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廖乐年事迹有感
学习廖乐年事迹有感
“在廖乐年老师的工作表中,一年四季既没有周末,也没有‘黄金周’假期,更没有寒暑假,就连晚上的私人时间,也被‘侵占’得所剩无几。廖乐年老师作为一位义教老师,为学生尽心尽力付出那么多,让人惊叹。”
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明白,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理解自我,他领悟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
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此刻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应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潜质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廖乐年老师不是‘洋’雷锋,他身上这种热爱家乡,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明义重信的品格就是‘华侨精神’的缩影。”家住新中路的市民梁女士感叹道。她说,廖乐年的母亲从小就常让他背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而这句“广东大埔长教百江德心堂”正是漂洋过海多年让人魂牵梦绕的乡愁,这位母亲的心思令人感动!梁女士为走出去的客家乡贤们心系家乡、反哺家乡的爱乡情结感动不已。
关爱的方式决定关爱的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廖乐年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教育了我,我会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工作环境,更努力的教书育人。
第二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廖乐年心得体会
学习廖乐年心得体会
2014年4月27日
宋红霞
廖乐年,男,英文名Brother David,马来西亚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1999年在马来西亚退休。2002年开始回到老家湖寮镇长教村开展英语义教活动。2011年,荣获“2011南方•华人慈善盛典”慈善人物奖。被评为“美丽南粤广东贡献人物”。
2001年,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明白,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理解自我,他领悟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
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此刻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应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潜质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局长杨栋说:“廖乐年让人感动之处在于,他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得不平凡。他不仅自己做好事,还带动周围的人,让爱心传递。”
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说:“廖乐年的言行所体现出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相符。一个人做一两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默守山乡义教义助,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
廖乐年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教育了我,我会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工作环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学习廖俊波事迹
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津桥中心党支部、及领导班子组织学习了相关材料。
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定格在2017年3月19日那场车祸,雨天路滑,小车侧翻,带走了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带走了广受赞誉的“一线总指挥”。廖俊波虽然永远离去了,但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基层干部应学习廖俊波的为民情怀。
作为“一线总指挥”,廖俊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自身职责使命。深入一线、了解一线,才能做出最真实的判断,廖俊波就是这样践行着职责使命,他主动深入现场,跑田坎、走泥路,勘察现场,考察地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经济开发区不断向前发展。他心里装着政和人民,知道山区政和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是如此奋力拼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作为一线总指挥,廖俊波面对的是一个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的贫困县,但是他却不安于现状,没有得过且过,而是始终牢记党的嘱托,铭记组织的信任,不忘老百姓的期盼。他深入调研,与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用脚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凭着苦干实干,上行下效,硬是让政和摘掉了“穷帽”,破除了“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标签,让政和县进入福建省发展十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廖俊波的主动担当作为,取决于廖俊波心中装着老百姓。
“笃行而不倦”。流金的岁月,似水的年华,廖俊波把周末和节假日都贡献给了政和老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创造出了“政和速度”。他真正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皆因心中有民;政和的干部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皆因有一名优秀的“一线总指挥”。廖俊波是一冲锋在前的“大侠”,带领党员干部实现了政和山乡巨变,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发展速度。廖俊波始终把政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职责使命,真正做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他对得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荣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应该学习廖俊波的为民情怀。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发展会遇到多少困难,但是只要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就能够用忘我工作来换取骄人业绩,就能够用辛苦付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第四篇:学习廖俊波事迹
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7年3月18日,年仅48岁的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职。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
一个好干部就这样离开了爱他和他深爱着的闽邦乡亲,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诠释着习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在悲伤、惋惜之余,我们更应该透过他平凡的工作、生活轨迹,学习他的各种优秀品质,做一个像他那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廖俊波同志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正如总书记批示中所说: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廖俊波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学习廖俊波,就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常补精神之“钙”,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政治原则、坚守政治纪律,明辨是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廖俊波同志真心为民服务。“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去办事。” 廖俊波同志始终把为民谋利放到第一位,卷起裤腿,穿着雨鞋,下基层、解民忧、谋发展。廖俊波的为民情怀值得每名党员干部去学习。学习廖俊波同志像群众的亲人,处处为群众着想。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在工作中放下身段、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以“群众满意”来检验工作成效。
学习廖俊波同志勤政务实的精神。廖俊波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顾大家,勤奋敬业,真抓实干,一直忙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大变样。”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将政和县,一个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带领该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学习廖俊波同志,就需要学习他勤政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来抓落实、抓实效、抓提高。
学习廖俊波同志敢于担当的品质。“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廖俊波发扬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主动带头,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学习廖俊波同志,就需要学习敢于担当的精神,以担当的勇气,敢较真、敢碰硬、敢担当,不回避、不畏难、不抢功,举起改革大旗,学习廖俊波同志清正廉洁的精神。“任何人打着我的旗号去办私事,你们都不要理。”无论是从小的玩伴,还是父亲的说请,廖俊波一概严词回绝。他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学习他,就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守内心,做到清正、清廉、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学习廖俊波,就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平凡的工作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第五篇:观廖俊波同志事迹有感
观廖俊波同志事迹有感
2011.6,43岁的廖俊波走马上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书记,可是,这个中年男人却被戏称为“省尾”书记。多年被打上贫困县烙印的政和县,想要快速追上发展的脚步,难度不是一点半点。“赚钱的事让百姓去做,不赚钱的事让政府来做”,廖书记的这句话让迟疑不决的百姓们看到了政府的作为与担当,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可以抛却一切后顾之忧大胆的向前走,后勤得到了保障,老百姓们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和廖书记一起齐心协力终于摘掉了这顶穷帽子,政和县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无论工作多么艰难,环境多么恶劣,廖俊波同志始终以一颗“甘为樵夫,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在发展的道路上,与百姓们齐头并进,不懈努力。石圳村是一个无人问津,发展滞后的“垃圾村”,在廖书记的带领下,短短三年内,石圳村便“改头换面”,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示范基地。
本着“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廖俊波作为新时代县委书记的楷模,以身作则,走访基地,实地考察,始终坚持“能在现场的就不在会场”的原则,精准扶贫,设身处地的替百姓着想,为百姓求发展,谋福利。“大道为民,天下为公”,他始终为民,爱民,百姓们说“我们都是把他当作家人一般的信赖”。也许,廖书记的确是位老父亲,稳重如山,不善言辞,他更希望的是看到村子们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默默做实事,却又不求一枚勋章。
不过,我想,中国共产党这枚勋章已经在他胸前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中。“爸爸,你走时一定要跟我说再见”,也许造化弄人,廖书记没有说这句再见,却真的,再也不见。廖书记去武夷新区开会的途中,因公殉职。人民缺少了一位好榜样,缺少了一位好公仆,但是,我们有理由坚信‘俊波精神,俊波速度’却会一直一直在我们心中,在举手投足间彰显,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