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会材料(习近平、李克强、汪洋)

时间:2019-05-13 08: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会材料(习近平、李克强、汪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会材料(习近平、李克强、汪洋)》。

第一篇:全国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会材料(习近平、李克强、汪洋)

总书记给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成立60周年的批示

供销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成立60周年。60年来,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向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谱写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14年7月12日

李克强总理给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的批示

值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之际,谨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问候!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三农”,一头连着城镇,历史悠久,网点广布,为繁荣农业农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仍具有为农服务的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希望供销合作社的同志们坚定宗旨,找准定位,服务好三农,服务好农业现代化,服务好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着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工作水平,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克强

2014年7月13日

汪洋副总理在纪念供销合作社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7月24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纪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六十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社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刚才,王侠同志宣读了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批示。前不久,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还分别专门听取了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并作出了重要指示。总书记和总理的重要批示和指示,既深刻阐述了供销合作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并充分的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又饱含了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我相信,这是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六十周年最好的纪念,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六十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供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建立起分布全国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成为城乡物资交流、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保障市场供应,服务城乡群众,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着力健全基层组织体系,积极构建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为农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为了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带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在会议上,四个单位的典型发言,就非常能够说明这一点。对供销合作社的巨大贡献和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亿万农民群众也不会忘记。

供销合作社六十多年历经风雨而不衰,直面挑战而壮大,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供销合作社所秉持的民主、互助、互利的办社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值得发扬光大;供销合作社所彰显的遵循合作属性,结合国情农情,不断改革创新的办社思维,符合党的思想路线,值得长期坚持;供销合作社所传承的服务三农、为民谋利、让利于民的办社宗旨,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树立了标杆,值得学习借鉴。尤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农民众多、经营分散、缺乏合作经营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供销合作社60多年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发展合作社的宝贵经验,开创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户承包经营条件下,促进农民合作与联合的历史先河,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发展的道路,既丰富了国际合作社经济的理论,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贡献。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综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具有为农服务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的供销合作社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承担着更加繁重的任务。我自己认为,这也是总书记、总理高度重视当前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原因之所在。希望供销合作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和总理讲话、批示的精神,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性为农服务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第一,始终把为农服务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也是衡量供销合作社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供销合作社的根基在农村,优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只有竭诚为农服务,才能抓住机遇,拓展空间,赢得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覆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就争取跟进到哪里。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综合服务社,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要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积极参与和承接政府的涉农服务,提供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服务,着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二,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与过去相比,虽然供销合作经济使供销合作社实力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供销合作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也更加复杂,市场竞争压力更大,竞争对手更多,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国内各类市场主体,也有实力雄厚的农业跨国公司。在这种形势下,供销社要在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优势,服务好三农,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

要建立健全连通城市、覆盖农村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的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尤其要注意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要创新流通模式,积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经营网络,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要不断壮大社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社有企业跨地区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的纵向整合,推动社有资本与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融合,在农资、棉花、粮油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三,深化综合改革,切实增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几年,供销社能在困难中闯出新路,不断发展壮大,靠的是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供销合作社要开创新局面,仍然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创新。要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制度设计,理顺体制机制,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基层社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要强化经营组织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重组改造、领办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把基层社办成以农民为主体、合作制为基础、各类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综合性服务组织。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供销合作社横向和纵向的联合与合作。理顺基层社与各级联合社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和扩大规模优势、系统优势。要实行开放办社,加强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引用和利用各类资源,形成与各方面力量协同服务农民的机制。

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供销合作社的状况也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的推进改革,不搞一刀切,允许各地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在明确改革目标和整体框架的前提下,鼓励各地试点、试验,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路子。

供销合作社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合作社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在供销合作社有2千多个县级社,近2万个基层社和一批社有骨干企业;有覆盖面广的系统网络;有长期发展农村合作社的经验和大批农村流通方面的人才,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具有为农服务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的供销合作社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各地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地位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供销合作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供销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要阵地,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步伐。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供销合作社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涌现出大批的先进典型和模范,铸就了闻名全国的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在农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这是供销合作社的宝贵财富和强大优势,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要广泛宣传包括我们今年表彰在内的大量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埋头苦干,也希望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同志们,供销合作社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承载着亿万农民的光荣与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辟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广阔道路,奋力开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王侠在纪念总社成立60周年的主持讲话

(2014年7月24日)

刚才汪洋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供销合作社在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了供销合作社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明确指出了供销合作社发展农业、促进农民繁荣城乡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有战略性、前瞻性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第一,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听取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又对总社成立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汪洋副总理在百忙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高度关怀和重视,当前和今后时期,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和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宣讲,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的科学阐述,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的重要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供销合作社自身建设的明确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及部署上来,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社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第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和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历史担当,紧紧围绕三个“适应”和三个“服务”的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制度设计,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和扩大规模优势、系统优势,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机制。狠抓改革任务落实,健全工作机制,搞好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明确时间进度和责任主体,一项工作、一项工作稳步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具体落实,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农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第三,继往开来、真抓实干、再创供销合作社事业新的辉煌。60年来,经过几代供销合作社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供销合作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充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合作经济发展的道路。新形势下,我们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开拓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土地经济所有和农民承包经营条件下,促进农民合作与联合的宽广道路。回首供销合作社走过的60年,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仍然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与帮助,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三农工作大局,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流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更好的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努力成为党委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重要阵地。这次会议我们表彰了33名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他们身上生动展现了供销合作社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一心为农的供销合作的优良传统,供销合作社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党、牢记宗旨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坚守为农、诚信服务的精神风貌,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满怀信心的投身到供销合作改革发展新征程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精心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总社成立60周年为新的起点,把握历史新机遇、开拓事业 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会议到此结束。

第二篇: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

些代表团审议

2018-03-07 22:46 来源: 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7日上午分别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一些代表团的审议。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发(盛佳鹏 摄)

习近平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会上,李希、马兴瑞、马化腾、袁玉宇、米雪梅、黄建平、刘若鹏、李金东等8位代表先后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互联网经济发展优势、以党建文化引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军民融合推动源头科技创新发展、实施美丽乡村战略等问题发表意见。听完袁玉宇关于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发言,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针对米雪梅谈到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将来我国也还会有三四亿人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引导人们注重修养品德、保持良知、增强爱心,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最后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首先表示完全赞同宪法修正案草案,强调对我国现行宪法作部分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各方面智慧,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习近平指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工作,要求广东的同志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关口。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习近平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习近平强调,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习近平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李克强在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听了车俊、袁家军、方中华等代表发言后,李克强表示,这次提请大会修改宪法,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大举措,完全赞同宪法修正案草案。他说,过去5年浙江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取得喜人成绩,希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抓手,促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升级,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前列;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带动扩大就业,用发展实效增添民生实惠。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北京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栗战书在北京代表团参加审议。在认真听取蔡奇、陈吉宁、徐滔等代表发言后,栗战书说,完全赞成宪法修正案草案。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创新成果、制度创新成果写进宪法,这就为坚持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宪法保障。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汪洋在台湾代表团参加审议。在认真听取陈军、张晓东、陈云英等代表发言后,汪洋说,我完全拥护宪法修正案草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次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完全符合党心民心,是时代的必然、实践的必要、法治的必需。

汪洋指出,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既要看到我们的战略优势,也要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防范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把握两岸关系正确发展方向。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持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认真抓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落实,继续深化有关政策措施研究,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王沪宁在贵州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听取孙志刚、谌贻琴、王伟等代表发言后,王沪宁表示,完全赞成宪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意志。贵州发展日新月异,希望贵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干部群众坚决维护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好新时代发展新路。要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苦干实干加油干,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赵乐际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听取娄勤俭、吴政隆、吕建等代表发言后,赵乐际说,完全赞同宪法修正案草案。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和关键时间节点,把一个时期党领导人民形成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奋斗目标,以根本法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次宪法修改,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科学总结的重大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宪法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提供了宪法基础。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四个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天津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韩正在天津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听取李鸿忠、张国清、杨宝玲等代表发言后,韩正表示,完全赞同宪法修正案草案。他说,把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安排。韩正对天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天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好“一基地三区”定位,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开创天津工作新局面。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每一件增进民生福祉的事。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王晨、李希、李鸿忠、蔡奇等分别参加审议。

第三篇:习近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讲话的体会

同志们、朋友们:

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就是要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组织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同志们、朋友们!

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在中国人民顽强前行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索我理想之中华”矢志不渝,“唤起工农千百万”,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亿万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答案。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说到:“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人民把这一构想付诸实践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邓小平同志

曾经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同志们、朋友们!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们必须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国家机关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同志们、朋友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的工作。

第一,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第二,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要加强党纪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国家机关内部各种形式的纪律监督。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要健全申诉控告检举机制,加强检察监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必追究。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中国260多万各

级人大代表,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虚心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认真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第五,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要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优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议事程序。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同志们、朋友们!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同志们、朋友们!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普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实现了国家机关和领导层的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我们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效凝聚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我们积极发展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广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建立健全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同志们、朋友们!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

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

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同志们、朋友们!

60年一甲子。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毛泽东同志60年前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他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要把这个崇高使命担当起来,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大家一起努力吧!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讲话体会

学习习近平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讲话精神的

心得体会

次仁央宗(政治组)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了习近平副主席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之后,我倍感自豪,深受鼓舞。

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饱含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西藏今后的发展稳定指明了方向,让西藏各族群众倍感振奋。讲话从8个方面对做好西藏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希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推进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领会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明白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的道理;明白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是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创造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重要性;明白加快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明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西藏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明白维护社会稳定,搞好民族团结,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唤起了我们作为党员教师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深知在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仅要为国家民族输送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输送各类急需的优秀建设人才,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地位,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像习近平副主席所说的那样,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民族的忧患意识,“学以立德,学以增志,学以创业”,时刻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抓住历史机遇、用好全国支援、继续艰苦奋斗,围绕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个宏伟目标,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创造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奋发有为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争取成为一名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优秀人才。

总之,作为党员教师,通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第五篇: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标题: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就是要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组织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同志们、朋友们!

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在中国人民顽强前行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索我理想之中华”矢志不渝,“唤起工农千百万”,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亿万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应该怎样组织?国家应该怎样治理?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答案。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说到:“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人民把这一构想付诸实践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江泽民同志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长期进行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党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同志们、朋友们!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国家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们必须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国家机关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同志们、朋友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的工作。

第一,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第二,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要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要加强党纪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国家机关内部各种形式的纪律监督。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要健全申诉控告检举机制,加强检察监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必追究。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中国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

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虚心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认真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第五,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要健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优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议事程序。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同志们、朋友们!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同志们、朋友们!

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普遍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实现了国家机关和领导层的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我们坚持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效凝聚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努力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我们积极发展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广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建立健全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同志们、朋友们!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继续加以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同志们、朋友们!

60年一甲子。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毛泽东同志60年前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他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要把这个崇高使命担当起来,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大家一起努力吧!

下载全国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会材料(习近平、李克强、汪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会材料(习近平、李克强、汪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