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廖祖彬主要事迹
廖祖彬主要事迹
小密乡退休党支部书记,廖祖彬同志是一名有着四十五年党龄的老党员。1995年从乡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岗位上,退休回家后,十六年如一日,为党为民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创造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不平凡的业绩。
一、他为民护林,给大家留下一片绿荫,他退休后,1996年春就主动向村委会提出,不要报酬,义务当好大湾、下湾、月形三个村小组2100多亩林地护林员,他的提议得到林组干部的一致支持,从此又开始了新的护林生涯,一直护林十年,由于他护林得法,这片林地成为全县示范样板林,赢得了省、市、县各级参观者的赞扬。乡亲们自发为他送了两块横匾,上书“义务护林功在千秋”、“青山魂”。2005年他被市绿化委员会授予“绿化奖章”称号。
二、他创立了小密教育基金会,为青少年成长创立激励机制。1997年春廖祖彬又与五名志同道合的退休老党员发起创立了小密教育基金会。这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没有政府拨款,没有公权力,没有工资报酬,完全靠个人的努力,带领一班人走过了十五年风雨历程。十五年来累计募集资金49万多元,绝大部分都是他募集的,他还带头捐资,他个人累计捐资1.15万元。十五年来,成功地举行了十五次助学奖励大会,累计奖励研究生23人、大学生154人、中小学“三好学生”248人次、救助特困生11人、残疾学生3人、结对子资助学生58人、大病救助学生1人。从而为发展小密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人才,作出了一份难得贡献。
三、他创办“留守孩成长乐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建立了活动平台。1998年春,廖祖彬在自己家里创办了全县第一所“留守孩成长乐园”学员由5—6人发展到现在的五十多人,先后有225名学生入园学习,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中,有30人考取重点初中,有50人考取重点高中,22人考取大学。2011年11月1日省、市、县关工委主任来园调研,受到了一致好评。
四、他创办家庭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2000年春,廖祖彬自筹资金1.5万元建起了一间题名为“青松阁”家庭图书室。他除自己掏腰包1万多元购买一部分书外,还向社会各界募集书籍,另外还得到有关单位大力支持,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书室。至今拥有各类图书、杂志一万余册,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农村青年,特别是孩子们的青睐。据统计,11年来到农家书屋借书的人有2.5万多人次。2009年12月被赣州市“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农家书屋”。
五、他创办小密村老年体协,为老年生活更添丰富多彩。2009年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小密村率先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并一致推选廖祖彬担任分会主席。他根据每个老人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分别成立了老年乐队、老年书画队、老年健身队和老年娱乐队。老年乐队有16名成员,配臵了种类齐全的乐器,每周六下午集中排练,吹拉弹唱,热闹非凡;老年书画队有25名成员,自备文房四宝,采取集中辅导切磋技艺与家庭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书画水平大有长进;老年健身队有35名成员,统一配臵了服装、腰鼓、彩扇、音箱等装备,坚持晚上集中练习;老年娱乐队主要组织那些文化水平低的老人,凑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打乒乓球或羽毛球,在娱乐活动和说笑声中安度晚年。在2009年国庆汇演中,老年健身队的扇子舞获得乡一等奖,老年乐队的演奏获得三等奖。由于各类活动开展好,县老年体协还为小密村老年体协拍摄了光盘在市老年体协会议上播放,并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退休16年来,廖祖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退休不退责,发挥余热作奉献。他的事迹在许多宣传媒体宣传刊登。他先后荣获赣州市“劳动模范”、赣州市“首届道德模范”、“十大新闻人物”、“十大道德标兵”、“十大和谐家庭”、“十大感动赣州人物”、“市优秀党员”,省“五好党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第二篇:廖俊波事迹
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一
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9岁。
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二
今天凌晨1时44分,由中共福建南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大武夷新闻网发布消息称,3月18日傍晚,该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南平市政府官方网站显示,廖俊波,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曾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表彰。
2015年11月20日,廖俊波被任命为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6年10月14日,中共南平市第五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会选举廖俊波为市委常委。资料显示,廖俊波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协助市长分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国资、人防、驻外机构、监察纠风、武夷新区等工作。
记者注意到,在事故发生的几天前,廖俊波还在推进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据当地媒体报道,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阳区举办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三月份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廖俊波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
2015年6月2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在一篇题为《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记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报道中写道,“县委办的同志说,廖书记对干事创业充满激情。他把 肝胆干事、干净做人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行动无声地感染着大家。深夜,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着;周末,他办公室的门常是开着。他恪守着 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 的工作理念,对信访、民生等问题,经常深入一线解决。四年多来,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
廖俊波生平事迹材料三
2015年6月30日,总书记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作为“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们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时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就在现场,相信他和其他99名县委书记一样,心中洋溢着澎湃之情。而今,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
深入一线的情怀。在政和这个山区县城,发展十分滞后,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为此,他刚到这里,便主动深入群众,找出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县委书记,他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深入贫困村,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推进精准扶贫。他带头扑下身子,卷起裤腿、跑田坎,穿长筒雨鞋走烂泥田。他找到了贫困群众的症结,那就是农民发展生产,不知道“钱从哪里来”,为此,他牵头带动政和县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用200万元政府保证金撬动支农信贷3000余万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廖俊波同志真正领会了“一线总指挥”的精髓,那就是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调查在一线,这样才能真正当好“一线总指挥”。
敢于担当的情怀。要发展,就得招商引资,在重要的招商项目中,他始终做到亲自会见、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洽谈,为的就是给县里引进项目。在他的带队招商下,组团式引进了65家电机企业,总投资32.4亿元。在城市建设中,每个项目的关键点,他都亲自参与,为的就是让各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一线总指挥”的担当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他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在他眼里,能够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够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线总指挥”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第三篇:陈祖祥事迹
优秀干部陈祖祥主要先进事迹简介
陈祖祥同志是闻名三界厂的一名实干家,进公司二十年来,他对工作不但做到认真负责,而且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特别是在去年面临生产任务重,且人手少的不利情况下,他二话不说,主动承担起三界分厂锻工车间与金二车间两个车间主任的重任,还额外当了一名桁车工。在繁重的生产任务面前,他不负重望,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团结带领所在两个车间员工,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脏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三界分厂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成绩显著。
第四篇:田彬峰事迹演讲稿
扎根酒钢无私奉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XXX,我来自XXXXX,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扎根酒钢无私奉献》。
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看到了奉献的不朽光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不难体会到奉献境界的崇高。奉献是一种境界,他是无私的给予,爱心的永恒。追求奉献还是索取,是人生价值高低的试金石。
他,只是酒钢集团公司数万名普通职工中的一员,他却以他平凡的人生成就着最为有价值,最为有意义,最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的事迹。从他所做的一切可以感觉到,在他眼中,工作没有困难,因为困难都可以被极高的工作热情一一解决;在他眼中,病魔并不可怕,因为病魔可以被积极的人生态度彻底战胜,他就是每一个酒钢人心中的英雄,田彬峰。
几年来,他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钻研技术,从一名不起眼的钳工成长为今天的首席技师。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常常以厂为家,完成了诸多的设备改造项目和生产瓶颈问题,为储运部的设备稳定和生产顺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一个新入职大学生,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任劳任怨在供热岗位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习他的兢兢业业,要以供热为家,努力解决供热中所产生的问题,学习他的坚忍不拔,在供热事业中不断拼搏,成就供热,成全自我。
去年,他在工作中突感不适,经医院确诊为胰腺恶性肿瘤。病床
上的他,仍然念念不忘和他朝夕相处的工友,念念不忘日夜轰鸣的运输机械……病床上的他,明知身患绝症,但病魔并没有把他吓倒,而是激起了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的决心。自住进医院,几个月一直没有停止自己向前的脚步,在病床上延续着自己的工作进程,继续着他的著作。终于,他完成了一本关于储运部设备点检维护的书籍,将其毕生的现场经验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供同事们分享和学习。
奉献是一种忠诚,是为社会,是为公司不计名利,努力贡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的酒钢人,作为一个新的贵友人,更是作为一个新的供热人,我更应该学习田彬峰扎根酒钢,无私奉献,以供热为家,以广大住户的冷暖为己任,规范服务,为公司的荣誉和效益而努力拼搏。
有一种情感,让我们为之动容,因为它讲述了高尚灵魂最平凡的故事;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铭记在心,因为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
虽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要学习田彬峰,我要用坚强诠释生命的意义,我要用奉献诠释“工人”的含义,我要用一生诠释什么是无私奉献。我们要像田彬峰同志那样,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韧劲,爱岗敬业,奉献终生。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为贵友和供热的发展不断努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田彬峰事迹读后感
田彬峰先进事迹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田彬峰的感人事迹,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是一名普通工人。在生命终结之时,他未向单位提出任何要求,却在病榻上为公司撰写出一部12万字的工具书,他的敬业精神和他在病床上坚持写书的事迹感动了酒钢人。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却把有限的生命放大、延长;一个工人的岗位是平凡的,他却在平凡中见伟大、见神奇!”能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完成一部12万字的工具书,非一时之功。这是他8年心血的积累,是他敬业奉献精神的见证,在酒钢工作期间,田彬峰先后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三个文明建设标兵”及“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获储运部“合理化建议成果发布一等奖”,获公司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2011年3月,田彬峰通过考试,被破格聘为酒钢公司首批13名首席技师之一,并被酒钢公司授予“金牌工人”荣誉称号。今年10月8日,田彬峰被酒钢公司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0月22日又被嘉峪关市委授予“嘉峪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另外,田彬峰还是今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这是田彬峰对生命的追求。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坚韧顽强打动人心。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这是酒钢人熟知的“铁山精神”,田彬峰用自己的行动,对酒钢的企业精神进行着诠释。
得知病情后,家人和单位都让他抓紧治疗,好好休息,并为他办理了相关请假手续,但病中的田彬峰在公司检修最繁忙的6、7月里又出现在了工作现场,空置了一段时间的办公桌前,再次响起了键盘的敲击声。8月,由于病情恶化,田彬峰住进了医院。从此,酒钢医院的病房里,有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每天抱着电脑忙个不停。他要和时间赛跑,在生命最后几天,完成人生夙愿——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一本教材。和时间的赛跑,他的一举一动都感染者我们,鼓励着我们。
在此深刻感受到,田彬峰爱岗敬业、顾全大局、敢于争先、乐于奉献的品质集中展现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坚定信念。
这是一首永恒的生命之歌。田彬峰这个把生命托付给事业的人,用自己对岗位火一般的热爱,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田彬峰同志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勤于学习、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是践行酒钢„铁山精神‟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体现和代表了酒钢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时代要求,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在平凡的岗位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我们不需要做出多么伟大的事情,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人的一生不在于享受多少而应该在于奉献多少。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只要活着就有责任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只要有心相信这个不难办到!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更有价值!
240KA净化运行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