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口县红林村材料
支部搭牢连心桥 协会铺平致富路
龙爪镇红林村党支部
龙爪镇红林村现有农户531户,人口2187人,下辖3个自然屯,共有耕地 3633亩,党员32名。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实施“先锋工程”为统领,紧紧围绕“支部搭桥、协会铺路、蔬菜富农”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开展“建争带”活动,积极引导蔬菜产业协会加强规范化建设,带动协会党员以党员服务区为依托,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协会战斗力和蔬菜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增收铺平了道路。
一、建协会带学习探“路子”,让党员会员换“脑子”。2009年,镇西村共有蔬菜种植户246户,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有蔬菜大棚200多栋,成为县内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如何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壮大蔬菜产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加快村民增收致富奔步伐?村党支部一班人达成共识,紧紧抓住我县“打造绿色有机大县,创建绿色品牌”的有利契机,组织“能人”党员建立绿色蔬菜产业协会,通过建立党员服务区引领带动党员群众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在党支部的领导指导下,今年年初,由54户蔬菜种植户组成的“镇西村绿色蔬菜产业协会”挂牌成立了。针对协会会员种菜都是行家里手,但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长期在田间地头,工学矛盾非常突 出的实际问题,村党支部意识到“要富口袋,首先得先富脑袋”,积极引导协会首先将协会会员的学习培训纳入到“建争带”活动中来。通过采取“支部带协会、党员带会员”的形式,以党员服务区为单位,分成4个片、16个学习小组,通过集中动员学、上门指点学、邻居结对学、专家辅导学和田间实践学“五学”并举,以反季节蔬菜种、产、销知识为重点强化学习培训,确保了不同层次的党员会员顾得上、学得懂、用得着。为了找准影响和制约全村蔬菜产业发展的症结问题,支部书记都兴奎以种植大户党员为骨干将全村蔬菜种植区域划分为5个党员服务区,并带领全体党员在党员服务区深入开展为期1个月的 “三进四查”活动,即通过进蔬菜大户、进蔬菜大棚、进蔬菜市场串门走访,征求意见,查党员会员观念是否更新、协会发展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蔬菜富民措施是否得力、协会功能作用发挥是否明显。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在党员、会员中形成了“组织保障是关键、科学技术是根本、跑好营销是生命、科学管理是出路、蔬菜富民是归宿”五项共识,为蔬菜产业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子。
二、打好组织基础强“班子”,让支部协会结“对子”。“支部指路,协会带路”,把党支部和协会结对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党组织在科学发展、创业致富中的堡垒作用,发挥协会组织村民会员致富增收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开展“建争带”活动中,村党支部通过创新“四联双向”组织活动模式,使党组织从发展 经济的后台走到了前台。一是“支部+协会”交叉联建。实行支部、协会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党员致富能手、蔬菜技术明白人、销售经纪人任协会理事,16名理事中有9名是共产党员,其中3人为支部委员,使支部与协会紧密牢靠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党小组+党员服务区”双向联动。5个党小组分别与5个党员服务区结成对子,使党小组与党员服务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系互动,为党员服务区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党员+会员”双向培养。优先将12名党员种销能手接收为会员,将3名蔬菜科技明白人会员发展为党员,将5名蔬菜种植能手、销售经纪人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与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发挥更为明显。五是“党员会员+农户”双联双定。每名党员、会员联系10户群众结成帮带对子,对帮扶对象实行分类定责和包户定责,半年来帮助32户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的连锁效应,为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搞好产业服务出“点子”,让蔬菜生产结“硕果”。经过几年蔬菜产业发展,村党支部意识到虽然蔬菜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生产中技术含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条不紧凑、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该协会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建争带”活动中,支部引导协会把促进产业升级作为活动的出发点,通过在党员服务区提供“三帮一共”的保姆式服务,来帮助菜农提高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增强抗风险 能力。一是帮引新品种。为改变过去靠几种主打蔬菜吃饭的传统习惯,村党支部引导协会根据蔬菜品种前景,确定引进或淘汰品种,筛选引进晚熟辣椒、黄皮尖椒、早熟西红柿、黄心芹等蔬菜新品种29个,推广面积400余亩,建立新品种示范种植党员服务区3个,直接带动农户270余户。二是帮推新技术。村党支部积极以党员服务区为单位,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定期与会员、党员种植户交流种植技术,并邀请县涉农部门蔬菜专家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蔬菜种植远程教育讲座6期,培训农户1200余人次。三是帮培示范户。为培养一批带头致富领头羊,村党支部组织9名党员会员骨干到山东寿光、烟台等地参观学习蔬菜反季节栽培、标准化栽培等10余项新技术,使每名党员都能掌握3个以上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在党员服务区建立蔬菜示范基地5个,带动农户130余户。四是风险共承担。通过反复征求意见,党支部引导协会制定了《协会会员风险互助计划》,目前,已有150多户蔬菜种植户、销售户、运输户加入并签订风险互助协议,会员通过合作互助,在品种更新、病虫害防治、蔬菜运输、市场销售中的风险共同承担,使蔬菜产业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使镇西村的绿色蔬菜在县城区市场上占有率由前几年的20%提高到40%以上。
近年来,通过“建争带”活动的开展,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党支部加大了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先后投资18万元新建了面积186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投 资40万元修建村内3公里主街硬化路面,投入10万元新建了2000平方米镇西村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如今的镇西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正形成安居乐业谋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邱林村事迹材料
邱林村事迹材料
今年以来,邱林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创建文明村,实施民主管理,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一、基层组织健全,支部凝聚力强、威信高
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9名,分工明确,组织健全,团结力强,凝聚力强,不论是否在支部任职,都安排一定的工作、负一定的责任,让每名党员都有事干,都为村民服好务、带好头、作好表率。以局部带动整体,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方针、政策,以身作则,多办实事,多做好事,有亏自己吃,发牢骚的话不说,有负面影响的事不做,从而使村支部在村民中有较高的威信,并受到上级党委的好评。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又要抓住重点,力求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村庄规划建设、村庄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坚持发展生产,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放在优先位置,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运用外部资源和力量,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为农民提供“平等机会”,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农民主体 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五要五不”,即,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作用,做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多方位多层次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加大“平安孝直”创建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行为,确保全村长治久安。
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法治理念教育武装全体村民,积极搞好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认真抓好科普和移风易俗工作,培养广大群众的文明法治意识。利用生动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在农村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活跃乡村农民文化生活,在帮助他们学科技的同时,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矛盾的意识,使农民知法、懂法,自觉地用法、守法。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用传统的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塑造人、感染人、凝聚人,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健全村级规章制度畅通民主渠道
畅通民主渠道,实行阳光政务、透明政务,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一是健全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及时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对全村户数进行划片,每片选出一名村民代表,由全体村民代表和全村党员组成了两议会。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涉及村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事项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议和要求。村委会 根据村民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进行办理和答复。对其中合理的建议提交两委会讨论,形成可行性方案,再由两议会讨论通过后进行实施。保证了村民的权利,调动了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村民反映的热点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二是规范财务管理,强化群众监督。村两委对立项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都在村民代表中选出二只三人进行全程监督。完工后及时向村民公布,增强了透明度。村级财务一直是村民关注的热点,也是干群矛盾的焦点,只有村民对村里的收支情况明白了才能顺心。全体村民代表和党员通过投票选出了由3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村里所有收支都由理财小组人员逐笔进行审理,通过盖章后才能由会做账。对较大的支出,在经过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还必须由两议会讨论通过才能支出。通过这种途径,收支明确,村民明白,减少误解,促进了工作。
四、抓好经济,提供创建物质基础
为发展农村经济,搞好我村的蔬菜生产,积极争取国家黄开项目,新打机井3眼,铺设低压管道4000多米,修复生产路3000多米,硬化水泥路2000米,铺设地下电缆2000多米,新发展蔬菜拱棚50个,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为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扬优良传统,提倡新风新貌 不拘形式、不拘场合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抑恶扬善、倡导新文明、新风尚,坚决破除封建迷信。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破除陋习,提倡勤俭节约。每年进行一次文明户评比活动,广为宣传,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引导村民自觉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篇:林村的故事读书笔记
《林村的故事》读后有感
摘要:《林村的故事》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本书主要通过对作者黄树民与福建厦门市郊林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的对话记录,用生动、流畅的“类小说”笔调讲述叶书记的亲身经历,以此反映出1949年以来闽南农村地区的变革过程。
关键词:《林村的故事》 大跃进 四清运动 文化大革命
一、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1、作者简介
黄树民,1945年生,祖籍广东,成长于台湾嘉义。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取得密西根州立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学位。现任专职教授。出版有《农业的萎缩――台湾农村社区制度之变迁》(英文,1981年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著作及学术论文。目前从事研究地区包括台湾、福建及山东农村地区。
译者素兰,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现任专职翻译。
2、文章背景
1984年11月至1985年6月,黄树民教授在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Commit 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的资助下,同其他几人到厦门市郊的林村从事实地调查,运用参与观察、访谈、问卷等调查手段,收集了该社区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撰写成了《曲折的道路:一位村支书眼中的中国农村变革》一书。此后,台湾的素兰女士将该书译成中文,于1994 年出版,书名为《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1996 年冬天,黄树民教授在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资助下再访林村,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该版增加了黄教授撰写的序言以及《1990 年代的变化》和《林村何去何从》两章。黄教授在序言中简要介绍了他在1996 年进行追踪调查的经过, 新增补的两章则叙述了林村12 年来的变迁。
文章通过黄教授与叶书记的对话,从侧面反映出1949 年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坎坎坷坷,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社会实践以及他们对官方政治历史的看法与评价,也使读者可以从中反思自己走过的路程,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非常容易产生共鸣。
二、文章故事
1、回顾大跃进
清明时节,叶书记送给黄教授一盘自制的米糕,但黄教授却放置一旁忘记了吃,最后米糕坏掉了,叶书记更是因此勃然大怒,谴责黄教授:“浪费食物的人,真该被遣送回大跃进时代去受苦!”由此引出了发生在1958年的大跃进。
那时候,政府喊着“一大,二公”的口号,梦想着只要大家扩大集体农场的规模,大到全国成为一个不分阶级的公社,便能一次完成社会主义过渡,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此外,政府还大力推动工业发展,鼓励土法炼钢。大家都狂热地奉行着毛主席“超英赶美”的目标,梦想在几年内跻身一流国家,几乎没人怀疑这些目标的实际性。
就这样,所有能出力气的男子都被派到炼钢炉做工了,导致土地荒芜,大家认为只要用集体农耕和新科技就可以解决问题。科学耕作不是寻求更好的品种和除虫的方法,而是要把稻子种的更密,越密越好,相信只要这样做就可收立即的成效。结果却几乎没有什么收成。但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为了响应上级,取信于人,开始造假。就这样,顶层的人欺骗群众、误导群众、群众再欺骗上级,上级再反过来根据这些虚假报告来制定新政策。
好景只维持了六七个月,1959年秋天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突然发生饥荒,那些造假的一切,也随之而幻灭,接下来的20年,饥饿一直是当时人们的生活问题之一。
2、参加政治运动
1963年,叶文德从江头高中毕业。当时,像他这样的乡下孩子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是考上大学,要么就是去当兵。但他不仅高中落榜未能考上大学,还因为脚跛而未能当兵,在这仅有的两条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叶文德不得不回到了林村。
1964年9、10月间,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妻王光美提出了四清运动,即杜绝干部窃取公物、收受贿赂和滥用工分并且要肃清成分,以此来再教育或清除不适任的低层农村干部。而叶文德和他的妻子正在此时均获选积极分子,他们的任务就是下到公社去居住一段时间以调查那些低层农村干部的不当事宜,并对他们进行批判。并且这意味着在铲除老旧、腐化的干部之后,叶文德他们将成为农村新一代的领导人。
3、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1966年3月,中央政府的指示一道接一道地下,但这些文件的内容却相互冲突,所以大家知道北京的政治圈起了大风暴——文化大革命。
1967年初,形势变得明朗,这时红卫兵已经控制全国,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为修正主义的叛贼。于是所有他施行的政策都受到质疑,四清是王光美发动的,于是像叶文德这样参加运动的积极分子,便是刘少奇错误意识形态的产物。中央政府下命令解散四清运动时成立的青年积极分子团体,要求他们立刻回到原来居住的农村。
1967年3月,叶文德被迫回到林村,接替了大队会计工作,就这样成为了这次政治大**的牺牲品。
三、我的感受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农民运用许多传统的手段,来应付迎面扑来的现代化。换言之,林村人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进行选择时,有两种资源:一种是传统,一种是外来的影响。林村人主要选择了前者,因为他们对此太熟悉了,而对外来的东西则比较陌生。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林村人非常注重“关系”的运作。不仅该书的主人公叶文德善于经营关系网,并善于使用关系网为林村谋福利,而且其他所谓的“成功”人士也都是善于建立和运用关系的“高手”。不仅如此,林村人还希望他们的下一代也能有这种“本事”。这种从建立关系的角度对现代教育体系的作用所做的认识,可能不独林村人专有,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乡土社会的某些共性。
《林村的故事》以林村作为缩影,通过描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典型农村,并以投射在这个村落的各种历史事件、政治动荡、经济探索、社会结构重组、人民生活的困境等等,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当时全国农村的一个基本样貌。不仅真实地反映出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且凭借其平淡贴切的语言描述,勾起了经历过的人历历在目的回忆,留给了未曾经历过的人真真切切的印象。
第四篇:林城村调研报告
林城村村情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统一要求,统战部工作组于8月15日正式进驻榆林镇林城村。驻村任第一书记以后,按照县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林城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城村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我村位于榆林镇南端,与哈市松北区接壤,距哈市45公里,村委会距镇政府4公里,哈黑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15个村民组,10个自然屯,全村人口6868人,耕地面积29800亩,林地6560亩,荒地450亩。
2.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林城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如香瓜、南瓜、韭菜、大葱、马铃薯、大头菜,养鸡养猪、麻编、劳务运输等。全村绿色香瓜蔬菜种植面积11000亩,养鸡户43户,年肉鸡出栏40万只,养猪户68户,年出栏1.3万头,百亩以上种植大户39余户,麻编经济人3人,亚麻编织女工400余人,年输出劳动力2400人,已形成运输、瓦工、木工等三个专业队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
3、公共事业发展情况。村办公场所320㎡,文化广场4300㎡,配有健身器材一套,其中党建活动室170㎡,配备了120余人的桌椅,设臵了农民图书阅览室,综合学习室。更新了电脑、投影仪、影像设备等电教器材,安装了宽带,实现了电脑、电视 1
联网,可随时登录龙江先锋网,有社区服务站一处。全村硬化道路22公里,自来水入户460户,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3%。
二、林城村发展优势
1、民情优势
一是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脱贫致富,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现代化大农业工作的推进,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2、区位交通优势
位于榆林镇南端,与哈市松北区接壤,距哈市45公里,村委会距镇政府4公里,哈黑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二、三产业流通基础。
3、资源优势
林城村有耕地面积29800亩,林地6560亩,荒地450亩。全村有绿色瓜菜种植面积11000亩,南瓜、香瓜、韭菜、大头菜、大葱等特色经济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有极大的提升潜力。
三、林城村发展劣势
1、主导产业不突出。尚未形成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农业生产力水平在低层次徘徊,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品种质量一般,产业链短,没有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发展还停留于各家各户散养,形不成规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2、集体经济薄弱。村级无集体企业,没有集体收入,公共资金仅靠上级扶持,严重制约着公共福利、公共设施等事业的发展,也给村级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带来难度。
3、基础设施不完备。1)通屯公路建设。部分道路仍为土路,一到雨天,车辆无法行走,严重影响着村民生活与劳动生产,制约了我村的发展。2)水利设施建设。部分村屯尚未通自来水,存在吃水难的问题;全村抗旱能力有限,境内桥涵年久失修。
4、“路边经济”发展滞后。202国道穿村而过,有4公里的过境段。车流量大,加上林城村与哈尔滨松北区“零距离”,紧邻开发区,发展路边经济得天独厚,但目前202国道两侧土地没有得到利用,路边经济发展还处于空白状态。
5、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就业任务艰巨繁重。
四、下步工作计划
林城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村域经济。
1、大力发展南瓜生产。通过树立典型,组织农民参观,调动农民种植南瓜积极性,扩大南瓜种植基地面积,力争实现种植5万亩以上。以原料基地和劳动力优势吸引投资,建设南瓜深加工
厂。并通过开辟绿特色瓜菜园区,建设交易市场等措施带动瓜菜产业发展,形成我村带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2、切实发挥协会、合作社作用。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整合资源,发挥南瓜合作社、养猪、玉米合作社、韭菜协会、养鸡协会、水协会等新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合理利用扶持政策,继续做大做强南瓜产业,培育壮大棚膜经济和韭菜、香瓜、生猪、肉鸡等产业,逐步形成特色,精心包装,打造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实现农业高效发展。
3、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全村范围内认真搜集兰西籍域外工作人员和有价值招商信息。积极走出去,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依托林城村优良的区域、交通、资源、政策、劳动力优势,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进行招商,力争在招商引资方面有较大突破。
4、发展“路边经济”。要以“路边经济”为切入点,把202国道穿村的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将村委会所在地土地臵换,将村委会搬迁至202国道路旁,重建一个包括社区、卫生所、五保家园、村委会、计生服务室、活动广场的综合性村委会,并以此为龙头招商引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公路两侧开发建设,加快林城村城镇化及开放型经济发展。
5、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培训工程,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专业就业培训。统一为外出务工人员上缴医疗险、工伤险、养老保险等,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对接开发区三联、雨润等大中型企业,逐步实现让外出农民工在本地打工。
(二)加快农村基础建设,积极改善农村环境。
1、开展新农村建设。该村八岔沟屯原有46户村民,距公路4公里,屯内没有卫生所,没有学校,至今没通自来水。通屯路还是沙土路,冬天大雪封道,夏天道路泥泞不堪,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群众自愿、抓好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做好撤屯工作。利用村委会所在地大李围子(目前400多户)住宅空地,科学规划建设新居。并通过集中供热、排水、修路、上自来水、统一设计栅栏、园子载果树、道旁种花、架设路灯等措施实现村容整洁,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群众生活的更干净、更舒心,实现“一年有起色,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2、开展道路硬化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抓住国家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省交通厅等省直部门帮扶兰西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和优惠政策。修建大李围子至侯贵屯通屯路8公里,实现“屯屯通”。同时加强农村公路的管护和养护,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畅通。
3、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加大抗旱水井覆盖力度,提高水浇地面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争取省水利厅挂职我县的副县长王志勇帮助协调扶贫开发项目支持,为我村三年打抗旱水源井100眼,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000公顷;为四队、五队及侯贵屯通自来水;并重建境内年久失修的一桥一涵。
4、加大环境整治投入。积极对上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加快农户的泥草房改造、改水、改厕,加快改善农户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村屯规划,在道路平整、给排水设施建设、绿化亮化和
垃圾堆整治上狠下功夫,安装100盏路灯,拆除202国道两侧破旧的板杖子,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布局合理的新农村。
5、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建设完善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电影放映室等活动场所。二是积极进行“送文化下乡”活动,争取省市县文化宣传队伍下乡进行节目演出、宣传等。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近期将组建百人秧歌队,大鼓、铙、唢呐、服装等器材需争取。
(三)加大党建工作力度,全面筑牢党的基础。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党员真正成为农村建设的先锋队,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致富带富本领。
2、加强党建工作,增加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培养一批年纪轻、能力强、观念新、有理想、善拼搏的积极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3、做好大学生返村工作。对于同意返村工作的大学生,根据其素质能力、自身专业和特长安排职务,承担一些村级具体事务,如担任村务决策的参谋员、农村信访员、基层组织工作的信息员等,最大限度地为其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施展才能提供平台。
第五篇:村党支部书记谈林改
林改为七合堂村林业发展保驾护航
---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周瑞海谈林改
“七合堂村有今天的发展,全是以仗林改”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党支部书记周瑞海意味深长的说。
周书记说:“七合堂村的林权制度改革是从92年开始的,其主要作法是“管死、放活、调优”。“管死”就是把3000多只山羊一次性砍掉,并在全县率先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放活”就是把土地、荒山、林地的经营权放活,在群众自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流动。最早有七户党员干部带头进山,并将荒山、土地、林地通过置换,形成庄园式的经营模式。“调优”就是土地适应什么就栽植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栽植什么,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今天的七合堂村,通过林权改革,七合堂村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喜人景象,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高涨。森林资源得到了大幅度增加。1992年以来,全村营造林面积累计达3.56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盗伐、滥伐案件,森林资源总量由林改前的0.2万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底的3.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9%。
七合堂村的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述。92年前林业收入几乎为零,山羊等大小畜存栏4000多头只,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均持有粮300多斤,是典型的国贫村。到2016年年底,全村有果树7000亩、封育补种山杏树1.2万亩、樟子松20万株,1万亩、杨树6000亩,林地间种牧草4000亩,人均纯收入1.5万元。七合堂的生态发展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自治区环保局、林业厅评为“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屯绿化示范村”,国家生态文明协会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七合堂村村的发展,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集群众智慧,大胆探索,解决了一道道难题。例如,率先成立了内蒙野果协会;率先组建家庭生态庄园;率先提出了用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这一系列的率先尝试,为我县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