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意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建议
论中意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改进措施
内容提要:在中国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未富先老”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而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本文分析了钟楼区南大街街道中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并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 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模式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送餐、上门家政、康复护理、心理关爱、文体活动等社会化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且认真解决的社会问题,而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应绝大多数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方式,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破解日趋严峻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解决好老龄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老年工作体系;建立老年经济保障体系,建立老年健康保障服务网络,继续提倡家庭对老年生活的照顾;大力开展社区老年服务项目;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整合。”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妥善处理好老龄化问题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提升人口质量保障老龄化人口幸福指数的需要。但是在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常州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刚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我们应该全方位寻求更好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争取途径和有效方式。
一、中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意社区地处常州市区中心地段,包括:中意宝第花园、银河湾花园、怀南苑小区、会馆浜小区、木梳路小区及劳动西路的拆迁地块等几个居民区。社区户籍人口4382人,60岁以上老人889,其中:60-79岁736人,80-89岁136人,90-100岁16人,100岁以上1人,老龄化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20.28%,远远高于全国老龄化人口10%的平均水平,但是得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仅为12人,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看来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不合理
在常州市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市区先后成立了2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钟楼区南大街街道首先在红星社区进行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工作。然而,不是每个社区都有居家养老服务站,大多是一个街道一个站点,南大街街道的居家养老站点设在了红星新村,中意社区除了那些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获得送餐、家政上门的服务,80周岁以下的老年人就要自行去位于红星新村的服务站点,非常不方便。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时间不充足
居家养老实行日常班制度,有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目前南大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服务时间为:80周岁以上老人每天可以免费送餐;家政服务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固定的时间安排有时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中变化的节奏。有的老年人想晚上去超市购物或者周末出去公园走走散心,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在这个时段就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了。
(三)居家养老机构的服务种类单一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种类还只局限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料理、送餐。有些老年人人老心不老,自己还经常去老年大学上课呢,但是居家养老机构并不能在精神文化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到位
一是获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普遍反映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不行,比如家政服务:服务人员来到老年人家中,象征性地打扫下底板、擦一下桌子,服务时间还没到就走人了;比如送餐:经常有老人在规定送餐时间内并不能按时收到饭餐;更没有完善的属于老年人的活动场地;甚者就连日常沟通,有的服务人员都并不能真的理解老年人的意思。二来中意社区地处城区中心地段,大多是“一室”多用,功能不全,主要表现在针对居家养老老人的运动设施少、没有运动场地、没有老年人在社区的娱乐活动场所和精神文化追求的活动室、餐厅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老年人人老心不老,他们喜欢跳广场舞、羽毛球、下棋,社区就没有能够让他们活动的场地和设施。
二、中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扶持居家养老力度不够,公共财政向公办养老机构倾斜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资金非常有限。
1、资金不足是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头等难题,基本上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方式筹集,而且投入金额十分有限。政府无力独自承担庞大的养老费用,所以政府鼓励民间机构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并用金钱购买服务来达到养老的目的。但是在政策落实上并不如意,居家养老的投资者反映道:“首先,政府指引了一个好的方向,但是并没有提供一个好的平台,给我们机构的土地、场所还有各方面的税费也是问题,我们在服务老人的同时也要取得我们满意的收益,这才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和外在条件。”政府各方面扶持政策不到位,造成愿意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少之又少。
2、根据传统“四世同堂”的观念,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过去的家庭养老模式,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女对于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负担不起,特别是遇到家中有老人患重病的。各种因素促使社区居家养老成为适合我国国情并慢慢在取代家庭养老的一种新兴模式。只是很多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很多,有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日常工作繁忙,能够全身心照顾父母的人并不多,社区居家养老这个机构理念先进、服务规范、省心省事,他们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还是很有信心。而还有一些人观念相对保守,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尊老的民族,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是老年人自己的子女们应该尽的义务,把老人丢给第三方机构照料略显不孝,所以他们主张延续家庭养老的传统。
(二)居家养老的服务目前提供不了全天候24小时服务
1、机构人手不够无法实行24小时服务制度。居家养老是民营机构,工作人员都是自行招聘,服务人员却是由市、区、街道、社区通过政策下达、社区入户调查并反馈的名单,在现有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如果机构能够运作,那么他完全可以避免服务人员的增加,为了晚间服务老年人而增加工作人员必然会增加人员工资、员工社会福利的缴纳、日常办公损耗和机构运作成本,机构的利益会减少。这是居家养老服务时间限制的原因。2、24小时的工作必然安排倒班制,实行白、夜班交替工作。服务人员也是 3
普通人,从事这个工作的大多是女性,她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假如机构实行这样的工作制,几乎没有服务人员愿意接受这样的制度,也会造成工作人员的流失,直接影响机构工作的开展。
(三)居家养老机构缺乏对老年人需求的了解
目前居家养老机构提供服务种类有:餐饮服务——如送饭上门、开办专供老年人吃饭的食堂等;家政服务——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集体活动——如组织开展文娱活动等。这些服务项目比较大众化,也很粗线条,在服务项目数量和项目的多元化、精细化上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很多服务项目设计出来,但是开展服务的人员不到位,或者是服务难以深化下去,不能满足老年人多种养老需求。作为老年人来说,他们还希望得到以下服务:医疗服务、情感需求、应急救助、法律援助服务。之所以居家养老机构的服务如此单一,主要有以下原因:
1、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没有对地段上的老年人做前期详细的需求调查。有的老年人注重沟通、交流,有的老年人偏重于日常护理的需求,喜欢热闹但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希望在出门的时候能有人陪伴照料,有的独居老人缺乏安全感渴出现突发情况能随时得到机构的帮助。然后居家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在开展工作前没有制定一个调查计划和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需求调查表,更没有家家户户走访社区老年人,他们只是从社区居委会或者社区医疗卫生站很笼统地索取了老年人的名单和各类信息。心理学有个理论叫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这样供需矛盾下人类必然只能先满足最基本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健康等。
2、服务机构人员限制。经费和社会保障等因素导致了难以吸纳稳定、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有限的人力去服务老年人,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服务人员也没什么特长,只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四)居家养老机构硬件和软件都不完善
1、居家养老的场地、设施不完善。一来中意社区地处城区中心地段,具备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有着主要利益追求的开发商也不会在这种中心地段的小区来划出一块专门的场地给老年人,他们的追求往往是利益最大化的。二来政府在之前的规划时也没有考虑到现在的老年人数量会发展如此迅速,场所规划已经满 4
足不了老年人事业对硬件设施的需求了,这就不利于社区服务人员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设施就近快速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大打折扣。
2、服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老人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关键因素是服务者。就中意社区目前的服务人员来看,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且大多是50岁左右的妇女,年龄偏大。在正式工作前她们往往只是简单培训了几天就被委予“重任”了。
3、服务人员缺乏热情、耐心和职业操守。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大多是身患重病、行动不便、身边无子女的老人,工作又都是做的繁琐的体力活,服务人员往往会由最初的一腔热血慢慢变得更平淡,甚者还有脾气不好、缺乏耐心的的服务人员对老年人吼骂。
4、服务人员流动性太大。由于机构的待遇偏低、工作比较辛苦,使得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仅招聘难,流动性还很大,这就造成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的波动和难以衔接。老年人刚和服务人员认识、接触了感觉很不错,种种原因她们离职,根本不利于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运营与发展。
三、完善中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扶持力度,鼓励创建民办服务站点
1、增加居家养老项目资金的投入。政府重点要做的就是加大对居家养老公共经费的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助经费应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基层社区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第一战线,要在基层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另外在中意社区的辖区内有很多共建单位,也可以通过共建互利的形式来增加资金渠道。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涉及民政、教育、老龄、卫生等多个部门,政府要加大力度让这些相关部门职责需明确、协调配合,更好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标准的需求。
2、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关乎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长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我们社区作为这几个小区的小巷总理,我们有义务营造尊老爱老助老和为老服务的浓厚氛围,同时还要引导那些“传统”的老年人和子女们转变养老观念,让他们相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项事业会为老年人带去幸福的生活。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作为服务的给 5
予者,不光要让老年人获得优质的服务,也要教他们的子女照料老人的知识和技能。
3、区、街道应该投入资金,吸纳民间资本,做一个详细规划,并整合社区资源,寻找合适的地点,开设新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并在土地、税务等方面给予开办者一定的扶持。
(二)改进居家养老服务时间
制订好规章制度后,在实际操作中服务人员应该严格遵照规章制度,把相应的服务项目做到位。但是居家养老是一项为老年人服务的事业,服务人员也应该更为人性化的去操作。在服务过程中,遇到老人有事的可以避开自己后面的工作安排来更改时间。
(三)开设更多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1、首先,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和方案,并安排服务人员按网格逐户上门对社区居家养老老人和家庭进行全面详细的走访调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对居家养老是否有需求、假如获得居家养老服务他们希望获得哪些服务等等。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区卫生局、街道牵头,和各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站联合服务,除了定期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人免费检查身体,并尽可能的能为他们代购药物并送药上门;可以联合社区工作者、社区老年志愿者、社区青少年等志愿者队伍,在闲暇之余多上门看望老人,和他们聊天,排解他们的孤单和寂寞;可以和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社区警务室联合起来,做到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一旦老年人们在特殊时段需要紧急服务,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可以联合街道司法办、社区法律志愿者,遇到有法律事务求助的老年人给予帮助。努力做到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群体更多的需求。
2、其次,居家养老机构聚集各方力量吸纳各类全职和兼职人才,并加强内部培训和管理,了解员工的脾气、性格、处事风格和擅长,让擅长某方面的工作人员去服务有这方面需求的老年人,并努力把服务人员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服务人员。
(四)提升服务质量才是硬道理
1、完善社区设施。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社区的基础设施资源,针对老年人居 6
家养老的需求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针对性改造,让社区资源功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利用,更好地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服务。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养老失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突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特色,争取专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新建社区养老必备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建设社区老年人大学,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配送服务站等。三是积极推出社会合作项目,利用社区的土地资源,引进基础建设项目。如可以与超市经营单位进行合作,在社区建设便利店,以方便社区老人就近购物和送货上门服务;可以与医疗单位合作在社区建立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一定规模的医疗基础设施;可以和维修单位和个人合作,建立维修服务基础设施等。
2、培养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要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负责开展培训工作,政府财政给予适当的培训经费补助,开展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的、强化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定期进行培训、考试。还可以组织员工到居家养老发展相对的发达的城市:北、上、广去参观学习。
3、居家养老机构要增强对工作人员的理念灌输和班后反馈意见的汇总,特别是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是不是妥当。服务人员面对的都是年迈的老人,老年人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当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质量并未达到老人们的期望时,他们可能会对服务人员撒气。这个时候服务人员要抱着一颗理解宽容的心去对待老人,对待自己的事业。
4、努力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保障体制。在吸纳和培养居家养老人才的同时,要努力做好他们的社会保障体制。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首先要保障他们的工资收入,并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他们在生活无后顾之忧后才会更为卖力的工作;其次对于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
文献:
1.张和平《关于老龄社会问题的思考》《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2月第1期第19卷 2.杨维琴 《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分析》黑龙江科技学院社会保障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3.徐寒冰《北京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第5期
4.曹云亭 《 城市社区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住宅科技》1997年7月
5.陈俊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中的社区老年服务研究》河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6.孙秀兰《社区老年服务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第二篇:关于中意社区居家养老问题调查报告[最终版]
关于中意社区居家养老问题
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成为中国政府首要解决的大事,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解决好养老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妥善处理好老龄化问题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提升人口质量保障老龄化人口幸福指数的需要。但是居家养老还刚刚起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针对于此,本人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特开展中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社区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相关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希望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完善的对策。
[调查对象,时间,方法]
本次调查自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30日,调查对象为南大街街道中意社区60周岁老年人,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
[调查内容、范围]
本次社会调查围绕中意社区60周岁老年人展开,通过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通过查阅上级下达的政策和相关资料,分析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涉及相关问题:
1、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基本情况;
2、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有哪些不满意。
3、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有什么期望。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中意宝第花园和银河湾花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计10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6人。
参与问卷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表(表1)如下:
二、老年人目前享有的居家养老服务及更多的需求调查情况
1、老年人享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情况
目前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老年餐桌、家政清洁、日间照料、送餐到家等。老年人普遍认为现在的服务项目太少了,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
2、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表2)如下:
三、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参与问卷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反映,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以下问题:
1、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太少,离的也远。例如:拿50元服务券让老人自己去餐桌就餐,那么他可以吃三到四天,若是叫服务员送餐价钱就比较高了,50元最多只能吃2-3顿。由于居住地距离老年餐桌较远,出于经济考虑就只能自己到餐桌去就餐,非常不方便。如果老年人自己乘车去就餐,还会存在路上出现意外事故的隐患,他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2、没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设施和场所。中意社区是一个2006年交付的新小区,开发商在建造小区的时候配备了一定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从意识上把社区已有的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有这些设施设备就已经足够了,但是这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并不能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基础设施的使用率也很低。有的老年人喜欢跳舞、有的老年人喜欢下棋、有的老年人喜欢打乒乓,可是都没有合适的场地。实
在不行,有的老年人只能骑着自行车去别的小区或者专门的体育场所运动。
3、服务人员耐心不够、服务态度差。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反映:因为听力障碍导致和服务人员沟通的不顺,同一句话重复几遍,有时会引起服务人员的不耐烦,他们和服务人员不能及时的沟通让他们心里很不好受。有的老年人反映,他们因为病痛的原因请服务人员上门家政清洁服务,有时他们看到服务人员打扫的不如他们的意便做出要求,可是服务人员有的仍是我行我素,专做表面文章。
四、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府宣传不多,给予的各类政策扶持制度也很有限。到2050年,预计中国的老年人数量会达到顶峰,这个庞大的群体也给一些热爱从事义工的创业者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创业前会和政府洽谈、签订协议。政府非常支持民间开办居家养老,这能大大减轻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支出和负担,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给予民间企业的扶持又不多:创办时给的扶持金很少;没有专门规划给居家养老机构的土地、用房;在税务方面优惠也不多。
2、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并不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居家养老机构在开展工作前没有对地区上的老年人做前期调查摸底,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精神状况、业余生活情况、子女是否同住等情况并不了解。在没有充分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和需求的情况下,就很难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和方法。有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错,在基本生理需求可以自我满足的情况下会对精神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是只能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居家养老机构无法在服务项目上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3、居家养老机构招聘人员难,招聘有责任感的专业员工更难。政府给予机构的扶持少,机构的运行负担就变重,机构在日常运作和招聘人员方面不得不考虑各类支出的压缩。而工作人员从事的又是服务他人的体力型工作,工作内容繁琐,时间也受限制,员工必然在薪水待遇上提出要求,当机构满足不了员工的待遇条件时会造成人员流动的现象。机构不得不重新招聘人员,重新培训其职业技能,影响了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
[调查建议]
一、政府要给予重视并把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1、打破由政府主导的模式,扩大社会参与热情。应该适当引入一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而使服务快速覆盖到更多老年人。
2、增加服务商,扩大服务范围,使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可以横向联系卫生医疗部门、文化体育部门、图书馆、大学志愿者,一起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
3、加强社会公德宣传,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政府应该加强电视台、广播台、政府宣传栏等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夕阳生活,并鼓励更多的志愿者们加入到服务老年人的队伍中来。
二、要充分了解老年人需要什么并开展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项目
1、机构要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组织居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分块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对社区的老年人进行逐户上门:询问、调查、登记,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居住现状、身体健康与否、子女能否给予充分的照顾等等,并做好统计工作,根据统计的数据就能看出老年人的需求情况,为机构制订日后的服务方案和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供了帮助。
2、协调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辖区共建单位提供能给予老年人活动的场地。辖区共建单位有:中意羽毛球馆、学大教育、社区物业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与球馆负责人协商为老年人安排白天固定的时段划出专门的场地供他们活动;也可以与学大教育协商在不影响机构营业的情况下提供空余的小课间给喜欢安静读书的老年人看书读报;居家养老机构也可以和华夏旅行社联手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短途参观旅行活动,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社区居委会有50平米的室内场所,也可以安排固定的时段给老年人活动。
3、强化专业队伍培育,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让机构员工树立信心,改变思想观念:虽然是服务行业,但是是造福老年人的事业,在西方国家义工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从事的工作,也是很受尊敬的一项事业。其次,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员工大多是外来务工者,他们出身都比较贫苦,受的教育也不多,他们会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就只能过这样的生活,缺乏闯劲和不断学习的观念,要给他们灌输积极的思想观念,要让他们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机构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员工开会,听取他们对服务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并定期给员工进行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
[调查体会]
居家养老是一项贴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对居家养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政府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机构也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员工薪酬制度吸纳专业人才,并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壮大志愿者队伍,在机构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居家养老的新方法和服务的新项目,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以上是我此次社会调查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了解到部分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要求和建议,也希望此次调查能对电大开放教育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2011年秋行政管理本科
李蒙
2013-07
第三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调研组
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是 “十三五” 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对山东省东、中、西部的48个社区及120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问卷调查,调研组认为,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老年人对体育娱乐、上门看病、文化学习和助餐等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需求比分别为56.1%、54.1%、47.3%和39.7%。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体育娱乐和学习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减少;男性对于上门看病服务需求最高(61.5%),而女性则对体育娱乐活动的需求最高(53.3%)。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供给数量、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医养结合重视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引导。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山东省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或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863元,城市平均水平为2377元,农村平均水平仅为1343元,购买服务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所享受的各项补贴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只有10.4%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有待完善;二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及配套法规不健全;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薄弱。此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社区之间的关系松散,联动性不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释放需求,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一是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地位,社区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核心与重点,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二是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主要媒体,传播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信息及服务内容,以提高公众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度和重要性认识; 三是平衡各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提高老年人整体收入保障水平,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意愿,扩大服务购买力,通过建立资金补贴方式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老年人潜在服务需求向显性需求转换。
(二)提高质量,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一是服务对象精准化,通过建立老年人动态评估机制,对老年人信息进行个性化追踪,为实现服务分类精准供给提供有效支撑;二是服务内容标准化,通过对养老服务内容重新定位,明确日常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和精神文化类服务等三大类服务的不同责任主体;三是服务组织专业化,将医疗健康类服务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是当务之急,通过大力培育专业化的组织和企业,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四是服务平台智能化,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在资源整合、服务转介、标准化评估方面的功能,引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技术手段,以普惠性为目的,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完善制度建设,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制度,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部门职责,通过增加保障收入与健全服务体系两方面,对社区居家养老提供支撑;二是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等具体标准,并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三是加快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型小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四是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探索建立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支持以及相应的财政津贴等家庭养老政策。
(四)加快人才培养,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待遇。一是政府出台养老人才激励政策,培养服务人员的为老服务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二是建立服务人员资质认证体系和持续培训制度,加强对专业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引领;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公益团体、志愿服务和专业社工的力量,逐步实现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和常态化;四是明确服务标准,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规范化考核指标。
(五)改革创新,激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活力。一是政府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和增强政策优惠导向,通过市场化机制使养老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二是树立大社区、大整合、大服务的理念,以社区服务覆盖养老服务,真正发挥社区在资源整合、服务生产与转介中的功能作用;三是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功能进行提升,推行 “政府搭建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志愿者参与”的运营机制。
(六)扩大社区参与,增强老年人的自身价值。一是进一步引导老年人树立自力更生、老有所为理念,增强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重点帮助有意愿且身体状况允许的贫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岗位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鼓励引导老年人参加基层老年协会、老年志愿者组织等基层社会组织,让他们在社区治理创新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服务社区。
调研组成员:崔树义、田杨、杨素雯、张月君、王承强、孙同德、齐鹏lbb2620
第四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相关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探索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新途径。
2、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服务理念,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深入开展。
3、加强对中心服务人员的管理,严格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各项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4、树立为老服务意识,讲究礼貌用语,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热情周到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服务。
5、认真听取老年人意见建议,尽可能改进工作,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制度
1、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根据老年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提供无偿、有偿服务。
2、发挥社区助老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偶尔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志愿者服务。
3、利用居家养老信息员队伍,提供老年人生活信息。主动上门与老年人取得联系,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服务。
4、服务站要组织开展以下服务项目: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医疗保健、精神安抚、陪护陪伺、家政服务、饮食就餐、家电维修、法律服务、发挥余热等。每个服务项目都设有服务网点,由专人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5、接待老年人时要热情服务,急老年人所急,想老年人所想,要向老年人推荐质量好、信誉高的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实惠的服务。老年人有需要的,社区应尽力提供服务,暂时无条件提供的服务,社区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要让老年人满意而归。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1、孤寡贫困和空巢老年人;
2、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3、伤残老年人;
4、烈军属老年人;
5、高龄并生活不便的老年人(90岁以上);
6、居住在本辖区内,自愿出资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和其他6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
1、实行“五定”即定服务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项目;
2、走访家庭个别服务;
3、组织生活集体服务;
4、找代理结对服务;
5、电话信息网络服务;
6、建立档案跟踪服务;
在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和种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使养老服务目标得以实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1、生活服务;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帮助老年人买菜、做饭、洗澡、清理卫生等,为老年人购买生活用品或开展捐赠活动。
2、精神服务;对老年人进行心里保健教育,陪老年人聊天、读书、散步、游览或参加娱乐、体育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3、健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生病老年人及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4、走访服务;在节日和老年人生日期间,到家中探望,陪老年人过节、过生日,使老年人享受亲情。
5、日间照料;早晨接老人到日间照料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负责午餐、休息和安全,并在晚间送其回家。
6、法律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7、其他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服 务 公 约
礼 貌 待 客态 度 亲 切 接 待 求 助主 动 热 情 提 供 服 务快 速 准 确 解 答 问 题耐 心 细 致 接 受 意 见虚 心 诚 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机构
XXX XXX XXX
第五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北京海淀区万福年华养老服务社是隶属北京万福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社区养老服务业务,也是 海淀区唯一一家民政局作为主管单位的非盈利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人家庭 日益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断强化对居家老年人的服务功 能。社区事物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老龄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站下设医疗保健、日间照料、代买代购、居家卫生、文化娱 乐等服务。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拓展社区多元化服务工作网络,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空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占地150平方米,内设书报阅览室、日间照料室、厨房、全方位为社区60岁以上 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代购代买、配餐送餐、居家卫生、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使老年人在 舒适的环境中有所依托,愉快生活。服务站共有2名兼职助老服务员,一人专门负责日间照料室,一人专门负责上门入户为老年人服务。目前辖区内享受政府购买无偿服务的老人有1人,有偿服务的老人2人,独居老人5人。每月安排一名 助老服务员为无偿老人提供居家卫生、助浴、入户巡视、代购等服务,为2位有偿老人提供居家卫生、代购代买、代洗衣被等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独居老人一对一的电话、入户探视。服务站坚持 每月一次管理员安全管理例会,适时反映社区老人的需求和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社区以归侨小区为活动中心,室外活动场所总面积1200平方米,有一个羽毛球场,一个老年健身场 所,一个灯光球场,每周的二、四、六日组织社区的老年人在灯光球场跳舞健身。社区的舞蹈兴趣 小组多次参加街道、社区主办的文艺活动表演,泉州市老年艺术节第四套秧歌舞表演,不断丰富了 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在和睦舒心的家居氛围中安享晚年。社区养老服务站充分利用辖区资源,通过各种行业的志愿者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 务。与辖区内服务站签订协议的2家医疗诊所,免费为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测血糖,量血压、各项 常规检查。3家杂货店开展送货、代购服务,2家理发店开展上门理发、修面、烫发、染发服务,1家 居家维修点开展上门维修服务,达到资源共享,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自从开展居家 养老服务工作以来,由社区老人协会牵头,社区主办,在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 形成了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社会化专业服务与非专业化服务相结合的居家 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优势,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帮 助老年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 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逐步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