研。
普安县青山工业园区立足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煤电和煤化工等。栗战书、赵克志在详细了解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后指出,产业园区要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始终扭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放松。领导干部要带头招商引资,要敢于突破、敢于担当,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尽快建成投产。
普安县巨高长毛兔养殖基地是该县同对口帮扶城市宁波市开展经济合作的一个新尝试。这里目前养殖种兔1000多只,带动周边农户每年出栏1万多只长毛兔,正在积极探索兔毛、兔肉食品、兔皮加工等。栗战书、赵克志指出,在我省发展特色养殖业前景广阔。他们勉励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在晴隆县沙子镇肥妈食品公司蔬菜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地,听到企业负责人王世丽介绍产品销售供不应求,今年8月底3条新生产线都将竣工投产时,栗战书、赵克志希望企业抢抓机遇,开拓国内外市场,尽快做大做强。
晴隆县海权肉羊加工厂利用该县的优质草场和山羊,投资2亿多元,建设年屠宰加工肉羊120万只的生产线。企业负责人托尼信心十足地表示,要把企业打造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标兵。栗战书、赵克志十分高兴,指出,西南地区有着发展畜牧业的广阔空间,贵州“晴隆模式”则是先导,省委、省政府将大力支持晴隆县和黔西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帮助建设更大规模的优质草场、快速扩大养殖规模,让“晴隆模式”不仅拉动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旗帜。
7月12日晚,栗战书、赵克志听取了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和普安县、晴隆县的工作汇报。
栗战书、赵克志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省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扎实工作。
栗战书、赵克志充分肯定了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认为黔西南各级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艰苦奋斗、长期奋斗,全州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栗战书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贵州工作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我省三个民族自治州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站在了加快发展的新起点上。黔西南州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以往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省委、省政府将认真研究促进三个民族自治州加快发展问题,黔西南州要有志气、有信心在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中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奋发有为、奋勇争先,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栗战书强调,要进一步自我加压、努力在全省形成比、学、赶、超的发展态势。认真查找制约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理清思路、鼓舞士气,着力解决问题、找准路子。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四帮四促、三个建设年等活动,转变作风,苦干实干,努力形成增比进位的局面。通过“比”,进一步明确各级干部肩负的历史责任;通过“比”,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的压力和动力。做到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职责,实现发展压力层层传递,发展动力级级递增。要下决心打破工作上“大家都差不多”、发展结果“你好我好大家好”、使用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有平衡,鼓励创新、鼓励竞争、鼓励争先,奖勤罚懒,制造一种不平衡,让能者上庸者下,促使全省各地在平衡不平衡的转换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谐进步。
栗战书强调,要坚持注重实绩,以发展论英雄,大胆使用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为组织实施好、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提供坚强保证。从全省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发展得不够快、不够好,不是缺乏工作思路,而是缺乏具体的组织,表现为说得多、规划多、思路多、开会多,具体组织实施缺方法、缺力度。主要原因有三个:班子不得力,精神状态不好,工作抓不上去;人才不足、本领不够,想干事,但素质不具备;领导干部没有亲自抓,特别是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工作不熟悉,甚至有害怕畏难情绪。全省上下要以更大的决心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一是以集中换届为契机,选用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谁能干就用谁,不能干就尽快调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善于发现各方面人才,大胆启用有能耐的人,加大延揽人才的力度,以产业为引导、项目为支撑,分门别类、成龙配套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工业经济知识的培训。三是各级领导干部对重大问题、对外招商引资等工作要亲自上手,大胆走出去带头招商引资,敢谈、会谈,不怵、不虚,在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加紧学习并熟悉工业经济。
栗战书强调,黔西南州要进一步调农业产业结构,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之路。要突破特色农产品“有样品,无商品”、生产方式“零敲碎打”的尴尬局面。要在认真研究市场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选准特色产品,多品种、大批量,发展产业基地,引进加工企业,搞产业化经营。
赵克志强调,黔西南州具备很好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有条件、有希望发展得更好更快,为贵州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贵州经济总量小,发展相对滞后,要把总量做大、结构调优,就必须加快发展。没有快,就没有好;没有加速发展,就没有科学发展。黔西南州要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牢固树立更加积极奋进的信心,以创先争优、赶超进位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要发挥优势,以开放促开发,以园区促招商,以民生带发展,以项目引进人才,进一步发动各级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加快发展,把经济总量做大,缩小发展差距。
赵克志强调,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在走出去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同时,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并与当地资源、市场相结合,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千方百计让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要认真学习借鉴“四在农家”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加强指导,通过打造一批示范村,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发生喜人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要注意拓展和加快城市新区建设,以规划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手段,以城市新区作为聚集资源的要素、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扩展思路,放宽眼界,加大新区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做大城市,减少农民中富裕农民。
在晴隆县,赵克志还考察了莲城镇江满草场草地生态畜牧业,对晴隆县积极探索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结合取得的成功经验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加大对退耕还林、种草养畜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富裕起来。在考察光照镇规模纺织制衣厂时,赵克志指出,加工型企业对拉动当地群众就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全力搞好服务,帮助企业搞好劳动力培训、扩大生产等工作。
第三篇: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动员报告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
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全体教师:
2010年2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等陪同下,先后到我省漳州、龙岩、厦门考察工作,同福建广大干部群众、老区人民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重要讲话。2月16日,省委发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提出如下学习贯彻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此次来闽考察,正值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恰逢新春佳节,这充分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对3600多万八闽儿女的亲切关怀。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福建近年来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肯定了福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思路和成效;殷切希望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这些重要讲话精神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并全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信心、开拓进取,进一步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海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不辜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二、精心组织,紧密联系实际,扎实抓好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取得实效
学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按照省委要求,把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开,迅速掀起热潮,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要求
1、要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组织理论学习的中心内容,认真制定学习宣传方案。
2、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在带头学好、学深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本校的学习贯彻,要尽心尽责,真抓实干,一级干给一级看。
3、要通过充分发挥品生课、班队晨会课等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讨论和解读活动,深化对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4、要加强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工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网络、墙报、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的热情和干劲,积极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大家能投身海西,融入海西,奉献海西。
熙春小学党支部 2010、3、3
第四篇: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精神情况汇报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精神情况汇报
营上镇民家中学党支部
2011年7月1日上午,民家中学党支部74名党员在阶梯教室通过电视网络直播认真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实况,聆听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会后,立即组织全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代表、部分老党员、理论工作者开展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专题研讨活动。同时搞好宣传,广泛普及,加强权威解读,引导学习活动深入推进。
8月30日,民家中学党支部要求全校74名党员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赵书记在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认真分析思考,做好本职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管理工作而努力。8月31日上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以座谈会的形式学习讨论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切实抓紧、抓好、抓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用讲话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献身岗位的昂扬斗志,进一步弘扬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大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一、充分认识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总结了我们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对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全校党员和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真正吃透精神,坚决贯彻落实。
二、将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作为当前学习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结合实际,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多学、学好讲话精神,力求学深学透,在深入自学的基础上联系工作实际、本校发展实际,深入思考,把学习1 效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密切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讲话精神为指针,制定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注重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促进我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关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
我校高度重视,把立即组织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学习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并引导广大党员全面准确地领会讲话精神、把握学习重点。要着重学习党的90年发展历史,深刻理解我们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成为新中国各项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着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科学论断;着重学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推动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关键在于落实。
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从思想上根治“庸懒散”、“娇骄暮”,使教学人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是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员意识、教学人员意识,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是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好“岗位大练兵,全面提素质”活动,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努力争当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教学的行家里手,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统一思想认识,围绕中心部署紧抓不放
我校结合学校工作发展规划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意见,真正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党员带学,强化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的中心力量和示范带动作用,把“讲话”作为近一段时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读、学习交流、基层调研等学习活动,切实使党员领导干部学深学透讲话精神,认清认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增强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隐患的思想认识,指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查摆,认清差距,增强使命。
制度化保障,增强系统性。坚持用制度管教学、促学习,以学习组织、学习调研、个人自学、学习考勤、学习档案、经验交流、督查考核、学习通报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为抓手,针对学习贯彻“讲话”情况,定期督查指导,强化制度落实,切实为系统化推进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多渠道推进,实现全覆盖。针对本学校及新型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扎实做好集中学与分散学、抓阵地与抓深化、学习与普九及等方面的结合。还系统学习,突出学习重点,注重学习实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我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利用后勤管理网络平...从实际着眼,提高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学习、领会、把握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这一重点,结合如何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加快转调步伐,深入开展“学习‘讲话’精神、积极创先争优”大讨论、“干部素质提升”、等系列活动,真正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增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关注教师生活、促进学校和谐校园生活,切实把学习经验转化为奋斗目标的工作动力。
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与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本校用“七一”讲话精神指导庆祝建党90周年各项活动深入开展,使广大党员干部集中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进一步夯实了队伍的思想政治基础。一是集中开展党史、党情教育。本校通过讲党课、学党史、唱红歌、重温党的誓词、举办书法绘画展、举办演讲比赛、举办英雄事迹报告会、3 与老同志座谈、访问革命老人、学习革命回忆录、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参观走访革命老区等方式,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七一”讲话精神的理解,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知党情、铭党恩、跟党走。同时组织开展“读一本党的理论著作”活动,二是大力锤炼服务为民的工作作风。本校普遍开展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作风建设等主题活动,培养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加深教师的认识和理解,为全国工商系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重要基地。
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与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以党的建设的新成效促进各项工作。学校将创先争优作为落实“七一”讲话精神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抓手,把创先争优工作持续推向深入。一是立足学校职能,深入开展满意教育、满意学校、满意教师的创建活动。学校以“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人民群众需要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标准,大力开展争创满意教育、满意学校、满意教师活动。
营上镇民家中学党支部
2011年8月31日
第五篇: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2011年教师节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2011年教师节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
前言
今年的教师节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教师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实地考察学校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温家宝总理赴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考察听课,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做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重要报告。李长春同志出席《美丽心灵——献给老师的歌》大型主题晚会,为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同志出席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主持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鼓舞人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国教育系统的首要任
务。
请学院各办公室、系、部、中心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抓好落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鼓舞干劲,以实际行动为学院各项工作在“十二
五”期间取得新的成果做出贡献。
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
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9月9日上午来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实地考察学校工作,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他勉励同学们勤动脑、勤动手,使自己的素质更加全面,为将来成为国家建设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总书记牵挂着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学生,专门到一个宿舍看望。在宿舍门口,1名藏族学生向胡爷爷献上洁白的哈达。胡锦涛同这个宿舍的西藏学生坐在一起,关切地询问:在北京生活习惯吗?学习能不能跟得上?同学之间相处得好吗?„„胡锦涛语重心长地对西藏学生说,中央安排西藏中学生到内地上学,是关心西藏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希望你们珍惜难得机遇,勤奋刻苦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将来为
建设西藏、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在教学楼一层大厅,胡锦涛亲切接见了学校教师代表。总书记动情地说:“长期以来,各位老师献身教育事业,勤勉工作,默默奉献,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感谢大家,向你们表
示崇高的敬意!”
胡锦涛指出,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希望广大教师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师德修养,钻研教学业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温家宝同志报告原文
8月28日,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提前向各位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广大老师们表示崇高敬意。这里,我就农村教育发展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
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无论是美国的“教育平权运动”,还是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以及南美、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都是为了在广大农村和社区普及文化、卫生、科学知识,保障社会底层民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上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新村运动”,首要任务也是教育农民,即加强农民的启蒙教育与文化技术教育。发达国家早已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仍然十分重视在农村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美国至今还认为,乡村教育对美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要加大力
度促进美国乡村教育发展。
中国有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如果农村教育跟不上,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
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
近代以来,我国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吾国虽自号文物之邦,男子教育,不及十分之六,女子教育,不及十分之三,其中有志无力者,颇不乏人。其故在何?国家教育不能普及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亲自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他指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一批教育界人士在河北、江苏、四川等地发起乡村教育运动,倡导“教育救国”。晏阳初先生提出“除文盲,作新民”,在河北推出“定县模式”,在四川建立乡村建设学院。这些教育先辈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躬身实践、终身投入、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49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经过几次大规模扫盲,至1964年,先后有一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到本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我国终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农村新生文盲。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臵,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还未达标,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还很低,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必须增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克服困难,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
二、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总量问题,也就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城市形成很大反差。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们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2000万人,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各地搞的“寄宿制”、“代管家长制”、“亲情沟通平台”等都是有效措施。但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也不平衡;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留守女童更需特殊关注等新问题不断产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配齐、配好生活和心理教师以及必要的管理人员,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鼓励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托管中心”等关爱活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总之,要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两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更好
地融入输入地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是办好寄宿制学校和村教学点。我们抓寄宿制学校已经有些年头,从实践看效果很好,有利于集中使用教育资源,也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这项工作既要常抓不懈,又要因地制宜。总的看,投入要逐步加大,规模要适当扩大,水平要尽快提高。关于村教学点的问题,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如果因为学校撤并、上学路途遥远而使孩子们辍学,那与我们的政策方针是背道而驰的。世界各国都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学校,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如果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孩子确有需求,有的村教学点还是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这件事在山区、边远地区、牧区尤为重要。
第二,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不少农村高中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还比较普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等明显赶不上城市;办学经费紧张,“吃饭靠财政、运转靠收费、建设靠举债”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办学模式趋同,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千校一面”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突出,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大。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一要支持农村地区,特别是“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及水平,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使其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二要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制定普通高中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提高财政预算拨款占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比例。要将普通高中学校债务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范围,统筹研究解决。三要推动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升学的倾向,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
展需要。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就业的教育。学一门技能、增加就业能力对许多农村孩子来说,既是迫切要求,也是现实选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薄弱、资源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和免学费政策有待完善,许多民族地区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仍有困难。这方面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尽快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二是建设好一批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国家将利用国债资金,支持各地根据需要改扩建符合标准的农村职业学校。三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专业设臵、课程体系、评价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是大力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新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吸引和保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
专业任教。
第三,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有利于消除贫困、减少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为每个儿童提供良好的人生开端,是关乎教育公平、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大工程,也是影响未来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大问题。但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财政投入不足,办园条件较差,师资队伍不健全,农村地区“入园难”比城市更加突出。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发展的最薄弱环节。不久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国家将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大规模增加资金投入,并带动地方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关键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财政增加投入、家庭合理分担,加快构建一个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符合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队伍,使广大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个难题。农村教育的质量不仅直接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也是实现全民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当前,农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滞后,教育质量整体不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推进困难;教育资源配臵总体上短缺,难以支撑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国家规定的课程难以全面落实;教学改革滞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应试教育倾向很严重。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尤为迫切。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既要靠改善办学条件,又要靠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相比而言,教育教学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我们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学校制度等由来已久,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改变起来绝非易事,也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但要想提高教育质量,不改革肯定是不行的。我提出三个问题与大家探讨:一是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这方面,无论是在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大有文章可做。怎么改?要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也就是要搞“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要搞“全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在激烈的升学竞争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在全社会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人都应成为有用之才。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二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它像“指挥棒”一样引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想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三是倡导教育家办学。中小学校的校长,是办学的“领头羊”。过去像张伯苓等都是教育家当中小学校长。现在,一些人把“校长”当作“官”来当,讲究级别待遇,这种倾向必须改变。只有把中小学校长们都培养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大有希望。
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投入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要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重点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而农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农村教育投入方面,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较大幅度增加投入总量。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同时,要优化投入结构,重点向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薄弱环节倾斜。要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学生人均经费的差距,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的差距。要继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帮扶,不让一名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实施最好的管理,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二是完善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臵,提高投入绩效。办教育尤其是办农村教育,既要舍得花钱,又要想办法把钱花好。不把投入机制问题解决好,再多的钱也是不够的。近些年来,我们搞了不少教育方面的工程,效果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有的地方漂亮的中小学新校舍刚建成,但生源却没有了或不够了。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大的方向是中央政府要逐步减少各类专项性教育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教育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支配教育经费更大的自主权。当然,教育投入仍然放在教育的大盘子里,而不能挪作他用。对现有的一些专项资金要加以整合,统筹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三是加强城乡统筹。要充分考虑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等新形势、新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学校的布局和班级规模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地域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设臵,不搞“一刀切”。既不能出现农村孩子每天跑十几里地上学的情况,也要防止县城、中心镇学校“生满为患”,出现上百人的“大班”。总之,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要整合,学校布局要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在资源配臵上的差异,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积
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
五、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该看到,农村义务教育从过去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向“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县财政比较困难,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能及时拨付到位,造成农村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对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对于义务教育达不到省级统一标准的财政困难县,省级财政要负责资金补助和统筹平衡。中央财政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一步,加快探索建立“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二是切实增加学校办学活力。要逐步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政策指导、规划、拨款、信息服务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三是改进教育编制管理。教育编制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合理配臵教师资源的基本管理制度。现在,一些地方农村小学反映教师缺乏,一些文体类、科学类、信息技术类课程往往因为没有教师而开不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编制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教育编制是按照“生师比”来确定的,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生源下降较快、成班率较低的背景下,编制管理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办法,可以将“生师比”与“班师比”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总之,编制管理要保证农村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因缺教师而使教学内容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四是支持农村民办教育发展。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减轻政府压力,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办学质量提高。目前我国农村民办教育发展尤为滞后,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办教育不可能是政府大包大揽。像在农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领域,民办教育其实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有自身优势。各级政府要为城乡民办教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民办教育在设立、招生、证书发放、财政补助、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一视同仁,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民办教育也应该是教育家办学,真正致力于教育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六、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些较为偏僻的乡村,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支柱,还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的手里。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农村教师的成长。近年来,我们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一是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二是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三是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四是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据调查,绩效工资实施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明显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五是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2010年以来,中央投入20亿元,建设周转宿舍4万套。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举措,农村教师队伍
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我们也要看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待遇还有待改善,教师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一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重点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和长远发展。二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师培训,特别要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三要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四要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轮岗交流。五要鼓励各地建立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抓好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和农村教师臵换脱产培训。六要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严格按照编制正常补充合格的新教师,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健全农村教师正常退出机制,解决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七要完善激励机制。国务院很快将作出部署,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价值的承认,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
教育的重要举措。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关键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政府务必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件紧迫的大事来抓,千方百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有发展、受尊重。必须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关心农村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农村教师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倾斜,完善津补贴标准。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乡村教师的工作岗位既平凡又崇高,献身这种事业的人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我希望各位老师一定要珍惜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无私奉献。农村教育事业是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善举,不仅神圣而光荣,而且是大有可为的。人民教师应该把塑造人的灵魂、献身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一盏明灯,心甘情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要满怀爱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爱为师之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在教育这片沃野上,是老师的爱点燃了前行的灯盏,照亮了学生的心。当好一名农村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孩子。要“以爱育爱”,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纯洁、正直、善良的心,这比灌输具体的知识更重要。每一位教师都应把学生当朋友、当亲人,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博大无私的爱与宽容献给学生。农村教师要特别注意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让农村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第三,要提高素质。“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孩子们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知识和信息来源不如城里那么丰富多样,教师更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处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这就要求各位农村教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从书本中、群众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贡献给祖国的花朵。不仅要注重言教,还要注重身教,做到德艺双馨,为人师表,“既美其道,又慎其行”,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影响学生的品行,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赢得
全社会的尊重。
第四,要教书育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教会学生求知,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往往是自己的梦想和全家的期望,但不应该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农村教育中尤其应该鼓励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民、热爱亲人,有志于承担起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这项重大而光荣的历史责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农村所有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上好学,都能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系温家宝总理2011年8月28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李长春同志讲话精神
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观看为庆祝2011年教师节录制的大型主题晚会《美丽心灵——献给老师的歌》,并为201
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
李长春向获奖教师表示热烈祝贺,他勉励广大教师以先进楷模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敬业奉献中使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
称号绽放出时代风采。
刘延东同志讲话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8日在京出席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向获奖教师表示祝贺,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教师节的问候。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发挥名师的教学示范、科研模范和学风典范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刘延东说,教学名师是高校宝贵的财富,你们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染青年学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名师的示范引领下,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巩固,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名教授、名专家走上讲台为
大学生授课,得到了普遍赞誉。
刘延东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她希望广大教师把高尚师德当作为师之根,始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做爱岗敬业的楷模。把教书育人当作为师之本,扎根教学一线,热爱三尺讲台,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陶冶学生情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开拓创新当作为师之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强化实践育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世界眼光当作为师之需,着眼世界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掌握和传播科技文化发展最新成果,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竞争力,做中外人文交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刘延东强调,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继续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她号召广大教师要向名师学习,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书育人,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
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教党„2011‟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今年的教师节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教师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实地考察学校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温家宝总理赴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考察听课,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做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重要报告。李长春同志出席《美丽心灵——献给老师的歌》大型主题晚会,为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同志出席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主持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鼓舞人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国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抓好落实。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农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全面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指明了方向。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讲话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紧密结合,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贯彻方案。要采取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使广大师生员工全面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学习在前、贯彻在前、落实在前。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开
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下一步,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教育规划纲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抓紧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下大力气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和关心特殊群体教育,落实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国家助学制度,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中小学校车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强政策协调,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将改革引向深入。要精心实施重大发展项目,坚持雪中送炭、“补短板”,加强教育事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要以保障落实为重点,完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切实改进政风、行风和学风,深化政务、校务公开,建立重点督办工作通报制度、公告制度,确保中央重大教育
政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老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广大教师要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重点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加大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大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队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件紧迫的大事来抓,落实和完善农村教师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对长期在农村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进一步实行倾斜政策,让广大农村的教师留得住、有发展、受尊
重。
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扩大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统一的中小学职务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定期轮岗交流,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
四、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要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感人事迹,继续组织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巡讲等活动,为广大教师树立可敬、可学、可鉴的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发挥名师的教学师范、科研楷模和学风典范作用,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要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有效措施,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思路、举措和成绩、经验,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先进典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