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诵读活动方案
《论语》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作为未成年人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把诵读中华经典、红色经典和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相结合,引导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学校决定在七、八年级继续开展《论语》诵读实践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开展《论语》诵读,旨在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经典诵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论语》人格修养、哲理评价的对答中,体验“仁”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道德思想,完善个人品格。
三、活动主题:诵读《论语》,收获成长
四、活动时间:2015.3---2015.12
五、晨读负责人
1.语文科代表:各班语文科代表每天到前面进行领读,起到表率作用。
2.语文老师:负责布置晨读内容以及对晨读进行评价。
六、实施方案: 1.宣传发动阶段:(时间:2015.3月上旬)德育处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周一例会等形式,向全校师生继续宣传学习《论语》的意义。
2.解读背诵阶段:(时间:2015.4----2015.10)每周二至周五,早自习开始后的10分钟,学生跟广播集体诵读《论语》(每周诵读内容由学校统一印发给学生);学生每人每周完成2页本周诵读《论语》内容的钢笔书写,并背诵五则《论语》。
(3)“诵读论语,收获成长”主题征文 评比对象:每班挑选3名学生习作。主题要求:“诵读论语,收获成长”
根据征文主题,围绕诵读《论语》,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不少于700字。要求内容翔实,事例典型,反映真情实感,切忌无病呻吟,泛泛而谈。
稿件上交时间:2015年12月1日前,各班语文教师将参赛学生作品送至语文组。
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
2015年3月
第二篇:论语诵读方案
泰山岩岩,华夏所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其文煌煌,其名煊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 bì),友善柔,友便佞[pián nìng],损矣。
子曰: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gǔ]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qī]。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第三篇:《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
《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
(一)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从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生(齐):
泰山岩岩,华夏所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其文煌煌,其名煊煊。
主持(男):有一个名字,传颂了两千五百年;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治国定邦安天下。主持(男):有一个名字,与中华文化紧相连;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浸润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主持(男):有一个名字,是师的楷模;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是仁的诠释。主持(男):有一个名字,我们为他骄傲,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我们因它而自豪。
主持(齐):让我们共同走近孔子,走近《论语》;让我们共同亲近中华文化的源头,聆听历史的声音„„
片段一:论学 课堂。
孔子领学生读书(作摇头晃脑状)。生齐读《诗经》之《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孔子:宰予,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宰予:先生,我已经懂了。
孔子:那你说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是什么意思。宰予:(沉默片刻,吞吞吐吐地说)先生,其实,我还不太理解。孔子:(语重心长地)宰予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宰予:(惭愧地)谢谢先生。请教先生,为什么我总是没有其他弟子学得好呢?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知识啊。宰予:是啊,可是有时我也很努力,却总觉得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没有颜回、子路他们学得好。
孔子:这是因为你的学习兴趣没有他们浓厚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宰予:谢谢先生。那么,我学过的课文常常会忘记,那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这就要多多温习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宰予:哦,原来是这样。
孔子:除了多思考,多温习以外,多向别人请教也是学习的好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宰予:先生,我明白了,我一定会遵照您的话去做的。学生:(齐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
(二)片断二:论志
学生三三两两散开,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只有颜回、子路和曾点陪伴着老师。孔子: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迫不及待)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颜回:(沉思)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孔子:曾点,那么你呢?
曾点:(放下琴)我与他们两位不太一样。孔子:不要紧,但说无妨。
曾点:我希望能够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个好友,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孔子点头以示赞许)
子路:老师,您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音乐起。生齐诵: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生齐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片断三:论仁 地点:杏坛 弟子们将孔子围坐。
颜回:(起身,施礼,恭敬地问)请问先生,一般的人该怎样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
孔子:(看看颜回,做略思状)克制、约束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这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你约束自己而回复到礼,那么,天下的人都会赞叹你是个有仁德的人。仁发自于自己的内心,哪里是由别人来决定的呢?
颜回:请问先生,具体该怎样去做呢?
孔子:那要在视、听、言、行上克制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回: 谢谢先生,颜回虽然愚钝,我将努力按照先生的话去做。仲弓:请问先生,作为主持一方的长官怎样才能做到仁呢?
孔子:对待属下要像是对待尊贵的宾客一样尊敬,使用他们的时候要像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人。这样,就没有怨气了。
仲弓:谢谢先生,我要认真按照您说的去做。
樊迟:先生,我天生鲁钝。您能用更简单的话教我什么是仁吗? 孔子:樊迟呀,仁就是爱人呀。要学会关爱别人。樊迟:先生,什么是智呢?
孔子:智就是学会理解人,了解人啊。
樊迟:先生,我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内涵呀!
孔子:把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就是有仁德、有智慧的人呀!
樊迟退出,迷惑不解。见子夏:师兄,刚才我见先生问什么是智慧,先生说“把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
子夏:先生的话太深奥、内涵太丰富了!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拥有了天下,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讲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生齐诵: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片断四:论义 学生围坐。诵书。
子路:先生,有人说您安贫乐道,反对富贵,是这样吗?
孔子:子路,升官发财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了。如果可以追求的话,即使做下等的奴役,我也愿去做。然而,如果违背原则去追求,自然不能去做了。人要追求义。
子路:贫穷的生活中难道也会有快乐吗?
孔子:人生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怎样去生活,而不是迎合市井庸俗的眼光,获得别人的赞赏。粗茶淡饭,弯着胳膊枕着,只要有追求,快乐也在其中呀!不讲道义得到的富贵都是浮云。
子路:老师,在义和勇之间,我更崇尚勇。
孔子:子路,君子应该首先崇尚义。君子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老百姓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盗贼。
子路:老师,我明白了,在利益面前,我们要保持独立、高尚的人格。见义勇为,才是真正的勇。
孔子:孺子可教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生齐诵: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以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片断五:论师
弟子们陪孔子行走,子路匆匆而来,大声向老师问道。子路:请问先生,听到一件事可以去做就去做吗? 孔子:有父亲和兄长在,那怎么能马上做呢?当然要与父亲和兄长商量一下了!
子路:谢谢先生,我明白了。(子路退下)
冉有:先生,我正好也想好了一件事情可以就去做吗? 孔子:听到一件事可以做,当然要抓紧时间去做了!冉有:谢谢先生,我现在就去做。(冉有退下)
公西华:先生,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子路问您“听到一件事可以去做就去做吗”,您说有父兄在要商量一下,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您却说要马上去做呀?
孔子:冉有性格退缩,我这样回答,希望能推他一把;子路敢作敢为,性格急躁,我这样回答,是希望他能遇事要退一步想想,考虑细致。
公西华:先生,您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我还发现平时先生总是多让我们讨论,只有在我们讨论不出来时,才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告诉你答案当然很简单,可是,大家很快就忘了。只有你自己探究,才能锻炼你们的思维。所以,只有在你想知道而弄不明白,想说出口,而表达不出的时候我才告诉大家呀。
公西华:那先生为什么这些弟子讲的内容也不一样呢? 孔子:当然你基础好,理解快,我说的就难了。
公西华:请问先生,作为弟子,最重要的学习品质是什么? 孔子:是思考,因为思考而产生自己的想法。不盲从,不迷信。
公西华:先生,弟子明白了。正因为颜回从来不反对您说的话,所以,你说他对你没有什么帮助。
孔子:你太聪明了。你这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孺子可教也!子贡:先生,您说贫穷而不讨好人,富贵而不骄横。这样的人怎么样? 孔子:这样的人当然很不错了。但是,还是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
子贡:先生,《诗经》上所说的人要像雕琢玉器那样不断打磨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子贡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就能推演出别的道理。你善于思考又能举一反三。你可以开始学习《诗经》的微言大义了。
子贡:谢谢先生教导。生齐诵: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中人以上者,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上,不可以语上也。‛ 子路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微弱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
(三)片断六:论君子 弟子们陪孔子谈话。
子贡:先生,您经常教导我们要养成君子的作风。请问,什么是君子呢? 孔子:先做再说,这就是君子。
子贡:那依先生之言,做君子岂不很简单?
孔子:是的,很简单。所以,只要以严肃的态度修身养性,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君子。
众弟子作喜色状。
子贡:先生,君子有遵循的原则吗?
孔子:君子遵循三个原则,可是我一条也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子贡:这是先生对自己的描述呀!
子夏:我听说君子有三种变相。看起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亲近,又非常温和,充满了感情,但听他讲话,尽管他说笑话,但他言语的内容,又非常庄严,不可侵犯。
孔子:这是因为君子有高度的修养呀。子夏:那君子和小人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呢?
孔子:君子团结,小人勾结;君子想道德,小人念乡土;君子想法令,小人想恩惠;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念叨的是利;君子安详,小人狂妄;君子做得多,小人说得多„„
子夏:那君子本身还有哪些特点?
孔子:君子不害怕贫穷,君子不与人争执,君子不救助富人,君子担心到死还没被称颂。
子夏:先生,我们感觉每一句话,您都是在讲自己呀。仰之弥高,专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您的修养,我们难以企及呀。
孔子:只要加强修养,我们都是君子。生齐诵: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片断七:论担当
田垅。孔子师徒来到汉水边,遇隐者。
长沮、桀溺在耕田。
孔子师徒来到田垅边站住。
孔子看见长沮、桀溺在耕田。
孔子:子路,前面就是汉水,去问那两个隐者,渡口在哪里。
仲由:请问先生,渡口在哪里?
长沮:(指着孔子)那个老头是谁呀?
仲由:孔丘。
长沮:是不是鲁国的孔丘。
仲由:正是。
长沮:既然是鲁国的孔丘,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桀溺:你是谁呢?
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鲁人也!
桀溺:你一定是孔丘的学生。
仲由:(点头)„„
桀溺:唉!当今天下,动荡不安,到处都一样,谁能改变这种状况,扭转这种局面呢!„„
仲由:我们能扭转。
桀溺:恐怕未必吧!
仲由:只要有开明的国君能重用我们。
桀溺:当今天下哪有开明国君呢?孔丘四方游说,却是八面碰壁,终不得用,太迂腐了!
仲由:我老师不到黄河心不甘。
桀溺:不如跟我们当隐士吧!种田打渔,逍遥一世。
仲由:非所愿也!
„„
仲由:老师,他们说你太迂腐了。
孔子:哦!
仲由:他劝我们归隐山林。
孔子:我们怎能归隐呢!归隐山林岂不是与飞禽走兽为伍吗!唉!子路呀!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带着你们到处奔波了。
仲由:老师,我们都心甘情愿。
孔子的车队缓缓而行。
接舆披头散发,疯疯癫癫。接舆来到孔子车旁,唱起歌来。
其词曰:
凤兮凤兮!何处栖兮!凤兮凤兮!无处栖兮!凤兮凤兮!胡不归兮!凤兮凤兮!何时归兮!往者去兮!来者远兮!政者殆兮!隐者安兮!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已兮而兮!而兮已兮!
接舆且歌且走,扬长而去。
孔子追去,不见踪影。
但见孔子怅然若失。
陈国蔡国交界处开阔地
这片开阔地草木茂盛。天气炎热,孔子师徒来到这里,坐下歇息乘凉。但见:一众陈国役徒蜂涌而至。一众蔡国役徒呼啸而至。众役徒一字儿排开,把孔子师徒团团围住。孔子大惊。
仲由:(上前)你们是什么人,把我们围住!
役徒甲:我们奉命行事。
仲由:奉谁的命?
役徒甲:奉大夫之命。
仲由:(回来)老师,他们是奉命行事。
孔子:哦!先被困于匡邑,后被围于蒲地,今又厄于陈蔡,呜呼!
„„
孔子端坐。
仲由:老师,断粮了!
孔子:哦!
仲由:怎么办?
孔子:„„都来听课吧!
众:是!(皆席地而坐)
孔子:大难不得死,必有后福,都打起精神来,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嘛,让他们围住吧!
颜回:老师,讲课吧!
孔子:君子在贫穷的时候,在遭遇厄运的时候,正是修身养性接受考验的时候„„
颜回:老师,你经常把君子和小人对比,其具体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孔子: 所谓的君子,应该是具备了“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我所谓的小人,是指那些心术不正,品德败坏、行为不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人,其人格低下,故小也!
颜回:老师,再给我们讲一讲中庸的道理。
孔子:君子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中庸的道理既简单,又高深。
仲由:老师,怎样才算是刚强呢?
孔子:子路呀!你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笑)„„
仲由:我„„
孔子:刚强有外在和内在之分,枕戈待旦,冲锋陷阵,战死沙场,这是强悍者的刚强,是外在的;而坚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这是内在的真正的刚强。国家太平时,我行我素,不改变穷困时的节操,而国家**时,仍不改变穷困时的 节操,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也是内在的、真正的刚强。此时此刻,我们正需要这种内在的刚强。
仲由:明白了。生齐诵: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主持(男):这是一个求学者的奇迹; 主持(女):这是一个有志者的传奇; 主持(男):这是一部关于仁的学说; 主持(女):这是一部关于义的分析。主持(男):他是为师者的楷模; 主持(女):他有君子的风范。主持(男):他勇于担当,主持(女):他将天下挑在双肩。
主持(男):先秦经典的铿锵音韵犹在我们耳边回响; 主持(女):儒家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主持(男):诵读《论语》,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女):诵读《论语》,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主持(男):琴声淡去,余音袅袅; 主持(女):《论语》吟罢,口留清香。主持(男):愿我们的文化瑰宝大放异彩,主持(女):愿一中学子豪情满怀,再谱新的篇章。
主持(齐):“相约论语·诵读经典”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论语》诵读感悟
读《论语》有感
今天的作文课,老师叫我们写 “读《论语》有感”这个作文。刚开始有些迷糊,不知道该怎么写,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启发,又慢慢回想论语里的话,我就觉又明白了很多道理。
首先,想想这些日子读论语的感受。刚开始就是感觉有些难懂,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好多之呀乎啊、者啊也的,觉着很是绕嘴,读通顺都难。后来经过背诵和老师讲解,才觉得它确实有道理,也有意思多了。比如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且认真研究里面的知识,就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这种学习方法就像老师似的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知识。”还有一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可多了,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都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论语》真好!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和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能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美好。
我越来越喜欢经典诵读了,因为诵读会陶冶我的品格修养,得到更多古文化的熏陶,成为一个浑身散发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文明人。
《论语》读后感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开展了共读《论语》活动,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就拿《论语》中这句话来说吧: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它告诉我们:“早晨理解了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说的真是不错,今天早上我做题:问树上的年轮能看出什么?我想来想去,就是不明白什么是年轮,就跑去问爸爸,爸爸带着我到刚刚锯断的一棵树桩前看了又看,只看见树桩上有一圈圈的同心圆,圆圈有密有疏,但就是看不出什么。我就又问爸爸:“树里面怎么会有圈圈那?”爸爸就让我去读一读《十万个为什么》。看完书,我又知道了一种知识。原来,年轮里面也有学问:同一年中,春季的“早材”和秋季的“晚材”合起来形成了圆圈,这就是年轮。年轮上较密的部分向着南方,较疏的部分向着北方,年轮均匀说明这一年风调雨顺。反之则收成不好。到了晚上我告诉了爸爸,爸爸夸我真聪明,早上还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么多,爸爸真佩服你。
通过诵读《论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后我要努力学习,研究知识里面的道理,掌握更多的本领,争取当一个科学家。
第五篇:《论语》经典名言诵读之一
《论语》经典名言诵读
说明:
1、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应该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从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典籍中遴选了部分众口传诵、意蕴深厚、历久不衰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反复涵咏、细心体味,以深入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内蕴,进而择其精华,结合当今实际,弘扬我中华五千载文明光辉。
2、为方便大家日常熟读记诵,将所选名言警句,以几句编为一组,每组择其中一短语为题目,以便于称道。由于名言警句内容驳杂,故不按内容细分其类。
一、不亦乐乎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经常温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值得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很有君子风度吗?”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到了四十岁才明白很多事情而不再受迷惑。五十岁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说什么话,马上就知道他的意思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说着虚假而动听的话,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尊敬贤者,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交结朋友,言谈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诗》《礼》等礼乐知识,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二、温良恭俭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于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所以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因而别人主动把政事告诉他。他的这种获得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于别人获得政事的方法吧?”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以前的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但不论大事小事都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时候就行不通。如果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追求吃得好,住得安逸舒适。一个人做事敏捷,言谈谨慎,善于向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没有邪恶的思想’。”
三、温故知新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儿女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操心。”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得的是做子女的要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了事情,儿女要替父母代劳;有酒食和饭菜,让父母去吃喝,这难道就算是孝了吗?”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要说的话去实践,然后再按照所做的说出来,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君子。”
四、多闻阙疑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与周围大多数人团结而不是和少数人勾结,小人和周围少数人勾结而不与大多数人团结。”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会思考,人就会变得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知识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谋求做官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没把握的先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减少后悔,谋求做官的办法就在其中了。”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輗:牛车辕上的木梢),小车无軏(軏:马车辕的木梢),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那怎么可以呢?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那怎么行走呢?”
五、任重道远
【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情却不敢挺身而出,这是没有勇气。”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它鸣叫的声音是
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意的。”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弘大。毅:刚毅。弘毅指心胸宽阔,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他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他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义务,不是很重吗?他要为之奋斗终生,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读了三年书,没有萌发当官吃俸禄的想法,这是很难得的啊。”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见:同‚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以‘仁’为核心的治国原则至死不渝。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处于祸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从政,政治黑暗就退隐。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六、危言危行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某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属于某个职位上的政事。”
【原文】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家居生活,那就不足以做读书人了。”
【原文】子曰:‚邦有道,危(危: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同‚逊‛,谦逊)。‛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正直地说话做事;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正直地做事,但说话却要谦卑谨慎。”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善言,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者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是很困难的,富贵而不骄傲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七、下学上达
【原文】子曰:‚其言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么,要他去实践他说的话一定很困难。”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今天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谋划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思考问题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原文】子曰:‚莫我知(莫我知:即‚莫知我‛)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尤:责怪)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怎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也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只有老天了吧!”
八、五美四恶
【原文】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
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可以从政呢?”孔子说:“尊崇五美,摒除四恶,就可以从政了。”子张问:“什么叫五美?”孔子说:“君子给人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安排百姓劳作,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但不贪图钱财,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问:“什么叫惠而不费?”孔子说:“顺着老百姓可以得利的方向引导他们,使之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选择老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让他们去劳作,谁会怨恨呢?想得到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何需贪图钱财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让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说:“不施行教育,犯了错误就杀,叫做虐;不加申诫,要求迅速见到成果,叫做暴;政令缓出而限期紧迫,叫做贼;给人奖赏却出手吝啬,如小官那样小气。”
【原文】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知天命,就不能够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不辨别言语是非,就不能识别人。”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八佾:诸侯所用的规模)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居然用了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易:隆重办理丧葬)也,宁戚(戚:心中悲哀)。‛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仪式,与其隆重周备,不如内心真诚悲哀地悼念死者。”
【原文】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唤臣下,臣子侍奉君主,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唤臣子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臣子侍奉君主应当以忠诚相待。”
九、哀而不伤
【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让老百姓恐惧得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去追究了。”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不十分好。”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恶乎:怎么)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
(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违仁,造次(造次:紧迫的时候)必于是,颠沛(颠沛:颠沛流离的时候)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升官,是人人都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候也会忘记仁德,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实行仁德。”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知晓了真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十、游必有方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原文】子曰:‚君子怀(怀:思念)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刑:法律制度),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关注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故土住宅;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利益。”
【原文】子曰:‚君子喻(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方位。指确定的地方,以使父母放心)。‛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去游学。如果一定要出游,也必须要有确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