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8:0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

第一篇: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作为江苏省第一批“三支一扶”志愿者,我被分配到楚州区宋集乡进行支教。而我在所分配的宋集中学小学已经上了一个月的班了,主要教的是三年级的数学和二年级的体育。在这一段时间里,不论是人才中心的王书记还是乡的文教主理以及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们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宋集乡以及宋集中心小学有了大致的了解。

宋集乡位于楚州区最北隅,与涟水县城一衣带水。古黄河环绕全乡37华里,235省道和234省道纵横全境,宁连高速、同三国道的入口处离宋集10公里之遥,水陆交通便捷。全乡总面积57.2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场圃,人口3.8万,可耕地4.89万亩。

宋集历史悠久,是名闻遐迩的“青莲岗文化的发祥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耕作、繁衍,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青莲岗文化遗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楚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中外友人络绎不绝。

宋集乡自然条件较好,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农业结构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种植22000亩水稻,23500亩三麦的同时,3100亩水面养殖,2700亩果苗圃,1200亩蔬菜种植,38800亩农田林网,成片林和四旁种植75.8万株,为农副产品和林材深加工提供了充裕的资源。

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宋集的工业这些年也有长足的发展,全乡共有大小企业37个,其中列统规模企业4家,私营企业33家,以纸制品加工和木业加工为支柱产业。全乡共有各类个体工商户234户,从业人员748人,2004年全乡劳务输出9885人,新疆、青岛、昆山等劳务输出基地相继建成,2004年宋集乡被区委区政府、淮安市委表彰为“劳务输出先进乡镇”。

能被分配到这样优秀的乡镇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能为这个地方起到一点点好的作用,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而与我更近距离接触到的就是宋集中心小学了,这个学校曾先后用过“谷圩小学”、“淮安第三高等小学”、“城志学校”等名称,是我区办学最早的小学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浓郁的人文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周边地区人民的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办公室的老师说毫不夸张的讲,这个学校是有百年历史的。

其实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接触那里的孩子,会发现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有着孩子们最清澈的眼眸。由于家庭原因,很多孩子和爷爷奶奶留在家里,而父母双双出去打工,我们班级有个小男生,2004年出生的,已经上三年级了,个子矮矮的,黑黑的。我刚接手三(2)班的时候他经常不做作业,我每天都找他谈心,让他告诉我原因,然后慢慢的他现在作业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上课也很认真,对于我这个新工作的老师来说真的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后来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原来他妈妈是从云南买过来的(几十年前在宋集风行过从云南、贵州一带“买”媳妇),后来跑掉了,偶尔一年回来看看孩子。听了以后,我心里又很心疼这个才7岁的小男生,觉得他一开始不完成作业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小孩子嘛,通常缺乏主动性,是需要大人给予正确的指导的,而大人在孩子成大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我想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

记得上次我们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有个家长,四十岁左右,穿着一件有点灰灰的旧牛仔外套,他一直留到最后,好像在等机会和我说话,后来其他家长都走了,他走过来告诉我他是我们班XX的家长,说这个小女孩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跑了,一直都是他一个大男人带的孩子,他又要赚钱又不能不问孩子,希望我们老师能多多关心这个孩子。他用很真诚的眼神看着我,让我心里很受触动,一个劲的告诉他,放心吧,我会的我会的。其实一个大男人能放下面子把自己的内心话告诉一个陌生人,我想他是鼓起很大勇气做到的,仅仅是因为我是她女儿的老师,所以他那么的信任我,让我心里更加坚定要做一位好老师。

存在问题主要就是中国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虽然近些年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仍然需要大家投入很高度的重视。每年两会,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都是热点的话题,足以证明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希望我们国家硬实力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能把我们的软实力也发展的更好。总结了一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和城里不能比,就拿上次教师节中秋节来说,我们学校每人发了200块钱过节费,当我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心情别提多高兴了,这毕竟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拿到的算是奖励吧,可楚州红星小学的老师们拿了1500,还有油啊这些福利就不说了,同样是人们教师,差距很大,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说,我认为应该给予更大的鼓励才是。

二、教育观念落后。农村普遍认为教育的投入是消费性的,而缺乏教育投入是生产投入。这个实在是落后的教育观念,前面交待了,很多学生是和爷爷奶奶在家里的,父母均在外打工,中国的老人普遍和孙子孙女有隔代亲,对孙子女呵护备至,只要孩子开心,学习怎么样无所谓。就拿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来说,前几天被家长投诉作业太多,来学校找校长,后来校长找老师谈话,确认了布置的作业其实并不多,是因为孩子放学回家没有立即做作业,而是出去玩了很久才回了做作业,一做做到比较晚。而那些农村的老年人,说实话,教育程度都不高,有很多人根本不识字,我不能说他们不讲理,他们大半辈子过下来势必有很多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但是有的时候说实话,孩子跟他们呆在一起其实并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农村里的留守儿童真的很是问题。

三、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而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我也上网搜查资料,结果我们宋集当地的情况提出几点对策:对策一:党和政府要把农村小学教育视作扶贫农村,引领亿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其次是要改变那套“年终慰问式”扶贫模式。近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家、热心人士,热衷于救助农村贫困大学生,有的甚至从小学起跟踪资助,直至大学毕业。经验表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在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后,这个家庭不出三年就会自然摆脱贫困,这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如何扶贫农村指明了方向。第三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对策二: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一个学校铁发展,影响教师的荣辱,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的荣誉,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决策三: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借此东风,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社会、学校、家庭等诸方面要紧密联系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对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1、农村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普及高中教育是当务之急,这也是我国国情的必要。在全国城乡普及高中教育一方面使所有孩子都有书读;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

3、大力兴办农村职业高等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目前,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格局致使绝大多数农村落榜青年不得不回乡务农。回乡的他们被人戏称为:“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读了十多年书,没有一技之长,成了他们最大的遗憾。改变这一现状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国家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高等教育,为广大农村青年创造深造机会,使得他们都能学有一技之长,学成后又能回乡带富一方。

对策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虽说学生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的责任,但面对现实的农村状况,教育的重担几乎就落在了学校教育者的身上。教育不是万能,但没有好的教育是万万不能,面对这庞大的“空巢子女”队伍,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熟视无睹。关心和爱护他们,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班主任,在全校范围内摸底,弄清每个“空巢子女”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登记清楚托管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通过这一环节,使学校与托管人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准确而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托管人是学校与“空巢子女”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情况,及时有效地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2.随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要求班主任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探讨父母与孩子交流的经验体会,并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电话交流一次,配合老师适时鼓励,因势利导,变害为利,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状态,让子女感觉到父母虽身在他乡,却心系自己。这样,父母得到的将是赚钱、教子双丰收。

3.定期召开托管人会议。请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做经验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4.用爱心去感化、温暖“空巢”里的学生。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犯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清楚地认识孩子心理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使关爱能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坎中去,让他们的母爱父爱得到延伸。

5.开展积极、健康、有趣的教育活动。为了让“留守儿童”能敞开心扉,努力学习,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德育专题片、定期播放下载的电影和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请“关工委”领导为留守儿童作报告、开展“走进父母、感恩父母”征文演讲比赛、召开“不和别人比父母,要和别人比明天”的主题班会、开展让孩子们结成帮扶对子的“手拉手”互助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使他们不再孤独消沉,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自信。

8、加强家访、校访的交流协作。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和心理压力。我校要求教师不定期家访,做好临时监护人的工作,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孩子,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同时,鼓励家长定期校访,认真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多与老师交谈,切实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二)动员社会力量关注他们。1.为“空巢子女”随父母就读开“绿灯”。

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就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适龄少年儿童就学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如果能够实施,长年外出的父母们可以考虑把子女带在自己的就业地上学,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现这方面的政策已更加完善,各地也逐步得到了落实。

2.在各个社区(村)开办“爷爷奶奶学校”。

据调查,“空巢子女”的托管人90%是爷爷和奶奶。在中国,爷爷奶奶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很难挑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据网上介绍现在还只有北京葛布里社区办起爷爷奶奶学校。当然现在要想政府拿钱来办这样的学校还是一种奢望。

3.开设社区(村)阅览室,让书籍成为留守儿童的精神食粮,克服他们无钱买书的苦恼,使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好书阅览,能用知识武装大脑,消除他们内心的空虚。

对策

六、在师资力量的问题上,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案保证农村的教师少问题,由政府出面向社会招聘或定向招聘,以改变师范生生源较差、合格教师进不来的问题。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实行补贴照顾政策,在工资和评定职称上给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体弱者可提前离岗退养。

对策

七、在教师的观念改变问题上,应该从如下的观念彻底地改变,来适应新的形式下教育。教师的职业观,要从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要从当一辈子教师转变成当一个好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一次性从学校拿到毕业证书,还远远不能适应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必须终身学习,从为获取某种任职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教师也同样如此。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对策

八、关注地区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地区,我们有不同的情况,虽然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但是教学方法肯定不能用相同的,要因地制宜。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要把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在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生存环境、经济水平、社会观念等等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发展要求不能强求一致。在不同地域内,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经验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的小康看农村,农村的小康看教育。党和政府只有在变革农村小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高等教育,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弱势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第二篇:三支一扶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时间:2012年6月2日至6月5日,共4天。

【51Test.NET-甘肃三支一扶】

2013年甘肃三支一扶考试采用现场报名的方式。

报名地点:在各县(市、区)指定的地点报名。

报名方法及资格审查:

(1)在市(州)、县(市、区)考务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采取本人现场报名的办法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各市(州)、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负责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报考人员根据报考条件选择报考“三支一扶”或“进村社区”岗位。

(2)往届毕业生报名时须持身份证、《择业通知书》、户口本、毕业证等证件原件进行报名。其中,确未就业但无《择业通知书》的毕业生,持派遣至生源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报到证》(必须无具体就业单位)报名。

(3)应届在校毕业生报名时须持身份证、学校就业部门盖章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参加甘肃省基层就业项目考试学校推荐表》、以及生源地户籍证明(原户籍复印件或公安部门证明)等证件。其中,省外院校甘肃生源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如果本人因故无法回生源地参加报名,可委托亲友报名,报名时除提供有关规定的证件外,还须持委托书、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像素为宽360、高480),领取准考证时须重新审核毕业证、报到证等相关资料,确认报考资格。

(4)报名时,考生现场填写《甘肃省2013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考试报名信息登记表》和《甘肃省2013年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和进村社区工作资格审核表》,并现场采集准考证照片。另外,考生需提供4张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在填写相关表格时使用。

(5)《准考证》经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后生效,在考前一周内由生源地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给考生。

第三篇: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跃

——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两年的服务期限已满,回首初到档案中心的那个懵懂、青涩小伙儿,已然在各位师长前辈帮助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

两年来,档案中心共接收新进人员档案640余份,平时查借阅档案3000余人次;审核各类档案材料3300余份;完成局领导布置的查阅区直机关人员相关档案2900余人次;配合纪委核对干部档案30余人次;配合教体局退休设岗150余人次,在职设岗300余人次;配合区直机关在职设岗500余人次;全面完成对现存6320余份档案的信息核对与补全,圆满实现档案中心日常管理与查借阅档案安全的动态平衡。

在档案中心深感为干部管理和人才开展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工作中,为贯彻落实省市区三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会议精神,我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群众优先的服务观念。一是积极为人才选拔任用提供真实依据。为提高查阅档案效率,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人才选拔中的积极作用,在微机上分类编制在职干部花名册、离退休职工花名册等,为我区人才选拔任用提供便捷服务。二是为日常管理服务。在人才利用、考察、工资福利、离退休手续办理等日常

管理中,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档案信息利用者提供服务。

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在政治上强、业务上精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我坚持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学习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同相关业务科室协调沟通,以便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服务。同时我也利用工作机会努力与各单位劳资员保持联络,来更好地服务于档案管理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接连跟随领导参与2012、2013年区教师及2013年区人才引进等招聘工作,作为一名新人,我的感受是五味杂陈调的,这种经历固然开阔了眼界,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差距。尤其是与同批的潘铁楠相比,自己既在学历层次上力有不逮,又在统筹全局,领会上级工作意图方面差强人意。这使我思考在今后工作中自己需要改进的重点方向,一方面是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向同事请教、查询资料等多种方式来提高业务能力,方便办事人员。另一方面是利用工作的闲暇零碎时间,更多地阅读一些行政管理、法律、金融等相关领域书籍,争取通过相关职业资质考试,达到自我学习目的。

两年时间转瞬即逝,我深感在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上还有很多疏忽需要弥补,很多工作没有完成,这也许是个缺憾吧。但通过三支一扶这个项目,两年时光带给我一种不一样惊喜,想到刚来时那种既对陌生环境的新奇感又伴随着对未来的莫名恐惧,想到第一次因为对业务知识不熟悉而造成的工作疏忽,想到因自己的举手之劳给群众解决问题而满心欢喜;一切一切,都是两年时光锁承载不住的……

最后要感谢宋局长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可以学习发展提高自身的工作平台,感谢主管领导张组长对年轻后辈的包容与忍耐,感谢管宇主任与尹静主任的言传身教,感谢梁丽瑞、李吉瑜两位前辈的关心爱护,感谢大家!今后,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做什么工作,我都会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其中,让新的同事感受到我们三支一扶大学生的能力与风采!

第四篇:“三支一扶”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某某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两年的“三支一扶”服务已经结束。回首两年的服务期间,有太多的收获和成长,通过在基层的实践和锻炼,我增强了服务意识,增长了知识阅历,提升了综合素质,我为自己能被组织安排到金湖乡人民政府服务感到幸运,更为自己选择参加“三支一扶”服务感到自豪!

两年来,在单位领导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和密切配合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工作能力。现就两年来个人服务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思想情况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因此,我努力读好两本书,一是读好有字之书,即要时刻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方针路线,学习业务知识等等,做到基本知识笃学,业务知识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二是读好无字之书,即虚心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学习他们的理论观点、工作方法、对人处事及语言、文字表达等。在学习中,做到勤学习、多思考、善总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做到“多看、多听、多想、多写、多做”,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而思,思而入,入而进”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自身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

两年来,我坚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和工作水平,思想上不断完善,政治上更加坚定,工作上日益求精,自身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从党委政府安排,团结同志,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2013 年被乡机关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目前正在转预备党员。

二、工作情况

两年来,我被组织安排在农民建房管理工作岗位,我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并同时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本着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完、做实、做好每一件工作。对于我的工作情况,我按时间分了三个阶段,做出如下汇报:

1、参加工作之初至2013年春节期间

参加工作之初至2013年春节的半年时间内,我的工作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参与“两违”巡查,查处“两违”建筑,参与2012年的危房改造项目和农房普查资料整理工作。我认真努力地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熟悉相关业务内容,了解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尤其在了解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花了大精力,因为我知道农村工作是很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特别是我所在的工作岗位,简单粗暴只会造成更大的隐患和矛盾。我通过向我们单位的“老金湖”们学习,听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同时也深入群众中去,走家串户,做到了解群众的需求,清楚群众的意愿。

通过这些工作,我知道了原来金湖的民风并不向来之前听说的那样“彪悍”,大部分村民其实是很讲道理的人。我认为农民其实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社会群体,所谓的“彪悍”只是老实人被逼急的表现,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做到“摆事实、讲道理”,还是能够被理解的。

在这一期间的“两违”工作中,我深刻落实“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得到了群众们的理解,在处理“两违”建房行为中没有引起一例矛盾纠纷,所有的违建户都很好的配合了我们的工作,停止了“两违”建房。2012年的农房普查工作在我到来的时候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后期整理资料过程中发现有一村的资料不符合相关文件要求,领导安排我对这一村进行重新测量、录入、整理数据。我加班加点的完成了这一项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在我参与的2012年的危房改造项目中,我深入基层,和城建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对每一位申请人的居住条件进行详细地调查,通过细致地调查让最需要进行危房改造的群众得到改造的指标,让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在这项工作中,我为老百姓做了些实事,我得到了危房改造户的感谢,体会到了金湖老百姓的热情,我感到了巨大的成就感。2、2013年春节至2014年春节期间

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市加大了农民建房管理力度,我的工作也相应变的繁重起来。

首先是4至6月份的“两违”整治月活动,在这次活动前期,我进村入户地宣传农民建房相关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严厉打击“两违”建筑的决议,从最基层做好工作;活动中期,我深入“两违”建房现场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对所有的“两违”建房户进行登记,完善资料,为上级领导了解情况做好工作;活动后期,我进行了“两违”建房户资料整理工作,并将其中情形恶劣的整理上报,而后又参与了其拆除工作。

其次是7至9月份的农房普查工作,为了更好的进行农民建房管理,了解农民住房现状,我市又重新进行了一次更彻底、更详细、更完善的农房普查工作。在这次农房普查工作中,我负责了五合村、凤凰村、固村、寨下、水产场这几个行政村的大半个金湖乡的普查工作,工作中,我不怕吃苦、不畏困难,坚持每天顶着炎炎烈日走家串户,认真做好每一户的普查工作。在户外作业完成后,我又加班加点地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完善、装订成册,最后圆满的完成了这项工作。这次工作结束后,每次从镜子中看到从“白皮”变成“黑皮”的我,就会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2013年的最后一段时间进行了“两违”整治月提升活动,主要是对“两违”建房户进行再次摸底,在弄清相关数据的同时还要掌握户主的社会关系,背景等情况,为下一步拆除“两违”建筑打好基础。我再一次走在第一线,配合国土、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3、2014年春节至今

2014年春节过后,金湖乡党委、政府多个领导岗位有所调

整,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带来了新的气象,整个乡镇的工作面貌都焕然一新,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在这新的一年中,我的职责有所增加,除了日常“两违”工作外,我还参与了金湖乡的城建项目工作中,包括项目报建、管理、验收、审计等等。这是一个我不了解的工作领域,我通过一段时间地学习实践目前已掌握了基本的业务知识,可能当下这项工作我还不能做到最好,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放手去干,我一定能越做越好。我很感激领导给我安排了这么一项工作,让我有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肩上的责任很重,但我却感到分外的充实和快乐。

三、心得体会

1、坚定信念。基层需要年轻和活力,需要我们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培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多请教、多学习。在基层工作,就要经常以农民打交道。我所在的农民建房管理岗,更是经常要进村入户苦口婆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但大多数群众观念相对落后,难免产生思想上的抵触,甚至发生冲突,我在领导和老干部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积极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如果不向领导和老干部请教、学习,我根本就不懂得如何跟农民兄弟们打交道。

3、工作要细心。农村基层的工作繁多复杂,稍不留心很容

易出错。前期的工作中我每次整理工作材料时就是因为不细心,经常出现错误,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之后我每次都尽量细之又细地核对,避免了类似的失误,终于能很好的完成了工作了。

4、不断学习总结。要虚心听取领导、同事和群众的意见,好的继续坚持,不好的立即改正,认真总结,在总结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两年的工作经历,充实了我的阅历,磨练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修养,实现了我的价值。这两年中,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也清楚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与不足,一是对人对事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常常只看到表面问题;二是是工作方法还不够科学,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三是收集材料、掌握信息方面做得不够全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争取早日解决这些问题,我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政府对我的培养,以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广阔的基层工作,以踏实的作风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以无私的奉献谱写绚烂的青春。

第五篇:“三支一扶”工作情况报告

英德市“三支一扶”等工作情况报告

清远市人事局: 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开展“三支一扶”等工作调研的通知》(粤人函[2007]813号)精神,我局对就“三支一扶”等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及“三支一扶”工作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和满足我市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中心每年都按照调查摸底取得的人才需求信息。一是协助企事业单位,通过考试、考核招收部分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对把我市相对饱和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推荐到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就业,由于工作积极主动、措施有力,就业渠道较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

(二)“三支一扶”工作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去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要求,我市按要求上报了“三支一扶”需求情况,但上级部门没有安排高校毕业生到我市进行“三支一扶”,因此,我市没有“三支一扶”的情况汇报。

二、人才引进及人才流失情况

(一)、人才引进基本情况及措施

我市自实施“科技兴市”的人才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人才人事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人才资源配置,拓展人才服务领域,探索人才服务机构运行新机制,继续 实施人才引进,统一到全国的近百所高等院校,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几年以来引进的人才都比较优秀,有不少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的高才生。同时通过各种招聘会以及与各地人才交流中心联系引进中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高层次、高学历紧缺专业为主,他们分布在全市的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以及城市建设等专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城建等技术部门引进的人才更是成为单位教改、技改骨干和科技带头人,如城防局的工程技术人员,仅防洪堤设计方案的技改就为单位节约资金300多万元。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相继走上领导工作岗位,部分同志被提拔为科级、处级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人才紧缺的状况,确保了我市的各项事业能够顺利开展。

(二)、人才流失情况、原因和对策

在引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引进难和人才流失严重。为了使引进的人才能安心工作,我们在引进工作过程中,结合本地经济、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校中品学兼优,吃苦耐劳,所处省份比较落后的农村生源。但是,引进的210多位人才中,到目前为止,除小部分正常的人才流动外,由于地区的差异,已流失了近三分之一,特别是经过三五年锻炼成熟后,通过报考公务员、辞职等形式,大量涌向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如:从中国政法大学引进的7位本科生中,现除检察院1位因身体原因没离开外,其他的都已流失,究其原因:一是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生活质数不高,中级职称的业务骨干,现在只领到一千多元国家规定的工资和地方补贴,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部分的人才连买房的首期付款都负担不起,与他们当初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二是经济容量小,工业欠发达,规模企业少,事业发展空间不大,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他们认为体现不出自身价值。

虽然我们在感情、事业留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专门成立了大学生俱乐部开展各项活动,并定期召开大学生代表座谈会,倾听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并重视他们的政治前途,如在基层法庭锻炼成熟的大胆提拔到法院主要领导岗位,其他部门也提拔了一大批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到领导岗位。但仍无法彻底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

(三)、对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

建议全省的工资实行统一标准的阳光工程,以稳定山区的人才队伍,也是在人才引进方面对山区建设的最大支持。

三、人才市场发展和管理工作

(一)、人才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人才市场直在我市这样的山区一直都不是很完善,至此也只是办理人事代理、档案代管和少量网上招聘及求职及人事网档案查询的工作,至于在人才资源配置,拓展人才服务领域,探索人才服务机构运行新机制方面还是没有很好的开展。

(二)、在人才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大中专毕业生和辞职、辞退人员办理人事代理、档案代管积极性不高,办理的比率较低。

2、档案自身的诚信档案、能力档案、业绩档案尚未建立。

3、社会调查、人才调研和宣传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智力市场职能工作方面有待加强。

4、人才市场硬件投入不足,没能真正建立起网上人才市场,信息不够畅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办公场所没有完善, 在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效果不够理想,用人单位来招聘人才无法满足,而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求职登记人员却难以推荐就业。

5、除人才中心设立的人才市场外,全市还没有其他人才市场。

(三)对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心体制改革的建议

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构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议将人才中心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并将有关业务划入人才市场管理,这样,人才中心更能在政策及人才的合理流动方面发挥作用,减轻政府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巨大投入。

英德市人事局 二OO七年五月十日

下载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三支一扶 调研报告[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江苏省三支一扶面试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三支一扶面试试题及答案 面试三支一扶时重点是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可以自己试着练习说一说然后看答案,一题大概说两分半左右,前四题给大家锻炼锻炼没有给出......

    三支一扶试题

    【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教材118页。 11.在人类社会......

    三支一扶考试

    1、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BD)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调整经济结构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的宏观调控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0年9月,怀着“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决心与信心,我开始了我的“三支一扶”道路。回顾这一年的“三支一扶”服务工作和生活,我的人生得到了丰富,意志得到了锻炼,阅历......

    三支一扶真好[范文模版]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工作总结 时光流逝转眼间被分到大侯乡工作已经两年了,这段时间里在省、市、县各级“三支一扶” 领导小组的帮助指导下,在大侯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三支一扶工作总结[精选]

    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乐昌两江镇陈福娣)2009年7月,我踏上了“三支一扶”服务的岗位,我被分配到乐昌两江政府,我怀着热情与激动的心情正式开始了“三支一扶”的工作。从一开始接触工......

    三支一扶征文[精选]

    三支一扶工作征文 播种希望放飞理想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结束了三支一扶支教这个光荣的服务任务,回顾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我的收获太多太多。自2009年大学毕业时,和......

    三支一扶工作总结(范文)

    2009-2011年 “三支一扶”个人支教工作总结2011年9月13日2009-2011 年支教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为期两年的“支教”服务工作即将结束。两年里,我在上级领 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