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歌颂工人
声没有住
灯没有熄
四壁峭立我站在坑底
是谁出淤泥而不染
不见我浑身上下尽是淤泥
看吧
水枪和泥浆泵
是我的武器
发疯似的喷射
玩命似的倒吸
我的对面只有烂泥
在这里
这里,太阳是不容易理解的河流很臭,而且很没意思
即使偶尔它变得不臭,或不那么臭
市民脸上有一张巨大的空白
尤其当迎面走来的时候
有钱人多辛苦
买保险,按按钮,飞来飞去
在这里,钞票、运气和力气是有用的在这里怨气是没有用的围墙太高,里面全是肮脏,全是痛苦
每天每天,神经拉紧了又崩断
广场中央和四周围种满鲜花
以及不知道给谁看的草地
每天每天,它们,跟我们一样地需要洒水
大哥,这时在火车站的窗口行骗
二哥刚撬开谁家的房门
三哥年前结婚了,生下一个黑孩子
四哥在那边砖房里输掉最后十块钱
五哥被保安轰出来,从很远的地方朝他们骂娘,吐唾沫
六哥的工资拖欠了多少个月
(这没用的,唉声叹气的老实人)?
夜里他们喝酒……没有明天
街道越来越宽,越来越亮
西装越来越便宜,还附送领带
那让人绝望的,超市里堆得满满的货架啊 而在你掉头不看的,灰暗的角落里
好日子像一阵阵冷风,追逐穷人的风
大姐一年要上三百六十五天班
二姐不哭,虽然刚被机器轧断了手指
三姐会读书写字,那又怎么样?
四姐跟了个有钱人,过得还不坏
最小的姊妹俩就不说了吧
一个站在街对面,不知道做什么
另一个早已没了下落
在这里只有太阳是不那么粗暴的在宿舍楼和厂房之间
只有雨和雪是不那么冷酷的在废墟和工地之间
有人在电视上唱歌,不停地
笑,笑了又笑,还拍手
有人跟着笑,好像很好笑似的…… 而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活下去
一点不奇怪的是今年冬天会这么冷
就像我们家乡,那撂荒的一望无垠的土地……
锤 子
黑马
锤子永远不懂温柔
用一生去练习顽强
它告诉自己:
好金属就藏在最坚硬的石头里
一经敲击,汗水飞溅
握紧的心思便将阳光凿响
寻找成为生命里不息的歌唱
“铛铛、铛铛……”
锤子一生之中最美丽的语言
一台机器老了
郝茂军
一台机器老了
它会不听话 它会 用我们还不习惯的脾气
来对待我们
但它是无辜的就像我的祖父
什么也干不了也聋了哑了瘫了
眼睛里的怒火燃烧着每一个人
仿若一切是我们的过错
他的沉默
其实是更大的对峙
我的父亲和我 在漫长的时光里
小心翼翼地喂他的饭和活着的信心
一台机器老了
更为棘心的不是机器的本身
是我们对自己的习惯产生了怀疑
一台机器终会老的包括你我的躯体
静下心来想一想
没有一个人愿意一台机器出现毛病
哪怕我们用不着它了
让它完好无损地呆在那儿
我们的心情会坦然而舒畅
我的祖父早已成为时光的过去
在我的一些记忆里偶尔地活着
离心机为什么背叛
绳子
它一直被忽略 一直被变频器
控制 它突然排出一连串的气体
象一个人嘿嘿笑几声
然后变成什么也不干的懒汉
我怀疑它是个阴险的家伙
我怀疑它懂得政治
现在它的外壳灼热有思想发烧的征兆
电工皱着眉 连续熬夜 眼睛红肿
手拿测量仪 他小心翼翼 呵欠连连
一屁股栽在椅子上
他将电闸合上 拉下 合上 拉下
他眨眨眼睛开心地说
“我得睡觉” 离心机肯定又多了个同谋
整条生产线都在哗变
它不动声色 它一言不发
现在谁也不敢小瞧它
它切下一截时间 象一位领袖
细细咀嚼一块黑面包
钢铁交响乐(选九)
吴兰保
一
和钢铁在一起
感受交响乐的悲壮
并不凄凉
二
清风从四面来
吹拂诗句
我听到
钢铁的音符
在里面
回荡
三
作为一个轧钢工人
每天都和
钢铁的交响
连成一体
没有分开
五
像一根草样
扎根这一片土地
像一朵云样
拥抱这一片蓝天
虽然它贫瘠
六
钢铁
是一幅巨图
十三亿份之一的我同样肩负
这一份重担
享受这一份
鞭策鼓舞
七
钢铁融去悲伤
九
一条手臂
织在钢铁里
成为永远的回忆
一腔热血
洒在钢铁里
飞出迷人的旋律
他们是钢铁交响乐里
最动人之处
想起他们
这些因工致伤残亡的人
我的诗行
就热泪如注
十一
在钢铁上
接近蓝天
因为钢铁的高度
在钢铁上
相思回忆
因为五千年的艰辛
漫长的道路
十三
父亲为钢铁
献出了一切
我接替父亲的岗位
来自远远的乡村
钢铁是父亲的荣耀
我的一座里程碑
我用坚实的步伐经过它
跨向另一个世纪——
融为钢铁交响上
一种力
一种磅礴
一种喧腾
一种光辉------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也始终是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体。随着文学题材主题的不断丰富多采,普通劳动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已经从“文革”前的“主角”变得多少有些边缘化。在我国,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他们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理应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实际上,也仍然有一些作家怀着对劳动人民深深的理解和热爱,努力地写出一些表现劳动者主题、对普通读者具有吸引力的好作品。
评论家曾镇南认为,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劳动和劳动人民一直是进步的作家所关注的描写对象,对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切的同情和对劳动者优秀品质的敬重和赞美,对他们所创作的丰功伟绩的歌颂,在我们的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的作品的基本主题是:作为新人类的组织者的社会主义劳动,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劳动的组织者的新人类。”他还说:“我们应当选取劳动作为我们书中的主要英雄。”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思想,在全国范围里得到了贯彻和实践,以劳动为主题、劳动者为描写对象的新的人民文艺繁荣发展起来了。仅以最富有时代特征的工业题材的小说来看,虽然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也留下了许多被历史记住的作品。把毕生的才华和精力贡献给描写工人阶级的崇高事业的作家是草明,他在1948年就出版了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以新的历史观点来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原动力》。解放后,他又创作了《火车头》、《乘风破浪》等著名长篇小说。五六十年代,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比较有影响的还有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艾芜的《百炼成钢》,雷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林》,艾明之的《不疲倦的斗争》、《浮沉》,萧军的《五月的矿山》,罗丹的《风雨的黎明》,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等。其中艾芜的《百炼成钢》和艾明之的《浮沉》,艺术成就较高,产生了国际的影响。五六十年代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工人作家,他们以写中短篇为主,其中产生广泛影响的有胡万春、唐克新、费礼文、陆俊超、万国儒等。还有一些著名作家,也写了不少优秀的工业题材小说,其中以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最为有名。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还有,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杨朔的《锦绣山河》、《三千里江山》,徐怀中的《地上的长虹》,陆文夫的《葛师傅》、《荣誉》、《二遇周泰》等。
新时期文学中,工业题材的创作和改革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呈现了新的时代风貌和艺术光彩。名作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拜年》,孙少山的《八百米深处》,陈建功的《丹凤眼》,邵华的《浪涛滚滚》,当然,描写劳动者的作品题材不限于工业,体裁也不局限于小说,还有不少留在人民口碑中的好作品。如描写军垦战士劳动的林予的《雁飞塞北》,从维熙的《北国草》,碧野的《阳光灿烂照天山》。描写农村劳动者的赵树理的《套不住的手》,反映新的劳动观念的王愿坚的《普通劳动者》。有“石油诗人”之称的李季的大量歌颂石油工人的诗歌,也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曾镇南说:“近年来写得比较好的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就我个人浏览所及,有上海作家殷慧芬的《汽车城》,湖南作家向本贵的《遍地黄金》,湖北作家蒋杏的《走进夏天》。中短篇小说较有影响的有谈歌的《大厂》,陈冲的《厂长今年26》等。新时期以来写得好的工业题材的作品少了,流行的畅销书都是都市的,情感的。作为文学评论工作者,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描写劳动者的作品,把劳动者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反映在我们的创作中。”
劳动是文学永恒而高尚的主题之一。劳动者的处境和命运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一向关注的焦点,古代就有白居易的《卖炭翁》,国外作家有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等等。劳动者在生存发展中产生的感情,也是人类最普通的感情,他们应该成为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主题。而关注劳动人民是作家的天职。程树榛的《钢铁巨人》在60年代引起极大的反响,那时他才20多岁。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后来又担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始终利用一切机会感受、接触生活,和劳动者保持密切的联系。除游记随笔外,他的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基本都是工业题材的作品,即使他写过一篇大学生时代的作品,也来自他上工业大学时的感受。他说:“所有的作品与生活经历有关。我在工厂待了26年,整个青春岁月贡献给工业战线,构成我的创作基调。我的作品离不开工业,我对工厂的工人、知识分子,都比较有深刻的感受和深厚的感情。我是尊敬这些劳动者的。他们是生活的主人,也应该成为文学作品的主人。”
为什么五六十年代涌现出那么多反映工业题材的好作品,现在却少了?程树榛认为,那时候作家不多,作品也不多,但是十年磨一剑,很见功底。现在生活丰富多彩,作家又来自不同的生活层面,对生活的观察不像过去那么直接、单纯。另一个原因,现在的作家对生活不够深入,没有切肤之痛。更确切说,没在生活中摸爬滚打,所以艺术感染力不够深刻。还有个别作家急功近利,搞急就章,有的写出来当时好看,但看完就被忘却了。程树榛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应该产生能够深刻反映时代、反映历史的作品,能够给人更多回味的作品。对一个作家来说,一方面要在艺术上不断深入学习,一方面一刻都不能脱离生活,对生活不能太淡漠,对人民,特别是生活在第一线的劳动人民要充满热情。
城市到处充满诱惑和浮躁,很少有人能安静下来。而殷慧芬写《汽车城》,真正“沉”在工厂,搜集的素材有几百万字。这部凝聚了殷慧芬多年心血的作品在2001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在此之前她的创作也都是工厂题材,她早期的作品,描写工人的人生悲欢、喜怒哀乐,丰富了原先较为单一的工人题材的作品,反映了工人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她在汽车行业待了很多年,后来从事专业创作,但一直与工人们保持联系,他们的任何动作、想法,她都把握得很准,她觉得自己跟工人是心心相通的。她说:“我写小说当然不去表现技术领域,但偶尔一个人说到某句话会用到。仅仅是为了一句话,也许我要看几百万字的东西,等于要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汽车这个行业像大海,一般地采访根本无法深入,而小说要写人的灵魂,写内在的东西,只能去接触,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和工人成为朋友,才能了解到最深层的东西。”工人们守着机床过日子的生活方式从5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他们为社会创造财富,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岗位有一天会失去。这种生活方式在改革浪潮中受到冲击,但还是有很多内涵可以挖掘。殷慧芬说:“文学不是猎奇,而是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雪村《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都是以贫民的视角,才打动了人心。我觉得好的作品,最起码要关注心灵。当前关注劳动者的作品相对来说少了点。作为作家,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对劳动者的关注,对准劳动者的心灵。如果带着慈善的目光去浮光掠影地写,就不会打动人。”
殷慧芬最近刚刚完成一部长篇,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一回,她关注的是年轻人,写城市变革中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变化。她认为写作上海市民阶层和工厂题材,两者是有关联的。因为上海是最早诞生产业工人的城市。对城市来说,每个人都是劳动者,是传统观念上类似工业文明初期的劳动者,而不是E时代的劳动者。城市最基本的力量不是成功人士,城市的灵魂也不是建立在高楼大厦上,否则城市都将千篇一律。城市有自己的个性,大多数的人群决定了城市的个性,他们是城市最基础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光炜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他认为,解放以后,劳动者形象在当代中国文学中被重构,有赖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人农民开始被叙事为历史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翁;二是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工人农民扮演主要角色。在此情况下,工业题材和农业题材取代其他题材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题材,就在历史的必然之中。农业题材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40年代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但是这些作品在阐释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必然性趋势的同时,又多多少少保留着对农民落后性格的刻画。到五六十年代,这种状况逐步被柳青的《创业史》等作品所改变。他们笔下不仅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而且这些先进人物在经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强调;到了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上述倾向又被强化到了不很真实的地步。程光炜认为,比较而言,工业题材不如农业题材的创作成就突出,但它的一些特点也值得注意:为了表现工人阶级在新时代的成长,新时代与旧时代,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相对立的叙事模式被确立起来。例如胡万春的短篇小说《骨肉》、《家庭问题》等。长篇小说领域也有好作品,如萧军的《五月的矿山》,雷加的《春天到了鸭绿江》,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草明的《乘风破浪》等。这几部长篇集中反映了大规模工业生产背景下工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它显示出,一方面大规模和劳动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需要工人农民发挥特殊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对他们豪迈气概和宽广胸怀的艺术表现又是对这一历史主体身份的形象确认。
但五六十年代劳动者形象的塑造,也存在认识的误区,其表现是,人为地把知识分子从劳动者形象中剥离出来,有些作品甚至把知识分子置于工人农民忘我劳动和献身精神的对立面。我们注意到,90年代后,由于市场经济越来越具有支配的作用,劳动者形象又出现了另一种的“反复”。具体地说,他们开始由中心滑向边缘。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中,主人公本来是一位产业工人,在作品里他却被排斥在了生活之外。当他试图重新寻找人生的位置时,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电影《漂亮妈妈》也是一个例子。值得深思的是,下岗工人“漂亮妈妈”不再是社会羡慕的角色,而成了一个被同情的对象。程光炜说:"劳动者形象在文艺作品中的失落应该说与社会结构的大调整有极大关系。这种调整使得传统的第一产业被新兴的第三产业迅速取代,而作为第一产业主体的工人农民势必会出现社会位置的上述错位。表面上看,劳动者的形象受到了损害,实际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反思五六十年代文学,重新和全面地认识劳动者形象的历史契机。它进一步提示我们,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的步子必然会逐渐加快。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劳动者开始向现代的劳动者大面积地转化。劳动者这一巨大的群体,不仅包括了工人和农民,还包括了公务员、知识分子、白领和其他更广泛的劳动阶层。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知识和未来的发展眼光重新界定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者,并给予其比较客观的定位。
劳动者这一巨大的群体,不仅包括了工人和农民,还包括了公务员、知识分子、白领和其它更广泛的劳动阶层。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知识和未来的发展眼光重新界定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者,并给予其比较客观的定位。(中华读书报)
第二篇:工人子女学校歌颂母亲征文竞赛试卷(精选)
工人子女学校歌颂母亲征文竞赛试卷
文题:妈妈的眼睛
提示:妈妈的眼睛饱含爱意,有时妈妈的眼睛里饱含着慈祥的爱,有时妈妈的眼睛里饱含着严厉的爱,有时妈妈的眼睛里饱含着鼓励的爱。。。无论是那种爱,我都永远难忘。请你联系自己的感受,抓住一两件具体事例进行记叙。
要求:
1、以“写母亲,颂母恩”为主题。
2、事例生动具体,字数在350----500字左右。
3、文中写到姓名一律以小张、小王等代替,班级以三(1)、四
(1)、五(1)、六(1)代替。
第三篇:歌颂电力工人的诗歌
篇一:致电力工人
你用线作笔
将十八岁的梦画在电杆上
站成风景
你用地作纸
将青春的诗写在悬崖峭壁上
让音韵和清风飞翔
你用血作墨
将滚滚的热流通过万水千山
谱出永恒不变的歌:
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
篇二:爱的奉献——致抗冰抢险的电力人
那苦苦的追求
那久久的期待
那火一般的激情
那如痴如醉的爱
经过日日夜夜的奋战
带着
人们的期盼
亲人的祝福
终于迎来了光明
于是,心与心因碰撞而共鸣
血与血因摩擦而燃烧
发电机洋溢着爱的风采
电力人饱噙着自豪的热泪
篇三:沐浴夜色——电力工人赞歌
即使在深夜一点
我们的脚步也不会停息
整个城市刚刚尘埃落定
静的好像在等待一根针的坠落
睁开熟睡的眼睛
迎着月光
走在漆黑的路上
滋味就是品尝时滋滋的味道
班前会
巡检
点检
监盘
算表
电话这头
电话那头
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依然面带微笑
只要能让你安然入睡
我愿意守护着点点星辉
篇四:电力工人赞歌
当我们在享受电带来方便的时候
别忘了
有这么一批工人
他们来自农村
不愿意称他们为农民工
他们是真正的建设者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长年漂泊在外
他们与大山为伍
他们与风雨为伴
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多么的光荣
他们追求的是自由与快乐
他们豪迈的气概与憨厚的笑脸
会将你感染
他们少的可怜的工钱
会让你心酸
曾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谁也想不到
竟是痛快的喝一次酒
我哭了
时刻面临危险有兄弟们呐
你们的愿望无法实现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这个新时代
是你们
祖国的建设者
祝你们平安
篇五:电力工人之歌
背负起百姓的希冀
采一缕晨阳的曦晖
走向人家
走向绿野
走向戈壁
攀着云梯
把忠诚写在人间
顺着铮亮的平行线
将动人的五线谱画在天宇
无论白天黑夜
无论严寒酷暑
无论风霜雨雪
为了千家万户
为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默默奉献
坚忍不拔
敦厚朴实
是你们的写照
哦,电力工人
我的兄弟姐妹
——光明的使者
动能的守护神
我该用怎样的方式来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来表白内心的敬仰
我知道
无论怎样的语言讴歌
在你们面前都显得苍白
那就允许我让我写下这肤浅的诗句
算作
算作一份心意
一点感激
一丝慰藉
篇六:写给青藏电力联网的电工们
你把电路架设在云里
雷电演示你的奇迹
如果我是清风一缕
一定爽透你的大汗淋漓
如果我是一片白云
一定带去你对亲人的情思
我是你随手甩下的一滴星光
想照亮西藏孩子的梦
从课本里飞起
我是你肩膀上抖落的雪花
想滋润你脚下那片麦地
与提灌的河水融汇一起
我是你焊枪飞溅的一朵小焊花
想把飞天的梦无缝焊接
与嫦娥一起展翼
想起倒在南国雪地的兄弟
我是长挂在你脸上的那滴眼泪
把思念深藏在心里
更多热门诗歌推荐关注:
1.歌颂和谐社会诗歌
2.歌颂护士的经典诗歌
3.赞美记者的诗歌
4.关于歌颂老师的诗歌
5.关于歌颂祖国的现代诗15首
6.好听的赞美诗歌
7.赞美记者的诗歌
8.献给医务工作者的诗歌
第四篇:歌颂老师
2010年11月1日,是我们的中学班主任吴老师进入人生金秋岁月70寿辰的日子。吴老师生日的前夕,我们一群当年在菁菁校园不谙世事的学生们,为亲爱的老师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因公务缠身,没有到场的向阳同学托司机专门送来了生日蛋糕;在省京剧院工作过的一位女同学和一位声音浑厚在宜昌唱歌颇有名气的男同学,为老师献上了京剧清唱和《老师我爱你》的京剧唱段和歌曲。老师特别高兴,专门起身来到唱歌的学生面前,与学生拥抱,大家纷纷鼓掌,把聚会的的热烈气氛推向了****。
翌日。吴老师给我发来短信:“谢谢你们为老师过了这么好的一个生日,令我们全家人终生难忘。请将老师的谢意转告同学们。谢谢!”读了老师的短信,一时让我百感交集。遥想当年老师待我们像是待自己的亲弟妹一样。(当年老师才从大学毕业,20多岁,很年轻。)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里,离校多年的师生们在宜昌三中再聚会,看到多年未见的吴老师,我十分激动,写下一篇心情文字“永远的美丽”。如今在老师生日之际,我找了出来,向亲爱的班主任老师倾诉藏在心底的心声。
一直都想写一篇对恩师吴老师的回忆。可是每当我一提笔,千头万绪涌上心头,唯恐我这支笨拙的笔不能够书写出她独特的风采而使她本有的靓丽失去光采,而迟迟不得动笔。
前几天读了中学同学向祖强的一篇《寻找》的美文,文章描述了当年三中校园教语文的吴老师的可亲可敬的形象。霎时间一种激情在心中涌动着,牵动了我纷飞的思绪。文章里寻找的吴老师,正是我读中学时候的班主任。想当年,我们的吴老师是整个宜昌三中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岁月浸浸,“相约春天”同学聚会,我们重回母校时,校园已经找不到昔日的影子,然而我对吴老师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愈加深愈加浓。尊敬的吴老师如今已桃李满天下。是我一生最敬仰的人!
往事如烟,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在学院街小学杨树沙沙的操场上列队站齐。翘首盼望着来自中学的老师带领我们踏进中学校园。微风扑面,和煦的阳光里走来几位老师。其中,笑意盈盈最灿烂的吴老师走到我们面前。她就是我们进入初中的班主任吴幼琴老师。吴老师牵着我们的小手,把我们从小学接进中学,那一刻,感到人间好温暖、世界好美丽!我在心里暗暗庆幸:跟着这么漂亮的老师读书,真好!
从此,每天清晨,我会早早地来到中学校园,第一眼最想看到的,就是我们的吴老师。在寂静的操场上,一位身着红色运动衣的漂亮女子迎着朝阳,身披着霞光在长跑,那是宜昌三中校园里早晨最为亮丽的风景!吴老师笑着向学生打着招呼,在我心里,觉得世界上最美的景致也就是在这里。夕阳西下,我们还舍不得离开校园,只为和班主任多说说话。多看看那美丽的风景,多听听那亲切的话语。记得吴老师是武汉体院毕业的高材生。当我们班主任的时候,也才从大学毕业20岁刚出头。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学生身上。整天陪伴着我们,哪个同学生病或者有事情没来,吴老师都要询问清楚,关怀备至。她的美丽、她的善良、她的循循善诱、她对我的细心教导和培养,至今历历在目,没齿难忘。
记得有一天放学之后。吴老师找我谈话,让我担任学生班干部。我怕自己干不好,推辞说自己没有能力。吴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像孩子要学走路一样,总是要迈出第一步的,这是锻炼你的机会。也是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其中可以学会一些东西的,只要你认真负责,就能干好。为了不辜负班主任的期望,我很努力地去管班上的课堂纪律。有一位经常旷课的学生对我的管理很有意见。一次在我上课的时候,被我管过的那位同学趁我不备,从教室窗外用皮带朝我头部抽了过来。当时,皮带前面的铁扣把我头部刷破,血霎时流了下来,蒙住了我的眼睛。其他同学赶忙报告在办公室的吴老师。吴老师心疼地和同学们一起送我到医务室。那份挂念和关爱,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我们从小学步入中学,在语文写作上刚刚起步。吴老师每次上课,都是那么认真和细心。吴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独特,和今天推行的美国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每次上课前,吴老师会把同年级其他班上一些写的比较好的作文当做范文给我们演讲。间或还让我们把自己写的得意之作在同学们面前朗诵。让大家讨论,指出范文中哪些写的精彩,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如何改进。这样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至今我还记得,当时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吴老师让我能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使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种赏识教育的理念,一直启发着我、影响着我。多年后,当我走上讲台,也仿照吴老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那就是案例教学法。当年,年轻靓丽的吴老师一改师道尊严的传习。是我心目中的良师益友。有时候我们还经常到学校后园的教师宿舍去补习功课。记得校园后有一排教师宿舍,其中种有葡萄架的那间宿舍,就是吴老师的房间。房间墙壁上挂着一个漂亮的芦笙。我很好奇地问老师,芦笙是从哪里发音的。吴老师有时候会给我们演奏一曲。至今仍觉得那是人世间最美的天籁之音。我们对音乐的爱好,也是始于那个时期吴老师对我们的启蒙教育。
初中读完之后,那个时候我们凭着一股狂热的信念,报名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干革命。吴老师找我谈话,期望我能多读几年书,要看长远一些,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当时很不情愿,表示要听毛主席的话,上山下乡是我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选择。晚上,吴老师又来到我住在江边的家里,给我母亲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说服了我的母亲。这样,在母亲的督导下和吴老师的引领下。我读了高中,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可以肯定地说:尊敬的班主任吴老师是我人生旅途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多少年来,每次提到母校三中,思念的最多的就是吴老师,在我脑海里闪现最多的就是吴老师如何像呵护、照顾小弟弟小妹妹那样的帮助我们。前几天,我在整理档案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一份自己入党的外调材料,吴老师给予我的留言和评价,尽管纸已泛黄,然而那流畅的字体我是那么熟悉!就像多少年前吴老师在批改我的日记上批下的评语,是那样的亲切!当时我的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尊敬的老师,您对学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是学生毕业之后,就像远飞的小鸟,不再返回。您对学生的期待和厚望,学生惭愧之极,无以回报,每每走过三中校园门口,让我百感交集。多想进去看看恩师。迟疑的脚步总是迈不开。想当年,尊敬的吴老师对我们是寄予何等的殷殷期待!遗憾地是我走出校门以后,很少再去拜访老师。只是在心底时常想念。多少次,想提笔写写回忆恩师的文字,可是一直情怯,怕写出来的文字不能表达我浓浓的思念情。这一迟疑,就蹉跎了几十年。
前几天,我和儿时好友向阳同学交谈的时候,他提及很想写写他所敬仰的一位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引起我很多联想。从小学到大学,我遇到了很多老师,但是我最感激的,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健康俏丽的吴老师,当年在菁菁校园灿烂的笑容,课堂上那精彩的授课,放学后组织我们开会的情景,在校园介绍我入团一幕,……都已经在我的生命中如影随形,不思量,自难忘。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然而善良美丽、笑意嫣然的吴老师却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第五篇:歌颂本溪
歌颂本溪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歌颂祖国》大家一定都听过吧!但是,我今天不是歌颂祖国,而是祖国辽宁省东部的一个小山城——我的家乡本溪。
首先歌颂一下我们本溪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如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五女山,再如风光旖旎的关门山,东北道教发祥地的铁刹山等等,每年各个风景区都美不胜收,游人如织,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让人们流连忘返。
接着歌颂一下我们本溪良好的基础教育。每年高考,本溪的考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三四十个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据了解,今年高考的辽宁省文科、理科状元都是我们本溪市高级中学的学生。怎么样?厉害吧?
最后再歌颂一下我们本溪那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人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本溪人都知道“武秀军”这个名字,她可是我们本溪的一个全国道德模范呢!她的故事感动了好多人„„在本溪,像她一样诚信、朴实、勤劳、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如金春明、孙志强„„
每一次仰望五星红旗,都会想到祖国的日渐增益。可祖国的昌盛不正是无数向我家乡这样的小城市衬托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祝愿我的家乡——本溪,祝愿它正像歌词中的那样,“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辽宁省本溪市东胜小学六年级:初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