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实验学校-刘珍-《心动扬州》教案

时间:2019-05-13 08:5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育才实验学校-刘珍-《心动扬州》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育才实验学校-刘珍-《心动扬州》教案》。

第一篇:育才实验学校-刘珍-《心动扬州》教案

《心动扬州》教学设计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刘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扬州育才实验学校校本教材,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已经具有一定Flash基础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本节课的操作是在Flash CS3上进行的。本节课是在学会绘制爱心的基础上,添加时间轴效果的进一步学习,以及对网格的灵活应用,同时对补间动画的复习巩固,最后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描述扬州的诗句完善作品。在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联系扬州文化,制作出表达热爱之情的电子小卡片。

教学目标:

1、学会为元件添加时间轴特效

2、学会灵活使用网格

3、学会灵活使用图层和文字

4、了解音效的添加

5、学会灵活使用搜索引擎以及对资料信息的筛选

教学重难点:

1、元件时间轴的添加

2、网格的使用

3、补间动画的制作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反馈教学法

教学准备:《心动扬州》《扬州缩影》flash例子、带有爱心元件的flash源文件、心电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提个问题,在座的是扬州本地人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我看看有多少人。生举手示意。

师:我们新东方学校有这么多是非扬州人的学生,我很好奇,是什么吸引了你留在扬州上学呢?它的美食?它的美景?亦或是什么?下面我听听大家的说法。生:答(略)。

师:其实呢,我对扬州的喜爱,也如同同学们一样,涵盖了很多的方面。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些方面呢?

教师播放《扬州缩影》flash例子。(本处的flash例子用电子相册的方式展示了扬州的美食、美景、名人、市花等内容,同时在相册的底端有一颗跳动的心。)师:大家肯定注意到了,在这里面有一颗非常漂亮的跳动的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这样一个直观表达对扬州热爱的flash——《心动扬州》。(教师出示《心动扬州》flash例子)

(二)新授:(1)建好图层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在我的这个flash中,有几个部分的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图层来制作?

生:三个部分。(跳动的爱心、折线、文字)分为三个图层。

师:下面我们就新建一个flash文件,然后新建三个图层并改好每个图层的名字。(此处,教师可简单说一句:清晰分明的图层将使我们下面的制作简化且目的鲜明。)教师演示新建图层以及命名。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绘制爱心

师:这个flash里最夺人眼球的就是这个跳动的爱心了。我接下来就简单说一下的它的做法。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绘制爱心。方法:

A.椭圆工具(红色触笔,无填充色),2个相割圆 B.删除多余线条,拉出心形的尖角

C.部分选取工具、转换锚点工具,修饰心形。D.填充放射色彩,并去掉笔触色。E.将心形转化为圆形元件。

师:本节课呢,老师已经将爱心绘制好并制作成了图形元件保存在库里了。下面我就将现成的flash发送给你们。你们本节课的作品就在这个现成的flash里制作完成。请你打开它,并将爱心图形元件拖进“爱心”图层,在场景中摆放合适的位置。

教师发送flash文件到学生电脑桌面,学生打开现成flash,将爱心的图形元件拖进“爱心”图层。

(3)时间轴特效:为爱心添加模糊效果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爱心已经放进了舞台,先预览一下效果,好像并没有跳动嘛。桌面让它鲜活地跳动起来呢?我们将学习使用时间轴特效的添加。教师演示时间轴特效添加的两种方式:

A.选中心心形元件,右击选中时间轴特效→模糊 B.选中心形元件,“修改” →“时间轴特效” →模糊。教师强调时间轴特效完成后锁定“爱心”图层。

学生自行完成时间轴特效的制作,教师强调完成后预览效果并锁定图层。(4)制作折线

师:到目前为止,一颗鲜活跳动的心已经制作完成。为了让它的视觉效果更震撼,我们可以它添加一条运动的折线图。先观察一下折线的什么样子的? 生:答(略)。教师出示心电图例子。

师:画这样一条折线我推荐的工具是线条工具。为了画好这个我们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网格。

教师演示折线制作方法:

A.调整舞台背景色为灰色,并右击显示网格。

B.在第1帧空白关键帧处,选择线条工具,设为白色的笔触色,线条粗细等可在直线工具属性面板设置。

C.将“爱心”图层的可视效果关闭,以网格为依托,使用线条工具画折线。(提示:折线总长度约大于舞台)D.使用选择工具,略调折线的折角。

学生绘制折线图,教师强调折线的长度要略长于舞台。师:观察一下,这条折线是怎样运动的?

生:从左向右移动。

师:从左向右的移动,让我们想起了哪一种补间的制作? 生:补间动画。

教师演示制作折线图的补间动画。E.在第16帧插入关键帧。

F.在第1帧、第16帧调整折线的位置,并创建补间动画。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完成后锁定“折线”图层。

(三)拓展:添加文字

师:到这节课为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文字效果的制作。你能使用哪些文字来确切地抒发表达你对扬州的热爱之情?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引用别人的。生:答(略)。

师:现场让同学们发挥肯定有些难度,不过我们既然在电脑上上这节课,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我们的搜索引擎。本节课,我们使用百度这个搜索引擎。教师示范使用百度搜索关于扬州的诗歌: A.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www.xiexiebang.com B.输入关键字:描写扬州 诗词

C.从搜索出的结果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比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D.将该诗句在文字图层制作并添加效果。(提醒:若要预览效果,先将所有文字分离)学生自行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描述扬州的诗词或者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文字方面的效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添加音效

师:跳动的心脏如果加上心跳声或心脏检测仪的声音,是否更有紧张感和真实感?可插入新图层,并新建音效的影片剪辑元件,将之拉入图层,这个请同学们下课后自己探索一下怎么完成。

(五)作品展示:

教师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六)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跳动的心》的制作。其中主要内容是学习时间轴效果的添加和折线图的补间动画的制作以及对搜索引擎的灵活应用。文字的添加和音效的添加是作为

学生自主完成的部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原始的题目被我命名为《跳动的心》,后来根据其中涉及到的扬州文化以及内容的设定,更名为《心动扬州》似乎更为贴切。

本节课的内容,视觉效果非常吸引学生,学生学起来兴趣很浓。本节课的宗旨是将扬州文化灵活地放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但本节课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弱化了扬州文化的渲染。本节课若加上搜索引擎的使用,时间有些紧,所以爱心的绘制压缩成现成的元件发给学生了。在讲授网格的使用时,我当做例子的心电图图片的背景就是有网格的,我由此可以辅助画折线而引出了网格的使用,顺理成章。在本节课中,我对文字的选择和效果的制作没有明确的规定,目的就是不希望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也果然拿出来很多有个性的作品。在信息技术课中,在基于学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都是主张学生有所创新,能拿出有自己个性的有创意的作品。

第二篇:东北育才实验学校汇报材料

传承育才精神 创建实验特色 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名校

东北育才实验学校

——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建设教育强区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牢固树立“以评促建,精益求精”的思想,将创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和五年行动计划密切结合,严格规范办学,不断减轻师生负担,在“建强”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实践之路,不断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名校。

一、学校概况

东北育才实验学校是在国家建设“沈阳经济区”大背景下,响应辽宁省委、省政府“沈抚同城”战略,在沈阳、抚顺两市的大力支持下,由东北育才学校于2008年创办的一所优才教育实验学校,是沈抚新城“大教育”战略的重要实施者、示范者,是东北育才学校优才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重要载体。

目前,学校小学、初中部共64个授课班,学生人数2259人,任课教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100%,其中研究生33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任东北育才实验学校管委会主任;特级教师、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总校副校长任东北育才 实验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多名辽沈教育名家长期驻校,深入一线督导;大批育才本部经验丰富、业务一流的优秀干部教师承担学校一线管理、教育和教学任务,更有多名育才本部把关教师长期兼课、指导;在专家和名师带领下,事业心强、亲和力好、精力充沛、理念新颖的年轻教师队伍迅速茁壮成长,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具有区域领先的硬件设施。学校共占地278亩,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另设有大型生态园一个;各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设有标准的田径场、各类球场和综合体育馆;综合实践基地、图书馆、阅览室、信息艺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报告厅,选修课教学楼内设25个专业教室和名师工作室,为全校各学段学生服务;主要教育教学场所由封闭式连廊沟通,确保各天气和气候条件下学生正常学习生活。

二、学校创建工作情况

“建强”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怀下,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秉承“传承育才精神、创建实验特色”的办学目标,以促进沈抚新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方向,紧紧抓住建设教育强区活动这一契机,加强管理,重在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制度管理汇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后勤管理制度汇编》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和奖惩办法,并狠抓制度落实。同时,分别与各学部部署好教学德育质量管理目标,做到了各项工作有落实,人人有责任,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反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深层次地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2.科学决策,高效运行。

“建强”工作开展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讨论活动相关文件,部署创强工作,细化责任分工,下发了“创强”目标责任分解表,形成定期汇报、定期总结、定期跟踪督办制度,学校全体教职工在创名校、建强区过程中,齐心协力,干劲十足,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在创强工作过程中群策群力,各项工作及时完成,效果显著。

三、学校创建工作成果和经验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创建一流环境。

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学校利用寒暑假期间,在全校范围内对所有硬件设施进行了重新维护,扩建了学校卫生保健室,增建了选修课专业教室,对教室墙面重新粉刷,对校园路面等进行了维修,检修了供热管道。2013年冬天,随着强降温天气的影响,学校领导决定提前半个月供暖,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2.丰富课程类型设置,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小学部加强以优才教育寄宿制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英语特色、科技特色和艺术特色课程,实现学生多元发展、全面成长,为培养领袖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开设、完 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自主体验型课程。将德育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等纳入课程之中。通过拓展型课程的模块化推进疏通其他三类课程间的内在关联。管乐队、舞蹈队、合唱队使孩子的艺术潜质得以开发;阅读、书法校本课程给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跆拳道、轮滑、篮球、乒乓球、拉丁舞、街舞、儿童舞蹈、国画、水彩、软陶、素描、科技、主持表演、围棋等19个门类,38个授课班级的兴趣选修课使学生在全面和谐发展基础上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挖掘。学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发了学生的艺术智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领袖素质、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审美能力。

初中部坚持单科引导,能力迁移:开设英语、数学兴趣课程,通过能力迁移,牵动各学科快速提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特殊的提高;坚持开发潜能,超越常态:以整体优化为原则,从多元能力入手,充分开发学生大脑潜能,使其得到超越常态的发展;尊重个性,多元发展:强化艺体修养,开设3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建立学生社团,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打造学术型专家型精英团队。高水平的教学教育活动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建校几年来,学校围绕创名校,出名师,助成功,共发展的目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高度重视教职工的综合素 质能力提升。以业务培训为抓手,请进来,走出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累计达二百余人次;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等特色活动为契机,先后到沈阳等市优秀学校听名师授课,交流心得;围绕科研课题,先后举办了优秀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尤其是名师工程的创新实施,进一步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了老年教师不停步,青年教师迈大步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迈进。2008年至今,有多名教师获评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数十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专题教育课题顺利结题,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加强理论实践创新,服务教育教学活动。

理论创新无止境,教学实践也无止境。几年来,学校以科研理论创新为抓手,着力打造优质课程、特色课程,营造创新性课堂氛围,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式。国本课程、校本课程和兴趣课程等课程设置特色鲜明,成绩显著,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教师们更是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课堂氛围热烈欢快,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学习。总体来说,学校学术氛围日益浓厚,教研教改成绩斐然,逐步形成了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教科研风气。教育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由“教书匠”转向“学者型”,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5.以人为本,探索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

学校针对寄宿特点实行全方位的人文管理、全天候的精细服务。学生食堂为A级卫生单位,除正餐外,还提供间食、水果,由专业营养师科学配餐;学生寝室由学校自主供暖和热水,各层设有浴室,每天通风、定期消毒;配备驻校医生和专业救护车;实行科学的作息,确保体育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在小学配备专业生活教师负责孩子起居,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安保人员和设备24小时执勤。学校注重家校合作、亲子沟通。通过家长委员会、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校报、教师博客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通过节日感恩、心灵日记、角色换位等形式增进寄宿学生亲子交流和家庭观念。

建校五年来,东北育才实验学校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果,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率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初中毕业生超过1/3直升集团高中,参加中考学生成绩稳居沈阳市前列,小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处于沈阳市领先;多名教师获评市区骨干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获得省市各级教科研课题、论文和公开课一等奖;学生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活动并获奖,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学生多次受邀参加辽宁省电视台青少春晚;《光明日报》高度赞扬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满足更多学生家门口上名校的需求,《华商晨报》、《辽沈晚报》、《抚顺日报》、辽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我校特色活动和演出给予报道,东北 新闻网专稿报道学校的建立发展是沈抚两市落实同城化战略的一项重要成果。

四、存在问题

1.学校专业教室需进一步完备,学校基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2.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

五、解决措施

1.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室设施配置,以“建强”活动为契机,加大学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力度。

2.请进来,走出去,扎实开展好教职工队伍培训工作,做好师德师风日常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水平内涵式发展。利用体制优势在文化、年龄、学科等方面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将以创强工作为契机,再接再厉,坚持创强工作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相结合,坚持规范办学、减轻负担与提高效率相结合,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沈抚新城教育先行,为区域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唐河育才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德育为先、规范为本、素养为要

创建特色品牌学校

----唐河育才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唐河育才实验学校是县政府2011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由江苏省部分重点学校名师出资兴建的,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封闭全寄宿制民营学校,学校占地178亩,校内区域分明,环境幽雅,所有班级均配备彩电、电脑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400米标准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水泥篮球场为师生提供了一流的运动场所;三星级餐厅、高标准学生公寓给师生创设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钢琴室、舞蹈室、古筝室、美术室、微机室、乒乓球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容纳6000名学生就读;目前是全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现代化民营学校。

学校秉承“高投入建校、高起点办学、高质量育人”的理念,“对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负责,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培养阳光上进、德智体和谐发展、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关注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一个孩子,激励每一个孩子,成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承诺。

去年秋期正式开学,目前学校开设一至八年级共21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为856人。专业教师108名,其中高级职称23名,中级职称53名,学历100%达标,均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学校在县教体局及文峰中心学校指导下,全体教职员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在品德教育、规范教育、素养培育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做法,特总结如下:

一、德育为先。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为先,不仅是传统重德教育的精髓,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现代公民育人目标的价值体现。

1、狠抓日常管理,重学生养成教育。

开学初,学校领导和德育处根据班主任队伍的现状,进行了班主任岗前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班主任工作方法与途径的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等形式,来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管理中,各年级普遍加大管理力度,分管校长与主任亲自带队检查学生自习、上课情况。此外,还试行任课教师课堂情况汇报办法,做到内外兼顾,全面沟通,不放松对学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寝室管理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学生的入寝情况,杜绝学生晚归寝、替寝、漏寝现象,对违纪学生做了严肃处理。政教处坚持每天对班级的纪律、卫生、间操等情况进行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小评比,每月一次大总结。考核结果纳入班主任月津贴的分档发放之中。

2、强调自主管理与自我教育,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我实践”一直是我们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本学年,各年级都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能力,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尝试让他们参与年级的一些日常检查工作。既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为加强学校与家庭有效的沟通,我们在本学期通过校信通、家长会,让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进行短信、电话、面对面等方式交流沟通,探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办法和路子。

3、坚持活动育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本学期,我们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前途理想教育;成功举办了跑操比赛、元旦联欢会等活动;开展了环保征文、主题班会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教育和启迪,也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一批优秀学生从各类大赛和活动中脱颖而出。

二、规范为本。自开学以来,我校以规范为准绳,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

1、管理制度化。我校依托“董事会决策、校长负责、处室管理、工会协调、全员参与”的运行管理体系,各层管理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管理有章可循避免了个人的主观性随意性,做到管理的制度化。

2、狠抓教师规范。组织教师学习《唐河育才实验学校教师工作手册》,定期由业务校长带着全体教师逐条学习,开展“学规范、议规范、记规范、行规范”和“写规范字、说规范话、上规范课、做规范人”专项活动。对全体教师进行达标评比验收,达到“板书设计工整化、语言表达术语化、课堂结构科学化、教师素质专业化”的规范要求。

(3)形成学生规范。学校管理规范、教师的规范最终是陶冶学生的言行规范,这是规范工作的根本。为此,学校开展规范教育活动,从衣、食、住、行、言、字、貌、神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范,创建“十无”,即“墙上无脚印,地上无垃圾,教室宿舍无脏物,公共设备无损坏,用水用电无浪费,谈话文明无脏话,穿着大方无怪装,团结友爱无打架,完成作业无抄袭,考风端正无作弊”。以考核促落实,考核评比促规范,要求每个学生每天拿出30分钟来练字,每天中午开设午练字,并把书写规范纳入平时的作业要求和期中期末考试中,这样引起学生对书写规范的重视。通过政教处的日常检查考核记录,评选出“文明班级”。

通过集体规范、日常规范的检查监督,逐渐达成学生个体规范的养成和整体素质的跃升,实现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师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三、素养为要。素养,在百度百科里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一个人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的多少,关键取决于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1、校本教研:立足科研兴校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途径。○1以师德建设引领教师的发展方向

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否让学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关键是教师自身是否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教师必须保持精神家园的高尚,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为此,我们通过实施 “名师工程”,积极鼓励教师建功立业,从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体验人生的幸福,从本职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以多种举措指导教师的业务发展。

以“模式教学”为突破口,建立“新”教师成长机制。学校教师的构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江苏的部分重点中学名师;二是从各大学院校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三是从各乡镇选拔进城的公办学校教师。所有的教师都是“新”教师,需要统一思想、整合教学方式方法。为此,我校部分名师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结合课题研究,制定了《唐河育才实验学校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定向、自学交流、反思总结、巩固检测四步教学模式;先通过教师自学、集体讨论、实践反思;然后由校领导、名优教师成立推门听课组,采取推门听课形式,指导改善;最后,开展校内达标暨评优课进行检查,作为校内名师工程的重要依据,最终形成“育才模式”。

全程式全方位取经。我们分批派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级教研活动。另外,还派教师到江苏教育集团创办的兄弟学校,进行全程式全方位学习。回来后让他们与大家分享学习时的欣喜与激动,一次次撞击,教师心头升腾起的对事业追求的火苗就会不断地跃动,不知不觉间,“做好老师”、“打造我们育才的品牌”就成了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工作就可以不用扬鞭自奋蹄。

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我校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求每节课,同学科之间互相审核、取长补短,在这基础上,每个人再根据自身素质及学情不同,稍作调整。

3以人文关怀滋润教师的教育生活。○人累分两种:心累、身累。身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学校鼓励教师给校长打电话、2

发短信,提建议,说困惑,诉委屈,等等,校长会根据老师的信用不同的方式回复,和大家沟通交流。矛盾是打多因为误会产生的,有了沟通,误会自会消除,关系自然和谐。同事之间,只要能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工作即使是累的,但累并快乐着。老师在紧张工作中,我们注意给老师们精神加油,各种会议,当成一个个精神加油的驿站。努力创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让大家能感受到我们工作平凡但不平庸,事业的魅力时时在召唤我们。通过对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工作中充满了干劲和激情,每节课小预备前进入班级,形成候课模式。

2、课程设置:把握文化教学、特长特色双主线,致力于培养学生素养的有效方式。教育发展的今天,虽不再盲目追捧“以文化成绩论英雄”,但文化教学仍然是素质教育主旋律,不可忽视。为此,我们以课堂为阵地,以师生为对象,以教学模式为抓手,过好文化教学关。首先,运用好学校的教学模式,做到堂清、日纠、周练、月测,使得教学有序有效;其次,合理制定《唐河育才实验学校考试奖励条例(试行)》作为教学激励、鞭策机制,月月有考核,期中期末有奖励,使得教师高投入,真心付出,达到各尽其能,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每月小总结,期中期末大总结,评出“学习之星”、“学习标兵”、“进步之星”、“优秀学干”“优秀学生”,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挖掘潜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气氛,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育开创一条“绿色通道”。

教育的发展,已不再以“文化素养”作为评价人的唯一标准,因此,培育兴趣特长、人文素养也是彰显个性的有效方式。一方面,我们开设了钢琴、古筝、舞蹈、武术、篮球、乒乓球、写作、绘画、书法等特长课,为学生的特长提供发展的时空;另一方面,将菀东的传统游戏如跳绳、丢沙包、踢毽子等加入课外活动中;将“诵经写文”融入课程活动常规;使得特长特色相得益彰。每生每周上特长课三次,参加课外活动两次,每节课前集体吟诵古诗词、名言警句两分钟,每天学校教学楼流动显示屏展示两条名言,每生每天练字30分钟;打造书香校园。另外,倡导假期阅读读名言名著,推行书香假期。让特长特色成为综合素养培育的一条“绿色通道”。

抓住了文化教学、特长特色双主线,现代的教育模式已规范实施,为学生发展铺就了“康庄大道”。

德育为先、规范为本、素养为要;崛起的唐河育才实验学校正在稳步前进,走在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教育路上。

第四篇: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

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座落在享有湖畔明珠美誉的泗洪县城泗洲东大街,占地207亩。她北与江苏省泗洪中学和拥有15万平米的颖都小区隔路为邻,西接集商住为一体的东盛大都会,并有古汴河侧绕而过,南临环城路,东有书香东苑。交通环境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是以泗洪中学初中部为基础兴办的。2003年初,为贯彻省政府关于教育规划布局调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挥资源优势,将名校做大做强做优”的指示精神,同时为促进泗洪中学初高中分离进而实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经泗洪县政府和宿迁市教育局批准(见宿教规划[2003]26号文),确定将泗洪中学初中部由洪中校园南迁,同时创建小学部,冠名为“江苏省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学校由马斯兵同志牵头发起、298位股东入股1500万元创办,性质为股份制运作的民营化学校。学校职能为小学、中学学历教育。

学校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宗旨,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展示个性特长,培育特色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理念,为师生营造一流的绿色环境,确保学子都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努力实现“现代化、新理念、实验型、绿色型,创一流品牌学校,育健全杰

出人才”的办学目标。

学校采取封闭式、寄宿式、小班化、人性化、双语教学的现代精品式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大力进行学校体制创新。坚持依法办学,按章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本着“精干、优质、高效”的用人原则,因事设岗,因教聘师。推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制和结构工资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设立精干的职能机构,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学校生源态势稳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秩序严谨,办学成效显著。在校学生达5300余人,开设93个班级;拥有教师235名(含返聘4名),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初中部教师中,市县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县以上优课评选获奖及中考单课全县前5名的教师达125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70%以上。校长马凌军,以其高尚的师德和出色的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县以上乃至全国性表彰12次,并被聘为“苏教版一课三练”刊物副主编、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宿迁市数学学会理事。一年多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达1300余人,其中获得一等奖的180余人,获奖人数和档次均为全县之首。同时,小学部的教学也取得丰硕成果,214名小升初考试总成绩及单科均分皆列全县第一。继

2003--2004学全市期末统测中初一年级各科成绩取得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之后,又在2004--2005学的全市期末统测中初

一、初二年级各科均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再次位居榜首。

学校基础建设,从2003年5月起分两期实施。本着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的原则,精心规划建设,依法规范行为,严格质量管理。至2004年10月历时一年零六个月,先后建成教学楼3幢、综合楼1幢、学生公寓2幢、学生餐厅2幢、多功能报告厅一座,建筑总面积达44962平米。并建成运动场、篮球场群、道路、车棚、彩钢瓦饭堂、厕所及读书广场等附属与配套设施55590平米。舰船航母式的大门造型,宽阔为画的读书广场,五层框架结构的教学楼,都别具一格,气势恢宏。为保证现代化教学需要,还建成了阅览室、图书馆、微机房、电子监控室、理化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建成后的育才学校,不论是规模、速度,还是质量,都创造了宿迁校建史之最。对此,省市县及教育部门领导均给予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学校在高标准搞好基础建设的同时,还非常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与亮化工程。自2003年以来,先后投入300万元,栽植名贵优特花木300余种,高大乔木近百棵,铺设草坪14000余平米,栽植色块2000平米。校

园内不仅有竹林、银杏林、桃李林及桂花大道,而且有假山、瀑墙、喷泉、水池等景点,白天,绿树成荫,红绿争艳;晚间,异彩缤纷,天上人间。目前,学校绿化总面积已达42000平米,绿化覆盖率超过50%,达到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标准,已被泗洪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和“绿色校园”。2004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宿迁市教育局筹设工作验收,继被确定为国家级相关课题的教育实验基地和研究基地。种种事实表明,建设一所生态式、园林式、景点式和设施一流、教学一流的特色学校的目标已经达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天时、地利、人和均占的育才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一定能够谱写泗洪教育史上更加绚丽的华章!

第五篇:记念刘和珍君_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材概述】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文中有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无比沉痛的悼念,有对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愤怒控诉,有对“沉睡在铁屋子”里的国民的呐喊。

第一部分,从我无法忍受追悼会场的悲凉气氛写起,由程君的要求勾起我对烈士的沉痛哀思。但真到动笔写时,却觉无话可说,因为作者已经“出离愤怒”了。第二部分,抒写作者无限的感慨,再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去揭露这个“非人间”的社会,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第三部分,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直至最后的印象。第四部分写自己听到噩耗时的惊愕,“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去“徒手请愿”何以被当作暴徒杀害呢!还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这“惨象”“流言”使“我”愤怒得“说不出话来”,照应上文的“出离愤怒”。第五部分愤怒控诉反动派的暴行。第六部分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沉痛地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经验教训。尽管作者不同意“徒手请愿”,去做无谓的牺牲,但是,他认为既然已经有了牺牲,那么烈士的鲜血是会唤醒一些人继续前进的。第七部分,作者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慷慨激昂地陈述烈士死难的意义,对刘和珍等人临难从容的勇敢精神进行热烈讴歌。

本文名为“记念”却不像一般纪念文章那样以叙述死者生平为主,而是紧密地把叙述和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七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的经验总结。三者交错融汇,内容丰富而不显庞杂,是因为作者始终以悲和愤为线索,将所有内容归于“记念”这一中心。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流言。如此多的内容,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动用多种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所以这篇文章的记叙和议论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这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鉴于文章的内容和特点,本文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为正义、为真理而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难点是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意。

思路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感受作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下方法突破重难点: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筛选课文的有关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反复朗读课文,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突破: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认真阅读课文,学习文章叙事和写人的技巧,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的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

2.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

3.认真阅读课文,学习文章叙事和写人的技巧,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4.反复朗读课文,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是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诗词导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先生21岁时写的一首小诗。当时的祖国大地正处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诗歌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虽满腔热情却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何等炽热的爱啊!鲁迅的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同样渗透了鲁迅炽热的爱的文章。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等,小说集《彷徨》《呐喊》等。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

2.基础积累

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①长歌当(dàng)哭--当做。②桀骜(ào)--不顺从。③喋(dié)血--血流出来的样子。④立仆(pū)--倒下。⑤惩创(chuāng)--惩罚,惩治。⑥殒(yǔn)身不恤--死亡。

信息筛选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学生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第1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祭奠爱国死者、痛斥反动文人,二是唤醒麻木庸人(由爱到恨);第2部分(3-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共三节,三是刘和珍在**中的表现,四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概况,五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细节(由生前到遇害);第3部分(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是告诫人们徒手请愿不足取,七是烈士的牺牲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否定到肯定)。

能力提升

学生自读第①③④⑤节,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分析鉴赏

探讨:为什么详写府门喋血?

①喋血过程:请愿-→中弹-→未死-→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

②原因: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合作探究

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这种感情触及的“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分别指什么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真的猛士”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后人注意斗争方式,激励后人“更奋然而前行”。“庸人”是处在中间状态的麻木的国民,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衰亡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有恶意的闲人”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提示: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研读课文,先自己圈点批注,后同桌交流,再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明确讨论结果。)

拓展探究

假如为刘和珍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

【课堂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作业布置】

1.作者为何先写写作缘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理清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

【板书设计】

写作缘由(1、2)记念主体(3、4、5)教训意义(6、7)

悼念、痛斥、唤醒追述、揭示劝诫、激励

爱--恨生前--遇害否定--肯定

【第二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由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记念”是文章的主体,可作者为何先写写作缘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

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写作意图:①悼念刘和珍。②痛斥反动文人。③唤醒麻木庸人。

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说肯定的,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大泼冷水。而是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

文本解读

合作探究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1)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

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B.“沉默”有两种含意、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2)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B.“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的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C.“文明”“伟绩”“武功”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3)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这段话。

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但”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提示:引导学生细心研读课文,先自己圈点批注,后与同桌交流,再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明确讨论结果。)

能力提升

1.“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它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中,“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分析鉴赏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纪念了刘和珍,还写了三类人,其目的是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纪念刘和珍则是评述的切入点,思考体会这一切入点的妙处。

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始终“微笑”“态度很温和”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们的无耻谰言全都不攻自破。

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象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作者纪念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拓展探究

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的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约300字。(如果完不成,可作为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作者的笔触涉及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作业布置】

写一则“三一八”惨案的简讯。

【板书设计】

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习题解答

一、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这些语句应全部找出,然后总结,看清感情发展的脉络。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句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二、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先找出刘和珍每个方面的行事,不要遗漏,再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录课文关键语句,有的要点则是对课文语句进行改造或补充后形成。

参考答案:

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三、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着重品味,请标示出来。结合品味语言,背诵课文第2.4节。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设题意图:考查和训练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揣摩、品味语言,要结合全文的语境和段落语境,既要对其中重点词语着重分析,又要对全句的深层意思进行解说。

参考答案:

1.“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2.“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3.“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

设题意图: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

资料选编

为纪念“三一八”惨案80周年,特选刘和珍、杨德群烈士小传,以表缅怀。

刘和珍烈士

刘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舰驶入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感冒,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杨德群烈士

杨德群(1902-1926),女,字先哲,湖南省湘阴县北乡人。中国国民党党员。

1913年,杨德群考入湖南女子师范学校,在杨昌济、徐特立等著名进步教师的教导下,她开始接受新思潮,并立志要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妇女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刻苦学习,成为学校中成绩优异的“高材生”。

1918年,杨德群毕业之后应邀赴向警予同志创办的溆浦小学任教,在与向警予共事的日子里,她学到了许多新的思想,并将其融汇于自己的行动之中,被誉为“任事勇而抚幼慈,教人尤注重人格”的好教师。1924年,杨德群为提高自己的水平,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5年她来到北京,考入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1925年秋,杨德群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文系预科乙班学习。

杨德群在女师大期间,潜心于社会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寻找改造社会、解放妇女的途径和方法。她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曾对好友雷瑜说:“我们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呵!……我们知道世上的女子除了在俄国的最少数的女子外,其余都是过着非人的生活,而大多数的男子亦复如是。陷女子及大多数男子过这非人的生活的原因,当然是万恶的礼教的束缚,及不人道、不平等的法律。而这种万恶的礼教和不人道、不平等的法律能久远存在的原因,又是封建制度及宗法社会经济阶级的流毒。要恢复人类的平等和自由,使男女均能过人的生活,非从根本上推倒现在的社会制度不可。”“我真痛恨一些自命知识阶级有觉悟的女子,天天只谈怎么穿、怎么玩、怎么吃。当少女时父母有钱给她,当为妻为母时,男子有钱给她,便以为是莫大的光荣。你说可悲不可悲,可恨不可恨呢!女子隔着光明的道路还是远着,我们应该怎样的努力呵?怎样的奋斗呵?我们还须知道努力奋斗,不是空口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找到适当的方法和步骤来。”“我们一面应该潜心向学,一面还要以冷静的头脑去考察社会情形,尤须注意社会制度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杨德群非常敬仰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她利用课余时间,悉心于三民主义的研究。在孙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时,她挥毫写下“行不惑,教不倦,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中山革命精神。研究革命,宣传革命,实行革命,是中山革命步骤”,以表达自己献身妇女解放、社会解放事业的志向。

杨德群入学不到半年,同学们就为她勤奋刻苦、沉默好学的精神所折服,称她“富有思想,大有作为”。她秉性温和,虽然沉默寡言,但遇事从不畏艰难;待人诚恳和蔼,却从不出风头。她对国家大事和同学的事情,总是充满热情,以舍己为人和救国救民为己任。

杨德群对卖国政府疾恶如仇,对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忧心忡忡,她曾愤慨地说:“处在这个内乱外侮交相通近的次殖民地之中国,倒不如死了干净。可是,我要死,也要先炸死几个卖国贼才甘心。”

1926年,日本帝国主义以兵舰炮击大沽口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并纠集英、美等八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杨德群积极参加了反对日本等八国最后通牒的运动。

3月18日,杨德群清晨起床,利用参加天安门国民大会前的空隙时间,修改自己对学生会新章程的意见,同学进门问她“去参加国民大会吗”?她坚定地回答“要去的”。

上午十点,天安门前的国民大会汇集了各校各团体的代表,杨德群和同学们簇拥着校旗站在大会的群众行列中,她目睹受伤代表的血衣,聆听讲演者的慷慨陈词,仇恨的怒火在胸中燃烧,她对身边的同学说:“我的血都要沸腾了。”大会结束后,杨德群与同学们参加了游行,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在全副武装的执政府卫队前,她和请愿群众一起高呼着“驱逐八国公使”“打倒卖国贼”等口号。

突然,段府卫队的枪响了,连珠似的子弹呼啸着射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广场的秩序顿时混乱了,人群夹着杨德群往后退去,当她发现自己的同学刘和珍被枪弹击中倒下时,她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逆着枪弹,向血泊之中的刘和珍跑去,就在她扶起刘和珍的瞬间,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她。

杨德群牺牲时仅24岁。

杨德群烈士以自己的生命说明了中国人民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坚强意志。她的斗争精神、高贵品质激励着后来人。在女师大的追悼大会上,学生们宣誓“待他日元凶授首报君知”。

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了杨德群舍己救人的高贵品德,他写道:“中国的女性临难竟然能如是从容,是出于我的意外。”“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他悲痛杨德群的牺牲“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骨为证。”

1931年,学校师生们为纪念这位巾帼英烈,在她学习的地方建立了纪念碑,并刻上了《正气歌》中的千古名句“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以安慰先驱者,激励后来人。

设计点评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并注重了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体现以一代十、长文短教的方法,在设计中也许有遗漏之处,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

下载育才实验学校-刘珍-《心动扬州》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育才实验学校-刘珍-《心动扬州》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沥青文章思路,领会课文中心。 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 3、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7 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徘徊、菲薄、洗涤、桀骜、租赁、喋血、尸骸、屠戮、长歌当哭、殒身不恤”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及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抓住......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虽然有的人还苟活于世,但他们已与行尸走肉一样,与死了没什么两样;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历史是......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之一 鲁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领悟作......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⒈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⒉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⒊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⒋学习爱国青年......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三课时) 授课人:区洁萍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认识刘和珍的人物形象;通过品读精辟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高......