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山区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是
贫困山区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榆林市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调研
榆林市发改委以工代赈办 曹巧萍
为了实现全市脱贫目标,推进小康建设步伐,我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在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抓住机遇,创新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从2001年起对白于山区、黄河沿岸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部分贫困人口,采取了新的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方式,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六年来,扶贫搬迁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如何?在扶贫搬迁工作中有哪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吸取,哪些问题还需在以后扶贫搬迁工作中加以解决,结合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成效
我市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黄河纵贯南北,长城横亘东西。全市辖1区11县,222个乡镇,总人口352万,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定贫困县10个和省定贫困县2个。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6亿元,增长17%;财政总收入达到1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6亿元,增长4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增长4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690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2094元,增长16.1%。全市285万农村人口中,贫困人口有80.5万,占28%,其中有28.3万尚未解决温饱。剩余这部分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区域,基础条件落后,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由于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生态严重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加之文化落后,使其人口素质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活一贫如洗,不少人吃不饱饭,喝不上水,子女上不了学,缺医少药,贫困面大, 底子薄, 返贫率高,基本上处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状况。为彻底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我们在认真分析、找准其贫困原因后,,按照国家政策,大胆探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从2001年起,国家及省上先后在我市的11个县(区)实施3654户、1732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下达投资7650万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54个,居民住房2524套,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学校及公益设施面积1.0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0.45 万亩,新建人畜饮水工程33处,灌溉工程7处,架设输电线路118.9公里,新修乡村道路77.4公里。这一工程的实施,给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中的山区人民带来了福音,为加快群众致富步伐,建设新农村开辟了新天地。取得了较好地成效:一是有效地解决了搬迁群众的脱贫与发展问题。从已搬迁群众的情况看,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及拓宽增收渠道,基本做到了当年脱贫,部分已开始致富。二是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试点工程通过与生态工程相结合,有效地恢复和保护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三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四是降低了扶贫成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区,多为严重缺水、山高路陡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田、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很难改善。即使能够改善的部分地区,投资成本也相当大。据测算,就地扶贫的投资,约为易地扶贫的2-3倍,且效益很不明显。五是有效地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据初步了解,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需要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其子女入学情况很差,小学毕业率约为60%,初中毕业率仅为30%左右。实施试点工程后,搬迁群众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了保证,同时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教学点得到合理调整,师资力量得以加强。
几年来的试点表明,易地扶贫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剩余贫困人口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的脱贫和发展问题,降低了扶贫成本。同时,也有效地保护和恢复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榆林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项工程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国补资金不足,迁入地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大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为搬迁群众划拨宅基地,而且要为搬迁户解决一定的耕地,解决搬迁户的吃粮和发展问题,而土地征用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若占用国营农场土地,得给承包人补偿费,若占用国营林场土地,不仅要付很高的补偿费,而且审批手续太复杂。
(二)工作进展较慢
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到搬迁户的所有群众和建设、土地、农、林、水利、交通、电力、教育以及县乡各级管理部门,所以协调起来工作量很大,且进展不平衡,加之国有土地、林地、植被审批手续复杂缓慢费用大,严重影响到整体工作按计划进度推进。
(三)整体管理工作欠规范,群众思想波动较大
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点被动。尤其是有些基层工作人员,由于政策水平有限,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政策不落实,致使一些群众思想不稳定,反复较大,严重地影响了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四)建房投资大,县级配套困难,经济负担较重
随着建筑材料、人工工资及各种费用涨价,搬迁投资增大,使得一些较困难的群众把大量资金花在建房上,虽然市县安排了一部分配套资金,但很难解决根本问题,搬迁群众经济负担较重。
三、工作经验
总结六年来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以下经验:
(一)实行易地开发扶贫,使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是解决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贫特困户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易地开发扶贫成功的关键。我市易地开发扶贫搬迁工作正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才作出的正确决策和科学决策,也正因为有了正确和科学的决策,才使我市的易地开发扶贫搬迁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和圆满成功。
(三)领导重视、部门积极配合是搬迁工作顺利实施和圆满成功的保证。
(四)群众自觉行动,苦干实干是根本。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贫困地区群众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是易地开发扶贫成功的动因。
(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抓好“三要素”,坚持“四自”、“五统一”。机构健全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基础,是首要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扶贫工程,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要求各县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经常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题会议,进行学习交流,从而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程序;选好点子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关键,是次要素,市县发改部门,深入搬迁点进行广泛宣传和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搬迁的村、组和人数,以及分布情况,弄清符合迁入地条件地方的安置容量,据此确定搬迁人数,优先考虑村情好、乡村干部得力、县上有积极性的村庄,然后根据统一规划,全面发展的原则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单项工程设计,以此指导工程顺利实施;工程质量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根本,是三要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是住房建设,住房建设的重点是工程质量,住房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四自”,即自愿、自建、自管、自用,“五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放线、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评比、统一资金结算。在尽量满足搬迁户意愿下,自行组织建设,自己管理,自己使用,这样既节省开支,又保证了质量,把政府的面子工程真正变为老百姓的放心工程。
三、发展建议
(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一是市县(区)乡(镇)政府,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机构,建立工作机构,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方针,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措施和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加强统筹协调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各级部门按照“协调配合,明确职责,政策配套,项目整合”的原则,明确责任,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产业扶持等相关工作。三是易地搬迁群众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易地搬迁工作,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增强发展意识,建设美好家园,谋求致富道路。安置地群众要明确义务和责任,主动接纳易地搬迁群众,并帮助他们共同建设建设美好家园。
(二)完善项目规划方案。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要特别注重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方案,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有序开展。在易地扶贫搬迁方案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细致具体。一是必须确定易地搬迁对象,按照国家规定的“六类区域”确定搬迁对象。二是必须确定迁入地点,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选定迁入地点。三是必须规划搬迁批次和时间,根据经济条件,按照轻重缓急确定搬迁的批次和时间。四是必须明确具体组织实施方案,对宣传发动、思想工作、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及资金筹措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五是必须对搬迁群众发展增收致富产业进行规划。
(三)强化统筹持续发展。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小集镇建设、生态建设和文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各种支农资金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村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村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承和创新“文明新村”建设经验,立足“四难”,推进“五改三建”,把改房、改厨、改厕和发展沼气作为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村社路、水、电、通信、广播电视、学校、卫生院(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村社群众发展绿色、畜牧和劳务三大增收致富产业,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四)加大国策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既是一项德政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宏大艰巨工程。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面对如此浩繁艰巨的任务,必须上下统一、全民动员共同推进。一是根据我市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财政困难、民力不足的实际,争取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投入,同时要按规定足额进行地方配套,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投入总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每户补助标准,从而解决搬不出、稳不住、富不起造成新的贫困的问题。二是易地扶贫搬迁涉及户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设占用地、村镇建设、房产税收、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土地山林承包等方面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各级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法律赋予的职责范围内,制定户籍、土地、税费等方面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以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和搬迁群众生活稳定、生产发展。综上所述,我市易地开发扶贫搬迁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对已丧失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户, 只有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才能彻底改变其贫困面貌,才能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的,是山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以工代赈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以工代赈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镇巴县抓以工代赈促扶贫开发工作调查报告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地处大巴山腹地,东邻紫阳、汉阴,南接四川万源、通江,北依西乡,是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高中山地区,全县总面积3437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52个行政村1383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委,共27.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07万人。截止2006年底,全县有扶贫重点村185个,有贫困人口11〃15万人,其中处于高寒山区、偏远乡村和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人口2〃2万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让全县人民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1984年实施“以工代赈”以来,镇巴县将“以工代赈”作为山区群众摆脱贫困的重要抓手,科学规划,本着要使农民直接增收,长期为农民服务,让农民长久受益这一以工代赈根本目的,确立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稳定脱贫机制的指导思想,采用全民动员,民办公助等形式做好项目筹资。将项目突出安排在县乡道路、桥梁、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开发示范项目上,20多年来,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83个,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4108.3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823.6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284.68万元。其中实施小毛垭至赤南等公路国债以工代赈示范项目3项,总投资26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90万元。为群众发放劳务报酬467.5万元。是全县广大农民受益时间长、受益面广、受益资金较多的一笔大投入,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和群众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全县已有22个乡镇越过温饱线,2个乡镇实现硬脱贫,3〃76万户15〃46万人解决了温饱,项目区人均纯收入达1547元,超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5元。
一、以工代赈建设成绩斐然
(一)改善了贫困地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基本农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镇巴山大坡陡,气候差 异大,耕地质量差且农业生产力低下,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为此,该县抓住以工代赈实施机遇,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兴修水利。累计完成投资2259〃88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602〃7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57〃1万元,新修及改造基本农田5.3万亩,新修灌溉渠道244公里,扩灌农田2〃2万亩,让昔日的“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变成了“三保田”,使一季田变为两季田,增强了抗灾害能力和农业发展能力。即使在该县1996年连续50天大旱,造成大面积减产的情况下,石坎梯地平均每亩还增产100多公斤。目前,该县人均农田由1984年的0.63亩增加到2006年的1.04亩,平均亩产由1983年的85.4公斤提高到410公斤,年增长15.78%。200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9.7万吨,比1984年增长了2.232万吨,农民人均产粮达387公斤。
(二)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困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镇巴县地形复杂,雨量丰枯差异大,人畜饮水困难较为突出,其中最困难的地区大部分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远高寒山区,群众吃水靠冬天积雪化水,有的挖坑积水,人畜混饮,特别是干旱季节缺水现象极为突出,为了生存起早摸黑地到几公里外河沟池塘背水,严重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工代赈把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在具体实施中,坚持从贫困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以引水、修池、建雨窖等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完成投资867〃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86〃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81万元,新建人饮工程163处,完成供水管道铺设353公里,建蓄水池190座,建集水雨窖382口, 恢复供水工程13处,共解决了7.3万人8.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饮水困难的缓解,结束了项目区群众长期翻山越岭、人背肩挑,吃水贵如油的历史,同时,在较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据测算,仅此一项,年均节约劳动力0.15万个,0.5万个工日。劳动力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该县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2006年劳务输出5〃1万人创收3〃15亿元。在饮水解困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饮水卫生条件,使地方病发生率明显降低,维护了广大群众身心的健康。
(三)解决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用电困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镇巴县水利资源丰富,在兴建小型水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施以工代赈以来共投资858〃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51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45〃5万元,架设10KV输电线路163〃9公里,实施了乱水泉电站500KW、鱼泉电站2×200KW等小水电工程建设和渔洞河电站的配套工程,新增小水电装机3211KW,并完成了小水电站的并网。为实现全县村村通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广大群众彻底告别了煤油灯照明时代,大部分群众还安装了打米机、饲料粉碎机等农副产品加工器械,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随着电视、电话、洗衣机、VCD等家用电器进入农家院落,让广大农民不但开阔了视野,而且丰富了农闲之余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由于电力供应有了保障,全县工业企业总产值有了明显提高,由1984年的0.13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3.5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4年的0.11亿元增至2.32亿元,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通讯“瓶颈”制约,促进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镇巴地处大巴山深处,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加之,不少偏远山区远离干线公路,与外界相连的不是羊肠小道就是难以通行机动车辆的村道。交通不畅的“瓶颈”制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限制了科学文化交流与资源开发,这也是多年来始终摆脱不了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才致富。20多年来,镇巴累计完成投资4550〃0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738〃27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820〃75万元,新修和改造县乡村道路1429〃6公里,恢复水毁公路8条72公里,新建各种桥梁69座共3450延米,架设通讯线路8条185杆公里。“镇简”路的改造,“观瓦”、“碾双”、“巴尚”路的建成,打通了镇巴东西大门。过去远离镇巴县城交通不便的简池镇,变成了连结川陕的交通要冲,使丰富的无烟煤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碾双”、“观瓦”、“镇碾”路的改造和新建使板石的开采量连年攀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赤南姚家坝至四川万源虹桥乡公路的打通为区域内水利、煤炭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已有外地客商投资1.6亿元建设徐家河水电站,装机1.6万千瓦。截止2006年底全县通车里程已达1700余公里,公路通村率达90%,并实现了乡乡通客车。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马路经济”也应运而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逾2000元。昔日随处可见的茅草屋,已变成了砖木结构的楼房,大多数群众不仅开通了电话,用上手机,有的甚至还用上了互联网,过去信息不畅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五)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壮大了支柱产业,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贫困地区由于多种原因,乱砍滥伐,广种薄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往往是“种一斗、收半箩”。一年到头,群众连肚子都填不饱,形成恶性循环,返贫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抢抓国家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大小流域治理、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治理、长江上游生态建设,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狠抓效益,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共投入476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1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1万元,治理流域面积39平方公里,对流域内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25°以下坡耕地坡改梯,实行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营造了以茶园、桑园为主的经济林和生态林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茶园、桑园、畜牧业、药业为主的“两园两业”主导产业,年产值达2亿多元。
(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彻底改变受地质灾害和吊庄偏远贫困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达到了为民谋福祉目的。生活在贫困边远山区吊庄户和因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贫困群众,世代过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吃水、用电困难,长年肩挑背磨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时刻为居住环境担惊受怕的群众来讲,可谓是千年企盼、万年梦想。自2004年项目实施以来,该县投入392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750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2171万元,对1035户4458贫困人口实施了搬迁。既改善了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脱贫步伐,又使迁出地生态环境通过休养生息,逐步得到改善,从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还有力促进了农村小集镇建设,提高了城镇化 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总之,以工代赈对镇巴扶贫开发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它以积极的指导思想和切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由衷欢迎和拥护。
二、具体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以工代赈工程顺利实施
以工代赈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投入少产出多的宏大而复杂系统工程。镇巴自1984年开展以工代赈工作以来,历届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非常支持,将其作为改善全县农村贫困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主要政策措施来抓。早在90年就成立了以工代赈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发计、财政、交通、水利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明确责任,制订了工作目标,工作程序,专门负责管理协调解决以工代赈工作中各种问题。县发计、财政、交通、水利、扶贫、审计等各个部门以扶贫为宗旨,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以工代赈建设作为发展地区经济、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的有效途径予以实施,确保了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执行以工代赈扶贫政策
一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认真编制以工代赈中长期规划。在深入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的资金投向,结合县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及2010年远景规划,有效指导了工作。二是严格建设项目管理程序。上报、审核、批复、下达项目计划到项目实施,竣工验收,都严格按照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规定程序办理,坚决杜绝上报、下达计划时的随意性。三是明确项目单位落实责任。项目确定后,由发计局依据项目技术性大小特点,落实项目实施主体。除大中桥梁工程外,一般不主张对外承包给工程队,充分发动村组贫困群众参与地方项目建设,既增加经济收入,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体现以工代赈政策的特性。四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资金专款专用。每个代赈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计划、财政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进度,按程序分期分批予以拨款,即时报帐、核销。对以工代赈投资计划,向全社会予以公示,提 高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防止腐败现象滋生,使建设项目达到“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三)建章立制、规范项目管理程序
常言道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为促进以工代赈工作健康运行,该县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根据中省市以工代赈政策规定和国家对扶贫资金管理要求,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归纳起来,就是在项目建设中做到“一落实”、“两坚持”、“三一致”、“四把关”、“五检查”、“六规范”。
“一落实”。印发了《关于加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制和项目负责人制度的通知》,规定每个项目都必须实行项目责任制,落实建设实施责任单位,明确项目负责人,并层层签订项目责任书,真正做到环环有人抓,职责任务明确。
“两坚持”。一是坚持严格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办事。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和基本建设程序实行了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制度,实现了以工代赈项目的全程管理。二是坚持省管项目制度。严格按省上下达的计划组织实施,维护了以工代赈计划的严肃性。
“三一致”。一是在审批可研报告(或设计)时,必须做到审批文件中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范等内容与可研报告(或设计)相一致。二是在编制、上报建议计划时,建议计划中的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规模等内容必须与可研报告(或设计)审批文件相一致。三是项目建设时,项目的建设地址、建设规模和内容、完成投资等必须与计划安排和设计批复相一致。
“四把关”。一是把好项目选项立项关。通过充分的前期论证,筛选储备了大批有充足依据、有技术指标、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在编制计划时,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二是把好设计审批关。严格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和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凡未履行设计审批手续的项目,绝不允许开工建设。三是把好工程质量关。在工程建设中要求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按行业规范进行施工中间检查和阶段验收,对隐蔽工程做好施工记录和监测,大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项目监理制,由专业质监部门负责质量监督,并出具质量鉴定结论。四是把好竣工验收关。在质量监督部门出具质监结论,审计部门出具审计 结论,并建立好以工代赈工程标志后,按照管理权限由计划(代赈)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
“五检查”。一是检查计划下达及执行情况。对计划下达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了以工代赈计划的严肃性。二是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过组织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学习检查,达到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检查工程质量情况。有关行业部门联合协作,做到了重大项目定期检查,一般项目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检查资金拨付、使用报帐情况。使代赈资金能够及时拨付到位、报帐核销。五是检查竣工项目档案资料和验收工作情况。对部分已竣工项目档案资料是否齐全、验收是否及时、管护措施是否落实、扶贫效益是否显著进行抽查,促使以工代赈工程及时发挥效益。
“六规范”。一是规范资金拨付和使用。全面推行了资金报帐制,统一了《以工代赈资金拨款通知单》。二是规范竣工项目决算审计。明确了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审计范围、职责分工、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程序和方式等。三是规范竣工项目档案资料。规定每个项目从前期工作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要求建立好档案。四是规范竣工验收鉴定书。参照行业竣工验收规定,使以工代赈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准。五是统一规范“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兑付领取表”。六是规范以工代赈月季报表,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保证了计划的顺利完成。
(四)相互协作,部门配合形成扶贫合力
以工代赈管理周期长、环节多,工作难度大,镇巴县在工作中,注重充分发挥计划部门在以工代赈工作中牵头负责作用,理清工作思路,与各相关部门行业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良性运转机制。首先,在编制以工代赈中长期规划和建议计划时,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共同协商,统筹安排,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与建议,经反复修改完善后方可上报。其次,按照行业特点,实行分工负责制,计划部门管理项目,行业部门管技术,财政部门管资金,审计、监察部门进行监督。这样既保证了计划部门在以工代赈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各部门参与配合的积极性,形成了齐抓共管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合力。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这些年来,镇巴县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该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村人口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不够稳定,一遇到旱、涝、雹等自然灾害极易出现返贫现象,加之受自然客观条件限制,绝对贫困依然存在,相对贫困况状加剧。2006年底仍有贫困人口11〃15万人,扶贫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以工代赈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该县具有比较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资源,但受交通条件限制,开发程度极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但绝大部分属于等外公路,且路桥涵不配套,简永、简大等8条167公里晴通雨阻问题突出。村级公路全部为等外公路,标准低、路况差,长仁等15条220公里连接乡镇之间或乡镇范围内的干线公路需要改造,至今仍有25个村不通公路,群众行路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二是该县土地条件差,群众赖以生存的耕地质量不高,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低。经调查统计有6.5万亩基本农田需通过工程建设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建成高产农田。
三是全县地形复杂,全年降雨丰沽差异大,人畜饮水困难量大面广,全县仍有18个乡镇,191个村,9.78万人饮水十分困难。
四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该县地质灾害严重。全县有24个乡镇,250个村,0.62万户,2.9万人生存环境差,有20个乡镇0.9万人口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已经造成居住困难和无法居住。目前通过扶贫移民搬迁已解决了3274户1345万人,代赈移民搬迁1035户4458人,还有近2.2万人急切盼望通过扶贫移民和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生存环境差和脱贫问题。
五是该县地处大巴山暴雨中心地带,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2003年的“6.21”和2005年的“7〃6”洪灾,造成部分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严重水毁,因县财政十分困难,加之群众普遍受灾,难以筹集资金,至今未能恢复。
六是地方财政收不抵支,干部工资等大多数经费全靠上级转移支付,造成以工代赈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给项目实施造成了很大的资金缺口。
七是以工代赈项目规模偏小,资金量有限,使用分散,项目发挥的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比如,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搬迁户仅靠扶持资金很难完成建房和配套设施建设,造成一部分困难户不敢搬迁。
八是以工代赈项目计划下达较晚,造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时完成进度要求难度加大。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以工代赈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在关注民生中优势地位日益凸现。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小康,因此,建议国家对贫困地区加大以工代赈政策扶持力度。
2、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标准,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降低甚至取消县级财政以工代赈资金的配套比例。
3、配合新农村建设,建议在秦巴山区以工代赈项目安排上,突出乡村道路(桥梁)项目投资比重,以工代赈以县为单位,不受代赈项目投资行业比例限制,加大急需解决项目投资比重。同时,建议将村内组道间道路硬化纳入以工代赈投资计划。
4、建议每年的项目计划在上半年下达到县,以保证当年计划当年完成。
5、建议修改中省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中与国家招投标法和陕西省实施招投标法办法中相抵触的有关条款。
6、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需要一定的管理费用,贫困县财政无力解决,建议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同时,按项目总投资2%—3%另行预算项目管理费用。
镇巴县发展计划局 2007年4月23日
第三篇: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2012年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以工代赈的全新工作领域,是我县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改善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是事关我县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计。国家已从2001年起开展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我县2004以来连续七年被列入了全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县,这为我县实施移民搬迁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我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为“十一五”期间实现渭北绿色经济强县的目标奠定基础。我县按照省、市以工代赈扶贫搬迁计划精神,结合我县贫困人口现状,现提出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情况
宜君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属子午岭桥山山系,东西长51.9公 里,南北宽50.3公里,总土地面积1531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4乡,17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8.92万人,总耕地面积45.2万亩,农业人均5.1亩,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3.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贫困户人均收入860元。全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二)发展概况
扶贫攻坚以来,在国家及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积极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几年来,已成功搬迁贫困人口1515户6906人。2004以来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按计划搬迁了1352户6295人。截止目前,全县有贫困人口4016户14985人,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在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山区沟谷中,交通不便,不具备脱贫致富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根据调查统计,全县需要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还有1106户4265人,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276个村民小组、326个自然村,包括立地条件差的960户3742人;居住分散的146户523人。搬迁贫困人口人均耕地2.6亩,人均有粮食20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60元,人均住房面积8.7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和土窑。
(三)易地扶贫搬迁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来抓。在扶贫工作中,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扶贫到户,并决定对少数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贫困人口有计划地进行移民搬迁开发,这一决定为我县实施贫困户移民搬迁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其次,我县贫困户迁入地人均耕地2.5亩以上,此次搬迁每户划庄基266㎡,共需占地79.8亩,剩余耕地仍能保证搬迁户人均占有基本农田2亩以上。接收地都是立地条件较好、整体超过温饱线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或经过短期建设可以达到较好水平。教育、医疗条件较好,符合迁入地的基本要求,这些都为贫困户的搬迁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县需要搬迁的贫困户,经过几年来的帮扶,生产生条件有所改善,并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从经济上来讲,基本具备了搬迁的可行性。再则,我县从2004年以来,在贫困乡村开展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开发活动中,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理清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搬迁的贫困户主绝大部分智力健全、身体健康,并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具备一定劳动技能,加之长期受贫困的困扰,有搬迁致富的强烈愿望,从人的方面来讲,具备了搬迁的可行性。
(四)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根据省、市发改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实地踏勘考察,综合比较,我县决定在2012年对棋盘镇马庄村、太安镇马坊村、云梦乡塬树村、云梦乡桐塬村4个行政村200户1001人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这些搬迁点大都地处在山大沟深的边远山区,80%属扶贫重点村,100%属安居工程重点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有的地方群众用水、用电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自然条件极差,同时教育、文化、医疗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加之多年的自然灾害,使本来已贫困的群众雪上加霜,及时地对他们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使他们脱贫致富奔上小康。
二、指导思想和搬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对200户居住在边远、阴湿、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难养一方的地方的1001名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完善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实行开发式扶贫,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解决温饱问题,为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步伐。
(二)搬迁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建设的原则;
2、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
3、坚持整体搬迁、有地安置的原则;
4、坚持量力而行,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的原则;
5、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安置的原则;
6、坚持依据规划、按标准划分宅基地的原则;
7、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择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经济环境都较理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方为扶贫搬迁接收安置地,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建设内容及任务
根据我县本次易地扶贫搬迁计划,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任务是:
(一)搬迁范围
1、棋盘镇马庄村叶村、水井窝组42户220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2、太安镇马坊村王家湾、马家店组27户125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3、云梦乡塬树村南梁、北湾、东沟组75户380人,迁入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4、云梦乡桐塬村南斜、蒋家岭、高湾组56户276人,迁入本村规划新村集中安置。
(二)搬迁任务
具体建设内容及任务为:共计搬迁200户1001人,涉及3个乡镇的4个村10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村,分别建成4个移民新村安置点。共规划建设砖木结构住房18010平方米;新修村内主巷道3.2公里,新修排水渠6.4公里;平整建房场地5.5万平方 米,共移动土方3.3万立方米;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4.2公里;建成供水工程4处,铺设供水管道2.2公里,建水窖131眼,配套水泵131套;新修基本农田150亩。
(三)各安置地建设内容及任务
1、棋盘镇马庄村:共搬迁42户220人。该安置点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396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1.4万平方米,移动土方1.1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7公里,排水渠1.4公里;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1.2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抽水站1处,40立方米蓄水池2座,铺设管道1.3公里。
2、太安镇马坊村:共搬迁27户125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225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0.7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5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4公里,排水渠0.8公里,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0.5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延伸管网0.9公里。
3、云梦乡桐塬村:共搬迁56户276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496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1.4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8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0.9公里,排水渠1.8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1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水窖56眼,配套水泵56套。
4、云梦乡塬树村:共搬迁75户380人。该点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新建砖木结构住房6840平方米;
②建房平整场地2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0.9万立方米; ③整修村内主巷道1.2公里,排水渠2.4公里; ④架设0.4千伏低压供电线路1.5公里;
⑤新建供水工程1处,建水窖75眼,配套水泵75套。⑥新修基本农田150亩。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需要建设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概(预)算标准,全县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981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5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81万元。(详见附表)
五、脱贫致富规划
为确保此次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通过发展相关产业增加收入,彻底摆脱贫困,根据各搬迁点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陕西省宜君县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致富规划(2013—2017)年。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解决搬迁人口温饱问题和巩固温饱成果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搬迁村、户为主战场,以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加大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科教扶贫的重点作用,提高搬迁群众的整体素质在解决搬迁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巩固扶贫成果,从根本上改变搬迁户面貌,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帮助贫困群众逐步实现由贫困向温饱型、富裕型的转变和跨越。
2、基本任务和目标
基本任务是:在彻底改变搬迁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扶持他们的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使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明显缓解。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脱贫致富的任务目标是:帮助搬迁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年平均达到1200元,2014年平均达到1400元,2015年平均达到1600元,2016年平均达到2000元,2017年平均达到2600元,每户力争有1—2个稳定致富的种养业项目。
3、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1)充分调动搬迁群众搞好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开发式扶贫,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树立“穷则思变”的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扶持下,主要依 靠自已的努力和奋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市场需求和县域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的脱贫致富项目,增加收入,实现摆脱贫困目标。
(2)发挥资源优势,抓好扶贫项目建设。立足各搬迁点的实际情况,引导各搬迁户发展自身优势,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新的产业项目,增加经营收入,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条件。
一是配套实施农村节柴灶工程。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各搬迁点配套实施农村能源工程建设,扶持搬迁户新建节柴灶200口,户均1口,计划结合2012年农村能源(节柴灶)工程建设搞好实施,为搬迁户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二是抓好食用菌栽培:棋盘镇马庄村、太安镇马坊村以食用菌栽培为重点,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菌栽培专业户36户。
三是抓好药材种植:以药材种植为重点,用5年进间种植药材580亩。
四是抓好养殖业:抓住封山禁牧的有利机遇,以养殖业为重点,大力推广青贮氨化、舍饲养畜等新型科学养殖技术,在原在基础上,发展养猪、牛、羊等养殖专业户65户,新增养殖羊1500只、牛300头、猪420头。
五是抓好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搬迁群众的个人特长,鼓励其走出家门闯市场,增加收入。
(3)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抓好科技培训。
围绕畜牧业、果业、食用菌栽培、药材种植,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搬迁群众的教育与培训,使搬迁群众在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高。5年内培训一支懂科学、懂业务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培养技术骨干130名,培训2600人(次)。(各搬迁点脱贫致富规划详见附件)
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我县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计划搬迁贫困户涉及3个乡镇4个行政村,搬迁200户1001人,计划从2013年开始实施,2014年完成。
七、预期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可使我县200户1001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有了保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原居住地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二)经济效益评价
贫困户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后,极大地鼓舞他们的创业精神,同时加大科技扶贫,提高移民搬迁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鼓励他们开发当地资源,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种养 业项目,使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三)生态效益评价
贫困户移民搬迁后,原先居住和生活地区的人为活动基本没有,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植被,对原先耕种的坡地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大减少当地水土流失,改善贫困山区生态状况,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八、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
(一)优惠政策
(1)优先安排迁入地的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2)对安置地的种、养、加工业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3)优先安排搬迁户扶贫资金,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4)安置地要给迁入户调整安排如承包地、其数量、质量一般不低于原居住户的平均水平。
(5)迁入户子女在入学等方面与原住户一视同仁,不另收取任何费用。
(二)资金管理
(1)安置搬迁户建房资金,直接由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对群众进行投资,统一按照砖混结构或砖木结构标准,依据由土地、城建部门批准的村组建设规划统一建设,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群众手中。
(2)搬迁户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搬迁户基本农田及配 套水利设施资金,按照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坚持项目法人制、质理监督制和报帐制。
(三)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搞好配合。宜君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县发改、财政、卫生、住建、农业、林业、水务、农发行、扶贫办、土地、民政、供销、商业等有关部门及有关乡镇通力协作,精心组织,保证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同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启发移民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使被迁户和接收地双方愿意。
(3)落实优惠政策。对搬迁户继续落实优惠政策外,还要继续落实好陕扶(1998)2号文件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鼓励贫困户搬迁。
(4)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此次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全省的试点工程,因此在搬迁过程中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预期目的,还必须建立鼓励贫困户搬迁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①乡镇有积极性、村组有积极性、群众有积极性的优先考虑; ②建成后有一定规模、可看性比较强,特点较鲜明的优先考 虑;
③村组班子团结、能够一心为群众着想的优先考虑; ④搬迁户与村组或乡镇签订搬迁合同,必须搬新交旧,不得占用两处宅基,搬迁地必须复垦。
(5)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本次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方式。各处移民接收地的建房、引水、建校等工程均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的方式,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护搬迁户的利益。
(6)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建设程序和资金管理,严格资金使用制度,严格执行按建设进度拨付补助资金的制度,保证搬迁一户,成功一户,解决温饱一户,确保全面完成搬迁任务。
(7)严格管理,保证质理。对国家补助的易扶贫搬迁资金拨到领导小组设立的专户,实行专人专户专项管理,加强资金审计和财务督查,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坚决杜绝挪用、截留、挤占、贪污等违法乱纪现象发生,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严格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积极推行质量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动态项目监测报告制度,对工程质理进行定期稽查和督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建设步伐。
九、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我县2012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生 态移民)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陕西省关于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工程的意见精神,成立宜君县2012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 冲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王永平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 员:朱 伟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长孙潮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吴范林 县财政局局长 和继民 县住房和建设局局长 高 尧 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 雷晓林 县农业局局长 黄凯道 县林业局局长 张印全 县民政局局长 徐科峰 县农扶贫办主任 赵建才 县水务局局长 李京强 县公安局局长 梁冯印 县审计局局长 何远江 县统计局局长 李 辉 太安镇镇长 张 琪 棋盘镇镇长 王 锋 云梦乡乡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以工代赈办,由长孙潮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并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附图:
1、宜君县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地理位置图
2、各安置点新村位置及规划图 附表:
1、宜君县2012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资概算总表
2、各安置点投资概算表 附件一:单项工程初步设计 附件二:各安置点到户花名册 附件三:各搬迁户脱贫致富规划
第四篇:平顺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概况
平顺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概况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扶贫工作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惠民新路。易地搬迁工程将脱贫致富、生态恢复、社会发展等多项目标协调一致,对推动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顺县2010-2012年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总体概况 申报思路
移民搬迁工作于2009年开始在平顺县正式开花结果。作为试点工程,我县发改局于2010年正式启动这项工程,结合一年的实践工作以及社会反响,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移民搬迁工作给我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强有利改变;通过不断的下乡调研倾听心声和多次的开会探讨理论求证,在县委、县政府的督促和指导下,我县发改局在2011年的规划方案设计中加大了对搬迁人口的申报力度,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工作的同时我们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更是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移民搬迁工作不同于以工代赈等单项工程,其涉及的全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逐户摸底、联合考察、项目申报、协调困难等环节缺一不可,这项工作是与广大老百姓打交道,不定因素大多,调节困难大,本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原则,在与上级部门沟通和实地勘察后,我县在申报2012年项目时适当地减少了搬迁工作量。
工程进展
2010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苗庄、青羊、虹梯关、阳高四乡(镇)10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422户1397人,规划占地总面积134亩,新建住房422套,总投资2941.3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695万元,省配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69万元,市配套12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57.3万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2012年。
截止目前,160户完成房屋主体(青羊镇33户、苗庄镇52户、阳高乡66户、虹梯关乡9户),开挖地基250处,完成投资1800万元。
国家扶贫搬迁工程资金695万元、省配套69万元以及市配套12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目前已下拔各乡镇启动资金260万元(青羊镇90万元、苗庄镇50万元、阳高乡90万元、虹梯关乡30万元)。2011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西沟、石城等6乡(镇)28个自然村561户2000口人,新建住房561套,建筑面积47264.74平方米,总投资4394.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资金1000万元,省配套资金160万元,市级地方政府债券配套资金80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3154.2万元。建设年限为2011年6月—2013年6月。目前该项目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待批复,各项目单位均已开工,正值开挖地基、基础设施阶段,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1000万元以及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60万元也已到位,目前已下拔各乡镇启动资金120万元(杏城镇120万元)。
2012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在石城、虹梯关、杏城、东寺头4乡(镇)实施,涉及11个自然村92户329口人,分别迁入石城镇源头新村、虹梯关乡虹梯关新村、杏城镇杏城新村和东寺头乡神龙湾新村,共计4个新村。项目估算总投资696.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移民搬迁工程资金164.5万元,省配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26.3万元,县、乡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505.5万元。目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
工作计划及注意事项
目前2010年各项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为保证工程进度,该启动的资金均已启动,一部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2011年的项目能开工的也已经开工,不能开工的也已着手前期准备。随着天气的变冷以及总体工作部署,我们下一步工作就要加大验收和督查的力度,以保证工程进度心中有数、资金使用清晰明了、工程质量切实达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我县已经开展了两年多,在工作我们时刻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办理程序,完善各种手续;二是时刻监管资金使用情况,账目一定要清晰,拒绝糊涂账乃至假账;三是要形成良性的阶梯管理机制,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并加大督查力度,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发展前景及创新思路
发展前景 移民搬迁不是简单地让贫困群众挪个生活环境,而是要让所有搬迁群众搬到一个适合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新村;不是让群众单纯地领取国家的搬迁资金,而是要实实在在帮助大家建起符合各项规定以及自身意愿的家园;更不是彻底放弃原有的贫瘠土地和废弃房屋,而是更进一步的进行土地整合、规划,实现每块土地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前期搬迁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搬迁后的配套工作才是异地移民搬迁工作的精髓所在。在搬迁工作中,县委县政府要求国土、水利、教育等多个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定要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帮助农民在新环境中更新致富理念、在新环境中拓展致富途径、在新环境中加强环境保护、在新环境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环境中巩固干群关系。
创新思路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群众居住比较分散,有些贫困地方就地搬迁或者附近搬迁的难度比较大,而且意义也不是很明显。在移民扶贫搬迁工作稳步开展的同时,大家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经多次研究,为响应我县的‚大县城‘一城两翼三中心’‛战略和最大程度体现移民扶贫搬迁工作的真正内涵,发改局领导班子在听取了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吸取了其他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经验后,决定在县城周边村庄建设移民新居,把全县部分贫困人口迁入新居。这种创新工作思路既配合了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又能实实在在解决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五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发改局领导班子精诚合作下,在全县广大基层干部的奋力冲刺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易地扶贫搬迁这项工作一定会更加规范、稳步和有序的进行,为我县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平顺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知识问答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申报要求
1、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涵义
“赈”是指救济。“”是通过“劳动”而获得“赈济”,即救济对象参加生产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付出劳动而获得赈济实物回报的一种特殊的救济方式,它即着眼于扶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基本条件,从长远考虑解决防灾减灾乃至于最终解决贫困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指从一个居住地迁居到另一个有生存条件的地域。“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利用的救济政策对长期居住在自然灾害危害和立地条件十分恶劣的贫困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而采取的一项全新的扶贫措施和方法。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利在当代,惠及子孙。该项目由发展和改革部门组织实施。
2、申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
主要有三部分群体:一是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即贫困搬迁);二是生活在水源涵养林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即生态搬迁,目前我县未在生态搬迁范围内);三是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需要避险搬迁的群众(即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搬迁方式以整体搬迁,集中安置为主。
(2)搬迁条件
凡符合以上三部分群体之一,群众有强烈的搬迁意愿者,并搬迁规模达到100人以上者可列入搬迁规划范围。
(3)搬迁安置地的条件
一是交通便利的水川地或靠近城镇、中心村的地方;二是有划出或可对换的土地,安置地所需土地最好是该村或组的土地;三是安置区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3、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基础工程,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有农田水利、公共设施、搬迁户住宅、生产补助、产业开发、技能培训、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等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建设搬迁、稳定发展、脱贫致富的系列项目。
4、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的资金性质和投资标准
项目建设资金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
国家直接投入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人均6000元,主要用于必需的道路、农电、饮水等公共工程和群众住宅建设,搬迁户住宅建设补助户均2万元左右。
5、申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程序
第一步:村级申请,乡级审核通过后随搬迁户花名册上报县发改局;
第二步:县发改局组织国土、水务、建设、财政、交通、农牧、电力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迁出区及安置区进行勘测,初步审查确定后报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审批。
第三步:经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县发改局组织国土、水务、建设、财政、交通、农牧、电力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编制实施方案,上报省市发改委进行评审。
6、优惠政策。按照甘政办发(2004)112号文件精神,搬迁农户办理土地、户籍等手续,除按照规定适当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搬迁农户在安置区享有永久居住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